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區垃圾分類 新北輔導10社區資源回收貯存區改造

新北市府環保局輔導十處社區資源回收貯存設施及空間改善,以提升社區垃圾分類成效。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府環保局為提升社區垃圾分類成效,今年輔導轄內十處社區進行貯存設施及空間改善,讓社區原本髒亂的資源回收貯存區,經改造後成為乾淨、明亮的回收空間,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環保局表示,社區垃圾集中處若未妥善規劃及管理,就會給人陰暗雜亂的感受,令人不想駐足逗留,如果有分類標示不清的問題,更會造成隨意亂丟,讓環境問題雪上加霜。 今年環保局規劃三階段輔導流程,積極輔導社區改善資源回收貯存區,讓分類明確且環境優美,使住戶自主性將資源回收進行細分類,提升垃圾分類的正確性及資源回收率。這次針對市轄內社區戶數達一百戶以上之社區進行篩選,經溝通與輔導後選十處有意願的社區進行資源回收貯存區形象改造。 環保局表示,受輔導的十個社區中,合康雙捷市社區管理委員會不僅更換回收設施及照明設備,社區住戶更總動員粉刷牆面,讓改造後的資收室煥然一新;寶石金典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則響應環保署推動資源回收細分類,一次增設十一個回收桶,有紙類、紙容器、塑膠容器、其他塑膠、照明光源、玻璃容器、資訊物品、金屬容器、乾電池及照明光源等,不僅擺設整潔乾淨,也主動輔導住戶正確分類,共同創造永續循環家園。 環保局說,將持續輔導轄內社區進行資源回收貯存區形象改造,希望透過社區與住戶良性的宣導,提升社區垃圾分類成效,歡迎更多的社區一同參與改造,讓住戶養成資源回收好習慣。 新北市府環保局輔導社區資源回收貯存區改造,分類更明確讓住戶養成資源回收好習慣。 (記者吳瀛洲攝)

Read More

郭為美在南美館推出「多采多姿」畫展

藝術家郭為美即日起於南美館推出「多采多姿」畫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冬天一定就是陰霾、灰色嗎?那就來南美館,觀賞由藝術家郭為美所推出的「De Colores!」,透過其豐富色彩,展現不一樣的冬天風貌。 「De colores」為西班牙文多彩多姿之意,意指藝術家將生活中的各種默觀經驗,以豐富色彩呈現。郭為美認為藝術創作非單純視覺印象紀錄,應結合自身生活理念和思維,才是創作應走途徑。每當獨處時,郭為美喜歡安靜的觀察周圍環境,以大自然為師、欣賞大地美善。 郭為美自幼受父親郭柏川薰陶,學習繪畫並留學西班牙,以西畫媒材為主,主題多以靜物、女性人像、風景畫為題,在寫實中,帶有自己情感,畫面顯現柔美、明亮的獨特氣息;郭為美從小至今,落腳多處,豐富的生活經驗,養成其對環境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此次展出的風景畫,以她在台灣南部及東部遊歷時,所見的壯闊山景和退休後旅居紐西蘭的港邊風光,兩者相互映照,從畫面整體色調呈現藝術家不同時期心境;靜物畫以水果為主角,以飽和色彩和柔順筆調,水果顯得新鮮又豐滿欲滴。 南美館表示,透過郭為美畫作,一改秋冬帶給人蕭條沉寂的枯老灰黃色調,也希望在後疫情時代,帶給民眾一個豐富色彩的冬天,展期即日起至十二月十九日於二館三樓。

Read More

崑大輔導小農開發線上銷售平台

崑大承接教育部DOC計畫,協助大內區在地果農結合地方人文地景,開發更多在地產業線上銷售通路。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管理系承接教育部之台南高雄DOC計畫,為協助大內區在地果農,突破疫情困境與大內DOC合作,結合地方人文地景,開發更多在地產業線上銷售通路,並利用黃嘉偉美學工作室的設備與技術,共同開設數位行銷課程,輔導小農進行數位推廣。 台南市大內區擁有豐富人文地景、悠久的在地文化,其白堊土地質看似貧瘠的惡土,卻能種出香甜的水果。崑大DOC輔導團隊致力縮短民眾數位化落差、協助偏鄉推廣農產為具體目標。 此次與大內DOC攜手合作,為大內區小農量身打造一系列數位課程,包括在地小農線上吸金故事整合行銷手法、果農吸睛貼圖的線上行銷手法應用與整合,以及影像推播小農與品牌故事行銷法等多元課程,讓小農們不僅能學習如何透過數位行銷自家產品?還能夠與鄰近在地風光結合,形成套裝雙贏路線。 崑大DOC計畫主持人、資管系副教授賴正文表示,好的農產品需要好的品牌包裝來行銷,疫情之後數位購物平台更加蓬勃發展,農產品選購管道不應只限於實體,應善用數位平台加以推廣,輔導團隊透過資訊課程帶領學員建構自己的品牌故事,以線上網頁推展自家農產品,藉由講師授課了解數位與產業是能相輔相成的。」 大內小農表示,透過崑大與大內DOC數位資源注入,帶動他們以數位學習行銷自家農產品,並藉由線上平台招攬新客戶,在疫情期間與降級後都不用為尋找新客源煩惱。DOC系列資訊數位課程輔導小農找到開源方式,也讓DOC順利幫助在地小農進行推廣。

Read More

萌娃參訪派出所 南警分享安全守則

大灣國小三百名學童十六日下午至永康分局大灣派出所參訪,派出所警方也特別分享警用裝備並開放學童體驗。(讀者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為推動兒童保護工作,南市警方配合轄區轄區校園實施交通與婦幼安全、毒品防制等宣導。十六日,大灣國小學生及北區康德爾幼兒園師生分別至永康分局大灣所及警五分局立人所參訪,警方除介紹警察工作內容外,也呼籲學童養成自我保護的安全觀念。 永康區大灣國小老師十六日下午帶領三百位二年級學生至永康分局大灣派出所參訪,永康警方特別出動大型重機,陳列各項裝備,讓小朋友們可以親自著裝體驗及拍照。偵查隊也藉宣導機會提醒學童拒絕毒品,如何遠離危害、保護自己,並介紹報案尋求協助的管道。 康德爾幼兒園四十多名師生,也在十六日至五分局立人派出所參訪,立人派出所長陳俞宏介紹警察使用的防彈盾、防彈頭盔、防彈背心、警銬、指揮棒、無線電等裝備。警五分局家防官則向在場學童們宣導「身體自主權」、「身體自我保護」等安全觀念。 警五分局及永康分局警方強調,期望透過宣導將安全觀念向下紮根,讓孩童養成正確的觀念進一步保護自身安全。

Read More

水環境教育

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到安定國小以闖關遊戲的方式,推廣水環境教育。(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安定報導 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前進安定國小,辦理前瞻水環境教育推廣活動,吸引一百零五位師生參與,透過闖關遊戲,讓師生在遊戲中了解到守護河川及珍惜水資源,寓教於樂。 六河局表示,台南最大的滯洪池「蘇厝滯洪池」,位於安定區,面積約四十一點五公頃,最大蓄水量達一百四十萬噸。以往溪尾排水因受曾文溪河水倒灌影響,內水難以排出,水患頻傳。 在滯洪池、出口閘門及蘇厝堤防等設施陸續完成後,積淹水情形已明顯改善,且除防洪安全外,配合以人文展現、水利解說、環境保育及生態教育等四大特色設計的景觀改善工程,讓附近居民有更多休閒遊憩空間。 六河局選定蘇厝滯洪池鄰近的安定國小,舉辦水環境教育推廣活動,將蘇厝滯洪池、第六河川局轄管的河川融入闖關遊戲中,讓學生藉由闖關遊戲,學習河川治理及愛護河川的觀念,利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高學生永續河川環境的認知,讓大家一同加入守護河川的行列,將河川知識普及校園。 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到安定國小以闖關遊戲的方式,推廣水環境教育。(記者林相如攝)  

Read More

月偏食

十九日晚間月偏食登場,南瀛天文館將透過網路全程直播。(南瀛天文館提供)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二0二一年最後一次機會!今年最後一次看見月食的機會將是十九日晚間五點半到七點,不想錯過難得一見的月偏食,但又煩惱不知該在哪裡、什麼時間點觀測?南瀛天文館運用科技的力量,利用YouTube頻道進行線上直播,讓天文迷不用出門也能在家安心欣賞這難得一見的天文奇觀。 南瀛天文館指出,這次進行線上直播,透過專業解說員與觀看直播的觀眾朋友互動,來了解月食成因及趣味天文科普知識,歡迎對天文有興趣的朋友們鎖定南瀛天文館最即時的FB粉絲專頁,獲得直播的第一手消息。 南瀛天文館表示,這次月偏食在台灣可見為「月出帶食」,由於發生時間為當日下午兩點,月球尚未東升,所以「半影食始」、下午三點十八分的「初虧」,甚至連下午五點時零三分的「食甚」也無法一窺其面貌;但無須灰心,下午五點十二分月球東升,就可以觀測到紅色月球開始脫離地球本影區、東側逐漸轉回灰白色的過程,下午六點四十八分復圓,月球完全脫離地球本影區,偏食結束;晚間八點零三分「半影食終」,這次月食全部結束。全程歷時一時二十六分,整個過程用肉眼即可看到。 十九日晚間月偏食登場,南瀛天文館將透過網路全程直播。(南瀛天文館提供)

Read More

台南好米

2021台南好米季農業產業文化活動將登場,由稻田到餐桌,推廣台南好米。(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2021台南好米季農業產業文化活動廿八日將在六甲路橋下登場,十二月二日和三日在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舉辦台南好米創意料理競賽、四日在東山休息站推出台南好米展售活動,由稻田到餐桌,推廣台南好米。 市府農業局說,今年一期作因稻作停灌,產業受到影響,為提振台南農產業,市長黃偉哲指示農業局積極規劃台南好米季與各項產業活動,帶動農產品銷售,打響「台南好米」品牌,提高農民收入。 本次台南好米系列活動,從稻田到餐桌的構想是台南好米品牌重要的概念,台南好米系列活動今年邁入第十年,市府除強調在地生產好米,也希望讓民眾能參與好米料理與展售,讓在地生產、美味料理、新鮮直購的概念能夠實現。 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台南推廣好米以來,每年提供適合親子共遊的活動給「好米粉絲」享用;今年打破地點限制,舉行一連串好米活動,從開幕到精彩的米食競賽,最後到展售,一系列的好米活動,也讓民眾看得到、吃得到、買得到台南好米。

Read More

梧棲阿海走訪鹹蛋糕百年老店 公所宣傳台中購物節

梧棲區吉祥物「阿海」昨日走訪鹹蛋糕百年老店「林異香齋」,宣傳台中購物節。(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二0二一台中購物節熱潮持續發燒,梧棲區公所主任秘書陳碧蘭十七日帶領農建課團隊搭配吉祥物「阿海」及公所同仁於現場宣傳,走訪在地鹹蛋糕百年老店「林異香齋」,平日來客絡繹不絕,在梧棲提到買伴手禮,相信很多人馬上聯想到古早味鹹蛋糕。 陳碧蘭表示,台中購物節歡迎作伙來趟梧棲輕旅行,感受在地風土、美食及人情味,順帶走特色的伴手禮,將能留下海線一日遊的美好回憶!同時在公所二樓藝文展覽區,即日起至三十日展出馬敏華老師的「撕中有畫」撕畫暨五七數字手工藝展。 陳碧蘭說,台中購物節從今年十月十日盛大登場,並擴大規模及延長舉辦時間至十二月九日,主推天天抽現金,來台中用振興券,三億現金抽不完,還要送你千萬豪宅,而且活動以來好消息不斷,還有很多大獎及壓軸千萬豪宅得主就要出爐了,預祝各位鄉親好朋友,大家心想事成、中大獎。

Read More

屏東縣抽水站添新兵 崁頂港東抽水站啟用

屏東縣崁頂港東抽水站在縣長潘孟安(前排右六)主持啟用典禮後,將可以有效改善港東村及附近農地淹水情況,降低災損。(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為改善崁頂鄉港東村及附近農田淹水問題,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辦理「溪州溪港東抽水站暨前池改善工程」,屏東縣長潘孟安十七日與水利署第七河川局副局長黃傭評及各級民意代表一同出席港東抽水站啟用典禮,港東抽水站完工後,可以有效降低港東村及附近農地淹水高度及減少淹水範圍,降低災損。 縣長潘孟安表示,過去港東村、北勢村的渠道,空有抽水站而沒有打通任督二脈,導致遇到汛期屢屢淹水,經縣府六年來的積極整治,透過港東抽水站的啟用進行抽排,增闢前池作為集洪、集水及設置八點多公頃的滯洪池容納洪水,並打通所有渠道,將港東村內積淹水抽除至溪州溪排水,可有效減輕長年淹水風險,讓村裡不再是逢雨必淹。 「溪州溪港東抽水站暨前池改善工程」主要包含將既有抽水量2cms(立方公尺/秒)抽水站改建為7cms、前池(面積約一公頃)及引水渠道等工程,業於今年十月二十日完工;除提升低地排水能力外,配合鄰近憲兵溝排水改善及龍港路側溝改善工程完工後,區域集水系統更加完善,可加速集水至港東抽水站進行抽排,降低港東村及附近農地淹水高度及減少淹水範圍,降低災損。 縣府水利處強調,歷年來已陸續完成憲兵溝排水改善工程、溪州溪排水崁頂支線護岸改善工程和溪州溪排水崁頂支線護岸改善工程,另外魚池溝排水改善工程第一期和溪州溪排水崁頂支線護岸改善工程皆已設計完成,刻正辦理用地作業,預計明年二月發包施工。

Read More

阿里山又有登山客摔傷 一個月內已釀一死二傷

阿里山眠月線十七日又有登山客摔傷,造成右腳踝骨折,嘉縣消防局立即派員救援。﹙記者張誼翻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阿里山林鐵眠月線,事故頻傳十七日又有登山客摔傷,造成右腳踝骨折,嘉縣消防局立即派員救援。登山客建議加寬鐵橋上木板及崩塌處設防護網,以增加安全度,有關單位表示將考量木板加寬。 嘉縣消防局表示,十七日上午十時二十七分,接獲民眾報案,指台北登山團一行三十人,包括二位導遊,自嘉義市前往阿里山鄉眠月線登山步道,於第二號隧道崩塌處,一名女性山友年約四十二歲不慎摔傷,意識清楚、而右腳踝骨折。 消防局立即派遣阿里山、奮起湖分隊,計三車七人前往救援。並會同林務局阿里山監工區、林務局工作站、員警共六名協助救援,已接觸到患者,並以簡易鐵道板車運送至救護車停放地點,再由救護車送醫急救。 阿里山眠月線在一個月內,有三名山友墜谷,釀成二傷另一名男山友不幸罹難。阿里山林鐵眠月線十月二十五日曾發生事故,一名四十二歲男山友在十七號橋上欲禮讓他人先行,不慎摔落二十公尺深山谷,送醫不治。十一月八日,一名年約五十四歲女山友在眠月線第八號隧道口不慎跌落約三層樓高的橋下受傷。 阿里山林鐵文資處表示,該處因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加上二00九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造成第一號明隧道崩塌、路線中斷至今。眠月線風景雖迷人,但因震災形成危險區域,提醒山友登山時,除要有充分準備外,還要四處留意周邊狀況,避免憾事發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