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樂稱廟成和平區 南鯤鯓代天府嚴正否認

南鯤鯓代天府專注弘揚宗教信仰,對於統促黨總裁張安樂受訪內容,發表聲明澄清立場。(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針對統促黨總裁張安樂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及假設兩岸開戰,統促黨與南鯤鯓代天府談過,到時會打開廟門、開放廟埕,讓台灣民眾進入,建立和平區ㄧ事,南鯤鯓代天府發表聲明,從未與張接觸或表同意,張的言論並非事實,廟方專注弘揚宗教信仰,不容不實言論影響形象。 日前張安樂接受媒體訪問,提到若是兩岸開打,與南部的南鯤鯓代天府談過,若解放軍登陸台灣,廟門打開可供民眾進入,成為和平中立之地,且宮廟亦表達同意。 南鯤鯓代天府發表聲明澄清,廟方從未就任何政治立場或軍事議題與張安樂有所接觸或表達同意,其言論純屬個人說法,與本廟無涉。南鯤鯓廟為在台先人籌建,為歷史悠久之地方信仰中心,長久以來秉持宗教安定人心之宗旨,興辦公益慈善事業,為社會注入正面能量,並以台灣信眾、善信大德為優先。 南鯤鯓代天府強調,將持續專注於弘揚信仰、服務信眾與地方,維護宗教文化資產,不容任何外界不實言論影響本廟形象,再次重申張的言論並非事實,廟方嚴正否認。

Read More

新北交安教育全國領先! 莒光國小勇奪「金安獎」 柑園、碧華雙雙績優 打造安全通學新典範

碧華國中-補校交通安全快問快答。(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教育部日前公布「113學年度學校交通安全教育評鑑」結果,新北市莒光國小、柑園國中及碧華國中榮獲績優學校,其中莒光國小更榮獲交通部「金安獎」最高榮譽,展現新北市深耕交通安全教育的領先成果。 莒光國小-警察示範正確過馬路。(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莒光國小將新北市五學習階段課程模組創新轉化為「停、看、聽、想」過馬路遊戲,讓孩子在模擬中學會停下觀察、聆聽車流並做出判斷,養成過馬路舉手示意、相互禮讓的習慣。學校更將交安向下延伸至幼兒園,舉辦「小小波麗士體驗營」,從小培養幼兒安全帶使用與守法觀念。巫夢虹老師表示,情境體驗能讓孩子記憶更深刻,習慣一旦養成,就能在真實生活中保護自己。 柑園國中-交通安全課成融入戶外教育實地演練。(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柑園國中則以「繪製上學圖」課程引導學生親自規劃安全路線,並結合數位工具、實地長距離騎乘演練與童軍元素的分組合作模式,培養學生的臨場判斷力與團隊合作力。蔡尚儒老師分享,學生在長距離騎乘挑戰中,不只鍛鍊體能,還學會了團隊互助與臨場判斷。九年級學生劉妤欣說,以前沒注意哪些路口危險,現在學會自己規劃路線,還能提醒同學注意安全。 碧華國中-自行車安全騎乘我最行課程。(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碧華國中以「整體性、全校性、實地性」為核心,打造專業自行車考照場地,並結合交通局「YouBike 1.0 移撥計畫」推動「自行車安全騎乘我最行」。課程涵蓋理論、模擬到實地考照,訓練學生左轉手勢運用、號誌判讀及車距維持;此外,學校落實全年齡動員的交通安全文化,讓進修部學生與教師社群同步參與交安快問快答與駕照課程。劉秉豪老師表示,課程讓學生從技巧到臨場應變全面提升,能更穩定安全的融入車流。學生吳若綺也分享,現在騎車會主動注意左右來車,更懂得保護自己。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自111學年度起將交通安全教育全面納入課程,並透過種子教師、社區合作及跨局處協力,逐步建構「以人為本、行人優先」的安全文化。未來將持續深化學校與家庭的合作,讓正確用路行為從小扎根,打造最安全的通學環境。

Read More

男子面紙盒藏毒遭逮 19歲男面紙盒藏毒躲警不成遭逮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7092645/9a353f18-4efd-42b4-8166-2581e526e78a1.mp4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第一中隊中隊長洪志勳(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提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1名19歲鄭姓男子日前駕車經過新北保安大隊實施路檢地點,被員警發現在汽車擋風玻璃下的面紙盒中有多包毒品夾鏈袋,鄭男連聲哇哇哇慘叫,因為自己幾天前才被抓,本來想繞來繞去躲警察,沒想到竟不小心誤入新北市保安大隊路檢點,如甕中鱉一樣被抓到,除了面紙盒的3包愷他命,後續員警又在其內褲中起獲12顆毒菸彈。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提提供)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指出,本(8)月18日凌晨0時許,新北保安大隊第一中隊員警執行路檢勤務,鄭男正駕車打算找間旅館休息的途中,恰巧被員警攔下盤查,員警拿手電筒往車內一照,擋風玻璃下的面紙盒裡面明顯放著數包疑似毒品夾鏈袋,員警正要詢問時,鄭男看著員警直指面紙盒,便哇哇哇連聲慘叫,經確認該面紙盒裡面藏有3包毒品愷他命(重:15.2公克),後續將鄭男帶返隊又在其內褲中起獲12顆毒品依托咪酯菸彈(重:70.6公克),全案訊後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將鄭男移送新北地檢偵辦,後續將再追查溯源。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提提供) 新北市保安警察大隊呼籲,依托咪酯常見以電子煙方式施用,吸毒後可能出現幻覺幻聽、注意力下降、肌肉抽搐及肢體協調變弱等,身體顫抖宛如殭屍,才被稱作「喪屍煙彈」,吸食後駕車對於交通安全危害相當大,呼籲民眾要提高警覺,留意新興毒品偽裝手法,並積極檢舉相關不法行為,以協助打擊毒品犯罪。

Read More

板橋車站練舞青年遭男子持滅火器噴灑 警送辦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7091804/777945069.160032.mp4 板橋所副所長 林恒毅 說明(板橋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車站是時下青年朋友聚集練舞的地方,昨(26)日22時許,民眾溫姓女子(19歲)等4人於捷運站3號出口內聯通道練舞,卻遭涉嫌人張姓男子(35歲)無故叫囂及以滅火器噴灑,造成渠等隨身物品有毀損等情。新北市板橋警分局接獲報案後,立即派員前往處置。 板橋警分局指出,員警到場了解情形後,依規定受理後,依毀損及公共危險罪將張男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7092028/0000-2.mp4 (板橋警分局提供)

Read More

「走著走著就霧煞煞」拐杖老翁凌晨走失 三峽警地毯式搜尋助返家

https://d1j71ui15yt4f9.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5/08/27091400/7c4b665c-d149-4de3-8465-5dc363ad4ffa3.mp4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警分局鶯歌分駐所於昨(26)日凌晨接獲一名李姓男子焦急來電報案,表示失智的父親(34年次)深夜跑出家門去向不明,疑似走失,急需警方協助一同找尋。警員劉呈樟與郭丞祐當時擔服巡邏勤務,隨即展現了細心的敏銳度與耐心的守護精神,成功完成此次尋人任務。 員警隨即調閱社區監視器,確認老翁確實自大門步行外出。由於得知老翁手持拐杖、行動不便,研判不可能走得太遠,因此立即針對周遭的超商、廟宇、公園及公廁等民眾常駐留場所展開地毯式搜尋。 (三峽警分局提供) 經過3個半小時的仔細巡查,員警終於在離老翁家400公尺外的公園長椅上發現老翁身影。當時他拄著拐杖,靜靜坐著,似乎因體力不支而停下腳步。員警上前確認其身分後,輕聲安撫,並協助將其安全載返住處。 被尋獲時,老翁雖略顯疲憊,但仍笑著向警方表示:「以前都走得回去,這次走著走著就霧煞煞了,以後不敢再跑出來了。」話語中帶著自我調侃,卻也隱約透露出迷途時的無助。老翁並向員警致謝。警方除叮囑其日後外出務必告知家人外,也提醒家屬及社區警衛加強留意,以避免類似狀況再度發生。 (三峽警分局提供) 當員警護送老翁返家,家屬見到親人平安歸來,情緒激動,頻頻向員警道謝。此刻,員警心中湧起更深的體會,這不僅是一位老人走失的故事,而是社會上另一群弱勢的縮影。警員劉呈樟表示,他想到平日接觸過的精神病患與遊走街頭的長者,他們同樣需要被理解、被守護。這次的經驗更加堅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在鶯歌這片土地上,警察不只是治安維護者,更是弱勢族群的守護者。 三峽警分局呼籲,家中如有失智或身體不便的長者,應盡量陪伴或告知出門動向,並可善用愛心手環或GPS定位設備,以減少走失風險,必要時協助他們平安回家。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當代詩話 「當代詩話」兩則

文/簡政珍 攝影/羅文華 一、有芬芳的思想 詩的哲思和哲學的論述迥異;後者是抽象思維,前者是意象思維。海德格說:詩和思想近鄰。尼采說:要有芬芳的思想。當意象滲入思想,思想就有了芬芳。當思想滲入詩行,詩就有了哲學的厚度。 二、詩哲學的省思 詩人所感悟的哲理絕對是來自於人生。但現實取材,若是詩缺少哲學的厚度,現實事件過後,詩只能在垃圾場裡滋養細菌。 現實事件如過眼雲煙,必須在人們心中迴響冥思,才能在另一個時空展延。詩將時間空間化,但若沒有哲學的省思,詩的生命只能拘囿於短暫的時空點。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台南的古早味——古早味的台南

■陳俊利 「老闆,來盤肉粽,」一旁鍋爐大灶熱氣蒸騰,味噌飄散誘人香氣提醒我,「它們」是一對相伴相隨好滋味。黃褐色的味噌湯頭裡,浮沉翻滾的白豆腐,提味的幾把綠蔥花,光看這畫面就兩頰生津! 「再來碗味噌湯!」邊掏銅板,趕緊補充添加一道美味。 怕漏掉任何一項傳統老滋味,抬頭仔細一一檢視價目表上的菜色「肉粽50元、菜粽45元、味噌湯20元……」價目表還是老樣子,只是價錢欄位貼上字條變動價錢數字而已! 每次回台南,總會走到巷口那家「肉粽店」餵飽「鄉愁」。 老闆慢慢的「踱」過來,走路姿態像身旁亦步亦趨的老狗般,有點緩慢有點微顫,盤子上的肉粽,跟著輕輕搖晃,頂上灑滿的花生粉像土石流般鬆動滑落,味噌湯上頭漂著幾朵芫荽,順著湯汁沿著碗口汨汨流淌。 看起來可口誘人,竹叉順勢劃開白胖胖粽粒,讓一邊沾有幾滴棕色調味醬,一邊則留有幾朵青色芫荽,盤底上花生粉一抹、一挑,往嘴裡一送。 「滋味怎麼……」反覆再三咀過來嚼過去,舌間攪動不出印象中古早的鹹、香味!那是初次品嘗這家肉粽所留下的深刻印記。 「?」軟軟的米粒一入口剎那,舌間上品嘗出的滋味卻打了大問號。 恰似這些天,楠西餘震不斷,不只是視覺上「震」撼,印象中的殘留的「舊」影像連帶被微微震碎掉落…… 「古早味呢?」看看灶台旁孤獨站立痀僂身影,對比街道車水馬龍的熱鬧,店內空蕩蕩座椅,映照先前高朋滿座喧嘩的人聲,之前,總會飛進店內地上,爭相啄食遺落米粒的貪食麻雀,卻一隻也不見蹤影。 答案自然浮現眼前。 環顧周遭不變擺飾,老木桌老木椅、舊灶腳舊蒸鍋、竹叉子塑膠筷架,滿室依舊瀰漫粽葉蒸煮的誘人香氣…… 結帳前,還是,舔乾盤底遺落米粒;還是,吞盡碗裡殘留湯汁;還是,擦拭乾淨桌上撒落的花生粉屑,心滿意足的往前門走去,回頭再看一眼斑剝卻一成不變的價目表「肉粽50元、菜粽45元、味噌湯20元……」。 下次回台南,會不會再次「回頭」光顧?答案是肯定的! 因為,「肉粽」油滑光亮的細棉線,牽掛起「台南遊子」錯綜綿密的「記憶」連結,歷經40年歲月摧殘,「舌間」上的「古早味」雖已不復存在,換上的是卻「記憶裡」永遠不走味的「古早味」!

Read More

〈中華副刊〉輕煮歲月慢「煮書」

■賴加福 有句話,叫輕煮歲月慢煮茶。 若是春雨霏霏,只想家中閒坐,那就沏一壺清茶,在安靜中品茗時光。再隨手翻幾頁詩集,這可能是人生最愜意的事情了。 據懂茶者分享的經驗,慢火煮出的茶,其香夠濃,其味夠醇。 讀書與喝茶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讀書有個習慣,看到好的文章就要多讀幾次,十遍八遍都不會覺得厭倦。反覆閱讀反覆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在讀中一邊思考一邊感悟。這樣留下的印象不僅深刻,而且利於自己從中消化、吸收裡面的精華和養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篇好文章,反覆閱讀,無異於在用心「煮書」。 做讀書筆記,我認為是「煮書」的一個必要步驟。讀書時,隨身準備了筆記本和筆,看到文章中優美語句就立即摘錄下來。「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的東西,更不會輕易忘記。這個辦法真的很管用,不僅提高了閱讀效果,對寫作也有很大幫助。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告訴我們,書讀多了,寫起東西來方能得心應手。魯迅先生也曾說:「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學習智慧。「煮書」,除了讀得專注認真,還應該讀得多、讀得廣,博覽群書。要想獲取豐富的知識和見解,需要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和資料,而不僅僅局限於某一領域或作者的作品。知識的積累同樣需要讀者深入思考和消化所讀內容,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如果白天因為工作的原因,實在沒空翻閱自己鍾愛的那些書籍,我會睡覺前閱讀一會,這樣的習慣一直保持幾十年。因為我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讀書過程就是一個常年積累知識的過程。「煮書」需要花費時間,做到持之以恆。如果一日不讀書,就跟我們不吃飯一樣,身體就可能營養不良。 「煮書」的時光與快樂同行。工作之餘,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書。幾十年教師生涯,我大量涉獵了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學校裡訂的各類報刊,我更是從不放過。時光在讀書時不知不覺從指尖輕輕滑過,而自己也體會到一份精神充實的快樂。 讀書多了,手頭就會感覺癢癢的,有了動筆的衝動。我將自己的生活寫進日記本裡,或者寫成一篇篇長長短短的文章,堅持不斷地給報刊投稿。隨著時間推移,我的作品被編輯老師採用刊登出來。每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了報刊的鉛字,散發油墨的清香,心中那份甘甜如飲蜂蜜。這是「煮書」的犒勞與歲月的饋贈。 「書以常讀乃及遠,山因直上而成高。」人生最好的消閒與安慰便是讀書。輕煮歲月慢「煮書」。任歲月的腳步在書香的氤氳裡輕輕淺淺地悄然滑過,任自己的心靈在文字的浸潤裡,獲得慰藉與滋養。當我們安靜地打開一本書,就能聆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與最真實的那個你不期而遇。

Read More

〈中華副刊〉香在餐桌的塬梁之春

■石顥 驚蟄的雷聲甫一炸過,苜蓿芽、柳芽、薺菜、茼蒿、香椿等野菜,就如一夥夥無畏的小生靈在塬梁次第嶄露頭角,給人帶來春天的美好,舌尖上的清歡。起初,它們只是星星點點的隱沒於枯黃的草叢。不細看,容易被忽略。隨著氣溫漸漸回暖,它們似是聽到了春吹的集結號,迅速蔓延開來。它們小巧而精緻的鵝黃嫩綠葉兒,為塬梁鋪上了遙有近無的眼喜,讓還略顯荒蕪的黃土塬梁鮮活了春色。 野菜是報春的天使,又是大自然饋贈人們的春日禮物。掐回家的苜蓿芽,去雜,洗淨,或焯水後涼拌,或加調料拌麥麵蒸麥飯,都是春天的至味。前者豐富著它最原始的鮮香口感,只需簡單地加入鹽、醋、蒜末和幾滴香油,輕輕攪拌,那清新綠意與撲鼻香氣瞬間交融。入口時,先是感受到它的爽脆,隨之一股淡淡的青青草香在口中漾開,彷彿將整個塬梁的春天都裝在了肚裡。後者更是塬梁人家特有的美味。苜蓿芽摻上麥麵、鹽麵,揉捏成疙瘩,蒸籠裡蒸熟時,那帶著麥香與苜蓿清香的熱氣撲面而來。趁熱調進油潑辣子、生抽、蒜蓉,嗦上一口,綿軟與勁道交織,獨特香味便在舌尖舞動,讓人回味無窮。 「春吃柳芽賽過肉」!發絲般的柳條上,那嫩黃中透著新綠的嫩芽,似是大自然不經意間灑下的綠寶石,悄然開啟了一場舌尖上的春日之約。把柳芽從柳條上捋下,在清水中反覆漂洗,洗去塵埃與苦澀。接著,燒鍋開水,將之擱入焯燙。剎那間,鍋中彷彿被注入了一抹鮮活春意,騰騰熱氣裹挾著柳芽獨特的清新氣息,瀰漫開來。焯好的柳芽撈出,用涼水浸泡,如此進一步去除它們的苦澀味。待沒了苦澀味的柳芽瀝乾水分,撒上鹽麵、白糖提味,滴入幾滴香醋增添酸爽,再淋上一勺香氣四溢的香油。最後,用筷子輕輕攪拌均勻,一盤色澤翠綠、香氣撲鼻的涼拌柳芽則大功告成。從前,這是度過春荒的糧食,如今是美食。夾一筷子柳芽放入口中慢嚼,那股清爽的滋味瞬間在舌尖綻放,好似是春日微風拂過臉龐;柳芽的鮮嫩口感與調料的美妙融合,讓味蕾沉浸於一種難以言喻的奇妙體驗中。那淺淺的苦味,非但沒破壞口感,反而像是一曲樂章中的獨特音符,給這道美味增添了幾分層次與韻味,恰似是春天的複雜情感,有新生的歡喜,又有冬日離去時的絲絲不捨。 將處理好的柳芽與新鮮大肉剁餡,加入蔥薑末等調料攪拌。當餃子在鍋中煮熟撈起時,餃子皮泛著微綠光澤,透著裡面柳芽與肉餡的誘人色香。咬上一口,柳芽的清新與肉餡的醇厚相互交織,那美妙味道在口中散開,彷彿將整個春天的活力都融在了小小餃子裡。 廣生普長塬梁的薺菜,尤是春天餐桌上的寵兒。它們一叢叢、一簇簇地生長於田野,嫩綠葉子在微微南風中張揚著陣陣清香。剜回家的薺菜,撿淨,洗淨,或涼拌或做餃子、包子餡,或燒薺菜豆腐湯。涼拌的薺菜,入口清爽,彷彿將整個春天都嚼在嘴裡;薺菜包子,咬上一口,鮮嫩之香使人回味無窮。薺菜豆腐湯,湯色碧綠,豆腐嫩滑,喝上一口湯,暖在胃裡,香在心中。薺菜與肉做餡的餃子,咬一口,薺菜的清香與大肉的鮮美滋味,宛如蹓躂於鄉野的春風,有著泥土的芬芳和春天的清新氣息。其中的薺菜餃子,不獨是一種野味美食,更是人們對春的眷戀,每一口都飽含著對大自然恩惠的感恩。《詩經》中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就是對薺菜美味的恰切注解。 春日的香椿芽,絳紅色的幼芽,油亮的梗。在大批春菜還沒上市之時,香椿亦是塬梁餐桌上的常在。晴日清晨,當春陽還帶著絲絲涼意,人們採回那剛剛冒尖尖的香椿芽,洗淨,擱入沸水中焯燙片刻,那原本濃郁的香氣瞬間被激發出來,滿室生香。切碎的香椿芽與金黃的雞蛋液相遇,在熱鍋中翻炒,「嘩啦」一聲,香味瞬間瀰漫一屋。吃一口,香椿的特富香氣與雞蛋的醇厚完美融合,彷彿將春的蓬勃生機全噘在嘴裡。那股鮮香,是春天把味蕾擁抱,讓人沒齒難忘。切碎的香椿芽,放進豆腐裡,佐以鹽麵、香油等調味,用筷子一拌,一道時令小菜即好。香椿拌豆腐被作家汪曾祺稱為「拌豆腐裡的上上品」。「吃點香椿芽,百病不沾身。」這是流傳塬梁春吃香椿的諺語。 蒲公英可焯水後涼拌,亦可做蒲公英青醬、餃子餡或茶飲;馬齒莧,可焯水涼拌,亦可爆炒,配上乾辣椒與蒜片,風味甚好;榆錢可裹上麥麵蒸麥飯,可烙榆錢麥麵餅子,蒸榆錢麥麵饃,不只味美,尚有「家有餘錢」的美好寓意;茼蒿可拌、可炒、可燴,無論做成那樣菜,味道都綿延而悠長。將切好的苦苦菜在水中焯好撈出,瀝乾水分,放入盆中,撒上鹽麵、生抽、醋、蒜末,澆上熱油,攪拌均勻,就是涼拌苦苦菜。初嘗時,那股淡淡的苦味在舌尖散開,讓人不禁微微皺眉。隨之苦味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爽和回甘。還有嫩刺秸、灰灰菜、嫩掃帚菜、板藍根、魚腥草等,均可食用,各具風味,各有「妙處」。總之,會有一「款」適合你,或將成為你春天的「最愛」。 如今,這些塬梁野菜,更是火鍋的絕佳搭檔。將其中的一樣或幾樣放入火鍋中,來一個「快撈即食」,在湯汁的浸潤下,它們更加滑、嫩、香、脆,又不油不膩,香不可言。 香在塬梁餐桌的春天,是一場味蕾的盛宴,是大自然用最鮮嫩的食材,為我們精心烹製的美味篇章。一張餐桌,幾盤時鮮野菜,家人共餐,其樂融融,在唇齒間既感知時間的流轉,親情的溫暖,又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機與無限美好。

Read More

劣質鳳凰電波銷醫美 侵權10億

刑事警察局二十六日宣布破獲國內最大宗非法醫美器材案件,查扣儀器、經改造的非法醫美探頭等贓證物,侵權市價逾十億元。 (記者孫曜樟攝)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刑事警察局二十六日宣布破獲國內最大宗非法醫美器材案件,由黃姓四兄弟經營的上溢國際有限公司,自一一二年起涉嫌從中國大陸非法進口劣質「鳳凰電波」等醫美儀器及耗材,經地下工廠破解改裝後,以低價販售給雙北地區多家醫美診所。專案小組於今年七月至八月間發動六波查緝行動,逮捕黃姓主嫌等十二人,查扣侵權市值逾新台幣十億元的證物;訊後起訴,三名主嫌經法院裁定羈押禁見。 刑事警察局智慧財產權偵查大隊副大隊長葉明鐘說明,本案由台北地方檢察署檢察官指揮偵辦。專案小組長期蒐證後發現,上溢公司由具備醫美工程師背景的三名黃姓兄長,與負責診所推銷業務的弟弟共同經營,由二哥擔任公司負責人。該集團未經衛生福利部核准及原廠授權,自中國大陸等地非法輸入醫美儀器與藥劑,再進行加工改裝,販售予醫美診所牟取暴利。 檢警調查,此犯罪集團的核心技術在於破解竄改醫美儀器與原廠探頭的晶片及電路,將原應有使用次數限制的一次性探頭,改造為可無限次重複使用的「回充探頭」。這種偽變造行為不僅嚴重侵害原廠的著作權與商標權,更因探頭重複使用而可能導致衛生安全疑慮,大幅提高醫美療程風險,對消費者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更令人震驚的是,該集團業務範圍不僅限於器材販售。黃姓小弟還涉嫌冒充醫師,與曾任護理師的陳姓女子進行合作,由陳女招攬客戶,提供到府或至飯店進行的非法醫美服務。專案小組更查出,一名行政院災防辦的洪姓科長也涉嫌被吸收加入,擔任仲介並從中抽佣。 此次掃蕩行動成功搗毀地下改機破解處所二處、非法醫美療程據點一處,並清查了二十家涉案醫美診所。現場共查扣非法醫美儀器十五台、經改造的非法醫美探頭高達二千七百六十七顆,以及相關零組件與贓證物共六十五箱,總侵權市值估計超過十億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