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7年 三中案馬稱清白 12/31宣判

「三中」案二審台灣高等法院8日開庭,馬英九強調,從無貪贓枉法,應維持無罪判決。圖為馬英九於庭訊後離開法院。(中央社)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涉低價出脫三中及舊黨部大樓一審獲判無罪。八日完成二審言詞辯論程序,審判長庭末諭知十二月三十一日宣判。八日出庭的馬英九強調,從政四十年從無貪贓枉法,應判無罪。 全案爭議在馬英九擔任國民黨主席期間,對中視、中影、中廣及舊中央黨部大樓的處分方式。檢方認為,當時交易價格與程序不符合正常商業模式,造成黨產損失達到新台幣七十二億餘元,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特別背信罪及刑法。 一審認定檢察官舉證不足,且馬英九不具違反證交法身分,一一0年十月二十七日判決馬英九無罪;張哲琛、汪海清也獲判無罪。 二審高院審理過程中,檢方強烈批評一審判決有「重大缺陷」,應改判三人有罪。 昨日開庭時,汪海清特別強調「我不是唯唯諾諾的人」,並質疑檢方指控缺乏合理性,呼籲法官維持無罪判決。馬英九庭上表示,從政四十年來,其中三年的法務部長、八年兩任的台北市長、八年兩任的總統,奉公守法,廉潔自持,從無貪贓枉法,這是他引以為傲的經歷。 馬英九表示,他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期間,受到民進黨打壓、政治打擾的環境下,仍堅持國民黨的合法利益下,盡忠職守,他問心無愧,一審判決他無罪,完全正確,請維持無罪判決。 馬英九辯護人吳柏宏表示,馬英九在民國九十四年間就任黨主席,在三中及舊黨部大樓交易都是尊重專業判斷,國民黨不是商業公司,沒有絕對追求最大利益,沒有介入或指示交易,更沒有指定買家,曾在會議中表示,不能賤賣黨產,不可違法。 馬英九辯護人劉紀翔說,以當時的時空背景,黨主席的任務是贏得二00六年的立委補選及縣市長、議員選舉,還有二00八年總統大選重新取得執政權,還有黨的人事費用支出大,續辦精減人力裁員,經結算仍需錢孔急,眼見黨工退休金及薪水發不出來,而審酌出售舊黨部大樓。

Read More

鄭麗文選黨魁:1320萬準備好了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國民黨將於十月改選黨主席,有意參選者必須準備作業費和保證金等,合計一千三百二十萬元。已宣布參選的前立委鄭麗文八日表示,她老公表示「沒問題」,家裡自己就可以準備好,她強調,大家不用擔心她的選舉資格與決心,也不需對外放話。 國民黨主席選舉定十月十八日投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堅持交棒,台中市長盧秀燕也宣布不參選,目前包括立委羅智強、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和前立委鄭麗文等人,已表態有意角逐,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也在評估中。 鄭麗文說,外傳她湊不出參選黨主席的相關費用,但她「都準備好了」,包括錢、黨費都已繳足,她問老公,家裡有沒有一千三百二十萬,老公說「沒問題」,她不會因為錢的關係而退選。 鄭麗文說,不用擔心她的選舉資格,也不需要對外放話、或動手腳修改選舉時程,開大門走大路,國民黨應拿出大黨風範,不要讓外人看笑話。 被問到未來如何籌措國民黨經費,鄭麗文表示,絕不會讓大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會努力募款,把募來的錢,一毛不少的用在黨的發展及黨工、黨員的身上,一定會照顧每位黨員、黨工。 對於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獲准交保,鄭麗文解讀,讓柯文哲交保是民進黨想清理戰場,若柯文哲不接受交保,將會成為真正的司法跟民主烈士,民進黨政權絕對承擔不起。 至於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是否參選黨主席,鄭麗文指出,這需由郝龍斌自己決定,她不希望國民黨再度上演宮廷大戲、醬缸文化又開始。

Read More

林佳龍投書韓媒 籲將台納入聯合國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韓國主流媒體朝鮮日報八日刊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投書,台灣位處於印太第一島鏈,且力推非紅供應鏈前線,在聯合國創設八十週年之際,呼籲國際社會將台灣納入聯合國,強化民主韌性。 林佳龍表示,當前國際社會正面臨嚴峻的不確定性與多重威脅,從持續不斷的衝突與經濟脅迫,到民主倒退與假訊息擴散,已危及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唯有民主國家團結一致,才能強化韌性,捍衛大家珍視的生活方式與價值。 他強調,台灣是印太地區的重要成員與不可或缺的夥伴,致力維護全球和平、穩定與繁榮。台灣位處於連接日本沖繩和菲律賓的印太第一島鏈前線,堅守民主與自由,以抵禦威權主義擴張,並推動以非紅供應鏈為核心的經貿戰略,防範關鍵產業遭威權體制所掌控。 林佳龍表示,賴總統承諾提升台灣國防預算,並強化全社會韌性;外交部推動總合外交,結合台灣外交、國防、科技與經濟實力,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以巧實力提升台灣的國際影響力,並藉由全球民主價值鏈,強化與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共同面對不確定的地緣政治風險、抵禦威權影響力。 林佳龍呼籲國際社會認清中國對聯合國大會第二七五八號決議的惡意扭曲,他指出,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國家在雙邊與多邊平台等,強調台海的和平穩定。此外,多國行政與立法部門已公開表態,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既未決定台灣的地位,也未排除台灣參與包括聯合國體系在內的國際組織。  

Read More

石破茂下台 外交部:持續強化台日合作

記者康子仁∕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石破茂七日宣布請辭自民黨總裁(黨主席)且不參選,外交部八日回應,不評論日本國內政治事務,但肯定石破茂任內台日關係進展,將持續強化各領域實質合作。 外交部表示,台灣長期與日本朝野各界維持廣泛深入的交往,石破茂任內台日關係也獲得長足進展。未來台灣將秉持「總合外交」理念,持續與日強化各項領域的實質合作,深化兩國親善友好關係。  

Read More

類科學競賽 南新、聖功特優

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教育局與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合辦的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圓滿落幕。南新國中、聖功女中國中部分別拿下教案基礎、科學謎題進階組特優,表現亮眼。 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邀南市國中學生組隊參與,結合成大科學教育中心舉辦的科學嘉年華,讓學生透過實作體驗、交流,感受科學的樂趣。競賽以全民科學日活動開發的牛頓擺、糖水旋光、浮沉子、熱情溫度計、非彈性碰撞的球等實驗教材、教具為基礎,由學生進行科學展演。透過具體直觀的實驗,強化科學原理的理解。鼓勵學子學習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表達,讓科學真正走進生活。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類科學競賽以團隊合作為核心,考驗學生跨域整合力及創意展現。競賽分為教案基礎組、科學謎題進階組兩大組別。參賽學生需完成實驗設計,結合影片製作、視覺設計、故事架構,展現多元能力。上台發表、展示成果,與觀眾互動,並接受專業評審提問,是難得的實戰經驗。 南新國中參賽學生盧品綸分享,浮沉子重量計算不精確,必須不斷修正調整。過程中多次失敗,卻讓團隊成員越挫越勇,獲頒特優成就感十足。聖功女中國中部參賽學生楊涵妤指出,決賽當天得面對觀眾、即時回答評審提問,堪稱口語表達、科學知識的雙重考驗,但也因此收穫寶貴的學習經驗。

Read More

減碳綠生活桌遊 種下綠色種子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柳營區新山國小和台南大學合作推動環境教育,邀請台南大學生態暨環境資源學系團隊進入新山國小,舉辦別具特色的「減碳綠生活桌遊」課程,透過遊戲讓孩子認識生活中的碳足跡,並學習落實減碳行動,強調地球只有一個,要實踐環境保護必須由日常生活中做起。 新山國小說,這項「減碳綠生活桌遊」課程中,以小朋友喜愛的桌遊遊戲為媒介,設計象徵碳權的碳幣,也包含綠色飲食、綠色居家、綠色辦公、綠色消費、綠色旅遊等綠色生活主題,並融入溫室效應的升溫和降溫機制;學生們在遊戲過程中,逐步體會生活中很多都與碳排放息息相關。 這項寓教於樂的體驗,小朋友玩得投入,更深刻理解「減碳救地球」的重要性;孩子們自遊戲中萌芽的行動意識,讓孩子們願意成為守護地球的小小減碳勇士。 新山國小校長徐至賢表示,感謝台南大學團隊協助推動環境教育,學生透過多元有趣的方式,理解綠色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概念。 未來學校將持續規劃相關課程,培養孩子環境保護意識與責任,一起為地球永續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北京國際機器人大賽 台南3學子臨危不亂勇奪第3

台灣代表隊黃子軒、黃子芸和嚴子夏參加在北京舉行的ROBORAVE總決賽,拿下第三名佳績。(記者陳俊文翻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瀛海中學國際高中部黃子軒、黃子芸兄妹檔與大灣中學國中部嚴子夏,代表台灣參加在北京舉行的RoboRAVE國際總決賽,在最受矚目的一點五公斤Open Sumo項目中勇奪第三名,這段從台南到國際舞台的旅程,不僅是三人小組的榮耀,更是台南人的驕傲。 今年七月,黃子軒、黃子芸和嚴子夏在美國RoboRAVE矽谷公開賽高中創業組奪得世界第一,短短幾週後,又遠赴北京RoboRAVE國際總決賽,並在最受矚目的一點五公斤Open Sumo項目中,以全三D列印機器人先擊敗去年冠軍的波蘭隊。有趣的是,波蘭隊輸得不服氣,卻用英文要妹妹黃子芸幫忙向大會翻譯,令人哭笑不得。 黃子軒表示,今年比賽雲集美、加、歐、亞洲共十六國強隊參賽,大多數隊伍選擇以鋁合金、鐵片打造機器人,追求速度與硬度。他們選擇強度較低的三D列印,雖然強度上吃虧,但憑著精密設計、精準程式與臨場判斷突破困境,當他們的機器人成功把去年冠軍隊波蘭的金屬戰車逼出場外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黃子軒和輸的不太服氣的波蘭隊握手致意。(記者陳俊文翻攝) 最動人的一幕發生在比賽中途,他們的機器人鏟子被對手尖銳的鐵片猛烈撞毀,眼看就要被迫棄賽。緊要關頭之際,黃子軒等三人衝上場,同心協力在三分鐘內完成拆卸與更換,讓機器人重返賽場,隨行家長熱淚盈眶的說,他們最驕傲的不是孩子獲得第幾名,而是他們在壓力下依然沉著冷靜,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善意與團隊精神。

Read More

聽見在地記憶 西港DOC鄉音縈繞

崑大資管輔導西港DOC數位講師教導學員腳本設計、錄音操作等,用廣播創作家鄉故事。(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管理系南高輔導團隊輔導的西港數位機會中心(DOC),今年開設「家鄉故事廣播創作」課程,由資深數位講師賴騏濬從腳本設計、錄音操作、後製剪輯到上架技巧,帶領學員完成一集完整Podcast節目,將家鄉文化轉化為可分享的數位聲音資產。 西港DOC由西港國中承接,在今年課程中學員們各自發揮創意,有人記錄自己的故事,也有人介紹地方美食與民俗文化,主題多元且貼近生活,透過聲音的溫度,這些作品不僅凝聚了社區情感,更讓西港的在地記憶得以跨越距離,被更多人聽見。 賴騏濬強調,Podcast不只是數位工具,更是一種文化保存的方式。他也適度導入AI應用,協助學員在資料收集與音檔處理上更有效率,展現數位科技與地方故事的結合力量。 崑大資管系暨南高輔導團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提到,透過這類數位培力課程,能讓偏鄉居民有更多機會接觸創新工具、勇於發聲,進而提升地方的文化能見度。

Read More

CPR+AED 華醫入學考驗

中華醫事科大新生訓練,舉辦CPR和AED急救操作考驗。(校方提供) 記者盧萍珊∕仁德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八日起舉辦為期二天的新生訓練,全體新生接受入學禮「CPR和AED急救操作」大考驗,儘管操作過程氣喘吁吁,卻讓新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華醫大十日正式開學上課,校方迎接新生辦二天的新生訓練,內容除參訪校園了解各行政單位承辦內容、導師與班生相見歡、健康促進活動及防疫、傳染疾病宣導、職業興趣職能診斷操作、防災防震演練等。 呼應中華醫大以培育醫事護理健康科技專業人才,校方循例以「CPR和AED急救操作」大考驗作為新生訓練入學禮,一千八百多位新生分成五個梯次,在衛生保健組及師長的引導下實際演練。包括主秘洪明權、學務長唐景俠親自示範,大家齊聲唸著「叫叫壓電(叫叫CD)」的心肺復甦術口訣,讓新生們熟悉急救操作。 不少新生表示,雖然過程有點緊張且氣喘吁吁,按壓過程感到手痠,但覺得新鮮有趣。

Read More

南台與菲大學結盟 展示AI實力

南台科大校長黃能富(右四),與菲律賓八所州立大學簽約締結姊妹校。(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積極拓展國際教育合作版圖,由校長黃能富親率代表團偕同主秘張儀興及國際事務長許藝菊前往菲律賓,與州立大學和學院協會(PASUC)進行深度交流,並與中央比科爾州農業大學(CBSUA)及其他七所州立大學簽署姊妹校合作協議。 代表團在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CHED)第五區首長Dr. Demetrio P. Anduyan主持下,與合作大學進行深入會談。雙方初步規劃於AI農業、數位管理與國際課程等領域推動實質交流,合作方向多元,包括學生實習計畫(教育部TEEP優秀外國青年來台蹲點計畫)、雙向學術研究、學者交流與雙聯學位等,旨在透過高密度合作,強化學生與學校的國際競爭力。 交流過程中,黃能富校長親自展示南台在AI應用於農業科技、智慧製造與管理領域的深耕實力,及致力於AI教育與技職改革的決心,並以AI眼鏡示範智慧農業的應用情境,讓與會者留下深刻印象。 此次與八所菲律賓大學締結姊妹校關係,累計南台在菲律賓的姊妹校總數達廿四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