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實作珍奶愛玉參訪景點

崑大舉辦AU+亞洲大學聯盟首屆學生夏令營,國際學生在華語中心課程中體驗「梅花吹畫」。(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舉辦二0一九年AU+亞洲大學聯盟第一屆學生夏令營(國際交流暨餐旅人才培訓營),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印尼等聯盟學校學生在五天研習中,除學習華語文、餐飲課程、企業參訪,並進行珍奶、愛玉製作,體驗台灣文化。 此次培訓營共有韓國仁德大學、日本長崎衛斯理公會大學、印尼UNTAR大學、馬來西亞成功禮待大學、中國大陸山東外事職業大學、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等AU+聯盟學校學生,與崑大學生共同學習,結合辦學績優的餐飲管理及廚藝系、旅遊文化系,量身打造培訓課程,包括調飲、甜點製作及本土飲食(珍珠奶茶與愛玉)的課程。 同時,並帶領學員們踏出教室,走訪府城赤崁樓、花園夜市等台南知名景點,並參訪晶英酒店、樂逸旅居等餐旅企業。 在餐飲體驗中,吸引各國學生興趣,認真學習珍珠奶茶的製作,及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生產的愛玉實作,也感受到最有台灣味的美食。來自日本長崎衛斯理公會大學學生HIRO分享觀察到兩國飲食文化相似之處,也覺得走到哪裡都能感受到台灣人的親切。 馬來西亞成功禮待大學學生Princess則對於品嘗台灣愛玉、珍珠奶茶印象深刻,她提及馬來西亞也有珍珠奶茶,但仍是台灣的最道地。 崑大國際副校長衛祖賞表示,參與培訓的國際生都是代表自己的母校及國家,希望在該校所規劃的課程及企業參訪裡有所受益。崑大同學們也珍惜國際交流的機會,盡地主之誼,讓盟校夥伴認識台灣、體驗台南之美,期待二0二0年於日本舉辦的亞洲大學聯盟校長會議中與大家再見面。

Read More

<中華副刊>登山口

文、攝影/耘之 這是個登山口,往銀河洞的登山口。 往前望去,新綠點綴著也簇擁著木棧道,圍籬、木樁、青苔含藏舊時光味道,一個電表透漏人居訊息,角落不知誰放的呼拉圈已融入風景裡;濕潮林綠清晰至朦朧,深綠淺綠延展成山巒層次,幾根電線橫過林梢,畫面中隱含一份寧定與禪意。 能一起踏入登山口,需要緣分,與人的緣分,與大自然的緣分。登山口,一個通往幸福的入口。我是這樣定義的。幸福,不在於爬了哪座山,登了哪個山頂,而在於生活中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次次共同走過。加入這個團隊共登山林超過三百趟次了,三百趟不是都連貫的,因人生不可能一直是平順的,但我發現不管缺席多久,每當再歸隊時,隊友那份互相扶持的情意始終都在;這些年來,摔斷手、母喪、切脾……我多次掉入失落的幽谷,絕望的深淵,是大自然與友誼為我療了傷。 這個登山口來很多次了,卻首次發現它這麼美;然而,是因昨日的那場雨,那場不小的風雨。人生不也一樣,風刮雨淋後的再生,即使厭膩的日常都變美變有趣了,何況是喜愛的事。 前年,去了一趟吳哥窟回來,莫名感染,在醫院待了五十天。調養,復原,與大夥的步伐拉遠了,恐怕跟不上了。摯友S為了我能順利「復出」,大過年的,專程為我練腳力,初一陪我走過二格,初四又陪我來了一趟銀河洞。 步道邊坡上,刀傷草、紫花酢醬草、水芹菜團團簇簇,花彩鮮妍地努力展現生命繽紛,陽光豔好,山櫻花點抹藍天白雲,愛山人「狹路相逢」時的陌生笑容裡,除了「你好」,不時多了句「新年快樂」,點綴得山徑更加熱鬧;四個月後重新置身這樣的山景,有再生的喜悅,從踩踏的步伐中我看見自己「又活過來了」的力量與自信,回家後我在日記本寫著:新年伊始,我看見春的新芽,在山徑。 「走囉!」大夥稍事整裝後,隊長宣布今日行程開始了。 起步走,走進去以後,絕不只到銀河洞而已。

Read More

9歲童腸套疊 罕見小腸套小腸

牡丹鄉9歲男童罹患罕見的腸胃疾病「小腸套小腸的腸套疊」,經恆基、奇美合作切除,化驗還發現瀰漫性B細胞淋巴癌。 (記者郭孟聰攝) 記者郭孟聰/屏東報導 屏東縣牡丹鄉9歲高姓男童腹痛到恆春基督教醫院急診,經院長陳志成與合作醫院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醫師盧致穎會診,以腹部超音波與電腦斷層診斷發現是罕見的「小腸套小腸的腸套疊」,且小腸內還有腫塊。 陳志成表示,男童以腹部超音波與電腦斷層診斷,發現是罕見的「小腸套小腸的腸套疊」,且小腸內還有腫塊;身為兒童胃腸科醫師的陳志成表示,白袍生涯幾十年,頭一次見到此類小腸套小腸的腸套疊發生在9歲孩童身上。 會診討論後立即執行手術,切除約20公分的小腸並做重建,也將腫塊切片送至化驗。高小弟截斷小腸後,其身體是可以負荷的,不會造成未來飲食上的問題。小腸內腫瘤2日切片化驗結果發現為瀰漫性B細胞淋巴癌,由於已手術切除,癌細胞是否侵犯身體其他部位?仍需要繼續追蹤、檢查。 盧致穎表示,腸套疊為「一段腸子包住另一段腸子的腸阻塞」,且多為「大腸包小腸」,會導致腸子血液循環不良,嚴重併發症甚至會造成腸子壞死,若破裂可能造成嚴重的腹膜炎。腹膜炎即是細菌擴散到肚子裡的感染,嚴重可致死。 盧致穎指出,腸套疊常見於3歲前的孩童,病徵是嘔吐、血便、腹痛,不需要開刀,只需復位即可緩解。但是大一點的孩童或是成人通常會有其特殊的病因在,很難用非手術的方式解決。   →牡丹鄉9歲男童罹患罕見的腸胃疾病「小腸套小腸的腸套疊」,經恆基、奇美合作切除,化驗還發現瀰漫性B細胞淋巴癌。 (記者郭孟聰攝)

Read More

全球第5座 氣耕農區落腳桃市

全球第五個應用氣耕農法的科技智能農業典範落腳在桃園。 (桃園市工商發展策進會提供) 記者黃秋儒/桃園報導 繼日本、荷蘭、美國、新加坡之後,全球第五個應用氣耕農法的科技智能農業落腳在桃園市,示範點位於八德區茄苳里埤塘公園邊,由桃園子弟甫田科技公司領軍,導入自主研發領先全球的「氣耕技術」,展開氣耕觀光導覽區、氣耕產銷合作模式和氣耕都市農民課程等具備智能農業技術優勢的「氣耕走廊」。 桃園市工商發展策進會總幹事陳家濬指出,台灣農業臨越來越頻繁的颱風災損、人力老化、農業缺工等問題,使得農業生產力受到相當的衝擊。結合產官學研和新創的各界能量,企盼形塑台灣未來智慧農業,期許這股能量能成為桃園智慧農業創生的新力量。 桃園「氣耕技術」是藉由清華大學行動溫室環控設施,將霧化的養液噴灑至植物的懸掛根,協助農民運用氣耕技術省去整地、除草、彎腰施肥、灌溉的重勞力農務,也免除噴灑農藥的致癌風險,產能擁有一般土地耕作五至十倍的產值;「氣耕走廊」係基於氣耕技術帶來低勞動量、穩定產量、數位控制和安全食材的農作優勢,預計發展共儲共配和產銷通透的新契耕關係,建立一個幫助農民有穩定收入、消費者有安全食材的智慧農業市場生態。 甫田公司研發的氣耕技術、專利保護和智慧農業市場應用,今年六月代表台灣參加荷蘭海牙的全球創業家大會,並陸續獲得美國、泰國、日本、法國等邀請入駐或建置氣耕基地,該公司總經理表示,未來會繼續將氣耕資產投注到桃園智慧城市的智能農業,期盼為桃園未來農業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新竹都城隍廟 1700萬改善環境

新竹市地狹人稠,為改善交通動線壅擠混亂的城隍廟埕廣場及舊花台,市府進行改善工程,將從城隍廟龍鯉池起逐區改善。(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地狹人稠,新竹都城隍廟位於市中心,為改善交通動線擁擠混亂的廟埕廣場及舊花台,市府投入一千七百萬元進行改善工程,從城隍廟龍鯉池起逐區改善,將拆除三角廣場老舊墩座,規劃平整無高差的紅磚廣場與夜間景觀池,並在北門街上植樹,讓百年城隍廟周邊擁有舒適的空間與視野,預計於明年三月正式開放。 市府三日舉行開工記者會,步行城市執行總督導、負責該計畫的景觀建築師潘一如指出,「城隍廟周邊環境改善工程」將以「行人優先、視覺穿透」為概念,規劃平整無高低差的紅磚人行廣場,四周加設降雨排水系統,並內建噴霧及照明以調節微氣候和美化環境,也結合九如鯉魚「魚躍龍門」的風水意象,建設龍鯉廣場夜間景觀池,讓乾枯的龍鯉像變回湧泉;此外,也配合北門街拱門騎樓結構和城隍廟主殿的高度,在北門街側植樹,讓城隍廟廣場成為一個安全、舒適、無障礙、兼具美學的文化與觀光景點。 市府都發處表示,該工程共投入一千七百萬元經費,改善項目包括步道整平、廣場地坪改善、夜間照明強化、景觀水霧、電箱遷移、機車停車區調整等。

Read More

公道五支線 工研路通車 出院區1分鐘上國道及台68 並可直達高鐵站

工研路通車後可提供南北橫向連結功能,強化園區三期、竹東都市計畫區、工研院及高鐵站間之連絡需求,紓解縣道122線交通負荷。(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公道五路延伸新闢工研院中興院區支線道路工程完工,三日傍晚五點通車,解決長久以來竹北、新竹、芎林、竹東外五里部分地區,經縣道一二二線線往工研院中興院區的車流回堵問題,通車時間適逢下班時間,上班族搶先體驗,這段支線命名為「工研路」。 通車典禮中,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工研路是中央、地方共同合作的最好寫照,感謝營造廠克服工程的困難,在上方鐵道正常運作的情況下,如期如質完工。此道路開通,也是打通工研院西大門的任督二脈,出工研院一分鐘就可上國道一、國道三及台六十八東西向道路,並可直達高鐵站,對新竹縣、竹東鎮都市計畫內、外的聯絡和發展非常重要。 縣長楊文科表示,希望內政部支持通往竹科的高鐵橋下三期工程,讓新開通的工研路連接竹科三期和璞玉計畫(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這兩個計畫和國際AI智慧園區,是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的三支箭,期待內政部能全力協助,中央、地方共同努力打造高科技產業中心、合作招商吸引世界有名的公司到新竹縣投資設廠,帶動地方及國家經濟的繁榮。 內政部指出,這次工程利用平面方式車行箱涵,克服穿越台鐵內灣支線的問題,並充分利用工程高差優勢,將穿越內灣線車行地下道排水採重力式排放,免設置抽水機組,及採灌排系統分離設計,大幅減輕新竹縣政府後續維護管理費用。

Read More

將軍村食物森林 廣徵志工

新竹市政府於將軍村成立六百坪「食物森林收成回饋機制」,由市府提供土地,廣邀市民當志工做「城市農夫」,市長林智堅三日在記者會中親自採收體驗當一日農夫。(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推廣市民食物森林,於將軍村再推六百坪「食物森林收成回饋機制」,由市府提供土地,廣邀市民當志工做「城市農夫」,收成的食物可交由商家、社區使用,志工服務時數可換取商家產品,形成友善循環機制。 市長林智堅三日在記者會中親自採收體驗當一日農夫,並將收成交給將軍村商家現場烹調,他說,過去馬偕旁的食物森林吸引許多長輩參與摘種,天天種菜當運動,邀請長輩們加入新竹最大的將軍村食物森林,多逛菜園少逛醫院,歡喜呷百二。 「食物森林友善循環」回饋機制由市府免費提供場地、志工付出時間協助食物森林日常維養及採收,部分收成將回饋給社區商家,志工憑服務時數可至商家兌換相關商品作為回饋,歡迎市民透過網路或現場諮詢梧桐基金會,加入志工行列。

Read More

有頭鹿職能訓練 鄭文燦頒結業證

參與青年實習計畫並完成一百小時以上實習的青年,接受桃園市長鄭文燦授證。 (記者陳中興攝) 記者陳中興/桃園報導 由開南大學承辦的桃園有頭鹿職能訓練,共有十六家知名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參與合作,提供一百位青年參與一個多月的實習,昨天學員在桃園市綜合會議廳舉行結業典禮,由市長鄭文燦頒發結業證書。 青年職場實習計畫,目的是鼓勵設籍桃園或就讀桃園市大專院校二年級以上的青年學生,利用暑假期間前往職場實習。 開南大學昨天並在綜合會議廳舉行學員結業儀式,由市長鄭文燦頒贈結業證書給學員;鄭文燦在致詞中表示,市府會持續推動「三讚方案」,包括「就業讚-桃園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參與該方案穩定就業者最高可領取二萬一千元的就業獎勵金;「學習讚─青年自主學習方案」補助設籍桃園市的青年參加國內大專院校推廣教育學分班的學分費,最高補助一萬五千元;「證照讚─桃園青年技術士證照獎勵方案」,鼓勵桃園市青年考取勞動部的證照,考取甲、乙級技術士證照可分別請領二萬元及八千元的獎勵金。

Read More

軍人節秋祭 徐耀昌率各界緬懷先烈

苗栗縣一0八年秋祭陣亡官兵及因公殉職烈士祭典,三日上午九時在苗栗市貓裏山忠烈祠舉行。 (記者謝國金攝)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苗栗縣一0八年秋祭陣亡官兵及因公殉職烈士祭典,三日上午九時在苗栗市貓裏山忠烈祠舉行,縣長徐耀昌率各界祭拜軒轅黃帝與烈士牌位,一同緬懷先祖先烈的英勇事蹟。 聯合祭典由縣長徐耀昌、縣議員禹耀東、苗栗縣後備指揮部指揮官藍才豐擔任主祭官,並由烈士家屬、學生代表、縣府員工等各界人士出席陪祭。 祭典儀式由三主祭官代表上香、獻花,並在司儀恭讀祭文後,全體人員向烈士牌位行三鞠躬禮,簡單而肅穆。 祭典儀式後,徐耀昌向參與的民眾表示,在軍人節這天舉辦聯合祭典,除了讓軍、警、公教人員學習先祖先烈為民奉獻、不畏艱難的精神,也希望各界民眾能於此時一同緬懷先賢烈士,崇尚他們崇高的人格與品德,讓社會能更加祥和安寧。

Read More

宜縣民宅火警 九旬翁不治

宜蘭縣五結鄉公園路一棟透天厝發生火警,九十二歲張姓老翁送醫後宣告不治。 (縣消防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五結鄉公園路一棟透天厝三日發生火警,濃煙直竄天際,警消撲滅火勢後,在現場發現已無生命徵象的九十二歲張姓老翁,送醫後宣告不治。縣消防局表示,這起住宅火警案,經勘察現場,起火點位於一樓廚房,起火原因疑似延長線電線短路引起,已採證物送消防署鑑定。 五結鄉公園路二九一巷一一六號透天厝,三日上午八時四十三分發生火警,縣消防局獲報,出動五結、羅東、冬山、馬賽分隊救災人車前往搶救。警消抵達現場後,起火民宅已陷入火海而濃煙直竄。 警消調查,九十二歲張姓老翁與八十八歲的妻子平時居住在這棟起火民宅。火警發生後,老翁的妻子先逃出火場,但老翁受困在民宅二樓。火勢約在上午十時撲滅,搜救人員在透天厝二樓後側尋獲老翁,但已沒有生命徵象,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