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屏東香蕉園製毒 刑事局趁颱風天逮5人起訴

  刑事局中打藏身香蕉園製毒場,查獲第四級毒品麻黃鹼重約四千六百八十七公克,相關製毒器具、原料一批。(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刑事局中打在去年初掌握,有曾煉毒被逮的製毒師傅疑在屏東縣一帶,開始另起爐灶、從事不法,警方去年八月間循線前往藏身香蕉園內的工廠逮人法辦,並查扣大批第四級毒品麻黃鹼,涉案五人日前都被檢方依法起訴。 刑事局中打三隊在去年2月間掌握,多名有煉毒經歷的製毒師傅,聚集在屏東地區活動,懷疑該批製毒師又另起爐灶,經報請屏東地檢署檢察官李忠勳指揮後,成立專案小組偵辦,經辦案人員跟監蒐證後,發現涉案的製毒師四十歲李男等五人,於去年七月間趁颱風凱米侵台之際,進入偏僻的香蕉園內進行製毒。 檢警查出,曾涉毒品案件的李男找來鄭男、厲男、溫男、林男等多名製毒師,租賃位於屏東萬巒、地處偏僻的香蕉園,當作製毒工廠,以掩人耳目,實際上是在進行製毒工作,辦案人員於同年八月十八日兵分多路,前往李男等人的製毒據點與住處搜索,查獲第四級毒品麻黃鹼重約四千六百八十七公克,相關製毒器具、原料一批,現金一百三十萬元,與大麻菸草十五點九公克、大麻吸食器等證物。 警方指出,每一公斤的麻黃鹼,約可製成一公斤的二級毒品安非他命,至少可供一萬四千人次施用。全案警詢後將李男等五人移送屏東地檢署偵辦,檢方日前已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起訴。

Read More

民眾反對重罰要求提高速限 交通部斷然拒絕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面對不合理之道路行車速限與超速重罰,民眾已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要求恢復舊制超速六十公里規定,並全面提高道路行車速限,交通部二十五日指出,通案提高道路速限之提議並不可行,而行車超過速限四十公里重罰措施,也有助於降低交通事故。 交通部提案將原行車超過速限六十公里吊扣牌照三個月,加嚴為超過速限四十公里吊扣牌照六個月後,造成平均每月有超過七千民眾受罰,由於車牌被扣後又不得不懸掛網購之假車牌行駛,但交通部卻又再重罰民眾,並將沒入民眾的車輛。 民眾被罰得受不了,於是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恢復舊制之六十公里規定,並提高道路速限。 交通部表示,一一二年六月施行超速四十公里以上重罰措施以來,超過速限四十公里以上案件,由平均每月一萬二六四0件,降低至平均每月七0一八件,且主要肇因為超速駕駛之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皆有所降低,顯示行超速四十公里以上重罰措施,對減少嚴重超速行為並降低事故數量及嚴重度皆有助益。 在提高道路速限部分,交通部指出,通案提高目前道路速限十到二十公里之提議較不可行,惟民眾可就認為速限設定不合理之路段向道路主管機關提出建議後,由主管機關就各面向綜合評估據以調整速限。

Read More

全中運在台南四月登場 企業應援

  114年全中運即將登場,市長黃偉哲頒發感謝狀給卅家企業及廠商代表,感謝各界對運動發展的鼎力支持,並邀請民眾來台南,為全中運的選手助陣。(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睽違廿二年的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將於四月十九至廿四日,在南市登場,競賽項目涵蓋廿二種運動種類,感謝各界幫忙,市長黃偉哲親自頒發感謝狀予卅家企業及廠商代表,希望透過公私協力,提供全國學生一場卓越的運動盛會。 記者會由統一獅Uni-girls帶來熱情洋溢的啦啦隊舞蹈,為選手們送上真摯的應援,全中運吉祥物大員與甜甜,也和啦啦隊跳專屬應援舞,激勵選手們在賽場上全力以赴,突破自我。 黃偉哲指出,今年市府再度舉辦全中運,以萬全準備,迎接來自全國超過一萬八千名選手,但一場成功的運動賽事,不僅仰賴中央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各界企業的鼎力相助與民眾的熱情響應。 此次全中運延續承辦全運會的經驗與能量,邀請地方企業應援支持,在醫療、公衛、飲食、健康補給等多方面提供資源,讓選手在競技之餘,也能感受台南市府的熱情與用心。 體育局表示,南市繼二0二三年承辦全運會後,接著將於四月舉辦全中運,加上長榮大學接續辦理全大運,一連串大型賽會的籌辦,展現南市在運動發展上的堅定決心。 體育局說,全中運聖火引燃將於三月廿二日在億載金城舉行,起點從台南開始,聖火將環全台廿二縣市傳遞,三月卅一日將從市府正式出發,往南逆時針環台灣一圈,邀請全國民眾共同關注聖火傳遞,一同迎接全中運的到來。

Read More

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 為選手加油

台鹽公司贊助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用好水為全中運選手加油打氣。(台鹽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一一四年全中運訂於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登場,屆時全台二十二縣市、將近兩萬名青少年選手將齊聚台南競技。台鹽公司贊助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希望用好水為選手們加油打氣。 台鹽董事長丁彥哲二十五日出席全中運企業應援記者會,代表台鹽接受台南市長黃偉哲頒發的感謝狀。他說,台鹽身為台南在地企業,很開心加入應援行列,贊助最受運動員喜愛的海洋鹼性離子水。 五月十五日前,購買一瓶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在活動網站登錄發票號碼或刮刮卡序號,可參加抽獎。有機會將華碩旗下電競潮牌ROG Zephyrus G16電競筆電、ROG Phone 8 Pro電競手機、PS5 Pro等頂規電競夢幻逸品帶回家。購買整箱台塩海洋鹼性離子水,加碼贈一張刮刮卡,即刮即中。憑刮刮卡序號登錄,送三十次抽獎機會。整個活動將送出七萬五千獎項,總價超過四百七十六萬元。

Read More

暴力零容忍 明德、環湖社區 獲紫絲帶認證

  南區明德社區及大內區環湖社區二個領航社區,獲衛福部一朵紫絲帶認證,市府特別贈紅榜祝賀,鼓舞社區持續往二朵紫絲帶認證邁進。(社會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區明德社區及大內區環湖社區二個性別暴力初級預防工作領航社區,代表南市參與衛生福利部一一三年紫絲帶社區初級預防認證獎勵計畫,獲衛福部一朵紫絲帶認證,市府贈紅榜祝賀,鼓舞社區持續往二朵紫絲帶認證邁進。 市長黃偉哲恭喜南區明德社區及大內區環湖社區,感謝南市在地卅六個社區組織及社會局夥伴共同的付出,期許明德及環湖社區持續參與衛福部計畫,朝第二朵、第三朵紫絲帶前進,將此次的經驗分享給其他社區,讓「暴力零容忍」的意識,落實安全城市的施政理念。 社會局長郭乃文說明,社會局持續鼓勵南市數個社區申請中央認證,並於一一三年七月邀專家學者至社區發展協會實地審查,經自評小組認定環湖、明德社區發展協會合自評初級指標,故輔導二個社區主動申請中央紫絲帶社區初級預防認證獎勵計畫,並順利經衛福部審認通過,獲第一階段一朵紫絲帶認證。 環湖社區由一群長輩們自發投入性別暴力初級預防工作,結合防暴口訣與歌曲傳唱,成立防暴劇團吸引長者走出家門、進入社區倡議防暴觀念。 明德社區則利用在地眷村特色,透過製作年節食物融入防暴意識,同時將防暴標語彩繪於活動中心外牆,深化住民防暴觀念。

Read More

蒲添生父子雕塑展 南美館鉅獻

  展區〈林靖娟老師紀念像〉,一手懷抱幼兒、一手高舉,除代表崇高敬意,也激勵人們勇敢前行。南美館特地設置樓梯,讓人可以不同角度欣賞作品。(記者林雪娟攝) 南美館推出「溫度:蒲添生x蒲浩明父子雕塑展」,開幕式蒲浩明(右)、蒲浩志兄弟出席。(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南美館今年度開春首檔重量級大展,推出「溫度:蒲添生x蒲浩明父子雕塑展」,展出父子倆超過上百件雕塑作品、繪畫和文獻,兩代雕塑大師呈現台灣百年雕塑發展縮影;展間特別規劃觸摸展區,讓觀眾親自感受不同材質的溫度。 南美館董事長趙卿惠表示,展名為「溫度」,除從家族系譜角度,說明父子倆如何透過雕塑作品,產生情感連繫,另從藝術史角度,經由兩人學藝過程,闡釋台灣美術史在二十世紀前半葉與二十世紀後半葉歷史記憶的溫度。 南美館表示,「溫度」不僅是觸覺感受,更是情感交流、歷史記憶、人文關懷,經由藝術史、親情、歷史、身體、社會等面向,闡釋藝術家雕塑作品,展現出人文情感溫度。 南美館開館以來,首度運用戶外空間展出藝術作品,增添戶外空間藝術感。(記者林雪娟攝) 蒲添生重要代表作品〈沉思者〉,前年家屬捐贈給南美館,開啟展覽合作契機,由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蒲浩明雕塑工作室支持,蒲浩志為展覽諮詢顧問,共同完成展覽。 蒲家父子倆擅長雕塑人物,作品栩栩如生,尤其表情更是生動,除代表作品〈沉思者〉,他們也為許多名人雕塑,無論是頭部局部特寫或是全身,生命張力十足,展區也特別展出〈林靖娟老師紀念像〉,一手懷抱幼兒、一手高舉,高大作品,除代表崇高敬意,也激勵人們勇敢前行。南美館特地設置樓梯,讓人可以不同角度欣賞作品。 此次也是也是南美館開館以來,首度運用戶外空間進行藝術展,五件大小不等作品,妝點南美館的戶外空間藝術感。展覽也與南大視障教育與重建中心合作,增加點字、口述影像、特殊教育學生志工服務,並設置觸摸區,所有人可以認識青銅、石膏、玻璃纖維等不同材質的雕塑作品,透過指尖,感受不同「溫度」。展期至六月一日於南美館一館。

Read More

台灣最早檳榔攤記載 隱身景福祠

  景福祠前菜商後方有兩方乾隆時期的古碑,彌足珍貴,要欣賞得等到下午菜市場散市。(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古早「杉行街」內的景福祠,相傳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0年),廟前一塊清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0年)的花崗岩石碑,記載當時附近店家的租金,其中還有一段「檳榔櫃位一所,年繳稅銀六元」的文字記載。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工作協會文史工作者黃江霖表示,這是目前最早出現檳榔攤的文獻史料,可見嚼檳榔的歷史至少已有二百二十五年歷史了。 景福祠主祀福德正神,當年水口就會有土地公祠,由祂守護著佛頭港鄰近古街道的商賈。昔日此地有杉行街、人和街、板店街等,內有很多自大陸進口福杉販售的店家和棺材店,所以才稱為杉行街。 景福祠前一方乾隆四十五年的碑文明記“檳榔櫃”字眼,是最早出現檳榔攤的文獻史料。(記者陳俊文攝) 景福祠土地公作為佛頭港地區的守護神,極受當地商賈及搬運工人所尊崇。清乾隆四十三年,地方人士乃籌議重建,購置店屋出租,將租金作為該廟的香火,這個風俗流傳至今,廟前數個攤商都要向伯仔繳納租金,做為廟的維護管理費。 目前廟前龍側牆上一方鑲有清乾隆四十五年所勒刻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明文規定「廟前的店屋不可以高過此廟」。另一個很多人不知道的亮點是:記載台灣文獻最早出現的檳榔攤。 碑文記載,廟前的檳榔櫃,每年繳稅銀六元給爐主公用,還可分兩期繳納。可見二百二十五年前就有檳榔攤,台灣人吃檳榔的歷史可能比這個更早。 物換星移,兩百多年後的今天,廟前未見檳榔攤,多是菜商等「健康」攤家,景福祠仍屹立不搖,還位列古蹟,想找台灣最早檳榔攤歷史的民眾,得在菜攤之後的碑牆尋尋覓覓,有點考驗眼力,要有一點耐心。

Read More

土地公廟林立 風格迥異

  東門陸橋下的「祝三多」也是土地公廟,祈求多財多壽多子的「三多」,廟名最為特殊。(記者陳俊文攝) 海安宮福德正神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堪稱福德正神精品。(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台南各土地公廟緊鑼密鼓迎接土地公聖誕。台南十餘家土地公廟各具特色,六合境有「三伯公」;總爺街有頂、下兩土地公廟;東區「祝三多」是祝福「多福」、「多壽」、「多子」的土地公爺爺;海安宮土地公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外型是一位和藹可親的慈祥老人,粉絲頗多。 農曆二月二日是「頭牙」,也是土地公的聖誕,做生意店家、廟宇、民宅,設三牲酒禮水果祭拜土地公,祭祀完畢宴請員工吃宴席,所謂「食尾牙面憂憂,食頭牙撚喙鬚」吃尾牙怕被炒魷魚,吃頭牙保有工作,當然就要吹口哨、撚喙鬚。 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沈琮勝表示,土地公信仰是最普遍的台灣民間信仰,在閩、客陰陽宅地設置石頭、牌位、塑像、小廟等,猶如里長伯在守護著大家。府城土地廟有主祀及配祀兩種,老台南人做生意求財拜土地公為主,市區十餘間土地公廟也各具特色。 六合境廟宇擁有三間主祀土地公,分為大伯公「仁厚境福德祠」、二伯公「油行尾福德祠」、三伯公「大埔福德祠」,每逢台南大天后宮迎鎮南媽,三位伯公神像及開山王共乘神轎,安排頭番,猶如延平郡王鄭成功帶著民間信仰神明開拓台灣。 大埔福德祠香火旺盛,土地公生前連續一個多月演歌仔戲酬謝神恩。民族路番薯崎小南天過去一直是民族路夜市商家的守護神,近幾年拚復甦。北區總爺街自古有「蜈蚣穴」傳說,街頭頂土地公廟稱「鎮轅境」,街尾下土地公廟稱「總祿境」,兩廟相望,爭取民眾香火。 沈琮勝表示,古謂「土地公守水口」正覺寺旁土地公守護柴頭港溪,有趣的是先有土地廟,後才有佛寺,現在土地公仍存於廟內,想來佛祖也要感謝伯公仔讓祂們發揚光大。 東門路橋下的祝三多廟,也是主祀福德正神,三多意喻「多福」、「多壽」、「多子」,雖藏於陸橋下,拜拜的人也很多。 位於忠義路上的「三四境」,規模極小,不太像廟,伯公仔默默端坐神案,述說昔日光彩。「首貳境」土地公在萬福庵和齊天大聖合祀,保留一幅日治時代遺留的頭旗,去年米街廣安宮送天師時曾經亮相。 若論到雕刻精美,六合境清水寺及海安宮的土地公,皆出自泥塑大師邱火松之手,造型有別於一般伯公仔,堪稱名師精品。

Read More

台南泰國包機直航 4月再起飛

  台南市長黃偉哲(中)贈送伴手禮給泰國旅客。(觀光旅遊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去年推動包機直航泰國,平均載客率超過九成。今年旅遊業者鎖定泰國潑水節、全中運期間,再次開啟台南泰國包機。預計四月十二日、四月十九日由泰國獅子航空班機對飛。 去年四月台南機場喜迎泰國直航包機,三架次往返,回響熱烈,平均載客率高達九成四。順應旅客需求,去年十月十日、十二月二十八日再推兩架次,從台南包機直飛泰國清邁。 泰國重要傳統節日潑水節,預計四月十三日至十六日舉行。國內全中運訂於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台南登場。看好兩大活動、連假商機,南市旅遊業者再次推動台南泰國直航包機,鼓勵兩地旅客互訪。 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蔡承鴻表示,四月十二日、四月十九日規劃泰FUN鬆芭達雅無購物五日遊,全程入住五星級酒店,每人團費三萬四千八百元起。去程上午八時十分從台南機場起飛,上午十時三十五分抵達曼谷廊曼機場。回程下午三時從廊曼機場出發,晚間七時三十分返抵台南。 行程安排去年十二月底才開幕的曼谷恐龍主題水上屋咖啡廳、芭達雅All Star Cruise觀賞人妖秀、洋人街徒步區、爽泰渡假莊園騎大象、參加潑水節、水燈節、泰式傳統服裝體驗、七珍佛山、四方水上市場、古城76府縮影公園、鄭王廟、四面佛等景點、活動。 市府觀光旅遊局長林國華指出,泰國旅客來台風氣正盛,觀光旅遊局做好準備,持續優化國際觀光友善環境。積極辦理新南向旅遊導覽人員培訓、輔導餐飲業者建置多國語言菜單、觀光司機外語及觀光培力等計畫,期盼國際旅客在台南能享受優質接待服務。

Read More

馬拉松接力班際賽 億載金城鳴槍

  南市第四屆馬拉松接力班際對抗賽,廿五日上午在億載金城鳴槍開跑,希望透過馬拉松接力比賽,學生們能在競爭中學會勇於挑戰自我。(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第四屆馬拉松接力班際對抗賽,廿五日上午九時在億載金城鳴槍開跑,為一一三學年度一系列的普及化運動賽事揭開序幕,希望透過馬拉松接力比賽,學生們能在競爭中學會勇於挑戰自我。 班際對抗賽,以班級為單位,班內齊心協力完成一場微型馬拉松,一一三年因為施作工程更改地點,今年重回億載金城辦理;參賽的八十八隊中,依學校班級數分為甲乙組,甲組六十三隊,乙組廿五隊,共計有八十九個班級、二千二百人參賽。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部體育署推行國中小學生普及化運動十餘年,推行的運動種類多元,並鼓勵以跨校的班際競賽呈現普及化運動推行的成果。透過馬拉松接力比賽,學生們能在競爭中學會勇於挑戰自我,超越對手,同時培養他們的專注力和社會群體意識,為未來的人際互動奠定基礎。 體育局長陳良乾說,普及化運動是當前學校體育推展的重要項目,培養全民運動習慣的根基在於從小開始。透過賽事,孩子們不僅能鍛鍊身體,還能在過程中學會團隊合作與互助,為他們的成長路程增添色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