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吃不下…可看吃播增加食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全球有超過1/5的老年人患有老年性厭食症,董氏基金會引述研究指出,老年性厭食症的成因相當多元,觀賞吃播影片可透過視覺與聽覺刺激,以及陪伴感與社交連結,幫助促進長輩的進食意願。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指出,老年性厭食症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進食障礙,特徵為食慾下降與食物攝取減少,是導致肌少症、衰弱、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的重要風險因子。 根據一項2021年發表於《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研究指出,觀看吃播影片並同時進食的參與者,比獨自用餐者攝取更多食物,並感受較少孤獨感。 同年發表於《Appetite》的研究則指出,觀看他人料理,能有效提高個人進食的動機。最新2025年刊載於《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研究亦發現,吃播有助於提升觀眾對食物風味的感知,使食物「嘗起來更好吃」。 吃播影片內容會影響飲食行為,許惠玉表示,吃播可透過視覺與聽覺刺激,激發食慾與味覺想像;對獨居者而言,吃播也可模擬共食情境,以陪伴感與社交連結,緩解孤單與寂寞。 不過,許惠玉提醒,2025年《Appetite》期刊研究指出,觀看健康食物影像,能提升對健康食物的偏好與攝取意願;相對地,頻繁觀看高糖、高脂或速食類影片,則會增加對不健康食物的渴望與攝取量。影片能否有效影響行為,取決於是否呈現健康內容、具吸引力,且能引起觀看者興趣。

Read More

夜半驚醒難眠 中醫調理睡飽飽

神門穴、內關穴有助於放鬆身心、幫助入眠。(南市醫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2歲王先生飽受失眠困擾長達10年,近3年雖持續服用安眠藥,仍常常半夜兩點驚醒、輾轉難眠,每晚都睡不到4小時,白天精神不濟。轉求助中醫針對個人體質進行中藥調理2個多月後,終於能夠連續入睡6小時以上,即使夜間醒來也能快速再入眠、夢境減少,王先生說,「已經很久沒睡得這麼安穩」。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江驊修指出,失眠常見症狀包括入睡困難、夜間頻繁醒來、多夢、清晨提早醒,以及白天疲倦無力。現代醫學治療失眠多仰賴安眠藥,但藥物易引起白天嗜睡、頭暈、步態不穩、認知功能下降等副作用,且具有依賴性,長期使用恐影響生活品質。中醫治療失眠透過「辨證論治」,從望聞問切診斷體質,運用清熱、滋陰、疏肝、化痰等方式調和陰陽,改善睡眠品質。常用藥材包括夜交藤、柴胡、熟地黃、黃連、黨參、茯神、蓮子等。臨床研究也證實,中藥治療失眠療效佳且副作用少。 他說,除了中藥,針灸對改善失眠亦有顯著效果,能促進入睡、延長睡眠時間,提升睡眠品質。常用穴位如神門、內關、百會、足三里等,有助放鬆身心、幫助入眠。 江驊修提醒,想要改善睡眠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中午過後避免咖啡、濃茶、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而且白天避免過度午睡並規律運動;睡前少用3C產品、避免激烈運動及吃宵夜,並減少水分攝取以降低夜尿干擾,才能事半功倍,提升睡眠品質。

Read More

〈中華副刊〉東坡筆端十花箋

■王金玉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白居易筆下,四月之驚景躍然紙上,而東坡居士,則在這片絢爛之中,以筆為舟,心作舵手,探索著季節的更迭,將自然之聲,輕拂心弦,灑落於那無垠的思緒之海。 東坡居士筆下十花箋,並非簡單的自然鏡像,而是以其詩人的敏銳感知與禪者的深邃洞察,將塵世草木賦予了新的生命。桃花之熱烈、杏花之細雨、梨花之純淨、海棠之慵睡、牡丹之華貴、櫻花之落雪、菊花之傲霜、荷花之映月、桂花之馥鬱、梅花之傲雪,皆成詩行,皆入禪境。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嫣紅新翠間,三兩點疏影橫斜,春三月的生機在禽鳥戲水中悄然萌動;「杏花飛簾散餘春,明月入戶尋幽人。」月夜的花間雅集,紛飛的花瓣如碎玉落雪,將最後幾縷春光揉碎在宴席之間,多情的銀蟾穿簾入戶,與友人共守這份暮春的繾綣;「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絕句以青白水墨暈染春末,當飛絮漫天之時,看似喧鬧的滿城花事,卻在冷色交織中氤氳出繁華將逝的淒清;「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獨樹一幟的海棠,以流動的夜色為宣紙,月光攜香霧在回廊間遊走,將花魂的溫潤光華定格。 在宦海浮沉的三十載春秋中,蘇軾衣襟上沾染的,不僅是江南桂雨的馥鬱與嶺南梅霜的清雅,更是他筆下詩句跌落於宣紙上的不朽印記,那是他與世界萬物的私密對話,是穿越時空的生命注腳。 在杭州通判的悠長歲月裡,他以詼諧而深邃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自我寫照的畫卷。其中,「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一句尤為傳神。此句不僅展現了蘇軾年歲漸長卻依然保持童真樂趣的生活態度,更與杭州百姓共賞牡丹之盛,醉後頭戴鮮花、踉蹌而歸的逸事相映成趣,引得路人哄笑連連。在這句中,詩人連用兩個「羞」字,人花相映,妙趣橫生,展現了詩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轉至揚州知府任上,蘇軾運用擬人化的筆觸,描繪了花事的繁盛:「芍藥櫻花兩鬥新,名園高會送芳辰。」點明了賞花之地的雅致環境,更暗含了詩人與民同樂、超然物外的灑脫情懷;而任杭州知州時,為勉勵友人劉景文,他寫下了「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表面上是描繪初冬的蕭瑟景象,實則深刻隱喻了劉景文雖已步入晚年,卻依然保持著風骨凜然、不屈不撓的精神風貌。 杭州通判期間,蘇軾與張先同遊西湖,聞彈箏之聲而靈感湧現。彼時,他雖因政見不合王安石而自請外調,處於政治生涯的低谷,但杭州的山水卻滋養出了他豁達的心境。他以「芙蕖盈盈」、「白鷺慕娉婷」等擬人手法,暗喻彈箏人風姿綽約;又以「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之句,與上司楊元素共賞桂花時讚歎道。時值深秋,月缺霜濃之際,桂花細蕊已乾涸,但蘇軾卻認為此花本應屬於「桂堂仙」,賦予了其超凡脫俗的氣質;被貶至嶺南惠州的艱難時刻,蘇軾悼念侍妾朝雲時作「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他以梅花為喻,高度讚揚了朝雲不懼嶺南瘴癘、毅然相隨的高潔風骨。 東坡居士筆下十花箋,不僅展現了蘇軾深厚的文學造詣和豐富的情感世界,更讓人看到了一個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豁達樂觀、超然物外的自我靈魂。

Read More

〈中華副刊〉西門遺蹤(中)

■希米 尼采說,人之所以偉大就在於它是一座橋。經歷不同,意會就不同,橋,是每個特殊經歷的獨特記憶。過去的記憶,如水般流來,現在的人,如風般飄去。因此真實面對獨特的記憶,才是唯一出路。尼采又說,所有真正偉大的思想,都是在行走中產生的。現實生活,城門是一個過渡,逢山開的路,遇水架的橋,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始終都是自己要跨出第一步。如果城門不開,擋住去路,要麼毀牆另造它門,要麼撞破強行通過,這是人類生機的起滅,也是城牆存廢的根由。尼采更說,沒有人能為你建造一座橋,你必須自己跨過生命的溪流,沒有人,只有你自己。為了跨出去,你必須克服自己的恐懼弱點與缺陷,其中最關鍵的是,時時刻刻,都要為自己負責。作為一座城牆,一扇城門,也有自己的使命,歷史的,以及一己的。尼采堅稱,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因此在不可避免的轉變過程中,成為你最好的自己,便是橋的最終目的。城牆的去留,仍舊免不了地形風水的蝶翼鼓動。 何止南北向,大西門之所以惹禍,全在它明擺的是貫通東西要衝的一顆絆腳大石,暗地裡卻是過去所處位置的一種解仇似地清淤。建造城門之初,五條港區並未被包覆,大西門後來又往內陸遷徙,城裡城外益加疏離。舊仇疊上新恨,就在整治市容拓寬道路之際,便也毫無疑慮地劍指年久失修的大西門成府城第一座被拆除的城門。既然當年不護門,今日也別想成基,因此任其消失,淹沒於地底,說不定背地更踹上一腳灑上土砂。趁著日據初期古蹟保存法──〈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只及於內地,對台灣形同白紙之便,就在淤積陸浮成五條港遺跡之後,街區市鎮大幅擴增之時,拆除大西門就成為治理績效的第一道金牌。以至文化資產意識抬頭之後,30年代修復了「大東門」及「大南門」,是台灣府城垣最早被修繕的兩座城門,小西門也被以搬遷到成大之後保留了下來。獨獨大西門,絲毫殘跡都不給。大道尚未完工,城門早先一步遺忘了所有。這或許是歷史的偶然,卻未必不是人為的必然。 大西門,到底哪裡去了?我在南勢街(和平街)北勢街(神農街)前前後後找了幾回,又越過國華街到西門路民權路交口找了許久,之後穿過宮後街繞進水仙宮又回到風神廟接官亭,仍舊毫無所獲。西羅殿旁及風神廟前的修建石碑均未提及。這些可能的街廓,都沒找到大西門遺址標示處。神農街一間老屋前賣著該厝的古(78-105年)瓦,不是牆垣。仁愛街路口標示馬雅各醫館舊址,路旁老房山牆木框紅磚斑駁。在看向西邊的街道行醫,卻遭到浮陸漢醫排擠,之後滋事者造謠抹黑尋隙圍攻,馬雅各幾度進出府城。停車場旁老房,似乎刻意保存著不堪模樣,但仍舊看不出與大西門的關聯。南北勢街幾處正在開挖的工地,出土的多半也是土而不是牆。倒是民權路西門路口一家掛著老古石碗粿布簾,帶點「滿樓紅袖招」般妖嬈,引我過盡神農街,繞出藥王廟,穿越金華路,前往老古石街。 身處府城西外城的信義街,毋寧說是一條小小的步徑,兩旁有幾間美食特色店,但許多古屋日漸敗壞,鄰兌悅門民宿邊巷弄及集福宮前多處堆雜著破瓦廢材,看似無人居住看管。當我讀到:1963年范迪颱風過境,大南門中梁倒塌壓傷民眾;二戰後,大東門遭占用,城樓1952年被拆除,1955年9月艾瑞絲颱風造成城垣崩塌,壓垮民宅,多人當場被活埋時,突然意識到,城門不管被拆還是被留,必有其不可磨滅的原因。但這麼多年過去,大西門連個遺址牌柱都難立定的流水車陣裏,多少學子市民觀光客過盡千帆皆不是,少了認識這片土地歷史中很重要的這一塊,是否有其他方式可以補足深化這個區域特色,以及這座城市與世界的連結力度,更進一步強化臺灣(臺南)各族群對於城市文化特質的歷史記憶,免以遭受抹殺湮滅的厄運。

Read More

〈中華副刊〉苦楝花開

■許松華 老巷口的苦楝樹開花時,總像是誰把暮春的最後一盞燈芯浸在了紫水裡。細碎的花瓣被風捲著,飄過青磚牆上斑駁的苔痕,輕輕叩響了雕花木窗。我仰頭望著那團淡紫色的霧氣,恍惚看見二十年前的自己正踩著磚縫裡的野草,抱著書包往家跑。 那時外婆總在苦楝樹下納鞋底。她藏青色的斜襟衫沾滿碎花,針線笸籮裡躺著幾串晾乾的苦楝子。「囡囡看這花穗,」她摘下我的書包,枯瘦的手指撥開層層疊疊的嫩葉,「像不像仙人遺落的瓔珞?」樹影在她銀白的髮髻上搖晃,落下滿地細碎的紫色光斑。 花事最盛的日子,巷子裡終日浮動著若有若無的苦香。賣麥芽糖的老伯推車經過,叮叮噹噹的銅鈴聲驚起滿樹蜜蜂。外婆會用竹竿打下幾串花,和曬乾的橘皮一道縫進素絹荷包。「苦楝花能驅蚊蟲,」她將香囊繫在我腰間,「可別嫌味道澀,苦到盡頭自然甜。」 那個梅雨季來得格外早。雨水裹挾著未開的花苞砸在瓦簷上,我蹲在門檻邊,看紫色的小船順著水流漂向巷尾。外婆戴著斗笠冒雨採花,雨水順著蓑衣淌成溪流。「花落了就結籽,籽落了就生根,」她解開浸透的布帕,露出幾朵完整的苦楝花,「世間好物總不長久,記在心裡才不會化。」 蟬鳴聒噪的夏季,我攥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站在樹蔭裡。外婆把曬乾的苦楝子裝進鐵皮盒,連帶十二個繡著不同花色的香囊。「聽說那裡的冬天冷,」她低頭扯斷線頭,「要是想家了就聞聞這個。」鐵盒開啟時會有細沙般的聲響,彷彿儲存了整個雨季。 去年深秋回舊巷,苦楝樹正在落葉。金黃的扇形葉子打著旋兒,覆蓋了青石板上孩童新畫的跳房子。樹根處不知何時冒出了幾株幼苗,嫩綠的葉片怯生生地蜷著。風起時,我聽見乾枯的蒴果在枝頭沙沙作響,像是外婆壓箱底的綢緞衣裳在輕聲絮語。 昨夜暴雨突至。清晨推窗,見滿地紫色浮萍似的落花,竟比當年開得還要濃烈。水窪裡浸泡的香囊褪成了月白色,唯有絲線繡的「平安」二字,仍像新抽的芽尖般鮮亮。

Read More

代謝症候群防治 高市收案全國第二

國健署長沈靜芬(左2)頒獎予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有成的高雄市衛生局人員及獲獎績優診所王宏育診所(左1)及晶品診所(右2)。(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為降低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衛福部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鼓勵診所醫療人員透過疾病管理及個案追蹤,協助患者改變飲食及生活型態,開辦至今年8月屆滿3年。高雄市衛生局指出,全市已有400家以上診所參與,累計收案超過6萬人,為全國第2,較去年同期成長近2倍,日前更有19家診所獲國健署績優表揚,顯見這項防治計畫在高雄推動有成,協助市民預防延緩慢性病發生。 本身為家醫科專科醫師的衛生局長黃志中表示,代謝症候群是慢性病的前哨站,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但卻會讓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到6倍,透過早期發現與生活型態調整,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就是結合疾病前期危險因子防治,由醫療人員指導增進病人自我健康管理識能,不僅防治慢性疾病,亦能減輕後續健保醫療資源負擔。 衛生局指出,目前全市參與這項防治計畫的診所已超過400家,累積收案人數超過6萬人,且個案危險因子完整指導率超過9成,亦優於全國平均;此外川宏、吉田兩家診所的多名個案,經治療或生活型態改變後不再符合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緩解率達40%,幫助在疾病前期控制及防治危險因子,做好個人健康管理。 深耕社區的王宏育診所院長王宏育,身為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推手之一,高度參與實踐與支持,親自規劃設計表單與衛教工具,運用社群及專業學會倡議,帶動同儕參與,也獲國健署「推動貢獻獎」肯定。 他分享指出,有位患者是因到診所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時發現他成人健檢、癌篩都沒做,經建議檢查發現數值紅字,符合計畫標準收案,經衛教、飲食管控成效顯著,結果太太、鄰居、親友都跟著來,帶動建立自我健康管理習慣。

Read More

物理治療師精挑輔具 助障友走出門

伊甸物理治療師鍾宜芳為惠芬阿姨調整電動輪椅踏板高度。(伊甸基金會新竹區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由國際物理治療師協會訂定的9月8日「世界物理治療日」,在台灣亦訂為物理治療師節。物理治療師不只是運動或復健的專家,更是陪伴身障、長者或受傷患者,重新找回行動自主與生活品質的守護者。今年伊甸基金會特別致敬服務於社福領域的物理治療師,邀請竹市府委託伊甸辦理之新竹市輔具資源中心的物理治療師鍾宜芳,與大家分享12年陪伴民眾自立生活的故事,感謝他們守護身障者的尊嚴與自由。 鍾宜芳從高中護理科起步,大學轉入物理治療,本希望投身醫療領域,但發現自己更期待支持更多使用者的日常需求。鍾宜芳說,「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能直接看到需要,提供適切的建議,而且自己以後也可能會用到。」 談到最深刻的經歷,鍾宜芳提起服務多年的惠芬阿姨。今年68歲的惠芬阿姨,因罹患小兒麻痺,且因身體變化,無法使用枴杖行走,曾經長時間待在家中,心情低落,經鍾宜芳細心評估後,發現只要有合適的電動輪椅,阿姨便能重回社區。於是她協助申請補助、安排試坐,並耐心教導操作,終於讓惠芬阿姨擁有專屬的電動輪椅。從買菜、逛街到出國旅行,她逐步走出家門,也在伊甸邀請下嘗試地板滾球,透過運動結交許多新朋友。 惠芬阿姨(右)感謝伊甸物理治療師鍾宜芳(左),讓她認識許多合適的輔具,協助提升生活品質,鍾宜芳為惠芬阿姨調整電動輪椅踏板高度,雙方感謝彼此、相擁而笑。(伊甸基金會新竹區提供) 鍾宜芳說,剛進入輔具中心時,對身心障礙者生活細節不熟悉,惠芬阿姨的分享讓她逐漸理解移位、出門、維修等挑戰。其實身障者才是老師,他們讓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需求。透過陪伴,她深刻體會身障者的不便,也更加珍惜這份專業背後的深刻學習。 伊甸基金會新竹區區長黃聖文表示,多年來,伊甸以服務使用者為本,致力打造尊重差異、促進自立生活的輔具服務系統。在服務過程中,亦結合輔具評估、社工、維修與行政等多元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讓使用者能順利取得所需資源。

Read More

〈中華副刊〉關於某些發生

詩/汪啟疆 畫/盧博瑛  日子 病歷表散置書案,月曆先撕到冬天 妻叮囑的愛心奉獻收據報稅我全放失了 紙張平放折摺日子作紙飛機 (宮部美幸說:人真的都應該 嚐一次窮人的辛苦日子)不能只靠白日夢 時間酷愛生命的出發和殞滅 眉目垂搭下來休息 風鈴卻將夢勾出聲音 日子讀日文翻譯「最初物語」是件好事 對另一世將發生什麼新鮮事充滿好奇。  陽光 夜的雨水留漬內陽光閃動 自窗櫺逼入眼瞳 昨夜大雨雷鳴。陽光的 此刻生出蒸騰,燥熱與萎縮、悶燻 時間日曬在找 已被太陽蒸散何處的雨水 (妻說她常常忘記我靜坐書房窗櫺時是一隻鳥) 皮膚沾住燙熱而有了幻化 一切均衡放置在該有的所在 陽光不累嗎?一夜淋浴就夠 再度點燃另一個日子的燙度嗎?  在端午 源於愛恨嗔怨的現實長河 波鏡之愛頗自戀的流放透明,有一行岸上 行走足跡 隱匿於菖蒲、漁舟、家國內。 意識的掙戰、骨骼內九歌、粽葉所裹纏 絲的美麗 飲雄黃酒那張桌子沒擱好 一切都已傾覆 戰傈甘美的憂國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問劉十九;我在問您)  愛 框限一切的死亡 屢把人分開 人間的毗離,除一個 緣  多一個愛字,就疼痛 (生活若沒有重量 ──就覺不出它的輕) 緣裹粘了無盡愛;使 生活有所屬於 把失去藏入有限容積的胸口內 醒來所思念是思念後不遺忘的字劃啊。  火熖 火熖必須做個失智孩子 在這失智世界,學習新燃點新改變 做個孵生後跟著蛻化漫延且焚燒自己的孩子 是個催眠的孩子 火熖的聲音是現實世界的真語言 邀一切再進入灰燼 失智於短暫人世剎那景色,美麗胴體 有份量有感情有吼叫 體認火裏的風在悸動。

Read More

〈社論〉新青安亡羊補牢?民進黨選票算計?

40歲以下年輕勞工平均存款不到14萬元,房價即使下跌還是高不可攀,民進黨總得找對藥方吧!(本報資料照) 在賴政府一聲令下,新青安政策忽然打開水龍頭,賴清德總統既希望讓年輕人買房、換屋更順暢,也強調一定要避免投機客炒房。追本溯源,新青安本來就是民進黨為了選票考量而草率上路的政策,卻導致房價飆漲等亂象,迫使中央銀行出手打房;如今鬆綁看似亡羊補牢,但政策形成仍然倉促,連房地產業者也懷疑其成效;究其實,打開水龍頭恐怕也還是為了選票考量。 新青安政策推出的時機,是在賴清德角逐總統大位的選戰白熱化期間,才剛宣布就被看穿是蔡英文政府在幫賴清德營造政策利多,拉抬選情意味濃厚。所謂「吃快弄破碗」,這項未經深思熟慮的政策早被預警將引爆房市亂象:人頭炒房、寬限期屆滿湧現斷頭拋售潮、衝動型搶進卻遭房貸重壓、年輕族群淪為四十年屋奴等等。儘管如此,選戰當前,民進黨哪管這些預警? 新青安種下惡因,房市亂象惡果很快浮現,甚至在政策才剛宣布就有建商搶先上車拉抬房價一成。去年七月新青安實施將滿一年,全台灣房價年漲幅百分之九點五,其中新竹縣市狂飆百分之十五點九,六都除高雄漲百分之八點二之外,其他五都的漲幅都超過百分之九。二0二三年八月之後「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節節攀升,從大約九兆七千億元,一路躥升到去年七月的十兆五千多億元。新青安政策美其名是要幫年輕人築巢,但年輕人反而距離買房夢越來越遠! 眼見房價如脫韁野馬般狂飆,央行終於按耐不住出手打房祭出限貸令,但學者擔心為時已晚,民進黨高舉的「居住正義」更在口號中淪為夢幻泡影。台灣房市在這波亂象中儼然掉進「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的因果輪迴,執政者難道不知?事實上,去年六月行政院長卓榮泰就說要召開正式會議討論新青安助長炒房的問題,去年九月賴清德總統也談到央行打房的限貸令之亂。但是,卓榮泰說歸說、賴清德談歸談,民進黨政府又坐看房市再亂了一年。 若說突然打開房市水龍頭是為了亡羊補牢,或許民進黨政府確有此意;但是,果真能達到賴清德所期盼的讓年輕人買房、換屋更順暢,又要避免炒房嗎?且看房地產和銀行業界的反映:政策真的一團混亂、毫無章法;央行不鬆綁,水龍頭開著也沒水,或是滴滴答答多幾滴,還是解決不了房貸荒。從業者角度而言,他們不但沒看到周全的政策,甚至覺得助益不大。 再幫年輕族群著想:水龍頭打開擔心年輕人勉強上車,擔不起重壓;釋出一千三百億元幫首購族解套,但恐面臨房價再漲;給房市打了強心針,但剛要下跌的房價恐怕又要反彈。甚至,「小綠」台灣基進秘書長吳欣岱直言,新青安這項錯誤的政策讓不適合買房的人成為追逐高房價的韭菜,政府還要繼續火上添油。質言之,打開水龍頭還是幫不了年輕人一圓買房夢! 所謂「刀切豆腐兩面光」,但是從房地產業界和年輕族群的角度看,打開水龍頭卻是恐怕兩邊不討好。關鍵在於民進黨的房市政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結果搞到頭痛、腳痛一起來,也更顯得打開水龍頭還是沒有縝密的政策形成過程。 或許是眼見年輕選票嚴重流失,又擔心美國關稅重擊,賴政府才打開水龍頭。但看看四十歲以下年輕勞工平均存款不到十四萬元,房價即使下跌還是高不可攀,民進黨總得找對藥方吧!

Read More

新環委環工過半 環團批獨大

環保團體8日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抗議環境部環評委員名單工程環工專家獨大、醫療環委被消失。(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環團八日批評本屆環評委員中環工類環評委員占一半以上「集權獨大」,恐扭曲環評精神與制度,要求環境部退回名單,並呼籲立院凍結環境部環評會議預算,全面翻修環評法。環境部長彭啟明強調環評是專業獨立審查、合議決議,絕非集權獨斷。 環境部在九月一日公布第兩屆環評委員,環團八日舉行記者會,批評本屆環評委員工程環工類集權獨大、占比五成七,卻沒有醫療、公衛與氣候類環委,要求環境部退回名單,並呼籲立法院凍結環境部環評會議預算,全面翻修環評法。 彭啟明指出,環評委員是由各界推薦、經遴選委員遴選出名單,各界推薦人選本來環工背景就較多,經遴選後亦是如此,本次環保團體也推薦四人,希望未來能踴躍推薦。 彭啟明指出,環評的精神是「我雖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尊重環團意見,也請環團尊重本部環評委員專業審查能力,不要先有成見、未審先判。不管在任何崗位上,他都會努力捍衛、尊重每個人的意見表達;全球各種國際環境會議或國際合作,他也不會放棄任何為台灣發聲的機會。 彭啟明表示,環評工作和過去已不相同,必須著重跨領域整合,單一委員會名單難以涵蓋所有專業面向;為此,實務上於專案小組初審或審查會議,已多次彈性加邀一至三位醫療、公衛、氣候、生態等領域等外部專家學者參與。 彭啟明強調,環評是專業獨立審查,嚴格執行委員利益迴避制度,並經專案小組初審、大會討論合議作出決議,絕不是集權獨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