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首例BQ.1 入侵社區

北部4歲女童曾打1劑疫苗 羅一鈞:可能具免疫逃脫優勢 重複感染機率較高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七日宣布,國內出現首例BQ‧1本土病例,為北部四歲女童,曾打過一劑疫苗。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個案十月二十四日出現症狀,短暫住院三天,於十月二十六日出院。 國際關注的BQ‧1變異株,台灣首見社區感染本土個案。羅一鈞說明,個案為北部四歲女童,曾接種過一劑疫苗,十月二十四日開始發燒、頭痛、惡心、嘔吐等,至急診採檢PCR陽性曾短暫住院三天,已於十月二十六日出院。 羅一鈞指出,BQ‧1疾病嚴重度未增加,但可能具有免疫逃脫優勢,因此可能有較高的重複感染機率。現有疫苗,包含原始株與次世代疫苗,對BQ‧1感染的保護效果可能減少,但對於重症的保護效果應無重大影響,建議接種次世代疫苗、遵守防疫規定和篩檢措施。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新增一百一十四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確定病例,最新基因定序BA‧5本土個案驗出率為百分之九十七,驗出BA‧2變異株有二例、占百分之二、BQ‧1變異株驗出一例、占百分之一。

Read More

立委催文物毀損錄影檔 追真相

故宮播映當時職員發現文物破損的監視器錄影帶。 (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故宮二年不到時間國寶破損三件,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七日前往故宮考察庫房,並要求調閱三件文物破損監視器錄影帶;故宮院長吳密察表示,為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已祭出改善方案;多名立委不滿表示,重點在檢討文物損壞的原因,更連環逼問是否有一鏡到底的錄影檔;故宮政風處主任在吳密察的授意下,才承諾提供。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召委鄭正鈐昨日協同跨黨派立委林奕華、林德福、吳怡玎、陳以信、陳玉珍、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等赴故宮庫房考察。 林德福質疑,故宮稱打開「雙龍小碗」及「小黃瓷碗」包裹後發現破損,但若故宮沒有提出事發當下監視器錄影帶,問題很大。故宮政風室主任趙莉菁回應,調查過程確實有調閱到影像,「雙龍小碗」及「青花花卉盤」皆有完整影片,而「小黃瓷碗」則有間隔平均不到幾秒的密集截圖,以此還原時間序。 鄭正鈐詢問為何只有截圖?趙莉菁表示,因為「小黃瓷碗」當時採線上調閱監視器錄影畫面方式,無法線上下載,於是沒有完整影片檔。鄭正鈐認為,這牽涉到故宮標準作業程序問題,為何和「雙龍小碗」一樣狀況,卻有不同處理方式,還沒有影片?多名立委也紛紛要求調閱監視器畫面,以還原事件真相。 林奕華也表示,故宮這段時間有很多政治操作,把過去很多自然破損的狀況牽扯進來,模糊了人為損害的焦點,質問故宮到底有沒有要釐清問題,還是只是想用「烏賊戰」的方式,推卸損壞文物的責任;陳以信表示,故宮有將近七十萬件文物,蘭千山館文物僅三百四十九件,卻以空間不足為由退回,痛批「根本是藉口」,應說明清楚是否有其他考量,而不是放任專業降格。 針對文物破損事件,吳密察提出四項庫房因應措施;包括明年將逐步改善為「一物一盒」,導入RFID等稽查追蹤裝備強化庫房與藏品的智慧化管理等。 鄭正鈐表示,立委們希望能有更科學方式(監控),讓全民知道這三件損害的國寶,沒有被狸貓換太子偷換掉;王婉諭建議,故宮至今仍無法證明是文物本身開箱就破損還是人為疏失而損毀,仍存在許多疑點,作業流程應有更精細的分工,包括誰能提盒、取文物等,並且要全程錄影,未來才能避免相似的狀況。

Read More

台股大漲197點 台幣強升1.03角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股四日震盪收紅,激勵台股七日開高續彈,在權值股台積電漲逾百分之二帶動下,電子、金融及傳產股同步走揚,終場加權指數大漲一百九十七點零二點,收在一萬三千二百二十三點七三點,站回一萬三千二百點整數關卡,成交值擴增為二千零四十六點四五億元。 自營商買超五點一八億元,投信買超八點六三億元,外資及陸資買超九十二點零三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一百零五點八四億元。 台積電受惠客戶超微採用五奈米製程消息,股價上漲百分之二點零九,收在三百九十元,收復五日線及十日線;聯電、力積電漲幅近百分之三;十月營收亮眼的大立光漲百分之一點零五,收一千九百二十五元。 貨櫃航運股長榮今年連續三季賺進千億元,股價上漲百分之三點二四,收一百四十三點五元,突破月線;萬海漲百分之五點一一,以七十元作收;陽明漲百分之一點八,收在六十二點三元。 顯示卡廠撼訊上週股價橫盤整理後,攻上漲停六十七點三元,成交張數近五千張;青雲、麗臺收在漲停三十五點九元、三十九點二元。 匯市方面,美股震盪上漲,激勵台灣股匯市同步反彈,新台幣兌美元收在三十二點零八二元,強升一點零三角,創逾半個月新高,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十二點三六五億美元。

Read More

桃機擬向轉機客 收服務費

民航局估2025年旅運量 可恢復疫情前8成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民航局長林國顯七日在立院表示,預估桃園機場在二0二五年會回到疫情前的百分之八十旅運量、約三千九百萬人。至於是否收取轉機服務費?林國顯說,將與交通部研議,三個月內提出。 林國顯說,今年運量仍弱,不到百分之十;桃機運量在二0一九年旅運量達四千八百多萬人次,二0二五年若順利的話預估會回到疫情前百分之八十、約三千九百萬人。 至於過境轉機旅客在疫情時也下滑,是否解封後將回到疫情前八成,並收取轉機服務費、清潔費?林國顯說,轉機旅客恢復比較樂觀,希望透過華航、長榮最近布局歐洲、北美洲,把航網布建更好。 林國顯表示,桃機疫情前轉機旅客約在百分之十以內,原因是航廈不夠,等第三航廈蓋好後空間就夠大;至於是否會比照出境旅客收費五百元?林國顯表示,應該要調整,是否價錢一樣還要研究看看,但應該不會高於五百元。

Read More

故宮打破3國寶 監委申請調查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瓷器損壞,引起各界關注。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七日在立法院提出質詢,要求查明國寶保護的標準作業流程,詢問監委是否會調查?監察院秘書長朱富美回答,本月三日已有監委申請自動調查。查案監委將對故宮文物的保管機制進行全面瞭解。 故宮日前發生三件國寶瓷器損壞事件,故宮開記者會表示,「明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清康熙款暗龍白裏小黃瓷碗」去年二月三日、今年四月七日被發現破損,查無人員疏失,不排除早有「暗傷」破裂。 至於「清乾隆青花花卉盤」是今年五月十九日人員整理時不慎掉落地面受損,懲處二名職員,一人記一大過、另一人二支申誡。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七日邀請朱富美列席說明立法計畫,並備質詢。陳以信質詢指出,故宮兩年打破三件國寶,凸顯很多問題,也有行政調查延宕的問題,質疑故宮國寶保護的作業流程可能出錯,與近年結構不斷調整、使用非專業人力可能有關,難道沒有結構或制度原因,監院有無啟動調查?希望能真正調查出結果。 朱富美答詢表示,本案於十一月三日時,已有三名監委申請自動調查,目前已分案調查。 監察委員蔡崇義、王麗珍、王美玉表示,故宮博物院文物遭損壞事件,今年十月間三人已針對故宮文物安全、管理等議題,蒐整資料,發函機關查明,並於十一月三日啟動調查。 監委指出,故宮典藏與陳列的文物珍寶,為我國重要文化資產,相關保管及維護有一定的處理程序,機關應予遵守。將就故宮文物展覽、典藏、維護、保管的機制規範是否周延,及相關人員有無善盡管理及維護文物責任等,作完整且全面的瞭解。

Read More

台灣首顆氣象衛星 明年3月發射

蘇揆視察「獵風者」 預定月底完成測試 為我自行設計製造 將設定颱風強度/路徑研究 行政院長蘇貞昌七日參訪國家太空中心,視察我國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衛星最後整備情形。(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國家太空中心自主研發的「獵風者」衛星,六月完成最後一塊組裝拼圖後,開始多項功能測試與審查;最快明年一月啟程前往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預計於台灣時間三月十日搭乘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行政院長蘇貞昌七日視察位於竹科的國家太空中心時表示,台灣有自製火箭與衛星的能量,半導體資通訊精密機械也有頂尖力量;政府全力支持太空產業,並讓台灣在太空占有一席之地。期待獵風者衛星成為領頭羊,領軍台灣太空產業上太空。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前三十年在做技術跟人才培育,產業真正的開始則是今年。一月台灣正式施行太空發展法及四項子法、五月行政法人正式確立、七月短期科研火箭在屏東試射成功,「今年可說是太空產業的元年,也剛好追上全世界的腳步」。 吳政忠指出,獵風者是台灣第一顆氣象衛星,大部分氣象衛星都是跟國外購買,而福衛五號則是第一顆照相衛星,另外還有一個通訊衛星。若三項都擁有,我國太空產業可以說越來越完整。 國家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表示、獵風者為太空中心自行設計、製造的衛星,原屬於福爾摩沙衛星七號計畫中的自主衛星,後因任務調整,命名為「獵風者」。 吳宗信指出、獵風者任務酬載為自製「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反射接收儀」,在低地球軌道上蒐集由地表反射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訊號,進行海氣交互作用、颱風強度預測等研究。由於台灣每年受颱風影響甚鉅,因此設定反演浪高、海面風速等資訊,進行颱風強度及路徑預測研究。 國科會表示、獵風者為台灣繼福衛五號後的第二顆自製衛星,更是首顆自製氣象衛星,二0一七年開始組裝、今年七月組裝完成,現已完成各種動態測試,將進入最後全功能測試階段,預計十一月底完成,確認所有功能正常。待明年一月初通過運送前審查會議後,月底起運至南美洲法屬圭亞那,三月搭乘法國亞利安太空公司的織女星C型火箭發射升空。 行政院長蘇貞昌參訪國家太空中心,視察台首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最後階段。(記者曾芳蘭攝) 蘇貞昌表示,目前全世界已有九個國家能夠自行發射火箭,台灣有自製火箭跟衛星的相關能量,半導體、電子資通訊及精密機械產業也有頂尖力量。他說,「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已經通過太空法案設立太空中心,希望很快就能從太空守護台灣,並讓台灣在太空有一席之地。

Read More

國1汐止搶通 上班紫爆車速15公里

國一南向汐止交流道邊坡二度坍方,原定七日凌晨五時全線開放;經高公局趕工,提前於凌晨三時三十分起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行。 (高公局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國道一號南向汐止交流道邊坡坍方,原定七日凌晨五時全線開放;經高公局趕工,提前於凌晨三時三十分起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行。昨日上午七時許上班通勤尖峰時間,該路段一度呈現紫爆,時速僅十五公里。 高公局表示,國一南向十公里汐止交流道南向出口集散道上方邊坡一日上午滑落,搶修時又於二日晚間再次滑落。北區養工局全力動員各式機具戮力趕工,四日上午已完成南下主線內車道開放通行,昨天凌晨再完成主線外車道搶通,並於三時三十分起南下兩車道全線開放通車。 高公局說,現正進行第二階段汐止南下出口集散道及匝道部分搶修,包含浮石清理、穩定措施及坍落土方清運處理。目前已動員挖土機、打樁機、鑽掘機、運輸車等各式機具計五十九部,已清運土方一萬六千三百零六立方公尺,打設H型鋼一百七十五支。 搶修集散道期間,建議用路人提早改道行駛,基隆、八堵地區車輛前往國三,可由基金交流道駛入或直接行駛台六十二快速道路接瑪東系統駛入;汐止地區南向由國一汐止交流道或國三新台五路交流道駛入國三;國一南向往汐止、南港方向車輛,可提前於五堵交流道駛出利用地方道路(台五甲)。 國道警察局第一公路警察大隊汐止分隊派員於施工後方警戒,維持交通順暢,配合高公局在現場機動調整管制,勤務指揮中心也已機動調派警力處理交通事故。

Read More

持居隔書 2年內可申請理賠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防疫新制上路,確診者同住接觸者居家隔離走入歷史。金管會七日表示,若保戶持有隔離通知書,在二年請求權時效中均可申請理賠,並非十一月七日起不得再申請隔離理賠;另產險業者提醒,防疫險通常包含確診定額補償,保戶可注意自身權益。

Read More

教職等24類人員 14日起取消3劑令

免費快篩發放擬納中低收、7至12歲童 明宣布新制上路時間 多項防疫規定七日起鬆綁,取消健身房、宗教遶境等活動的三劑令,不再強制公共場所體溫量測。指揮中心再公布十四日起,包含教職人員等二十四類場域工作人員取消三劑令。圖為民眾戴口罩到台北市萬華區龍山寺參拜祈福。(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七日公布,十一月十四日起,具有「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性質的場所工作人員,包含教職人員等二十四類對象,取消新冠疫苗第三劑接種或快篩限制。 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公布取消疫苗三劑令的對象,包含公費疫苗一、二、三、七類對象、矯正機關、殯葬業場所及二十四類場所工作人員。 他指出,上述人員若在工作或活動期間出現發燒、疑似呼吸道症狀,須盡速戴上口罩,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測,如果快篩陽性,應盡速透過遠距視訊診療,由醫師協助評估快篩結果;陰性者仍建議在家休息或持續觀察症狀必要時再進行快篩。 另,針對接觸不特定人士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活動的民眾,昨天起取疫苗第三劑接種或快篩限制,包含八大行業、健身房、宗教活動,如遶境、進香團參加成員,或由旅行社承攬,參加成員彼此屬於不特定人士旅行。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薛瑞元日前允諾研議擴大免費快篩發放對象,他七日在立法院進一步說明,現階段擬納入中低收入戶,及擴大七至十二歲兒童,新制上路時間仍待指揮中心定案,但不會拖至十二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預計九日宣布新制上路時間。 薛瑞元說,快篩試劑庫存大約還有一點三億劑,多數效期落在一一二年底或一一三年初,距離限期約有十三至十四個月。以效期推算,未來大概每個月需要消耗一千萬劑,才不會出現過期快篩試劑剩餘過量問題。 薛瑞元表示,隨著疫情趨緩,推估需要進行快篩確診的數量會隨之減少,為避免快篩過剩,除現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及六歲以下幼兒免費發放以外,研擬增加中低收入戶,及擴大七至十二歲兒童,以一個月免費發放五劑為規劃方向。

Read More

農村酒莊佳釀 5款新品亮相

農糧署輔導設立農村酒莊,至今通過評鑑者共十一家,百分之百選用台灣農作物為原料,釀製原汁原味的在地美酒,最新五款七日亮相。(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中央社) 記者張瑞惠∕南投報導 開創台灣農產價值,農糧署輔導農村酒莊釀製特色酒品,最新五款七日亮相,以金柑、桑椹、草莓、益全香米及鳳梨釋迦釀酒,並將於十八至二十一日在「二0二二台北國際酒展」展出。 提升農產品經濟與多元面向,農糧署自民國九十二年起輔導設立農村酒莊,至今通過評鑑者共十一家,百分之百選用台灣農作物為原料,釀製原汁原味的在地美酒。 農糧署昨天舉行「極品.品釀」農村美酒新品發表記者會,最新五款酒品亮相。農糧署長胡忠一指出,過去十五年來陸續參加世界各國重要酒品比賽,至今斬獲金牌三十一面、銀牌五十八面、銅牌兩面。 農糧署表示,這次共有四家農村酒莊推出五款新製酒品,包含宜蘭藏酒的「藏金柑」與「桑椹酒」、大湖地區農會使用當地盛產的草莓研發「草莓氣泡酒」、霧峰區農會的「醉峰.46」、信義鄉農會第八代馬拉桑「鳳梨釋迦小米風味酒」。 胡忠一指出,農村酒莊每年產量約十九萬公升,營業額約一點八億元,不但創造經濟價值,也讓農民用心栽培的農作物有多元行銷管道,未來將增加產能,逐步行銷國際。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