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過後 類鼻疽+3 鉤端螺旋體+4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丹娜絲颱風過後,中南部連日豪雨造成多處淹水,疾管署5日公布,上週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分為高雄市2例,台中市1例,3人都有汙水、汙泥的接觸史;且風災後也確認新增4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分布在台中市3例以及花蓮縣1例。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國內上週新增3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個案居住高雄市2例及台中市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1-30日。 今年國內累計3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2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05年及2024年(均48例),以65歲以上(22例)和50-64歲(1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27例)為多,其次為台中市(5例)、台南市(2例)、屏東縣(1例),其中13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高雄市(11例)、台南市(1例)及台中市(1例)。 另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9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4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台中市(3例)、花蓮縣(1例),年齡介於4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2-22日。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等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造成吸入性感染,請民眾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亦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 曾淑慧提醒,目前雖尚未出現登革熱/屈公病本土病例,但今年截至8月4日累計124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仍有造成疫情擴散之風險。

Read More

〈中華副刊〉九份

詩‧攝影/vango 蜿蜒公路是 對山最溫柔的對待 那麼爬昇就是 對山的無限期盼 拜訪一座 已然洗去鉛華 悄悄淡出悲情 因採金人湧進湧出 而繁華沒落的山城 得天獨厚的山海擁抱 讓雞籠山與湛藍岬灣 不時譜寫四季風華 春櫻後的夏陽總會 藏著秋芒裡的冬霧 阿妹茶樓的大紅燈籠 特有的渲染重疊筆觸 暈出古典水彩的畫風 大片傍山民居是 馬諦斯不拘線條 和大膽色彩 解構風景的櫛比存在 糖水發泡後的胖芋圓 紅糟浸潤的金枝肉圓 老麵店魚丸 猶如昇平戲院 佇拐而出的多桑 料多味美卻不膩人……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與達文西台北走失的貓 11-10

■解昆樺 牠在榕樹上醒著,瞳孔在樹梢灑下的陽光下,縮成一條月弧細線,正一動不動地、非常平靜地看著我。 牠的姿態,在那一瞬間,如畫作般完美地凝固了——肌肉線條流暢而充滿力量,脊椎優雅地弓起,眼神深邃而溫和?牠不再是那個令人不安的、來自黑暗邊緣的精怪。牠看起來……就像一隻非常美麗、非常專注的貓。牠是達文西筆下那個騷動不安的能量本身,但此刻,那能量似乎不再是威脅,而更像是一種……純粹的生命力。 就在我們對視的那幾秒裡,時間彷彿變慢了,但不是那種令人恐懼的停滯,而是像電影裡的慢鏡頭,充滿了奇異的詩意。我眼角的餘光瞥見,旁邊草地上正在追逐蝴蝶的小女孩,臉上洋溢著純粹的快樂;頭頂上被風吹落的榕樹葉,正以優雅的姿態緩緩飄落。 整個世界,或者說,我感知中的世界,在那一刻,似乎都隨著我與「渡」的對視,以及我筆下那些或許依然笨拙但充滿了專注的線條,一起進入了某個充滿奇妙平靜與暖意的維度。 然後,一切恢復了正常。但不是「啪」的一聲斷裂式切換,而是像潮水般,溫柔地退去。 「渡」打了個非常貓咪式的、帶著一點點慵懶和滿足的哈欠,伸了個大大的懶腰,動作舒展而優美。牠抖了抖身上沾到的草屑,用那雙恢復了正常貓咪神采的眼睛看了我最後一眼,眼神裡似乎帶著一絲……笑意?然後牠輕巧地、優雅地轉身,跳進了旁邊濃密的灌木叢,消失不見。旁邊的小女孩咯咯笑著繼續追蝴蝶。頭頂的樹葉落到了地上。公園裡溫暖的喧囂聲重新包圍了我,陽光依然暖洋洋地灑在身上。 我低頭看著我的素描本。紙上的那隻貓,線條依然算不上精準,甚至有些地方顯得幼稚可笑。但奇怪的是,它看起來……不再是驚悚或扭曲的了。它看起來很平靜,甚至帶著溫柔的感覺。那寥寥幾筆勾勒出的貓的形態,充滿了一種難以言喻的、安靜的生命力。 一股奇特的平靜感流遍我的全身,伴隨著像是剛完成一件重要工作後,令人愉快的疲憊。我好像明白了點什麼。不需要搞懂那些複雜的宇宙頻率或城市能量,也不需要把自己丟進成為一個能畫出曠世巨作的藝術大師之道中。 關鍵在於「連結」——不是對抗,而是連結。透過專注的觀察和誠實的描繪,與眼前的事物(無論是普通的還是奇異的)產生共鳴,去感受理解,去接納那些存在於日常表象中的,流動不息的「線條」、「能量」,以及「可能性」。 我慢慢收拾好素描本、畫筆,搭捷運回家。捷運站外的台北依舊繁忙、混亂,充滿了各種噪音和光汙染。但我的視角似乎被永久地調整了焦距。我開始看到錯雜建築物輪廓線條中,所蘊含的力量感,看到等紅燈的機車騎士們不同的疲憊姿態,看到夕陽如何在潮濕的柏油路上勾勒出流動的金色倒影。它們不再是我在台北,我所需要忍受,或存心忽略的背景,而是變成了一幅幅充滿了潛在故事細節的、巨大而複雜的、不斷變化的素描,等待被觀察,被記錄。 現在我依然翻譯我的冰島文(奇怪,今天好像順手多了?),依然手沖我的咖啡(今天嘗起來……嗯,至少沒有濕報紙味了)。但有些事情不一樣了。那本深褐色的、充滿故事的素描本,常常就放在我的背包裡,或者攤開在書桌上。炭筆的黑色粉末沾染了我的指尖和袖口。我會在翻譯卡關、腦子打結的時候,隨手畫下窗外飄過的一朵棉花糖般的雲;會在等熱水壺水燒開的幾分鐘裡,速寫流理台上那造型有點蠢的馬克杯。 那隻叫「渡」的貓,我後來再也沒有清楚地看到過。偶爾,在黃昏或者深夜,我會感覺到窗外似乎有什麼東西一閃而過,一個極其快速、優雅的黑色剪影,閃電劃過舊公寓屋頂。這更像是一種……記憶的殘像,或者說,是一種默契。像是在說:「我還在,但你已經不需要我帶路了。」

Read More

災屋九月底前委政府代拆 免費

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陳金德(後排中)宣布,災屋拆除九月底前委由政府完成代拆,費用由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行政院「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指揮官陳金德五日宣布,低收及中低收入(弱勢戶)的受災民宅修繕經費由政府全額負擔,災屋如需拆除,不分一般戶及弱勢戶,九月底前委由政府完成代拆,費用一樣由政府吸收。 0七二八豪雨為中南部帶來災情,行政院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七月卅日起進駐南市府,包含行政院災防辦公室與工程委員會人員駐點,在第一線推動災後復原工作,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陳金德擔任指揮所指揮官。 陳金德說,除已核定「家園復原慰助金」協助民宅修繕、「上工津貼補助金」加速施工人力投入、「媒合簽約獎勵金」外,災屋修繕部分,弱勢戶由政府全額負擔;一般戶在八月十七日前,與政府媒合廠商簽約者,補助尾款兩萬。 災屋拆除部分,不論弱勢戶或一般戶,若仍未拆除,九月底前委由政府代為拆除完成者,費用由政府吸收,承諾自行雇工於九月底完成拆除者,補助兩萬元。 前進指揮所表示,包括交通部、經濟部、內政部、農業部、台水公司及南市府工程單位分頭進駐台南十七個行政區進行災屋修繕作業;已洽定一百卅三家廠商投入修繕,登記媒合意願共計八百四十三戶,接洽安排媒合中四百八十五戶,完成簽約四十六戶,施工中六戶。 為妥善處理災後廢棄物,尤其是具潛在風險的石棉瓦,環境部、國防部及南市府已建立分區清理機制,並要求各單位,確保清理過程安全、高效,保護災區環境品質。

Read More

廣州花都台資企協捐款佳里公所

廣州花都台資企業協會捐款八十萬元給佳里區公所,由區長林耿漢(左三)及多位里長代為接受。(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風災過後亟待重建,台商聯誼組織「廣州花都台資企業協會」特別捐贈八十萬元給佳里區公所,作為十六個里災後清潔整理使用。 以「齊心護佳里、善意遍布每一里」為主題的捐贈儀式,在佳里區公所舉行。包括廣州花都台資企業協會現任會長盧麗琴、前會長楊順德等人到場,將台商會員捐贈的八十萬元交給區公所,由區長林耿漢及十六位里長一同接受。 林耿漢致詞表示,感謝協會會員熱心捐款,幫助受災地區災後清理,注入即時助力,更體現企業對地方的溫暖關懷與社會責任。 林耿漢說,協會前會長楊順德是佳里區海澄里人,這次風災捐款感謝其慷慨義舉,義助家園復原,更象徵企業與地方共同守護家園的意義, 這筆款項將做為十六個里,每里五萬元,用途可處理樹木傾倒、枝葉散落、道路與公共空間凌亂等災後情形,協助地方加速環境復原,區公所會持續與各里合作,妥善運用資源,加速清潔進度,讓佳里重現乾淨整齊、宜居安心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美觀風雅 宮廟排放雨水有一套

風神廟屋頂上的鰲垂涎。 (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古色古香的廟宇,若使用現代排水管接雨水,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中國老祖宗的智慧利用導水設計,讓雨水從龍首、獅子頭或鰲魚吐出。最近兩週台南下豪大雨,府城隍廟後殿有獅首吐水的景觀,風神廟兩側則有鰲魚垂涎的應景畫面,還有人專程利用雨天前往拍照。 台南市宮廟民俗文化達人洪振閔表示,這種有文化感的導水方式,最早出現在北京紫禁城,城內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二隻龍首,在下雨天會大吐龍水,壯觀畫面,令人震撼。 台灣府城隍廟後殿的「獅首吐水」畫面。 (記者陳俊文攝) 台南孔廟也有相同的龍吐水畫面,一般認為學自紫禁城。試想,美輪美奐的中國古典建築,四週搭配塑膠水管洩排雨水,是如何難看的畫面。 於是,建築師傅沿用古人的智慧,以龍、虎、鰲首等裝飾品安置在屋頂上,遇大雨來聾,協助將雨水往外排放。 台灣府城隍廟後殿有兩隻遇雨吐水的獅首,每次下雨都有人前往拍照,蔚為奇觀。 風神廟屋頂上的兩個鰲魚排水口,曾被花圈弄壞一隻,後已修復,雨大如瀑布,雨水似垂涎,大家都覺得新鮮有趣,還有人取此概念用來設計自家兼顧美觀的排水方式。

Read More

災區丈量 首批專業青年志工投入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受颱風丹娜絲侵襲,多處地區民宅屋頂掀落、結構受損,為加速復原腳步,市政府啟動「災區建築損害丈量行動」,由研考會公開第一階段召募十七名大專院校學生與青年志工,協助受災區進行建物丈量與重建所需資料蒐集。 目前已有來自台南藝術大學、成功大學、逢甲大學、陽明交大、高雄大學等校共十七名志工報名,其中包括具建築、測量、土木、都市計畫等專業背景的學生與畢業青年,另有具備測量儀器操作、GIS圖資處理、3D建模等技能的志工主動投入。市府將由工務局統籌派遣志工至學甲、北門、將軍等重災區展開丈量工作。 市長黃偉哲表示,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利用暑假自發投入行動,實在令人感動。他們的專業將成為災區復原的重要助力,也是台南韌性城市的最佳展現。 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系的馮姓學生表示,她的畢業設計基地正位於此次災區下營區大埤村,爺爺家也受到損害,非常希望運用所學幫助村民與家人,把家園重新建立起來。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畢業生吳先生也分享說,現在正等待當兵的空檔,希望透過自己的GIS與影像判釋專長,盡一份社會責任。 本次丈量志工行動已於即日起展開,實地工作依地點排班彈性調整。凡就讀建築、土木、地政、都市計畫、測量、航測、GIS等相關科系學生,具備基本測量知識皆可報名。市府歡迎更多青年用知識與熱血陪台南走過災後復原的關鍵時刻。

Read More

〈社論〉大罷免大失敗,激化民進黨派系內鬥!

民進黨中常委、立委王世堅呼籲賴清德停止大罷免行動,主動撤回八二三的第二輪罷免案,遭到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人圍剿。(中央社,資料照) 民進黨在七二六的首輪大罷免慘遭滑鐵盧,不僅二十四位國民黨立委全身而退,新竹市長高虹安也度過險灘。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總統發表一封無關痛癢的聲明,字裡行間其實充滿了擔憂失去權力的焦慮感。黨秘書長林右昌雖請辭擔起全責,卻無法阻止黨內咎責的聲浪。反對罷免和「保皇派」針鋒相對,顯然民進黨黨內派系內鬥日益白熱化,茶壺內的風暴隨時一觸即發。 一直以來就大聲反對無差別罷免的民進黨立委王世堅不改其志,在民進黨中常會再次呼籲賴清德應停止大罷免行動,主動撤回八二三的第二輪罷免案。然而,這番話引起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回嗆,黨籍立委吳思瑤、王義川、陳培瑜及林楚茵也痛批,留下「不服從命令的,滾啦!」或「不拚難道投降嗎?吃裡扒外就再見不送」等等惡言惡語貼文,再加上幾位綠營人物在旁搧風點火,儼然就是為賴清德保駕護航。 對此,前副總統呂秀蓮公開支持王世堅,表示「不能因為是同個黨就忍受」,「政黨不應一邊喊民主、一邊支持言論自由,但加入政黨後,卻又沒收黨員的言論自由」。作家苦苓也不禁嘆息,「黨員同志提出異見就被叫滾蛋,這不就坐實了自己是個『專制政黨』?」並質疑開除「背骨堅」就能打贏第二波大罷免嗎? 很顯然,大罷免大失敗已經讓民進黨陣腳大亂,更重創國人對賴清德領導力的信心,最新民意支持度已跌到上任後的最低點,滿意度甚至比他贏得總統大選還差五個百分點。長期觀察台灣政情民調走向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就說,除了大罷免的相關因素外,賴政府處理南部風災的民怨未解更是衝擊其支持度的主因之一。難怪,當民進黨代理秘書長親自到台南清淤時,普遍反應並非肯定、而是嘲諷!原來,只有在害怕失去選票的時候,民進黨才會想到災民。 從民進黨內派系觀察,台南市長民進黨內提名陳亭妃志在必得,賴清德卻有自己屬意的人選且意圖主導選局,代理秘書長何博文去作秀等於幫賴「宣示主權」。其次,王義川等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將矛頭指向黨內同志,無異於內鬥公開化。換言之,當前民進黨內鬥的主要目的,在於哪個派系能站穩明年底地方選舉的權力分配先機。 不同於蔡英文初掌黨機器時沒有派系奧援,因此願讓黨內派系雨露均霑成為共主,賴清德口頭退出新潮流運作,實際上卻倚重且只信任自己人,傳統的「派系平衡」已被打破。再加上賴清德性格專斷,沒有人敢於挑戰他的領導權威;黨內同志要博取他的關愛眼神、保護自己利益,激進言論越講越偏激,更在過去一年多達到高峰。 賴清德的性格傲慢、執拗,除了親信之外,幾乎聽不進任何人意見,從他毫不遮掩地與罷團會面到團結十講的內容,國人實在看不到他身為國家元首的高度。民進黨因這次大罷免撞牆翻車,他不反省該如何回到正軌、以政績說服人民,反而變本加厲地再與最新民意對抗。試想,一個不敢面對真相,不願聽從民意的領導人,又怎可能願意遵守民主政治常規?執政黨內當然看不到烏鴉,已成為報喜不報憂的一言堂。 現在賴清德社會信任度低盪,只能找黨內取暖。然而,不同於阿扁當年不分彼此的收編作法,賴的獨斷獨行雖能嚇阻黨內其他人的挑戰,但只會激化派系內鬥,進一步加劇社會分裂。

Read More

賴:明年國防預算達GDP3%以上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五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二0二五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致詞表示,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且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百分之三以上的目標,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遠景基金會五日舉行「凱達格蘭論壇:二0二五印太安全對話」論壇,邀請來自美國、日本、歐洲、印太地區等十國、十二位政要及學者專家與會,賴總統致詞為論壇揭開序幕,英國前首相強生和法國前國民議會議長戴扈傑分別發表專題演說。 賴總統以英文致詞表示,今年的論壇聚焦三大主題:印太區域安全、民主陣營的全社會防衛策略,以及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的戰略整合,這三大主題和台灣的國家發展方向緊密相連。 賴清德指出,過去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已,俄烏戰爭未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在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威權主義的持續擴張下,民主國家更必須團結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與自由的價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 賴清德說,台灣正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今年首次將一年一度在七月份進行的漢光演習,與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一同定名「國家團結月」。除了擴大民眾參與演練,也透過軍民協力,驗證全國各地、各單位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應變能力。 賴清德表示,台灣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且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百分之三以上的目標,來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他指出,台灣也會繼續強化經濟韌性,穩健促進經濟安全,除了持續深化與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推動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AI)、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的升級。

Read More

雷虎新世代 AT-3交棒勇鷹

空軍五日在空軍岡山基地舉辦「雷虎小組傳承交接典禮」,由地勤人員協助下進行關車程序。 (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由AT─三組成的雷虎小組自民國七十七年擔任特技表演任務迄今,隨著AJT勇鷹高教機穩定交機並裝設噴煙裝置,空軍五日在岡山基地舉辦交接典禮,並由AJT、AT─三施放三色彩煙,正式宣告雷虎進入全新世代。 AJT勇鷹高教機為近年國機國造代表作,逐步取代AT─三教練機成新一代空軍飛行員的育成機種,研製勇鷹的漢翔公司自一一0年開始交機,預計一一五年六十六架全數交付空軍。 至於由AT─三組成的空軍雷虎特技小組,自民國七十七年起即以AT─三型機擔任飛行特技表演任務,隨著勇鷹穩定交機,空軍在去年執行雷虎換裝訓練;同時編列今年至一一六年、共新台幣三億四千一百卅二萬元的持續預算,採購專屬勇鷹的噴煙油箱裝置。 空軍司令部上午在空軍岡山基地舉辦「雷虎小組傳承交接典禮暨勇鷹高教機噴煙性能展示」,由空軍司令鄭榮豐上將主持,前國防部長馮世寬、漢翔公司總經理曹進平、前漢翔公司董事長廖榮鑫等人出席。 鄭榮豐致詞表示,高雄歷經多日的陰雨天氣,終於放晴,今天更是空軍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天,不僅向服役超過四十年的AT─三致上最高敬意,也象徵雷虎邁入新世代,開創嶄新的飛行篇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