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農損逾24億 農業天災低利貸半年免息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業部最新統計,颱風丹娜絲及近日豪雨造成的農業損失,已超過二十四億元。農業部農業金融署十一日宣布,提供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半年免利息。 農業部統計,至十一日下午五時,受颱風及豪雨影響,造成農業災情,經農糧署、畜牧司、漁業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共二十四億七千一百六十五萬元。 農金署指出,為協助受災農漁業者災後復耕、復養及復建,減輕其財務負擔,提供農業天然災害低利貸款給農民組織及農企業,自撥貸日起六個月內,利息免予計收,由農業部補貼,共同相挺農漁業者度過難關。 農金署說,至一一四年六月底,天災貸款餘額約二十五億元,這次免息措施預估四千戶農漁業者受益,可節省利息約二千萬元。 而農業部也公告第四波災損嚴重的區域及品項,含台中以南七縣市。台南市的農業全品項(稻米除外),七股區(漁港區域漁船、筏);北門區、將軍區、七股區(牡蠣養殖)。 雲林縣則是全縣落花生、酪梨、胡瓜。崙背鄉(不結球白菜、空心菜、菠菜、莧菜、芫荽、其他短期葉菜、萵苣、香芹菜、芥藍、茴香、甘藍、結球白菜、芹菜);北港鎮、大埤鄉(農作物育苗作業室);古坑鄉(孟宗竹及麻竹);斗六市(麻竹及巨竹);口湖鄉(牡蠣養殖)。 農業部也公告部分地區災損品項免現勘,包括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青割玉米、食用玉米、硬質玉米、高粱);嘉義市(食用玉米、硬質玉米)。

Read More

中橫4鐵橋 法國艾菲爾工廠設計

台灣艾菲爾鐵橋上的原廠鐵牌橋銘誌。(公路局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艾菲爾鐵塔舉世聞名,但在中橫公路上也有傳承法國鋼構大師艾菲爾工藝的橋梁,公路局十一日辦理《被遺忘的台灣艾菲爾鐵橋》紀錄片首映,且即日至十八日在台灣公路博物館舉辦文獻展,邀請民眾一同見證這段跨越時空的工程文化奇緣。 在台灣中央山脈峽谷間,矗立四座出自十九世紀末法國艾菲爾工廠設計的珍貴鐵橋:慈雲橋、慈航橋、關興橋與清泉橋。因冷戰局勢轉折輾轉來台,成為中橫公路重要命脈。其結構工法與巴黎艾菲爾鐵塔同源,展現國際工程智慧與歷史傳承。 TaiwanPlus特別推出原創紀錄片《被遺忘的台灣艾菲爾鐵橋》(Eiffel Bridges in Taiwan),紀錄片橫跨台法兩地拍攝,訪談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包括艾菲爾後裔協會、法國建築科學院前院長、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公路局前副總工程司等。呈現艾菲爾鐵橋飄洋過海來中橫公路服役的奇幻旅程,並專訪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的曾孫及多位專家,挖掘出這段冷戰時期的跨國因緣。 此片將於法國國慶日七月十四日在TaiwanPlus各頻道全球首播,並同步攜手交通部公路局於台灣公路博物館的同名文獻展中放映一週,展出包括艾菲爾一八八一年親筆橋梁專利手稿、艾菲爾舊廠股票、手繪設計圖等跨國珍稀史料,完整呈現法台工程文化脈絡。誠邀民眾一同見證這段跨越時空的工程文化奇緣。

Read More

光電環評 環部:年初修法納敏感區

丹娜絲颱風過後,沿海及山林各地的光電設施毀損、光電板破損四散,光電案的環評政策引起爭議。 (翻攝自臉書)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颱風丹娜絲造成南部沿海、山林等多處光電設施嚴重受損,有民間團體認為是無政策的環評造成。環境部十一日澄清,今年初已修正並發布新增規定,環境敏感區位設太陽光電場應實施環評。 環境部表示,為有效管理能源開發並務實考量環境現況,衡平再生能源開發與環境保護,今年一月十六日修正發布「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 針對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設置,環境部指出,除原有位於重要濕地者應實施環評外,增訂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國(公)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二萬瓩以上,或面積十五公頃以上,應實施環評規定。 環境部說,今年一月十八日(法規生效日)後的太陽光電發電系統設置申請案件,符合上述規定者,應實施環評。 此外,環境部表示,即使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設置免實施環評,業者於申請電業籌設階段,均須逐案檢核相關環境敏感區域涉及情形,並遵守電業籌設許可規定。 環境部說,若涉及區域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水土保持法、原住民族基本法、海岸管理法,或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等規定者,也需依相關規定辦理開發審議,直至完成前項開發審議流程,並由經濟部能源署核發施工許可,才可進行建置。

Read More

中火二期建4燃氣 環團提告撤銷環評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去年環境部通過台中電廠二期新建燃氣機組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預計新建四部燃氣機組。民眾代表及環保團體認為審查過程草率、有瑕疵,且訴願被行政院駁回,十一日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環評處分。 環境部二0二四年十月三十日審議台中電廠第二期環評案,預計新建四部燃氣複循環機組,而既有十部機組將除役汰除四部,其餘六部轉為緊急備用。環境部認為總空汙排放量可由八千三百五十四公噸降至四千九百三十六公噸,減量四十一%,溫室氣體減量也可達三十三%,具實質減量效果及具體期程,而決議通過環評。 然而,包含台中、彰化、南投十名民眾及三個環保團體認為,大增四部燃氣機組造成空汙、碳排均減量不足,且環境部審查過程草率、程序有瑕疵,十一日向法院提行政訴訟,要求撤銷中火二期燃氣環評通過的結論與處分。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表示,部分居民居住地雖距離中火超過十公里,但中火製造的空汙具擴散性,彰化、南投都在空汙影響範圍,且中彰投位於「中部空品區」,環評審查時空汙量可相互「抵換」,均屬法律上利害關係人。 蔡雅瀅說,環境部就儲槽安全設置規畫、燃煤減量規畫及空汙、溫室氣體減量等重要事項,只要求開發單位補充納入定稿,未再就補正資料召開環評會實質討論,程序明顯有瑕疵。 此外,施工及營運期間的粒狀汙染物濃度超標,對國民健康有不利影響之虞,卻未進入二階環評,也未評估溫室氣體甲烷逸漏,對環境資源、環境特性及其他國家環境有不利影響。 蔡雅瀅說,氣候變遷因應法設定二0五0年「淨零排放」減量目標,並要求政府應擬定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依賴的中長期策略,但台電就新設的燃氣機組與轉備用的燃煤機組均未設落日條款,與法律規定不符,且未說明碳捕捉、混氫燃燒技術等,資訊也有不足。

Read More

上川普前幕僚節目 俞大㵢:依北約標準台軍費達GDP5%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駐美代表俞大㵢十日在前白宮首席策略長巴農的Podcast節目「戰情室」上表示,如果按照北約標準,台灣軍費約占GDP五%,其中包括用於韌性設施的一點五%。 俞大㵢告訴巴農,美國有人質疑,台灣是否已經盡了足夠的努力來自我防衛、抵禦中國的侵略。其實,如果按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對國防採購方式的標準來算,台灣國防相關支出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其中的一點五%用於強化基礎設施韌性。 俞大㵢指出,台灣愛好和平,面臨中國武力威脅,台灣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力量及準備,如提高國防預算,使中國不敢輕易犯台,以實力帶來和平。 俞大㵢表示,中國企圖錯誤詮釋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聲稱台灣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他強調,台灣生產全球超過九成高階晶片,如果台海發生戰爭或衝突,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後果,「也關乎我們重視的自由及民主理念」。 俞大㵢說,台美加強安全合作,美國持續對台軍售,有助台灣強化防衛韌性。台灣也感謝美國會跨黨派的支持,協助台灣強化自我防衛,因應中國灰色地帶及網路攻擊。 外媒報導,雖然巴農在軍方或國務院都未擔任正式職務,卻能罕見地與川普會面,討論伊朗問題等重大外交政策,值得外界關注。 巴農與台灣也有淵源。巴農透露,自己四十七年前在美國海軍驅逐艦上服役時,曾在高雄停靠;「我對台灣人民懷有深厚的熱愛與情感」。

Read More

推高齡科技產業 吳誠文:組國家隊搭配主權AI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十一日說,台灣的高科技過去多以供應國際市場為主,在經過一年半的執行,推動高齡科技產業政策已逐漸成形,台灣有很多產業與優質公司將組成台灣國家隊,並搭配主權AI,未來也將發展能夠供應台灣自身需求的高齡在宅醫療科技系統。 國科會十一日舉辦「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吳誠文表示,台灣具備領先全球的半導體技術、健全的健保制度與醫療資料,有助於在健康照護領域加速導入AI與智慧科技,AI技術的快速發展,結合醫療與工程等跨領域專長,能有效因應照護人力不足與資源分布不均等挑戰。 吳誠文強調,科技發展應結合真實場域與使用情境,落實需求導向的設計與應用,發揮科技普惠效益。同時,也將帶動產業投入高齡健康市場,鏈結在地照護資源,共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目標。 根據國科會資料顯示,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劃政策自二0二四年開始推動,預計將進行至二0二七年,相關產值今年目標突破三千億元,截至目前統計已超過二千九百億元,因此今年的目標一定可以達成,明年的目標也會再往上再提升。 吳誠文強調,高齡科技國家隊是要將整個產業鏈串起來,並供應國內的需求端,也希望將來能夠大幅刺激高齡科技產業產值的再提升,且除了組國家隊外也要打世界盃。 他表示,政府將持續強化跨部會協作,從制度設計、場域驗證到產業鏈結全面推動,讓高齡科技產品及服務從可用走向好用、願意用;同時,也將強化示範應用的擴散機制與產業投入誘因,推動高齡科技成為帶動內需與創新服務的重要引擎。

Read More

漢光後備動員 206旅3千人臨戰訓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軍漢光四十一號演習實兵演練進入第三天,今年首度演習由陸軍二0六旅實施全旅動員,動員超過三千名後備軍人,後備軍人自五日報到後開始進行訓練,十一日上午以後備軍人為主的步三營戰鬥支援連在蘆竹德林寺進行臨戰訓練,模擬中國大陸特工襲擾,官兵進行防禦並保護輜重等後勤物資不被破壞。 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到場觀摩演練過程,後備軍人在惡劣天候下,仍展現扎實的訓練動作且保持高昂士氣,且進行行動後檢討時也在戶外進行,顯示已經習慣在惡劣天候下進行訓練,而官兵的個人裝備也相當齊全,顯見部隊有效地將平民轉換為執行作戰任務的士兵。 揭仲提到,軍方所設計的臨戰訓練場景在訓練上「非常有必要性」,因為是假想彈藥補給點、物資儲存點遭到敵軍破壞,而未來在台澎防禦作戰,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具有0七五型兩棲攻擊艦可對台灣進行空中機降作戰,對台灣海岸線後方地點進行空機降作戰。 第一作戰區指出,由戰備部隊派遣CM二一甲車等兵力,反特攻應援作戰任務,以「實戰化」為目標,模擬敵特攻小組滲入軍港設施進行破壞,澎防部機步營接獲命令後,快速機動至測天島,以確保重要設施安全,展現快速反應與縝密協調能力。另,在台灣各地持續進行多項實兵演練,其中,國軍在台北關山河濱公園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防禦衛戍首都機場周邊空防。

Read More

英法峰會提台海和平 外交部感謝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英國首相施凱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十日在倫敦舉行第三十七屆英法高峰會,會後發表領袖聯合宣言,提及英法將共同致力於朝鮮半島、南海、東海,以及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並呼籲和平解決兩岸議題。我外交部回應,部長林佳龍對此表達高度歡迎與感謝。 外交部十一日透過新聞稿表示,繼今年六月七大工業國集團領袖峰會後,英、法兩國領袖再度共同表達對於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充分彰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已是國際共識,我將與民主夥伴守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馬克宏於八至十日訪問英國,十日在倫敦唐寧街首相官邸與施凱爾舉行高峰會,會後發布的聯合宣言觸及雙方在外交政策、安全防衛、經濟、能源、科技、非常規移民等議題領域的合作方向。 根據這項宣言,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中,協助俄方者的行為顯示,歐洲安全與印太區域的關聯密不可分。英、法將強化協調,共同為印太區域的自由開放和自主性努力,包括透過新的海事安全聯合訓練、基地相互准入,以及對區域組織的共同支持。雙方另擬共同啟動新的「全球海事安全對話」 英法十日更新二0一0年簽訂、聚焦安全防衛合作的蘭卡斯特宮條約。根據條約宣言,英法軍事基地相互准入協議可能納入法國在印度洋的留尼旺島,以及在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群島和法屬玻里尼西亞,皆位於印太區域。 峰會領袖宣言也提及,儘管英、法各自有獨立的核軍力,它們可以被協調運用。雙方將建立英法核子領導小組,就相關政策、能力及行動,進行聯合指揮協調。英法也將在應對網路攻擊,以及各類新型態、混合式威脅方面,加強合作,並善用人工智慧及其他新興科技。 在經濟和科技合作方面,峰會領袖宣言提到,英法將致力實現歐洲民用核子供應鏈的多元化、排除供應鏈中的俄羅斯因素。

Read More

美智庫籲撤在台教官 美前上校:不可行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就在美國年度國防戰略出爐前夕,一份由美方智庫所做的報告,建議美軍在台的訓練人員應全數撤離,以免被認為具挑釁性。不過,去年曾主持台海兵推的前陸戰隊上校坎西恩卻認為,撤離美軍教官反而更可能對台海穩定產生負面影響。 由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前顧問卡德威和華府智庫「國防重點」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發布近三十頁的「調整全球軍事部署以符合美國利益」報告,當中就建議撤離駐台軍事人員。 這份報告指出,美國據報目前在台灣部署約五百名作為教官的部隊,違反美方不在台灣駐紮美軍的承諾。此外,美國提供的軍事訓練計畫,在提升夥伴國軍事能力方面的成效記錄非常糟糕。如果確實需要這些訓練,可以在美國本土進行。 不過,華府老牌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防安全高級顧問坎西恩告訴媒體,美國政府「非常不可能」減少駐台美軍數量。 坎西恩指出,據報導,赫格塞斯已將防禦台灣免受中國突襲列為首要規劃重點。他五月赴新加坡出席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時,也強調繼續在西太平洋駐軍以及防衛台灣的必要性。 坎西恩認為,美國政府將會對報告中關於從歐洲及中東撤軍的其他建議感興趣,但對西太平洋部分則不會。 坎西恩昔日在陸戰隊服役逾三十年,曾參與越戰及一九九0至一九九一年在波斯灣戰爭對抗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 智庫印太安全研究所高階研究主任馬明漢直言,兩岸緊張局勢的主要責任在北京,撤出美國教官極不可能緩解緊張局勢,這種緊張局勢並非源於美國對台支持,而是因為北京拒絕尊重台灣的民主選擇,並持續堅持「台灣一直是中國一部分」的虛構歷史敘事。

Read More

男雙/混雙鎩羽而歸 林昀儒射鵬成功 殺進8強

本報綜合報導 台灣男子桌球好手林昀儒一日3戰,昨天在WTT美國大滿貫賽單打16強,以12比10、11比7、11比7直落3解決中國大陸的向鵬,不但完成對戰4連勝,也如願挺進8強;但可惜和高承睿的男雙、和鄭怡靜的混雙都不幸落敗。 世界排名第8的林昀儒賽前對上世界排名第10的向鵬,有著3戰全勝的絕對優勢,加上昨天這場,林昀儒幾乎就是向鵬剋星。 首局開打後,林昀儒就迅速連得4分取得領先,儘管在比賽尾聲一度被追成10比10平手,但林昀儒靠著優異的發球手感,還是收下首局勝利。 第2局雙方互有拉鋸,不過向鵬過往對於林昀儒的接發球始終有處理不好的毛病,在這局關鍵時刻就能看到,讓林昀儒在6比6平手時靠一波5比1攻勢,連拿第2局取得聽牌優勢。 林昀儒在第3局持續發揮,除了招牌的反手擰球外,側身正拍也有奇襲效果,始終找不到破解之道的向鵬,頂多只能靠著偷襲發長球來搶分,最終還是讓林昀儒在8比7領先時連得3分終結比賽。 林昀儒昨天一日3戰,和高承睿的男雙苦戰5局,不敵香港組合落敗;和鄭怡靜混雙4強賽則是先盛後衰,以11比8、11比7、9比11、12比14、7比11遭到韓國組合林鐘勳/申裕斌逆轉,無緣搶下冠軍賽門票。 尤其在混雙遭到對手逆轉吞敗後,林昀儒沒多久又在男單賽事登場,幸好心情迅速調整沒受到太大影響,才能擊退向鵬。8強賽將遇到世界排名第4的日本好手張本智和,2人過去交手9次,林昀儒3勝6敗居下風。 另外,鄭怡靜與李昱諄女雙8強,以11比7、13比11、8比11、11比3,擊敗羅馬尼亞組合薩瑪拉與斯佐科斯,挺進4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