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最大兩場年貨大街陸續登場

台中天津路年貨大街將於十七日開跑。(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台中最大兩場年貨大街「2025天津路年貨大街」及「2025蛇來一中‧舞春市集」,將於十七日及二十四日陸續登場,天津路年貨大街約有七百個店家及攤商提供優惠年貨商品及服飾,一中商圈年貨大街找來十二強冠軍球員潘傑楷現身代言,開幕日還將發送象徵好運的新年限定紅包八百八十八份,幸運民眾有機會獲得五十吋大電視。 天津路服飾商圈主委張朝聖表示,為期十一的活動中,民眾來購衣辦年貨不僅有超優惠折扣,還有獎品豐富的抽獎活動、開幕福袋等多重驚喜等著民眾來採買試手氣,感受濃濃新春氛圍。 張朝聖表示,由於去年活動期間吸引近五十萬人次盛況,今年年貨大街主打綠能交通,鼓勵民眾搭乘捷運來遊逛,並推出「搭捷運抽iPad」活動,民眾凡是搭乘捷運前來,在捷運文心中清站內的指定點登入摸彩,即有機會抽中iPad大獎及捷運一日遊免費券。十七日開幕當天推出限量一百包的「蛇來運轉福氣袋」,每包售價兩百元,內含價值超過兩百元的精美商品,還有機會抽中機車、iPhone16、購衣券等大獎,獎品總值約六十萬元,消費三百元就可獲得摸彩券一張試手氣。 一中商圈二十四日至二月九日舉辦為期十七天的《舞春市集》,二十五日下午三點於尊賢大樓前廣場歡慶開幕,邀知名龍獅戰鼓團隊以震撼表演點燃年節熱情,並邀請潘傑楷與民眾互動送上親筆簽名球,現場還發送限定紅包八百八十八份,並準備了豐富的大型摸彩活動。主辦單位也提醒,一中商圈為台中最多公車線路抵達的商圈,鼓勵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避免壅塞。

Read More

中央大學開箱白色能源屋 集合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

中大教授陳正一、李勝偉所長及校長周景揚、曾重仁教授(左至右),在年終記者會,共同開箱「白色能源屋」,讓外界瞭解中大在綠能研發成果。(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中央大學在國內綠能科技研究上有傑出的表現,校方十三日於年終記者會中,開箱「白色能源屋」讓各界瞭解中大綠能科學研究成果。   中央大學校內的白色能源屋各項功能,民眾參觀時掃描QR-Code就可以聽到簡短的解說。(記者陳中興攝) 集合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的「白色能源屋」,去年有國內外近五十個單位,超過一千五百人次參訪;校方十三日安排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曾重仁教授、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李勝偉所長、電機工程學系陳正一主任等三人,說明設置能源屋的目的與功能,並實地領引媒體到白色能源屋參觀。   曾重仁教授說明校內「智慧型綠能多層微電網示範園區」座落位置。(記者陳中興攝) 曾重仁教授說,白色能源屋是由兩個四十尺貨櫃搭建而,上方有太陽能板,及收集各種數據的風向儀,為達到節能,能源屋白色的外牆是特殊油漆,能隔熱及阻檔紫外線;李勝偉所長也介紹能源屋內的儲能設備,以及具有節能功效的電源設施。 曾重仁說,展示的白色能源屋有四大功能,分別是利用太陽光電來創電;利用鋰電池及燃料電池來儲電;利用高效能建材、智慧照明、節能家電、智慧電錶來節電;利用能源監控系統、智慧電網來系統整合用電。 白色能源屋設置了鋰電池的儲電設施。(記者陳中興攝) 李勝偉所長指出,白色能源屋設計有三天的儲能電源,但去年夏天展開測試,能源屋自行發電及儲能下,持續運轉十七天不斷電,但因另有研究,才中斷測試。 曾重仁教授指著兩台氫能測試機表示,是國內上市大廠委託學校進行研發測試。(記者陳中興攝) 曾重仁教授、陳正一主任,李勝偉所長,都曾獲得多項的國內外學術獎項,曾重仁更是國內氫能研究的先驅,並擔任國家氫能標準委員會主席;他說,校方與國內多家上市電機及科技業者合作研究氫能電池儲存及發電,讓產學合作在中大發光發熱。    

Read More

竹市教師研習中心電梯更新完工啟用

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視察教師研習中心近日完工的電梯,以及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機房。(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教師研習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成為全市教師提升專業能力的研習場域,但電梯老舊,不時有故障狀況,造成教師們的困擾。新竹市政府於去年挹注一百八十萬元,用於更新教師研習中心的電梯設備,日前工程已順利完工,並於本月正式啟用。代理市長邱臣遠十三日特地蒞臨視察整修成果,並現場巡視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機房,他感謝教育團隊的辛勤付出,也致贈小紅包,祝福全體教職員工新年幸福安康。 邱臣遠說,新電梯的啟用不僅彰顯市府對資源分配與基礎設施的重視,也充分展現對特殊需求者及行動不便者的貼心關懷。此次工程的完成,將顯著提升教師研習中心在健康、舒適與安全層面的表現,為全市教師營造更為友善且安心的學習環境。 市府教育處表示,教育資訊網路中心機房承載竹市教育網絡的大數據處理與資訊安全,配置完善,包括二十四小時監控、不斷電備援系統、獨立發電機及與台電緊密連結的電力供應。機房內可即時監測用電量、溫濕度及資訊安全狀態,並配備完善的防火與緊急救援設備。 教育資訊網路中心表示,教師研習中心作為一棟四層樓建築,長期以來致力於陪伴教師專業成長與進修,原有電梯的鋼纜及中控設備因長期使用而嚴重磨損,已超過耐用年限,為避免因老舊設備造成安全隱患,中心在去年完成六百六十四萬元的廁所改建工程後,經由新竹市教師會的積極反映,市府補助一百八十萬元預算,改善大樓內的無障礙設施電梯,為教師創造出更安全的環境。        

Read More

教部關注寒假校安工作 提醒強化反詐騙、拒菸毒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小學寒假即將開始,教育部十三日指出,民國一一四年寒假期間,提醒全國各級學校利用各種宣導管道,加強校園安全工作,避免學生涉足不良場所或從事無安全規劃活動,以維護學生健康及安全。並加強反詐騙、拒菸毒等校安工作,並請值勤人員掌握學校及學生安全狀況,如須緊急協助,可電話通報校安中心。 教育部提到,近期警方查獲「大麻」(二級毒品)與「依托咪酯」(俗稱「喪屍煙彈、一口暈、上頭煙」)混入電子煙油偽裝的涉毒案件,請學生遵循「菸害防制法」,堅持「不推薦、不使用、不購買」三不政策;如有戒菸需求,可撥打衛生福利部專線尋求協助。 各界高度重視的詐騙防制,教育部也請學校鼓勵家長及師生透過手機下載「警政服務APP」或上網查詢內政部警政署「一六五全民防騙網」,及加入內政部警政署一六五防騙宣導LINE好友等資訊管道,獲取最新詐騙手法知識及反詐騙諮詢,避免成為詐騙受害者。 教育部指出,尚有交通安全、工讀安全、活動安全、校園及人身安全、居住安全、宣導資訊素養與倫理教育、網路賭博、防制犯罪預防、校園傳染疾病及師生健康、自殺防治等宣導主題, 教育部說明,各級學校值勤人員應堅守崗位,掌握學校及學生安全狀況,若獲知學生發生意外,請依「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通報;若遇情況緊迫或須協助事件,應先以電話通報教育部校安中心,或教育部國教署校安中心,校安中心均有專責值勤人員二十四小時輪勤。  

Read More

「滲透與默化」花蓮公共藝術教育展 走進公共藝術的多元面貌

花蓮縣文化局承辦的「滲透與默化-花蓮公共藝術教育展」十八日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第一企劃室正式開展。(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持續挹注公共藝術推廣的能量,由花蓮縣政府主辦、花蓮縣文化局承辦的「滲透與默化-花蓮公共藝術教育展」十八日在花蓮縣石雕博物館第一企劃室正式開展,展至三月三十日止。展覽將帶領觀眾走進公共藝術日趨多元的創作類型中,深入探索藝術如何滲透進日常生活,並與城市、建築、街道及自然景觀互動融合,形塑出一種無所不在的美學文化。 策展人胡朝聖表示,以「滲透與默化」作為本次展覽的主題,聚焦公共藝術在當今社會的深刻影響。從視覺、文化到環境氛圍,公共藝術已無所不在,並在城市空間中與人群日常生活密切交織。胡朝聖指出,公共藝術不僅僅是文化政策的輔助/延伸,更是當代城市發展中的核心元素。作為文化符號,它提升了生活品質與美學素養,並彰顯了土地的歷史與文化脈動,成為城市面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胡朝聖表示,當代的公共藝術,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合作,結合文化政策與產業資源,使得藝術作品可以進入城市的各個角落,成為永續發展的文化生態系統。本展不僅呈現公共藝術在社會中積極推動文化與美學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改變人們對城市景觀的理解和感受。展場更以多元靈活的規劃方式,介紹十二組大型公共藝術設置案例,讓觀眾有機會親身感受,並參與公共藝術如何滲透與城市景觀共生。此外,展覽更提供關於公共藝術、政策與產業之間深刻對話的契機,邀請觀眾探索公共藝術在當代社會與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與價值。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歡迎花蓮鄉親過年期間帶上您的家人與朋友,親臨展覽現場,感受公共藝術如何「滲透與默化」於城市與生活之中,共同見證它豐富城市面貌與人們生活的美好力量。

Read More

巴奈.母路接任原民局長 廖修武接任智發會主委 2/1起生效

巴奈.母路接任原民局長,廖修武接任智發會主委二月一日起生效。(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十三日發布人事案,原住民族行政局局長由巴奈.母路Panay Mulu接任、智慧城鄉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廖修武接任,自一一四年二月一日起生效。市府指出,吳肇銘主委因家庭因素,向市長張善政表達希望多陪伴家人,擬任職至一一四年一月三十一日,張善政最終勉予同意,也特別感謝吳肇銘任內對於智慧桃園發展的貢獻,傑出表現值得高度肯定。 市府表示,新任原民局局長巴奈.母路是阿美族人,原任職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副教授職務,長年從事原住民族信仰與文化研究,包括「原住民祭儀」、「樂舞文化」、「藝術管理」與「文化行政」,以行動深耕部落文化的保存,相關專書、論文著作等身,學術與實務經驗兼具。張市長期待借重巴奈.母路教授的專業與經驗,持續推動桃園原民政策,讓市內超過八萬名原民朋友獲得更全方位的照顧。 新任智發會主委廖修武今年三十六歲,現為市府顧問,擁有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曾擔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專門委員、總統府諮議等公職;亦具備多年科技產業研究經驗,曾任資策會產業分析師,廖顧問曾參與張市長的數位政策研擬工作,張市長就任後即延攬進入市府。在此期間,廖顧問致力協助推動桃園市智慧城市業務,協調跨局處合作導入智慧科技,與市府內相關業務單位合作順暢,熟悉智發會業務,接任後將能延續並擴大市府推動「智慧桃園」的成果。

Read More

彰基「癌篩保健康,樂活長相伴」癌症篩檢宣導

彰基癌篩宣導,葉彥伯和醫護提醒參加彰縣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乳癌及肺癌等癌篩可獲百元禮券。(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基十三日舉辦二○二五「癌篩保健康,樂活長相伴」癌症篩檢宣導,現場為民眾提供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乳癌及肺癌等癌症篩檢服務。彰化縣長葉彥伯說,大腸、直腸癌年輕化,衛福部已放寬四十五歲開始,就可以每兩年做一次篩檢,呼籲縣民把握參加五種癌篩可各獲百元禮券好機會。 彰基癌症篩檢宣導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彰基副院長張東浩醫師、腫瘤中心主任洪儷中醫師、護理部督導長楊美玲等人到場,一起宣導癌症篩檢的重要性。葉彥伯謝謝彰基除了在癌症篩檢之外,有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關懷計畫,今年得到衛福部考評第二名,希望彰基與衛生局一起合作,在社區裡面讓癌症去污名化,同時提升民眾對癌症篩檢的認知。 彰基張東浩副院長表示,今年癌篩活動比往年提早開始,原因是國民健康署爭取到相當大的經費進行擴大癌篩,例如大腸癌擴大到四十五歲以上到未滿七十五歲,以及四十歲上以未滿四十五歲有家族史者;癌症不可怕,怕的是不主動,如果符合條件主動站出來做癌篩,就可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成效,邀請符合條件的民眾到彰基做癌篩。 抗癌鬥士吳秀樺現身說法,她呼籲大家不用那麼害怕,不用那麼抗拒,好好地接受自己、挑戰自己,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可以早期看到自己的健康。

Read More

宏恩慈善、台中市經營者協會為彰化芳苑身心障礙喜願天使辦圍爐

宏恩慈善、台中市經營者成員為芳苑身心障礙喜願天使圍爐端上熱騰騰的圍爐餐。(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附設喜願家園、台中市經營者協會會長楊富家和協會菁英們一同籌辦身心障礙喜願天使溫馨的圍爐饗宴,一群平日忙碌於各大企業的菁英們搬桌椅佈置會場,會長楊富家與成員端著可口佳餚,逐一分送到每桌,圍爐饗宴正式展開,也逐一送壓歲紅包,讓身心障礙喜願天使在歲末寒冬享受溫馨的年節圍爐。 喜願家園圍爐饗宴的台中市經營者協會會楊富家表示,前年,社工說在家庭經濟、路途遙遠、照護能力、社區接納等因素,甚至部份無家可回的一二○位的照顧對象,,都會留園,無法返家團圓。協會成員有感於這群喜願天使的需求與團圓圍爐的期待,於是在協會會議中就提出為喜願天使舉辦圍爐饗宴的行動,並獲得協會成員的認同,同時獲得台中市金手獎樂團支持配合。決定自一一三年起,在農曆春節前召集人力、準備表演才藝,為喜願家園為這一群天使打造一個溫馨熱鬧的圍爐饗宴。 宏恩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吳子鈞醫師感謝經營者協會以及金手獎樂團的愛心奉獻,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菁英,原犧牲寶貴時間的服務,只為了讓喜願天使們感受到回家團圓的溫暖,更感謝工策會黃于珊總幹事串起了這一條愛的連線。

Read More

實境解謎遊戲即日起線上報名 彰化六景點等你來揭曉

彰化八卦山大佛等六景點實境解謎遊戲登場,王惠美邀請大家趕快報名參加。(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繼去年七月在二○二四鹿港小鎮光影藝術節舉辦實境解謎遊戲,全新實境解謎遊戲「台灣觀光一○○亮點」二○二五彰化月影燈季「行動代號‧大佛」活動一一四年一月十三日十二時起,在愛玩彰化LINE@主選單介面開放線上報名,活動從一月廿五日春節連假第一天開始,彰化縣長王惠美歡迎大家一起來彰化,用勇氣與智慧,揭開隱藏在八卦山六景點的秘密。 縣府府指出,謎關卡包含參佛道、九龍池、天空步道、八卦山自然生態園區及卦山村五大景點,以及隱藏版驚喜彩蛋關卡扇形車庫,八卦山大佛風景區是彰化最具代表性的旅遊目的地,不論是愛好自然生態、探索人文歷史還是尋找親子樂趣的遊客,都可以找到理想的旅遊體驗。 城市暨觀光發展處表示,解謎遊戲十三日中午十二時開放線上報名,在愛玩彰化LINE@主選單介面,報名參加「行動代號‧大佛」實境解謎遊戲,網路報名限量五百組,活動當天再開放一百組現場報名,每組收費一五○元可領取一盒解謎包,每盒可供一至四人遊玩,通關後每組可領取彰化涼圓、飲品及專屬通關禮各一份,數量有限,歡迎全國解謎玩家們與旅客來彰化玩,燒腦拿好禮,感受遊戲與彰化旅行的雙重魅力。

Read More

臺北大學贈千本學老誌 助竹縣長者學習老化

臺北大學贈竹縣千本學老誌,助長者學習老化,享受樂齡生活。(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國立台北大學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贈送新竹縣政府一千本「學老誌」最新期刊,縣府將分送至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幫助中高齡者學習面對老化,讓高齡者擁有豐富的樂齡生活。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老化是需要好好學習的課題。去年不老長健系列講座獲得長者們熱烈迴響,而國立台北大學與高齡與社區研究中心更贈送公益性「學老誌」第六期,民眾也可透過LINE免費閱讀學老誌電子版,幫助縣內中高齡者主動了解老化議題,成為有準備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面對老化。 竹縣府表示,「學老誌」內容豐富實用,針對生活、健康、運動、保障、文史、人物及科技等七大面向,提供中高齡者全方位的老化新知。每期更會專訪一位成功樂齡的代表人物,分享寶貴經驗,讓長者從中獲得啟發。 社會處表示,現代的老化觀念已經改變,不只關注身體健康,更重視如何讓長者活得快樂充實。透過這本實用刊物和專業團隊的帶領,期待竹縣的長者們能在社區中持續學習、成長,擁有豐富精彩的樂齡生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