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打破3國寶 監委申請調查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瓷器損壞,引起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七日在立法院提出質詢,要求查明國寶保護的標準作業流程,詢問監委是否會調查?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回答,本月三日已有監委申請自動調查。查案監委將對故宮文物的保管機制進行全面瞭解。 故宮日前發生三件國寶瓷器損壞事件,故宮開記者會表示,「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去年二月三日、今年四月七日被發現破損,查無人員疏失,不排除早有「暗傷」破裂。 至於「清乾隆青花花卉盤」是今年五月十九日人員整理時不慎掉落地面受損,懲處二名職員,一人記一大過、另一人二支申誡。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七日邀請朱富美列席說明立法計畫,並備質詢。陳以信質詢指出,故宮兩年打破三件國寶,凸顯很多問題,也有行政調查延宕的問題,質疑故宮國寶保護的作業流程可能出錯,與近年結構不斷調整、使用非專業人力可能有關,難道沒有結構或制度原因,監院有無啟動調查?希望能真正調查出結果。 朱富美答詢表示,本案於十一月三日時,已有三名監委申請自動調查,目前已分案調查。 監察委員蔡崇義、王麗珍、王美玉表示,故宮博物院文物遭損壞事件,今年十月間三人已針對故宮文物安全、管理等議題,蒐整資料,發函機關查明,並於十一月三日啟動調查。 監委指出,故宮典藏與陳列的文物珍寶,為我國重要文化資產,相關保管及維護有一定的處理程序,機關應予遵守。將就故宮文物展覽、典藏、維護、保管的機制規範是否周延,及相關人員有無善盡管理及維護文物責任等,作完整且全面的瞭解。

Read More

台灣首顆氣象衛星 明年3月發射

蘇揆視察「獵風者」 預定月底完成測試 為我自行設計製造 將設定颱風強度/路徑研究 行政院長蘇貞昌七日參訪國家太空中心,視察我國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最後整備情形。(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衛星,六月完成最後一塊組裝拼圖後,開始多項功能測試與審查;最快明年一月啟程前往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預計於台灣時間三月十日搭乘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行政院長蘇貞昌七日視察位於竹科的國家太空中心時表示,台灣有自製火箭與衛星的能量,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也有頂尖力量;政府全力支持太空產業,並讓台灣在太空占有一席之地。期待獵風者衛星成為領頭羊,領軍台灣太空產業上太空。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前三十年在做技術跟人才培育,產業真正的開始則是今年。一月台灣正式施行太空發展法及四項子法、五月行政法人正式確立、七月短期科研火箭在屏東試射成功,「今年可說是太空產業的元年,也剛好追上全世界的腳步」。 吳政忠指出,獵風者是台灣第一顆氣象衛星,大部分氣象衛星都是跟國外購買,而福衛五號則是第一顆照相衛星,另外還有一個通訊衛星。若三項都擁有,我國太空產業可以說越來越完整。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獵風者為太空中心自行設計、製造的衛星,原屬於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計畫中的自主衛星,後因任務調整,命名為「獵風者」。 吳宗信指出、獵風者任務酬載為自製「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接收儀」,在低地球軌道上蒐集由地表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進行海氣交互作用、颱風強度預測等研究。由於台灣每年受颱風影響甚鉅,因此設定反演浪高、海面風速等資訊,進行颱風強度及路徑預測研究。 國科會表示、獵風者為台灣繼福衛五號後的第二顆自製衛星,更是首顆自製氣象衛星,二0一七年開始組裝、今年七月組裝完成,現已完成各種動態測試,將進入最後全功能測試階段,預計十一月底完成,確認所有功能正常。待明年一月初通過運送前審查會議後,月底起運至南美洲法屬圭亞那,三月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行政院長蘇貞昌參訪國家太空中心,視察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最後階段。(記者曾芳蘭攝) 蘇貞昌表示,目前全世界已有九個國家能夠自行發射火箭,台灣有自製火箭跟衛星的相關能量,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產業也有頂尖力量。他說,「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已經通過太空法案設立太空中心,希望很快就能從太空守護台灣,並讓台灣在太空有一席之地。

Read More

國1汐止搶通 上班紫爆車速15公里

國一南向汐止交流道邊坡二度坍方,原定七日凌晨五時全線開放;經高公局趕工,提前於凌晨三時三十分起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行。 (高公局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道一號南向汐止交流道邊坡坍方,原定七日凌晨五時全線開放;經高公局趕工,提前於凌晨三時三十分起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行。昨日上午七時許上班通勤尖峰時間,該路段一度呈現紫爆,時速僅十五公里。 高公局表示,國一南向十公里汐止交流道南向出口集散道上方邊坡一日上午滑落,搶修時又於二日晚間再次滑落。北區養工局全力動員各式機具戮力趕工,四日上午已完成南下主線內車道開放通行,昨天凌晨再完成主線外車道搶通,並於三時三十分起南下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車。 高公局說,現正進行第二階段汐止南下出口集散道及匝道部分搶修,包含浮石清理、穩定措施及坍落土方清運處理。目前已動員挖土機、打樁機、鑽掘機、運輸車等各式機具計五十九部,已清運土方一萬六千三百零六立方公尺,打設H型鋼一百七十五支。 搶修集散道期間,建議用路人提早改道行駛,基隆、八堵地區車輛前往國三,可由基金交流道駛入或直接行駛台六十二快速道路接瑪東系統駛入;汐止地區南向由國一汐止交流道或國三新台五路交流道駛入國三;國一南向往汐止、南港方向車輛,可提前於五堵交流道駛出利用地方道路(台五甲)。 國道警察局第一公路警察大隊汐止分隊派員於施工後方警戒,維持交通順暢,配合高公局在現場機動調整管制,勤務指揮中心也已機動調派警力處理交通事故。

Read More

持居隔書 2年內可申請理賠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防疫新制上路,確診者同住接觸者居家隔離走入歷史。金管會七日表示,若保戶持有隔離通知書,在二年請求權時效中均可申請理賠,並非十一月七日起不得再申請隔離理賠;另產險業者提醒,防疫險通常包含確診定額補償,保戶可注意自身權益。

Read More

教職等24類人員 14日起取消3劑令

免費快篩發放擬納中低收、7至12歲童 明宣布新制上路時間 多項防疫規定七日起鬆綁,取消健身房、宗教遶境等活動的三劑令,不再強制公共場所體溫量測。指揮中心再公布十四日起,包含教職人員等二十四類場域工作人員取消三劑令。圖為民眾戴口罩到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參拜祈福。(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七日公布,十一月十四日起,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性質的場所工作人員,包含教職人員等二十四類對象,取消新冠疫苗第三劑接種或快篩限制。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公布取消疫苗三劑令的對象,包含公費疫苗一、二、三、七類對象、矯正機關、殯葬業場所及二十四類場所工作人員。 他指出,上述人員若在工作或活動期間出現發燒、疑似呼吸道症狀,須盡速戴上口罩,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測,如果快篩陽性,應盡速透過遠距視訊診療,由醫師協助評估快篩結果;陰性者仍建議在家休息或持續觀察症狀必要時再進行快篩。 另,針對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活動的民眾,昨天起取疫苗第三劑接種或快篩限制,包含八大行業、健身房、宗教活動,如遶境、進香團參加成員,或由旅行社承攬,參加成員彼此屬於不特定人士旅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允諾研議擴大免費快篩發放對象,他七日在立法院進一步說明,現階段擬納入中低收入戶,及擴大七至十二歲兒童,新制上路時間仍待指揮中心定案,但不會拖至十二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預計九日宣布新制上路時間。 薛瑞元說,快篩試劑庫存大約還有一點三億劑,多數效期落在一一二年底或一一三年初,距離限期約有十三至十四個月。以效期推算,未來大概每個月需要消耗一千萬劑,才不會出現過期快篩試劑剩餘過量問題。 薛瑞元表示,隨著疫情趨緩,推估需要進行快篩確診的數量會隨之減少,為避免快篩過剩,除現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六歲以下幼兒免費發放以外,研擬增加中低收入戶,及擴大七至十二歲兒童,以一個月免費發放五劑為規劃方向。

Read More

農村酒莊佳釀 5款新品亮相

農糧署輔導設立農村酒莊,至今通過評鑑者共十一家,百分之百選用台灣農作物為原料,釀製原汁原味的在地美酒,最新五款七日亮相。(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中央社)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開創台灣農產價值,農糧署輔導農村酒莊釀製特色酒品,最新五款七日亮相,以金柑、桑椹、草莓、益全香米及鳳梨釋迦釀酒,並將於十八至二十一日在「二0二二台北國際酒展」展出。 提升農產品經濟與多元面向,農糧署自民國九十二年起輔導設立農村酒莊,至今通過評鑑者共十一家,百分之百選用台灣農作物為原料,釀製原汁原味的在地美酒。 農糧署昨天舉行「極品.品釀」農村美酒新品發表記者會,最新五款酒品亮相。農糧署長胡忠一指出,過去十五年來陸續參加世界各國重要酒品比賽,至今斬獲金牌三十一面、銀牌五十八面、銅牌兩面。 農糧署表示,這次共有四家農村酒莊推出五款新製酒品,包含宜蘭藏酒的「藏金柑」與「桑椹酒」、大湖地區農會使用當地盛產的草莓研發「草莓氣泡酒」、霧峰區農會的「醉峰.46」、信義鄉農會第八代馬拉桑「鳳梨釋迦小米風味酒」。 胡忠一指出,農村酒莊每年產量約十九萬公升,營業額約一點八億元,不但創造經濟價值,也讓農民用心栽培的農作物有多元行銷管道,未來將增加產能,逐步行銷國際。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Read More

黃河圖被裁 陳學聖9年前就踢爆

當事人遭拔除科長一職重懲 且「原圖無損」 斥故宮公然說謊、匪夷所思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針對十年前故宮博物館曾發生院藏一幅「黃河蘭州浮橋圖」毀損的事件,國民黨智庫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七日表示,此事他早在九年前就曾爆過了,當事人不但遭到被拔職的嚴重懲處,且「原圖無損」,故宮新聞稿竟說無懲處紀錄、公然說謊,匪夷所思。 媒體報導,民國一0一年故宮曾發生院藏的「黃河蘭州浮橋圖」遭人為毀損事件,但並沒有懲處相關人員。綠委也大做文章,說前總統馬英九時代的故宮院長馮明珠,竟然對「故意破壞」文物的事情「輕輕放下」等。 對此,陳學聖七日表示,這件事他早在一0二年就爆過了,媒體也有報導,卻未查證,以訛傳訛。他說,當時負責的科長受到嚴重懲處,被拔除科長一職。 陳學聖表示,而且科長只是「為求美觀,把民初的裱褙材料裁掉一小截,但原圖無損。」可是如今媒體卻說原圖毀損,已有惡意誹謗之嫌。 陳學聖說,更匪夷所思的是,故宮發的新聞稿還說:「關於當事人是否受懲處一節,經檢視資料,查無該事件之懲處紀錄。」公然說謊,真是居心叵測,而且刻意隱瞞「原圖無損」的真相。 陳學聖請故宮虛心檢討,認真盡好博物館的本分,不要再動輒把責任推給前朝,混淆視聽。 陳學聖強調,當年他踢爆黃河圖裱褙材料被裁一事,自己還是執政黨立委,卻不護短,目的就是要敦促故宮注意管理,一切依法辦理,反觀民進黨,犯了錯不反省,只顧著卸責、諉過,忘了監督的角色,令人遺憾。

Read More

蔬果行設收費KTV開毒趴

花蓮警逮5嫌 查扣彩虹菸等毒品 花蓮警方破獲蔬果行設KTV吸毒案,查扣彩虹菸等毒品。(花蓮縣警察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某蔬果行涉嫌私設收費KTV,並不時利用該場地辦理毒品趴。警方獲報後積極搜證,見時機成熟持搜索票抓人,查獲鍾姓、蔡姓等五人涉嫌販賣、並持有第三級毒品咖啡包及新興毒品彩虹煙,營業場所涉毒業者也有罰則,最高可罰一百萬並勒令歇業。 花蓮縣警察局日前獲報,在花蓮市某蔬果買賣業營業場所私設收費KTV,卻經常被利用開設毒趴,遂進行長期監控發現確實進出人口複雜,經縝密蒐證見時機成熟,向花蓮地方法院聲請搜索票執行本次行動,針對蔬果行鍾姓負責人及蔡姓員工等人執行搜索、拘提行動,在各搜索處所合計查扣含第三級毒品甲基甲基卡西酮成分之咖啡包毛重二百九十九公克、愷他命近五公克、K菸二公克、彩虹菸一百五十四公克及本票十七張,訊後移送花蓮地檢署偵辦。 根據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第三十一之一條第三項規定,特定營業場所(指實際從事視聽歌唱、舞廳、酒吧、酒家、夜店或住宿之業務)人員知悉有人在內施用或持有毒品,未通報警察機關處理者,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處負責人新臺幣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其屬法人或合夥組織經營者,併同處罰之。其情節重大者,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令其停止營業六個月以上一年六個月以下或勒令歇業。 花蓮縣警局將依法報請花蓮縣政府列管裁處。

Read More

姿勢不良 手遊族練到鷹爪手

手肘處尺神經壓迫造成手指變形、麻痛難眠 鬆解手術後緩解 骨科醫師魏伯翰表示,長時間、反覆性手肘彎曲超過90度的姿勢玩手遊,就有較高的機會罹患肘神經症候群。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35歲上班族男子,迷上用手機打手遊,練到「鷹爪手」,不是技術高超,而是打手遊姿勢不良,造成手肘處尺神經壓迫所造成的手指變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骨科醫師魏伯翰表示,因尺神經壓迫導致無名指、小指無法靈活張直,平時外觀會略顯彎曲,伴隨有手指麻木,就像鷹爪一樣,又稱為爪型手,也稱為肘隧道症候群。經由尺神經鬆解手術後緩解。 魏伯翰說,這名患者每晚睡前都習慣趴在床上,以雙手肘撐在床面做為支點,雙手操做手機大玩手遊,一關接一關,一打手遊都好幾小時,最近發現雙手的無名指和小指掌面發麻,尤其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彎曲如爪子般較難於伸展,麻到晚上都無法安睡,才到澄清醫院骨科求診。 魏伯翰表示,患者因長時間、反覆性手肘彎曲超過90度的姿勢玩手遊,導致尺神經於手肘內側處的肘隧道因壓力過大,產生神經病變,因尺神經支配無名指和小指末端感覺,當無名指和小指掌面平時會覺得麻木,且彎曲手肘時會感覺麻木加劇,就可能是患有肘隧道症候群。 魏伯翰指出,患者經過神經傳導檢查,確認雙手有肘隧道症候群,以左手症狀較嚴重,已出現鷹爪手症狀,雖曾接受類固醇注射治療,起初有所改善,但數週後又再發作,已影響正常工作,顯然患者肘隧道症候群較為嚴重,如果不開刀將壓迫的尺神經進行鬆解手術,時間拖得越久,越可能留下長期麻痛與肌肉萎縮的後遺症。 魏伯翰說,在手術過程中,手肘內側將尺神經壓迫的地方進行神經鬆解,讓神經腫脹發炎的部分得以放鬆,在確認神經沒有壓迫現象後,在尺神經周圍再覆蓋上坡尿酸,防止神經與組織再度沾粘,該患者於手術後追蹤檢查,已回復到正常狀態,手指麻木及鷹爪手情況已改善。 上班族男子迷上用手機打手遊,練到「鷹爪手」,造成手肘處尺神經壓迫導致無名指、小指無法靈活張直。 (記者陳金龍攝) 魏伯翰指出,肘隧道症候群初期症狀為無名指與小指有麻木及肘關節內側疼痛;中期症狀為手握力與靈敏度降低;後期症狀為神經持續壓迫導致肌肉萎縮,出現爪形手現象,高危險群有需維持手肘彎曲姿勢過久的職業,例如電腦工作者,鋼琴家,修手錶、金飾匠,還有長時間姿態不正確,如午睡以手當枕頭者或長時間打手機者,都有較高的機會罹患肘神經症候群。

Read More

億光電子告3業者侵權 求償3億

認特力屋、展晟照明及中國電器販賣LED產品侵3專利 要求立即停製停售 億光電子在台控告特力屋、展晟及中國電器專利侵權,求償三億元並要求立即停止製造及販售等。(億光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億光電子七日向台灣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控告特力屋、展晟照明及中國電器所販賣之燈泡、燈管及吸頂燈等系列LED產品侵害億光台灣三項專利,並向被告請求損害賠償新台幣三億元及立即停止製造、進口、販賣該系列侵權產品。 億光聲明,特力屋的自有品牌及其所販賣的Toshiba、東亞等LED產品,展晟販賣之舞光LED產品,中國電器販賣之東亞LED產品,已侵害億光台灣專利,這些專利與LED支架封裝技術及結構相關,可提高發光裝置的生產速度及良率,且提高發光裝置導電及散熱效果,不僅可用於照明LED產品,更可涵蓋背光及車用LED等用途。 億光重申專利權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創新研發成果,並且鼓勵產業發展;針對市場上不法的侵權行為,億光將採取法律行動,絕不寬貸,以捍衛億光尊重智慧財產權之一貫立場。 億光不斷投入及擴充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製造及設計的能力,加深智慧財產權的布局,以強化產品的競爭力。目前已取得美、中、日、歐、韓及台等地區多件關鍵專利,將持續提供客戶優質的服務以及產品。 針對億光電子控告侵權,特力屋回應,業務性質為商品通路,本身並不從事商品製造,對億光專利內容並不知悉,且與供應商均簽訂不侵害專利權保證,盼釐清事實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中電則強調,公司一向重視專利權,對於億光控訴內容還要詳細了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