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生態 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1,610公斤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政府農業局七日在大溪月眉休閒農業區第二停車場舉辦「除蔓樂活、永續森活」小花蔓澤蘭移除活動,號召一般民眾、機關團體與在地企業等超過六百人共同響應,實際參與清除外來入侵植物行動,當日除蔓活動目標突破一千六百一十公斤,一起攜手守護桃園山林資源與生態環境健康。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小花蔓澤蘭因生長快速,被稱為「一分鐘一英哩雜草」常纏繞樹木與植株,造成光線遮蔽與植物死亡,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而外來入侵種的防治需要政府與全民攜手抵禦,市府近年來推動收購小花蔓澤蘭,以每公斤五元收購,今年度更提高至每公斤八元,期望透過誘因鼓勵更多市民加入除蔓行列。去年於大溪、龜山、龍潭三區收購量超過二千八百公斤,成效顯著。除蔓活動所剷除的小花蔓澤蘭會交由大溪區公所收購,並將所得之收購金回饋給當地的月眉休閒農業發展協會,以利地方的經濟發展。 搶救生態,桃市農業局號召除蔓一千六百一十公斤。(農業局提供) 活動現場除了號召除蔓行動外,亦設置生態教育與民眾互動,包括環境教育展示、大溪區農會及地方社團參與,並發送以小花蔓澤蘭製作的防蚊液宣導品;同時現場攤位也有展示小花蔓澤蘭護手霜、沐浴乳、洗髮精、洗碗精、洗衣精、清淨除臭劑等多樣化周邊商品,推廣小花蔓澤蘭剩餘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實踐循環經濟效益。 另外,月眉休閒農業區亦於活動當日推出優惠的折扣活動,不僅推出農務樂趣體驗、食農DIY、農藝文創DIY、盆花組裝等,還有農夫市集,適合大小朋友們攜手同樂,讓市民可以寓教於樂。

Read More

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登場 展現區域韌性醫療新典範

面對受困孕婦的緊急狀況,救護團隊在擬真災害環境中進行模擬接生與初步處置,展現專業技術。(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積極響應國家衛生醫療政策,並確實履行醫學中心提升區域醫療水準的職責,新竹臺大分院七日攜手新竹縣政府消防局與新竹市消防局,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盛大舉辦「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透過此類具醫療特色之活動,促進各方合作與技術交流,提升桃竹苗地區的緊急醫療水準與肩負社會公益責任。本次競賽不僅匯聚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的緊急救護技術員(EMT),更首創整合跨院所、跨層級(涵蓋地區、區域、醫學中心的醫院)的醫療與行政團隊,聯手演練大規模災害下的韌性醫療應變與團隊協作,為北台灣的急重症應變能量樹立新典範。 此次競賽以「地震大規模傷患」為情境,模擬真實房屋倒塌與困難搜救環境,確保競賽實戰性與教育意義。參賽隊伍由桃竹苗三縣市的救護技術員,搭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東元綜合醫院、仁慈醫院、天主教聖保祿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與新竹臺大分院等八家醫院的醫護人員組成,共十二支堅強隊伍競賽。 競賽各團隊需以團隊資源管理為核心,在高度擬真的複雜情境中,應對孕婦、兒童等特殊族群傷患,於有限時間內完成檢傷評估、外傷處理與氣管插管等關鍵處置,爭分奪秒搶救生命,展現搜救、救護、醫療三方整合的應變能力。 新竹臺大分院楊宏智副院長表示,急救教育不僅是臨床訓練,更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基礎。竹塹盃的核心精神,是把消防與醫療緊密連結,建立跨單位的信任與默契,讓桃竹苗地區形成更完整的急救網絡,確保每一條生命都能得到即時守護。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第一屆「竹塹盃救護競賽」不僅是對救護技術的比拚,更是對急救專業發展與跨單位合作的有力推動。

Read More

全民齊心守護花蓮 垃圾不落地、環境更美麗

民眾未依規定傾倒垃圾,環保局將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至六千元以下罰鍰。(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七日表示,縣府持續推動「垃圾不落地、環境更美麗」行動,並結合相關法規與執法措施,全面加強巡查、清理與裁罰,展現縣府打造乾淨、整潔城市的決心。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表示,亂丟垃圾行為不僅破壞市容景觀,更對公共衛生造成長遠威脅。雖然花蓮縣已建立完善的垃圾清運系統,但仍有部分民眾將垃圾隨手棄置於空地或人行道,導致環境髒亂,不僅影響視覺觀感,亦可能成為病媒蚊滋生的溫床,危害民眾健康與安全。 環保局指出,為有效提升環境品質,環保局持續強化重點區域巡查,針對觀光景點、主要道路及民眾通報之髒亂熱點,定期派員稽查並即時通報管理單位或地主清理,避免垃圾堆積衍生更多問題。 環保局強調,這些污染源多因垃圾未依規定排出或未及時清運而產生,不僅增加清潔難度,更加重人力負擔。對於經查證屬實的亂丟垃圾行為,環保局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相關規定逕行告發,處以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至六千元以下罰鍰,以遏止不當行為,並加強市民的守法觀念與環保責任。 縣長徐榛蔚表示,乾淨的城市,需要全民一同守護,無論民眾在家或外出,請務必養成良好的垃圾處理習慣,定時清理並落實分類回收,唯有從個人做起、從日常落實,才能真正實現『垃圾不落地』的目標,讓花蓮成為更舒適、更美好的永續城市。

Read More

高雄市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開始申請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市勞工一一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自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至十月十四日止,補助簡章及申請表可直接向勞工局一樓服務台、訓練就業中心各就業服務站台,或各區公所索取,或自勞工局網站及勞動部網站下載。                勞工局表示,這項補助採通信郵寄申請或網路線上申請,補助額度為公立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每名四千元、私立高中職(含五專前三年)每名六千元、公立大專院校(含五專後兩年)每名一萬五千元、私立大專院校(含五專後兩年)每名二萬六千元。 另申請人符合獨力負擔家計條件,或有子女兩人以上就讀大專校院,且符合補助規定者,按上述補助標準加給百分之廿,同時符合者,以加給百分之廿為限,申請人子女就讀國內高中職或大專校院須具有正式學籍。如有相關問題,可洽詢(0七)八一二四六一三轉一三四勞工局王先生,亦可電洽勞動部免付費服務電話:一九五五。 申請資格:非自願離職失業勞工於十月十四日以前,未請領老年給付,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包括七月十五日至同年十月十四日,經核付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者,以及一一三年十月十五日至一一四年十月十四日,經核付失業給付或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且今年七月十五日至同年十月十四日就業日數未超過卅日者等資格。

Read More

同濟會竹苗區攜手菲律賓同濟會 幼兒照顧中心在菲律賓落成

同濟會竹苗區攜手菲律賓同濟會,幼兒照顧中心在菲律賓落成,公益有愛無國界。(同濟會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為了讓菲律賓當地孩童能夠在更完善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國際同濟會竹苗區科學城會攜手菲律賓納卯同濟會共同建造的「Namnam 教育照顧中心」,七日在菲律賓落成啟用,此係專門的幼兒教育照顧中心,為當地孩子帶來嶄新的學習天地。 科學城會表示,此次共募得廿五萬披索,加上菲律賓納卯同濟會籌措的廿五萬披索,總計五十萬披索完成這項意義非凡的建設。捐贈儀式,由科學城現任會長江旻峰代表捐贈,並由國際同濟會竹苗區副主席洪文進親自率團前往達沃市,共同將這份跨國愛心傳遞到當地。另外,科學城會並特別加碼捐贈五萬披索營養金,用於補助孩童日常營養餐食,期盼以實質行動守護孩子們的健康。 江旻峰表示,教育是改變人生的最有力量,能與菲律賓的夥伴一同完成這項愛心計畫,深感榮幸。希望這座中心能成為孩子們快樂成長的避風港,讓他們在知識與愛的滋養中茁壯。 洪文進則指出,跨國公益不僅是資源的分享,更是心與心的交流。看到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所有人的努力都值得。 除了幼兒園,科學城會也捐贈籃球,讓孩子們在下課後也能盡情揮灑汗水。在落成典禮上,孩子們用真誠的感謝詞回應,居民們更以熱情的傳統舞蹈歡迎遠道而來的台灣友人。 「Namnam 教育照顧中心」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國際同濟會「愛心無國界」精神的最佳體現。科學城會希望,透過這份善意,能點亮每一個孩子的未來,讓愛的循環不斷擴散,永不止息。

Read More

9日運動部成立日 竹縣各大運動場館免費開放

九日運動部成立日,竹縣各大運動場館免費開放,歡迎全民一起來運動。(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今年九月九日「國民體育日」,同時也是「運動部成立日」,正式揭開我國運動新篇章,新竹縣長楊文科特別宣布,當天竹縣內各大運動場館全面免費開放,邀請鄉親攜家帶眷一起走出戶外,用行動響應運動生活。 楊文科表示,隨著全民健康意識持續升溫,運動已成為民眾生活日常。全國已有近八成國人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而新竹縣的運動人口比例更高於全國平均,展現縣民熱愛健康生活的積極態度。 楊文科指出,竹東全民運動館將於十五日開幕,響應運動部推動全民運動的理念,期盼藉此打造新竹縣全民運動風氣。健康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歡迎大家在體育日當天,用行動支持運動生活,讓運動成為每個人的日常,一起打造更有活力的新竹縣。 本次免費開放項目多元,包含游泳、健身、網球、壘球、羽球等,不論是資深運動愛好者,或是剛想培養運動習慣的初學者,都能在體育日盡情享受運動樂趣。

Read More

創非六都之先 竹縣成立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

新竹縣成立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象徵業界共同承擔「尊重生命、安頓靈魂」的責任,讓民眾在面對人生終點時,能獲得更具信任感與保障的服務。(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創非六都之先,日前成立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讓新竹縣殯葬產業邁向專業化與制度化的重要里程碑。縣長楊文科表示,縣府重視縣內殯葬設施經營業者,更期盼藉由公會的支持,為新竹縣殯葬文化服務品質的提升,注入更強而有力的力量。 民政處指出,由於殯葬行業的特殊性,「私立」的殯葬設施經營業者家數非常少,目前全國廿二個縣市,僅新北市、台中市及高雄市三直轄市有成立「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其他縣市並未單獨成立殯葬設施公會,只有成立縣市葬儀商業同業公會,殯葬設施經營業者只能與殯葬禮儀服務業者一起加入營業地之公會。 新竹縣殯葬設施公會的成立,代表業界將與縣府共同建立服務規範,提升專業能力,避免因市場失序而影響民眾權益。期望能透過公會運作,凝聚產業共識,提升產業形象,與縣府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積極保護消費者權益,進而創造「產業、政府、消費者」三贏之殯葬設施經營環境。 民政處長陳建淳說,殯葬涉及生死大事,攸關社會價值觀,殯葬設施公會的成立,代表殯葬產業不再只是個別業者各自經營,而是透過組織化平台,來推動行業標準化、專業化,提升殯葬服務的品質與公信力。 新竹縣殯葬設施經營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薛義興也提到,公會很樂意成為政府與業者之間的溝通平台,協助政策推行、反映民意、化解爭議,確實達到「上令下達、下情上傳」的功能性,並確保殯葬設施的發展更能符合公共利益及消費者需求。 未來也將配合政府政策,推動教育訓練、技術提升及業者間交流,避免閉門造車,讓殯葬服務更符合現代需求,與公部門共同協力共創更公開、友善、永續的殯葬環境。

Read More

竹縣「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簡化通報、公開處理進度

竹縣府成立「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縣府簡化通報程序,同時公開處理進度,全民一起來當糾察隊。(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有鑑於竹北市近日異味事件頻傳,新竹縣政府積極成立「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提供民眾即時通報機制,並將公開處理進度,期望能找出異味事件源頭,以有效遏止再度發生。 新竹縣「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通報網址,結合新竹縣政府雲端智慧服務中心,民眾只需填妥聯絡資訊、發現地點及時間還有異味特徵,並按送出,即完成通報,處理進度也將公告於「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專區,提供民眾查詢。 縣長楊文科十分重視異味事件,在民眾通報後立即成立專案小組,請有關單位加強巡查,新竹縣政府環保局也與立委林思銘、徐欣瑩,和環境部聯繫,環境部近日將至新竹縣環保局開會討論,盼中央攜手地方共同合作,追查異味源頭,以解決民眾困擾。 此外,縣府已發布「新竹縣固定污染源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案件檢舉及獎勵辦法」,民眾檢舉污染案件經查證屬實並據以裁處罰鍰者,檢舉人可獲得最高裁罰金額百分之十的獎金,歡迎民眾踴躍檢舉,遏止污染行為。 環保局呼籲,因氣味飄散快速,若民眾有確切位置,在「異味事件即時通報平台」之外,亦可利用廿四小時專線5530060或0800066666通報,將派員盡速前往追查。

Read More

基隆災防訪評會 跨單位合作提升城市防災韌性

基市召開災防訪評說明會暨四方工作會議,由消防局長游家懿主持。(記者張上耕翻攝) 記者張上耕/基隆報導 基隆市召開災防訪評說明會暨四方工作會議,跨單位協力提高城市防災韌性。基市召開「一一四年度災害防救業務聯合訪評說明會」暨「一一四年強韌台灣計畫第二次四方工作會議」,由基隆市災防辦副主任消防局長游家懿主持,國立海洋大學顧承宇特聘教授兼副校長,以及後備指揮部等單位共同與會。 邀市府各局處、區公所、海巡第二岸巡隊及強韌台灣協力機構國立海洋大學約四十人與會,針對年度防災重點工作進行檢視,並為即將到來的中央災防訪評做好充分準備。海大劉芷妤教授報告計畫執行五大面向階段性成果簡報,並指出計畫中的多項成果,包括推動高齡者防災課程、繪製各行政區海嘯疏散地圖、企業防災推廣工作等多個項目,強化市民的防災知能。 環保局科長陳清松在會中,簡報危險化學物質管理作為,整合消防、警察、產發及教育單位,強化危險化學物質之跨域管理、稽查與應變機制。消防局對全市沿海地區因應海嘯風險,推廣沿海告示牌並加強海嘯圖示,以提升居民海嘯防災意識。 行政院規劃的「一一四年度災害防救業務訪評」,將在十月中旬在新竹市中華大學舉辦,受評縣市包括新北市、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連江縣及新竹市。基隆市將依期程完成防災工作自評表、年度工作簡報、現場海報布設等準備工作,以確保訪評工作可以順利完成。 消防局長游家懿表示,會議不僅為災害防救訪評做好準備,透過跨局處與協力機構的共同研討,持續強化城市的防災韌性,確保市民在面對颱風、地震等多重挑戰時,都能獲得擁有自助互助的能力。

Read More

社會情緒學習種子教師工作坊 打造友善校園邁向幸福生活

辦理社會情緒學習(SEL)種子教師工作坊,打造友善校園並邁向幸福生活。(教育局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因應教育部於一一四年公布社會情緒學習(SEL)中長程計畫,桃園市配合推動為期三年之社會情緒學習推展計畫,分階段辦理專題工作坊、心理健康增能研習及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並將成立資源中心學校及種子學校,以深化SEL在各級學校教育現場之推廣,幫助師生提升身心健康及個人生活幸福感。 委請桃園市特殊教育學生情緒及行為問題支持資源中心(龍岡國中),以「BEST ME」為核心主題辦理三場十八小時之SEL初階種子教師工作坊,教育局蔡聖賢主任秘書特別於七日第三場工作坊蒞臨參與,展現市府對校園社會情緒學習推廣的高度重視。 辦理社會情緒學習(SEL)種子教師工作坊,打造友善校園並邁向幸福生活。(教育局提供) 本次工作坊由第一線特教教師、專輔教師、普通班教師主動報名參與,透過台師大吳怡萱教授及SEL種子講師授課、實務操作與完成日常中的實作SEL練習,培育桃園市第一批「SEL種子教師」。課程規劃自八月四日展開,歷經三場主題式培訓,涵蓋大腦與情緒關聯、情緒辨識與調節、亮點力量、自我照顧、人生藍圖,以及「從理論到實務」的完整架構。期許教師們能夠深刻進行情緒的覺察與自我照顧,將體驗後的心得轉換為教學的設計,帶領學生從日常生活互動的細節,實踐 SEL,邁向幸福的療癒之路。 教育局蔡聖賢主秘表示,情緒教育與知識教育同樣重要。SEL的推動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與管理情緒,更能提升合作、同理與關懷的能力。我要感謝所有主動報名參與的老師們,願意成為推動SEL的先鋒力量,讓孩子們在學會知識的同時,也能學會與自己連結、與社會共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