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傳統戲劇團 春花秋月明開演

台北傳統戲劇團借古諷今大戲《春花秋月》,3日晚間7點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演出。 (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台北傳統戲劇團《春花秋月》大戲歷經2年的疫情限制,3日晚間7點在新北市藝文中心演出,民眾免費索票入場。 文化局表示,台北傳統戲劇團《春花秋月》聘請台灣戲曲學院前京戲系主任萬裕民指導身段及編舞,並由歌仔戲系老師賴嘉宸領軍後場伴奏,與團隊多名演員共同呈現。 台北傳統戲劇團編導團長蔡瑜真分享,《春花秋月》詮釋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生命故事,演出內容借古諷今,大量運用李商隱的詞詩歌賦,摻揉當今時事,投射塵間的畫面,帶給觀眾賞心悅目的演出。

Read More

北市報業公會談性別平權媒體自律

一一0年度性別平權與媒體自律宣導活動座談會與會來賓大合照。(記者王誌成攝)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在台灣社會中,性別平權議題漸受到重視,為避免新聞報導沿襲對性別的刻板印象,使用歧視或情緒性用詞,以致社會大眾對特定族群產生誤解。由文化部一日委託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舉辦「一一0年度性別平權與媒體自律宣導活動」座談會。 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國瑋表示,性別平等在台灣有明顯改善,女性在媒體報導上都有增加的趨勢,媒體在平權上應該要追求更完善。 政大副教授康庭瑜表示,探討後女性主義新報導趨勢與刻板印象,以及後婚姻平權的新氣象和新挑戰,她觀察到後女性主義報導的趨勢的變化,包括公領域的男性多增加故事性,女性在公領域能見度增加,性別平權政策與議題的報導也改變:後婚姻平權上包括同志議題的報導在台灣能見度也增加,提供媒體從業人員對性別議題報導新的思考角度。 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劉昱均執行秘書,針對平面媒體報導及網路內容,有關性別暴力所引發的問題,應該如何防治,以實際案例提供媒體同業研討。她強調,新聞的價值與收益,不該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平衡。 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與工商時報總主筆葉玉琪、聯合報法務經理竇俊茹、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怡翎對談,會中以從媒體業女性參與角度,討論職場中女性工作者的優勢、困境及其影響力。 有關座談會的詳細內容,預計於十二月底將刊載在文化部官網及台北市報業商業同業公會官網供大眾閱覽。

Read More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聯合會成立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成立。(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台灣美容醫學產業全國聯合會成立,第1屆理事長由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醫師蔡豐州擔任,3名副理事長分別資深整形外科醫師、東方美容外科醫學會台灣國家代表曹賜斌,韓風集團總裁、牧師徐洵平,以及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行政秘書長葉麗靖。 發起人蔡豐州表示,台灣醫療產業必須具體實質結合「產官學」3方力量,建立交流平台,提升行政效能,架接政府與產業的橋梁和推手,方能將生技願景落實。會員組成涵蓋甚廣,有各專科醫學會、協會,以及各大美容醫學集團,還有各生技公司、醫療院所、醫師等,充分反應產業面向。 曹賜斌指出,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為更上一層樓,籌組並創設全國性美容醫學產業聯盟組織,藉由讓醫學產業化,充分發揮醫療整體效應,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實質貢獻,回饋國人社會福利。

Read More

歲末集福歌仔戲大匯演 明華園打頭陣

「歲末集福歌仔戲大匯演」戶外免費演出活動。集結6個南部重量級歌仔戲團隊演出,為台灣祈福除煞。(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疫情趨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1~26日,連續3週每週六、日晚上7點,於高雄市左營區海軍大操場舉辦6場「歲末集福歌仔戲大匯演」戶外免費演出,11日首檔由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演出《鬼菩薩》。 「歲末集福歌仔戲大匯演」集結6個南部重量級歌仔戲團隊,包含明華園天字團、秀琴歌劇團、鶯藝歌劇團、春美歌劇團、尚和歌仔戲劇團及明華園日字戲劇團,以大型戶外公演型式接力演出。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此次邀南台灣6大歌仔戲團隊,以「歲末集福」主題精選演出劇目,安排具有辟邪除煞、趕走厄運意涵的演出節目,祈求國泰民安。包括明華園天字團《鬼菩薩》、秀琴歌劇團《鍾馗傳奇》。尚和歌仔戲劇團《正庄‧千波之神2.0》透過媽祖的「守護神」形象,將善念散播到各個角落,帶來去邪化煞、趨吉納福的效應。 鶯藝歌劇團《千里兄弟情》則著墨犧牲自己成全大局的情操;春美歌劇團《咫尺天涯》描述在戰亂中追尋永恆之愛的堅持,演繹人間真善美的情感,在困頓之中滿懷希望、勇敢前行;明華園日字團《陰陽界錯中錯》,以詼諧幽默的丑角戲橋段,傳遞積極正向的人生觀。 陳悅宜說,本次演出辦理集點贈好禮活動,觀賞1場演出即可獲得1點,集滿6點於現場即可獲得神秘小禮1份。

Read More

熱水器惹禍 多次暈倒 竟是一氧化碳中毒

高壓氧治療有助紓解一氧化碳中毒症狀。(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37歲張小姐2月搬入新居,入住不到1個月突然在家中暈倒,就醫檢查未發現異常。然而返家後幾天陸續發生3次暈倒,雖到各大醫院進行心臟及腦部相關檢查,同樣沒有任何異況。前晚她突然感覺到頭暈、耳鳴、全身冒汗,原想可能太累而先臥床休息,沒想到家人發現她竟意識不清、叫不醒,緊急送醫,急診醫師警覺這是一氧化碳中毒常見症狀,立即安排檢查,發現其體內一氧化碳濃度高達36%,安排高壓氧治療,才順利讓張小姐恢復健康。 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高壓氧中心主任蔡建宗表示,臨床上常見的暈倒原因多與心血管及腦部疾病相關,往往會忽略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此次案例經詢問後,發現其家中熱水器裝置於陽台半開放空間,家屬也表示病人4次暈倒都是在使用熱水器之後,且有2次還伴隨著大小便失禁的情形,因為一氧化碳中毒已影響病人神經症狀。 一氧化碳中毒初期症狀不易察覺,只會先感到輕微頭痛和頭暈;隨著中毒程度提升,感到惡心、嗜睡,嚴重甚至陷入昏迷。若及時就醫並接受高壓氧治療,可改善組織缺氧問題、緩解急性症狀、減少神經後遺症的產生。但仍要後續定期回診追蹤,留意遲發性神經症狀反應。

Read More

毛加恩讚JR「被演藝圈耽誤的球員」

JR紀言愷在新戲率隊,挑戰毛加恩帶領的新北國王職業籃球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JR紀言愷在新戲《機智校園生活》飾演體育老師,率領劇中學生黃柏峰、王新凱下戰帖,挑戰毛加恩帶領的新北國王職業籃球隊,贏來毛加恩大讚是「被演藝圈耽誤的籃球員」。 JR在《機智校園生活》劇中飾演體育老師,同時也是籃球教練,近期領籃球隊學生黃柏峰、王新凱向毛加恩帶領的新北國王職業籃球隊下戰帖,以3對3鬥牛展開「愛無限公益籃球賽」。 JR過去受到動漫《灌籃高手》影響,非常嚮往打籃球的運動員生活,國高中曾加入籃球隊,但每加入該校的籃球隊隔年即解散,讓他哭笑不得。此回有機會與職業籃球選手進行PK,直呼:「很榮幸,但要和他們挑戰我超緊張,且近期都在拍戲,沒有太多時間練球技,今天有特別提前抵達球場熱身練投球,希望比賽可以大展身手。」 新北國王隊總經理毛加恩也讚賞JR是被演藝圈耽誤的球員,他的體質、狀態都非常好。 過去JR與毛加恩曾在同一家經紀公司,不過2人未曾打過球。JR笑說,2人的LEVEL太不一樣,「他的HIGHLIGHT(亮點精彩片段)在網路上我都有看,也會看他之前球賽,今天是來切磋,而且我帶著兩個同學,他們年紀其實更小,一起來跟職業選手討教」。

Read More

溫嵐化身鞦韆女神 出意外喊卡

溫嵐拍MV發生鞦韆鐵鍊鬆脫砸頭意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溫嵐拍《不和解》MV化身鞦韆女神,半空中被鬆脫鐵鍊砸中頭,「下一秒已在地上」,嚇得團隊立即移開鞦韆,讓她反有點失落。 溫嵐(Landy)睽違5年將發行最新國語EP,繼首波主打歌《早高瘋》塗黑全身,化身美麗的「黑珍珠」後,第二首抒情單曲《不和解》反洗淨鉛華,改弦易轍以高貴、素雅的裝扮,氣質演出《不和解》MV。 沒想到,在美美的MV影像裡,居然潛藏不為人知的驚悚篇,原來是拍攝當天的第一個鏡頭,劇組安排溫嵐坐在半空盪鞦韆唯美對嘴,不料,鞦韆一邊的鐵鍊鬆脫,直接掉下砸到溫嵐的頭,溫嵐餘悸猶存:「下一秒我已經在地上了,我第一個反應先摸自己的頭,沒有流血,就先安心,但當下眼前是一片空白,只覺得痛。」 經過冰敷後,Landy覺得頭不暈了,沒有大礙,但一進棚發現鞦韆不見時,她居然有點失落:「覺得有點可惜耶,女神都盪鞦韆,會正翻。」被團隊糾正:「妳要不要命啊?」導演也表示基於安全問題,考量之後立刻移走鞦韆並追查責任。 溫嵐沒想到拍攝《不和解》MV,居然讓她「永生難忘」,最後用獨特的視角來切入無法對自己和解的緣由,烘托出糾結的心態,Landy用破繭成蝶般、由靜態轉換成動態的嗓音,讓整首歌曲在空中飛舞一週後平穩降落,令聽者感動不已。

Read More

雙城論壇 柯重申5個互相 龔正提兩岸一家親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已於一日下午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上海市長龔正和去年一樣,以視訊方式於北市晶華酒店同台。(北市府提供) 記者吳靈芬∕台北報導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一日下午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上海市長龔正和去年一樣,以視訊方式於北市晶華酒店同台;龔正致詞時再提「兩岸一家親」,期待兩地攜手努力,同創美好生活新未來。柯文哲則表示,他的兩岸關係立場一直都沒改變,「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並重提「五個互相」基調,「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諒解」。 台北上海城市論壇在柯文哲與龔正致詞之後,連續進行兩場專題演講,緊接著就是雙方簽署三項合作備忘錄,分別為動物園、國樂團,以及創新科技等三領域交流與合作。 龔正在致詞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兩岸同胞都是一家人,將繼續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一如繼往,期待兩地攜手努力,合譜雙城合作新篇章,同創美好生活新未來,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柯文哲則是在致詞時提到,疫情不會一直存在,兩岸也不可一直僵持下去;他表示,「我們仍須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一直都沒改變」,「我還是認為交流比斷流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 柯文哲表示,北市會善待在台灣的陸配、陸生、陸企,也希望在大陸的台灣人被善待、權益被保障。

Read More

無力、走不動 嬤確診肌少症

新營醫院家醫科醫師侯昂廷(左)說,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都是老年人常見疾病。(新營醫院提供)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70多歲吳阿嬤最近常感到全身無力,走路、爬樓梯吃力、動作變得緩慢,診斷為肌少症,醫師建議阿嬤先從飲食及日常運動著手改善。 衛福部新營醫院家醫科醫師侯昂廷表示,吳阿嬤有巴金森氏症及骨質疏鬆病史,在診間測量時發現阿嬤的體重偏輕、步行速度降低,而且雙側肢體的肌肉量都偏低。經過檢查排除內分泌相關因素後,診斷為肌少症。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症都是老年人常見疾病,在臨床上兩者間亦發現有所關聯,其病症易讓老年體力衰弱;依據2019年亞洲肌少症共識會(AWGS)的定義,肌少症是「因老化造成的骨骼肌流失、加上肌肉力量減少,及體能表現下降」的疾病。 臨床上具備肌肉力量低及肌肉質量低即可診斷肌少症;若合併低體能表現,活動力下降,則可診斷為嚴重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為「骨質密度小於年輕成年族群平均值=2.5個標準差以下」。臨床上有此病症的患者不見得有明顯症狀,但容易因輕微創傷引發骨折、住院及相關併發症。 侯昂廷表示,對骨質疏鬆肌少症的處置,及早發現並接受阻抗訓練可刺激骨密度增加,例如啞鈴、彈力帶等,1週至少3次;在營養方面,適度的蛋白質攝取,例如黃豆、毛豆、魚類等;此外,每天補充1000 IU的維生素D,例如黑木耳、香菇、秋刀魚、牛奶等,並且曬太陽15分鐘,可幫助蛋白質吸收及使用,以改善低肌肉質量;平時養成規律的運動及營養的補充,可有效減少肌少症發生的機率。

Read More

陳時中:7+7不改 滾動式檢討高風險國

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在全球構成「非常高」的風險,許多國家紛紛對外關閉國門。(路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OVID-19新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外界關注是否影響春節方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1日說,「7+7」已定案不會修改,但會提高警覺,依疫情滾動式檢討重點高風險國家。專家則建議,青少年應在春節前完成第2劑BNT疫苗,加上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可減少衝擊。 指揮中心因應春節返台人潮,14日起推出「10+4」與「7+7」檢疫方案,即檢疫期後4天或7天可採居家檢疫。「7+7」僅限完整接種疫苗者適用。陳時中說,「7+7」等春節檢疫方案基本上已定案,防疫必須有秩序進行,讓大家能準備並適當安排,對防疫來講最好,否則愈改只會讓防疫措施愈混亂。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昨天也表示,從5月起的本土疫情觀察,青少年仍有染疫風險,雖不太會導致重症,但後續停班停課與家庭照顧都是問題,仍要打疫苗防範。 李秉穎表示,觀察青少年接種間隔若達12週,第2劑疫苗接種後的心肌炎發生率與第1劑差不多低;而間隔太久也不見得有好處,可能使防疫網產生破洞,故建議可在農曆春節前接種,降低社區感染風險。 至於年終耶誕、跨年活動的防疫,李秉穎建議,參與大型活動務必全程戴口罩;若採取「7+7」春節檢疫方案,也務必要遵守規定,切勿違規聚餐,也要避免與同住家人以外的人士接觸。 李秉穎也預期,COVID-19病毒可能毒性減弱,最後慢慢與人類和平共存,故對於病毒變異不需太過恐慌,未來觀察若COVID-19的重症與死亡比率下降到低於流感程度,屆時即可放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