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江學院退場改辦長照 有譜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自去年七月底停辦,教育部二十四日表示,財團法人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有意改辦長照,經徵詢後,私校諮詢會建議同意改辦,將請稻江依相關建議修正後,再續予審酌。 位於嘉義縣的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去年向教育部提出停辦申請,教育部考量稻江辦學已窒礙難行、教學品質不佳、財務資金不足等因素,加上優退方案多數教職員已有共識,同意稻江於去年七月三十一日起停辦。 教育部表示,有關「財團法人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申請改辦為「稻江長照財團法人」一案,教育部已依私立學校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於今年七月徵詢私立學校諮詢會,私校諮詢會建議同意改辦,並提出若干建議意見。將請稻江學院就其空間規劃、營運成本與土地使用等相關事項,依私校諮詢會意見釐清修正後,再續予審酌學校改辦案。

Read More

營養午餐吃石斑 安全去刺才供應

  石斑魚納入國中小學營養午餐,須切成魚片、魚丁。(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近期外界對石斑魚納入國中小學營養午餐,有食安與魚刺等擔憂問題。漁業署表示,將要求提供檢驗合格的石斑魚外,也將不定期派員現場抽查,為學童把關飲食健康。 漁業署表示,為確保供應學校午餐石斑魚安全無虞,已要求選用申請通過有機、產銷履歷、台灣優良農產品CAS標章或具有溯源水產品追蹤條碼的各類石斑魚。 漁業署說,目前養殖龍虎斑、龍膽石斑及青斑等,均能養成每尾兩斤以上的規格,為確保該專案石斑魚安全無虞,除要求漁民團體採購取得三章一Q的每尾兩斤以上規格的石斑魚外,並要求養殖戶出貨前,須有合格檢驗報告才能捕撈加工。 同時經HACCP或ISO二二000認證加工廠,再經取肉、去刺、切塊等加工程序,做成符合學童的飲食習慣的石斑魚片、魚丁等無魚刺成品,出貨前再送驗合格,才能供應作為學校午餐食材。 漁業署強調,本次在不排擠既有學校午餐餐費預算下,與教育部、餐盒公會合作,額外爭取經費辦理「學校午餐採用三章一Q石斑魚」專案,搭配食農教育法推動,讓國中小學童及教師享用優質國產可溯源的石斑魚。

Read More

〈全球探索〉拜習再對話 雙方都不會示弱?

七月九日大陸外長王毅會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路透) 黃清賢 美國總統拜登七月二十一日說,他預期會在「未來十天內」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話。習拜視訊峰會應該會在七月底前舉行。這將是兩人自今年三月以來首度一對一通話。在此之前,中(中國大陸)美雙方在軍事、外交、經濟領域的最高階層主管官員,僅僅一個多月來已有五次頻繁互動,可謂前所未見。 這五次國安最高級別互動,包括:六月十日,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的會談;六月十三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在盧森堡舉行會晤;七月五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視訊通話;七月七日,中共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與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視訊通話;七月九日,大陸外長王毅在印尼峇里島二十國集團(G20)外長會議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舉行會晤。   建立避險護欄 美陸各自表述 美中高層密集外交互動,反映出雙邊緊張關係在持續升溫。布林肯向大陸表達美方關切的台海、南海、新疆、香港、俄烏戰事議題的同時,在具有攻勢的戰略圍堵中,希望彼此維持溝通渠道暢通,藉以建立「護欄」,達到避險、警示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擦槍走火。 但大陸認為,中美關係的「護欄」,就是信守三個聯合公報,且特別強調一中原則與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避免走向衝突的核心議題。王毅還向布林肯提出「四份清單」,包括要求「美方糾正對華政策和言行錯誤清單」、「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中方重點關切的涉華法案清單」以及「中美八個領域合作清單」。 大陸呼籲美方糾正錯誤、要求改善,同時提出雙方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韓半島穩定等諸多領域,可以有具體合作方案。換言之,美中關係雖趨於緊繃,且持續各說各說,但雙方都知道一旦發生衝突的嚴重性,故寧鬥而不破,持續保持對話暢通,避免誤判。 習近平對外要因應美國「圍中」政策,內部同時面對疫情動態清零與經濟成長的矛盾。(路透,資料照) 美國重大政策 浮現諸多矛盾 然而,美國在重大政策上卻已浮現諸多矛盾。美中貿易戰、國際能源危機,都已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但拜登政府對於中國大陸進口商品是否降低關稅,內部仍是兩派拉鋸。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和貿易代表戴琪不贊成輕易取消對大陸關稅,而貿易部長雷蒙多和財長葉倫則支持取消,並直指川普時代沿用迄今的對中加徵關稅,早已失去戰略意義。 再者,拜習視訊峰會行將登場之際,卻又出現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規劃八月造訪台灣的訊息,而拜登卻又馬上表示「軍方認為現在不是好主意」;到底,民主黨內對大陸政策出現重大矛盾?抑或是府、會唱雙簧,把裴洛西訪台視為對大陸談判的操作籌碼?著實讓外界霧裡看花。 拜登政府在內部矛盾中尋求處理對外關係。三月十八日的拜習會,拜登提出「四不一無意」(美國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七月二十日的G20,布林肯在「四不」基礎上,再加「二不」,亦即多了「不挑戰共產黨執政地位」、「不尋求改變台海現狀」。   國防外交經濟 美國全面圍中 但是,美國操作圍中政策與台灣議題國際化的現實面,卻與「四不」、「六不」的宣示背道而馳。美國藉美英澳軍事同盟(AUKUS)、五眼聯盟(FVEY)、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架構(IPEF)、美日印澳四方會談(Quad),乃至於近期催生的美日韓台Chip4晶片聯盟等,持續在國際拉攏盟邦,從國防、外交、經濟等各層面對崛起的中國大陸進行「圍堵」。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日前出訪印太地區,大力行銷「友岸外包」。葉倫說「友岸外包就是與更多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深化關係,讓我們的供應鏈多元化,降低經濟風險。」葉倫公開點名中國大陸,指美國和其他國家應減少對大陸的依賴。 美國推「友岸外包」對中國大陸進行具有攻擊性、壓制性的產業圍堵政策,已毫不遮掩。美國過去強力指責大陸進行企業補貼,為不公平貿易手段,如今自己卻操作產業補貼並築起壓制大陸晶片產業發展的防火牆。美國參議院正在討論規模五百二十億美元的晶片補助法案,草案中明訂若半導體業者獲得美方補助在美建廠,未來十年禁止在中國大陸新建或擴建先進製程工廠。 除此之外,美國強調的戰略供應鏈,也推「近岸外包」,即要求將部分產業移到鄰近的加拿大、墨西哥、拉丁美洲生產。這種只顧美國自己利益,打破既有的國際分工,採行逆全球化的保護主義,最後只會事倍而功半,徒然增加製造成本,為已經嚴峻的全球性通膨推波助瀾、火上加油而已。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著白衣演說者)規劃八月造訪台灣,但拜登表示「軍方認為現在不是好主意」。(路透,資料照) 強權角力 台應思考整體利益 展望下半年國際情勢,全球關注的兩大選舉,一是美國十一月的期中選舉,一是中國大陸的中共二十大。拜登正面臨執政危機,除了陷於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膨壓力,拜登民調支持度僅剩三成,降至上任以來的最低水準,民主黨的國會多數也岌岌可危。形勢所迫,拜登在外交上有可能趨於強硬,來換取選票。 至於中國大陸,對外要因應美國的「圍中」政策,內部同時面對疫情動態清零與經濟成長的矛盾。現在,病毒傳染率高,動態清零愈形困難,但大陸仍必須設法維持經濟成長,特別是七月之後,大陸又有千萬名畢業生投入職場,這些都是大陸當下的主要壓力。習近平為了強化治理的正當性,內政與外交也不會示弱。 台灣處在強權的角力之中,要思考國家、人民的利益在哪裡?或台灣已喪失自主權,淪為美國的附隨而已?台海處在美中對抗的最前緣,一旦國際情勢丕變而被拋棄,民將無所措其手足矣! (前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黃清賢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腹部超音波肝篩檢 8成2異常

3205人免費檢查 82位疑肝癌 6肝硬化 290肝實質病變 705良性肝腫瘤 脂肪肝比率高達57%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24日舉行全台16家醫療院所同步免費腹部超音波活動,為40歲以上民眾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許多民眾響應,在台北的醫療院所外排隊等待檢查。(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肝基會24日串聯全台灣北、中、南、東16家醫療院所舉辦「今年超了沒?全民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3小時嘉惠3205人完成肝、膽、胰、脾、腎臟的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癌的發生與台灣B肝、C肝的高盛行率有關,近年來藥物突破發展與健保給付,讓肝癌的整體發生率緩慢下滑,且BC肝炎病毒的影響慢慢減少,接下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脂肪肝的發展。 根據國衛院的肝癌研究,約有1/10的肝癌並非源自B肝或C肝病毒,反而是與脂肪肝、糖尿病及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密切相關。 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教授指出,定期追蹤的目的是就是希望早期發現肝癌。 楊培銘提醒,如果已經有肝硬化,必須每3個月抽血檢驗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細胞發炎指數AST與ALT,並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若尚未有肝硬化但有慢性發炎者,則是約每3到6個月追蹤一次;健康帶原者,則至少一年檢查一次。 統計這次篩檢總共有3205名受檢者,檢查有異常者高達2654人(82.8%)。其中82位疑似有肝癌或性質不明肝腫瘤,有6位肝硬化,有290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705人為良性肝腫瘤。 值得注意的是,有1833位受檢民眾有脂肪肝,比率高達57.2%。 另,此次全台腹超檢查,台大雲林分院對報名資格限制「身體質量指數(BMI)」需大於(含)27,結果有脂肪肝的比率高達72%,顯示肥胖與脂肪肝有密切關係。 此外,脾臟腫大者31人,膽息肉有329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47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1024人。 楊培銘表示,面對肝癌的不二法門,就是在腫瘤還沒有長大、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 肝基會號召全台16家醫療院所免費超音波檢查,3小時內完成3205人檢查。 (肝基會提供) 近年發展的免疫療法單獨或加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藥物有效率已推進至20-30%,另針對肝癌治療卻不斷復發的病人,也可以考慮肝臟移植,復發機率可大幅降低。

Read More

三伏貼穴位熱刺激 增免疫力

心肺功能不佳 鼻過敏或氣喘 記者張誼∕嘉義報導 盛夏炎熱難耐,三伏天是指夏至後連續3個伏天,是一年中熱氣最旺的時候。此時也是調養人體虛寒體質的最佳時機。人體虛弱的陽氣調養恢復之後,人體抗病能力也會增強。 朴子醫院中醫科主任李昌諴博士指出,利用三伏貼由中藥對穴位產生熱刺激,將熱能與藥氣經由皮膚傳導進入穴位,可調節經絡與臟腑氣血,發揮內病外治的效能,達到治病與防病及預防秋冬的舊疾復發的功效。尤其冬天症狀加劇的虛寒性疾病、例如心肺功能不佳及鼻過敏及氣喘的患者,務必把握這段時間治療。 李昌諴博士表示,研究顯示三伏天進行的穴位敷貼可提高人體的干擾素γ( IFNγ)濃度,減少過敏反應並降低過敏反應引發的免疫球蛋白IgE,正向調節免疫T細胞(TH1/TH2)比例進而增加人體的免疫力。 李昌諴主任針對五臟虛寒疾病,另外設計了「五臟三伏貼」,按照五臟重要治療穴位加強敷貼,功用一方面可以刺激穴位、激發身體能量與調節免疫,發揮經絡穴位本身調理氣血、調和陰陽、補虛損作用。另一方面,藥物透過皮膚吸收,發揮其藥理作用。 此外,加強版更多了「命門穴」敷貼;據古籍記載「命門穴」的主要效用:(一)命門穴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之根,呼吸之原,三焦之基,有固本培元的功效。(二)「腎為先天之本」,腎氣足百病除;「脾是後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氣和呼吸之氣」,肺脾腎3個臟器調節好了,免疫功能就提高了。小孩子也可以改貼「神闕穴」(肚臍)增強效果,以調理脾胃為主。 2022年三伏天這段時間氣候炎熱是逐步變化,所以8月26日前,這段期間都適合來做三伏天治療。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

陳俊銘 視神經萎縮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其軸突發生病變,導致視神經全部變細,一般發生於視網膜至外側膝狀體之間的神經節細胞軸突變性。主要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傳導功能障礙,出現視野變化,視力減退並喪失,視盤呈灰色或蒼白。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視神經萎縮常見病因有缺血、炎症、壓迫、外傷和脫髓鞘疾病等,說明如下:一,顱內高壓致繼發性視神經萎縮。二,顱內炎症:多見於結核性腦膜炎或視交叉蛛網膜炎。三,視網膜病變:1.血管性,視網膜中央動脈或靜脈阻塞;2.炎症;3.青光眼後;4.視網膜色素變性;5.Refsum病;6.黑蒙性家族性痴呆。四,視神經炎和視神經病變:1.血管性,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2.脫髓鞘病;3.維生素缺乏;4.由於鉛或其他金屬類等中毒;5.帶狀皰疹;6.梅毒性。五,壓迫性所致:腫瘤、骨髂疾病。六,外傷。七,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經節苷脂病等。八,遺傳性疾病: Leber、小腦性共濟失調。九,營養性視神經萎縮。 中醫治療視神經萎縮首重養肝血、補腎水,若有缺血性血管病變,則加強行氣活血化瘀;若有發炎,則加強清熱解毒。肝開竅於目,肝主木,腎主水,腎水濡養肝木,肝血湧養眼睛,肝血足則目清明,肝血腎水足則常保視力安康。臨床養肝血,補腎水常用杞菊地菌丸合四物湯;行氣活血化瘀則用通竅活血湯合丹七散;清熱解毒則用龍膽瀉肝湯合知柏地黃丸。單時藥如荒蔚子、車前子、青葙子、穀精、密蒙花、枸杞、菊花皆有助視力保健。眼壓高可用苓桂朮甘湯加減川牛膝、夏枯草。 配合針灸,體針常用穴道如下:睛明、攢竹、瞳子瞭、承泣、風池,太陽穴、太沖、合谷等。眼針常用穴位:交感神經、腦三針、目一、目二、視交叉、視核、視路徑等。頭皮針常用穴位:百會、透太陽、眼區、四神聰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1/3患者不自知 腹部開過刀 2成機率罹疝氣

曾經腹部開過刀的民眾,有2成罹患疝氣的機會。 (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疝氣是男女老少都可能發生的疾病,尤其曾經腹部開過刀的民眾更有20%罹患疝氣的機會,有1/3的患者有疝氣而不自知,疝氣問題吃藥、推拿都沒用,開刀是唯一治療;早期發覺有疝氣就應儘快治療,若延誤造成腸子壞死,有可能危及生命。 台東馬偕外科醫師黃奕竣表示,一位40歲男性,平常在綠島中寮港上下貨物,平常沒事,一旦發作肚子卻痛得要命,從綠島後送台東治療。另60歲廚師右側鼠蹊部下墜感,曾經在炒了一整天的菜後,痛到無法行走。30多歲的看護,也因左側會陰部時而鼓漲、疼痛,尤其出力時,導致常常使不上力,經診斷都是疝氣造成的問題。 人體五臟六腑中隱藏著一些密秘通道,因壓力加上肌肉或筋膜的破洞或缺損,器官或組織會從這些開口或薄弱區域擠出,其中腹股溝疝氣占9成。近來健身風氣盛行,也有因練舉重一時負重太大而擠出疝氣;女生因剖腹產發生疝氣的情況也不少。 疝氣問題吃藥、推拿都沒用,用腹腔鏡修補,傷口小且恢復快。(記者鄭錦晴攝) 黃奕竣說,傳統手術把傷口打開、推回、再把缺口縫起來,但復發率高達63%。若用一層人工網膜修復,可以降低復發率到10至20%,但須清掃出大於缺口好幾倍的空間來舖下夠大的網膜,傷口較大。若是在3至15公分的腹壁缺損的疝氣,用腹腔鏡修補,傷口小且恢復快,可提供民眾更優的選擇。

Read More

過敏性鼻炎 鼻塞鼻水擾眠 中醫調理改善

中醫師溫育芯以中藥調理嚴重鼻過敏患者月餘,症狀已明顯改善。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44歲女性患者小文(化名)整日鼻塞、流鼻水持續半年多,需經常性服用西藥及鼻噴劑才能緩解,甚至夜晚嚴重影響睡眠,求診中醫。經1個多月中藥調理,配合生活習慣調整後,症狀已大幅改善,鼻塞鼻水幾乎不再發作,也未再中斷睡眠。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温育芯表示,過敏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後,產生一連串的發炎反應,常見症狀為每當早晨起床、遇到天氣溫度變化、接觸到灰塵或聞到刺激性氣味時,會持續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眼睛癢等現象。在中醫上稱為「鼻鼽」,一般認為是肺、脾、腎臟功能不足,加上有外感風寒或風熱邪氣侵襲鼻竅所致;中醫治療上以祛風散邪、溫肺化飲及調補臟腑為治療方向。發作期常使用辛夷散、小青龍湯、辛夷清肺湯治療;後續調理期則會以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六味地黃丸加以辨證治療,也會以使用蒼耳子、白芷、鵝不食草等中藥來加強宣通鼻竅的效果。 她說,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常屬於肺脾虛寒體質,因此平時應該減少食用寒涼生冷食物,像是冰品、手搖冰飲、沙拉、瓜果類等,燒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也須避免,因其容易刺激口鼻黏膜而誘發過敏,日常生活中宜均衡飲食及飲用溫開水為主,水果及冰飲僅飯後少量服用,保持良好的習慣,可減少引發過敏症狀反覆發作。 平時也須注意家中環境濕度及空氣流通,每週適度運動來提升自我防禦力,並避免運動後流汗吹風受涼。居家保健可以每日晨起及睡前自行按摩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藉由簡易的自我穴位按摩疏通經絡,減輕鼻塞過敏之不適。

Read More

BNT效期展延 6個月變9個月

6月及8月到期疫苗打完沒 得問疾管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BNT成人劑型新冠疫苗傳出效期疑義,食藥署24日澄清,已於今年1月同意BNT有效期限由6個月展延為9個月,已有4批疫苗適用。 疫情未歇,疫苗接種作業持續,網路上卻傳出BNT公司批號2A087A的成人劑型疫苗有效期疑義,食藥署表示,經查該批疫苗冷凍儲存有效期限原為今年7月4日,後經食藥署同意展延至今年10月4日。 食藥署指出,該批疫苗外盒已黏貼更新後冷凍儲存效期粉紅色新標籤及冷藏保存期限白色標籤,皆符合相關規定。 食藥署表示,BNT成人劑型疫苗有效期限展延,是經審查廠商檢送的更新安定性試驗技術資料,於今年1月22日同意該疫苗於攝氏零下60度至零下90度冷凍儲存的有效期限由6個月展延為9個月。 自同意BNT成人疫苗有效期限由6個月展延為9個月,已有4批疫苗適用,除了這次被傳出有效期疑義的疫苗延長至10月到期,其餘分別為2批效期展延至6月、1批展延至8月到期,至於延長有效期限至6月及8月的疫苗是否全數接種完畢,相關數據在疾管署手中。 食藥署強調,藥品及疫苗的有效期限,是依據藥品及疫苗在研發過程中持續更新的安定性試驗結果,來制訂及展延有效期限,以證明在宣稱的效期內能夠維持一定的品質標準,此為國際通行的藥品審查規範及作法,民眾可以安心施打。

Read More

吃太多不運動 脂肪肝比疫情前嚴重

中央社∕台北24日電 「類熱浪」持續發威,各地飆高溫,炎炎酷暑來襲,很多人狂喝手搖飲消暑,事實上,含糖飲不僅只會愈喝愈渴,醫師也提醒,含糖飲是脂肪肝凶手之一,建議少喝或選無糖。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今天記者會中表示,脂肪肝對國民健康影響不亞於B肝、C肝,因為所謂慢性肝病三部曲,起因除了B肝、C肝帶原,還包含脂肪肝,都會導致肝臟發炎、演變為肝硬化,再惡化成肝癌;台灣40歲以上民眾已超過半數有脂肪肝問題,脂肪肝將成為未來國病。 楊培銘說,近年愈來愈多年輕人發生脂肪肝,他遇過最年輕患者是十多歲青少年,脂肪肝的成因是吃太多、不運動,過剩的營養以脂肪形式儲存,漸漸出現脂肪肝,甚至當疫情出現,宅在家中多了不運動的藉口,發現不少腹部超音波檢查民眾的脂肪肝程度較疫情前更嚴重。 楊培銘表示,含糖手搖飲在是造成脂肪肝的凶手之一,手搖飲中的果糖進入身體後會變成三酸甘油脂,囤積體內,建議民眾盡量少喝含糖手搖飲,選擇無糖茶類手搖飲或許是好選項,但無糖的鮮奶茶卻不一定安全,「因為我們不知道店家在飲料中加了哪些料」。 脂肪肝問題不可置之不理,但民眾若已有脂肪肝問題,也不用太過悲觀,楊培銘說,脂肪肝是可逆的,只要改善生活習慣,保持運動習慣,少吃高糖、高油食物,多吃蔬菜、適量攝取具有糖分的水果,甚至重度脂肪肝患者都能在半年內擺脫脂肪肝。 確實有不到10%的脂肪肝患者是看起來瘦瘦的人,是因遺傳問題造成脂肪肝。楊培銘說,對脂肪肝患者或脂肪肝高風險者而言,減重是最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只要原本的體重降下10%,肝脂肪量就會改善,換句話說,一位體重90公斤的脂肪肝患者,只要減重9公斤,就能向脂肪肝說再見。 國健署過去曾提醒,「補充水分」是防中暑撇步之一,但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含糖飲料,以免流失更多水分。無論是靜態活動或動態活動,民眾都應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要養成每天至少喝2000㏄白開水的習慣,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應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應喝多少量為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