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全國技能競賽16日熱鬧登場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第49屆全國技能競賽16日熱鬧登場,674位技能高手參加47個職類,並在4個競賽場地同步舉行競技,吸引上千民眾到場觀摩,17、18、19日更邀請國中生前來參訪,藉由競賽觀摩與職訓體驗活動,讓青少年提早探索職業性向,進而提升學習技能的興趣,使職業技能向國中生扎根。  勞動部表示,本次參賽選手是從今年4月北、中、南分區賽選出各職類前5名優勝者640人,及全國中等學校學生技藝競賽優勝選手及國中技藝競賽優秀選手計34人。本屆競賽場地包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勞動學苑、僑光科技大學及高雄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等4地,其中,中彰投分署共有綜合機械、集體創作等35個職類進行角逐,戰況最為緊張,位於鹿港勞動學苑的第二競賽場,則以花藝、美髮、美容競賽為主,賞心悅目的創作緩和不少壓力,位於僑光科技大學的第三競賽場,以西點製作、中、西餐烹飪、麵包製作為主,現場飄香四溢,也吸引了許多熱愛餐飲烹調的民眾前來觀摩。另飛機修護競賽則在高雄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熱鬧進行。  除了一般民眾,中彰投分署於17、18、19日3天邀請中區的國中生到全國技能競賽場參訪,觀摩各職類選手們同場競技的盛況,透過活動讓國中生了解各職類工作環境及內容,作為未來職業的選項參考,而擔任活動志工的大專學生也紛紛表示,遺憾當年沒能提早體驗並認識技職教育,直到大學才開始,為時已晚!  參訪活動除了安排導覽人員詳細為學生們介紹各競賽職類外,還提供漆藝、3D列印筆、手作木玫瑰等DIY體驗項目,讓學生們從實作中貼近職訓教育及認識各種職業特色,也藉此機會讓國中生在畢業後面臨升學或技職的選擇時,能有更寬廣的思考方向。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重視技職教育,我國更是將培育國家未來技能人才列為政府施政的重點工作之一,為使學生提早探索職業性向,除透過競賽彰顯技能尊榮,並藉由競賽觀摩與職訓體驗活動啟發學生對技能的認識和興趣,將技能向下扎根,並喚起國人對技能競賽及技能教育的重視。  為讓全國民眾方便前往競賽場地觀賞競賽,競賽大會規劃9月17日至9月19日,於臺中高鐵站、臺中火車站及彰化火車站至競賽場地安排接駁車,歡迎民眾多加利用!詳細資訊請查詢中彰投分署官方網站( https://tcnr.wda.gov.tw/ )最新消息。

Read More

聯結虎尾雙鎮區發展 張麗善縣長現勘芒果大道

 記者劉春生/虎尾報導  為利發展虎尾鎮原都市計畫區及高鐵特定區,縣府計畫拓寬虎尾鎮芒果大道,縣長張麗善十六日前往 會勘,張縣長表示,芒果大道規劃由光復路經既有農路、文科路、陸軍營區連接建成路,全長一點五三 七公里、寬三十公尺,完成後可健全虎尾鎮內道路系統,並有效串聯虎尾市區及高鐵特定區,有助地方 發展。今日會勘由工務處長汪令堯簡報,包括縣議員黃美瑤、王鈺齊、前立委張嘉郡、虎尾鎮長丁學 忠、鎮民代表會主席林嘉弘、縣議長秘書吳明華、代表王清煌等地方民意代表都到場關心。

Read More

屏里港地區二十日徵才提供二百八十職缺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勞動部屏東就業中心,將於二十日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三十分,在里港國小活動中心舉辦現場徵才活動,屆時有二十四家廠商提供二百八十個工作機會,歡迎民眾踴躍到場應徵。  屏東就業中心主任翁素足表示,里港當地工作機會包括:群力精密科技公司月薪上看四萬元的CNC銑床工程師與研發設計專員等、大田海洋食品南區業務與工務機械人員等、永昇冷凍食品工業公司儲備幹部及研發人員等、莊松榮製藥廠公司作業員、春發科技公司廠務助理與作業員、農生企業公司作業員與倉管人員、源鴻億食品作業員。  另外,南部化成公司四十一個職缺包含月薪上看四萬元的工務維修人員等、宏偉冷凍食品公司三十五個職缺,包括五名儲備幹部及三十名作業員、醫強科技公司釋出二十六個職缺。

Read More

雲林馬光國中棒球隊獲全國雙料季軍

雲林縣馬光國中棒球隊獲全國雙料季軍,張縣長接見並加油鼓勵。(記者陳虹伶攝) 記者陳虹伶/雲林報導  雲林縣馬光國中棒球隊今年參加菊島盃全國青少年硬式棒球錦標賽及新北市主委盃雙雙獲得全國第三 名佳績;昨日下午縣長張麗善在副縣長謝淑亞、教育處長邱孝文、縣議員王鈺齊、土庫鎮農會總幹事黃 萬聰等人陪同接見選手,並致贈獎品勉勵鼓勵,且感謝學校與教練的付出用心指導,以及鄉親、家長等 各界的支持。  張麗善表示,馬光國中棒球隊八十八年成立至今二十年,去年榮獲華南金控盃全國第五名,球員李東 森、鄭俊偉並當選U15國手,今年暑假更往前邁進一大步,在菊島盃全國青少年硬式棒球錦標賽及新北 市主委盃雙雙榮獲全國第三名佳績。  張麗善說,縣府極力爭取雲林孩子的資源,在體育場上更營造良好運動環境,今年也一舉聘用四名體 育專業教練,這些都是為讓雲林的孩子可以在運動場上,甚至在國際舞台被看見;馬光棒球隊優異表 現,吸引優秀的國小畢業生加入,U12亞洲盃國手胡振義、胡振利雙胞胎兄弟,就是馬光棒球隊的主 力。  縣府從國小、國中及高中建立三級棒球銜接制度,除挹注經費也設置專任運動教練及優良師資,未來 也會落實雲林縣棒球三級制度,培養更多的棒球好手,更讓喜歡打棒球的孩子們都能無後顧之憂的參與 發揮所長。

Read More

高市呂佳玲書法家台北個展

高雄書法家呂佳玲﹙左﹚、策展人台灣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李仟萬,即將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辦個展。﹙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書法家呂佳玲最新創作系列二十一日將在台北國立中正紀念堂展出,她選抄王陽明七言律詩二十三首,共一千二百八十八字的巨幅作品,氣勢磅礡,獲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長林進盛譽為舞動的行草、成蝶出蛹,展現剛柔超然的起伏,將字提升近禪意之境,大氣風雅卓然出脫,自成一格。  呂佳玲去年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跨年書法展,大受好評,這次是她第二個大型個展,展出一百五十幅。去年她書寫「二十四四節氣詩」多達九百多字,今年她更是勇於突破,花了三天跪在地上完成王陽明巨作,讓人見識到她的毅力與執著。  呂佳玲表示,王陽明是明朝著名書法大家,其書法多為行草書,也是她最專擅之體,因此,特地選抄王陽明七言律詩二十三首,且只選二個字的題目,挑戰自我。  她指出,首詩是選抄「尋春」,結尾末首為「霽夜」,一共一千二百八十八個字,長寬各為三百六十八、一百四十四公分,花了三天時間跪在地上抄錄,考驗體耐力與專注度。  呂佳玲出身高雄,特將高雄市長韓國瑜口中的「莫忘世上苦人多」,寫成對聯「誰言寒門情義薄、莫忘世上苦人多」,一併參展,展後將送給韓國瑜惕勵自我。  策展人台灣專案管理學會理事長李仟萬表示,呂佳玲書法展九月二十一日至十月七日於台北中正紀念堂三展廳展出,九月二十二日上午十時舉行開幕暨現場揮毫,歡迎各界前往品字禪、賞書藝。

Read More

救國團斗六終身學習中心辦理「中秋送愛、公益連線」活動

救國團斗六終身學習中心辦理「中秋送愛、公益連線」活動(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救國團斗六終身學習中心辦理「中秋送愛、公益連線」活動,由黃靜雪老師帶領鄭雅鍒老師及學員攜 手一起做月餅;活動邀請中心學員共襄盛舉,攜手找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該中心提供一戶一盒月餅 餅,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也動員救國團義工一起將月餅送到更多需要的人手上。  葉慶壽總幹事表示,現代人注重營養及健康,特別調整做出少油少糖健康好吃的月餅,希望帶給需要 的人一份好的中秋節禮物;另外,更感謝斗六市團委會會長林建雄及總幹事蔡靜誼到一心育幼院分享給 院內孩童,以及真善美聯誼會會長黃素艷、下屆會長莊美玲等人,工青隊張副召集人智賓等發送愛心月 餅給需要的獨居老人、弱勢家庭感受濃濃的中秋佳節氣氛。

Read More

穿越智慧門 南光學子做16 轉大人

南光高中舉辦「學子做十六」(成年禮)活動,參與的學子獲贈成年禮證書。 (記者陳佳伶翻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光高中十二日舉辦「學子做十六」成年禮活動,高一新生依序走過象徵智慧與能力的「智慧門」,校方也介紹「做十六」的由來,讓學生認識民俗文化的內涵;並致贈成年禮證書和紅龜粿,還有敲十六響等儀式,在校方和家長會見證下宣告成年。  南光高中說,「學子做十六」活動,今年邁入第九年,將古禮賦予新意。昨天活動在學校群賢樓舉辦,校方先介紹做十六的由來,做十六歲是台南府城傳統民俗,源於清朝時五條港,港區有童工,薪資是成年人的一半,一旦成長至十六歲就能領全薪,家人多會設宴款待工頭及親朋好友,以公告周知。相傳至今意義更加深遠,代表身心都成長茁壯,要為自己行為舉止負責,不能再讓父母親操心。  校方致贈高一新生成年禮證書和紅龜粿,還有敲十六響儀式。家長會勉勵學子「十六歲,象徵成熟及蛻變,破繭成蝶的過程雖痛苦,一旦展翅飛翔,能看見迷人的風光。」各班導師恭喜學生邁向人生及學習生涯的新里程,也期勉大家,成年不只是生理成熟,還有對自己責任的認知。參加活動的學生表示,此活動具有意義,提醒自己已長大,心思要更成熟。  教務主任鄭喬分表示,透過簡單隆重的儀式,期望參與成年禮的孩子能夠有所成長、孝順父母,並把握時間念書增長知識,未來為社會貢獻一己之長。

Read More

頭戴柚子帽 港尾學童視訊外師 師生比較各國秋節文化差異 歡樂連連

麻豆區港尾國小昨天首次與外師利用視訊遠距教學,比較各國中秋習俗,學生準備柚子、戴上柚帽上課,相當開心。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麻豆報導  麻豆區港尾國小十二日首次遠距視訊教學,學生透過視訊,與國外老師討論節慶文化的差異。港尾國小的學生特別準備文旦、月餅等,與外師介紹台灣中秋節的過節方式,學生還調皮地戴起「柚子」帽,整堂課歡樂連連,連外師也都相當高興。 麻豆區港尾國小昨天首次與外師利用視訊遠距教學,比較各國中秋習俗,學生準備柚子、戴上柚帽上課,相當開心。 (記者林相如攝) 港尾國小申請教育部「108年度國中小英語教師海外進修計畫」,全國偏遠地區小學只有十個名額,港尾國小雀屏中選,由教導主任王定國於暑假前往美國西華盛頓大學,進行英語教學課程培訓及文化參訪,回來後他自行設計教案,推動遠距教學。昨天首次進行遠距教學,與外師珍妮連線,和港尾的學生一起上課。  為了與外師遠距教學,學生特別布置,頭戴柚子帽,並將月餅、文旦等應景的食物放在課桌上,在王定國的引領下,與珍妮分享並介紹台灣的中秋的過節習俗;雙方也分析比較各國歡度中秋的文化差異,珍妮聽得津津有味,也對台灣的節慶文化感到好奇。  港尾國小校長李啟榮表示,學校是學習型組織,鼓勵老師主動專業成長,這樣的進修計畫,不僅老師可以增能,也能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加強雙語學習。視訊教學預計進行十次,十二月外師還要親自來台,到時會設計課程活動,讓外師和學生共同參與。

Read More

永仁2生獻聲助勢 廣播劇入圍金鐘企編獎

永仁高中永報編輯社正副社長獲邀參與教育廣播電台製播「寶島記事簿」,在系列廣播劇中獻聲演出,入圍今年度金鐘獎企劃編撰獎。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與台南市教育局合作,在永仁高中設立實習廣播室,並將原有永報編輯社團增加課程培訓內容,由電台記者協助學生學習廣播知能。正副社長獲邀參與電台製播「寶島記事簿」,在系列廣播劇中獻聲演出,並表現優異,幫助這一廣播劇入圍今年金鐘獎企劃編撰獎。  永仁高中校園實習廣播室去年五月設立,並以「Talk in Tainan:關懷教育『聲』動世界」為Slogan,希望透過此一實習播音室的成立,能將台南推動教育的點點滴滴,分享給全世界。  具有教室功能的實習廣播室,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實際接觸,親身體驗廣播設備操作、節目製作及主持的樂趣。去年十一月也與新永安有線電視合作,舉辦「一日媒體人」新聞主播體驗課程,將主播攝影棚翻轉變成教室,讓高中部永報校園記者群及國中部近四十名學生登上主播台,親身體會及認識大眾傳播媒體實際運作。  永報編輯社團課也邀請教育廣播電台記者林祺宏教導同學如何運用聲音做表情?以及如何操作實習廣播器材?讓每位同學都能親自體驗,培養對廣播領域的認知和喜好。由於永報編輯社表現良好,新學年招生額滿。  永報編輯社長辛如照及副社長蔡妤欣上學年度並獲邀參與教育廣播電台所製播的「寶島記事簿」,內容描寫早期台灣鄉土人物努力奮鬥的生命故事,兩名學生在「油麻菜籽」、「利玉芳」、「低等人」等系列廣播劇中獻聲演出。其中蔡妤欣擔任苦命的女學生角色吃重,表現優異,幫助這一系列入圍金鐘獎企劃編撰獎。

Read More

官小製菱角月餅 特有地方味

官田國小學生手作菱角月餅,展現在地食農特色。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官田報導  中秋節吃月餅,不管是圓的或方的,民眾都已習慣。但官田國小學生十二日特別手做「菱角月餅」,將月餅的形狀打造成菱角型,符合在地特色,吃起來也特別美味開心。 官田國小學生手作菱角月餅,展現在地食農特色。(記者林相如攝) 官田國小長年推動食農教育,對協助帶動在地的菱角產業發展體驗更是不遺餘力,包括種菱角、採菱角、菱角食材的烹煮等,學生都是全方位體驗。中秋節到來,學校特別籌畫菱角月餅製作,由老師及學校志工,教學生製作中秋節菱角月餅,以在地、健康和美味,讓全校學生都能幸福滿滿。  昨天官田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六十人,齊聚活動中心,展開月餅的製作體驗,有學生搶著做圓形月餅,有人則做方形月餅,但也有學生嘗試做元寶造型的「菱角月餅」。  大家從桿低筋麵粉開始,接著將麵粉過篩,加入橄欖油、海鹽、糖,攪拌均勻成黏稠麵糊,蓋上保鮮紙靜待置。另有學生將滿滿的餡料加入混合均勻的麵粉內,當下歡樂聲此起彼落,有人說餡料要加多一點,有人則怕進烤爐後爆漿,月餅慘不忍睹。  在老師的細心指導下,滿滿的愛心月餅已排列整齊進烤箱,餡料內更是加入菱角,成為別具風味的菱角月餅。  校長王全興表示,研發在地菱角餡料以及菱角造型的「元寶月餅」,希望大家都能有快樂圓滿的中秋佳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