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成亮點 金鐘60 Lulu、曾寶儀扛主持棒

金鐘60主持人分由Lulu、曾寶儀擔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鐘60主持人25日揭曉!分由Lulu黃路梓茵、曾寶儀主持節目類與戲劇類,兩代女主持人為「共好」站上舞台。 第60屆金鐘獎將於10月17日及18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分別舉辦「節目類金鐘獎」與「戲劇類金鐘獎」頒獎典禮,「節目類」將由Lulu黃路梓茵擔任主持;隔日「戲劇類」則由曾寶儀接棒再度主持。 Lulu黃路梓茵今年首度擔綱「節目類金鐘獎」全場典禮主持人,坦言其實早就默默在期待這一天,自稱從小就是電視兒童,「我不是想站到多前面的位置,而是希望自己能成為把大家串在一起的那個人。」 曾寶儀繼第57屆後再度擔綱主持,今年挑戰60週年盛典,她坦言壓力一定有,但也深感榮幸,「今年是金鐘60,是匯聚一甲子的節點,大家關注度會特別高。過去我們回顧一年,今年要回顧的是60年,雖然我沒有活60年,第一屆時我還沒出生,但金鐘的確陪我走過了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曾寶儀認為,金鐘獎就是台灣的縮影,希望能藉由這次主持,把「共好」的概念帶入觀眾心中,「不要再用比較博版面,而是從我們自己開始,讓共好成為值得關注的亮點。」

Read More

張秀卿一句話 助廖偉志東山再起

資深音樂人廖偉志發文,感謝張秀卿幫助他東山再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資深音樂人廖偉志老師在臉書發文,分享觀看張秀卿演唱會的感觸,謝張秀卿一句話改寫命運,並透露〈辣妹駕到〉原本寫給謝金燕,結果張秀卿一句話攔胡成代表作。 廖偉志回憶當年27歲時,正值人生低潮,在恩師黃建銘老師收徒下,得到為張秀卿寫歌的機會,經典作品〈冷冷的棉被〉就此誕生。 多年後,廖偉志事業遭逢創業失敗,試圖重返音樂圈時,竟在台北與豪記唱片老闆會面時意外重逢張秀卿。張秀卿當場隨即向老闆力薦他擔任下一張專輯的製作人,成為他東山再起的關鍵契機。 其中〈辣妹駕到〉一曲原本是寫給謝金燕的作品,但張秀卿在挑歌時堅定直言「我要這首!」,沒想到,這首歌不僅成為張秀卿繼〈車站〉後的代表作,更紅遍KTV與海外,也成為不聽台語歌的國語掛年輕人K歌必唱之作,意外打開電音搖滾市場,成就雙方音樂生涯的經典。 另一首〈春花望露水〉的誕生,也在張秀卿的詮釋下感動了無數人,廖偉志說:「張秀卿用〈春花望露水〉與〈辣妹駕到〉證明了她能文能武的唱功,也為我寫歌與唱片製作的寬度留下了歷史。」

Read More

虛實合一 桃園體育運動展演會9/6引爆

桃園體育運動展演會九月六日登場,王明鉅副市長邀市民共享桃園體育榮耀。(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25日出席「2025桃園體育運動展演會暨體育有功人員表揚活動」,會中表示,今年度活動將於9月6日在桃園藝文廣場舉辦,除表揚參與國際賽事獲獎及體育有功人員、團體外,現場並設有多項虛擬運動體驗攤位及創意市集,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參與,共享桃園體育的榮耀與活力。 王明鉅也於現場體驗虛擬棒球運動,在逼真模擬環境中透過揮棒擊球,感受運動科技帶來的臨場氛圍。王副市長幽默分享心得表示,「民眾如果平常打不了全壘打,在這裡可以打全壘打」。 體育局表示,「2025桃園體育運動展演會暨體育有功人員表揚活動」以「Taoyuan in action」為主軸,延續去年虛實合一的創新精神,展現桃園市推動體育多元化發展的成果。9月6日活動將表揚參與國際賽事獲獎及體育有功人員、團體,會場並規劃虛擬運動體驗、電子競技表演賽及相關體驗區,讓市民能近距離觀賞新興科技運動,體驗跨界突破與創新魅力。 體育局進一步指出,本次活動將於9月6日下午1時至晚上9時舉辦,並透過體育局官方粉絲專頁及「桃趣總動園」YouTube社群媒體同步直播。現場亦安排摸彩活動,獎項包含電動自行車、任天堂Switch、筋膜槍等多項好禮。

Read More

TEEN TOP出道15年 10月來台開唱

韓國男團TEEN TOP 10月5日來台辦15週年演唱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國人氣男團TEEN TOP以超強舞蹈實力被公認為「刀群舞偶像」,今年迎來出道15週年,將以全體回歸並推出全新專輯《Just 15, Just Teen Top》,25日正式宣布10月5日於Zepp New Taipei舉行演唱會,為粉絲帶來熱情滿溢的舞台。 TEEN TOP擁有多首被韓國公認經典的名曲〈不要噴香水〉、〈Crazy〉、〈Missing You〉等,台灣粉絲多是早在出道時期就給予支持。 Niel回憶起2012年第一次訪問台灣說:「機場有很多粉絲來迎接,那是第一次粉絲見面會,當時看到粉絲們用韓語大合唱〈Crazy〉的情景讓我很驚訝。此後無論是以TEEN TOP還是個人活動,經常來台北舉辦粉絲見面會和演唱會,每次都有粉絲熱情支持,所以對城市和粉絲都感到很親切。」 忙內創造則說,「2023年再次來到台灣,雖然是久違的訪問,但發現以前的粉絲依然在場,並繼續支持我們,真的很感動。」並透露前年演唱會結束後去九份,覺得是一個讓人療癒和心情愉快的地方,這次來台若有空檔,也想逛逛夜市。 這次TEEN TOP將於10月5日在台舉辦15週年演唱會,當天正好是成員天地的生日,讓他直說這場台北演出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意義:「能在生日當天與台灣ANGEL相聚,是最大的幸福。一直以來都感謝大家的支持,這次能夠履行承諾再次站上舞台,真的非常感謝粉絲的等待與陪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活刑

■山鷹 一、 西元二二三三年新歲剛過,新州國國家醫學中心一零一樓10101室,室內燈火通明,一個老人獨立於窗前,瞇著雙眼望向窗外朦朧霧鎖的遠方。 他叫徐超,是新州國有始以來最偉大的醫生、一代基因宗師、大科學家和「天腦」發明人,起死回生的醫術曾多次救活必死的病患。 作為新州國的傑出科學家和醫生,徐超經歷過無數次生死之間和存亡過程,然而,他自己的生命卻被政府制約無法自然結束,這讓他感到極度困惑,無法釋懷。 徐超孤立於窗前,沉思著自己的未來處境。 他的身體依然健朗,但妻離子亡,數十年形單影隻的日子,心靈早已疲憊不堪。他懷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有意義? 回想起過去的成就,徐超的心中充滿複雜的情緒。他曾經是人們仰望的發明家,現在卻成了政府的囚徒,被迫過著生死循環求死不得的日子。 在這個什麼都被政府監控的時代,徐超感覺自己失去了身心自由,也失去了生命尊嚴。 就在他心神不定之際,一陣敲門聲打斷了他的思緒。他轉身走向門口,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他的得力助手吳明博士出現在眼前。 「徐教授,恭喜康復。您還好嗎?」吳明博士關切地問。 徐超微微一笑,點了點頭,「我還好,謝謝關心。」 吳明博士看向他的眼神,心中充滿擔憂。他知道徐超的心情並不好,但卻無法給予任何協助。 徐超與吳明交流了一會兒,然後轉身穿上風衣,兩人一起出門奔向實驗室。在實驗室裡,徐超至少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暫時忘卻心靈的疲乏。在科學的世界裡,他還能找到一絲安慰。 然而,即使在工作中,徐超的心情仍然時而悲傷時而沉重。他知道自己需要找到一種解脫方式,一種能夠讓他的身心重獲自由的方法。 否則,他將永遠被困在無盡的生死循環牢籠中。 二、 「唉,又死不成了……」一臉病容的徐超躺在病床上,口中嘆息著。他的面貌雖然略顯疲憊,但四肢依舊勇健,一無老態。 這是徐超第九次被救活。 133歲他第一次自殺不成時,被國家最高法院判處「活刑」,從此失去了死亡的權利。 那次之後,每一次他生命瀕危,最後都會被救活,用的是他自己開發的最新醫技。 徐超前幾次被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時,其實心中滿溢慶幸和感激。 第一次他被救活時,剛滿三十五歲,正是英氣勃發的青年,此時正帶領著一批天才科學家做著抗癌的基因研究,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某一晚被發現昏倒在研究室內,還好他的同事及時發現,緊急送醫救回生命。 第二次他從死神手中被救回,那時他年紀剛滿一甲子,彼時人間已無癌病,任何癌症都能被醫好且無後遺症。此時的他名滿天下,聲譽如日中天。 第三次他被救活時已年高上壽,醫生為他換了一個「自體基因重生心臟」、一對「自體基因重生腎臟」和一副「自體基因重生肺臟」,讓他能夠繼續活著帶領團隊及研究。 話說回來,他的新臟器雖然都是自體基因重生,其實並不如初始臟器健康好用,每重生一次品質就下降一些,常常發生無預期的症狀,讓他不時進出醫院,情形每下愈況。 那次以後,徐超每一次生病,就換一次類基因重生臟器,一種與奈米蟲共生的複合式基因重生臟器。 第六次他被救回時,除了頭腦外,徐超全身的器官,幾乎都是複合式基因重生加奈米蟲器官,他成了一個死不了的人。 第七次徐超被救回時,高齡花甲重開之歲,那時他已成為國家的活樣板,一舉一動都被「天腦」嚴密監管著,幾乎到了無所遁形的地步。他極端渴望自由,內心憂慮不已。 徐超被政府處以「活刑」後,歷經多次強迫式生命存續,漸感生不如死,刺激他開始思索繼續活著的意義。 他更發現,由於「天腦」的發明,任何人只要思想稍與當局悖離,便被政府追蹤監控,甚至判處「活刑」,世界逐漸變成一座巨大的監獄,這違背了當初他發明「天腦」的本意。 在無盡的孤獨絕望中,徐超一再嘗試尋找解救的方法,但受到政府的阻撓無法成功。 三、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淑蓉,淑蓉,妳別走……」徐超再次從噩夢中驚醒,兩眼呆滯雙手掩面,整個人跌入恍如旅人突聞午夜蕭聲的悲涼當中。 淑蓉是徐超青梅竹馬的紅顏知己,是他無話不談的妻子。倆人結婚後,只要工作上遇到任何困難,淑蓉都會想方設法幫忙解決,徐超認為妻子淑蓉比起王弗,並不惶多讓。 「十年算什麼,淑蓉離開整整五十年了……」徐超永遠忘不了妻子彌留時對他說的話:「你真的要這樣無依無親的活著嗎?」 自從淑蓉離去後,徐超失去了生活中最有力的心靈慰藉,「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從此日夜深埋於研究當中,他想憑藉繁瑣不堪的工作,努力忘卻對妻子無盡的思念。然而幾十年過去了,她的明眸皓齒、一顰一笑,於午夜夢回時總是不自覺出現在他的腦海。他也一直無法忘記妻子臨終時一再告誡的話:「死亡,是自然規律。」 徐超念著蘇東坡懷念亡妻的《江城子》,聲音越念越小,最後泣不成聲,跌入更深更遠的深淵當中。 四、 「成功了。成功了。」徐超的研究室響起一陣掌聲,歡笑聲此起彼落。 「人類終於可以瞬間移動了。」坐在首席座位上的徐超,這時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量子糾纏自二十世紀被發現後,人類一直無法明其原理,遑論應用了。徐超在27歲時就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量子糾纏的科學原理,並提出使用方法。此後憑藉優越卓倫的創意領導和想像力,經過短短十年的努力,他的研究室發明可以瞬間移動的量子瞬移,打破人類幾千年來的移動方式,整個世界的行動模式為之完全改觀。 那時的量子瞬移,距離和重量都有所限制,只能短距離使用。由於超奈米科技的進步和飛躍進展,在他百歲時,人類已經能夠使用量子跳躍瞬移技術,來往於地月之間了。 徐超的另一項前無古人的成就是發明了「天腦」。 簡單來說,每個人的知識背景雖然不相同,思考方式各異,但經由「天腦」聯結後,思維模式不但可以被儲存,還可以被量化、分析及改進,然後再回授到人腦內,讓腦神經元的聯繫更緊密,激發出更有效率的創造力。 「天腦」的發明,讓聰明人更聰明,天才更天才。 對國家來說,這個發明的貢獻宏偉巨大,政府管理人民變得非常容易。人類社會此時幾乎已沒有作奸犯科之人了,人人都成為好國民。至於好國民是不是真好人,那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徐超的「天腦」發明,最後卻讓他落到現代商鞅的慘境,他的每一次自殺,最後都功敗垂成,即便他的天才無人可以超越,他終究還是不斷敗在自己發明的「天腦」手中。 五、 在與助手的交流中,徐超得知政府對他的監控,幾乎到了密不透風的地步。 徐超甚至發現,由於國家級「天腦」的不斷擴展,人民只要思想殊異,一舉一動便被國家級「天腦」牢牢監控著,世界變成一座無柵欄的超大監獄。 在這樣的困境下,徐超開始尋找生命的出路,他思考各種可能的解決方式,希望能找到一線曙光。 在這個尋找過程中,他與一些火星上的朋友取得了聯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徐超得知一個關於政府的機密計劃,這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 徐超再度改善量子跳躍瞬移技術,發明新的「超級奈米量子跳躍瞬移技術」穿梭於奈米空間。他發覺自己可以在「天腦」的嚴密監控下,變成一個有能力解救人類社會的人。 徐超一面參與政府的機密計畫,一面秘密創造出「虛擬天腦」,並暗中讓真實「天腦」展演於「虛擬天腦」中,同時切斷了虛擬人類和人類的互動聯繫。 若干年後,政府憑藉「天腦」控制百姓的機制,終於逐漸瓦解崩裂,最後煙消雲散。 西元二二五一年,徐超終於死了,死亡原因註明:「自然死亡」。 他的學生在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一本泛黃的日記本,日記最後一頁寫著幾行字: 科學發展的目的,改善人類  生活或延長生命,只是次要。科學進步的真正旨義,在追求自然的本質。死亡也是。

Read More

〈中華副刊〉褪青衣 通體銳利的動心(之三)

文/蕭宇翔 畫/林蒼鬱 早年的木心: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盡可原諒。晚年的木心:原諒一切吧,既然一切都不值得原諒。川端康成在二戰核彈襲降後,輕輕說了那麼一句:「此後就是餘生了。」 原諒,是一種曝曬。曝曬就是不斷的推想,料想,自證自嚴,於推想與料想之間,品嘗甘苦酸澀,透過觀察與體驗,將本來歪曲的事理,即刻校正回歸。不求(也不應該求)某單一對象的反應回饋。這是沒有對象的原諒,將自己淡然攤開,經受寵辱得失、冤錯和真實的檢驗,環境與時間的推移,顫巍巍獨立於,輸贏成敗杳然之地。 在人生的後青春期,一開始「自以為有所因」,沮喪後「頓失所因」。最後,經無限推想與辯證,曝曬和洗滌,抵達了那種「無所因的奮發」。 「此後就是餘生了」的「自知之明」。 原諒,是一種摺疊後的理想主義,屬於世故者的理想主義。並不是純有理想,而是有著練達的耐心。在人生的後青春期,理想主義只是保持耐心。 分寸感,邊界感,與彈性。那種在衰亂世界的「我拒絕,但是我等」,並且在必要時刻挺身而出,立場堅決……已經是太古老的禮節:體察並實踐世故人情,不報廢於驕矜或謙遜。 嵇康對同為賢士而從官的山巨源,洋洋灑灑大書一篇〈絕交書〉,其後遭受朝廷鬥爭,身死之前,卻將獨子嵇紹託付與山巨源。這是需要多少世故,才能抵達的人情。 對於那名獨子,嵇紹而言,這感覺起來可能極為恐怖神秘,迷茫中像是某種大人間,權力暗流的分配與壓迫。有些的確不可取,被冒用為一種抒情悲壯,或狡猾作勢。但若非上述情況,則這種禮節,實是成人的自我修身。像是將一條領帶繫得熨貼,裡裡外外,時刻準備好示人,即便遭人惡意扯落,依然不怨不辯,無心而有情。父親的拔尖傲骨,其實,是水一般柔軟,船過無痕——多年後嵇紹才恍然懂得。 只有機智透頂的人才可以望重顯憨厚。(木心)

Read More

〈中華副刊〉街市遐想

■付煒 路過街市時突然落雨,雨不大 卻讓城市的腔調突然變得滑膩 一個老人與一只獨耳的狗 一對剛買了晚餐的年輕人 還有,小食店裏埋頭吃面的 瘦小身板,他們都沒有 全都沒有被一場雨所驚訝 他們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 彷彿有一截軌道在身體裏運行 我轉過身,望著這場小雨 看雨水落在草叢、長椅、房頂 我看著雨,越看越覺得 這分明是一個瀑布在轟鳴

Read More

〈中華副刊〉華副文訊 「秋水詩獎」徵稿

主辦:中華民國新詩學會 協辦:秋水詩刊雜誌社、中華日報副刊、人間魚生活誌 1.即日起至十二月截稿,次年三月公布,每年詩人節頒獎。 2.為提昇詩歌創作水準,培養創作新人,擴大詩教影響。 內容:文體不限現代詩或傳統詩,限未在報刊、詩刊、詩集或網路發表或詩作。 投稿一律傳送電子信箱EMAIL: Wangliti@ms4.hinet.net 註明參加「秋水詩獎」XX獎徵選。(亦可加送印稿寄至台北市13-95號信箱) ‧詩歌貢獻獎,請附著作3冊,及經歷。 ‧詩歌創作獎(限20-50行)每人2-5首為限。 1.詩歌貢獻獎1名(新台幣10萬元) 2.菁英獎10名(每名新台幣2萬計元) 3.春芽獎10名(每名新台幣1萬元) *限40歲以下創作者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中華學園〉沙灘和大海

台南市東區復興國小三年六班 ◎楊子萱 熱情的大海 一次又一次送上 美麗潔白的浪花 給害羞的沙灘 「給你!給你!」 「不要!不要!」 就算被拒絕了 大海還是不放棄 總有一天 沙灘會明白這份心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