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萬大辦理慢活森林療癒體驗課程開始早鳥報名

記者張瑞惠/草屯報導 為推廣森林療癒與環境教育,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將於十月四日至五日舉辦兩天一夜慢活森林療癒體驗課程「走~到森林慢慢玩」,首度與賽德克族春陽部落結合,深入探索賽德克文化與生態體驗,邀請年滿十六歲以上的社會大眾走入山林,重新找回與自然之間的連結。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指出,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擁有高濃度的負離子與豐富的芬多精,是極佳的天然療癒場域,有助於降低壓力、促進免疫力、調節自律神經。這次推出的「走~到森林慢慢玩」活動,延續奧萬大森林療癒主題的核心理念,進一步融合原住民族文化與自然探索元素。 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表示,活動將帶領學員走入南投仁愛鄉春陽部落,由當地賽德克族獵人的引導下,穿戴傳統服飾、貼上象徵族群身分的紋面貼紙,沉浸式入場儀典完成後,跟隨獵人腳步走進可一覽春陽部落完整面貌的史努櫻步道,沿途進行文化走讀,學員將完整體會賽德克族人長年與山林共處的生活智慧,在奧萬大園區,展開「冒險與沉靜」為主題的森林體驗之旅;「走~到森林慢慢玩」已經在台灣山林悠遊網開放報名,活動原價為五千元,九月二十一日前報名可享有早鳥優惠折扣一千元。

Read More

一一四年度桃園市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現正招生中

一一四年度桃園市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現正招生中。(婦紡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協助初入境之新住民更快速適應本地生活,桃園市政府婦幼發展局八月三十日起,分別在桃園市桃園區、觀音區、龍潭區、中壢區、八德區、蘆竹區及楊梅區等七個行政區辦理「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課程以新住民常見的服務需求為主軸,設計多項課程包含福利資源、就業權益、國籍歸化法令、健保權益、居留法令及災害應變等多元主題,幫助初入境的新住民朋友們認識桃園在地資源,並鼓勵家人一同參與。 婦幼局十八日表示,課程除專業講師授課外,亦結合政府機關及社區資源,邀請移民署、健保署、消防局、衛生所、戶政事務所、新住民社區關懷服務據點等單位合作,提供學員完整且即時的生活資訊。另外,一一四年度特別將新住民朋友常見的生活需求納入課程主題,安排預防詐騙課程,邀請桃園市警察局授課,教導新住民朋友遇到詐騙時該如何處理,能進一步提升權益及自我保護意識。 一一四年度桃園市新住民生活適應輔導班於八月至九月間開課,課程時數可作為國籍歸化認證時數。

Read More

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論壇登場

「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的現時挑戰與未來展望論壇」集結中部五縣市的政府代表、法界專家與基層實務工作者與會。(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主辦「調解共好.制度共進──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的現時挑戰與未來展望論壇」十八日於台中林酒店舉行。台中市長盧秀燕說,論壇由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縣市政府共同協辦,集結中部五縣市的政府代表、法界專家與基層實務工作者。 盧秀燕表示,台中市一年的調解案件約有二三0八九件,去年調解成功案例高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一。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號召與籌劃,市府與中央及各地方合作,強化基層法治、優化制度設計,鼓勵更多民眾參與,調解成為民眾最信賴的依靠。 「中部五縣市調解制度的現時挑戰與未來展望論壇」集結中部五縣市的政府代表、法界專家與基層實務工作者與會。(記者徐義雄攝) 台中市政府法制局長李善植說明,論壇開場由潭子區調解會劉興榮主席與西屯區調解委員湯順科委員分享實務經驗,協助民眾從對立走向共識,真實呈現基層調解工作的挑戰與溫度。而座談環節聚焦四大制度議題,邀請前台北地方法院法官鄭麗燕、台中地方檢署檢察官張凱傑、三元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林三元,以及潭子區調解會主席劉興榮擔任與談人,針對「合意自由」、「倫理規範」、「案件績效」及「任用標準」等關鍵面向進行深入交流與實務反思,從不同角色立場提出制度優化方向,最後由法官學院張升星院長進行專家總結。 盧市長、法制局長李善植、民政局長吳世瑋、司法院民事廳專門委員朱健文、法務部法律事務司科長王鉉驊、內政部民政司專員陳治仁、台灣台中地方法院審判長吳俊螢、台灣台中地方檢察署主任檢察官鄭葆琳、苗栗縣政府行政處科長李次耕、彰化縣政府民政處科長李江全、南投縣政府秘書吳敏華、雲林縣政府民政處科員劉素蘭,以及台中市、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等縣市的調解會主席出席。

Read More

五星級料理進聖方濟安老院 公益廚師為長輩端上愛與陪伴

來自全台各地的三十位公益廚師卸下食材與器具,十八日到聖方濟安老院廚房裡切菜、烹煮,準備營養均衡的中西式主菜,到精甜甜點,樣樣展現五星級水準。(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在炎夏的八月十八日,聖方濟安老院洋溢著香氣與笑聲,來自全台各地的三十位公益廚師卸下食材與器具,為院內及社區長輩獻上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雙重饗宴,這場由台灣公益廚師協會發起的「關懷義廚活動」準備了三百人份適合長輩安心享用的精微料理,更貼心為五十八位行動不便的社區長輩香味俱全的美味便當。 台灣公益廚師協會發起的「關懷義廚活動」準備了三百人份適合長輩安心享用的精微料理,更貼心為五十八位行動不便的社區長輩香味俱全的美味便當。(記者林坤瑋攝) 廚師團隊一早忙碌地在聖方濟安老院廚房裡切菜、烹煮。「對待長輩就像對待家人,一定要用最好的食材和器具」台灣公益廚師協會理事長張宇騏堅持細節到位。Buffet檀上從無無刺的魚料理、營養均衡的中西式主菜,到精甜甜點,樣樣展現五星級水準。 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長照服務退處長薛建志感謝表示,這次活動我們在半年前就預約了,理事長親自規劃每個細節,真的很用心。 台灣公益廚師協會自創立以來,已走遍全台超過九十場義廚行動,深入偏鄉、教養院、育幼院、為弱勢家庭、獨居長者及身心障礙朋友提供餐食與陪伴。張宇騏說,孩子餓了、身障者冷了、長者孤單了,就要有人先站出來,做一件小事不難,難的是每天都持續去做。 聖方濟安老院長期深耕頭城地區,致力照顧失依、失能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長輩。院內除提供二十四小時的安養服務,讓長輩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安度晚年,也設有日間照顧中心,安排多元輔療與休閒活動、協助延緩生理退化,成為在地長輩的「第二個家」。

Read More

2025新竹縣第四屆縣長盃書法揮毫競賽 歡迎全國書法好手參賽

二0二五新竹縣第四屆縣長盃書法揮毫競賽,歡迎全國書法好手參賽,總獎金達五十萬元。(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鼓勵全民參與書藝創作、弘揚中華書法精神,新竹縣文化基金會主辦「二0二五新竹縣第四屆縣長盃全國書法揮毫競賽」,初賽徵件八月二十日至九月十六日,決賽十月十九日在竹北市六家國小舉行,總獎金及獎品高達五十萬元,歡迎全國書法愛好者踴躍參加,一展筆墨風華。 新竹縣長楊文科本身就是書法愛好者,他表示,書法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價值,不僅是書寫的技藝,更是一種內在修養的體現。新竹縣重視傳統文化教育,透過縣長盃競賽,希望為年輕世代搭起認識書法的橋梁,也為社會大眾提供展現書藝的平台。楊文科指出「從一筆一劃中領略漢字之美,不只是藝術欣賞,更是一種文化的對話與精神的傳承。」 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書法教育的推廣需要長期耕耘,縣長盃競賽便是一個持續累積與擴散書藝能量的重要場域。今年賽事分設國小、國中、高中職、大專與社會組,鼓勵不同年齡層參與,並希望藉由比賽激發創作潛能,帶動校園與民間對書法藝術的重視。 基金會副執行長田芮熙表示,本屆競賽得獎作品將於賽後於新竹縣政府長廊公開展出,讓更多民眾有機會欣賞書法之美。作為本活動的執行單位之一,文化基金會也將持續整合藝文資源,推動縣內藝文與書藝教育交流,深化民眾與書法文化的連結。

Read More

新月演唱會史上最多人破萬齊嗨 2025海洋音樂祭鄭朝方送大禮「新月聽海天台」

二0二五新月沙灘海洋音樂祭湧進一萬二千人,市長鄭朝方送大禮,明年將有「新月聽海天台」讓民眾欣賞海天一色。(竹北市公所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二0二五新月沙灣海洋音樂祭—如歌‧月牙‧潮起沙洲」日前熱力登場,吸引一萬二千人擠爆新月沙灣。活動自下午起展開,先有「科技漁夫」體驗,隨後是結合在地特色的「竹北好市」與「小蝸牛市集」,晚間進入最受矚目的音樂祭舞台。 今年除了卡司陣容空前豪華,更有多項亮點,包括Faye詹雯婷與Marz廿三在活動首唱新歌「不簡單的歌」,以及壓軸施放六十秒煙火秀,讓樂迷在浪漫海岸線上留下難忘回憶。 為扶植在地音樂人才,竹北市公所特別舉辦「竹北之星」選拔賽,音樂祭序幕,就由冠軍團隊 Jazzweed.芥子草熱力開唱,並攜手超偶冠軍曾昱嘉合唱他們的自創曲—你要結婚怎麼沒找我,瞬間炒熱氣氛。接下來由創作才女Faye詹雯婷、Marz廿三、金曲歌后徐佳瑩依序登場,各帶來四十分鐘精采演出,包含月牙灣、蒼穹、我們的愛、情勒、我不是饒舌歌手、那種人、失落沙洲、行走的魚、身騎白馬等膾炙人口的作品,現場歌迷粉絲也一首接一首大合唱。 另一重頭戲是音樂祭史上首次施放的六十秒煙火秀,搭配竹北專屬曲「夢想超進化」。隨著旋律層層遞進,絢爛煙火將點亮新月沙灣的夜空,象徵城市夢想的集結與綻放,也為整場音樂祭劃下最溫暖且充滿希望的句點。 鄭朝方表示,新月沙灣將展現新面貌,公所自編九百萬元經費打造簡約潔淨風格的「新月聽海天台」,預計於明年第一季完工,可望成為結合海景美學與打卡魅力的新地標,持續為竹北帶來更多浪漫與驚喜。

Read More

羅東鎮立幼兒園用笑聲 迎接新學期

羅東鎮立幼兒園開學典禮,由鎮長吳秋齡帶領大班幼兒及家長齊聲高呼口號,歡歡喜喜踏入幼兒園大家庭,象徵著新學期的正式啟航。(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羅東鎮立幼兒園十八日舉行「一一四學年度聯合開學典禮暨闖關活動」,以「大小『童』心.快樂『童』行」為主題。開學典禮上,由鎮長吳秋齡帶領大班幼兒及家長齊聲高呼口號,歡歡喜喜踏入幼兒園大家庭,象徵著新學期的正式啟航。 為了讓新入園的孩子愛上幼兒園,也讓升班的孩子感受滿滿儀式感,老師們精心佈置會場,設計了一場隆重又溫馨的典禮活動。典禮後安排「趣味闖關遊戲」。完成關卡的小朋友可獲得精美小禮物,家長也熱情參與,與孩子並肩闖關,增進親子互動與情感交流,現場笑聲與掌聲不斷,為新學期揭開美好序幕。 吳秋齡勉勵孩子們:你們就像小小的種子,在幼兒園這片土壤裡慢慢發芽。不要怕挑戰,也別害怕跌倒,每一步都是成長的力量。希望你們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帶著勇氣去嘗試、帶著愛心去對待身邊的人,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吳鎮秋齡也貼心準備了幼兒園專屬客製化禮品,包括鋼杯、學習筷、三色餐碗組與收納提袋,以及後背式書包、夏季好運動上衣、冬季運動服、棒球帽等,作為對新生的祝福與鼓勵。

Read More

震後重啟 佐倉步道修繕完成二十一日安全回歸

歷經一年五個月整修後的佐倉步道,在通行安全與登山體驗上皆有明顯提升。(花蓮分署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深受花蓮縣民喜愛、位於花蓮市西側的佐倉步道,因去年芮氏規模七點二強震受損封閉一年多,經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進行整修後,將於八月二十一日正式重新開放,讓山友重返山林,欣賞奇萊平原、花東縱谷與太平洋的壯麗景致。 花蓮分署十八日表示,震後步道2.6K至3.95K間多處邊坡坍方,設施也嚴重毀損,當時立即封閉並啟動修復。歷經一年五個月,已完成 0K+500、2K+580及3K+500三處邊坡防護工程,並拆除結構受損的第一觀景平台,另增設多座水塔,確保3K處廁所能儲備一年用水,降低水管維修人員在險峻地形作業的風險,後續仍將持續辦理第一觀景平台新建及第四觀景平台修繕及1K+500護坡工程,逐步提升步道設施安全。 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感謝遊客長達一年多的耐心等待,整修後的佐倉步道在通行安全與登山體驗上皆有明顯提升。他提醒,山友經過1.5K及2.55K裸岩邊坡時,務必加快通行並注意工程車進出,以保障安全。 花蓮分署指出,為慶祝步道重新啟用,花蓮分署將於八月二十一日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在佐倉步道館門口設置「山林知事村」互動站點,提供手機有獎徵答活動,參與者可獲得精美小禮物,並學習無痕山林理念,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Read More

台東國際航班再創里程碑首度開通直航飛往馬來西亞

台東國際航班再創里程碑,首度開通直航飛往馬來西亞,將大幅節省旅程時間。(台東縣府提供)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台東縣府與華府旅遊集團、峇迪航空攜手合作,首度推出「台東—馬來西亞」五日遊直航包機航線。縣長饒慶鈴指出,此次直航包機順利開通,不僅大幅節省台東民眾前往馬來西亞的旅程時間,更為馬來西亞的旅客提供最便捷的管道。 饒慶鈴指出,此項直航包機航線將於十二月三十日開通,正式啟航前縣府團隊即與當地旅遊業者,進行密集的交流與推廣,更簽署觀光合作備忘錄,建立台東在馬來西亞旅遊市場的能見度與口碑,並願意將其納入行程規劃。 縣府交觀處副處長洪國欽六月十一日即親自率團前往拜訪當地旅遊產業的重要夥伴。此行不僅與馬來西亞華人旅遊業公會(MCTA)總會長劉偉康簽署觀光合作備忘錄(MOU),更確立長期雙邊合作的機制,成功向馬來西亞旅行社協會(MATTA)、黃金旅遊、GTT及中華航空等關鍵業者,展示台東豐富多元的旅遊魅力。 馬來西亞五日遊行程,包括在吉隆坡登上地標雙子星花園廣場,漫步黑風洞彩虹階梯,搭乘雲頂纜車遠眺山景,亞羅街夜市大啖美食,探訪充滿故事的鬼仔巷,走訪世界文化遺產城市馬六甲,體驗雞場古董街、荷蘭紅屋等歷史風華,並乘坐人力三輪車遊古城,欣賞布城的水上粉紅清真寺與首相署建築之美;有意願民眾可洽詢台東各大旅行社。

Read More

台灣青年以鏡頭記錄廣州魅力 實習成果分享亮相

台灣大學生在成果分享會上彼此交流拍攝心得,分享在廣州的實習經驗。(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2025年築夢珠江展翅飛翔—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活動8日在廣州流花賓館舉行成果分享會,現場聚集近200位領導嘉賓、企業代表及台灣大學生,活動中播放總成果影片,回顧學生們在廣州一個月的實習與創作歷程,並公佈短影音比賽得獎名單,展現兩岸青年交流的豐碩成果。 此次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岸近40所高校的131名台灣大學生參與,他們在實習與城市探索中,從老城新韻、創新之城、綠美廣州、美食天堂、人文風采五大主題出發,透過短影音形式,記錄廣州的日常與變化,這些作品不僅呈現學生對廣州的觀察與體驗,也成為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新載體。 活動共有61件作品參賽,經評審團評選最終評選出特等獎及各類優秀作品,特等獎由方同學的「創新之城,全運進行時」奪下,作品內容結合在廣州供電局的實習經驗,運用AI技術展現全運會期間的供電保障,獲得評審團肯定;另一部特等獎作品「在新與舊之間,書寫我的廣州日記」,由葉同學以第一視角走訪東山口、北京路等老城街區,透過鏡頭展現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廣州風貌,贏得評審團青睞。 除了特等獎,其他入圍作品也各具特色,有學生聚焦廣州美食文化,捕捉煙火氣息;有的走進綠地公園,記錄城市中的生態美景;亦有作品展示前沿科技,如自動駕駛與智慧機器人應用,讓觀眾在短短數分鐘內領略廣州的創新力量與多元文化。 活動現場,學生們相互交流拍攝心得,分享實習體驗,不少人表示,此次實習不僅提升了專業技能,更讓他們在文化交流中獲得啟發,這段經歷將成為日後學習與職涯的重要養分。 透過青年視角,廣州的多元樣貌被重新詮釋,從古老街區到現代高樓,從地道美食到科技創新,一座城市的脈動被定格於影像之中。這場跨越海峽的交流,不僅增進彼此理解,更為兩岸青年留下珍貴的青春印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