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負擔新制上路 一年帶來4個面向的初步成效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23日晚間公布部分負擔新制上路一年帶來4個面向的初步成效,包括慢性病人於基層診所就醫率上升,急診壅塞獲得改善,並避免藥品浪費,同時,整體部分負擔增加健保收入52.7億元。 健保署表示,為落實分級醫療、引導民眾正確就醫,自112年7月1日調整健保就醫部分負擔。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藥費收取上限,由200元調整為300元,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第1次調劑比照前開一般藥品處方箋計收部分負擔,第2次以後調劑則維持免收;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各調升為750元及400元。 健保署表示,部分負擔新制實施一年後,觀察出現4個面向的初步成效,第1項是促進分級醫療:基層門診就醫件數占率,實施前後自70.17%上升至70.39% (增加0.22%); 慢性病人於基層診所就醫率,則自38.85%上升至43.46% (增加4.61%)。 而改善急診壅塞也見到成果,各層級醫院急診輕症(檢傷分類4、5級)占率皆較疫情前一年下降,降幅自2.27%至6.43%。 在避免藥品浪費也有見到成效,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平均藥費自111年884元,降至113年842元。 同時,在改善付費公平性及健保財務也出現效果,整體部分負擔增加健保收入52.7億元。部分負擔占醫療費用比率皆較實施前上升,醫學中心自13.9%上升至16.1% ,區域醫院自10.4%上升至12.2%,地區醫院自5.6%上升至6.7%,基層診所維持不變。

Read More

高中夜校生街頭談判 撂人5打1持球棒暴打

沈姓與王姓少年相約談判,王找了四人持球棒圍毆沈,將他打倒在地。(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十六歲沈姓少年與十七歲王姓少年是高中夜校同學,雙方發生口角糾紛,二十二日深夜相約談判,王男找了另外四人到場助陣,一下車就持球棒圍毆沈男,沈男倒地,眾人繼續用腳踹。警方獲報趕到時,王男等人已一哄而散,留下滿身傷的沈男,警方事後逮捕王男,依傷害及妨害秩序移請台中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偵辦。 沈姓少年和王姓少年是同學,王男之前不爽沈男大力甩車門,但沈男否認,說自己只是從旁邊經過,兩人爆發口角。前晚約在台中大里區大明路、爽文路口談判,沈男隻身騎機車赴約,沒想到王男「撂人」,另外叫了四名友人到場助陣。 王男一車五人下車後將沈男團團圍住痛毆,王男和另一人還持球棒朝他身上猛打,見他倒地有人還出腳猛踹,出手凶狠,直到聽到有人大喊「警察」、「警察」,才趕緊上車離開,整過程都被拍下上傳「爆料公社」。 霧峰警分局國光派出所接獲報案立刻派員警到場,抵達時只剩受傷的沈男,現場查扣球棒一支。沈男就醫檢查,頭部鈍傷、左眼周瘀青、左上肢擦傷。警方循線帶回主嫌王男,將依傷害及妨害秩序移請台中地方法院少年法庭偵辦,四名同夥釐清身分後也將依法究辦。

Read More

養豬場臭氣擾民20年 台糖改變養殖方式仍遭居民反彈

台糖后里養豬場改水簾式養殖,但仍然屢遭地方居民抱怨有惡臭。(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位於台中市后里區太平里的台糖養豬場,長期採傳統開放式畜舍養殖,豬隻排泄物酸臭味讓后里、外埔等地居民群起抗議,台糖改以負壓式水簾畜舍養殖,但仍遭居民反彈,直指還是有惡臭。台糖二十三日指出,目前豬隻都已移除,將強化除臭設施,並與地方溝通充足才會復養。 民國八十五年成立的台糖月眉畜殖一、二場,養殖約有二萬三千頭肉豬,多年來開放式養殖,鄰近居民即便緊閉門窗打開空調,仍是惡臭撲鼻,根據地方網路社群通報,養豬場臭味影響擴及后里、外埔區各里。 由於養豬場臭味影響居民逾二十年,地方受不了曾一年半內檢舉二十二次,並在一0六年發動抗議,經地方民代邀集台糖開協調會後,讓台糖提出改善計畫,投入上億元改建豬舍、設置沼氣發電設施等,並從採取水簾密閉式豬舍養殖豬隻,盼能有效阻擋臭味外溢。 但除臭效果似乎有限,后里區太平里等地仍不時聞到臭味,太平里長黃士瑋表示,附近居民還是有諸多抱怨,直說方圓一、二公里還是會聞到糞尿臭味;市議員陳本添說,他也多次接獲民眾陳情,他認為台糖養殖肉豬有助產業發展,但應當多和地方溝通,並強化防臭措施,以免屢遭抱怨。 台糖畜殖事業部副執行長陳貞華指出,針對民眾反映,台糖公司都有積極改善,養豬場改建為水簾式養殖後,有運送約四千隻肉豬試養,因為民眾陳情仍有臭味,今年五、六月已陸續將豬隻轉運,目前養豬場內並未養豬,也持續改建養豬場設施,並強化除臭設備,未來復養約將養殖數萬肉豬,在開始復養之前,會跟地方充足說明。

Read More

高燒有瘀斑 1歲女童染腦膜炎不治

醫師林亭妤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於嬰幼兒,致死率高達4成。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1歲女童出現感冒及發燒症狀至診所就醫,服藥後症狀改善;9天後又出現輕微發燒,第12天因發燒、嘔吐症狀再次就醫,由於症狀未改善當晚至大醫院急診,隔天出現躁動不安及瘀斑等情形,轉至加護病房治療,仍因病情惡化不治。後來查出是「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造成。 郭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林亭妤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所引起之侵襲性感染,致死率可高達4成。腦膜炎雙球菌根據莢膜多醣的化學組成及抗原性,目前至少可分為13個血清群,其中6種(A、B、C、W、X、Y)易造成流行;在歐美國家及台灣超過80%的侵襲性感染均由B型所引起,某些國家如非洲則以A或W為主。台灣每年約有10~20人感染,全年齡層均可能感染,尤其好發於嬰幼兒;以及密集生活型態,如軍營、住宿學生等。 她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之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傳染,常見症狀有發燒、劇烈頭痛、惡心、嘔吐、頸部僵直、畏光,以及神經學症狀如精神錯亂(譫妄),約75%的腦膜炎個案可在血液中分離出此細菌。即使給予合適抗生素治療,致死率仍有10~15%;另外,約有5~20%的個案未經腦脊髓膜炎症狀,直接進展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出現猛爆性紫斑、休克、急性腎上腺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等。1歲以下的嬰兒臨床症狀不典型亦不易察覺,常只有發燒、嘔吐,還可能會出現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症狀,另有囟門突出的情形,臨床上不易診斷。疫苗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預防腦膜炎雙球菌感染方法,考量本土流行,建議以B型疫苗為優先。

Read More

少女長期胸悶 揪12cm淋巴癌

醫師黃振銘強調,胸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並不罕見,當胸悶頻繁發作或症狀持續時應該保有警覺心。(門諾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一名13歲少女因長期胸悶不適,檢查發現胸腔長了一顆超過12公分的腫瘤,由於腫瘤體積龐大、血流供應豐富,醫療團隊採用微創單孔胸腔內視鏡進行切片手術,確診罹患罕見的T細胞淋巴癌。因腫瘤壓迫心臟,醫療團隊制定治療計畫,進行全身性的化學治療並搭配放射線或干擾素治療,有相當大的機會能達到完全緩解,不需要接受進一步的腫瘤切除手術。 門諾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黃振銘表示,縱膈腔的腫瘤常見有胸腺瘤、胸腺癌、畸胎瘤和淋巴癌,多數為惡性。造成淋巴癌的原因很多,包括基因、長期接觸化學物質或輻射、免疫系統功能低下以及病毒感染等;一般來說,淋巴癌的典型症狀包括無痛性淋巴結腫大、反覆發燒、夜間盜汗和體重減輕。 黃振銘提醒,大部分小朋友或青少年的胸悶是因為肌肉骨骼的問題引起,尤其因課業壓力或運動引起的筋膜炎、肋軟骨炎較為常見;也可能是因為器官的疾病,臨床上常見原發性氣胸、縱膈腔氣腫等。另外,少部分可能是先天性心臟疾病造成,罹患淋巴癌則相對罕見。 他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常常胸悶或胸口不適,應及早帶到醫院進一步檢查,避免延誤重大疾病的治療時機。 黃振銘強調,胸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其實並不罕見,許多情況只是壓力、疲勞或姿勢不良所引起。當胸悶頻繁發作或症狀持續時,還是應該保有警覺心,才能早期發現,並積極治療。他也呼籲家長,別忽視任何持續性的身體不適,積極治療才能確保孩子健康成長。

Read More

指甲脫落 克沙奇A6腸病毒攀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2日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週略升2.1%,仍處流行期;單週停課共331班,為5年同期最高。且克沙奇A6病毒占比快速增加,感染症狀除以手足口病為主,可能出現大顆水泡、指甲脫落、脫皮等。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監測資料顯示,13~19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1萬6288人次,較前週略升2.1%,仍處流行期。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較常造成重症的D68型則新增2例輕症,分別是南部10個月大女嬰、北部30多歲男。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腸病毒疫情就診連2週下降後,上週反升。上週腸病毒就診1萬6288人次,較前一週上升2.1%,仍處流行期,且為5年同期最高,預估11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其中,克沙奇A6型的占比從1個月前8~9%快速增加到20%左右,取代克沙奇A10型成為占比第2型別,且未來幾週還可能再超過A16。若有明顯型別轉換現象,疫情就可能再延長。

Read More

左流右新 11/1開放第2階段施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2日表示,「左流右新」公費流感及COVID-19疫苗開打3週,國光疫苗變色事件未明顯影響全國整體打氣,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今年將持續於全聯及大潤發指定門市設置接種站,方便民眾就近施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據統計,「左流右新」開打3週,截至21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266.3萬人次,雖較去年同期289.7萬人次少8%;但颱風假導致的接種數同期落差已由上週10%再縮小至8%,上週流感疫苗接種數95.4萬也與前一週97.9萬相近,國光疫苗變色事件未明顯影響全國整體打氣。 羅一鈞表示,公費流感疫苗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開放至50歲以上;公費新冠疫苗則開放全民(年滿6個月以上)接種。疾管署與全聯及地方衛生局合作,全聯74門市及大潤發2門市(台北內湖、高雄鳳山)將加入「左流右新」接種站設置,並提供前100名接種民眾健康禮(礦泉水及季節水果1份,依現場提供為準),鼓勵民眾踴躍接種。

Read More

疑吸入性感染 高雄類鼻疽翁死亡

記者戴淑芳、王正平∕綜合報導 疾管署22日公布,山陀兒颱風後新增2例本土類鼻疽個案,均住在高雄;其中,一名8旬臥床老翁死亡,研判為吸入性感染。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新增2例山陀兒颱風後本土類鼻疽病例,均住在高雄市,其中1例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及汙水/淤泥接觸史,目前仍在醫院住院治療中。另一例80多歲男性因有多重慢性病史,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就醫住院並採檢,13日因肺炎及自身慢性疾病死亡。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死者因有多重慢性病史,長期臥床,常因呼吸困難、肺炎頻繁住院,7日再次出現發燒、呼吸喘症狀,急診就醫發現雙側肺炎,白血球與發炎指數上升,住院以抗生素治療,但住院期間肺炎惡化且併發敗血症,住院後一週死亡。為山陀兒颱風後類鼻疽死亡首例。 今年累計98例本土個案,其中18例死亡,為2001年以來同期最高,以65歲以上57例和50-64歲31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74例、台南10例、台中4例、屏東4例為多,其中69例為凱米颱風後1個月內發病,3例於山陀兒颱風後發病。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颱風後為類鼻疽疫情高峰,1個月內仍有機會出現個案;近期持續有潭美颱風生成,外圍環流可能帶來大量降雨,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並避免開窗及建議於室內外皆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帶有病菌的塵土或水滴,並應做好其他個人防護措施。

Read More

本土登革熱 新北+2苗栗+1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2日公布,上週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其中,新莊個案與中和、新店群聚事件的病毒序列相同,研判屬於同一起群聚。目前本土登革熱疫情穩定下降,但仍要慎防潭美颱風可能帶來降雨影響;但只要1個月沒有新增個案,最快可在11月中旬宣布疫情結束。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個案,分別為新北中和區1例、苗栗竹南鎮1例、新北新莊區1例。其中,苗栗個案為第一型(菲律賓株)與新北中和新店群聚無關;惟新北新莊個案確定為第二型,基因定序結果與中和、新店的病毒序列相同,屬於同一群聚。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雖然新莊個案沒有去過中和、新店,但疫調顯示,其工作地點曾有相關群聚確診個案的活動史,研判最有可能就是在工作地點遭感染。該名個案目前於醫院治療中,密切接觸者目前皆無症狀。 分析整體疫情走向,羅一鈞表示,這一波本土登革熱疫情,雖然評估疫情受控,但仍要慎防最新成形的潭美颱風,其外圍環流將帶來北部大雨,可能後續病媒蚊將孳生,請民眾主動清除積水容器,以免登革熱疫情反彈。惟只要1個月沒有新增個案,最快11月中旬宣布疫情結束。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10月21,全台累計237例本土登革熱確診病例;其中,入夏後累計73例,病例分布新北市67例、台北市及高雄市各2例、苗栗縣及花蓮縣各1例;另今年累計230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地以東南亞國家為主,以印尼88例為多,其次為菲律賓30例及泰國28例。

Read More

台鹽綠能涉弊 南檢調大搜索

台南檢調廿二日搜索台鹽實業等卅二處所,偵辦台鹽綠能公司官商勾結弊案。(擷取自台鹽實業官網)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鹽綠能公司虧損逾億傳出弊案,疑藉由執行種電,與光電業者共謀「以少報多」浮報款項,從中上下其手,獲利逾千萬元。檢調廿二日大動作搜索台鹽綠能總部、台鹽實業等數卅二處,查扣相關證物並傳訊台鹽綠能公司前董事長陳啟昱等十九名被告及證人十五人偵訊中。 台鹽綠能公司去年迄今虧損上億元,立法院民眾黨團日前踢爆陳啟昱等高層涉入弊端,立委黃國昌今年五月公開質疑國家台鹽綠能已淪為綠友友提款機,前董事長陳啟昱私自引進的民股中,陳啟昱兒子任職的鴻暉國際,打著台綠的招牌在外收地,土開費則全進鴻暉的口袋,有利益輸送問題。 經濟部回應,經陸續收集資料後,才發現有較不少事證顯示,陳啟昱與前總經理蘇坤煌的作為可能損及台鹽及台綠的權利,資料都已移送檢調。 台南地檢署昨天指揮調查局南部機動工作站、台南市調查處,持搜索票至歸仁區台鹽綠能總部、中西區台鹽總公司等卅二個營業處所搜索,並傳訊陳啟昱等人到案。 檢調搜索台鹽實業等卅二處所,偵辦台鹽綠能公司官商勾結弊案。(擷取自台鹽實業官網) 據了解,台鹽綠能公司前董事長陳啟昱任內,公司疑似藉由執行種電,與光電業者共謀「以少報多」浮報款項,從中上下其手,往往獲利百萬、千萬元,另台綠高層疑似安插自己人馬在下包的工程公司,疑透過「違約」、「賠償金」名目,由台綠賠給廠商,利用「左手換右手」將錢搬出,由檢調釐清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