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李婷歡、梁美萍 駐村成果展

藝術家李婷歡以台灣糖業發展脈絡、鐵軌及西螺大橋為題,透過抽象線條引領觀者,感受產業興衰下歷史記憶的《離地與交錯的線》。(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蕭壠國際藝術村三十日舉辦駐村藝術家李婷歡、梁美萍駐村成果展。李婷歡以台灣糖業發展脈絡、鐵軌及西螺大橋為題,透過抽象線條引領觀者,感受產業興衰下歷史記憶的《離地與交錯的線》;梁美萍《雙痕─與物共存》則以鹽、糖與舊物聲響為引,邀請大眾傾聽甜與鹹交錯的文化低語。 文化局專委方敏華表示,蕭壠國際藝術村已邁入第十三年,由國內外藝術家進駐,深化地方與世界的文化連結,成為大北門地區的重要創作基地。 李婷歡的《離地與交錯的線》從糖業史出發,結合糖鐵軌道與西螺大橋意象,將消逝於土地與枝葉間的糖鐵軌跡化為抽象線與面。 梁美萍的《雙痕─與物共存》以鹽、糖為核心符號,結合文資建材銀行保存的製糖遺物與聲響裝置,重現台南物質文化的深層記憶。(記者盧萍珊攝) 梁美萍的《雙痕─與物共存》則以鹽、糖為核心符號,結合文資建材銀行保存的製糖遺物與聲響裝置,入口鋪灑的粗鹽更讓觀者感受甜與鹹的交錯。 三十日開幕並舉辦駐村座談會,由藝術村諮詢顧問陳明惠教授與兩位藝術家對談,分享駐村期間如何以鹽、糖、鐵軌等在地元素為創作養分,並探討藝術如何介入地方記憶與社會脈絡。 兩項展期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於A3館與A5館展出,開放時間為每週三至週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免費入場。

Read More

華山愛老人 220位獨老提前慶中秋

華山基金會「愛老人、中秋亮起來」愛心公益餐會,百歲人瑞邱蘇阿嬤唱歌紓壓。(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麻豆報導 華山基金會台南A區一一四年度「愛老人、中秋亮起來」愛心公益餐會,於麻豆福隆佳宴餐廳舉辦,邀請二百二十位獨居及行動不便的弱勢長者一同享用美食,提前歡度中秋。 活動由下營區的小圓圓幼兒園帶來活力四射的舞蹈,麻豆區的晴天舞團舞出熱情的表演,為活動揭開序幕,接著由華山服務的阿公、阿嬤們站上舞台高歌,來自後壁區的百歲人瑞邱蘇阿嬤,因歷經風災情緒低沉,在站長的暖心鼓勵下走出戶外,上台演唱台語歌曲《綿綿戀愛夢》紓壓,並與其他長輩們同樂。 現場也有台南市希望義剪服務協會、高雄市晨詮整復推拿協會、9弄9號美妍所、麻豆區衛生所等,提供義剪、推拿、義診等服務。華山表示,這次中秋活動不僅拉近長輩與社會的距離,也感受到社會大眾的溫暖與正能量,呼籲大眾響應關懷,讓服務網絡更加周全。 華山長輩們說,今年接連遇到颱風、大雨,各種災害不斷,心情受到影響,還好基金會舉辦這項聯誼活動,透過聊天、交流,讓心情可以舒緩,減少生活壓力,感謝華山的邀請。

Read More

柳營社區3X3籃球賽 50隊較勁

柳營區公所、新營分局合辦「社區3X3籃球競賽」,柳營區長劉發仲(左二)開球。(柳營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暑假接近尾聲,柳營區公所、新營分局卅日在柳營國中風雨球場合辦「社區3X3籃球競賽」,吸引喜愛籃球運動的青少年、社區民眾,組成近五十支隊伍同場較勁,賽場氣氛熱烈。 柳營區公所指出,本次賽事共分為社區組十二隊、高中組九隊、國中組二十二隊、國小組五隊,總計近五十隊參賽;球員們個個身手矯健,預賽與決賽過程高潮迭起,現場喝采聲不斷。 「社區3X3籃球競賽」,喜愛籃球運動的青少年以球會友。(柳營公所提供) 區長劉發仲說,此次活動結合新營分局「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透過籃球競賽,鼓勵青少年正向休閒活動,也勉勵球員要保持「勝不驕、敗不餒」運動家精神,並養成持續運動的好習慣。

Read More

談卸任 邱泰源:回歸台大醫院看病教學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心肌梗塞的危險,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蔡瑞鵬(前左3)與資深主治醫師顏志軒(前左2)聯合撰寫「你的心,分秒必爭:心臟科醫師教你的事」,29日舉辦新書發表記者會,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右4)出席。(中央社)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內閣改組,衛福部長邱泰源將卸任。他於29日表示,相信石崇良做衛福部長會做得非常好,自己離任後則將回歸台大醫院看病與教學,並與醫界共同思考如何讓年輕醫師有更好工作環境。 新任內閣團隊成員將於9月1日起陸續交接,邱泰源將卸任衛生福利部長,由原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談及未來去向,邱泰源說,自己將與剛卸任立委時一樣,回歸台大醫院做「醫療志工」,看看病人、教教學,跟醫界老朋友共同思考,如何讓年輕醫師有更好的工作環境、照顧人民健康,「這才是重要的」。 邱泰源表示,「不論在哪個崗位,每天都把它做好」,自己在衛福部時,最希望的就是達成總統賴清德「健康台灣」的國家願景,目前已規劃11項重點工作,都已經啟動,相信未來在石崇良的領導下,會做得更好。

Read More

心房收縮功能喪失 免疫不全心肌病變 翁每分鐘心跳僅30次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一名74歲男子月前在家昏倒,送醫發現其有免疫不全症狀,導致肥厚性心肌性病變,且有慢性心房纖維顫動,合併房室傳導阻斷,每分鐘心跳僅有30下(正常人為72下),又合併有肺水腫。經手術植入新型的無導線節律器,術後轉至一般病房,3日後出院。 員榮醫院心導管中心主任林彤宥說,患者因肥厚心肌造成心臟舒張功能障礙,血流供應不足,加上心房纖維顫動併房室傳導阻斷,使心房收縮功能喪失,導致缺血性胸悶或胸痛。心臟舒張功能差,使得肺靜脈壓力上升,容易出現心衰竭症狀,尤其在運動或平躺時較明顯,患者易有頭暈、眼前發黑甚至暈厥等情況。 林彤宥指出,心房纖維顫動使心房無法正常收縮,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風機率。肥厚性心肌病變本身與心律不整有關,若再合併心搏過緩或其他心律問題,會有猝死風險。 林彤宥表示,患者較瘦且有自體免疫疾病,傷口癒合有容易感染的風險,所以選擇植入新型的無導線節律器,好處在體積較小,約舊型的1/10,對比較瘦的病人,不容易產生電池外露或感染的風險。舊型有導線心律調節器,導線放久後很容易在鎖骨下靜脈產生一些磨損,而且會有傷口癒合不良,導線脫落的問題。 林彤宥解說植放過程,先從下腔靜脈,一路進入右心房,穿過三尖瓣到右心室,最後將無導線節律器小膠囊植入右心室心室壁上。手術中使用X光機及顯影劑找到適當的靜脈通路,通常都是從股靜脈一路往上,當管子到達右心室後,確認位置正確,就將導絲拔除並剪掉。無導線節律器有4個角和4個倒鉤,可以固定在心室壁肌肉上,數據檢測正常後便完成釋放。因新型無導線節律器體積很小,從外觀上看不到傷口,也沒有電池口,整體看起來就像沒有動過手術一樣。無導線節律器電池壽命與傳統機型一樣,大約16至18年。

Read More

台大:球黴菌症激增 均曾赴美

台大醫院29日舉辦「境外移入球黴菌症病例增加」記者會。(台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肺球黴菌症感染恐引發致死風險。台大醫院29日指出,過往此病例相當罕見,2000至2020年間僅見1例;然而,台大在2022到2025年間卻迅速累計13例,且均具美國西部或南部旅居、工作或旅遊史。疾管署說,依近期回顧文獻,2005年一名71歲男性,至美國加州旅行返台後,出現嚴重咳嗽、盜汗症狀,且體重減輕,確診球黴菌感染,最終死於敗血性休克。 台大醫院29日舉辦「境外移入球黴菌症病例增加」記者會。外科部主任陳晉興表示,在台灣,肺球黴菌症屬境外移入疾病,以往病例相當罕見,2000至2020年間僅見1例。 然而,陳晉興說,台大醫院在2022到2025年間卻迅速累計13例,且均具美國西部或南部旅居、工作或旅遊史。陳晉興說,這些病人一開始大多被懷疑是肺癌或腫瘤,甚至動了胸腔手術,最後才確診,如果台大已發現13例,其他醫院恐怕也有,只是還沒被辨識出來。 根據臨床統計,約4成感染者在暴露後1至4週內出現症狀,包括倦怠、咳嗽、呼吸困難、頭痛及肌肉酸痛等。絕大多數患者可於數週內自行緩解,僅少數症狀較為嚴重或免疫力低下者需使用抗黴菌藥物治療。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疾管署回顧過去國內發表的醫學文獻,共有8例個案,皆與美國加州或亞利桑那州的旅遊史有關,加上台大醫院案例,國內至少已有20例的球黴菌症,而近期出現的病例「雖然大多是輕症,或透過X光檢查才發現」,但顯示境外移入的趨勢正在上升。 針對病例數呈上升趨勢的原因,羅一鈞說,主要與氣候變遷有關,越來越乾燥、降雨型態改變,讓環境更適合這類黴菌生存。台灣與美國西部往來頻率增加,不論旅遊、工作、經商或年底即將開通的直航航班,都可能令境外移入風險持續升高。 羅一鈞表示,因應此趨勢,疾管署本週已儲備新的球黴菌症檢驗抗體,並已公布送驗流程,29日也將對醫界發布通函,提醒注意。 他強調,球黴菌症雖然絕大部分都是輕症,但過去8例中,仍有1例重症死亡,為71歲男性,在加州待了5個月,返台前3週出現發燒、體重減輕10公斤,最後因肺炎及腦膜炎引發重症不治,死因和年紀大及延誤治療有關,儘管已是10多年前的個案,仍值得注意。 美國當地每年約有2萬例病例,其中約200例死亡,致死率約1%或略低於1%。羅一鈞提醒,若民眾返國後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或是少數人單純只以皮膚為表現,出現皮膚紅疹、腫脹結節性紅斑等,都要留意。

Read More

私領域暴露率呈上升趨勢 我去年家庭二手菸達35.6%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我國113年家庭二手菸暴露率達35.6%,相較111年28.9%有上升趨勢,為守護同住伴侶與家人的健康,國健署呼籲吸菸者應多為家人著想,減少在家吸菸,最好下定決心戒菸。 世衛(WHO)指出,二手菸害會導致嚴重的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肺癌,全世界每年約160萬人過早死亡。台灣《菸害防制法》修法上路並嚴格取締公共場所吸菸後,吸菸行為多轉入私領域,也因此增加了同住伴侶暴露於二手菸的風險。據「國人吸菸行為調查」,113年我國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35.6%,相較111年28.9%有上升趨勢。 研究顯示,伴侶的吸菸習慣會深深影響戒菸成效。如果另一半不吸菸,吸菸者在2年內戒菸成功率可提升;反之,若另一半吸菸,戒菸率則下降。 研究指出,若伴侶能互相扶持,更能提升戒菸成功率,讓愛不被菸霧所遮蔽。WHO也發出聲明,戒菸永遠不嫌晚。戒菸可以顯著降多種疾病的風險,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將疾病風險降低至與從未吸菸者相當。

Read More

PanAMR系統 1小時內鑑定病原體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中榮總昨日宣布,聯手開發的PanAMR可以從血液培養陽性樣本直接定序,上機1小時內完成病原體鑑定,15小時內完成精準藥物使用建議。(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隨著精準醫學蓬勃發展,感染症需要更即時而精準的診斷。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台中榮總聯手開發的PanAMR(泛基因體病原體鑑定與抗藥性診斷系統),可以從血液培養陽性樣本直接定序,上機1小時內完成病原體鑑定,15小時內完成精準藥物使用建議,大幅縮短原本各需1及3天的流程,對臨床血液感染症的診斷及治療是一大創新突破。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與台中榮總院長傅雲慶昨日上午出席記者會宣布,由台中榮總內科部感染科主任劉伯瑜、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逢叡、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玉潔開發的PanAMR系統,可以精準快速辨識病原體並預測抗藥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Genome Medicine。 傅雲慶表示,血液感染臨床治療很重要,敗血症致死率很高,過去血液培養要耗時很多天,現在精準醫學時代來臨,可以更快速診斷,對病人幫忙很大。 許惠恒說,這項研究成果可以造福敗血症病人,治療都是在跟時間賽跑,過去要花3天找出哪種抗生素有用,現在大幅縮短時間,可以減少病人住院天數,也減少醫療支出。 陳逢叡說明,全球每年約有4890萬敗血症病例,死亡約1100萬人,血流感染死亡率約15%至30%。而台灣1年約3000例院內血流感染,占醫療感染的39%,及早適當治療顯著降低死亡率與併發症。 劉伯瑜表示,血流感染傳統檢驗需2到3天,而PanAMR系統結合奈米孔定序,1小時內可鑑定病原體,15小時內完成抗藥性預測,準確率超過90%,目前已於台中榮總導入進行臨床驗證資料收集,未來期許擴展到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領域,並結合公共衛生監測系統,建構國產精準感染診斷生態鏈,嘉惠全台病人。

Read More

心電圖不典型 馬偕新書助判讀心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心肌梗塞致死風險高,事發時常常醫護比家屬還急,馬偕醫院醫師撰寫新書並於29日發表,期能縮短醫病之間認知差距,並減少憾事發生。 馬偕醫院29日舉辦新書《你的心,分秒必爭:心臟科醫師教你的事》發表會。院長張文瀚表示,急診工作時常面對猝死病人,心電圖雖是常用工具,但是很多心電圖不典型,難以發現問題。這次發表新書有助第一線醫師更快速精準判讀心電圖、及時給予病患正確處置。 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醫師蔡瑞鵬說,急性心肌梗塞是不能等的病,就像「產婦突然破水」,來得又急又快,且每一分秒過去,心臟的肌肉就慢慢壞死,等不及檢查,也無法觀望,這種危急程度往往是「醫護人員比家屬還急」;發生急性冠心症時,心導管治療是最優先的治療選項,但常見家屬在溝通上延遲,影響治療預後成效。 馬偕醫院心臟血管中心醫師顏志軒強調,心臟疾病發生講求快狠準,並非追求慢工出細活,希望分享臨床經驗,在面對危機下為病人爭取黃金救治時間。 此外,臨床上最常被問到的就是「要不要裝塗藥支架?」蔡瑞鵬指出,藥物塗層支架發生再狹窄的機率比一般金屬支架小,因此被用來治療許多較為複雜的病灶。為減少血栓風險,必須同時給予雙重抗血小板治療,一般金屬支架應至少併用1個月,藥物塗層支架如果沒有出血的風險的話,建議最好合併使用1年。

Read More

韌性條例立院三讀 最快10月普發1萬

立法院29日院會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立法院長韓國瑜敲槌宣布通過。(中央社)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立法院會二十九日三讀通過《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藍白挾人數優勢,將行政院版的五千九百億元刪除二百億元強化電力預算,把預算規模改為五千七百億元;並明定普發現金作業時程,最快十月國人就可以拿到一萬元現金。 此外,三讀條文也明定,行政院應於《韌性特別條例》生效後一個月內,將依本條例編列的特別預算案送交立法院審議。 立法院原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匡列五千四百五十億元,但行政院八月又提出《韌性條例》修正草案,將經費上限調高至五千九百億元;新增的四百五十億元除二百億元用於產業支持之外,還有二百億元用於強化電力系統,另外加碼四十億元照顧弱勢,並增加十億元普發現金的作業費。 立法院會日前朝野無異議將《韌性特別條例》修正草案逕付二讀。立法院長韓國瑜在召集朝野黨團協商時,對於行政院將強化電力系統及所需經費納入特別條例,朝野協商無共識,保留於二十九日院會時處理。 在二十九日的立法院會廣泛討論階段,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明,普發現金一萬元,國民黨說到做到,全民期待的普發現金應該能在十月底開始發放。此外,台電已有相關電網韌性計畫在進行,每年有超過一千億元的工程要做,足以支應,因此將預算規模變成五千七百億元。 民眾黨立委張啟楷提及,這次修法民眾黨提出三大利多,包括將經費規模提高到五千七百億元,也要照顧受美國關稅衝擊的勞工、產業、農漁民等;另外,砍掉要借屍還魂的台電二百億元強化電網韌性項目。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解釋,行政院提出的修法版本是要挺產業、顧民生、救弱勢、加速發現金,也讓違憲成為合憲。但藍白砍掉的二百億元電網韌性預算,讓台灣產業發展被犧牲。 表決階段,藍白挾人數優勢,通過國民黨、民眾黨團所提修正動議,未將強化電力系統納入,也將經費上限改為五千七百億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