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捕魚船 

台南市新迪斯奈幼兒園中班 ◎謝雅安

Read More

<中華副刊><婦女百工誌>婆媳共命--手工麵線

文、攝影/張薈茗  天猶濛濛的亮,古厝裡的燈火已通明,機器聲隆隆響著,劃過晨曦的天空。林家媳婦開始麵粉攪拌、搓揉、碾壓、纏繞、拉扯、醒麵的前置作業,八點不到,已滿身大汗。麵線接觸陽光和空氣,逐漸溢出麵粉的香味,麵團變得柔潤又細緻。這是繼承祖業的小空間,世代在此營生。  三合院的廣場幾隻貓狗慵懶的曬著日光浴,靠海的福興鄉巷弄,由紅瓦傾斜的屋頂瞧去,天空顯得格外碧藍,破落的三合院,走過歲月的痕跡,增添幾分時間犁過的斑剝與炎涼。林家男主人一身巧手功夫,在昏暗的工作間,完成的拉麵掛滿了木匡支架,麵條再次醒麵,慢慢由粗變細,瀑布似的游移而下。  十點多婆婆來探班,著一件國民領的碎花上衣,駝著背走來親切的招呼:「大家鰲早,做麵線介普通手藝,你們足好奇哦!」  接著請遠地而來的朋友,品嚐古早味手工麵茶,這麵茶有著豬油、芝麻、紅蔥頭的香氣。和藹可親的婆婆,喜歡交朋友,有問必答,她說:「六歲入林家門為童養媳之後,每天跟著大人作息,幫忙拿曬麵的竹竿架做起,一生歷經八十年的歲月與麵線為伍,現在已將手上的工作,交給媳婦傳承。」原本粗線的麵條,與媳婦做起拋、甩麵的動作,寶刀未老的她,仍舊線條流暢,力道巧勁掌握得剛剛好,麵線變得又細又長不斷裂,如同一幅狂奔行草的書法,揮灑在半空中。甩完麵線快速拿到戶外,架在木匡上曝曬,海風輕輕吹起,絲絲搖晃,這手工麵條,細得像絲絹的白絲線,婆婆不知已織出多少匹?  婆婆總是走在前頭,領著媳婦一次又一次的來回做著同樣的動作。之後婆婆開始整理麵線的線頭,這線頭如同人的一生,千頭萬緒,一絲一絲的抽絲剝繭,理出一生的歲月。八十幾高齡的她,銀絲白髮,動作稍緩,歲月在她的臉上刻下如漁網線條,花巾包裹下猶可見曾有的姿顏,所有的青春歲月,獻給了這個生養一家大小的手工麵線。  這對婆媳默契極佳,媳婦溫婉說:「當初提親時答應可以跟夫婿在外打拼事業,但不忍見婆婆年邁體衰,最終還是得回來接手。」  婆婆則自豪:「靠海的福興鄉陽光充足,最依賴陽光的曝曬,有著海的香味,也是地方特色。」這才明白,稻裎曬穀、菜乾、筍乾,香菇都有特殊的香味,原來是陽光所賜呀!  婆媳合力製作的麵粉沒經過漂白,所以顏色偏黃,除了加鹽增加Q勁,便於儲存之外,不添加任何調味料。我料理絲瓜時,總不忘放一小把手工麵線,有海味的麵線吸著絲瓜甘甜的汁液,簡單料理,卻是最樸實的美味佳餚,而勤奮的婆媳畫面,總會映現在我的腦海之中,縈繞不去。

Read More

<中華學園>矛盾的雨

 台南市聖功女中高3溫班  ◎孫怡欣  婆娑的大千世界,每個人對於雨的感受不盡相同,雨天之於我,是兩極化的!它既令我悲,亦令我喜,前一陣子的梅雨季節裡,我的心情就如同坐雲霄飛車一般,忽高忽低,正、負面感受相雜在一起,那糾結的心,真是矛盾啊!  原本能和朋友在球場揮灑青春的汗水,和家人出遊觀覽璀璨星空,卻因這心情捉摸不定的天氣精靈,全都沉入了幽幽的死海;原本前一刻歷經陽光的照撫,那衣服膨鬆的像棉花,那裙擺還逸散著淡淡花香,卻因大雨亳不客氣的襲擊,必須與煦日暫別,溼答答的衣裳掛在室內某一隅,鼻息間十足的霉味,漾在衣褲上,床榻上,室內的溼氣衝到最高點之時,依稀可感受它們留在校服上那無可奈何的嘆息,心情不斷的盪到最低點,煩悶與憂傷不停的在心頭打轉,理智難以使它停歇。  然而,雨,不全然是個討厭鬼!它總能讓我在繁忙的生活中,體會片刻沁涼的悠閒時光,原本煩躁感如即將爆發的火山一般,卻因綿綿的細雨,澆熄了不斷冒煙的無名火,嘴角再次展露久違的笑靨;原本悶熱冒汗的暑氣,即便坐在書桌前,才沒過多久,衣衫便如洗三溫暖般溼透,卻因那突如其來的降雨,沁涼了周匝的氤氳,徐徐的微風好似暖氣更換為冷氣一般,溽氣沉澱,歡愉在雨落間襲上方寸間,與「心靜自然涼」有異曲同工的妙趣!  雨天,有著令人難以捉摸的古怪性格,而我的心情也隨之如浪潮般起伏,一場雨打亂了生活步調,卻也迎來了悠哉閒適,此刻,我糾結的心情如乘著雲霄飛車,在悲喜兩極化當中不停切換著!

Read More

<彩繪人生>蔡逸忠用愛補破屋!

蔡逸忠(右)與賀榮顯是南市建築物室內裝修職業工會前後任理事長。 (記者葉進耀攝) 「施比受更有福!」台南市建築物室內裝修職業工會前理事長蔡逸忠常常利用假日,帶著一批志工去幫助社會上弱勢家庭,他們所做的工作包括搭建鐵厝、內部地板、窗戶裝潢等。  內裝修職業工會創立於八年前,當時蔡逸忠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業組成工會,共同為大家權利努力,蔡成為創會會長。除了爭取自己的權利,大家也發現可以貢獻自己的專長,成員裡面有學木工、泥水工、裝潢、水電等,一般家庭會用到的技術幾乎都全包了,蔡提議利用工作之餘也回饋社會做善事,對象先設定低收或殘疾家庭,完全義務協助,採志願性質,提議獲大家的支持,立即成行,至今已有三十餘位熱心志工主動加入行列。  為了協助弱勢家庭,蔡逸忠主動和區公所或公益團體聯絡,得知需要幫忙的案件,便帶回工會討論後出團。志工們擁有各種專擅,只要是屬於屋內事項的,無論打牆、鋪地磚、裝潢、裝窗等,甚至連搭建鐵厝都有專門的師傅,全自己來,志工個個有一顆熱忱助人的心,尤其是幫助弱勢家庭,自掏腰包出材料錢,又出力做,目的就是要幫這群弱勢改善生活品質。  不久前,安南區有一戶低收家庭,所住破舊的房子是用厚紙板夾塞著窗戶,根本很難遮風蔽雨,當工會得知這項訊息時,立刻出團協助修繕,裝上玻璃及可以擋風雨的設備,讓這個家庭重新擁有一個溫暖的住所。另外,蔡逸忠帶志工到將軍區的一處偏鄉幫忙當地一戶低收又領有殘障手冊的住家修屋,由於整個房屋破舊不堪使用,決定新搭鐵厝供屋主全家棲身,於是大家搬來鐵材,只利用一天的時間就把鐵厝搭好,連帶也把廚房、浴室、走廊一併作裝修,整棟屋子內外煥然一新,解決全家住的問題。  熱心的志工們有自己的工作,平日都要上班,大家都選在週六日出團,雖是義務投入,工作起來卻十分有幹勁。蔡逸忠說:「我們去搭鐵厝、修繕,完成的是一棟堅固的新屋硬體,更是一間充滿愛和未來的希望作品」。 (記者葉進耀)

Read More

民進黨團聲明反對準時散會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會民進黨團廿一日聲明,不承認前天有關剝奪議員質詢權的黨團協商,該協商會議關於牴觸高雄市議會市政質詢辦法第六條,剝奪議員法定質詢權的協商並無共識。 民進黨黨團表示,九月廿日黨團協商討論的第二案,對於議員質詢修改為:市政總質詢時間五十分鐘,包含議員發言及答覆,時間屆滿不予延長。部門業務質詢,原則上分別於中午十二時卅分及下午六時散會,委員會委員每位廿分鐘,待全數質詢完再行散會。 民進黨黨團說,黨團代表韓賜村總召已經明白表示反對,並要求按照現行慣例,待所有登記第一次發言議員發言完畢後,再行散會。換言之,此次的黨團協商失敗,對此並無達成共識,更遑論有所謂的結論。 民進黨黨團強調,如果以準時散會為由限制議員質詢,高雄市議員形同上下班制,無論議案進度如何,時間到就是要散會下班,黨團深度懷疑這樣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官員逃避議員的質詢監督,身為民意代表的議員對此有負市民所託的行為或想法應該感到羞恥。

Read More

國民黨團駁民進黨剝奪議員問政權益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議會黨團總召曾俊傑全力支持議會黨團協商決定準時開、散會。他說,民進黨康裕成擔任議長時,將議員總質詢由六十分鐘限縮成四十五分鐘才是剝奪議員問政權益,開民主倒車。  一0四年陳菊市長任內,康裕成議長時代,就曾修正市政質詢辦法,精簡議員市政總質詢時間為從六十分鐘改為四十五分鐘,這項內規修正仗著人多投票通過,讓陳菊市長規避許多議員的質詢時間。  國民黨團總召曾俊傑表示,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民進黨難道忘了當初為陳菊市長量身打造的這段過去,直到許崑源議長就任才又將議員總質詢時間延長為五十分鐘,不再限縮議員問政權益。  曾俊傑說,不同的是,這次議會黨團協商是因為察覺本屆第一次定期大會,市長施政報告與質詢、部門質詢等議程出現嚴重逾時散會現象,也發生議程因人數不足無法按表定時間開議情形,為了提升議事效率和完善問政制度,讓大家準時開會、散會,遵循議會程序時間,哪來剝奪議員法定質詢權。  黨團認為,只要議員同仁大家依議程準時開會,議事效率自然提升,也就能依議程準時散會,就怕有人故意阻擾議事進行,把議事廳當作秀舞台,才是辜負市民所託,違反議員職責,更該感到羞愧。

Read More

無黨籍高市議會黨團聲明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無黨聯盟高雄市議會黨團廿一日聲明,議員職責就是受民所託,在議會問政監督市政為民喉舌,所以依議程準時開會、散會理所當然。  無黨聯盟黨團指出,黨團協商就是基於此提升議事和問政效率,希望議員同仁遵照議程進行議事問政,本意良善卻被曲解為剝奪議員質詢權,讓人不能苟同,同時協商內容還需經大會表決通過,民進黨此時惡意批判,顯見用心可議。

Read More

台獨精神史明病逝 蔡英文:非常不捨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針對台獨精神史明病逝,蔡英文總統回應說,感到非常不捨。  蔡英文指出,將近十年來和史明歐吉桑常常聚首,聆聽他的教誨,大前天深夜,她也前往探視,那時他的健康情況就有些困難,而前天驟然過世,她感到非常不捨。  她並說,史明歐吉桑的一生都奉獻給臺灣這塊土地,他的思想、對下一代的提醒,我們都會謹記在心,也非常感謝他對這塊土地的貢獻。他雖然到了一百多歲,對年輕人還是常常加以提示,年輕人也都很喜歡他。

Read More

國際無車日 台中低碳動起來

台中市政府響應國際無車日,超過五百名民眾騎乘自行車或步行參與「讓車停下來,低碳動起來」活動。(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響應九二二國際無車日,二十一日在台灣大道市政大樓府後廣場舉辦「讓車停下來,低碳動起來」活動,市府副秘書長黃國榮帶領各局處首長,號召超過五百名民眾騎乘自行車或步行參與。  黃國榮表示,燃油汽機車總數隨人口增加逐年成長,交通工具汙染排放占全市PM二點五排放量百分之二十九。市府推動加碼老舊機車汰換補助、推廣電動車輛充(換)電站、雙十公車優惠措施、iBike二點零倍增計畫等政策,多管齊下逐步改善空氣品質。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月至八月PM二點五平均值為十七點一微克,空氣品質不良(AOI大於一百)累積天數為二十五天,相較去年同期的四十三天減少約四成,創下近九年新低。在市府與市民共同努力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環保局呼籲市民減少使用私人車輛,改採步行、共乘、騎乘自行車或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方式替代,打造台中成為低碳宜居城市。  環保局說明,法國因汽車普及導致空氣與噪音汙染問題,一九九八年九月二十二日,歐洲共三十五個城市自願發起當天不使用私家車的「市內無車日」,歐盟於兩千年二月將該天訂為「國際無車日」,全球近一千五百個城市陸續推動無車日活動,九月二十二日正式成為「國際無車日」。 台中市環保局舉辦「世界清潔日海陸雙淨˙不留餘蒂」活動。(記者徐義雄攝)海陸雙淨 清2千多菸蒂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環保局二十一日舉行「二0一九世界清潔日海陸雙淨‧不留餘蒂」,分別在大甲松柏港、西區五權路進行海域、陸域雙主場活動,清出菸蒂二千七百六十八根、一般垃圾五百九十九點七公斤及資源回收一百一十四點四公斤。  海域活動結合「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號召德昌營造、陶氏化學、住商不動產等企業近千人參加,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陸域部分則號召西區安龍里號召環保志工與民眾,以及附近店家共六十八人參與,在五權路與民生路、英才路交叉口等菸蒂丟棄重點路段淨街。  市府並與多家等連鎖便利商店、咖啡店共同簽署「台中市不留餘蒂環保行動宣言」,承諾加強騎樓店面、周邊環境菸蒂清理作業。昨天在台中市各地有近兩百家連鎖便利商店與咖啡店家同步清理環境。  環保局還舉辦「高中職學生一日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體驗營」,邀請講師講授土壤與地下水汙染成因、傳輸機制、案例分析及後續整治工法,實地參訪與儀器設備展示,學生體驗土壤與地下水採樣與操作過程,四十名學生參與。  打擊菸害,台中市政府首創虛擬實境(VR)體驗,製作教材宣導吸菸、二手、三手菸及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衛生局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邀請親子透過VR科技,將菸品危害與電子煙防制議題融入菸害防制宣導教育。

Read More

陸船撈越界 罰60萬驅離出境

 記者陳金龍/台中港報導  海巡署艦隊分署台中海巡隊八月十三日在五甲港外海查獲大陸籍閩獅漁00六五八號漁船越界捕魚,並將張姓船長等六人押回台中港隊部碼頭依法偵辦。歷經一個多月留置調查,祭以重罰六十萬元後,二十一日驅離出境。  台中海巡隊表示,八月十三日下午接獲通報,在五甲港外海二十五浬處,有大陸漁船出沒,立即派遣PP一00六0巡防艇馳赴現場。當時海象不佳,風力至六級、陣風八級、浪高二公尺,通報PP一00三五巡防艇增援,才抵達苗栗後龍外海二十八浬處海域,發現陸籍閩獅漁00六五八號越界作業漁船。  海巡署艦隊分署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三十二條及其施行細則第四十二條第一項第三款等規定,處以罰鍰六十萬元,並沒入漁網一件、網板二塊及鉛條一條。經確定罰鍰已匯入國庫,昨天下午四時許,由台中海巡隊派遣PP一00六0艇將該船驅離出境。  艦隊分署表示,根據統計,台中海巡隊今年查扣越界陸船計十一艘,裁罰金額累積達一千七百四十萬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