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我想去的地方

台中市龍港國小五年甲班 ◎游依璇 春天,我想去看櫻花,陪愛拍照的媽媽一起照相,尤其是親自前往被採訪過的景點。我們平時一有時間就會出去玩,人潮再多也會等,因為一年就只有一季綻放而已,能在滿園花海中聞著花香,是多麼浪漫啊! 夏天,我想去海邊玩水。夏日炎炎,在外面玩一整天可能會中暑或是變成黑人,所以必須做好防曬。如果不能去海邊,附近的游泳池也是很好的選擇,總比待在室內吹冷氣吹到頭痛好吧? 秋天,我想到堤防上騎腳踏車,迎風享受涼意,既可以看看美麗的海景,還能追逐夕陽的餘暉;不然,到籃球場打球也不錯,不像夏天那麼熱,連打好幾場也不覺得累。 冬天,我想去國外玩雪,最好能跟媽媽打雪仗,一圓兒時夢想。我好想體驗雪花的觸感、大雪紛飛時的溫度多冷,以及要穿多少衣服才能抗凍啊! 一年四季各有想去的地方,如果都能順利成行,該有多麼幸福呀!

Read More

〈中華學園〉心琴

台南市立人國小六年二班 ◎林依潔 那天,當我拿到鋼琴檢定獎狀時,心和手都因為興奮而顫抖著。純白色的獎狀上印著一行行的英文字,我唯一看得懂的,就是我的英文名字。獎狀右下角,還有金黃色印章,正閃閃發亮;獎狀有一種木質樸素的紙香味,周圍還有鍍金的花邊,整張獎狀都散發著和鋼琴一樣的典雅、優美的氣息。 看著手中的獎狀,腦中浮現了檢定前的畫面。當時坐在休息區等待,一遍遍練習著曲子的彈法,就算沒有真正的鋼琴可練習,也會閉上眼,在腦海裡構建琴鍵的位置,用心譜出旋律。然而,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是坐在鋼琴前,雙手在琴鍵上飛舞著,每彈錯一個音,整支曲子重來,彈到手指伸直就會顫抖,甚至彈到深夜,在琴房趴睡。雖然堅持不想放棄的信念,但偶爾也難敵身心俱疲,常和家人吵得不可開交,竄出想放棄的想法。 幸好,想證明實力,於是為自己熱愛的事拚上一回,觸摸獎狀時,心裡的感動遠大於欣喜之情,我知道,我彈奏的不只是琴,而是堅毅剛強的心啊!

Read More

〈中華學園〉踏行

台南市建興國中二年級 ◎李長恩 「躂——躂——躂——」走在陰暗又潮溼的巷弄中,陽光被層層的高牆抵擋,無法穿透眼前的黑暗,望著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到底是要不懼怕黑暗,繼續前行,還是打退堂鼓,原路返回呢? 這個問題煩擾我許久,繼續前行,不知迷茫的黑暗中有什麼正等待著我;打退堂鼓,以前努力的心血,將如同輕煙裊裊,隨風消散,化為虛無,一去不復返。 一步、一步,我向著黑暗前行;一步、一步,拐了許多個彎;一步、一步,終於,在那細細的縫隙中,看見了許久未見的明亮,視野逐漸開闊,外頭是繁華的大街,是生氣遍布的光亮店面。 人生中會遇到重重困境,如同步入沒有光芒的巷道,那是生命對自我的考驗,考驗人們面對灰暗、迷茫的路途是否前進的決心,一旦放棄了,一切的努力皆付諸流水;可當選擇堅持,便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再現敞亮、明朗的前程,明白後,勇敢前行的步伐,更加堅定、踏實了啊!

Read More

〈中華學園〉生命的長廊

台南二中一年十一班 ◎吳政諺 萬物之存在,是生與死交加編織成的,如泉水般有源頭則必有河口,植物在凋謝之前會經歷萌芽、成長、開花、最終凋零,而我認為生命如長廊,一道有盡頭的長廊,亦是一道嶄新的長廊。 畫面,搖搖晃晃走進入口,我是牙牙學語的小寶寶,平時喜歡拿起蠟筆在畫紙上塗鴉,一些完全摸不著頭緒的成果被我貼在最接近入口的牆壁上;一些沾滿泥土的衣服被我一件件掛在牆壁上。 走著走著,我已與青春同行十餘載,熱愛社團的我,常和友人們一同參加活動,歡樂的照片被我貼在長廊的牆壁上。跑著跑著,我親手築出一個家,平時喜歡和孩子玩,喜歡帶孩子出門郊遊,孩子成長的照片和丟棄的玩具,被我放在長廊的兩旁。時間快轉……,孩子們已離開了鳥巢,換成他們組織了自己的家,我欣慰笑了笑,三代同堂的歡愉,被我收藏在生命的長廊。 駝著背,拖著沉重的步伐,頭髮花白的我早已走到長廊的盡頭,走出那扇門也就迎來了生命的終點。我深深回首一望,本是空蕩蕩的長廊,已展出了有關我的一切,往常的點滴呈現在我眼前,我欣慰一笑,願以後來到這長廊的人能找到我的故事。 生命的停止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被遺忘;生命的運作並不是真正的活著,而是被記住,比起大家都不認識你的活著,我跟希望在死後能活在大家的記憶中。

Read More

〈中華學園〉街邊商店

台南市中山國中三年六班  ◎李怡穎

Read More

〈彩繪人生〉廣告鬼才葉明桂 開父愛咖啡館

  文圖/記者王超群   葉明桂的咖啡店雖然空間不大,但客群穩定。 他被稱為「廣告鬼才」,是台灣廣告圈少數具有跨時代代表性的創意人。他曾擔任奧美廣告副董事長,見證台灣廣告業從黃金時代走向數位轉型。他主導的經典作品「左岸咖啡」,不僅成功讓產品價格翻倍,更打造出一種文藝氛圍與品牌性格的結合,成為台灣廣告史上無可忽視的指標。葉明桂,一個在風光與沉潛之間從不失誠實的創意人。  國貿人意外成廣告人 「我本來是念國貿的,因為那時代大家都想開貿易公司才能賺錢,但我畢業後看到報紙上有一家公司在徵文案,直覺覺得這比較適合我,就去應徵了。」葉明桂談起自己誤打誤撞進入廣告圈的經過,不帶一絲戲劇化,卻帶著命定感。 葉明桂和他充滿父愛的咖啡廳。 他的廣告人生起點於民國69年,當時台灣廣告業方興未艾,他從基層文案做起,一路走上高層管理。他曾任奧美廣告總經理、副董事長,在台灣與中國大陸兩地接案與領軍,締造無數經典案例。但他的誠實,不只在成功時出現,也在談及挫敗時更顯可貴。  會外語才能接軌世界 「我曾因為搞不定一個國際客戶被撤換,那是我最深的挫折。」他說「我英文不好,雖然我把事情交給英文好的同仁處理,但我身為總經理,團隊出問題,責任還是我的。」葉明桂當時被調為副董事長,但他坦言「那其實是個虛的職位,是一種名義上的安排。」 除了語言限制,他也自省性格問題「我個性太仁慈,該決定的時候優柔寡斷,不夠狠,這在外商體系裡是一種致命傷。我的老闆要去大陸發展時,沒有把位子交給我,而是交給排行比我後的公關總經理。這讓我知道自己升不上去了。」 桂爺對兒子的愛自然流露。 他不吝於把這段經驗化為對年輕人的忠告「你在外商公司,英文真的很重要。英文不只是一種技能,它代表你能不能跟世界接軌、能不能參與核心決策。」這種語重心長,並非來自抽象經驗,而是從人生親身教訓中誠實提煉的智慧。  得意作品─左岸咖啡 談到最讓他得意的作品,他立刻提起「左岸咖啡」。這是統一企業委託他處理的一項產品包裝與品牌重塑案。「他們原來是做十元一包的利樂包飲料,價值感很低,毛利只有三分之一。希望我們能讓這產品價格賣到25塊。」 他決定用咖啡作為內容物,因為「咖啡本身就有價差,有10塊的也有300塊的」,再結合法國左岸的文人意象與精神內涵,打造一個品牌性格鮮明、氣質獨特的商品。他說:「我設計出一種孤獨卻享受的調性,像是美國文學少年般的語氣,文案裡充滿一種無傷害的孤獨感,是對自我對話的享受。」  創造文化感與價值感 他笑說「當時的文案不是叫你喝咖啡,是讓你進入一種生活想像。」這種從產品出發、再創造文化感與價值感的思維,正是葉明桂獨到之處。 研磨一杯飽含父愛的咖啡。 談到好文案的條件,他直言不諱「一流文案是天生的,要有才情;二流文案就靠努力。」他建議後進多閱讀、多體會人生,「認真生活自然會有素材可以寫」,他認為文案的核心在於「能不能打動人,而不是單純文筆好」。 「要有一個idea,要新鮮,要說故事的方法沒人講過。」他重複強調創意而非技術,「你文章寫得再漂亮,如果沒有新意、沒有故事、沒有洞見,那就不是好文案。」 談到如何辨識創意人才,他笑說「我們看的是作品,看他能不能打動,不是年紀,不是學歷,就是能不能創造感動。」他也鼓勵轉職者嘗試「把自己的寫作、新聞作品、觀察記錄整理成集子,寄給創意總監。不要怕,讓別人看到你的創作力。」  1997接案大賺人民幣 葉明桂曾長期往返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於1997年進軍大陸市場,接下許多品牌案子。他直言大陸當時給的價格是台灣的4倍,我在台灣接案,在這裡操作流程,賺的是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大陸業主對創意的重視與價值認同,讓他感到被理解。 「他們有夢想、有野心、有使命感。」他舉小米為例,「小米的使命是讓全世界不論貧富都能享受科技的美好。他們願意為這樣的理想付出成本。」他語氣一轉,說:「在台灣有些業主,就是要簡單慫慫的廣告,農曆7月賣旺旺,做得誇張一點就好,不會想太多。」  廣告團隊要求創意 回到廣告團隊的管理,他強調創意是核心「我們的團隊一組大概10人左右,背景不同沒關係,關鍵是要有新鮮觀點。」他也直言「有時候你會遇到聰明卻難管的人,這種人如果對組織有貢獻,我們會想辦法留下來。但最怕的是笨又努力的,事情會被他弄得更亂。」 他曾被問起「努力難道不值得肯定嗎?」他只簡單回應「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這一語,或許冷冽,卻真實。在專訪中,葉明桂深刻剖析了當前台灣廣告業的轉型趨勢,並指出數位時代已帶來多項結構變化。他強調台灣廣告業已過黃金年代,現在優秀人才不太想進廣告公司了,有更多賺錢、自由的行業。傳統大型廣告公司正面臨招募困難,許多年輕一代更願意投入更具彈性、收益直接的數位創作與新型自媒體工作。 葉明桂進一步指出,數位化帶來的最大變革是從「大眾傳播」轉向「一對一溝通」,「現在是一對一溝通。每個人看到的廣告內容都不一樣,因為背後有大數據。」他認為廣告投放的精準度與個人化需求上升迫使業界重新設計模式:傳統廣告策略必須與數據分析、內容行銷、精細化分眾結合,才能滿足廣告主期待。 不時有訪客到店內向葉明桂請益交流。  認真生活也能體現創意 而在創意人生之外,葉明桂談起最讓他動容的創舉,竟是一件看似與廣告無關的事。「我現在這間咖啡館,是為了我兒子開的。他有思覺失調的問題,找不到工作。我頂下這家店,讓他當老闆。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 這番話,語調低沉卻無比堅定,透露一名父親最深的情感。從創意鬼才到疼愛孩子的父親,他在人生不同階段,用不同方式持續「創造」價值,也將廣告之外的誠意與深情藏於生活角落。 訪談結束時,他坐在店角微笑說「創意,不是只在辦公室發生。認真生活,自然就會找到火花。」

Read More

安馬線觀光航班 限定七夕好康

安平往來馬公的觀光交通船雙吉福氣輪,八月及九月份每週二、五自安平商港出發往返馬公商港,航程約二點五小時。(觀旅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安平往來澎湖馬公的觀光交通船雙吉福氣輪已於七月開航。為推廣跳島旅遊,南市觀旅局與台南、澎湖等十家旅行社合作,應景推出七夕特惠方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入住台南合法旅宿,憑住宿證明可享兩人同行九九九元船票優惠。二十九日七夕當天住宿台南,兩人同行限時驚喜價七七七元。 市府觀旅局長林國華表示,觀旅局與交通部航港局、南市旅行公會、詠傑海運合作,近期邀請旅遊業者踩線,體驗安平馬公觀光航線。八月及九月雙吉福氣輪每週二、五自安平商港出發,往返澎湖馬公商港,航程約二點五小時,沿途可欣賞台灣海峽秀麗風光。 踩線團出發當日,有西班牙背包客同船出遊。該旅客透露,此次來台預計停留一個月。上網查到安平、馬公航班,方便跳島旅行立即衝一波。 南市旅行公會理事長蔡承鴻指出,為行銷安馬線觀光航班,旅行公會不僅協助開發銷售遊程,更帶領四十多名公會會員踩線體驗。希望安馬線開航能吸引澎湖回到本島的旅客,安排台南之旅,感受古都魅力風情。 觀旅局建議,旅客從台南出發抵達澎湖後,可利用台灣好行自由行,或參加當地旅遊團展開海島觀光。澎湖返台後,暢遊台南。跟團方便免煩惱,喜歡自由行的旅客,不妨利用台灣好行98府城台江線、東山咖啡線、梅嶺線等便捷運具,享受台南美食、美景帶來的獨特觀光體驗。

Read More

全國社區棒球賽 56隊爭冠

二0二五年台南市第十二屆全國社區學齡棒球大賽,廿三日在小北E棒球場舉行開幕典禮,共計來自全台五十六支社區棒球隊角逐冠軍寶座。(體育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五年台南市第十二屆全國社區學齡棒球大賽,廿三日在小北E棒球場舉行開幕典禮,共計來自全台五十六支社區棒球隊角逐冠軍寶座。 市府體育局表示,此次比賽,有來自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市、彰化縣、南市、高雄市等八個縣市,分別為少棒廿四支隊伍、青少棒十六支隊伍、青棒十六支隊伍,共計五十六支社區棒球隊參賽,透由北中南的球隊互相交流,體驗不同實戰經驗及交換分享各地社區棒球特色。 此次賽事延續歷屆精神,特別打造具有在地特色的冠軍紀念旗,由奪冠隊伍將隊名別在旗上,象徵榮耀傳承,並共同見證台灣社區棒球的歷史篇章。

Read More

沙崙科學城展現產業轉型永續力

元康綠能展示之來電寶可持續供電十六小時,吸引參觀者目光。(經發局提供)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亞洲最具規模年度科技產業盛會「Intelligent Asia」廿三日圓滿落幕,南市府與沙崙人工智慧產業專區管理辦公室攜手沙崙科學城進駐廠商參與「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出內容廣獲產業界矚目與肯定。 經發局指出,此次展出聚焦「AI×綠能×安全」的核心實踐,展現出台南如何藉由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打造具備創能、節能與數位治理三大特色的產業轉型示範基地,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智慧製造與永續發展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經發局長張婷媛表示,本次展會中,集結思納捷科技、佐翼科技、元康綠能、微智安聯四家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進駐廠商共同展出,涵蓋智慧節能、移動機器人、儲能設備與資安平台等領域,透過技術模組整合、即時感測應用與一站式數位平台服務,呈現高度整合的智慧工廠解決方案。 展區並以「AI智慧運算」、「綠色能源管理」、「資安韌性建構」與「製造效率升級」四大主軸貫穿,對接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在地實驗場域,實現從創新技術驗證到產業應用擴散的完整鏈結。 張婷媛強調,本次展覽不僅為企業帶來實質曝光與交流機會,也促進上下游廠商與系統整合商的技術對接與媒合合作,提升台南沙崙作為創新資源整合樞紐的角色定位。

Read More

急難救助 台南愛心慈善會 捐助菁寮28弱勢戶

社團法人臺南市臺南愛心慈善會昨由理事長高彤(右二)率會員前進後壁菁寮里發放二十八戶急難救助金。(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社團法人台南市台南愛心慈善會廿三日由理事長高彤率領會員前進後壁菁寮里賑災,針對二十八個受災低收入戶每戶發放二千元急難救助金和物資一袋。 後壁區菁寮里因七月間颱風和連日豪雨侵襲,遭逢水患,生活受到嚴重衝擊。社團法人台南市台南愛心慈善會由高彤率會員親赴後壁區菁寮里,為當地二十五低收入戶及邊緣戶家庭發放現金與物資。 由於到現場時發現還有遺漏,他們決定再加碼多關懷三戶,共完成二十八戶急難救助金和物資的發放,總善款達七萬元;其中有一戶單親婦人,獨力撫養三個小孩,慈善會詢問有何需求時,她還客氣婉拒,高彤決定再幫其額外申請一萬五千至二萬元慰問金。 臺南愛心慈善理事長高彤(左二)將加碼發放急難救助金給獨力撫養三個小孩的堅強單親媽媽。(記者陳俊文攝) 本身也是「廚房有雞」負責人的高彤表示,得知後壁區菁寮里許多弱勢家庭尚未完全恢復正常生活,籌劃本次捐贈活動,盼能協助受災戶度過難關。二千元現金和五百元物資也許只是杯水車薪,但主要是讓受災戶知道他們沒有被遺忘。 社團法人台南市台南愛心慈善會長年致力於急難救助與關懷弱勢,將社會各界的愛心善款送至最需要的家庭。期待能拋磚引玉,能有更多企業與民眾共同投入善行。 台南愛心慈善會會員每月繳二百元善款行善,今年慶祝創會四十三週年,除昨天菁寮關懷活動之外,目前正籌辦十月十八日在北區光武活動中心舉行的四十三週年慶「熱愛鄉土、關懷鄉親」活動,將針對貧困子女、學童發放助學金、弱勢家庭發放急難救助金,目標設定一百戶,當天還有捐血和美髮義剪等活動,歡迎各界善心人士共襄盛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