<中華副刊>夏釣如歌

■陳良欽 旅美散文高手張讓說──  契可夫嘗言寫作不如釣魚去。 這,愛現的夏日  羅東小鎮竹林圳水門  滔滔傾瀉  濺飛如瀑  豐沛水勢含混  水聲  壯烈若烏江渡頭項羽悲歌;  刻喉怨嗟又像  台灣歌仔戲第一苦旦廖瓊枝。 白雲蒼狗皆倒映  水清清的水面;我拋出一枚浮標  隨浪花……逐激流釣苦花 西北雨掃過的午後  水門水域的水黃濁濁  臥底的  滑不溜丟的  鯰仔、土虱蠢蠢欲動;  我藉鉛塊垂墜暗餌  蹲身守侯  夕陽要墜不墜的黃昏  守候星月交輝的夏夜  釣竿末梢  一陣劇烈顫抖的鈴聲

Read More

世界青少年拔河 中華隊再添1金1銅

 中央社/台北8日電  中華拔河代表隊今天在愛爾蘭舉行的世界青年暨青少年拔河錦標賽錦標組,在青年女子500公斤組、青年男子600公斤組分別獲得金牌、銅牌。  中華隊這次在世界青年暨青少年拔河錦標賽5日、6日的公開組賽事,總計奪得4金、3銀、2銅,昨天重頭戲錦標組首日賽事,在青少男560公斤組、青少女480公斤組連拿2面銀牌。  錦標組今天進入最後一天賽事,中華隊先是在青年男子600公斤組鍍銅,接著在青年女子500公斤組進帳這次錦標組首面金牌。後續青少混合520公斤組,仍有奪牌機會。

Read More

關懷弱勢 後甲北極殿贈現金物資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中秋節將至,東區台南後甲北極殿八日舉辦秋節慰問活動,贈送東區後甲里內四十五戶弱勢族群,每戶白米、柚子及現金一千元,提前祝賀佳節快樂。  台南後甲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八日慰問後甲里內低收入戶、獨居長者及弱勢里民,東區區長陳勝楠、市議員蔡筱薇及後甲里長王南寶特別前往致謝。  台南後甲北極殿主委林重里表示,農曆七月剛過不久,不少善心人士捐款給廟方,因此將善款妥善利用。除了捐贈現金等給後甲里低收入戶,平時廟方也關懷學校教育。林重里說,捐贈七股區等四所國中、小,每所學校一萬元及一百包白米。

Read More

<中華副刊>眼前風景

■宋隆輝  不單是人們深深感受到:「好天氣,好心情。」就連鳥兒也感同身受。只要是朗朗晴日,不請自來的白頭翁,成雙又成對,總是喜歡在我窗前的陽台上自在悠遊。  我知道,活潑好動的鳥兒,不是單純的到窗前陪我「聊天」而已,而是另有目的;果不其然,陽台上有牠喜歡的植物,看來光果龍葵的果實,與萬年長青的文竹,都是白頭翁的最愛喔。  眼前的白頭翁與陽台盆栽的自在綠意,都成為日常生活超療癒的天賜「神器」;我珍惜眼前的風景,不但映入眼簾,更收納在智慧型手機的記憶卡裡。  花與鳥都是天成的景物,無怪乎多數人對於「花鳥蟲魚天然趣」情有獨鍾;至於人類是情感豐富的動物,對於「兒女英雄別有情」,更是無法割捨囉。  生活在大都市裡,雖然想要看到「蒼松倚日,青峰凌雲」,這樣的壯闊美景不是很容易;不過能夠透過陽台盆栽僅存的綠意,也能分享四時的風景,也該心滿意足了。  此刻,讓我想起了宋朝無門慧開禪師的詩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看來人間最美好的風景,不但在大自然品賞得到,更能在美好心中滋生常存。  其實,我對於讀詩與賞景,早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尤其自然美景,四時幻化,皆細細咀嚼;眼前的風景,不但可以溫暖自己的心,也足以活化全身的細胞,得以讓好心情永續,提供生命中最佳的能量。  或許在平凡的生活中,想要取得平靜的心情,讀詩與賞景之外,還可以讓自己喜歡的格言勵句,來當調味佐料;不單可以藉著賢哲智慧之言,來黽勉惕厲自己,也好讓自己的情緒不失分、不失序,也不失控。  說真的,我對於:「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忘記。」「以清淨心看世界,用歡喜心過生活。」「隨順因緣,溫暖高尚。」這三句話,特別有感覺;如果能夠身體力行,時時掛在心懷,則「心無罣礙」自然可期。  沒想到我的許多親朋好友,對於這樣的心靈清音,也深切感同身受;看來身處塵囂日染的大千世界,「眼前的風景」與「心靈清音」,都能夠讓疲憊的身心靈,獲取更多的養分,並且得到自由安舒與無限的慰藉喔。

Read More

縣級古蹟 月津港聚波亭毀損

鹽水大眾廟前殿神像後方的壁畫都模糊又長青苔,亟待修復。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曾是鹽水八景的聚波漁火早已不復尋,聚波亭則列為縣級古蹟保存下來,即是大眾廟的前殿。日前台南市文資防護專業服務中心再訪月津港聚波亭,經現地勘查,神龕正殿背面內牆有滲水、神像背立面牆壁畫風化汙損等,台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關心將實地現勘。  市議員蔡育輝指出,近兩三年來,只要連下幾天雨,就會經由前殿後方的屋簷滲水,以致前殿神像後方的壁畫模糊且長青苔。經老師傅觀看,有可能是在九十六年屋頂翻修時,防水系統沒做到,近年地震頻傳,造成縫隙所致。  蔡育輝指出,聚波亭是月津港僅存遺蹟,是大眾廟的前殿,部分彩繪為蔡草如作品,之前管理委員會曾決議拆除聚波亭前殿及四垂拜亭,所幸經學者專家與該廟管理委員座談後,決議列為縣級古蹟保存下來。二00二年十一月以「月津港聚波亭」之名列為寺廟的古蹟;另於二0一0年獲補助七百八十萬元,進行古蹟修復,但之後出現立柱、前殿門板彩繪、門檻龜裂、掉漆。  鹽水大眾廟的前身為「聚波亭」,當時往返福建廈門等地的通商帆船,都停靠於港內,時駐月港首長何積善建議在碼頭邊古榕樹下築一涼亭,供往來商旅休憩,名曰「聚波亭」。一七三五年商旅將船上供奉的「雷府大將軍」移奉「聚波亭」,供大眾膜拜,後來建廟奉祀,廟名沿用「聚波亭」,又稱「大眾廟」。

Read More

推宗廟防疫認證 仁德將評比表揚

仁德區公所與清寧太子宮八日合辦「防疫好神氣、拜拜尚安心」防疫優質宗廟認證說明會。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公所與清寧太子宮八日合辦「防疫好神氣、拜拜尚安心」防疫優質宗廟認證說明會,區長黃素美希望藉由自主檢查表,針對區內寺廟內外環境每周定期巡檢,並進行評比,擇優表揚。  區長黃素美表示,寺廟常是聚落裡多數人的信仰中心,也會是一般民眾經常聚集的場所,欲落實登革熱防疫就必須將防疫工作深入民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因此,推動宗廟自主防疫相當重要。  仁德清寧太子宮主祀中壇元帥,這次配合區公所主辦防疫優質宗廟認證說明會,共有十間交陪境廟宇、共六十人到場。會中由仁德國中學生表演「電音三太子」舞蹈,現場還有三太子、保生大帝及關公三尊Q版神像。  在說明會上,仁德區衛生所護士將常見的孳生源如花瓶、廢輪胎、金爐腳等以圖片展示,提供寺廟平時防疫工作重點,並擬定一套認證辦法,藉由自主檢查表針對寺廟內外環境每周定期巡檢。預計從九月九日至十月三十日進行評比,選出優質寺廟於十一月七日辦理防疫優質宗廟表揚大會。  黃素美指出,希望透過優質防疫宗廟認證,鼓勵宗教團體積極清除登革熱孳生源;也期盼「心誠則靈」,讓大家在盡力執行防疫工作後都能得到神明的護佑,平安健康每一天。

Read More

扶輪社捐助嘉義保肝除C計畫

國際扶輪社捐款與嘉義縣政府共同合作辦理「扶嘉保肝除C計畫」,預計提供1萬2千個免費篩檢名額,再次宣告嘉義縣挑戰消滅C肝的決心。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國際扶輪社捐贈750萬元與嘉義縣政府共同合作辦理「扶嘉保肝除C計畫」,規劃新港、竹崎、東石等3個主要鄉鎮及6個協同鄉鎮,預計提供1萬2千個免費篩檢名額,再次宣告嘉義縣挑戰消滅C肝的決心。  嘉義縣政府表示,嘉義縣從105年起開始推動C肝防治,啟動多元結盟合作策略,包括與肝基會、肝病防治協會、嘉義縣市各大醫院、鄉鎮公所及衛生所等。從經費、人力、物資到地方資源的結合,積極透過篩檢支持治療,推動C肝防治,目前阿里山「C型肝炎完治試辦計畫」篩檢率已達96.5%、診斷率90.4%及治療率90.5%。  翁章梁進一步說明,嘉義縣要讓「C肝篩了沒」成為全民運動,篩檢經費單靠地方財政是無法完成。非常感謝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的發起,動員國際扶輪3470地區、3522地區、3482地區、3481地區、台北市東誠扶輪社、台北市大仁扶輪社、台北圓環扶輪社及台北傳世扶輪社的支持,總計捐贈750萬元,一同完成嘉義縣的C肝防治大業。  翁章梁表示,消除C型肝炎期盼2025年完治,並啟動健保治療C肝。C肝治療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要先發現個案,對於鄉鎮會再做進一步全面篩檢。  衛生局長祝年豐說,此次是C肝盛行率大於10%的鄉鎮為首要介入,針對30-79歲未篩檢民眾,提供免費篩檢另搭配轉介。此次再度與扶輪社合作,將同步規劃C肝個管師進行整體追蹤治療,強化衛生所效能,全力推展篩檢、治療及追蹤一條龍機制。

Read More

<中華副刊>光之作--點亮十三層遺址

位處水湳洞的十三層遺址,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金黃的色澤文、攝影/賴舒亞  盛夏黃昏的水湳洞,從山城美館離開後,我穿梭在洞頂路的巷弄間,信步走過幾階古意的石梯,眺望對面的臺金舊礦廠,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與層疊往上攀附的建築體,遠看似荒廢的宮殿,也有人說它像布達拉宮、龐貝古城。其實,這座巨大的建築早年是被當地居民暱稱為十八層,因為現今的水湳洞十三層遺址當時的確總共有十八層,而位處海濱及雙溪鄉牡丹坑附近的坡地才是十三層,但因為水湳洞十三層已被稱習慣,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繼續喊這類依階梯設計的建築十三層了。  在燦亮的陽光照耀下,十三層遺址宛若一座巨大且散發著古老氣息的黃金城堡,沉默地坐落於連綿的山巒之間。之前到這裡,總是來去匆忙,隨意按幾下快門後旋即離去。這一次我刻意把行程稍作調整,讓時間充裕,放慢步履,從有別於以往的角度欣賞十三層遺址的風姿,我佇足,沒有言語的交談,與遺址彼此間對視良久,偶爾,跟它眨了數次眼睛,嘗試用眼睛代替相機,把黃金城堡之美存入記憶。我想帶走的從來就不是水湳洞或黃金城堡風景的本身,照片只是提供我不同時期的記錄參考,何況這些年來的相片已拍得夠多了。我想珍藏的是其身世和歷史所加諸在它身上的故事。日治時期依山勢而建的大型廠房為銅礦選礦煉製廠,因煉銅業沒落而走入歷史,雖然日據時代的選洗礦器具已拆除,但遺留了部分選場基座、廢棄煉金等設施。  廢棄後的建築物逐漸被植物給掩蓋,憑添本身傳奇色彩。現在除了有媒體拍片與特殊需求之外,一般的遊客禁止進入。因此,也加深人們對十三層遺址內部的好奇,經常有很多人想到廠房裡一窺究竟。約莫十多年前,因公務我有一次進廠房參觀的經驗,其實,整個十三層遺址當時早就形同一個不折不扣的廢墟,雖然廠房的主體建築勉強還算完整,裡邊卻已殘破不堪,挑高的上層廠房屋頂多已破壞,水泥剝落、鋼筋外露、磚牆傾圮,有多處的樓梯也毀損,到處可見雜草叢生擋住去路。過往從金瓜石本山五坑載運礦土至水湳洞六坑的榮景已不復見,卻不減十三層遺址獨特的歷史氛圍。  彼時我第一次仔細看著黃金城堡的外觀,想像古早在那裡進行許多大規模的選礦工作,如今雖然盛昔不再,但這樣富有文化的建築不應該就此被風吹日曬雨淋,任其在荒煙蔓草中乏人問津。後來我在新聞上得知有藝文人士呼籲,透過十三層遺址與四圍的山景規劃燈光結合音效等設計,從事藝術展演或做裝置藝術,甚至藉由它的背景提供大型歌劇演出,但關於這座古老城堡的建言也只是擱淺在諸多的公共議題內,等待有上岸的一天。  好在漫長的等待過程裡,以文創結合觀光的山城美館落成,吸引不少的藝術者入駐,利用礦區留下的工具與古物,現場體驗手作活動,利用作品元素聯結山城印象,來接續礦村的記憶,這裡可以說是充滿人文息氣的海角樂園,除了創造在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也讓他們能接觸藝文。館內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一面掛滿各種木鈴的牆,信手賞玩木鈴就發出「叩叩叩」的聲響,問了木鈴創作靈感的由來,原來館長阿諾的父親年輕時在金瓜石當礦工,坑內工作危險性高,一早進坑,是否能平安出坑沒人曉得。後來父親索性撿了塊木頭,把它挖空後,再放入響片,每天繫在腰間,一下班,從遠遠的地方,孩子聽到木鈴的響聲,就能早先一步知道父親平安歸來。引頸翹望的過程總十分難熬,但只要最終能有平安的訊息捎來,等待便有了價值。  誠如經過許多年,值得慶幸的是早期那些撒下的種子終於開花結果。如天空之城般壯闊的十三層遺址在通過審查、舉辦地方說明會後,將於二○一九年的中秋,正式啟動點亮礦山的活動,盼待藉此為偌大山城晚夜,添上金黃的歷史氛圍。我滿心期待也樂觀其成,這座見證礦區過往歷史的城堡終於得以另一種身分重現在眾人眼前。根據報導,點亮十三層遺址的光雕,邀請知名建物設計照明的國際大師周鍊,以及藝術家何采柔共同創作,把在地環境融入聚落燈火與海邊漁火,在周間的晚上六至九時,透過不同亮度的琥珀色柔和燈光來點亮十三層,讓旅人欣賞這一座彷彿美術館的十三層遺址,同時緬懷採金過往的輝煌。  向晚風涼,我獨自走在下山的路徑,回想當年的水湳洞選煉廠,變成如今的十三層遺址,滄海桑田,各有千秋,從前的繁華,造就出現在的風情,也是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而今年中秋,亮燈之後,不只十三層遺址將翻向光耀的一頁,所有山城子民的希望和夢想也會再度被點亮。

Read More

補充公投法 許育典白話憲法第九版出爐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副市長許育典為了讓全民對公投法更明白,利用公餘將最新的大法官解釋等內容,用淺顯易懂方式補充與論述,八日公布「白話憲法」第九版新書完成的好消息。他表示,目前更針對身心障礙的教育基本權加以研究並寫書。  許育典指出,今年五月公投法新修正,因此新版對焦在這兩年新增的大法官解釋,適當整合在書中各個章節之中。而且將最新公民投票法修正的相關內容,加以補充與論述。此外,許育德還獲得德國Humblodt洪堡學術基金會研究獎學金,因此他特別針對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與特殊教育法制寫專書,即將完成。  許育典說,從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以及不懂手語的老師可能到啟聰學校任職,許許多多身心障礙學生的教育基本權需要被關注,所以書寫《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與特殊教育法制》學術專論。主要目的是探討特殊教育法制,內容包括從教育基本權建構與檢討台灣的特殊教育法制、社會國原則與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保障、融合教育在身心障礙學生教育基本權的實踐、適性輔導安置的鑑定安置問題與檢討、從語言權憲法保障檢討聾人語言權的法律實踐、台南啟聰學校性侵案的法律分析以及從南聰案檢討特殊教育的師資問題、強制啟聰學校教師具備手語能力的立法基礎探尋等。

Read More

台劇走紅 金德興藥舖成打卡熱點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爆紅,不少遊客前往劇中女主角陳嘉玲的住家,後壁菁寮的金德興藥舖參觀。 (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後壁報導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主要取景的地點在後壁,意外帶動後壁菁寮的觀光人潮,不少遊客利用週休前往劇中主角陳嘉玲住家─市定古蹟金德興藥舖「朝聖」。市長黃偉哲也走訪劇中多個拍攝景點,拍攝「俗男養成記」短片行銷,歡迎大家到台南觀光。  俗女養成記拍攝的地點包括後壁區的樹人國小、菁寮老街金德興藥舖、魚寮靈殿宮、衛生所、派出所,還有新營的三一宅藝術空間等地。這部戲爆紅,劇中各主要拍攝的地點,也成為遊客爭相造訪的景點。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爆紅,不少遊客前往劇中女主角陳嘉玲的住家,後壁菁寮的金德興藥舖參觀。(記者陳佳伶攝) 因劇中女主角陳嘉玲住家就位於市定古蹟金德興藥舖(阮家古厝),成為遊客朝聖、打卡的重要景點,昨天週休金德興藥舖開門,很多遊客在藥舖前拍照,也進入藥舖參觀。這幢清領時期建築已超過百年歷史,整個木構建築,室內的裝飾及彩繪巧妙融合台灣傳統建築的早期風格與日治時期的時尚,具藝術價值,阮家古厝的第三代阮子亮在場招呼遊客,介紹古厝歷史,遊客聽得津津有味。  後壁區菁寮社區營造規劃師黃永全說,在電視劇的帶動下,這陣子到訪菁寮老街觀光的散客至少多了五成以上,建議市府可在金德興藥舖前設劇中主角的人形立牌,方便遊客拍照。並設置劇中景點的指示牌,方便遊客走訪,參觀。  俗女養成記紅了,市長黃偉哲將劇中拍攝主要地點走了一遍,拍攝成一部俗男養成記短片在臉書行銷,鼓勵大家到台南後壁等地觀光。  市府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接下來市府會推出俗女一日遊地圖,方便遊客按圖追劇中景點,也將和劇組商討設置劇中主角人形立牌在金德興藥舖前,方便遊客拍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