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腦炎及重症 醫籲嬰幼打疫苗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全台莫德納嬰幼兒疫苗已開打,面對BA.4、BA.5進入社區的威脅,許多家長急切地想讓孩子接種疫苗建立保護力,卻也考量疫苗副作用陷入糾結。東元綜合醫院兒科部部長王昱程表示,有效預防兒童腦炎、染疫重症和「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除了做好防疫措施,就是接種疫苗建立保護網。 王昱程醫師說,接種疫苗會考量疫苗的效果跟安全性,以研究來看,雖然施打在幼兒身上的莫德納(每劑0.25ml)或BNT劑量只有成人的1/4或甚至更少,但抗體生成的成效跟成人相比是相當的,副作用也沒有比成人高,經EUA專家評估下是利大於弊,仍然建議家長及早為嬰幼兒接種疫苗以建立保護網。 臨床研究重症或死亡的個案,多數原本就有神經疾患或心臟疾病,在有共病的情況下,其實反而更建議要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除非在接種第一劑有過敏反應或正在發燒,以及急性發炎的時期,這些情況就會建議暫緩或不予接種。 王昱程指出,最常見的副作用還是注射肌肉位置的疼痛紅腫、手臂痠痛無力,或是在注射部位附近淋巴結腫大,這類輕症副作用大約在2-3天會慢慢改善,如果疼痛狀況難以忍受,家長可以幫幼兒冰敷(10分鐘以內)或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發燒機率不算高,但仍要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 醫師王昱程特別提醒,幾個月大的小小孩在這個年紀可能無法表達哪裡不舒服,家長要細心留意嬰幼兒的行為表達,像是哭鬧不安、食慾不振、疲倦或活動力變差。如果2-3天狀況有緩解就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大一點的幼童可以表達胸口疼痛、呼吸喘、爬樓梯後頓時無氣、嗜睡、食慾不振、心跳加速,這類情形就需要立即就醫檢查。 王昱程進一步解釋,像mRNA這類的疫苗,家長最擔心就是發生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症狀,其實這類症狀最常見是發生在青少年階段,相比嬰幼兒的發生機率是極低的,但仍建議在接種疫苗後兩週內,家長要特別留意,如果持續出現盜汗、嘔吐、肚子疼痛、食慾不振、呼吸喘、心悸,持續而無法改善下,也需要立即就醫治療。

Read More

表揚醣科學開創研究 翁啟惠獲頒有機化學四面體獎

中央社∕加州拉荷亞23日綜合外電報導 中研院院士翁啟惠榮獲有機化學界四面體獎有機合成創新獎,表揚他在醣科學的開創性研究。這是研究複合醣及它們在生理學與疾病生物學扮演的角色。 根據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院今天發布的新聞稿,四面體獎於1980年設立,每年頒發給在有機化學、生物化學或藥物化學領域有重大原創貢獻的化學家,得獎者獲頒一面金牌、證書和1萬5000美元獎金。 翁啟惠目前擔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與斯克里普斯研究院合聘特聘研究員,今年3月31日才獲頒美國化學家協會的「化學先驅獎」,表彰他在化學領域的傑出貢獻。 曾經榮獲四面體獎的著名化學家和具開創性的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大村智、葛魯比斯、野依良治、夏普里斯和寇利。 翁啟惠表示:「獲頒今年的四面體獎,以及我們在醣基化化學和生物學方面的研究獲得肯定,是莫大光榮。如果沒有多年來與我共事那些具啟發性的科學家和合作夥伴,我的研究不可能成真。我們持續努力解開生物醣基化如何影響疾病,以及最終如何治療這些疾病。」 中研院曾表示,翁啟惠長年致力於化學生物及醣分子的科學研究,是全球首位發展多醣體自動化合成、以酵素方法量產醣分子及醣蛋白的科學家,他也持續將醣科學應用於癌症疫苗、醣晶片、醣探針、對抗病毒及細菌藥物研究。

Read More

大暑全台燒 4招可降溫

國健署建議適時補水、避免中午曝曬、做好防曬措施及注意身體狀況 農曆24節氣中的大暑報到,全台各地天氣炎熱。圖為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23日下午湧入參與活動人潮。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3日電 今天是農曆24節氣中的大暑,各地天氣炎熱。國健署提醒民眾,當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神智混亂、抽筋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儘速就醫。 中央氣象局上午持續發布18縣市高溫燈號資訊,包括雙北等7縣市可能有攝氏38度極端高溫。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新聞稿分享戶外降溫4招,首先是適時補充水分,尤其避免含有酒精飲料,也要注意尿液顏色,當尿量減少、顏色變深,就表示體內水分不足。 第2招則是提醒戶外工作者,隨時注意工作環境的溫度與身邊同事狀況,儘量避開中午太陽直曬的時段進行戶外工作,且作業環境避免密閉,保持空氣流通,並提供風扇、水霧,簡易遮陽裝置等方式降溫。 國健署強調,在酷熱的時段採取輪班制度,儘可能增加休息時間與頻率,隨時注意自己及身邊夥伴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立即停止作業、尋求支援。 有慢性疾病者,應注意是否適合高溫或高濕度的工作環境;從事高溫或高濕度環境作業者,應進行職前與定期身體健康檢查。 此外,要做好個人防曬措施,包括穿著寬鬆、透氣而顏色較淡的衣服,戴遮陽又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 最後就是要注意個人健康狀況。國健署指出,當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如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 國健署表示,當出現前述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到陰涼處、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Read More

職能治療 躁鬱病友走出幽谷

豐醫義賣精障患者作品,展現心理醫療復健成果。(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25歲的張小姐從國中躁鬱症發病開始,反覆入住急性精神科病房;每當症狀穩定回家後,總是因為外在的課業、生活壓力,頻繁地再入院,至今已近10年。結束學業後,在家中與媽媽一起工作,因無法規則服藥,生活壓力而反覆入院。豐原醫院精神科醫師評估留院持續接受治療,醫師及職能治療師團隊評估安排職能治療,張小姐可以在日間留院接受庇護工作。 在日間留院接受庇護工作期間,張小姐可以規則來院服藥,生活作息穩定,在豐原醫院向日葵咖啡屋賣飲料、販售茶葉蛋,未再反覆住院,減輕家人照顧負擔,並可以賺取生活費。 職能治療師可依個案安排不同治療活動,並依興趣、目標、能力安排和調整難易度,以達治療效果。

Read More

〈醫師專欄〉 見樹不見林

吳重達 60多歲男性,進入診間就開口要求排手術時間。醫師嚇了小小一跳,因為,這病人是初診病患。亦即,醫師之前與他沒碰過面! 病人因右肩痛、活動度受限與力量喪失來診。搬重物占他的日常工作中很大比重。過去,雙肩也多少發生過不舒服的狀況。約兩年前,右肩二頭肌長腱斷裂,在他院開刀。此次,他院的超音波檢查結果是袖口旋轉肌肌腱有嚴重的“部分”撕裂傷;要他到“大醫院”開刀。 醫師的理學檢查結果認為旋轉肌肌腱應該完全斷了。X光檢查可見肱骨頭往上位移,代表旋轉肌肌腱若不是斷裂與內縮;就是肌腱都壞死,不見了!醫師個人不認同超音波在肌肉、骨骼系統的診斷準確度與價值。病人卻拒絕醫師做關節攝影或核磁共振來評估旋轉肌肌腱的提議;因為,他怕死了顯影劑。 協調後,醫師做了手術。與醫師術前預測相同:棘上、棘下肌肌腱完全壞死,肩舺下肌的上半部也不見了;肱骨頭與肩峰骨形成一個假性關節。沒東西可修補,就做了清創手術。術後,疼痛消失,活動度增進至日常生活、自我照顧無妨的程度。只是常有無力感,畢竟肌腱全不見了。 袖口旋轉肌肌腱斷裂是與年齡相關性很大的退化性病變。二頭肌長腱在肩關節內通過旋轉肌下面往上臂走;這肌腱在中老年人會因退化而較易發生斷裂。因旋轉肌與二頭肌長腱可被視為“生命共同體”,診斷與治療時必需一起考慮進去! 只看到顯而易見的二頭肌長腱斷裂就動刀,忽略了評估旋轉肌肌腱是常見的臨床狀況。二頭肌手術是將遠處斷端固定在肱骨上,對功能增進效果有限。反而是早期發現、針對旋轉肌肌腱做該做的手術對病人才有真正、實質的幫助。 見樹不見林,應當是解釋這病例的最佳形容吧! (作者∕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

高齡、高度近視 青光眼危險群

醫師劉宛成表示,青光眼稱為「隱形的視力殺手」,一點也不為過。(北榮桃分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青光眼是一種會導致患者失明的眼睛疾病。根據統計,40歲以上成年人,罹患青光眼之機率約為2%,但隨著年齡增長,到70歲以上罹患機率可能會上升到10%。但可怕的是,青光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大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眼疾,直到被檢查出眼壓過高,而確定診斷時,才驚慌失措面對可能失明的危險,因此稱青光眼為「隱形的視力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眼球內存在一種流動的液體,稱之為「房水」,房水可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正常的眼壓是靠著平衡房水的「分泌」與「排出」來維持,若房水分泌過多,或是排出受阻(如排出的管道堵塞或隅角被擋住),造成過多的房水在眼球內蓄積,就會導致眼壓的升高,而產生青光眼。過高的眼壓若不儘快治療,則會導致視神經的受傷,繼之而引起視野的缺損及視力的喪失。 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如下:年齡超過40歲者、高度近視與高度遠視者、眼睛受過外傷者、糖尿病患者、患有貧血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長期使用類固醇者、過量吸菸者、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

Read More

美首見2童猴痘病例 疑家人傳染

中央社∕華盛頓22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衛生權責機關今天說,國內首度在2名孩童身上發現猴痘病毒,分別為加州一名幼兒和一名非美國居民嬰兒,可能為家人傳染所致。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透過聲明表示,這兩起病例彼此無關,有可能是被家人傳染;2名病童健康情況良好,正接受治療。 猴痘會造成類似流感的症狀以及皮膚病變,過去多發生在非洲中部及西部地區,但近來全球各地陸續傳出疫情,大致在男男性行為者之間傳播。這種疾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傳染。 路透社報導,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全球逾60國發現超過1萬4000起猴痘病例,非洲有5人病故。 美國指出出現兒童猴痘病例並不意外,但專家手中並無證據顯示這種病毒在同性戀、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以外散布。  

Read More

WHO宣告猴痘為全球公衛緊急事件

中央社∕日內瓦23日綜合外電報導 猴痘病例數激增,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今天宣布將猴痘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這是世衛最高等級公衛警報。 世衛秘書長譚德塞今天在日內瓦召集專家再次根據國際衛生條例(IHR)召開緊急委員會議,在記者會上宣布接受委員會專家建議,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也就是世衛的最高警戒層級。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統計,已有71國通報將近1萬5400起猴痘病例。 由於2003年亞洲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造成嚴重衝擊,2005年世界衛生大會(WHA)通過IHR協定,各國共同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危機。 IHR中明訂「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指的是疾病傳播對其他國家構成公共衛生風險,需要國際協調採取應對。 若被定調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代表公共衛生發生嚴重、突然、不尋常、意外等事件;且很可能超出受影響國國界;需要立即採取國際行動的事件。  

Read More

台中孔廟考生祈福許願 令狐榮達祝大家一帆風順

台中市孔廟昨日舉辦祈福許願活動,副市長令狐榮達昨日帶領陪祭官共同升起風帆,祝福考生揚帆前行一帆風順。(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孔廟今年第二場祈福許願活動「功成名就、一帆風順」,二十三日在大成殿前廣場登場,由副市長令狐榮達擔任主祭官,依循古禮帶領所有參加者,向先師暨先聖、先賢敬拜,進行隆重祈福許願儀式,祈求應試順利、智慧開。令狐榮達表示,期盼參加祈福的民眾在先師的護佑下,都能一帆風順、無往不利,完成人生的志向與目標。 副市長令狐榮達現場與陪祭官共同升起風帆,一起祈福許願,盼所有考生都能揚帆前行一帆風順。他說,每到考試前夕,不少考生向至聖先師孔子祈求應試順利,昨日集合大家力量,祈求孔子保佑,希望大家在各自專精的領域,都能才華出眾、功成名就。 令狐榮達表示,昨日活動活動除遵循傳統古禮祈福外,還有結合時下最夯桌遊規劃四道闖關關卡,讓參與的民眾運用腦力啟發思考,並強化手眼協調能力,藉此舒緩應試者考前壓力。 民政局副局長徐照山表示,台中孔廟每年舉辦祈福活動,讓學子們從中獲得內心平靜,舒緩考前壓力,並預祝所有考生應試順利、金榜題名。昨日祈福儀式特別準備代表考生勤奮用功的「芹菜」、考試包中的「包子」及「粽子」、象徵節節高升的「竹筍」,及得到好采頭的「菜頭」等祈福供品,希望祈福者能夠勤奮努力,聰明智慧,登科及第。 台中孔廟所長李書華指出,參與人員現場完成報到均會領到一份祈願包,可當場寫下祈福心願懸掛於孔廟大成門前祈福架。另完成闖關者,還可至服務台換取經孔子神位加持的創意文創品狀元袋,祝福所有的考生、民眾應試順利智慧開、學習進步、一帆風順、高中狀元。

Read More

鋼鐵女神海選 名單驚見友隊啦啦隊員

鋼鐵女神海選吸近百人報名,競爭精彩可期。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P. LEAGUE+高雄鋼鐵人季外積極補強,鋼鐵女神雅典娜也不遑多讓,現正進行擴編海選,吸引了近百人報名;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海選吸引到人氣高的「友隊的啦啦隊員」帶槍投靠,有粉絲數近百萬的藝人來探詢,以及女團選秀節目成員,也不乏專業舞者同場競爭,這場顏值與舞蹈兼具的髮香界盛事,預料精彩可期。 鋼鐵女神雅典娜原已臥虎藏龍,新球季前,球團也「首度」找來主播和空姐來擔任職籃啦啦隊員的講師,針對口條、儀態、社群安排一系列培訓課程。師資陣容包括金鐘獎主持人獎得主、台視美女主播陳家頤,前日航空服員,同時也是培育成千上百位空姐的老師-瑞秋等等,讓鋼鐵女神雅典娜的才藝更加多元。 陳家頤是台視專任主播、《尋找台灣感動力》節目主持人,擔任多屆金馬獎、金曲獎頒獎典禮幕後花絮主持人,在新聞播報與主持都表現傑出,曾獲得2018年金鐘獎節目主持人獎的殊榮外,新聞報導專業領域也得到吳舜文新聞獎、卓越新聞獎肯定,將為鋼鐵女神提升口條功力。 瑞秋老師在日本航空公司服務超過10年,透過書本與專欄,分享自身經驗,指導無數名空姐與地勤成功進入航空業,在航空業界的學生不計其數,將為鋼鐵女神傳授美姿美儀及化妝技巧等課程,讓鋼鐵女神透過肢體增添魅力。 鋼鐵女神雅典娜海選報名活動預計七月底截止報名,八月初進行第一段內部評選,除了球團代表之外,也特別邀請「全能女歌手」林采欣及擁有舞蹈編排多年經驗的李筱希與前義大犀牛「吸睛女孩」騷寶寶等擔任評審團成員。 球團表示,只要年滿18歲,對籃球有熱情以及擁有舞蹈專長者皆可報名皆可上網報名,備妥資料後傳送至高雄鋼鐵人啦啦隊徵選信箱:marketing@steelers.com.tw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