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毒辯未獲利 法官不信判十年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陳姓男子賣毒品海洛因被查獲送辦,他辯稱未獲利,是被對方「盧」到沒辦法才幫忙代購。但法官不相信他的辯詞,認為若無利可圖,誰肯冒著被查獲坐牢風險賣毒,依販賣第一級毒品罪判刑十年,全案可上訴。 台南地院審理,陳男去年十月及十一月間,先後三次在白河區汴頭里枋子林等地,販賣海洛因給葉、黃姓兩名男子,每次售價一千元至三千五百元不等。事後被警方循線查獲,依販賣一級毒品罪,移送法辦。陳坦承於上述、地點,交付海洛因給葉、黃,以及向兩人共收取五千五百元,但否認有營利,並供稱,他真的沒有賺到錢,都是因為葉、黃跟他「盧」了很久,他才幫他們拿毒品等語。 對於陳男所辯,法官認為販賣毒品是違法行為,有其獨特販售通路及管道,又沒有公定價格,而且販賣毒品是重罪,依一般生活經驗,販毒者若無利可圖,應無人甘冒被查獲風險。至於販毒者實際上是否因而獲利,以及所獲利益是否為現金,其利益是來自販入上游購入金額、毒品數量折扣,或賣出給下手賺取差價,都不影響營利意圖的認定。

Read More

<社論>明天的台灣會不會是今天的香港?

由於示威抗議活動越演越烈,香港政府連日來展開大規模逮捕行動;儘管民陣取消「八三一」大遊行,但示威群眾仍然衝向政府總部投擲燃燒彈,警方也出動水炮車,並且施放催淚彈;反送中活動非但沒有任何平息的跡象,反而出現更暴力的抗爭。這固然是香港的悲劇,也令人不得不憂心,台灣未來會不會出現香港今天的景況? 今年三月三十一日,香港泛民主派首次發起反修例遊行,大概只有一萬二千人參加;到了四月二十八日民陣發起「反送中、抗惡法」遊行,要求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已經有十三萬人上街;六月九日民陣發起的反送中遊行,估計一百零三萬人參加;七天之後的六一六反送中遊行,更突破兩百萬人,不但規模越來越大,訴求也越來越多。 儘管香港政府當天就公開宣布「已停止立法會大會對修訂逃犯條例的工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承諾「未來不會有二讀的時間表」,可是示威抗爭主題已經從單純的反對逃犯條例修法,上綱為「撤回送中惡法、徹查警察暴力、撤銷抗爭者檢控、撤銷暴動定性、林鄭月娥下台以及落實雙普選」等五大訴求;抗爭的方式也從遊行、嗆聲升高為縱火、攻擊警方、霸占街道等;抗爭的成員則從少數「民主派」擴大為一般民眾,甚至有外國勢力的身影,包括美國,英國,台灣都扮演一定角色。顯而易見,現在的反送中運動,非但已經變質為國際「關注」的反中活動,而且明顯有趨向「顏色革命」的味道。 這次香港政府會在八月三十一日前展開「全城大搜捕」,除了因為五年前的這一天,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政改的決定,引發當年的占領中環,再擴展為雨傘運動;為了避免舊事重演,所以搶先逮捕首謀份子。 再者也因為民陣發起的「八三一」遊行原先預定的目的地是中聯辦,也就是示威的對象是針對大陸駐港代表機關,這不僅是對香港特區政府治理的公開挑戰,更是對中國大陸「一國兩制」的公然衝撞。 如今示威抗爭已經走上幾近革命的暴力路線,香港特區政府如果無法儘速弭平動亂,駐港的解放軍會不會出動鎮暴?固然還要看事態的發展,但至少可以斷言,中共當局絕對不會坐視事態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縱然美國干預,大陸的鎮壓也絕對不會手軟。 從這個角度看,香港與台灣當然不能相提並論,因為香港是大陸的特區,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台灣則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今天發生在香港的反送中運動,自然不會在台灣出現。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在民進黨主導下,歷年台灣「反中」遊行示威何嘗沒有? 事實上,蔡英文執政三年多,不斷推動「去中國化」政策,並且堅持「聯美抗中」路線,如今大選在即,又猛打「反中牌」與「恐中牌」,兩岸關係越來越僵,一旦她真的連任,大陸方面會不會採取強硬手段逼迫台灣就範?誰也不能確定。這也就是說,大陸對「港獨」所採取的措施,確實有可能在未來對付「台獨」時重演。 無庸贅言,從反送中運動以來,香港股市不斷下跌,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顯著上升,上半年經濟增長不但遠差於預期,且下半年形勢更加險峻,不管零售業、餐飲業、旅遊和住宿領域都全面下跌,香港做為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受到嚴重威脅。中國大陸既不樂見這種狀況蔓延,更不能接受主權遭到質疑,所以必然會採取斷然行動處置。事態如此發展,台灣還能不警惕嗎?

Read More

崑大崇青社 走入社區推廣閱讀

 崑山科大崇德青年社員組成「奇FUN BOOK思議閱讀志工隊」,在老師指導下,積極投入社區閱讀營隊活動服務,連續十年獲教育部學產基金專案補助,更在一○七年度工讀服務短片甄選中榮獲第二名,受到教育部表揚,並獲得工讀服務經驗分享的機會。 教育部學產基金資助弱勢家庭學子就學,學習「有努力才有收穫」的人生教義,也讓學生與土地的情感產生連結,進而提升在地生活環境品質。崑大崇青社暑期社區閱讀營隊活動,每年由十五名來自該校不同學院系的學生組成服務團隊。 獲得教育部一○七年度工讀服務短片第二名的「奇FUN BOOK思議閱讀志工隊」,以「服務為樂、行善最美」為主題,利用暑假規劃寓教於樂的課程,團隊走入社區推廣閱讀,培養孩童閱讀的習慣,以減低學習上的落差,並提升學習能力與態度,不分年齡、不分領域,積極展現志工精神。 崑大主任秘書兼社團指導老師鐘俊顏表示,該志工團隊連續十年推動社區閱讀及親子經典閱讀計畫,一群誠懇志工的熱情感染社區的孩童,並將文學經典的涵意植入孩童們的心中,讓孩童能深入了解古代聖賢的智慧,培養德育人格,創造沒有壓力的閱讀環境,配合課後輔導及團康帶動,孩子也能勇於分享成長的果實。今年獲得工讀服務短片殊榮,成員們也都相當開心。 崇青社活動負責人蔡胤忻及沈威廷同學興奮表示,藉由服務來幫助所需要幫助的人,自己獲得更多,也因服務活動促使社員間互動更加熱絡,讓彼此更熟悉,大家了解服務並不只是為了孩童,更是為了自己,許多社員承諾未來將持續投入志工服務,發揚生命的價值,讓青年志工影響力無遠弗屆。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門

■賴琬蓉 電影《迴光奏鳴曲》中有扇難纏大門,戲一開始女主角女兒拖拉行李準備離開公寓,然而壞門硬生生橫阻去路。女主角急忙致電鎖匠,女兒則佇立門前一臉不耐,最後禁不住等待,煩躁的伸腳狠踹,門於是被踢開。 之後全是女主角戲份。孩子離家,丈夫失聯,她自己飯碗不保,更年期又來到,偏還得顧生病婆婆。她一語不發走過生活,其實也無人聽其絮叨,只能孤單播看雙人舞影片。與此同時,鄰牆嘲諷般傳來男女雲雨聲響,滋生她愛的慾念,於是藉由幫受傷男子擦澡,渴愛雙手透過毛巾,一寸寸延展各種可能,直至畫面停格兩人交握的手。 她與他會是愛嗎?她不願多想,只是開始敷面膜、裁新衣、塗口紅,穿上久違跟鞋走進餐廳,沒料到離家女兒也在裡面,而且正與男友卿卿我我,拒接母親來電。她邁出的步伐不自覺又跨回家,習慣性旋開光碟,心思隨影中人漫舞。前進後退,又前進,又退回,當再度回到黑暗病房,明白自己與男子間終究是慾,不是愛。 而且那扇門又來了,於〈給愛麗絲〉播送時再次困鎖屋內的人,不過這次她不再輕言放棄,多次用盡全力撞擊,終於得以破門而出,然後片尾曲奏下,女主角名字初次登場,她叫玲子,身邊散亂著來不及倒的垃圾。 陳湘琪的封后之作,影評卻表示乏味。或許是沒有華麗大場面或高潮迭起的劇情,甚至連對話都寥寥無幾,有的只是中年女子的幽微內心,而誰想知道中年女子的內心? 其實在這座島上,存有數之不盡的玲子,我家就住著一位。 我在外地讀大學時,母親賣掉舊屋,新居比原本大樓多扇鐵門,每一陣子我自宿舍返家,長長鑰匙插入鐵門後,無論如何用力總無法順利扭轉,換面嘗試,結果仍舊一樣。我調整角度左右旋動,沉重行李同時壓負肩頸,於後背不斷蒸騰出熱氣與汗滴。而樓下黑狗感受到動靜不停狂吠,吼聲證明牠健壯有力,怕狗的我害怕牠隨時上衝,於是焦慮的拍門按鈴,母親聞聲趕緊前來。 母親大多在家,除了拜拜與買菜,外出時她習慣鎖上自己房門再離開,有人在也一樣。母親燒得一手好菜,懷念飯菜滋味時我便搭車回家,卻害怕她在午晚餐間的空檔,反覆向我傾訴生活的怨懟。當時的我還不想懂母親所思為何,因此一心外逃,工作後更不願快活日子沾染鐵鏽,於是索性減少回家次數。而且,不回家就無須費力於那扇難開的門。 大掃除、颱風停水、電器壞損,任何關鍵場合我都不在家,母親也鮮少撥電話過來。我享受青春,也獨自嚙啃寂寞,偶爾返家帶母親用餐購物,若見她顯露怨言線頭便旋即轉移話題,通常她就靜默無語了。 《迴光奏鳴曲》上映同年,在我觀影後不久,母親身體出現異狀,我陪她進行一系列檢查。看診醫師與母親年紀相仿,儘管年過半百,但自信爽朗的他仍存有迷人風采,使母親心生傾慕,回程路上不斷提及。第二次踏入診間,醫師眉頭緊皺報告她須動刀與化療,母親優雅道謝走出門後,默默到人煙稀少角落,像個小女孩般放聲哭泣。不是沒見過母親哭泣,但我第一次懷樓母親安慰她。 開刀前一晚我陪住醫院,睡前拉上布幕後,一向保守的母親忽掀開上衣,於我眼前裸露胸腹。她要我觸摸她糾結硬塊,告訴我這就是病,千萬注意。 她的舉動使我震驚,也憶起母親曾說我是三個小孩中,唯一吸過母乳的。雖然只有兩口,雖然我早記不得,但我忍不住反思母親於我面前兩次的袒露,竟相隔二十多年,這中間年歲我都在做什麼。穿上衣服後她無法入眠,不停向我重述她的成長,她的父母親以及她自己。我靜靜聆聽,決定不再躲避。 術前幾小時須植入人工血管,我和母親於醫護室等待。前個病人走入小房間後,再次走出時面無表情,彷彿無傷無痛,只是病衣上佈滿一大片血漬。燈號亮起,母親起身,我很想牽起她的手逃跑,但又無法,只能眼見她的衣服被命運打上紅印。 人工血管順暢流通後便是開刀,原以為這種時刻會像好萊塢電影,一群人圈圍正要推進開刀房的家人,並於病床旁握手擁抱與打氣。現實是那天大家都要上班,只有我陪伴母親,且臨近開刀房前五十公尺我便被攔下,護士請母親坐上輪椅,接著推進去。我望向母親孤獨背影,忽覺她和玲子於此重疊為一。 她們都是一個人,她們是同一個人。 被推入開刀門的她,姓名燈號由墨綠轉橘,我凝望LED白管裡橘紅圓粒,每一粒都像母親血珠在我眼皮跳動。門內的人此刻沒有意識,也暫時失去時間,留在門外的我則是每一秒都綿延漫長。幾小時後,家人陸續奔赴醫院,我們目光全聚焦於電子顯示器,終於,母親從恢復室被推出,而她見到孩子們的第一句話居然是謝謝。我追問母親疼嗎,是否請醫生再開止痛,她搖搖頭,只不停說謝謝。 「謝謝,謝謝,麻煩你們過來。」母親客氣的說,像對陌生人般生疏。 那一刻我想無論門再如何難開,一定要常回家。 手術後是一系列治療,一次療程約需住院二至三日,我注意到母親離家後不再緊鎖房門,可能是為了通風,或方便我們拿取所需物品去醫院,或許還有其他原因。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不定時巡房,母親會淡淡塗上口紅,整齊換上同色系保暖衣,等待醫生可能的到來。大約帶妝躺床並不吉利,因此即便她口紅抹得再淺,護士總敏銳察覺,並提醒要擦拭乾淨。 我與姊妹輪班照顧,密集往返醫院住家,頻繁面對那扇鐵門後才發現,把鑰匙插入後須將鎖頭拉抬幾釐米,如此便能輕鬆轉開門鎖。當我旋開鐵門,走進偌大無聲的公寓,走入玲子與母親獨自留守的家裡,揣想她們如何面對空蕩房間以及無限流長的時間。誰曾讓母親起舞,或是送上幾張光碟。玲子寡言,母親雖較多話,但說出口的不過片段,經由《迴光奏鳴曲》我才完整看見母親的世界,也理解她為何曾緊鎖房門,並釋懷自己長久的懦弱。 玲子家大門很難走出,我家的則是不好進去,然而無論是哪一扇門,都需憑藉足夠的力量才能通往想去的方向。 《迴光奏鳴曲》上映時,其實母親已悄扮玲子數十年,但現下她已不是玲子,我也不再是戲中那位女兒,而那些難纏的門或許正逐漸消解了。

Read More

太極門道館生日 許願愛與和平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設於北區臨安路二段的太極門台南道館已廿四年,一日上午,在道館舉行「精彩廿四、超越顛峰、願望成真」廿四週年館慶活動,現場大家手扶神燈與許願球,許下「愛與和平傳播寰宇、社會安定百業崢嶸」的願望,並祝太極門台南道館生日快樂。 包括多位民代及里長,一日也參加太極門台南道館的週年慶活動;掌門人洪道子博士更由弟子代為宣讀致詞指出,文化是國家的根本,太極門文化最重要的是愛與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愛與和平要從自身做起,愛自己、也愛別人,和平自己,也和平別人。藉由太極門台南道館廿四週年館慶活動,希望匯聚政府與民間各界良善正氣,共同攜手護佑市民平安健康、人人突破自我、相互鼓勵,超越顛峰,開創幸福美好的人生。 現場安排精彩智慧人生講座,活動中也首度公開太極門台南道館廿四年來走過的經典歷史,以及推動良心時代運動、愛與和平與人權教育等資料,整場活動氣氛熱絡,以功夫茶、仙人引路、神燈許願等多樣主題活動與來賓同樂,並邀請共同響應「良心時代宣言」及「賦稅人權宣言」的連署,為世界祥和盡力。

Read More

委外經營 崇明國中泳池設備完善

 許多人夏日遊憩最佳選擇就是游泳,可以強身且運動,不過去海邊危險性大,至一般私人泳池價格不斐,崇明國中游泳池是台南市第一座國中泳池委外經營的學校泳池,設備完善,無論去休閒或是學習,尤其價格平價,是不錯的運動去處選擇。 夏日炎炎,泡在水中是消暑、運動的最佳選擇,游泳還可增強心肺功能、消除疲勞、增強體力,而參加游泳教學訓練營,除可學習游泳實用技能,還可養成良好運動習慣、促進身心健康,更能享受消暑戲水的樂趣,讓你清涼一整個夏天。 一般國中游泳池大都相當陽春,但位於東區的崇明國中游泳池,是台南市第一座國中委外經營的游泳池,別以為學校游泳池設備簡單,除了泳池外,還附設有多處SPA、冷熱池、按摩池、兒童池及烤箱蒸氣室等。 崇明游泳池負責推動游泳教學政策,除學校內部,也肩負鄰近學校的泳課負擔。負責委外經營的太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呂俊賢表示,崇明引進專業團隊負責管理並提供專業服務,希望藉由學校游泳教學資源,並能嘉惠市民,提供安全舒適的休閒環境。 太格表示,游泳的好處除可減肥、增加身體抵抗力,還可調節心肺功能,若非選手型的訓練,只要適度,對健康有所助益。不像一般地面型運動,在水中運動,阻力降低,可以讓運動更為輕鬆,對尚未養成運動習慣者,可避免因負擔太大,導致對運動卻步。 崇明游泳池鄰近巴克禮公園,運動完後可至公園走走,等於「海陸兩棲」,兩種運動兼具,詳細泳池資訊可上臉書搜尋「崇明游泳池」。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好投!陳偉殷中繼4局 無失分

 陳偉殷用45球後援4局,被敲1支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 (路透) 中央社/台北1日綜合報導 印地安人台灣好手張育成今天4打數敲1支安打,跑回1分,但印地安人仍以6比9不敵光芒;馬林魚台灣左投陳偉殷用45球後援4局,被敲1支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 印地安人今天對坦帕灣光芒的比賽,張育成先發打第9棒,擔任三壘手。張育成第2局首打席擊出右外野飛球出局,第5局擊出二壘飛球出局。 第8局張育成擊出左邊方向安打後,下一棒林多敲出2分全壘打,將比數追到4比9落後5分;第9局張育成則遭到三振。總計張育成4打數敲出1支安打,跑回1分,目前在大聯盟打擊率2成38。 這場比賽雖然第1局印地安人桑塔納就敲出2分砲,不過2局下光芒靠著崔志萬的陽春全壘打追回1分,3局下范姆再敲2分砲,反倒以3比2領先。 6局下包含賈西亞的2分砲在內,光芒再攻下3分;7局下狄阿諾轟陽春砲後,崔志萬及賈西亞都敲安打,再透過保送形成滿壘,接著達菲擊出滾地球,加上對方失誤,再得2分,終場光芒9比6擊退印地安人。 邁阿密馬林魚對華盛頓國民的比賽,馬林魚先發投手羅培茲僅投3局失6分,陳偉殷於4局下登板後援,雖然一開始被羅布雷斯敲二壘安打,不過接下來連解決3名打者。 陳偉殷於第5局演出3上3下,還3球三振亞當斯;第6局及7局同樣沒讓打者上到壘包。總計陳偉殷用45球投4局,僅被敲1支安打,被敲安打後連解決12名打者,送出2次三振,防禦率降到6.86,終場馬林魚以0比7不敵國民。

Read More

南大科技營 數位體驗有趣

 台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與芝麻街美語及佳里區的漳洲社區合作,日前到漳洲社區舉辦「暑期社區產業結合科技育樂營」,合計四個梯次共三百五十名學童參加,有趣的科技課程讓學童躍躍欲試,直呼超好玩。 南大配合行政院科技部「STEAM-6E教學法進行AR/VR創客教育課程:融入鄉土教育於社區營造之影響計畫」,由該校數位學習科技學系林豪鏘教授帶領教育部青年發展署青年暑期社區工讀計畫之學生團隊,運用科技技術結合漳洲社區之產業與生態,以突破窠臼的創新技術,讓孩子接觸新穎的科技體驗,透過數位科技與遊戲中認識漳洲社區的特色,顛覆以往傳統解說導覽介紹的方式。 此次的體驗活動運用浮空投影、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以及能自由發揮創意的MakeyMakey 創意工具箱等科技,結合視覺、聽覺以及實作方式,讓學童認識社區的畜養產業,如梅花鹿、獨角仙、雞母蟲、山羊、豬等的生長環境、條件及其特性。有趣的數位科技體驗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過程中互動與歡笑聲不斷,透過課程不僅認識社區環境與畜養產業,也啟發孩子們對資訊科技之興趣。 南大表示,本次是首度與芝麻街美語及佳里漳洲社區合作舉辦營隊,期盼能帶給學童不一樣的創新體驗,並透過本活動認識漳州社區的產業與生態,讓孩童除了課本,也能夠過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創造嶄新的學習經驗。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廖文福 關心教育幫助弱勢

 大台南家長協會總幹事廖文福,積極參與各種社團,在社團中學習成長。廖文福的正職是一名道長,啟蒙老師是父親廖水來,他繼承衣缽投身此行業,主持寺廟建醮法會、婚喪喜慶需要各種道教科儀配合,常可看到他的專業表現,平時並默默行善幫助弱勢,深信積善人家必有餘慶。 四十六歲的廖文福活躍新營各社團,愛孩子的他,和太太育有五名子女,最大的女兒已結婚,最小的兒子還在念小學,平時關心孩子就學情況,參加學校家長會,擔任家長會長,最近並出任大台南家長協會總幹事、關心教育議題,也經常和各相關單位合辦活動。 廖文福目前是鹽水獅子會第一副會長、青商會參議會南區副主席,他說,活到老要學到老,由社團中學習時間管理、拓展人際關係也建立國際觀,讓自己成長不少。 廖文福是一名道長,啟蒙老師是父親廖水來,廖水來在新營是有名的道長、也是靈寶道派掌門宗師,廖文福自小就跟著父親學習,舉凡道教科儀、誦經、擇日、易經都學過,歷經三年四個月的學習才出師獨當一面,遇到大型寺廟舉辦建醮法會,常與父親一起完成。 廖文福說,除了主持寺廟建醮法會,婚喪喜慶需要各種道教儀式,也常可看到他的身影;一般人較少接觸的殯葬工作,他以做功德的想法,協助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有時遇到家貧者,也結合社團成員捐棺、捐錢,長期行善做好事,無形中自己也受益,遇到不如意之事總能很快克服,這樣的人生經驗,讓他鞭策自己行有餘力多做善事。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星雲大師法語>上岸要錢

■星雲 話說有一個大富翁平時非常慳吝,不肯做好事,所謂「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一天,他不小心失足落水,隨著河水漂流,載浮載沉。在水中,他拚命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卻沒有人願意下水營救。或許因為他平日為富不仁,不結善緣,所以岸上的人全都袖手旁觀,只站在原地交頭接耳談論著。 大富翁眼見自己的處境愈來愈危險,卻沒有人要救他,想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趕快就喊:「你們哪一個人要是救了我,我給他五百兩銀子!」有的人聽到會有五百兩賞金,「撲通」一聲,立刻就跳下水去,把富翁救上岸來。 沒想到,大富翁獲救之後,怎麼樣都不肯給這五百兩銀子,只肯給五十兩,還堅持說是大家聽錯他的話了。搭救他的人當然很生氣,語帶諷刺地罵道:「你這個人,真是落水就要命,上岸就要錢!」 確實是的,落水要命,上岸要錢,這是眾人所不齒的。因此,人在世間做人處事,平時要廣結善緣,一旦你有了困難,就算不求助於人,人家也會來幫助你,可千萬不要等到緊要時刻,才想到求人幫助,那就已經嫌太遲了。 綜觀這個社會,有的人遇到苦難,旁人卻置身事外,甚至幸災樂禍;有的人只要有一點困難,大家就紛紛前往慰問、鼓勵、幫助。世間的因果關係是公平的,就像「敬人者,人恆敬之」的道理一樣,你恭敬別人,別人也自然會尊敬你了。 所以,我們平常待人,要留一點餘地給人,多積一點善因善緣,不要像這位大富翁一樣慳貪不捨,到了落水,才來喊救命,甚至救上岸來,還不肯施捨,這就是執迷不悟了。 人生在世,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布施、小小的結緣,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大善。你平時不燒香,到了臨時才來抱佛腳,那是沒有效用的;唯有多助人、多結緣,才是重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