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捐贈家扶、伊甸早療車

長榮航空啟動「讓我伴你飛」兒童早期療育關注支持計劃,捐贈汽、機車給家扶及伊甸基金會,加強對遲緩兒的訪視與協助。(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地區通報發育遲緩兒童達3.4萬人,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指出,卻有更多未通報的黑數亟待支援。長榮航空19日捐贈汽、機車予家扶及伊甸基金會,提供遲緩兒早療服務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希望遲緩兒童獲得更好的照顧。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家扶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持續為慢飛天使付出,長榮航空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捐贈早療服務迫切需求的交通工具。

Read More

急診醫護 單車環台宣傳

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率長庚急診醫師,騎自行車繞行11家教學醫院,為國際急診醫學大會宣傳暖身。(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長庚醫院院長黃集仁19日與數十名長庚急診醫師,共同由林口長庚出發,繞馬偕醫院等大台北地區11家教學醫院,騎乘共80公里到達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為2024年國際急診醫學大會(ICEM)暖身。 長庚醫院指出,TSEM舉辦30周年單車環台活動,由眾多醫療機構將共同參與,分階段完成環島騎行,以宣傳台灣高品質的急救醫療系統,並普及心肺復甦術(CPR)的學習,並讓更多人了解急診專科的重要性。 黃集仁身為2024年ICEM大會主席19日協同數十名急診醫師、桃園市消防局人員及急診護理人員,從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出發,途經台北市的11家教學醫院,包括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馬偕紀念醫院、中興院區、台大醫院、亞東紀念醫院、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台北慈濟醫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和國泰綜合醫院,最終抵達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全程約80公里。 長庚醫院表示,這次騎行活動是接續前面八天環台接力行程的最後一梯次,也是為TSEM30週年慶和2024年ICEM開幕式做宣傳。台灣急診醫學會榮獲主辦第23屆國際急診醫學會議(ICEM 2024)的殊榮,對於台灣的急診醫療體系來說意義重大,急診醫學會期待藉此機會強化急診醫師的專業能力,提升民眾對急診醫學的重視與認識。

Read More

吃蔬食 降膽固醇、跑全馬

中道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分享,他在吃素之後體力大增,至今已經跑了38次的全馬。(記者康子仁攝)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由中華中道領導文化總會主辦的「蔬跑盃」系列演講,19日邀請大愛電視台主播倪銘均,以「從知名運動健將談蔬食與運動」為題,分享「吃蔬食」的好處。以往膽固醇比較高的他,在吃了蔬食之後,指數慢慢恢復正常。中道文化總會理事長陳樹更是分享,他說,在吃素之後體力大增,至今已經跑了38次的全馬(全長42公里195公尺),他笑說「可能是吃素的動物耐力佳,也跑得比較快」。 理事長陳樹表示,他是從50歲開始接觸素食,至今已經20年,深刻感受到自從吃素之後,不僅腸胃病不藥而癒,跑步的耐力更是大為增加,吃素以前耐力比較差,吃素2年後開始跑全馬,至今已經跑了38次,他開玩笑說,「草食動物跑得比較長、比較遠,也比較快,不像肉食動物耐力比較不夠」。 已經吃素14年的倪銘均告訴聽講者,以往他是「無肉不歡」的肉食主義者,但是實際吃素之後,親身見證身心靈各方面的益處,而且不僅對地球好,更是對自己的健康有好處,所以就積極加入推動素食的行列。 已經吃素14年的主播倪銘均告訴聽講者,以往他是「無肉不歡」的肉食主義者,但是實際吃素之後,親身見證身心靈各方面的益處。(記者康子仁攝) 倪銘均說,今年1月,他邀請台灣10多名素食運動員,和證嚴法師一起分享吃素的好處,其中包括世界健美冠軍,甚至連奶蛋都不吃,還有國內的摔角冠軍,以及世界太極拳的金牌和跑了5千公里的超馬老爹,這些人統統吃素。 倪銘均強調,他要分享的是,過去大家可能認為吃素會營養不夠,但不分國內外,有許多知名的運動員,像是網球天王喬科維奇、F-1賽車好手漢彌爾頓等人都是素食的愛好者,也徹底打破外界「吃素會營養不夠」的刻板印象。 倪銘均分享,以往他的膽固醇指數比較高,在接觸素食之後,指數就開始慢慢下降,而且世界衛生組織已經示警,第一類的致癌物包括醃漬、加工類的火腿、香腸、培根和臘肉等,第二類為紅肉,像是牛、羊、豬肉等,但矛盾的是,大家都怕得癌症,卻喜歡大口吃肉,所以有一句話說「不怕癌細胞,只怕沒有愛的細胞」。

Read More

胃痛治不好 竟心臟有黏液瘤 質地鬆軟、隨時可能破裂 達文西微創手術及時切除

婦人左心房2公分黏液瘤,童綜合副院長、心臟外科醫師鄭伯智圖以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員榮提供/中央社) 記者吳東興∕員林報導 62歲蔡姓婦人因胃痛多年一直查不出原因,到員榮醫院檢查,發現左心房內有1顆2公分腫瘤,隨著心臟收縮,在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漂來漂去,經轉介台中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鄭伯智醫師,以達文西心臟微創手術切除。 病患說,3、4年前,突然感到左胸靠近胃部的地方不舒服,她以為是胃病,但一直查不出原因。後來,疼痛的位置靠近左側胸腔,今年5月間到員榮醫院求診。 經心臟內科醫師張木信診斷,確定心臟內有顆腫瘤,轉介給在員榮駐診的台中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心臟外科醫師鄭伯智,他研判可能是顆2公分大的黏液瘤。 鄭伯智說,心臟黏液瘤質地鬆軟,隨時有破裂的可能,好發於左心房,在心室舒張時,黏液瘤經由二尖瓣滑到左心室,心臟收縮時,又從左心室逆流回到左心房,腫瘤在心房跟心室間漂來漂去。 他說,有些黏液瘤會在漂動過程中破裂,而破裂的黏液瘤碎塊會隨血流到處跑,依文獻記載,如果漂到冠狀動脈會引起急性心肌梗塞,大部分的碎塊會漂到腦部動脈引發中風,少部分會跑到腎動脈,造成腎動脈梗塞,也有跑到肝臟、脾臟、胰臟及小腸,引起這些器官衰竭的風險,所以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治療的選擇。 鄭伯智為該患者進行達文西微創手術切除,病理報告確認左心房黏液瘤,術後隔天即轉入普通病房,且練習走路復健,心臟超音波證實心功能良好,數天後出院返家。 鄭伯智表示,心臟良性黏液瘤多半在心房中膈的左心房內,也是心臟中較深的位置,而達文西手臂可不鋸開胸骨結構,從心臟的後方進入左心房,清楚分離腫瘤和正常組織。 鄭伯智說,心房黏液瘤的組織結構很鬆散,容易因為患者劇烈運動或用力咳嗽而讓腫瘤破裂,漂出心臟,阻塞全身的動脈血管,所以這類腫瘤最好是一經診斷就及時治療,以免漂出去,中風後才後悔莫及。

Read More

林伯豐:和平要務實 最簡單方法九二共識

針對賴總統就職滿月發言,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十九日表示,和平要務實一點,最簡單、最有效的達成方法就是「九二共識」。(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對於總統賴清德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十九日表示,賴清德的方向正確,出發點也是為台灣好,最後目的是為了和平;但是和平要務實一點,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九二共識。 三三會舉行六月例會,林伯豐說,賴清德有心想把台灣治理好,組了三大委員會並發表聲明,方向是正確的,最後的目的是為了和平;但和平要務實一點,賴清德講得雖然很好,也對台灣有幫助,但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達成方法就是九二共識。他強調,贊同賴清德的說法,但是務必要把和平作為最終目的。 針對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林伯豐則說,民進黨有其盲點,現在台灣做不到二0五0淨零碳排,主要問題是能源政策仍仰賴燃煤、天然氣,應使用核電才能落實減碳。童子賢是企業界的模範,如果能由他主導,對台灣是有利的。此外,他也強調,應該使用核能才能達成減碳目標。 日前三三會赴大陸訪問,並與國台辦主任宋濤見面,外界關注是否談論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議題與後續可能的發展?林伯豐表示,到大陸訪問的目的就是要緩和兩岸關係,企業界若能夠貢獻一分心力,這是他們該做的,經過兩岸多聯繫,應該會有轉圜的餘地。

Read More

氣候變遷挑戰 施振榮:核能值得討論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十九日談及核能議題表示,觀察世界大趨勢,G7認為核能是一種選項。(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十九日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表示,能源是產業發展的關鍵,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更需集思廣義、形成共識。至於台灣是否應繼續使用核能,施振榮表示,觀察世界趨勢和安全技術發展,「(核能)是值得討論的一個項目」。 總統賴清德今天在就職滿月記者會上宣布成立三大委員會,其中,「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中研院長廖俊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副召集人。對此,施振榮表示,能源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尤其現在朝向綠能發展,需要各界取得共識,做出最好的決策。 談及核能議題,施振榮表示,觀察世界大趨勢,G7認為核能是一種選項。對於是否認為非核家園政策可行?他回應,「我沒有意見。」 對於AI發展將帶動用電量成長問題,施振榮表示,以台灣半導體科技發展量能,應該想辦法降低AI晶片的用電需求,目前雖然耗電量大,但仍有很多改善空間,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應該可以達成節能目標。 另對於賴清德成立委員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影響,施振榮表示,這是一個大事情,需要集思廣義、形成共識,作為長期能源政策;至於核能是否應該繼續使用,他認為,在安全技術越來越進步的情況下,「(核能)是值得討論的一個項目」。 隨著AI產業發展,施振榮坦言,電力需求將增加,台灣作為AI王國,一定要解決電的問題,同時也應該不斷思考研發省電技術。 至於缺乏核能是否會造成台灣電力供應不足?施振榮表示,這需要專業計算,考量經濟發展、電源供應等,由專家精算後做出決定。

Read More

府設3委員會 藍委:破壞體制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宣布成立三項委員會,藍委十九日砲火全開指出,總統成立三個委員會就是要將自己的手伸進行政院,破壞體制。賴清德已經過度擴權,若那麼想兼管行政事務,可以大膽地進行修憲,不該毀憲亂政逕自擴權,這已經不是黑箱,而是民主專政。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表示,成立委員會不重要,重點是要做什麼,民進黨設各種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隊,除安插人選,看不出有什麼效果。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表示,前馬英九總統曾提出修法增訂第十四條之二,賦予總統成立委員會法源,但被民進黨否決,導致賴清德成立的三個委員會沒有法源基礎。 她認為,賴清德成立的三個委員會,跟行政院推動的政務有許多重疊的地方,涉及多個部會權責,賴清德在沒有法源依據的情況下成立委員會,有違憲、違法問題,除非現在是動員戡亂時期,否則還是應該回歸民主憲政制度處理。 許宇甄指出,賴清德既然要請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就要讓產業界人士能發揮專長,提出接地氣的能源方案;此外,賴清德應該多關注兩岸問題,促進兩岸和平靠的不是組成體制外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而是要依憲法面對兩岸關係,務實面對兩岸問題。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質疑賴清德是要當「太上行政院長」?還是不放心行政院長卓榮泰?外界對成立委員會後的總統府、行政院分工問題產生疑慮。 國民黨團書記長洪孟楷也指出,賴清德宣布成立「氣候變遷」、「健康台灣」、「社會韌性」三大委員會,但過去八年蔡政府總共成立了四十五個所謂的辦公室、國家隊或委員會,其中多少疊床架屋?賴清德不先重新整理舊的辦公室,還要成立新委員會,真是荒謬。

Read More

賴總統三個委員會疊床架屋

記者康子仁∕特稿 總統賴清德就職滿月,他在記者會上宣布,將成立「防衛韌性」、「氣候變遷」和「健康台灣」三個委員會,不僅在憲政體制上疊床架屋,削弱行政院長職權;更漠視台灣當前最重要的內政難題,就是少子化、缺電和詐騙橫行,更值得賴政府重視。 賴清德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相關業務和國防部、內政部息息相關。但他選定由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和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擔任副召集人,卻未將行政院長卓榮泰納入,等於跳過閣揆直接指揮內政部與國防部,不符憲政體制。 此外,「氣候變遷」和環境部業務有關,「健康台灣」主管單位為衛福部,賴清德不思由體制內著手,要求相關部會設法改善;卻改由體制外的委員會發號施令。賴清德才剛上任一個月,就給人不信任、也不尊重行政部門的印象,更直接打臉前總統蔡英文,彷彿她過去八年的相關作為毫無績效,非得賴親自主導才能大刀闊斧改革沉痾。 因為賴清德的台獨主張,讓台灣沉浸在戰爭的威脅當中,才會有加強「防衛韌性」的需求,但這並非人民最關切的。事實上,台灣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少子化衍生的各行各業缺工、隨時都可能爆發的跳電和缺電危機,以及無所不在的詐騙產業鏈,還有年輕人的低薪和電價、物價上漲,帶來的通膨循環,才是民眾生活中的痛苦來源。 過去八年蔡英文執政所成立的委員會、辦公室或國家隊高達四十五個。人民最想知道的是,為何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要阻擋企業界購買疫苗?力挺高端疫苗卻涉及炒股疑點重重,還有小吃店買快篩、超思採購進口蛋弊案,以及學甲爐渣、綠能光電弊案等,族繁不及備載;至今賴政府不僅沒有給一個答案,還要提出覆議,推翻藍白立委好不容易通過的國會改革法案,閹割立委的國會調查和聽證權,倘若不能還給人民一個公道,成立再多的委員會也是枉然。

Read More

賴駁侵害行政權 稱已與卓溝通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宣布總統府將成立三大委員會,要為台灣面臨的「氣候變遷」、「防衛韌性」及「健康台灣」三挑戰提出解方,在野黨質疑恐侵害行政權。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十九日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這三大議題需要全球的視野,以國家整體的高度成立國家委員會,過程中也與行政院長卓榮泰密切溝通,力駁侵害行政權的質疑。 民進黨發言人吳崢在中常會後轉述,賴清德會中再度向全體中常委說明成立三個委員會的目標,包括「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要面對的是全球共同的氣候變遷議題,台灣要善用產業優勢,扮演國際社會積極關鍵的角色,化危機為機會,成為國際新典範。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是要強化社會整體的韌性,讓台灣有更堅實的力量,人民有更堅定的信心,能夠面對各種災害和挑戰,強化台灣安全,世界也就更安全。而「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則是可以追求國人健康為目標,期望國人健康、國家更強,也讓世界擁抱台灣。 賴清德也表示,他希望全體黨公職,都要體認到「面對新問題,不能只用老方法」。因此,他將建立有效率的溝通平台,也呼籲全體黨公職都要團結合作,為台灣帶來進步與改變。 根據與會人士轉述,賴清德在會中強調,因為「氣候變遷」、「防衛韌性」與「健康台灣」都是國際關切的議題,台灣必須跟上國際腳步,因此需要有全球的視野,用國家整體的高度,更積極地成立對策國家委員會。但推動過程中,他都有跟卓榮泰保持密切溝通,力駁侵害行政權的質疑。

Read More

立院限期政院提財劃法修正案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財劃法》逾二十五年未修正,目前在立法院財委會併案審查的草案累計達二十案,但尚無行政院版。財委會十九日通過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王鴻薇及民眾黨立委黃珊珊等人共同所提臨時提案,請財政部於下會期開議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 排案的財委會召委、國民黨立委羅明才已於日前召開公聽會,草案也完成詢答,此次議程原擬協商條文,但因尚無行政院版,並未進行逐條條文審查。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呼籲,行政院要趕快提出版本,才能具體討論、協調怎麼修法,否則審查財劃法修正案淪於泛談;財委會另位召委、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說,並非行政部門拖延修法,而是《財劃法》修正有特殊性,法案複雜,必須慎重,以免漏洞百出,後遺症不斷。 黃珊珊說,民眾黨團提出財劃法修法版本,並不希望影響到中央的運作,也沒有要回復到精省前的分配比例;但希望財政部提出版本,以及國民黨團版本能否考慮做些修正,大家能在折衷的情況下找到共識。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表示,國民黨團的版本不是不能討論,但行政院必須提出版本來討論,不能讓人覺得行政部門傲慢。 賴士葆則說,《財劃法》這麼重要的一部法已逾二十五年未修正,修法醞釀這麼久了,目前在立法院也已經有很多版本,但為什麼至今行政院不提修法版本?大家都提出版本來討論,而不是都不用修正。王鴻薇建議,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開議前,行政院能夠提出財劃法修法版本。 對於立委表達的意見,主持會議的羅明才裁示,擇期再辦公聽會。 另外,財委會也通過賴士葆、王鴻薇及黃珊珊等八人共同所提臨時提案,請財政部於下會期開議前,提出財劃法修正草案於立法院審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