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發基金會榮獲文化部「文馨獎」特別獎與金獎雙殊榮

(張榮發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張榮發基金會今年同時獲得文化部「文馨獎特別獎—長期贊助獎」及「金獎」兩項殊榮,累計已四度榮獲金獎,更兩度獲得特別獎榮譽。該會執行長鍾德美代表受獎時表示:「感謝主辦單位頒發特別獎,肯定過去一、二十年來,本會長期投入鉅資發展長榮交響樂團、長榮海事博物館與道德月刊,深耕全台藝術夢土。從去年開始,我們也加碼舉辦盛大的「藝術季」,推廣各項藝文活動,希望讓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感受藝術芬芳並獲得療癒。」 張榮發基金會轄下的「長榮交響樂團」普及交響樂章,讓全民從陌生到熟悉,並積極將傳統台灣民謠交響化,使得古典與民謠兼容並蓄,既放眼世界也關懷本土。同時把握受邀遠赴海外10國、32個城市演出超過60場的每個珍貴機會,成功將台灣音樂之美推向全球各角落。該團音樂總監葛諾.舒馬富斯於德國慕尼黑圖書館發掘卡特利耶里(Antonio Cartellieri)、拉赫納(Franz Lachner)兩位與布拉姆斯、舒伯特同時期作曲家被世人遺忘的作品,除費心重新繕打,並與德國著名CPO唱片公司合作,由長榮交響樂團進行世界首錄,讓沉睡百年的偉大作品得以重見天日。 此外,「長榮海事博物館」以加深民眾與海洋的連結為己任,館內展出各式船舶模型、海洋畫作等,並以海洋文化啟蒙場域自許,邀約全台高中以下師生免費入館,帶領學子捨棄固有的陸地視角,從海洋角度切入,為下一代注入海洋文化DNA。同時長期舉辦各項模型船保存、修復與海事人員職涯講座等。 至於該會免費發行的《道德月刊》,最高時期每月訂閱量超過三十五萬本,除提供台灣插畫家舞台,創作封面與文章插畫,也讓海外華文學校與資源缺乏的本地偏鄉學校樂於將《道德月刊》作為課外讀物,推動閱讀、寫作與品格教育。另更針對全台國中學生舉辦「道德月刊徵文比賽」,鼓勵學生化被動閱讀為主動創作,享受駕馭文字的成就感,獲得全台國中師生熱烈的迴響。

Read More

施耐德電機發布新版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施耐德電機發布新版「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幫助資料中心建立標準化評估基準,逐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附圖由施耐德提供) 施耐德電機表示,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技術發展,資料中心不斷地擴建並強化其資訊處理能力,以滿足人們的數位生活所需。與此同時,資料中心也必須實踐全球氣候變遷承諾,將其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法商施耐德電機Schneider Electric發布更新版「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透過最新的28個關鍵指標,幫助資料中心在追求永續發展的路程中,擁有一套可信賴、可對比的標準化評估基準,攜手業界共同應對挑戰,逐步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施耐德電機電力暨資料中心業務部門執行副總裁Pankaj Sharma表示,鑑於業界沒有統一評估指標,使得衡量永續發展成效變得更加困難,透過可信賴且可對比的數據,施耐德電機早在2021年即推出這套標準化評估指標。為回應客戶的反饋,施耐德電機更針對原始指南進行更新與修訂,俾助更有效地完成資料中心永續報告書,也期待『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能夠為業界建立基準,為業者省下編纂永續報告書所需時間。 為協助業者有效推進資料中心的永續發展,施耐德電機於2021年推出業界首創「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並邀請客戶及產業協會運用原23個標準化指標作為衡量基準。今年施耐德電機根據客戶及產業協會所給予的實際反饋,經過重新修訂,再度發布新版「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在五大影響環境類別(能源、溫室氣體排放、水、廢棄物、當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指標數增加為28個。 每個資料中心都有各自的永續發展進程,施耐德電機為此在「資料中心永續架構指南」中再劃分為初級、高級、引領產業等三個不同階段。初級階段中僅要檢視六個關鍵指標,涵蓋能源、水和溫室氣體排放等類別,這是每個資料中心開始進行永續發展評估時所需的核心指標;高級階段則引入廢棄物和當地生態系統等兩類別的關鍵指標評估;到了引領產業階段,就會更進一步地在現有類別中增加更多且詳細的指標評估。

Read More

產業發展署舉辦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與綠色技術輔導成果暨實務研討會 11月21日登場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將於11月21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3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與綠色技術輔導成果暨實務研討會」,成果發表頒獎表揚今年度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績優廠商、資源再生綠色產品獲證廠商及綠色採購績優廠商,同時邀請台灣微軟雲端專案總經理蔡琮裕、正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清標,分別以「企業永續發展之低碳化與智慧化創新策略」、「產業以大帶小攜手邁向2050淨零排放」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工程實務研討會將安排21位論文發表人交流「空氣品質與減碳」、「資源減耗及再利用」、「產業節水及水資源再生」及「循環經濟與環境規劃管理」等實務技術。 本次活動將開放企業民眾入場共襄盛舉,無法到現場的民眾,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提供現場實況直播。另外,產業發展署執行節能減碳相關計畫於會後提供推動成果影片,分享「減量績優廠商案例」、「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示範輔導成果分享」、「產業循環經濟推動輔導成果」、「產業低碳轉型」、「資源再生綠色產品驗證與推廣」、「資源再生產品減碳效益」、「產業推動環境永續成果交流」及「產品環境足跡與物質流成本分析」等議題交流過程,歡迎各界踴躍上線觀看。 民眾當天欲觀看活動現場直播,可於上午9時開始至「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https://ghg.tgpf.org.tw/)點選「2023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與綠色技術輔導成果暨實務研討會」,參與線上直播,觀看成果影片。

Read More

第二屆全球數位貿易博覽會23日在杭州舉辦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本次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宣布本(十一)月下旬將舉辦第二屆全球數位貿易博覽會,進一步擴大開放,依據中共商務部發布訊息稱,第二屆﹁數貿會﹂將於本月23日至27日在杭州舉辦,本屆數貿會聚焦國際性、專業性、引領性,目前已進入衝刺階段。 中共商務部表示,本屆數貿會已有68個國際組織和境外商協會、63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位元國際政要及駐華使節確認參會。800多家企業線下參展,綜合館的境外展位占比達50%以上。近1.5萬家專業採購商註冊報名,其中境外採購商超過1700家,展會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特裝展臺面積佔比94%。 綜合館的中國展區將展示世界領先的腦機介面技術和數實融合沙盤;前沿趨勢館將首次彙聚全球50個大模型,展示在教育、醫療、辦公、汽車、人機交互等領域的前沿應用;絲路電商館將全產業鏈展示電商平臺、跨境物流、移動支付、雲服務等電商創新模式;還將啟用數字新聞官,展覽期間24小時不間斷播報展會新聞。 本屆數貿會將舉辦開幕式暨主論壇、10場重點主題論壇和超百場重點配套活動,500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將在論壇上交流研討,將發佈《中國數位貿易發展報告》等110項重點成果。同時,還有100項數位貿易領域最前沿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首發、首秀、首展"。 中共商務部宣稱將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常態化推進外資領域法治建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Read More

2023幸福企業名單出爐 港務公司三度蟬聯金獎

臺灣港務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王錦榮(右)與貿易流通業頒獎人1111人力銀行張篆楷總經理(左)。(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由1111人力銀行主辦的2023幸福企業票選活動正式頒獎,臺灣港務公司繼2021、2022年,今年已是第三度獲得「幸福企業貿易流通業 金獎」。本屆幸褔企業票選逾3,200家廠商參與,除網路票選外,更由主辦單位評選小組針對員工福利制度、勞資關係等公開資訊進行蒐集與審核,ESG企業永續更列為評選的加分項。 港務公司深信人才是企業邁向永續經營的根本,營造「幸福、友善」的職場環境,有助於企業攬才及留才。為使同仁「幸福有感」,港務公司提供多項資源及福利,包括彈性上下班時間、職務歷練、遷調制度、鼓勵在職進修、有薪志工(志願服務)假、特約商店優惠、豐富社團活動及在基隆、臺中、高雄港分別設有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等,創造工作與家庭兼顧的雙贏目標。 港務公司表示能夠從眾多優秀企業中脫穎而出,顯示打造永續幸福職場環境的努力,深獲評審肯定,未來仍將持續善盡社會責任,提供員工具「歸屬感」、「成就感」及「幸福感」的良好職場環境,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8項「良好工作與經濟成長」目標契合。 港務公司113年度從業人員甄試預計於明(113)年上半年辦理,甄試簡章預計今年12月公告,想要加入幸福企業的夥伴,請關注港務公司全球資訊網(www.twport.com.tw)或臉書粉絲專頁。

Read More

陽明海運榮獲文化部文馨獎-文化永續發展獎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榮獲第十六屆文馨獎肯定,獲頒「文化永續發展獎」。 文化部舉辦第16屆文馨獎頒獎典禮,陽明海運公司除以贊助陽明海洋文化基金會榮獲文馨獎常設獎「金獎」外,更以「持續推廣海洋永續文化,致力促使民眾認識家鄉、了解海洋環境」首度獲頒特別獎「文化永續發展獎」殊榮,由陽明海運邱行政長增玉代表公司接受表揚與領獎。(附圖由陽明海運提供) 陽明海運表示,文馨獎肯定企業對於藝文活動的參與,也期待透過企業力量培養文化素養與營造優質文化環境。該公司基於提昇全民對海洋文化之體認,於2005年設立結合海運專業及海洋永續文化理念之「財團法人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並將基隆港旁的百年歷史建築活化運用,修繕而成「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提供民眾一個與海洋文化邂逅的優質場所。 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舉辦不同形式的展覽、活動及講座,包含常設展「On Board 從基隆出發航向世界」,從海運人的視角與動線,認識貨櫃運輸在國際貿易下扮演的角色;「海事職人初體驗」活動帶領學童從基隆港出發,學習港口與海洋、海事職人的相關知識;「Goods 海上貨物rethinking-船廢零件再生計畫」透過解構與觀察,找到貨櫃輪汰廢零件應用於生活的多重可能與想像,實現航運融入生活的方法與廢料再生的永續價值;「小小航海家-冬夏令營」陪著學童走讀港區、搭小艇從海上看基隆,探索航運職人的各種可能與體驗多元的海洋教育。透過系列展覽與活動策畫,使民眾樂於親近海洋、喜歡海洋及保護海洋,同時亦將海運歷史文化串聯在地生活,促使民眾不僅能認識家鄉、了解海洋環境,更為在地文化故事累積厚度。 陽明海運秉持「海洋文化為經,人文藝術為緯」的理念,長期積極推動SDG 4(優質教育)及SDG11(永續城鄉),未來將持續推廣海洋教育及在地藝文活動,並以多元創意傳達其ESG價值、海洋文化及實踐社會公益的承諾,以「船」遞幸福,航向永續。

Read More

澳洲能源基礎設施惡化經濟競爭力急劇下降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澳洲經濟競爭力急劇下降,據澳洲公共事務研究所報告顯示,日益惡化的能源基礎設施、低迷的創業精神和競爭規則正在阻礙澳洲經濟發展,競爭力下降正危及未來的繁榮。 報告指出,澳洲在最具韌性經濟體的排名中從2004年的第一名跌至第廿名。在同一時期,澳洲的降幅超過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家,經濟競爭力下降了十五名,能源基礎設施品質方面的排名則從第廿一名降至第52名。2004年澳洲大利亞在為鼓勵競爭的法律和監管框架方面排名第三,至今(2023)年該國此一排名已降至第十九名。 前述分析係基於國際管理發展學院世界競爭力指數資料,該指數衡量四個主要因素包括:經濟表現、政府效率、商業效率和基礎設施。 澳洲在創業精神方面下滑至第62位,這是該國今年最差的一項成績,在高水準的個人所得稅(第57名)和公司稅(第56位名)方面也需要改進。 另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稱,在過去一年裏,澳洲家庭生活水準下降的幅度是所有發達經濟體中最大的,原因是高通膨、抵押貸款還款額迅速增加以及所得稅上升嚴重打擊了家庭預算。

Read More

未來港灣峰會11月28日重磅登場 迎向智慧永續海港

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由行政副總盧展猷(前排中)主持,偕同基隆港務分公司副處長魏碩良(前排左)、台中港務分公司主任秘書陳素芳(前排左二)、花蓮港務分公司港務長林清富(前排右二)、高雄港務分公司主任秘書林麗美(前排右)等高階主管與會。(記者陳瓊如攝)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於交通部召開記者會,會中表示為展現「交通部智慧海空港物流小組暨綠能關聯產業小組」112年推動的豐碩成果,並提供航港產業跨域合作交流的機會,訂於11月28日在高雄展覽館盛大舉辦「《SEE THE FUTURE》未來港灣峰會」國際展會。該展會以「數位 x ESG x 綠能」為主軸,聚焦「智慧港口」、「永續發展」及「綠能產業」三大面向,並邀請工研院、我國資通訊產業重要代表、國際風電業者及國內能源專家等貴賓擔任講者,進行跨界深度對話與交流,現場同時設置26個展覽攤位,參展單位包含智慧海港及綠能產業相關業者,為南部首度舉辦跨域交流之重要展會! 臺灣港務公司表示「數位 x ESG x 綠能」為港口未來關鍵發展趨勢,在「數位」應用方面,著重於協助航港產業運用資通訊與智慧科技,提供完善航運服務,建構優良之航港產業營運環境;在「ESG及綠能」方面,打造綠能產業友善發展環境,並帶動低碳能源技術應用,促成海港多元業務發展,以及推動綠能永續轉型。透過三大構面與各界代表進行分享交流,剖析未來海港發展新契機,制定智慧永續海港之發展關鍵策略。 本次國際展會關注港口多元轉型議題,規劃1場專題講座及3場焦點座談,邀請航港產業、資通訊產業、離岸風電及綠能產業之產官學研各界人士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透過國際間深度對話,從不同領域及角度,解密數位科技結合綠能、ESG發展的重要關鍵,做為升級我國智慧港口發展佈局、掌握浮式風電營運商機以及推動新能源技術發展之決勝點。活動會場設置「智慧港口科技」以及「新能源及離岸風電技術應用」兩大主題展區,展示港口新興科技、離岸風電及新能源發展等推動案例,結合實務上具體應用之成果。 本次國際展會內容多元豐富,邀請多位國內外講者分享「數位 x ESG x 綠能」發展趨勢與推動經驗,並透過實體展攤展出智慧永續海港推動的豐碩成果與應用。本活動採報名參加制,報名期限至11月20日止,歡迎各界產業先進踴躍報名,並於11月28日前往高雄展覽館蒞臨參與「《SEE THE FUTURE》未來港灣峰會」,共同交流智慧永續海港前瞻發展樣貌(報名網址:https://2023seethefuture.tw/)。

Read More

以星航運全新ZAT南美西航線下月天津港啟動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以星航運(ZIM)全新ZAT南美西航線將在下(十二)月啟動。 消息指出,ZAT航線將提供往返中國大陸、韓國、墨西哥和南美洲西岸直航服務,促進亞洲市場和南美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增長,以星將在這條航線上部署4250TEU型貨櫃船。 預計2023年十二月啟動營運的ZAT航線靠港序為:天津新港-青島-上海-寧波-釜山-拉薩羅卡德納斯-布埃納文圖拉-瓜亞基爾-卡亞俄-聖安東尼奧-釜山-天津新港。 另據ZIM發佈今年第三季總收入為12.7 億美元比2022 年第三季的32.2 億美元減少61%,主因是運價的下降抵消了運載量的小幅增長。2023年第三季淨虧損為22.7 億美元而2022 年第三季則為淨利潤為11.6 億美元。以承載櫃量而言,當季櫃量為86.7萬TEU高於2022年第三季的84.2萬TEU,2023年第三季每TEU平均運費為1139美元明顯低於2022年第三季的3353美元,降幅達66%,但運費水準仍高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第三季13%。 ZIM總裁兼首席執行長Eli Glickman表示該公司目前正處於過渡期,ZIM開始船隊更新計畫,其中包括46艘新建貨櫃船,其中28艘是‘綠色’液化天然氣船,隨著舊型、昂貴的和效率較低的船汰換,預計將改善其成本結構並推動長期盈利增長。其中28艘雙燃料液化天然氣貨櫃船將在2023-2024年期間加入船隊。

Read More

第3季製造業產值4兆5,366億元 較去年同季減少9.44%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表示,全球終端需求續疲,外貿及投資動能不足,加上產業鏈持續調整庫存,今(112)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4兆5,366億元,較上年同季減少9.44%,連續4季負成長。 在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產值較上年同季減少11.95%,其中積體電路業因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加上半導體供應鏈庫存持續調整,致產值滑落至8,335億元,年減14.23%,惟面板及其組件業因大尺寸電視面板備貨需求挹注而增產,加上價格上漲,致產值增加至1,468億元,年增28.05%,抵銷部分減幅;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受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加速擴展,帶動高單價伺服器接單暢旺,產值增加至3,695億元,創歷年單季新高,年增17.05%。 傳統產業方面,因全球經貿動能低緩,終端需求仍顯遲滯,廠商設備投資縮減,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16.64%、基本金屬業年減14.75%、機械設備業年減14.51%;惟汽車及其零件業因車用晶片供應穩定,加上業者積極促銷,多款新車改版上市買氣熱絡,產值年增1.97%。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若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112年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87.69,較上年同季減少11.43%,為連續5季負成長。 展望未來,隨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加以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中國大陸十一假期以及歐美年終旺季備貨需求挹注,可望維繫我國製造業生產動能,惟全球經濟受通膨反覆升溫及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影響,加上美中科技爭端、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等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恐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進而影響我國製造業生產表現,需持續關注並審慎因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