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C國際創新發明崑大、嘉藥披金戴銀

崑大創意研發獲專利作品,參加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奪得三金、二銀。(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張淑娟∕綜合報導 二0二四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成績揭曉,崑山科大深耕產學鏈結特色衍生五件均獲得專利的成果作品,勇奪三金、二銀;另,嘉南藥理大學也以「智慧共生水循環系統」和「智慧工作空間環境參數管理系統」榮獲金牌與銀牌。 二0二四第十五屆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在來自日本、馬來西亞、美國等十餘個國家發明人,四百四十餘件創新作品參賽,作品涵蓋多元領域,競爭激烈。 崑大獲獎三金作品,包括由行政副校長暨電遊學程教授鐘俊顏、研發長暨機械系教授江智偉、機能所博二生賴榮彬的作品「自走式紫外線殺菌設備」;同樣由鐘俊顏指導,帶領機能所博二生張登富、賴榮彬奪金的作品「滅火調度控制系統及自動化滅火系統」。 教務長暨先進應用材料系教授謝明君、機械系助理教授翟大鈞與四年級高士傑、陳東霖、莊庭侑獲得金牌作品「熱對流發電裝置」,結合市面上之排熱球與「軸向磁通永磁無鐵芯交流發電裝置」,在環境中只要在自然熱對流或風力趨動時即可輕易發電。 智慧機器人系助理教授劉鑑德、機械系教授張育斌及機械系畢業生沈宏恩和碩一生郭威良,共同開發一套「應用於聚合材料製品之摩擦攪拌鑽孔」技術;與先進應材系謝明君指導的作品「具緊急照明功能之地震警示裝置」,均獲銀牌。 嘉藥學生在老師張峻彬指導下參加IIIC國際創新發明競賽,其中黃筱真(左)奪金牌,張紘瑋(右二)、魏宏睿(右一)奪銀。(記者張淑娟攝)   嘉南藥理大學方面,資訊管理系學生魏宏睿、張紘瑋與環境資源管理系學生黃筱真,在老師張峻彬指導下,分別以「智慧共生水循環系統」和「智慧工作空間環境參數管理系統」榮獲金牌與銀牌。 參與競賽的學生黃筱真,以魚菜共生為基礎,結合聯網技術、養耕共生及微生物脫氨技術,開發出「智慧共生水循環系統」一舉奪下金牌獎。嘉藥指出,此套智慧共生水循環系統可成功解決水質控制與資源循環利用的挑戰。

Read More

南應大產業實習 無縫接軌職場

南應大企管系舉辦產業實習說明會,參與企業透過產業環境等介紹,讓學生探索未來職涯興趣。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為幫助學生將學術知識與職場需求結合,台南應大企業管理系舉辦實習說明會。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知名企業參與,希望透過多元產業實習機會,讓學生探索未來職涯興趣並提早體驗職場,協助學生縮短學與職之間的距離,提升就業競爭力。 參與實習說明會企業包括美廉社、寶雅、元大銀行、光洋應用材料、富聿建設、二億公司、墾丁悠活、成功大學永續發展中心等。各企業代表會中介紹產業環境、公司人力資源制度、實習計畫的具體內容、職位需求及未來發展機會。 其中美廉社及寶雅提供了零售業的實習職位,學生將有機會深入了解營運管理及顧客服務的實務運作;元大銀行則針對金融及投資領域提供了多樣化的實習機會,幫助學生理解銀行業務及金融市場運行的內部機制。 南大企管系主任劉錦雲表示,此次實習說明會不僅讓學生深入了解各大企業的實習機會,更為他們提供直接進入職場的橋梁。透過產業實習,學生能夠在真實工作環境中磨練專業技能,縮短學用落差,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會後有多位學生直接與廠商表達實習意願,並遞交實習申請書。

Read More

全國技藝賽 南商2金手2優勝

台南高商在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奪二金手獎二優勝。(台南高商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高商學生參加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奪下兩金手獎及兩優勝,表現亮眼。南商校長林聰明表示,明年的商業類技藝競賽將移師府城舉辦,由南商承辦,屆時歡迎全國優秀高中職生前來府城,同場競技、互相交流。 南商表示,今年的全國高中商業類技藝競賽於二日至五日在基隆高商進行,南商在校長林聰明的領軍下,今年共榮獲雙金雙優勝的佳績,其中黃玨勻獲得電腦繪圖金手獎第五名,朱嘉瑋獲得網頁設計金手獎第六名,阮圓綿、林丞軒分別獲得職場英文、會計資訊類別的優勝。另除了商業類技藝競賽外,同時也參加家事類技藝競賽,蔡慈芸榮獲餐飲服務職種優勝。 校長林聰明表示,感謝今年南商指導老師與選手所組成的南商隊在準備過程的努力,也希望選手們記得這次的經驗,相信一技在手,未來能在職場發光發熱。

Read More

SDGs永續小宇宙 友善地球網路徵件 近600學童投稿

「SDGs永續小宇宙」友善地球網路徵件比賽優選作品。(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鼓勵學校、親師生一同關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具體的環境行動來友善地球,台南市教育局特別舉辦「SDGs永續小宇宙~友善地球網路徵件比賽」,吸引近六百名學生參加,以單幅或四格漫畫或照片的創作方式,展現對環境保護與友善地球行為的支持。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比賽主題涵蓋SDGs十七項目標,可選擇「真實行動者」拍照或「奇幻漫畫家」四格漫畫,讓學生們從零飢餓到氣候行動,各自選取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創作,作品內容獨具匠心、構思巧妙,令人驚豔。 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林勇成校長表示,未來將持續辦理「永續小宇宙」活動,並以此為基礎,持續深化SDGs理念在學校教育中、孩子的生活中具體實踐,期望透過更多元的創作形式和參與模式,激發學生關注環境議題的熱情。 教育局指出,此次評選以「觀點獨特、敘事流暢、視覺美感、邏輯清晰」四大標準進行,從近六百件參賽作品中選出八十三名入選獎及八名優選獎,並在活動官網公布,得獎作品將成為南市未來推廣環境教育的重要資源,將透過公開展示讓更多人看見學童對地球未來的承諾。

Read More

漚汪國小110週年 學生舉牌慶生

將軍漚汪國小明年三月將歡慶一百一十週年校慶,全校學生舉牌提前慶生。(校方提供)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將軍區漚汪國小明年將歡度一一0週年校慶,學校陸續推出各種系列活動暖身,全校學生手持色板排出「漚汪」及「110」的大型字樣,見證一百一十歲生日。 漚汪國小校長蔡孟倫表示,明年三月二十九日是學校一一0週年的校慶,校方精心籌劃系列活動暖身,包括「與學長姊有約」分享會,邀請校友會理事長黃憲清及副理事長黃順立,分享童年記憶與人生奮鬥歷程,勉勵學弟妹們秉持勤奮學習的態度,並倡導友善、利他與共好的品格,期許成為良好品德與懂得感恩的人。 另有「Logo標誌製作與票選」,由學生或親子參與設計,透過師生票選,選出代表學校特色與核心價值的標誌;還有「社區走讀與祈福活動」、「老照片回顧」,「學生PBL設計學習計畫策展」、「職人校友創作與師生藝術展」等。 蔡孟倫說,漚汪國小是南市藝術教育貢獻績優學校與品德教育特色學校,迎接一一0週年校慶,由教務主任陳建安策劃,在操場排出「漚汪」及「110」的大字樣,接著各班學生依序坐在椅子上,高舉色板完成任務,師生們齊聲高呼「祝漚汪國小一一0週年校慶生日快樂!

Read More

石門國小與作家有約 前職棒教練馮勝賢分享人生故事

前職棒教練馮勝賢到石門國小與學童分享他的人生故事。(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平區石門國小舉辦與作家有約活動,特別邀請到前職棒選手馮勝賢教練到校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受到師生熱情的歡迎。馮勝賢也捐贈二十本他的著作《看準就撲》給石門國小,勉勵小朋友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馮勝賢的故事是一部激勵人心的生命歷程,他出生時是僅一千多克的早產兒,因先天缺陷必須穿鐵鞋矯正。儘管起步比他人艱難,這些挑戰反而鍛造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與無畏的競爭精神,教會他如何面對生命中的困難與逆境,也更加珍惜每一次機會。 馮勝賢的努力沒有白費,他以傑出的表現成為中華職棒的傳奇人物,不僅曾獲「中職新人王」,並四度摘下金手套獎。退役後,他更成為兄弟象二軍總教練、中職秘書長,還是第一位拿到博士學位的職棒教練。 活動一開始,石門國小學童就以現在最夯的棒球應援曲《台灣尚勇》歡迎馮勝賢。在分享會上,馮勝賢以「主動去選擇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選擇我」,勉勵學生勇於追求目標,不要害怕失敗,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始終保持平常心,迎接每一個挑戰。 校長劉珍琳表示,馮勝賢教練以自身經歷當教材,讓孩子學習面對挑戰並堅持夢想,是一堂寶貴的人生課。

Read More

草月流花藝大型聯展 連結台日友誼

「草月流」花藝大型聯展「草月,華現府城」於愛國婦人館展出,透過花藝人文,連結台日友誼,祝賀台南盛事。(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慶祝台南400及草月流一百年、台灣草月成立四十週年,「草月流」花藝大型聯展首次於台南愛國婦人館舉辦,主題為「草月,華現府城」,透過花藝人文,連結台日間友誼,也以花藝美學盛宴,祝賀台南盛事,展期至八日。 草月流與池坊、小原流並稱日本花道三大流派,由勅使河原蒼風於一九二0年代時期於東京創立,寓意「草一樣親切、月一樣明亮」,提倡花道應為一種鼓勵自由與創新表達方式的現代藝術,鼓勵個人化和想像力,不應侷限於素材,以「型」自由的表現個人思想個性,讓花如其人。 草月流台南教室也正式成立,主理人羅美華期許草月流能為人文薈萃的台南與花道藝術、生活人文注入文藝新生命。文化局專委黃宏文、立委王定宇夫人李淑吟、台日文化友好交流基金會長李退之等人前往祝賀,各花藝老師盡展花藝技巧,藉由花的美好展現台日友誼。

Read More

小貨車台74線變換車道翻覆 疑閃前車失控撞護欄

台七十四線中彰快速道路烏日段,昨日發生小貨車自撞護欄側翻。(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七十四線中彰快速道路台中烏日段六日發生小貨車翻覆車禍,警方查出張姓駕駛為閃避同要變換車道的前車,失控自撞內側護欄側翻,造成張男四肢擦挫傷送醫,所幸僅肢體擦傷。 烏日警分局表示,昨日上午十時四十分,張男駕駛小貨車行經台七十四線一點八公里處內側車道,因與前車都要變換至中線車道,張男緊急再向外側車道閃避,失控自撞內側護欄側翻,造成張男四肢擦挫傷,經送烏日林新醫院救護無生命危險。警方實施酒測未發現酒駕,依事故處理程序調查處理,詳細肇事原因由鑑定單位或法院研判。 台七十四線中彰快速道路烏日段,昨日發生小貨車自撞護欄側翻。(記者陳金龍翻攝) 台七十四線變換車道頻仍,上月二十九日上午一小時內發生兩起變換車道事故,太平區西往東二十五點一公里處,上午十一時許發生砂石車為閃避前方向左往中線變換車道貨車,砂石車向左偏行碰撞內側車道休旅車,休旅車失速卡上護欄,當場三車撞到沿線散落,不到一小時,西屯區台七十四線東行十點八公里處,方男駕駛黑色小客車外切時自撞護欄,並波及一旁砂石車方男重傷住院開刀。 警方呼籲民眾,台七十四線為中部地區民眾通勤要道,開車變換車道應注意後方來車動態,以確保自身及他人交通安全。

Read More

男輾到樹坑摔斷左手 法院認管理有缺失判國賠109萬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曾姓男子騎機車經台中市梧棲區八德東路,因輾到深達十四公分的樹坑慘摔斷左手,他對梧棲區公所提國賠二百一十九萬元,公所稱他超速過快是「自招損害」;法院認定,公所維護有欠缺,和曾受傷具因果關係,判梧棲區公所應給付曾一百零九萬元,可上訴。 曾男主張,他一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傍晚六時多騎電動機車經梧棲區八德東路、八德一路口,因現場用來區隔人行道、車道的路樹被移除,留下三個深度達十至十五公分的樹坑,當天下雨視線不佳,人行道與柏油路車道分界不清,他行經誤以為路拓寬,靠右時誤駛到深達十四公分的樹坑而摔車骨折。 曾男控訴,梧棲區公所是該處人行道管理機關,卻未填平人行道樹坑或放置警示,管理有缺失,依醫療、不能工作損失、勞動力減損及精神撫慰金一共提國賠二百一十九萬元。梧棲區公所抗辯稱,當天現場並無視線不良、雨天積水而導致無法分辨人行道、道路分界情形,且曾男事後報案並有移動現場,無從認定他所受損害和公所有何因果關係,就算曾因樹坑受傷,也是他車速明顯過快、自招損害,與公所無關。 台中地院查,曾男摔車後就經消防送醫、警方也獲報處理,現場畫面也拍下,曾行駛至人行道上,機車尾燈發生上下跳動,三次跳動後就消失畫面上方,足證明他經過三個坑洞後摔車。法院認為,人行道路樹遭移除後,所留坑洞、不平整,應盡速由區公所補植填平,或在周邊設置僅告標示,但梧棲區公所並未設置,這才造成曾男摔車,顯見公所維護欠缺與曾受傷有因果關係,認定曾求償有據。 台中地院根據醫院鑑定,曾男因車禍骨折,勞動力減損程度為百分之八,計算相關損失、精神撫慰金等,一共判梧棲區公所應給付他一百零九萬二千八百七十四元。

Read More

藍委轟交流戒嚴 陸委會:矮化台灣違背交流本意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陸生團成員脫口「中國台北」,陸委會擬祭行政處分,多名國民黨立委六日批評「兩岸交流戒嚴」。陸委會六日回應,政府正面看待促進兩岸健康有序互動,涉及矮化台灣則違背交流本意。 陸委會表示,疫情結束後,兩岸交流活動頻繁,政府正面看待促進兩岸對等尊嚴、相互尊重、健康有序良性互動;倘若涉及矮化台灣,引發社會對立衝突,台灣人民則不會接受,更違背交流本意。 陸委會表示,台灣是民主法治社會,為了維護兩岸交流符合規範與健康有序地進行,從事兩岸交流活動的邀請單位要依法負起責任,不能有違法違規情事,也要注意不得從事無關交流活動的政治宣傳,特別是激化矛盾、造成台灣社會內部對立。 陸委會強調,做為兩岸政策主管機關,必須對邀請單位盡到監督責任,在台灣從事兩岸交流的團體非常多,不會因為哪個團體受到依法進行的行政程序監督就構成「交流戒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