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認感冒! 解尿困難揪鉤端螺旋體病

醫師楊清鎮提醒,清掃颱風汙水淤泥時應穿著雨鞋避免直接接觸汙水,以免感染「鉤端螺旋體病」。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日前颱風帶來強降雨,東北季風南下,時序入冬後氣溫逐漸轉涼,醫師提醒,赤腳涉水後若出現發燒、頭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可能是「鉤端螺旋體病」感染。此病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易被誤判。 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指出,鉤端螺旋體病發病高峰期多在夏季,主要是暴雨洪水沖刷土壤,將潛藏的鉤端螺旋體菌帶至地表積水和淤泥中。然而,今年至10月底仍有颱風侵台,鉤端螺旋體病的風險也可能隨之增加。 暴雨或颱風過後,這些病菌容易散布在淹水地區,清理淹水現場時,赤腳作業的民眾若皮膚有傷口,或不慎接觸到汙染的水源,透過口腔、眼睛、鼻腔等途徑,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 楊清鎮說,今年侵台的颱風多數都帶來嚴重的淹水災情,尤其是在低窪地區,過去在台中沙鹿曾發生過一起鉤端螺旋體病,起初該名患者僅出現似流感的感冒症狀,但在醫師的問診中,患者提到解尿困難。進一步檢查後,抽血顯示腎功能指數異常,經注射抗生素治療感染,最終患者康復出院。若未能及時發現鉤端螺旋體病,患者可能會影響肝、膽、腦等其他器官,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肝腎損害甚至死亡。 楊清鎮表示,在7月的凱米颱風和10月初的山陀兒颱風及10月底的康芮颱風後,台灣及周邊地區的鉤端螺旋體病案例增加。 同時,菲律賓因潭美颱風的影響,也面臨著同樣的危機。當前雨季帶來的強降雨使得感染病例大幅上升,至今約已累計近6000例,可見颱風不僅帶來破壞性的風雨,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楊清鎮提醒,若腳部有任何小傷口,在清掃汙水淤泥時務必穿著適當的防護鞋,避免直接接觸汙水。如果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例如發燒、頭痛等,切勿輕忽,應盡速就醫,及早治療。

Read More

〈社論〉呂政璋閃進又閃退,賴清德如何用人?

交通部長陳世凱(左)既缺乏交通相關職務資歷,也完全沒有交通專業或管理經驗。(中央社,資料照) 國民黨立院黨團才痛批賴清德總統在五大專業領域中,安插空降許多效忠於他卻未必有專業背景的人;近日又傳出台灣金聯董事長施俊吉突然被雲林縣前農業處長呂政璋取代,就任僅三天就閃辭的消息。這些事情不只再次證明賴清德用人唯親,不尊重專業的風格,也令人質疑「賴友友」是否已經成為民進黨當局用人的主要條件? 賴清德上任以來,其用人風格就飽受外界批評。例如總統府資政及國策顧問名單中,竟出現九十八歲的「廟公國舅」和「電台賣藥」、「性騷擾嫌犯」、「大學恩師」等等,儼然把國家名器當成酬庸市恩的物品。甚至,不只榮譽職的資政和國策顧問如此,政府部門和國營事業中,同樣也出現不少德不配位或才不稱職的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屬於「賴友友」,不是賴清德的親信,就是賴清德的僚屬、同鄉或師友。 舉例來說,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時的市府秘書長李孟諺,被外界公認是台南幫的核心人物,賴清德就職後他被任命為交通部長,但任職不到三個月就因婚外情曝光自請辭職。這固然是他咎由自取,但賴清德識人不明當然也難辭其咎。 又好比繼李孟諺之後出任交通部長的陳世凱,以往雖曾短暫當過行政院發言人和三屆台中市議員,但他既缺乏交通相關職務資歷,也完全沒有交通專業或管理經驗,純粹只因為他是賴清德競選時的競總發言人,深獲賴清德信任而已。如此用人方式,難怪媒體會批評賴清德是「只問親疏,不計專業;只論恩怨,不管是非」。 糟糕的是,許多「賴友友」還位居要津。據國民黨立院黨團爆料,賴清德在經濟、交通、新聞、金融、資訊五大專業領域中,安插、空降許多效忠於他,但不一定具備相關專業背景的人。以資策會為例,過去資策會的執行長都是由資訊專家擔任,可是現任執行長蕭博仁,固然是法學博士,但在內部會議中,連基層技術人員講的話都無法理解,試問他如何領導資策會?說穿了,只因為他是賴清德台南市長任內的秘書處長、法制局長,進入資策會就一路高升。 同樣的,閃進閃退台灣金聯董事長的呂政璋,自稱曾在全球最大創投任職,最多同時管理四個國家十二家公司、五百六十名員工,但國內多名創投界高層卻對他極為陌生。姑且不論他是否自吹自擂,但他的職場生涯沒有金融產業淵源,人盡皆知,他的父親與弟弟正因案通緝,也是事實;為什麼這樣的人能夠出任台灣金聯董事長? 另外,國策顧問陳輝東的兒子陳昱凱,原本被指派擔任外貿協會副董事長時,由於資歷嚴重不足,就已經引起外界強烈質疑,最近又被任命擔任台灣糖協董事長。試問,這樣一個對糖業一無所悉的人,讓他領導糖協誰能服氣? 更可議的是,賴清德非但用人唯親,而且手法粗暴。就像中華電信原任董事長、總經理都出身技術部門基層,均未達退休年齡,上任至今也才一年,卻突然「被退休」。台灣金聯原任董事長施俊吉任內,成功推動業務多元轉型,為台灣金聯增加四十七點八六億元資產,成效卓著,卻在任期未滿時突然被換,事前都沒有高層告知。資策會原董事長李世光亦復如此,他任內中規中矩,任期還有兩年,卻突然被曾任「信賴之友」台南分會會長黃仲銘取代。凡此種種,當然使得賴清德的用人風格更加令人非議。

Read More

F-5擬回賣美商 學者表認同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美國五家廠商洽購已解除戰備的空軍F|5戰機,擬作為美國海空軍假想敵訓練。學者分析,台灣空軍F|5「機身新、零件多、保養好」,改裝潛力大,加上已難應對台海敵情,目前僅保留RF|5偵照機。空軍也證實,共有五家美商洽詢購買事宜,將依美國安全援助規範完成第三方移轉,並公開標售。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舒孝煌表示,F|5在全世界的生產數量龐大,許多公司多以F|5作為假想敵訓練業務,少數則使用舊款F|16,台灣目前敵情威脅已不適合透過F|5擔負戰備任務,且無法滿足F|16V等二代機的訓練需求,若能販售給美國作為假想敵訓練則相當合適。 舒孝煌指出,美國對軍品的輸出入均有嚴格規定,首要條件就是維持「美國利益」,F|5戰機雖然是由美國與台灣合作生產,但也要符合美國軍品條件,即便轉售都需要經過嚴格審查與規定。 國防院學者蘇紫雲指出,這五家廠商為競標美國海、空軍假想敵中隊服務案的國防供應商,台灣的F|5機體壽命仍有近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以上;且根據公開資料,F|5能改裝成可模擬陣列雷達的新式電戰系統,不僅可進行纏鬥訓練,亦能遂行電子對抗操演。 蘇紫雲說明,依照美國安全援助規範完成第三方移轉並公開標售原因,此為軍隊控制原則,避免流入未經授權的最終使用者,若要轉用必須由美國評估並同意,過去台灣將美製UH|1H直升機、悍馬車移轉給邦交國亦循相同模式,「目的是避免使用國將美製軍備流入恐怖分子或敵對國」。

Read More

陳佩琪公布與柯P9年報稅資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十日在臉書發文,公布自一O四年到一一二年的九年期間,她與柯文哲報稅所填報之年收入,並強調這是每年報稅留下憑據所抄錄下來。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案,陳佩琪兩度以證人身分被檢方約談,陳佩琪九日在臉書發言指出,最近在整理桌子發現一張幕僚寫的單子,上面記錄柯文哲擔任市長八年,市長特支費七百萬至八百萬元,全部都給員工當績效獎金用,現在卻被說成一個見錢眼開、收受賄賂的貪汙犯。 陳佩琪十日再度在臉書發文,轉貼一段接受媒體訪問的影片,稱九月十二日舉行記者會時,說明民國一0八年至民國一一二年的五年間,所有可以運用的現金,也是五年間的存款來源,還要附上一張十年來夫妻的收入總額,抄錄自每年報稅留下的憑據,由於記者會當天尚未收集完全,所以十日一併公布。 陳佩琪在留言區公布的數字,分別為「一0四年七三五點二九六三、一0五年七五一點五八六五、一0六年六二九點九零五、一0七年七七二點三一六三、一0八年六九七點九九四三、一0九年六五五點五六六七、一一0年七零三點六二五二、一一一年九零九點七七四九、一一二年五四二點三二三六,並且特別標註單位為萬元。 陳佩琪特別解釋,七日當天的約談約在中午十二時結束,「檢察官問我有沒想要再說的,我說有,我有話要說,他還問我要列入筆錄嗎?我說想,我要列入,他也答應了,說要幫我寫入,於是有了九日臉書上前半段我寫的那些話。」

Read More

陸出生率續下降 去年新生兒減208萬人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和台灣一樣,大陸近年來出生率持續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中國統計年鑒二0二四」,去年末人口較前一年同期減少兩百零八萬人。三十一個個省市中,僅八個維持自然增加率為正成長,其他都是負成長。 大陸國家統計局近日發行的統計年鑒,公布了去年三十一個省市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加率資料。根據統計,大陸去年末人口較二0二二年同期減少兩百零八萬人,人口自然增加率為負千分之一點四八,較二0二二年下降八十八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為千分之六點三九,代表去年大陸平均每千人中的出生人數還不到七人。 儘管大陸整體新生兒人數下降,仍有八個省市區的人口自然增加率維持正成長,包含廣東、廣西、海南、貴州、西藏、青海、寧夏、新疆。雖然一般認為人口出生率較高的地方,往往是城鎮化率較低的地方,然而名列中國城鎮化率第四名的經濟大省廣東則成為一大例外,人口出生率達到千分之八點一二名列前茅。 據統計,去年廣東有一百零三萬名新生兒,已經連續四年成為唯一出生人口超過一百萬的省份,更是創下連續六年第一生育大省紀錄。

Read More

報考數下滑 警大稱不影響警力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中央警察大學報考人數逐年下滑且休退學人數倍增。(中央警察大學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立法院預算中心表示,警大學生休學人數近五年約在七十一人至九十六人間,但退學人數從一0八年度三十四人增加至一一二年度四十四人,且一一二年度退學人數為一一一年度二點二倍,為伍年來最高。警大則解釋,人數減少主因是配合機關用人需求少及少子化影響,休退學以在職碩博士班為大宗,不影響警察人力進用狀況。 根據警大提供的學生報名、畢業及休退學人數,報名人數近五年逐年下滑,一0八年度有四千六百八十三人報名,至一一二年度僅有二千七百九十三人;至於應屆畢業生總人數則從一0八年度五百四十七人減至一一二年度四百二十三人,均呈下滑趨勢。 對此,警大回應,先前學生報考人數減少的主因為配合實務機關用人需求減少及少子化因素,警察大學配合用人機關辦理計畫性招生,在用人機關的需求減少下,會妥適減少招生名額,也就使畢業生人數產生波動;而一一三年度報名人數已提升,較一一二年度增加四百多人,成長逾十六%。 至於休退學人數增加,警大解釋休退學學生人數以在職碩士班、在職博士班為大宗,占總休退學人數逾八成;一一三學年度狀況也較一一二學年度減少,再經與教育部大專院校統計數據比對,警大學生休退學狀況仍在相對可接受狀態。 警大強調,日後將繼續依機關需求辦理計畫性招生,不單以招生、畢業人數斷言警大招考策進作為成效;將持續鼓勵學生於修業年限內如質完成學業,且亦將積極關照有休退學意願學生,並提供相應協助或輔導,以穩健培育優秀警力。

Read More

保護野生動物 千人遊行3訴求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發起的「二0二四第二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十日登場,遊行民眾高喊「犬貓問題不逃避,政府面對不消極」口號表達訴求。(中央社)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年屢見野生動物與流浪犬貓發生衝突而造成傷的意外,多個野生動物保護團體十日舉行「二0二四為野生動物而走」,上千人參與遊行,呼籲重視野生動物保育,正視遊蕩犬貓問題並重新評估TNR策略,另也希望落實飼主責任實踐。 野保團體遊行並提出三訴求,包含重新評估TNR策略(Trap Neuter Return,誘捕、絕育、放回,縮寫:TNR),保護區犬貓禁餵食及移置;強化生態熱區遊蕩犬隻管理計畫並擴大範圍。 「挺挺動物應援」創辦人劉偉蘋表示,支持絕育也理解目前現行社會對流浪犬貓問題缺乏瞭解下,讓多數收容所無法好好落實人道安樂,導致收容空間滿載只能採取TNR策略;當台灣的土地上面,任何一隻犬跟貓都會有一個人來對應承擔的時候,才有所謂的飼主責任實踐。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也呼籲,真正的動物保護知識,必須落實在教育內,重點在於保育問題無法跨出原本的保育主管機關,內化成對生物多樣性的觀念主張。 為野生動物而走行動聯盟發起的「2024第2屆為野生動物而走遊行」10日登場,民眾製作道具參與遊行,為鯨豚生存請命,盼更多人了解鯨豚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中央社) 吳奕達表示,遊行訴求除了動保公民教育外,更是呼籲「不要製造野保與動保的對立」,重視野生動物保育的問題,路殺或棲地破壞,可能會對動物造成什麼樣的困擾或衝突,所以特別強調遊蕩犬貓跟野生動物之間發生的衝突。

Read More

天兔加入 11月4颱創紀錄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氣象署預估,颱風天兔十日生成,十四日會是後期路徑轉折時間點,須持續觀察。十日起東北季風影響至十三日清晨,北部及東北部轉涼,目前海面上有桔梗、銀杏、萬宜等三個颱風,加上天兔,屆時海面上將同時有四個颱風,創下十一月份氣象史上紀錄。 氣象署表示,除桔梗颱風外圍環流將會影響台灣地區天氣,其他颱風或熱帶性低氣壓則對台灣將不會有直接影響。銀杏颱風十日晚間位於海南島東方海面,將向南南西方轉向,朝越南方向行進。桔梗颱風則位於呂宋島東方海面,預估中心於通過呂宋島後,持續向西行進,其外圍環流可能於十二日起影響台灣地區,造成東北部山區較大雨勢。萬宜颱風則位於關島東方海面,其中心與台灣尚有約三千公里之距離。 目前位於關島一帶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晚間增強為今年第二十五號颱風天兔,預估十四日生成後仍會持續朝西行進,也不至直接影響台灣地區,但後期的路徑仍要再觀察。 氣象署表示,十一日台灣地區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北部地區將是多雲短暫雨天氣,山區可能出現較大雨勢,氣溫在二十二至二十七度之間,南部地區則為多雲時晴的好天氣,氣溫在二十三至三十一度。 十二日受東北季風及桔梗颱風外圍雲系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仍稍涼,東北部及東部地區有陣雨,中南部等其他地區為多雲天氣。十三日白天起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逐漸回升。十四日各地大多為多雲到晴天氣。十五及十六日水氣增加,北部、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南部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

Read More

〈全球探索〉川普重操單邊主義 全球震盪2.0

  「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是川普單邊主義作風的表現。(路透) 彭志平∕專題報導 川普確定重掌白宮,雖然有預料指出,只能再任四年總統的川普,將把施政重心放在美國的內政、經濟;但以美國仍是全球霸主、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川普的外交政策仍將左右全球未來走向。過去四年當中,一直沒有沉潛的川普,依舊擺出單邊主義的主張;在他第一個任期當中,全球政經局勢屢因美國單邊主義而震盪,如今隨著川普二‧0的到來,也恐將重演全球政經震盪二‧0。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當中,「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是貫穿其外交政策的主軸。在此最高指導原則之下,二0一七年一月就任伊始,川普就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前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二0一五年巴黎氣候協議,並且挑起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戰。當時川普單邊主義的諸多政策來勢洶洶,讓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措手不及。    川普不給糖吃 北約瀕臨腦死 美國政治學者藍道‧施韋勒(Randall Schweller)將川普的政策歸納為幾個特徵:不主張多邊主義、不再當給糖吃的大叔、不再有順風車。其中,「不給糖吃」對北約(NATO)尤有深刻影響,甚至,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更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原因是「美國和北約盟國之間,在戰略決策上毫無任何方式的協調合作,完全沒有」。 儘管馬克宏此說在北約內部也引來反對之說,例如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北約秘書長史托騰伯格都認為馬克宏的說法過度激烈、以偏概全;但是,光是川普要求北約各國提高軍費就讓北約盟國吃不消。當時,川普要求北約各國的國防支出占各國GDP占百分之二,目的是要減輕美國納稅人負擔;但是,三十一個北約成員國中,到二0二三年只有十一個國家達標。 川普在此次競選過程當中,非但沒有忘記當時對北約各國的要求,甚至還進一步加碼;他說,百分之二是「世紀之竊」,應該要提高到百分之三。接下來的四年當中,北約各國會不會順應川普的要求?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紐約時報》在今年七月十日北約華府峰會時報導,「北約正在設立一個新的指揮部,以確保即使美國在川普領導下退出北約,北約也能向烏克蘭提供長期的武器和軍事援助」。由此看來,北約恐怕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 二0一七年十一月法國總統馬克宏悲觀的指出「北約已經瀕臨腦死」。(路透)   俄烏戰或和 川普真有妙計? 北約當時已對俄烏戰爭預作準備,但川普在競選期間就已高喊就任後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川普有沒有說大話?現在還說不準,但他有何錦囊妙計各國倒是都等著看。 在川普二度當選後,他的前顧問藍薩指出,川普會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尋求現實的和平」,而非收復失土;但這句話還熱著,川普的政權交接團隊發言人就趕緊跳出來否認。川普到底要怎麼在一天內結束俄烏戰爭?現在大家都還霧裡看花,但俄羅斯總統蒲亭卻表示已準備好和川普討論烏克蘭戰爭,川普和蒲亭能不能談出個結果,現在只能等著看了。 對於川普二‧0時期的歐洲局勢變化,政治學者周陽山十日在民主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將對北約和歐盟構成新的嚴峻挑戰,甚至歐盟內部分裂將進一步加劇。他還預言俄烏戰爭將提前結束,烏克蘭不得不犧牲領土和主權完整,以換取美國的支持。無論如何,澤倫斯基現在的心情應該是七上八下吧!  川普2.0降臨 東協靠向大陸? 事實上,川普第一個任期的單邊主義風格,不但讓世界各國戒之慎之,甚至還惡之,美國的國際地位也因此大幅下滑。二0二0年九月,美國皮尤研究所針對十三個國家所做的民調顯示,美國在這些主要盟邦的聲譽重挫到該民調進行二十年來的最低點;這項民調也針對德、法、英、俄、美及中國大陸六國領袖的信心進行調查,川普還排在蒲亭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高居」倒數第一。 皮尤的這項民調範圍包括除了美歐主要盟友之外,還有亞太地區的日本、南韓和澳洲,某種程度反映川普在亞太地區也頗受負評。如今川普二‧0降臨,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就表示,川普施行單邊主義與貿易制裁手段等作為,若再掀起新一波貿易大戰,仰賴貿易及全球化的東南亞國家可能首當其衝。 東協國家對於川普重返白宮,有期許而且也有可能的因應對策。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八月十八的國慶演說中,直言「華府與北京間加劇的競爭對抗,是新加坡最大的地緣政治關切」;川普當選後,黃循財呼籲美國持續參與東南亞事務、更活躍地參與經濟活動促進貿易。在馬來西亞任教的學者歐陽路易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徹底改變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但也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 有學者認為,東協國家可能轉向中國大陸靠攏。圖為東協高峰會。(路透)   對台不友善 賴政府應慎因應 川普二‧0降臨,台灣民眾最為關切的還是他將如何處理兩岸議題。政治學者楊泰順在「美國總統大選與自由民主的內在困境」座談會中指出,川普多次發表對台不友善言論,如指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不滿台灣「未支付保護費」、視台灣為「筆尖」等,不同於現任總統拜登肯定「民主台灣」;而且,川普對於大陸侵台用詞和緩,對策則是加徵大陸百分之一百五十到兩百關稅,不似拜登多次表示武力介入。 儘管賴清德總統在川普當選後已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認為美國「制中友台」的力道不會因為政權更迭而有所改變,而且短期內台海情勢也不會有太大波動;但賴政府仍應妥慎擬定因應對策,尤其是川普已經放話要台灣將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百分之十。

Read More

敗家40億 公視華視又搞投資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公視TaiwanPlus近日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竟指川普是「重刑犯」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十日爆料指出,公視、華視董事會近日通過共同出資三千萬元投資一家新創AI與活動公司,她質疑,華視加入公廣集團十八年已虧損四十億元,本業都顧不好卻要去投資新創公司,投資虧損倒閉,難道又要納稅人的錢來賠? 柯志恩表示,身兼華視董事長的公視董事長胡元輝也到任華視二年,但業務績效依然連續虧損,看不到轉機,現在居然還要去投資「新創公司」,真不知公視、華視的高層哪來的財力與自信。 柯志恩指出,請問是否又要多了董事長、總經理與一堆高薪職缺可以安插?並且還要花費資金租賃、裝潢辦公室。更重要的是,公華視的本業都做得很好了嗎?成立新公司又是誰的指令?真正目的是什麼?誰來負責經營?萬一虧損是否又要政府來收拾殘局? 柯志恩痛批,公視早已背離所標榜「獨立自主、公正、公平、正確、尊重等基本價值」,變質成為特定政治立場的御用工具,用「假中立」自欺欺人,即使被譏評為網紅化及側翼化,公視仍毫無反省與改進。如此令人失望的表現,試問如何對得起「公共電視」這塊招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