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淑華車隊掃街 蘇揆6度助選蔡培慧

南投選戰 藍綠竹山尬場 南投縣長候選人許淑華前往竹山進行車隊掃街拜票,鄉親聞聲鳴炮、熱情揮手、大喊凍蒜支持。(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南投報導 南投縣長候選人許淑華二十日與竹山鎮長候選人林孟麗、縣議員候選人何勝豐、黃東灝、游顥在竹山進行車隊掃街拜票,鄉親聞聲鳴炮、熱情揮手、大喊凍蒜支持。 許淑華表示,在地耕耘累積,她有最大咖的竹山鄉親做為後盾,因此無懼其他候選人邀請多少大咖。行程早已安排,無刻意拚場之意,她認為最重要的是向鄉親真誠的懇託支持,她已經準備好領投發展,不負所託。  車隊途經竹山信仰宮廟如克明宮、連興宮下車參香祈福,祈求神明護佑候選人們順利當選,晚間在竹山週四夜市舉辦音樂晚會,邀請藝人朋友透過音樂交流與鄉親度過美好週末夜。  記者徐義雄∕南投報導 行政院長蘇貞昌二十日第六度為民進黨南投縣長候選人蔡培慧助選,蘇貞昌前往竹山克明宮力挺蔡培慧。 蘇貞昌第六度為民進黨南投縣長候選人蔡培慧蔡助選。(記者徐義雄攝) 蘇貞昌說,蔡培慧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發生九二一震災決定回鄉投入重建工程,他相當感動。他和蔡總統感動的是,蔡培慧主動放棄爭取不分區連任,投入立委選舉,為的就是全心跟鄉親站在一起,全面了解地方需求。  南投縣並沒有拒絕民進黨,蔡總統連任超過五成支持,只要是優秀傑出的人才,南投人會全力支持,蔡培慧就是值得推薦的好人才。中央地方連一線,建設福利看得見,在克明宮文衡聖君的見證,讓專業實在的蔡培慧安全過關、送進縣府為南投大建設。  昨天竹山鎮長陳東睦、鹿谷鄉長邱如平、竹山鎮民代表會主席林賜學、鹿谷鄉代表會主席林智鴻、陳玉鈴議員候選人、賴信宇鎮代表候選人、林偉嘉鎮代表候選人、康峻瑜代表、蘇炳南代表及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何明杰、前立委湯火聖出席。

Read More

明起轉濕涼 中南部易有霧

兩波東北季風影響 全台有短暫雨 週日天氣才回穩 本週擴散條件不佳 注意空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氣象局表示,未來一週天氣分三階段變化,其中週二到週六偏濕冷,提醒深秋清晨夜晚稍涼,留意日夜溫差,適時增減衣物。 氣象局表示,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未來一週天氣,週一有第一波東北季風、週二減弱;週二晚起有第二波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華南雲雨區移入,直至週六水氣增加、全台容易有短暫雨,直到下週日天氣才趨於穩定。未來一週低溫約二十一至二十三度。 氣象局表示,週一北、東北部天氣稍涼,週二東北季風減弱、東半部地區及西半部山區水氣稍多,西半部平地及離島多雲到晴,其他各地早晚氣溫稍降,注意日夜溫差。 不過,週二晚至週六東北季風再增強、華南雲雨區東移影響,各地水氣增,北部、東北部氣溫略降,其他地區雲量稍增或降雨可能使白天高溫稍降,直到週日,北台灣回溫,除大台北、東半部地區及馬祖仍有局部短暫雨外,中南部陽光露臉,其他地區整體亦舒適溫暖,中南部近中午局部感受較熱。 此外,氣象局提醒,週一、週二夜晚及清晨中南部內陸平地仍有局部霧或低雲出現機率,影響能見度,行車用路須留意路況、注意安全。且中南部持續是東北季風的背風側,這週擴散條件不佳,汙染物稍易累積。

Read More

高雄催票 韓總:創高雄2次奇蹟

韓國瑜說,每人都拉票給柯志恩,來迎接高雄第二次奇蹟。   (記者許正雄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柯志恩,二十日在橋頭區台糖舉行「高雄奇蹟,人民作主」團結大會,現場湧進上萬人力挺,人山人海大小國旗飄揚,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說,每一個人都拉票催票給柯志恩,那比核子彈爆炸還厲害,十一月二十六日讓我們迎接高雄的第二次奇蹟,柯志恩則強調,她絕對不相信金錢的力量,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市民鄉親選的不是柯志恩,選的是中華民國。 韓國瑜又說,陳其邁不接行政院長,行政院長可能被桃園鄭文燦接了,所以高雄一定要搶這個最重要的行政院長,十一月二十六日全台灣只有高雄人有這個福氣,投一票買一送三,我們有一個最棒最優最熱愛高雄的柯志恩接市長,未來最有權力掌握中華民國預算的高雄子弟陳其邁去接行政院長,而柯志恩當市長,全高雄硬體工程就交給李四川,他則來負責推銷農漁產品,還不用領薪水。   柯志恩舉辦「高雄奇蹟,人民作主」團結大會。(記者許正雄攝) 他說高雄這個城市真的又老又窮,他離開兩年,走掉四萬年輕人,高雄找不到好工作,賺不到錢,沒有好的發展,把青年的計畫、青年的栽培,希望柯志恩來執行。 柯志恩說她不是奇蹟,高雄才是柯志恩的奇蹟,她不相信金錢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你選的不是柯志恩一個人,你選的是中華民國。

Read More

糖尿病更名 日民調近8成贊同

無法反應病狀/給人負面觀感   許多患者尿液裡未檢出糖 病名可能改用高血糖等 中央社∕東京20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全境約有1000萬名「糖尿病」患者,由於這個病名無法反映實際病狀且給人負面觀感,由專科醫師組成的「日本糖尿病協會」已決定尋求更名,未來將建議新的病名。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糖尿病是胰島素不足等造成血糖值持續處於高水準,可能帶來腎臟病、失明及神經障礙等併發症的疾病,原因被認為可能跟免疫異常、吃太多及運動量不足等有關。 糖尿病的名稱來自於患者尿液裡混有糖,但日本糖尿病協會認為,患者共同症狀為高血糖,且有許多患者尿液裡未驗出糖,所以這個名稱無法反映實際病狀;加上「尿」這個字給人不潔的觀感等,決定尋求改變病名。 根據以約1100名患者為對象的調查,有高達90.2%受訪者對「糖尿病」的名稱感到抗拒與不愉快,也有79.8%的受訪者認為改變病名會比較好。 日本糖尿病協會將利用未來一年到兩年時間,跟日本糖尿病學會合作建議新的病名,目前考量可能會採用患者共同症狀的「高血糖」等名詞。 日本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清野裕說,「糖尿病」這個名稱誕生於無法測量血糖值的年代,雖然就當年來看是沒辦法的事,但並不能說是正確的病名,所以希望利用這次機會推動大家的理解。 日本糖尿病協會表示,要改變病名須由日本糖尿病學會提出,也有必要修法,因此,未來將跟學會及行政機關合作尋求更名。

Read More

4年級牙醫2度老花 LBV雷射改善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牙科醫師平時用眼需求高,不僅工作上得專注視物,沒看診時也需要閱讀大量醫學文獻,結果不到40歲就出現老花問題,當時雖然有接受雷射手術,但隨著視力退化,老花又再度找上門。在接受改良版「LBV老花雷射」治療,順利解決老花問題。 眼科醫師張聰麒表示,老花成因是源於眼睛的調節力下降,無法依距離判讀影像,導致觀看近物時視線模糊,尤其是現代人往往合併近視,必須分別配近視眼鏡與老花眼鏡,或是直接配多焦點眼鏡以對應不同距離的用眼需求,但多焦點眼鏡光學區小的特性又容易導致頭暈,常有民眾因為適應不良而轉回單焦眼鏡。 他指出,臨床觀察發現,約有2成老花眼患者會選擇接受老花雷射手術以擺脫眼鏡,另外有3成則在觀望中。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與術後光學效果的提升,近年來願意接受老花雷射手術的比例逐漸增加。 張聰麒說,有別於傳統老花雷射手術,LBV老花雷射可以藉由調整角膜球面像差來增加景深,不僅進一步增進雙眼視差融像的效果,也讓近距離視力更加提升,這兩大改善徹底突破多年來45歲以上患者傳統老花雷射矯正不足的困境,更加貼近手機世代族群需要在遠中近3種距離頻繁斷轉變焦距視物的用眼需求。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多汗症

陳俊銘 人體表面的皮膚中,除了龜頭、唇緣及甲床外,其他部位都分布有汗腺。其中,前額、下、外陰及掌蹠的汗腺分布較多,因此,多汗症導致的皮膚疾病也多發生在這些部位。 多汗症的定義乃是汗腺的腺體部分受刺激過度分泌所致,影響汗腺分泌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和情緒。全身各部位除了掌蹠以外,都會受熱刺激使汗腺分泌,而掌蹠及腋窩的汗腺分泌則多由情緒控制,例如手汗較多的人,遇到緊張時,手汗會像雨般流個不停。 不管是溫度或情緒的影響,汗腺分泌都受大腦皮質中的溫熱調節中樞控制。一般所謂的冷汗、盜汗,就可能與身體虛弱,影響到溫熱調節中樞的功能有關。 人是恒溫動物,體溫的調節是由交感神經控制,多汗症是病態的排汗異常現象,多汗的原因可分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原發性多汗占大多數,主要是因為交感神經反射的亢進而引起異常排汗,發生最多的是在手心、腳底及腋窩這些汗腺分布較多的地方。繼發性多汗的原因包括身體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低血糖、甲狀腺疾病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如腦下垂體或下視丘的病變,有時也會引起多汗情形。原發性多汗症有強烈的遺傳傾向,半數病人有家族史,一般人在國小時出現症狀,隨著年齡增長,症狀會愈來愈嚴重,在青少年時期達到最高峰,出汗部位以手掌最厲害,尤其是腳底和腋下。 中醫治療多汗症主要從調節自律神經下手,緩解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可有效減少多汗,臨床常以小柴胡湯調節汗腺中樞,桂枝加龍骨牡犡湯緩解交感神經亢奮,多汗症患者常伴隨濕熱體質,以甘露消毒丹清利濕熱,汗液水分調節,則以越婢加朮湯為主,可有效減少汗液分泌;加減麻黃根、浮小麥收汗。 配合針灸治療,體針常用穴位如脾俞、胃俞、中脘、章門、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陰部等,手汗多者,針刺兩側內關、合谷透勞官,並留針20分鐘;頭皮針常用穴位如百會、肩、肘、腕、指;耳針常用穴位如交感神經、腦三針、指、掌、腕。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小雪溫養腎氣 按摩太溪/復溜穴位

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童曉翔分享可在冬季按摩的保健穴位,位於足部內側腳踝後方的「太溪穴」。(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時序入冬,早晚溫差漸大,22日就是24節氣中的「小雪」,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推出24節氣養生秘訣,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童曉翔表示,在小雪這個冬季節氣,養生秘訣的原則要溫養陽氣、腎氣,所以,除了利用當季的食材食補之外,還分享了位於腎經的太溪穴及復溜穴來做穴位按摩,希望能讓大家健健康康溫暖過冬。 童曉翔表示,「頭為諸陽之會」人的頭部表面覆蓋了很多微血管,所以,在中醫冬季養生首先要注意頭部保暖,可以藉由戴耳罩或毛帽來保護頭部。童曉翔指出,《黃帝內經中四氣調神大論》,記載了冬季要「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建議要注意保暖,別讓天氣的寒氣把身體的陽氣帶走;另外也要注意保持心態的平衡,不要讓心情有太大的起伏。 許多人都以為冬天就是吃麻辣鍋,可以讓身體變熱,但是童曉翔醫師強調,要讓身體吃的溫暖,不等於要吃刺激性的食物,過油或者太刺激性的食物,反而會讓身體過燥、火氣過多,導致口氣不佳、口舌生瘡的困擾。如果要食補,建議可以挑選栗子、洛神花等食材,飯後水果則是選用能夠抗憂鬱的香蕉,還有許多當季食材的原型食物,都是富含營養的很好選擇。 「太溪穴」以及太溪穴上方兩吋的「復溜穴」,都是可在冬季按摩保健穴位。  (記者林有清攝) 童曉翔指出,冬季要溫養陽氣、腎氣,因此他特別分享了兩個可以在冬季按摩的保健穴位,分別是位於足部內側,腳踝後方的「太溪穴」,以及太溪穴上方兩吋的「復溜穴」。這兩個穴位都位於腎經,按壓太溪穴可以益腎降火,而按壓復溜穴則是益腎,還可以改善四肢逆冷。除了按壓這兩個穴位之外,也可以透過溫水泡足的方式,來刺激穴位溫養身體內的陽氣。

Read More

2月大男嬰染疫不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日公布,國內新增1萬6197例本土個案及3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3例死亡,其中,有1例為2個月大男嬰染疫居家照護時昏迷,送醫不治。另新增2例兒童特殊重症個案正在救治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新增4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皆屬重度感染、41例具慢性病史、30例未接種3劑以上疫苗。其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是2個月大男嬰,無慢性病史,10月25日因發燒和呼吸道症狀確診,採居家照護,當時症狀緩解且活力和胃口良好,但在11月10日被家人發現在家昏迷無反應,送醫時已無呼吸心跳,經急救無效,當天死亡,經法醫相驗,開立死亡診斷為新冠肺炎併呼吸衰竭。 另外,新增154例中重症個案,其中有2例特殊個案,一例1歲男童,無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10月9日曾經確診,11月10日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全身出疹等症狀,11月13到急診就醫,經檢查有紅眼、草莓舌和發炎指數升高,懷疑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住院,之後給予免疫球蛋白治療,目前在一般病房住院觀察中。 另1例特殊重症個案為11歲女童,有慢性心肺疾病等多重病史,未接種疫苗,因肺動脈高壓和心房中隔缺損住院,在11月15日進行心導管手術修補,術後住加護病房,使用非侵襲性鎮壓呼吸器,次日因發燒檢驗新冠陽性,X光顯示有肺炎,給予瑞德西韋等治療,目前狀況穩定,在專責兒科加護病房治療中。 據統計,兒童重症累計269例,其中腦炎有33例、肺炎28例、心肌炎2例、敗血症4例、哮吼11例,家中死亡9例、MIS-C177例。

Read More

王瞳憶東京遊 難忘艾成一席話

謝佳見、王瞳、吳東諺及沈建宏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分享出國遊玩體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王瞳憶述與艾成東京遊,提及艾成又直又可愛的一席話,至今難忘。 謝佳見、王瞳、吳東諺及沈建宏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分享出國遊玩遇到的開心和驚嚇體驗。王瞳回憶有次拍戲期間臨時擠出假期跟艾成去了一趟東京行,時間太趕晚上才到迪士尼樂園,雖然只看到煙火,還有玩了一個遊樂設施有點可惜,但回程的路上,當時體重略重的艾成,看到地鐵有位子馬上一屁股坐下,回到飯店後王瞳問他剛剛怎麼沒想要讓座給她,艾成有點委屈的回說,不知道她要坐,還說到自己就是很薄的一本書,只要王瞳跟他說他就會學,「我會為了妳越來越厚」,當下讓王瞳覺得艾成真的很直又很可愛,這段東京旅遊回憶也讓她至今難忘。 王瞳上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回憶與艾成東京遊。 吳東諺說,為了一圓去美國近距離看NBA球星Stephen Curry打球的夢想,在老婆白家綺精心安排下去美國蜜月旅行一週,其中一個行程就是去看NBA球賽,即便一張票價要3萬台幣,還是閉著眼睛花了下去,開心之餘上飛機之前還是驚嚇事件,因為地勤沒提供正確訊息,原本因為班機延遲要去吃東西的兩人,最後只能一路狂奔跑到心臟差點跳出來才順利登機。本集將11月21日週一晚上10點衛視中文台播出。

Read More

胃痛連著後背痛 檢出癌王

胰臟癌不易發現  位身體深處 腹部超音波無法全面偵測 菸酒/肥胖/糖尿病/胰臟炎患者應注意脂肪便等症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61歲王先生是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是一個工作狂,也是個好爸爸,好老公,唯獨對於自己的健康不上心,也不做健康檢查。5個月前,胃痛、背痛讓他越來越不舒服,經高階影像健檢確定罹患胰臟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王先生的胃痛問題,偶爾嚴重起來連後背都會跟著一起抽痛。先到腸胃科診所安排一些胃部相關的基礎檢查、抽血檢驗,並無異常狀況。 不過,後續因背痛問題越來越明顯,求助於神經科、復健,也嘗試用推拿、針灸來緩解不適,但都還是無法解決越來越不舒服的胃痛、背痛情況。 最後王先生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高階影像健檢,在醫師建議下進行腹部電腦斷層及腹部磁振造影檢查(MRI)。當日一檢查完,影像判讀醫師結合兩種檢查影像結果,發現深藏後腹腔位置位於在胃後方的胰臟有一處浸潤性病灶,大小約3公分,確定罹患胰臟癌。後續,他也立即接受臨床專科醫師的手術安排。 錢政平指出,胰臟癌早期難以被發現,會出現的不適症狀也容易誤認成腸胃疾病或背痛。加上胰臟的位置在身體中央深處,一般的腹部超音波檢查無法全面偵測胰臟是否有病變。也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在發現時已是中晚期,預後差、存活率低,因此還有「癌王」的稱號。 引發胰臟癌的相關風險因素包括吸菸、飲酒、肥胖、第二型糖尿病、慢性胰臟炎、胰臟癌家族史和特定基因疾病等,避免吸菸、飲酒,維持標準體重,有助降低罹患胰臟癌風險。 胰臟癌早期診斷相當不易,主要藉助影像學檢查協助診斷,電腦斷層掃描(CT)及磁振攝影檢查(MRI)能提供高解析度的檢查影像且不具侵入性的特性,是目前能幫助找出胰臟癌病灶的檢查工具。 錢政平也提醒,若發現無法藉由藥物控制的胃痛、上腹部或背部疼痛、脂肪便(腫瘤阻塞胰管,造成無法代謝的脂肪跟隨糞便排出,形成脂肪便,糞便為灰白色)、莫名的體重減輕,就得當心是否胰臟出了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