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騎士攻擊公車駕駛 警鎖定涉案男調查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三十七歲陳姓男子二十二日晚騎機車行經台灣大道,疑與統聯客運台中公車司機發生行車糾紛,尾隨公車至台鐵台中車站公車月台,將林姓駕駛攔下後持安全帽毆打,造成骨折等傷勢後離去。統聯客運二十三日指出,前晚已報警,將提告到底。警方已鎖定對象調查。 台中市第三警分局表示,前晚九時二分獲報,有公車駕駛在台鐵台中車站的公車月台處,遭男子毆打案件,立即派員前往處理。 警方到場了解,統聯客運駕駛二十九歲林男向警方表示,他在中區台灣大道與興中街口附近停等紅燈時,遭陌生男子攔下後拍打車窗,並指稱他影響行車路線,他並未理會,但對方尾隨公車至台中車站公車月台後,男子突然持安全帽敲打公車後照鏡,並徒手毆打他,導致後照鏡毀損,脖子擦挫傷、手部骨折。 警方到場時雙方已無衝突,先協助林男送醫;林男治療後隨即到派出所提出傷害及毀損告訴。警方循線鎖定陳男涉案,將通知其到案說明。另外,陳男騎機車闖入公車專用道行為,已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可處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如違規屬實將依規定製單舉發。

Read More

握北市「樂齡市民進修券」 寫下屬於自己的終身學習故事

台北市設有十二所社區大學,以社區為起點,以終身學習為目標。(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二十三日表示,一一四年「樂齡市民進修券」採三階段使用,八月十七日起已進入最後第三階段,使用期間至一一四年八月三十日止。請成功備取遞補的民眾把握最後時間,千萬別錯過這難得的學習機會,趕快至主題網站首頁「我的票券」,登入完成後即可領取票券,並前往台北市任一社區大學報名一一四年秋季班課程。 台北市設有十二所社區大學,以社區為起點,以終身學習為目標,提供多樣性與實用性的課程,涵蓋學術涵養、公民素養、生活實用知能與藝術素養。例如松山社區大學「台北自然步道尋訪一日生活小確幸」課程、文山社區大學「用AI豐富你的人生」、大安社區大學「咖啡品嚐手作基礎-感官開發與產區巡禮」、南港社區大學「深入淺出樂玩烏克麗麗」及士林社區大學「淨零碳排實務探索」等。 此外,鼓勵民眾參與終身學習的「樂齡市民進修券」,今年首次導入電子票券、放寬登記年齡至五十五歲,並提供新生加碼補助等多項優化補助措施,獲市民廣大迴響,吸引九千五百零七人參加登記抽籤。

Read More

中元普度以米代金、金銀紙錢減量及集中焚燒

中元普度敬請響應以米代金。(台北市民政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元普度期間常見民眾焚燒紙錢來表達對好兄弟、祖先及孤魂的敬意,不過台北市人口稠密,露天焚燒金銀紙錢不但影響居住環境品質,也會對於身處其中及鄰近區域的人們造成健康上的影響。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二十三日呼籲,民眾若有焚燒金銀紙錢需求,請勿露天焚燒,市民可於祭拜後將金銀紙錢先行放置至各里集中點,各里集中點視金銀紙錢數量通知清潔隊協助巡收,有大量金銀紙錢之運送需求時,可提前三日向鄰近清潔隊預約巡收服務,亦可於本局網站下載通行證,自行將金銀紙錢送往焚化廠集中焚燒。 台北市政府規劃在內湖焚化廠進行金銀紙錢專爐專燒,同時為便利民眾配合集中焚燒,北投、木柵焚化廠則協助收運後送往內湖焚化廠專爐專燒,各廠待燒金紙、銀紙錢亦分開單獨儲存,台北市三座焚化廠均有神明長年駐守,負責統籌分配金銀紙錢,另為表示對宗教科儀之尊重。 民政局與環保局亦邀請台灣省城隍廟於一一四年八月二十一日至木柵、內湖及北投三座焚化廠辦理年度稟告祭拜(淨爐)儀式,完備宗教科儀,市民可放心配合金銀紙錢集中焚燒。

Read More

新北五大類數位資源一次到位 逾130平台一帳號在手全暢通

新北市教育局舉辦統購軟體成效分享會。(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邁入第四年,考量親師生的多元需求,新北市不僅硬體全面升級,更積極推動「軟體」的普及與應用,教育局投入一點三億採購課堂教學工具、多媒體教學、閱讀、英語及特殊教育輔助等五大類軟體,並全面整合進入「新北市親師生平臺」,師生與家長只要登入一組帳號,就能一鍵暢行使用超過一百三十個學習平臺與數位工具,資源豐富又便利。 教育局近日舉辦統購軟體成效分享會,邀請十一家廠商發表一一三學年度執行成果,包括品學堂、SmartReading、PaGamO等閱讀類軟體,讓孩子在數位時代享有更多元的閱讀選擇;英語學習結合TutorABC、EZtalking,強化學生口語表達;特教領域則有AAC好溝通及特教好教材,有效提升特教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果。 以「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為例,與臺師大合作六年來,透過全國首創中文閱讀能力適性診斷評量(DACC),協助教師精準掌握學生閱讀能力並進行個別化引導,長期追蹤顯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顯著提升。深坑國中學生透過「品學堂閱讀理解數位學習系統」穩定每月練習九篇以上文本,會考作文表現亮眼;德音國小更突破人均九十篇的練習量。PaGamO將閱讀素養融入遊戲,全市電競賽吸引二千六百多名師生參與,並培訓出四十二位認證講師成為數位教學種子,協助更多學校有效運用平臺,推動數位教學擴散。 英語教學方面,秀峰國小運用TutorABC線上英語大師講堂,搭配AI課後口說練習延伸課程,讓孩子敢於開口說英語;介壽國小特教教師游秉鈞則分享,「特教好教材」聲光效果佳、評量功能齊全,不僅提升課堂互動,也能快速補充個別化教學需求,啟發設計教材靈感。

Read More

海線喜迎新路線!8/25起新360路台灣大道轉乘更便利

360路公車正線每日三十四班,副線每日十班,擴大公共運輸服務範圍。(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為擴大公車服務效益,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與客運業者,配合地方居民通勤通學需求,二十五日起新增三六0路,同時增加華山路三六0副線,規劃停靠住宅、學校等通勤需求尖峰路段,增設「瑞井國小」等四處公車招呼站,每日提供正線三十四班、副線十班,三二五路仍維持上午尖峰時段一往返,以提升西屯、大肚、龍井間與台灣大道接駁的乘車便利性。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全國大客車出現駕駛不足的情況,台中市公車駕駛員人數也受影響,為讓有限運能有效運用,與客運業者盤點運輸資源,優化市區公車路網,以發揮幹支線公車各自的行駛功能,經盤點大肚、龍井地區乘客使用情形,及西屯區台灣大道以北區域大眾運輸量需求提升,也配合地方需求,三二五路公車維持「大肚車站(華山路)」上午六時二十發車1往返服務。 交通局指出,二十五日起三六0路公車上路,自大肚車站發車後行經華南路、遊園路、遊園南路轉入台灣大道公車專用道,行駛至台灣大道福林路口即轉向,改行駛福林路、福科路、福雅路、西屯路、遊園北路至都會南街,民眾倘欲前往台中車站等地區的乘客,可於公車專用道東海別墅-玉門路之間轉乘其他路線前往目的地,讓海線公車動線與市區幹線路網無縫接軌。 交通局說,此次將大肚區地方民意納入路線規劃,新加入「三六0副線」,進入大肚區平等街,並恢復大肚與龍井間華山路服務,增設「鎮家寶社區」、「華山自由路口」、「瑞井國小」、「遊園路六十九巷營區口」共四處公車招呼站,每日提供十班次服務,以滿足沿線社區居民乘車需求。

Read More

環保志工動起來 竹市府攜手企業守護溪埔子人工濕地

新竹市溪埔子人工濕地環境教育志工基礎培訓,講師於溪埔子人工濕地上課,結訓後、環保局頒發環境教育志工結業證書。(圖由新竹市環保局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環境保護局攜手采鈺科技,共同守護溪埔子人工濕地,自今年七月四日至八月二十二日,市府舉辦一系列溪埔子人工濕地環境教育志工訓練課程,課程包含「認識濕地的淨化水質功能」、「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價值」、「實地觀察與教育體驗」三大主題,為溪埔子人工濕地的棲地復育與生態永續注入新動能,也為企業提供參與在地環保行動的實踐平台,共同邁向淨零綠生活。 環保局二十三日發表成果指出,此次培訓有別於以往,特別與企業合作推動志工養成訓練。采鈺科技自今年起認養溪埔子人工濕地,從最初參與場域維護及巡守工作開始,逐步成為推動環境教育的重要夥伴。除派員加入濕地巡守隊,更主動投入志工訓練協力機制,展現企業從「參與者」轉變為「推動者」的行動實踐。 新竹市溪埔子人工濕地環境教育志工基礎培訓,講師於溪埔子人工濕地上課,結訓後、環保局頒發環境教育志工結業證書。(圖由新竹市環保局提供) 環保局指出,此次培訓課程精心規劃三大主題,主題一「認識濕地的淨化水質功能」,讓學員認識濕地在都市廢水滯留與淨化中的關鍵角色;主題二「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價值」,引導學員觀察濕地內豐富的生物與動植物棲地,了解其在生態系統平衡與氣候調節上的價值;主題三「實地觀察與教育體驗」,以實地觀察與講師經驗分享為核心,建立環境素養與保育意識。 環保局強調,人工濕地具備多重功能,除了能有效改善水質、穩定區域水量外,也兼具生態保育與民眾休憩的空間價值。此次透過與采鈺科技的培訓交流,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帶動更多關注及參與,逐步塑造與土地共存、與環境共感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時為城市注入更多溫度與希望。 環保局表示,期待未來透過導覽與轉譯,讓參訪民眾能沉浸式閱讀人工濕地,理解其功能及生態永續觀念,提升自然科學素養及環境維護意識,進而鼓勵更多人參與生態學習,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SDG6清潔飲水與衛生設施、SDG15陸域生態的目標。

Read More

磺溪文學營 邀您走進散文的深度與溫度 歡迎踴躍報名

磺溪文學營邀您走進散文的深度與溫度,歡迎踴躍報名。(彰化縣政府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二0二五磺溪文學營將於九月六日及七日在彰化縣立圖書館四樓會議室登場,今年以「散文」為主題,邀請六位重量級文壇名家親臨授課,帶領學員從不同視角探索散文的豐富樣貌,深入感受文字蘊含的溫度與力量。即日起開放報名,課程免費,歡迎熱愛文學的朋友踴躍報名參加。 彰化素以文化沃土著稱,擁有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多元的風土人情。今年課程不僅著重技巧的傳授,更重視心靈與文字的交流,兩天課程內容包含:吳鈞堯老師「從自我反芻書寫」,分享如何透過細膩的觀察與反思,將生活轉化為動人的文字;陳(木百)青老師「炙熱的文字海」,探索文字的張力與感染力;徐志平老師「生命珠璣如文」,分享從人生故事中提煉真摯情感,讓散文更具深度與韻味。 王瓊玲老師主講「文學於心的感動」,探討文學與情感的共鳴;廖玉蕙老師「以文學剖析內在我」,帶領如何透視自我將心靈的隱密角落化為文字;林黛嫚老師以「用書寫跨越時空」,引領學員打破時空界線,讓散文成為穿越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另課程還包含「寫作練習」,傳授如何將感悟化為篇章,提升文字表達的靈活度,帶領學員全面體驗散文創作之美。 文化局表示,為保障名額及學習品質,報名須繳交五百元保證金,全程參與兩日課程者,於活動結束後全額退還保證金。正取五十名,備取十名,名額有限,額滿即止。

Read More

員林、彰化兩處都更案啟動 辦理公開展覽及說明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政府依都市更新條例及都市計畫法相關規定,公告公開展覽「員林市員林車站北側都市更新地區暨訂定都市更新計畫案」及「彰化市介壽新村都市更新地區暨訂定都市更新計畫案」。 為廣納地方意見,縣府將於二十六日在員林市公所,及二十九日在彰化縣政府一樓視聽簡報室、九月八日在彰化市介壽里活動中心禮堂,共召開三場次的公開展覽說明會。 此二案等公開展覽程序完成後,將提送縣府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以作為後續研擬都市更新單元之依據。 縣府指出,員林市員林車站北側更新計畫範圍約一點四公頃,位於員林市員林車站東北側,範圍北以萬年路三段為界,南至靜修路,東至博愛路,西至中山路,為員林市火車站周邊早期發展的一環,現況多為舊型社區及狹窄巷弄,並包含縣府舊宿舍等低度利用設施。 彰化市介壽新村更新計畫範圍約九點一七一公頃,涵蓋介壽橋兩側街廓,位於彰化市介壽橋周邊地區,範圍北以中興路為界,南至介壽北路一0八巷,東至彰化市都市計畫之邊界,西至介壽北路,鄰近多所學校及八卦山生態園區,緊鄰縣立體育館。 建設處表示,兩區劃定範圍包含多處閒置公有土地,期透過都市更新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公共開放空間,並配合基礎建設改善,打造宜居新社區。 兩案公開展覽期間自八月十五日至九月十五日止,相關計畫書圖除可於縣府建設處更新發展科及當地公所查閱外,亦可至「彰化縣政府建設處>訊息中心>公告資訊」及「彰化縣城鄉計畫便民服務網」下載。

Read More

花蓮縣榮服處辦理偏鄉視光學眼鏡巡迴服務

花蓮榮民服務處於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辦理「榮民視光學眼鏡巡迴服務」,為偏鄉社區榮民提供免費親切的配鏡服務。(花蓮榮服處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落實對轄內榮民的關懷,花蓮縣榮民服務處二十三日於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附設門診部辦理「榮民視光學眼鏡巡迴服務」,為花蓮中區偏鄉社區的榮民提供免費親切的配鏡服務。 花蓮縣榮民服務處表示,此次巡迴服務特別商借臺北榮民總醫院鳳林分院附設門診部,並由輔導會合約眼鏡公司正雄實業有限公司專業的驗光師親至花蓮中區,為社區榮民進行驗光及配鏡,免除榮民至花蓮市區眼鏡行的舟車勞頓之苦。 榮服處指出,對於入住臺北榮總鳳林分院護理之家(至善園)之榮民亦同時享用此溫馨、可近性的服務,榮服處特別商請驗光師攜帶設備儀器,為入住的榮民提供服務,讓長輩們直呼這真是貼心又便利的服務。 花蓮榮服處長蕭振嘉表示,只要「榮民在哪裡,服務就到哪裡」是輔導會核心服務宗旨,此次巡迴活動不僅主動走入社區,讓配鏡服務不再是由榮民被動配合親至眼鏡行驗光,此次規畫服務深入社區,落實服務無所不在的核心價值,深獲榮民伯伯們肯定。

Read More

114年全國學生美術賽花蓮縣初賽 即將開始報名!

今年美術比賽涵蓋繪畫、西畫、書法、平面設計、漫畫、水墨畫、及版畫共計七大類別,歡迎踴躍參加共同為藝術夢想揮灑色彩。(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為鼓勵學生藝術創作與表達,提升美感素養與文化涵養,「一一四年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花蓮縣初賽」將於一一四年九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開放報名。 花縣政府表示,今年美術比賽涵蓋繪畫、西畫、書法、平面設計、漫畫、水墨畫、及版畫共計七大類別,參賽對象包括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可依年級別選擇參加適合的項目。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多元文化,是孕育藝術創作的沃土,學生透過美術比賽,不僅展現技巧,更能傳遞情感、價值與故事。 徐榛蔚強調,藝術教育是培育學生多元智能的關鍵環節,透過美術比賽,不僅能激發學生潛能,更能培養觀察、表達與美感的綜合能力。期待透過競賽的舉辦,激發孩子對藝術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期許學生能善用花蓮的在地元素,融合個人觀點,創作出具國際競爭力的作品,讓世界看見花蓮之美,也讓更多人關注並參與藝術教育的推廣與實踐。 縣府教育處表示,希望透過此次美術比賽,深化學校藝術課程實踐,鼓勵學生從小培養創造力與藝術涵養,讓「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理念在校園生根發芽,更是全縣學生展現創意的舞台,邁向全國賽重要的前哨站,歡迎全縣師生踴躍參加,共同為藝術夢想揮灑色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