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投入

台南市關廟國中2年1班 ◎梁鏵孺 滴哩─滴哩─一顆顆的雨珠打在荷葉上,朵朵粉嫩的荷花緩緩地抬頭,小女孩在紛飛細雨中撐著傘,一屁股坐在石階上,望著遠方朦朧的山脈。傾聽。 雨嘩啦啦的下,我依舊在雨中漫步,傘面下的雙眸閃著夢幻光彩,踏著檸檬黃的雨鞋,踩出輕快的步伐。啪啦!我一腳跳進水坑,水花打在一旁的翠綠小草,顧不得在屋簷下喊我吃飯的媽媽,跑進小樹林裡。枝掗上的鳥巢裡,三隻綠繡眼寶寶正等著母親回家為他們雪中送炭,此時的我不禁祈禱著他們的母親能趕緊回家。 雨停了,太陽俏皮的從雲塊後探出頭來,我也露出晴天般的燦笑,笑著、跳著,回家了。 吃完飯後,我拉著妹妹稚嫩的小手,走到陽光書照的草皮上,她看到一隻隻的瓢蟲,開心地一邊笑一邊拍手,其中一隻停在了她的鼻子上,她嘟起小嘴,眼睛瞪的大大的,表情可真逗!我們在魚池邊看著那一點紅在水裡悠遊,想像著,我也能在水裡,與水草作伴,吐著氣泡。 我投入在生活的每個當下。 升上國中後,在雨天,那雙檸檬黃的雨鞋布滿灰塵,鳥巢裡的綠繡眼早已不知去向。在晴天,草皮上只剩下妹妹呆坐著,魚池旁只有妹妹看著小魚。我眼中曾經的夢幻光彩消失殆盡,每天只剩下讀書,晴天般的燦爛笑容也飛向遠方。 媽媽似乎注意到了我的無奈與黯淡,讓我在平日去補習,假日時就帶著我們去各地遊歷,讓我的眸子恢復以往的閃爍,讓我再一次投入生活。

Read More

<中華學園>藏鏡人

台南市三股國小3年級 ◎黃仟諭 同學時常偷偷摸摸,欲言又止的來問我:「黃仟諭,問你喔!你是不是沒有爸爸?」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哭笑不得的回答:「有啊!只是他很少出現,不喜歡出門!」同學滿腹狐疑的帶著「我才不信」的臉離開,讓我只能站在原地深深嘆氣。 射手座的老爸卻有巨蟹座愛家又戀家的性格,除了下田工作以外,爸爸只喜歡待在家裡,足不出戶,當個現代流行的「宅男農夫」,對他而言,離開家裡一百公尺就算太遠了,連學校班親會都不參加的他,更不用說會帶我們全家去外地旅行或遊玩,真是天方夜譚! 話雖如此,老爸卻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或學人家「金屋藏嬌」,所以媽媽對他十分滿意,認為老爸給他十足的安全感,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好男人─儘管生活稍微無趣了一點。 我的「藏鏡人老爸」神秘又有個性,他不是貓頭鷹夜晚才出門,而是吸血鬼,連白天也不見蹤跡!

Read More

北台媽祖遶境 復健學員參加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第二天遶境活動,宜蘭縣內八家精神復健機構百名學員參加遶境活動。 (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北台灣媽祖文化節遶境活動,七日上午由礁溪鄉進入宜蘭市,縣內八家精神復健機構百名學員也遶境活動,從宜蘭走到羅東。 七日遶境路線由礁溪玉鼎慈天宮起駕,途經澤蘭宮,於武暖大排進行傳香儀式,沿途信徒們主動於家門口設置香案,或提供各式物資,讓頂著烈日遶境的信眾們感受到宜蘭人的熱情與好客。 台九線上各式陣頭、藝閣車隊與步行的民眾綿延數公里,參加鑽轎腳的民眾早早便從宜蘭市昭應宮一字排開,人龍超過一公里,隊伍隨後在宜蘭縣政府及縣議會所在的中央公園進行會香,由府會共同向媽祖祈求國泰民安。 縣衛生局長徐迺維表示,每年九、十月份是心理健康月,過去民眾對精障者有著特定刻板印象和汙名標籤,致使患者回歸社區的復健之路相對困難。 今年宜蘭舉辦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活動,特別鼓勵八家精神復健機構百名學員也一同參加遶境,縣長林姿妙聽聞百名學員參加遶境祈福,特別到場為學員們加油打氣。

Read More

吃酪梨籽殺癌細胞? 勿信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有網路流傳一則說法指出,「吃酪梨籽可以殺死癌細胞」。對此,衛福部食藥署指出,酪梨籽根本不是可食用的原料,在沒有確認安全性前,不要拿來當食品原料。 食藥署表示,由於國人健康意識的提升,對於食品保健相關議題更加重視,因此有關食品問題的傳言也越來越多,但多數是誇大或未經證實的內容。 關於坊間流傳「吃酪梨籽可加強免疫力、消滅自由基和病毒、強效殺死癌細胞」等訊息,食藥署指出,內容沒有相關的資訊來源,也沒有相關科學論述依據,對於這種沒有根據的傳言,應該抱持小心謹慎的態度,不要隨便輕易相信。酪梨籽非為傳統供食之原料部位,未經確認其食用安全性前,不得供作食品原料使用。 食藥署提醒,民眾應該保持均衡飲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並維持理想體重,建立正確的營養攝取觀念,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如有身體不適,應適時就醫並遵醫囑治療,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

Read More

<中華副刊>貼紙

■郭佩鈞 緘默的早晨,我們輕輕 覆蓋陽光 覆蓋底部濕奧的記憶 等待風乾 像是等待一場焦慮的電影 還來不及猜出結尾 我們急著撕去愛 撕去表面 那些完整如初的信任 然後在某個若無其事的日子 繼續和殘膠糾纏不清 繼續裝作 黏得很喜悅

Read More

〈 醫藥頻道 〉預防腸病毒 落實洗手5時機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腸病毒今年傳出不少併發重症案例,衛福部台北醫院日前收治一名二歲女童,患有高燒不退、嘴破、手腳與膝蓋出現細小紅疹、夜間頻繁肌躍型抽搐的症狀,經檢查確診為「71型腸病毒」,目前已治療痊癒出院。台北醫院兒科醫師張一凡呼籲大小朋友除正確勤洗手,並搭配肥皂清潔外,尤應有洗手五時機觀念,才能防範病毒從口、手入侵。 張一凡醫師表示,腸病毒71型感染表現除常見的手足口病,還可能造成腸病毒重症,尤其是二歲以下的幼兒,若嚴重時恐導致腦炎、類小兒麻痺症癱瘓及心肌炎等情況;提醒,家長應留意孩童手足口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嗜睡、嘔吐、持續發燒三日以上、手腳起紅疹、呼吸急促、頻繁肌躍型抽搐等症狀,一定要趕緊送醫,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他指出,肌躍型抽搐是指在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類似嬰兒受驚嚇時的反射動作,這種動作在正常孩子睡覺時,或要入睡時偶爾可以見到,但如果每小時都觀察到發作數次,或是頻繁地從睡夢中驚醒,就屬於異常。 張一凡表示,很多父母會誤以為使用酒精消毒、噴上酒精就不怕病菌,事實上腸病毒及輪狀病毒皆因無外套膜,無法被酒精殺死,也就是說如果餐具、玩具被這兩種病毒感染,是無法透過酒精、乾洗手液消滅病毒達到清潔的;因此勤洗手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建議搭配肥皂及洗手五時機的觀念,才能夠有效防範腸病毒、輪狀病毒。 張一凡說,洗手五時機即「吃東西前、接觸嬰幼兒前、看病前後、上廁所後、擤鼻涕後」,另在出入公共場合前後、返家後,一定要將雙手洗乾淨並擦乾,再接觸或餵食嬰幼兒,只有落實良好的衛生清潔習慣,才能守護小朋友的健康。

Read More

攝影馬拉松開跑 600好手競技

第十八屆的法雅客城市廿四小時馬拉松數位攝影比賽,睽違三年重返台南場,七日上午開賽。來自全台各地六百名參賽者,從新光三越小西門內街起跑。(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第十八屆的法雅客城市廿四小時馬拉松數位攝影比賽,睽違三年重返台南,七日上午開賽。來自全台各地六百名參賽者,從新光三越小西門內街起跑;除了上班族、學生,也不乏機師、醫師等專業領域人士參與。大夥兒有備而來,爭奪總獎值上看十二萬元首獎,相約廿四小時後終點見。 法雅客城市廿四小時馬拉松數位攝影比賽,號稱一生必參加一次的攝影盛事,也是全台唯一的廿四小時連續攝影賽事。活動宗旨為推廣攝影藝術、記錄台灣城市之美;同時也考驗參賽者的創意、耐力、體力。十八年來法雅客在不同縣市舉辦比賽,已成國內具代表性的攝影盛會。 今年賽事規模擴大,除了台北場,也攜手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睽違三年後重返台南場,兩場次吸引上千名攝影好手報名參加。昨日開跑的台南場,六百人不畏高溫炎熱的天氣參賽。旅行攝影師Iris、「男子的日常生活」等社群擁有高知名度、熱愛攝影的意見領袖,也應邀到場體驗。 觀旅局長陳信安出席開跑儀式,他指出,台南是一座傳統、潮流兼具,充滿魅力的多元文化城市,希望參賽者透過鏡頭,感受台南日夜不同的風景與故事,領略台南城市之美。也期許透過優秀攝影作品,行銷台南。 主辦單位表示,本屆賽事獎項創歷年新高。首獎除了十萬元法雅客禮券,還有價值兩萬元的GITZO腳架。其餘獎項囊括NIKON、FUJIFILM、SONY、PEAK DESIGN、Profoto、STC等知名品牌,總獎值八十二萬元。

Read More

拚社造話願景 4大議題討論熱烈

南台灣關心社造的人士聚集一起,要邁向社造四點零的目標。(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台南報導 一場邁向社造四點零的全國社造會議分區論壇七日在台南生活美學館登場,並以公共治理等四大關鍵議題做分組討論。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高齡化、少子化和數位化影響著社造的下一步,所以文化部搭起平台,希望由下而上形成共識和行動,為社造注入改革力量。 昨天論壇由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所長郭瑞坤主持,討論公共治理、世代前進、多元平權和社會共創四大議題。 南藝大教授曾旭正指出,社造廿五年了,許多人由年輕至今白髮仍努力其中,不過社造可不會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因此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多聆聽別人說什麼。而公共治理除政府外,民間力量很重要。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十多年前曾老師帶著學生駐點後壁土溝村,讓地方意識覺醒,社造應該是地方人想要做什麼?且如今國發會也有地方創生計畫,如何相互合作,讓民參與公共政策討論,都值得大家來思考社造的下一步。郭瑞坤指出,全國十二場分區論壇要擴大蒐集民間建議,以凝聚社造四點零的目標和政策白皮書,希望重新找到往前三十年的社造動力。 昨天參與論壇有來自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區民眾,並分四組提出社造關鍵議題的在地觀點,一同拚社造、話願景。另為兼顧議題討論深度與廣度,李連權表示,南區特別規劃兩場,除了在台南進行全天的分組討論,透過審議方式由主持團隊帶領民眾針對自己有興趣的議題,逐步凝聚共識外,今日將移師高雄,安排各組議題委員於各議題時段帶領民眾討論。

Read More

韓友會十面埋伏造勢

台南市韓友會昨天舉辦「貪食神龍.十面埋伏」造勢活動,車隊出發前先高呼「韓國瑜、凍蒜」。(記者林偉民攝)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台南市韓友會昨天下午自高鐵台南站區出發,展開「貪食神龍.十面埋伏」造勢活動,沿路經過台南市十塊播放韓國瑜競選海報的路口電子看板,一直到水萍塭公園,全力挺韓國瑜選下屆總統,插滿國旗的車隊所到之處都受到路人矚目。 台南市韓友會事先聯絡台南市仁德、歸仁、永康、東區、北區與南區等地重要路口的十塊電子看板,昨天下午四時同步播放韓國瑜選總統的影像;車隊再自高鐵台南站區出發,逐一遊行路過這十塊看板,沿路造勢。 昨天下午四時在台鐵沙崙站的電子看板,開始出現韓國瑜「平衡南北.翻轉台灣」的競選影像,活動指揮官廖盛芳帶領的汽車和機車隊則在站區集合,隨後展開車隊遊行。每輛參與的汽車都插上國旗並貼有韓國瑜選舉海報,機車上也插滿國旗,還有不少騎士穿上國旗裝,十分醒目。 遊行車隊經仁德、永康等地,沿著這十塊看板所在一路往水萍塭公園前進,所到之處都吸引民眾矚目。韓友會希望藉由這十面大型電子看板同步開始宣傳的「十面埋伏」方式,配合車隊遊行,進而能夠「遍地開花」,凝聚更多支持者,打贏明年大選。

Read More

<中華副刊>棗樹情懷

後院棗樹 文、攝影/雲霞 從小在台南公園長大,對那裡的一草一木極為熟悉。記得靠近茶座涼亭的湖邊上,有一棵粗壯高大的樹,原不知它是何樹,五、六月,開米黃色的小花,清香瀰漫。八、九月結果時,方知那是棗樹。 待果子成熟,經大風一吹掉落時,我就在樹下撿。許是任由它野長,沒人施肥的關係,結的果都不大,像雞心棗似的,但入口脆甜。樹葉長得挺茂盛,鬱鬱蔥蔥,華蓋亭亭。夏日,把躺椅擺在棗樹下,享受水波蕩漾的湖景與陣陣拂面而來的和風,不知不覺就闔上眼打個盹兒。 公園裡賣花生的阿玉,生意清淡時,就會到棗樹下與我一起撿棗子。我們拿棗子玩遊戲,先伸手猜剪刀石頭布,誰贏誰就先捧起一把棗子撒開,在選好的兩顆棗子中間劃一條線,劃時手不可碰到棗子,否則算犯規,由對方接替。劃好線,瞄準兩顆棗子的間距,用手指將這頭的棗子彈向另一頭的棗子,若彈中,就可拿走被彈中的那顆棗子,繼續彈。若沒彈中,就輪到對方彈。待棗子都被彈完,就數數看誰贏得多,贏來的都歸自己擁有。簡簡單單的遊戲,我們卻玩得樂此不疲。 那年我八歲,放了學天天在公園裡晃悠。阿玉十五歲,賣完花生就找我玩。過了三、四年,有一天,阿玉告訴我,她不來賣花生,要去別處賣別的了,好多賺點錢。看她並沒有欣喜的表情,反而一臉黯淡,是捨不得離開公園嗎?我好奇地問她,要賣什麼?她回我,告訴妳也不懂。知道她家境清寒,能多賺點錢總是好,我為她高興。但她走後,沒了玩伴,我嗒然若失,望著一樹的棗子,提不起勁兒。 沒想到過了大半年,阿玉突然出現,變了個樣兒,我幾乎認不出她來。穿著時髦,一身緊衣服包裹著婀娜身材,臉上擦脂抹粉,嘴唇上也塗了口紅,還把頭髮燙得卷卷的,梳得蓬蓬的,像個鳥巢。一雙高跟涼鞋,露出腳趾頭上的紅寇丹,走起路來,搖曳生姿。她一路跟坐在涼亭外喝茶的客人們打招呼,大家看直了眼。我怯怯地,沒上前,她倒是過來問我好不好,然後又忙著去跟客人打招呼了。 沒多留,旋風式的來,旋風式地走,卻在客人間刮起了一陣風,大家交頭接耳談論,我聽到一句:「她現在是走國際路線」。這什麼意思?看大家低語的表情,我沒敢問。 她也只這麼露面一次,不曾再來過。日後我們家離開了公園,遷往它處。長大以後,方明白走國際路線的意思,原來她賣的是自己,皮肉生涯的對象是外國人,不禁對她油然生出憐惜之心。若不是礙於生計,有哪個黃花閨女願意走上這條路? 在台南公園的這一段生活,早已塵封於記憶深處,直到從加拿大搬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後,有一天閒逛園藝中心,居然看見棵棗樹,我好驚訝,當年跟阿玉彈棗子的一幕幕又回到眼前。好幾十年過去了,不知阿玉過得如何? 園藝中心一棵桃樹不過賣美金30元,而棗樹卻要120元,想必是品種的關係。迢迢萬里之外,又經過了這麼多年,有緣再見到它,那是多麼難得!心裡興奮著。樹有價,而牽連著兒時的記憶,於我心中,卻是無價的。立即將這棵棗樹買下,搬回家種。 細心呵護,期盼它早早結果,俗話說:「桃三李四梨五年,核桃柿子六七年,桑樹七年能餵蠶,棗樹栽上能賣錢。」比喻等待結果期短。果真,第二年它就開花結果了。畢竟樹沒那麼粗大,結的果不多。可是幾年下來,漸漸茁壯,結的果竟比小湯匙還大。立春後,開始疏剪過密枝,去掉交叉枝,剪去下垂枝等,待五月花開時,風送來淡淡清香,閉上眼,彷彿我又回到台南公園湖邊的棗樹下。 九月,棗子掛滿一樹,壓得較細的枝條垂彎了腰。依熟的程度,次第摘下,入口爽脆清甜,裝袋分送鄰居朋友,都讚好吃。《神農本草經》將棗列為上品,中醫也都說它具有補氣養血、健脾胃和美容抗衰等功效,難怪民間有「天天吃大棗,一生不顯老」和「五穀加大棗,勝過靈芝草」的諺語。曬乾的棗子可用熱開水沖泡來喝,我尤其喜歡拿來煮銀耳蓮子紅棗湯,覺得吃後整個人滋潤起來。還有過年做年糕,當撒上芝麻,拿去蒸前,我會在中間放一顆紅棗點綴,頓時讓平淡的年糕面有了生氣,以收畫龍點睛之效。 我們這半沙漠地區風大,棗子成熟,難免樹下會掉落許多,去清理時,想起當年與阿玉一一撿拾並玩彈棗子的情景,心裡湧起一份難言的惆悵情懷。或許別的女孩子也玩過這種遊戲,但我相信絕不會是用棗子。這輩子,阿玉這人,連同與我之間的棗子遊戲,已成為此世獨一無二的風景,永遠鐫刻於心底。(寄自新墨西哥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