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7/1起加碼族語認證獎勵金 最高1萬5,000元

為激勵新竹市的原民朋友積極考取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市長高虹安二十二日宣布自今年七月一日起、加碼各級認證測驗獎勵金,最高可獲一萬五千元。(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大力支持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培養優秀族語傳承及教學人才,為激勵新竹市的原住民朋友積極考取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市長高虹安二十二日宣布自今年七月一日起、加碼各級認證測驗獎勵金,最高可獲一萬五千元,透過獎勵制度鼓勵族人學習族語,共同延續原住民美麗的文化資產。 高虹安表示,語言是文化的根,族語傳承更是無形的文化資產,在議會定期會中,聽取市議員林慈愛提出的族語獎勵金建議後,就即刻召集市府團隊商討、研擬並實踐,此舉是對原住民族群福利及文化的積極支持,期望透過加碼獎勵金激發族人更積極報考族語認證,讓各族語言之美在城市綻放。 林慈愛表示,市府原訂定鼓勵原住民參加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獎勵計畫,取得族語認證合格者,初級獎額五百元,中級一千元,中高級二千元,高級三千元,優級四千元,相較其他縣市獎勵金偏低。對長期生活在都市的原住民而言,學族語是較困難的一件事,而讓族人找到文化認同的方式,語言是最直接的,族人對較高級的認證取得往往需付出更多時間與心力學習,希望透過獎額提升鼓舞族人樂於學習族語,並踴躍報考進階級數認證。  民政處長施淑婷表示,透過獎額加碼,鼓勵族人積極學習族語,繼而傳承語言文化,期盼培養更多族語傳承人才,在高市長大力支持及林議員積極爭取下,今年七月一日起、通過族語認證測驗合格者,依初級、中級、中高級、高級和優級,獎勵金分別調升至一千元、二千元、五千元、一萬元及一萬五千元獎勵金。此外,市府在族語推廣的福利政策,亦有族語保母獎助計畫及語推人員招募,盼取得族語認證的族人,能持續投入族語推廣領域,使族語文化永續發展。 民政處提醒,此次獎勵對象為設籍於新竹市滿四個月以上,符合資格之原住民族人、並依據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寄發認證合格證書註記日期後一年內,備妥相關文件,向戶籍地所屬之區公所提出申請,新竹市立國中小學籍原住民學生另訂有獎勵,由各校向教育處申請族語獎勵。

Read More

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轄屬森林育樂場域 徵求策略聯盟夥伴

Everybody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轄屬森林育樂場域,徵求策略聯盟夥伴,歡迎業者踴躍參加。(新竹分署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即日起至七月廿二日止公開徵求內洞、滿月圓、東眼山、觀霧、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及烏來台車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夥伴,邀請認同及履行生態旅遊的非營利組織及住宿業者共同加入推動森林生態旅遊的行列。 新竹分署長夏榮生表示,新竹分署轄管區域共有五處國家森林遊樂區及烏來台車對外提供服務,由北至南依序為坐落新北市烏來區的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及烏來台車、新北市三峽區的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桃園市復興區的東眼山及拉拉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苗栗縣泰安鄉的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各具風情與特色,廣受國人喜愛,每年有超過八十萬人到訪。 夏榮生說,為提供國人更優質的自然遊憩體驗及環境教育需求,希藉由本次策略聯盟徵求,號召非營利組織及住宿業者加入,一同建構北臺灣完善的旅遊服務網絡,並提升森林遊樂區周邊遊憩發展,創造後疫情時代生態旅遊能量。 新竹分署即日起至七月廿二日受理策略聯盟夥伴招募事宜,歡迎有意參加的非營利組織及住宿業者(旅館飯店、民宿),將申請資料及服務建議書(請包含生態旅遊遊程構想、服務或宣導解說人員規劃及遊客服務品質維護等內容)寄送至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森林育樂科,信封請加註「國家森林遊樂區生態旅遊策略聯盟申請資料」,甄選書件請洽林業保育署新竹分署官方網站。

Read More

「竹風縣藝」歸鄉巡演開跑 客家大戲傳揚文化

  「竹風縣藝」歸鄉巡演開跑,新竹縣政府推出客家大戲傳揚文化。(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平衡新竹縣城鄉藝文展演資源,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與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合作,連續三年推出「竹風縣藝」藝術歸鄉活動,今年將有十三場次展出,涵蓋客家大戲、親子劇場、國際展演與泰雅文化展等,首場將於廿九登場,結合寶山鄉新豐宮建廟一百八十年慶典,邀請到松興戲劇團演出《天地情》客家大戲,傳揚客家文化,新竹縣長楊文科也歡迎大眾一同觀戲,認識傳統信仰及客家文化。 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文化基金會致力推廣客家文化與藝術傳承,期藉由客家戲曲演出,讓民眾在欣賞戲曲的過程,也能體驗客家與藝術結合之美,讓客家文化透過生動的方式源遠流長,同時也讓傳統藝術能深耕在地,發揚客家文化與精神。 文化局長章宗耀說,松興戲劇團致力於推廣客家戲曲,是新竹縣發揚客家文化的重要推手,今年首場演出《天地情》,故事劇情講述身為華山聖母的楊鳳仙與凡間書生劉彥昌刻骨銘心的塵緣之愛,並誕下一子沉香,無奈仙凡宿緣不容於天規,經歷種種考驗後的動人愛情故事,精彩可期。 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田芮熙提及,「竹風縣藝」藝術歸鄉活動展演將有十三場,遍及各鄉鎮市,下一場預計八月十一日晚間在湖口鄉王爺壟停車場登場,邀請紙風車卡車藝術工程演出《珍火馬戲團》,劇情為看降臨人間的「邪神」奪去了數億人的生命,馬戲團與小女孩微微,決定重新為世界帶來希望之火的故事,期待透過勇敢與信心的劇情、多元的藝文展演,豐富新竹縣民的生活。

Read More

電動機車申請下週暫停 七月第一週改網路申請

基市府電動機車申請再改變,七月第一週改以網路表單申請。(記者張上耕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由於市民為申請電動機車,漏夜排隊造成民怨,市府二十二日宣布,市民申請電動機車,下週起暫停現場收件,在七月第一週起開放網路收件。 基隆市公益青年電動機車,現行方案預計原申請到六月二十八日截止,為優化申請流程,避免民眾漏夜排隊等情事,基市環保局規劃自下週起,即六月二十四日到月底,開始暫停各區公所現場收件,並將該週原方案申請額度,順延到七月一日到七月五日開放民眾透過網路表單登記,七月一日上午九點開放申請,到七月五日日下午五點三十分系統關閉,每天七個區公所網路總申請數為一百五十件,即安樂區三十件,其餘各區二十件,若超過申請數將在七月五日後,採網路抽籤方式篩選出申請民眾,民眾自下週開始,無需到區公所臨櫃辦理登記。 基市府發言人呂謦煒表示,基隆市公益青年電動機車專案申請方式,將由區公所實體遞件申請,改由網路線上登記,待七月第一周登記時間截止後,若整體申請量大於可發放額度,市府將安排電腦抽籤,在律師的見證下,由系統抽出中選人,並通知中籤者完成後續申請。 呂謦煒強調,為具體回應市議會建議,市府預計稍後將推出新方案,將「汰舊燃油機車」恢復為申請必要條件,以有效控管基隆市機車數量,鼓勵公益與二十歲到四十五歲的申請者年齡對象等條件將保持不變,細節尚在研議中,市府也會將這次申請狀況列入新方案申請辦法參考。 基市府感謝市民對電動機車專案的支持,請欲申請電動機車但沒有老舊機車可進行汰舊的市民,把握七月第一週的時間,盡早上網申辦,相關網路登記路徑與做法將於下週公佈。

Read More

竹縣政風處廉潔誠信宣導列車 開抵新埔鎮幼兒園

「廉潔品德-向下紮根」, 竹縣政風處廉潔誠信宣導列車開抵新埔鎮幼兒園,讓廉潔誠信成為小朋友的DNA。(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政風處廉潔誠信宣導活動列車日前開抵新埔鎮立幼兒園,整場宣講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由廉政志工講授「咚咚蓋水壩」廉政繪本故事,穿插基礎客語單字教學和廉潔品格教育的有獎徵答,及搭配縣府觀光吉祥物人偶「皮皮獅」與學生近距離互動,深獲幼兒園小朋友喜歡。 政風處表示:過往以九年級以下至學齡前幼兒為主要宣導對象,今年向上提升至十二年級且為進一步紮根校園廉潔誠信教育及專業倫理,推出廉潔誠信宣導活動列車並更新與強化宣導方式,其中對學齡前學童推出廉政繪本「咚咚蓋水壩」,加強宣導力度。 新埔鎮長陳英樓亦率公所同仁共襄盛舉,他說,對於縣府政風處到新埔鎮各級學校辦理宣導廉潔誠信的品格教育表示感謝,強調孩子在校園生活期間是品格教育養成的關鍵時期,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從小就體認到廉潔誠信的重要性,引導人生正向發展。 新埔鎮公所政風主任廖午滕表示,本次活動邀請新竹縣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協同辦理,該隊陳彥竹警官以繪板方式教授學童防護知識,學童立馬記住求救電話撥打一一0等觀念。

Read More

提升政府採購稽核效率及品質 竹縣府辦理教育訓練

提升政府採購稽核效率及品質, 竹縣辦理政府採購稽核教育訓練,以強化採購廉政注意事項。(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培力採購稽核小組新進成員政府採購法令專業知能,新竹縣政府採購稽核小組日前辦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精進採購稽核業務」教育訓練,邀請資深政府採購法專業講師陳輝發老師擔任講座,藉由一天的訓練課程增進相關人員之稽核技能。 政風處表示,縣府採購稽核小組一一二年度共稽核二百六十七案、一一三年度預估亦將稽核工程採購九十八案、財物採購六十三案、勞務採購七十七案,稽核案件數逐年成長,經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自一0四年至一一二年績效考核,採購稽核小組已連續九年獲得考評「甲」等佳績,且考核分數逐年提升,期望經由稽核小組秘書單位及各稽核成員持續熱情投入與付出,維持優良的採購稽核案件品質,協助竹縣建構更加完善的採購環境,打造竹縣民眾幸福的生活。 政風處指出,訓練講師陳輝發老師以其採購法專業知識及採購實務經驗俱豐,透過實務案例分享,輔以投影片圖文說明,希望有效提升與會同仁實務稽核能力,強化政府採購稽核的品質及效能,防範採購違失風險及錯誤態樣發生,並藉由雙向溝通及意見交流,使同仁獲益良多。

Read More

自強號出軌事件 臺鐵公司成立一級應變小組

  區間車接駁旅客駛抵新城站。(台鐵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鐵二二九次(三000型自強號)二十一日下午十六時五十分行經崇德-和仁間五十一K西正線(清水隧道南口)受土石流衝擊影響,造成列車第二節車廂出軌,司機員手部骨折、六名旅客輕傷。 臺鐵公司於十七時成立公司本部一級應變小組、東部地區應變小組與現場前進指揮所。台鐵表示,二二九次旅客計五百二十五名已安排搭乘四0三三次區間車接駁回崇德站及新城站。目前和仁-崇德間以東正線單線雙向行車。 當時坐在第三節車廂的慈濟基金會職工賴郁文表示,土石流撞擊列車第一、二節車廂的力量和聲音很大,瞬間造成停電,空調停止運轉,列車於隧道內停止行駛,隨後,機組人員先確認大家有無受傷,引導沒受傷的乘客走出泥濘的隧道,沿鐵軌上接駁的區間車。 受傷乘客送醫。(台鐵提供) 負責接駁的四0三三次區間車於十八時五十三分駛離現場,十九時0九分進入新城站,大批警消與救護人員緊急將受傷人員送醫,花蓮縣長徐榛蔚也抵達現場關心。

Read More

普拿疼7月起每盒漲10-15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普拿疼止痛」系列產品將自7月起漲價,每盒最多貴10-15元!藥師表示,近期新冠疫情再起,解熱鎮痛相關藥物購買也增加,提醒民眾可考慮其他有乙醯胺酚或乙醯胺酚加強錠等同成分未漲價藥品,不需要有品牌迷思。 今年4月電價調漲,平均調升11%,當時就有傳出藥物價格也可能因應調漲。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21日指出,「普拿疼止痛」系列產品將於7月起調漲價格,漲幅約8-10%;另根據代理商資料,每盒建議售價最多增加10-15元。藥局在6月份就已經叫不到貨,因為藥商因應新價,避免有囤貨等情況發生,所以實施控貨。 近期新冠疫情再起,確診者增加,所以到藥局購買普拿疼的人也變多,由於「普拿疼」開出漲價第一槍,推估其他知名大廠牌會陸續跟進調漲,沈采穎提醒,「普拿疼」成分為「乙醯胺酚」,此類藥物還有很多學名藥可選擇,民眾可考慮其他同成分未漲價藥品替代使用,不需要有品牌迷思,藥價約是「普拿疼」半價。 沈采穎表示,這次「普拿疼」漲價與健保藥價無關。從今年7月起至年底,不只乙醯氨酚藥物會漲價,但現階段尚未聽聞誰是下一個漲價廠商,甚至隨著電價調漲、藥師薪資增加,不排除造成第2波指示用藥漲價,無奈營運成本增加,無法自行吸收,就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藥廠以文字回應媒體,疫情期間,即使面對市場需求的提升,與營運、原料成本上升,仍維持價格,但因應國際經濟成本近期持續上漲,為反映營運成本與產品成本,將自2024年7月份起陸續調整「普拿疼止痛藥系列產品」的建議零售價。

Read More

國內專家:血液中蛋白質示警帕金森氏症? 待釐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國際研究指出,血液中的蛋白質可能有助於提前數年發現帕金森氏症。對此,國內專家指出,腦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癒,因為並不完全能清楚這些疾病的病理原因,「相關性高,未必有因果關係」,此研究結果尚未能表示血液中的蛋白質會造成神經退化。 國際期刊《自然通訊》近日發表一篇研究,研究分析99名最近被診斷出帕金森氏症的人、72名有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但沒有帕金森氏症動作障礙的人,以及36名健康人的血液,並且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這些人是否會得帕金森氏症。 研究結果顯示,根據症狀嚴重的帕金森氏症病人血液中的8種蛋白質,機器學習模型能夠在帕金森氏症的動作症狀,例如行動遲緩、靜止時四肢振顫等出現前7年內,以近8成的準確率預測病人是否會得到帕金森氏症;顯見血液中的蛋白質可能有助於提前數年發現帕金森氏症。 對此,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研究帕金森氏症模式動物、新藥研發的專家提供觀點。 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兼主任何應瑞表示,上述研究指出,血液中的8種特定生物標記蛋白質,與帕金森氏症有「高度相關」,但是血液中的蛋白質也有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他認為,雖然有很多文獻都顯示,血液裡面的某些標記(例如突觸核蛋白質、類澱粉樣蛋白等)越高,腦神經的退化也越高,但這樣的推論需要注意的是「相關性高,未必有因果關係」,這篇研究結果還不能表示血液中的蛋白質會造成神經退化。 何應瑞也說,在科學上很早就知道,帕金森氏症患者在確診前好幾年,通常伴隨出現嗅覺缺陷、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或容易便祕等症狀。依照上述研究邏輯推論是,當患者出現這些症狀,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以「預測」將來會出現帕金森氏症;然而,我們並無法推論,清除此研究中所提出的8種蛋白質,是否可以防止罹患帕金森氏症。 他強調,血液中的某些特定蛋白或許可以預測疾病會不會出現,但是那些蛋白質是疾病的原因還是結果,還是減緩疾病的保護因子,需要仔細釐清,否則便會誤以為消除血液中特定蛋白質,能預防帕金森氏症。也提醒民眾並不需要急著去做血液檢測,保持規律作息、充足運動與均衡飲食,是更為重要的。

Read More

翁劇烈背痛昏厥 揪2血管瘤

醫師李俊毅21日透過個案分享指出,當血管直徑變大為原本正常的1.5倍即為血管瘤,雖然不像癌症腫瘤是惡性細胞,但要是一旦破裂很可能危急生命,猶如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大千醫院提供/中央社)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一名85歲老先生因為劇烈背痛昏厥被送至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發現,在降主動脈近端發現一個5.6公分的血管瘤,且在腹主動脈上也發現一個6.9公分的血管瘤,由於兩個血管瘤都相當大,隨時有破裂風險,才會導致病人產生劇烈疼痛感。所幸經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後,分別將兩個血管瘤隔離開來,避免破裂的危險,病人術後第2天即能起床走動,並順利恢復出院。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當血管直徑變大為原本正常的1.5倍即為血管瘤,發生初期時不會有任何症狀,除非接受電腦斷層檢查或超音波檢查,才會意外被發現,但多數病人都是因破裂時的劇烈疼痛及休克,送至醫院才發現。雖然血管瘤不像癌症腫瘤是惡性細胞,然而一旦發生破裂卻是危及生命的生死一線間。 造成血管瘤發生的原因,最常見的就是長期的高血壓,讓血管像吹氣球一樣變大,其次是因為感染問題,造成血管薄弱而變大。另外,有少數病人是因本身的遺傳性疾病,導致血管裡的膠原蛋白承受力不足,抵擋不住血壓而逐漸變大。若是因高血壓或遺傳性疾病造成的主動脈瘤,通常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大到被發現,所以若摸到肚子有震動的感覺,一定要格外小心,可能已經出現主動脈瘤。 此次個案接受的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能避免主動脈瘤破裂的危險,此項手術不會造成大手術傷口,只需從兩邊腳上的血管讓支架進入到主動脈,並且在適切的位置展開支架,即能遮蔽膨大的血管,讓血液流經支架後,血管就不會因為承受血壓而破裂。通常手術隔天可以起床走動,若沒有出血或其他問題,當日即可出院。 醫師李俊毅提醒,有長期高血壓的病人一定要定期追蹤,並接受進一步檢查;另外,由於血管瘤內大多會有血栓及動脈硬化的斑塊,一旦脫落就會阻塞下肢血管,導致下肢疼痛或缺血,因此也須一併檢查。雖然冬天才是血管疾病的高峰期,但平日裡還是要多加留意、有症狀提早檢查與治療,才能保住自身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