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新船訂單艘數減噸位大增大陸船廠穩居第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克拉克森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全球新船訂單量艘數減而噸位大增,其中中國大陸船廠以近六成九佔有率穩居世界第一。 據統計,2024年1-10月新簽訂單2,189艘,合計1.369億載重噸,相較去(2023)年同期的新簽訂單2,338艘,合計9624.17萬載重噸相比,艘數和載重噸分別減少6.37%和增加42.29%。 從船型上來看,前十月散裝船計429艘、3630.21萬載重噸;油輪239艘、3491.26萬載重噸;化學品船345艘、1124.14萬載重噸;貨櫃船286艘、326.65TEU;液化氣船216艘、2463.02萬立方米;海工船334艘、183.08萬CGT;其他船型340艘、637.37萬CGT。以造船國家比較,中國大陸船廠新簽訂單1397艘、3780.19萬CGT;日本新簽訂單134艘、229.47萬CGT;韓國新簽訂單258艘、1014.08萬CGT;修正總噸分別佔全球新船訂單量的68.85%、4.18%和18.47%。 2024年1-10月全球船廠共交付新船2,378艘、7554.91萬載重噸,與2023年同期的全球新船交付訂單2,173艘、7570.08萬載重噸相比較,艘數增加9.43%,載重噸略降0.2%。 以船型來看,散裝船的交付423艘、2954.67萬載重噸;貨櫃船交付量為413艘、254.05萬TEU;油輪交付量為106艘、436.107萬載重噸;化學品船的交付量為103艘、238.2萬載重噸;液化氣船交付量為97艘、1012.95萬立方米;海工船交付量為823艘、165.51萬載重噸;其他船型交付量為409艘、278.75萬載重噸。

Read More

AirAsia 主題高雄輕軌列車發車週週抽機票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亞洲廉航AirAsia 主題高雄輕軌列車正式發車,領取開運御守週週抽機票。(見圖,AirAsia提供) AirAsia為迎接高雄旅遊市場的新一波熱潮,特地打造結合品牌特色與濃厚旅行氛圍的AirAsia主題高雄輕軌列車,在高雄市區注入滿滿活力,搭上輕軌列車宛如登上飛機般,和AirAsia一起出發探索2025命定開運之地。 為迎接 2025 年的到來,AirAsia 推出「探索 2025 命定開運之地」活動,即日起只要掃瞄AirAsia主題高雄輕軌列車車廂內的 QR Code,或者從官網上連結「探索 2025 命定開運之地」活動網頁,參加指定的線上互動遊戲,即可獲得專屬的 Fun 心玩御守,祝福旅程平安順遂,還能參加AirAsia週週抽機票活動,共有九張高雄直飛機票獎項,每週都能參加獲得抽獎機會,助您開啟下一段旅遊冒險,還能獲得購票折扣優惠碼。 AirAsia 台灣行銷業務總經理王慕凡表示,自從今年年初開航高雄-曼谷、高雄-東京航線之後,航班幾乎都有八成以上的載客率,可以感受到南台灣民眾對於海外旅行的需求,上個月推出台灣獨家的高雄-沙巴直飛航線也備受好評,高雄是AirAsia台灣航線發展重心之一,我們也在規劃其他高雄直飛航線當中,請南台灣民眾敬請期待。 為慶祝AirAsia主題高雄輕軌列車正是發車,AirAsia也同步推出高雄直飛全航線特價,高雄-吉隆坡、沙巴每周四班單程含稅2,190元起;高雄-東京(成田)天天直飛單程含稅3,588元起;高雄-曼谷(廊曼)天天直飛單程含稅2,690元起;高雄-馬尼拉每周三班單程含稅1,808元起。該促銷票價從即日起至2024年12月15日,可在 AirAsia MOVE 應用程序(前稱 airasia Superapp)或 airasia.com 開放預訂,旅行出發日期為即日起至2025年3月29日。

Read More

中遠/正大/複瑞渤集團簽署綠色甲醇生產三方合作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中遠海運與正大集團、複瑞渤集團簽署綠色甲醇生產三方合作備忘錄,消息指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泰國正大集團與美國複瑞渤集團共同簽署綠色甲醇生產合作備忘錄,三方將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增強協同效應,建立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三方策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將開啟綠色航運燃料生產和應用的新篇章。 根據協定,三方將持續在航運綠色能源等方面進一步深入合作,利用東南亞地區豐富的生物質資源稟賦,採用行業領先的技術,打造符合歐盟標準的綠色甲醇生產基地,有力保障中遠海運集團可再生能源替代進程,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據稱,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全球化在綠色低碳領域的體現,三方將持續深化策略合作,助力全球航運業的低碳轉型,為行業發展樹立新的標杆,共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攜手開創高品質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Read More

台灣飛航神戶機場首家航空公司 星宇明年4月正式開航台北及台中直飛神戶航班

神戶市與星宇航空4日於神戶市政廳召開媒體發表會,宣布將於2025年4月正式開航由台北及台中直飛神戶的航班,成為台灣第一家運營神戶機場的航空公司。圖左至右為由星宇航空神戶市久元喜造市長、劉允富策略長。(星宇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神戶市與星宇航空4日於神戶市政廳召開媒體發表會,由星宇航空劉允富策略長、神戶市久元喜造市長、神戶市港灣局局長河原康生共同主持,宣布規劃於2025年4月正式開航由台北及台中直飛神戶的航班,成為台灣第一家運營神戶機場的航空公司。星宇航空將提供每週三班從台北出發、每週七班從台中出發的飛航服務,帶領旅客領略這座充滿國際化與歷史底蘊的迷人城市,為台灣與神戶的雙向交流注入全新動能,詳細航班及開賣資訊待民航局許可後正式公布。 星宇航空策略長劉允富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成為首家連接台灣與神戶的航空公司,神戶作為京阪神地區的重要港口,是商務與旅遊交流的樞紐,匯集豐富的自然、美食與人文資源,展現其獨特魅力。2025年適逢世界博覽會於大阪舉辦,神戶機場開闢國際航線不僅為迎接博覽會的重要舉措,也進一步強化京阪神地區的國際交通便利性。星宇航空將致力於連結台灣與神戶,希望能帶給雙邊旅客新的旅遊選擇,也促進兩地緊密的觀光與經濟合作。」 延續在日本市場的穩健發展,星宇航空致力扮演台日文化交流的橋樑。神戶是星宇航空第十一個日本航點,目前星宇航空已成功開闢東京、大阪、福岡、沖繩、札幌、函館、仙台、名古屋、熊本、高松等航點。台北-神戶、台中-神戶開航初期預計以A321neo機型執飛,提供台北每週三班的服務,台中更是每日一班。神戶距離大阪、京都及奈良等熱門景點只需一小時左右的車程,屆時旅客將可彈性搭配往返大阪的航班,規劃雙點進出的旅行,將京阪神地區的風采一網打盡。星宇航空也期待能帶動神戶旅客到台灣感受多元文化、美麗自然景觀及豐富的美食。 星宇航空始終秉持卓越、精緻與創新的服務理念,透過全新航線,讓旅客不僅能方便抵達神戶,還能讓更多人體驗星宇航空的精品級服務,為旅客打造每一趟充滿驚喜的旅程。星宇航空最新航線詳情及航班資訊請至星宇航空官網查詢:www.starlux-airlines.com。

Read More

SCFI回升歐洲航線一週大漲20%北美航線走跌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連跌兩週的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SCFI)上週(11/29)呈現回升,其中歐洲航線在運價持續下跌後近一週大漲20%,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北美航線市場運價走跌仍存變數。 據上海航運交易所發佈至11/29運價指數,當週SCFI報收於2233.83點,較前週(11/22)回漲3.4%,主要由於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大漲。 市場分析指出,11月29日,上海港出口至歐洲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3039美元/TEU,較前週大幅上漲22.5%;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為3682美元/TEU,一週漲幅亦達19.9%。 上海航運交易所表示,歐盟委員會發佈的歐元區上(十一)月經濟景氣指數為95.8略優於前值及市場預期,但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表明市場信心仍然較為疲軟,未來歐洲市場可能面臨關稅政策的影響,經濟前景將面臨考驗。當前歐洲航線運輸需求保持穩定,供需基本面穩固,航運企業在十一月底推行漲價計畫,推動即期市場訂艙價格上漲。 數據顯示,歐洲航線在今年八月中SCFI由近三千七百點高點回落,且在連跌八週後自十月中跌破兩千點及上月初低於一千九百點行情,十一月第一週過後連續四週回漲,上週升至2031點,地中海航線亦由同時期三千六百點連跌至上月第一週的2040.92點,近兩週回升至近兩千五百點(2466.78點)。 相較美國總統大選底定後的北美航線仍存變數,美國商務部發佈數據顯示,美國耐用品訂單在連續兩個月下降後,十月僅小幅上漲0.2%低於市場預期,訂單缺乏進一步增長的動能,表明其工業領域持續低迷態勢。最近一週北美航線運輸需求增長乏力,供需平衡情況不理想,市場運價繼續下跌。11月29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海運及海運附加費)分別為3345美元/FEU和4954美元/FEU,分別較一週前下跌12.5%、0.9%。

Read More

陸籍鈺洲啟航輪二降段除油作業完成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擱淺野柳陸籍貨輪已抽除近200噸餘油,二降段除油作業宣告完成,交通部航港局稱,預計下次可抽油期間為本(十二)月9、10日間,航港局將持續督促P&I委託的專業團把握每次海象允許作業的期間,加速抽除進程,期能儘早完成290噸殘油抽除。 為化解擱淺於野柳的大陸籍鈺洲啟航輪油污染危機,航港局要求船東互保公司(P&I)委託的海事專業團隊在安全第一原則下,近期趁海象天候轉好之際,優先抽除污染風險最高的重油。為克服冬季低溫環境下重油粘稠不易抽除情形,至本月三日累計已抽除197.7公噸餘油(含重油188.21公噸、柴油9.49公噸),完成近七成餘油抽除工作。因海象風浪轉趨增強,基於安全抽油團隊暫時停止作業,後續將備妥船機設備,待海象轉好期間隨時再次啟動抽油作業,以期早日抽除全部餘油,化解環境生態危機。 航港局表示,為因應多變的東北季風海象狀況及兼顧作業安全,抽油作業採分次分段方式執行,並要求專業團隊完成每次階段性抽油作業後,在撤離前要務必確實完成原有油櫃的通氣孔及新鑽作業孔洞的封堵作業,以避免海水湧入導致油污外洩的情形。至船體與橋式機的移除,航港局已限期請船東及船體保險公司提出船貨移除計畫,俟其提出後將再會同相關單位審查,以賡續辦理船貨物移除作業,儘快恢復野柳地質景觀原貌並維護海洋生態環境與漁業資源。 附圖為鈺洲啟航輪進行抽油作業。(航港局提供)

Read More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AI熱潮持續2025年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6.48%

(工研院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4日舉辦「2025年臺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5年臺灣製造業及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預測結果,預估2025年經濟景氣將緩步回升,輔以AI終端應用商機擴大,預估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5.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為6.48%;2025年臺灣電子零組件產業產值規模將達到2.40兆新台幣,較前一年成長7.5%。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緩步下降,隨著美歐進入降息循環,國際消費支出持續擴張,經濟景氣回暖步伐穩健。在全球貿易重返溫和擴張下,輔以AI熱潮點火帶動我終端資通訊產品需求強勁,部分傳統產業供應鏈回補庫存效應,帶動我國出口、外銷訂單連續數月正成長。國際需求回暖推動我業者擴充產能、綠能基建投資、廠商低碳轉型等利多因素,帶動我民間投資動能增溫,而民間消費基期雖高但擴張持續,臺灣經濟預料仍將溫和成長。2025年四大工業年增率依序為資訊電子10.33 %、金屬機械3.54 %、民生工業3.53%、化學工業2.42 %。惟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央行調整貨幣政策步伐不一,中國產能過剩、氣候變遷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增加,後續發展需審慎留意。 金屬機電:中國房地產業景氣低迷,影響全球2024年鋼鐵供需。近期中國加大對房地產業支持力度、各國利率下降有助提振消費與投資、淨零永續趨勢下對低碳和數位基礎建設需求等三大因素影響下,有利全球鋼鐵、金屬製品需求重返溫和增長。此外,隨著歐美國家降息、中國新振興措施推出,及全球對半導體、航太等產業需求增溫,業者投資意願轉強,帶動機械設備需求回升。預估2025年金屬機電業產值將成長3.54%。 資訊電子:高階運算晶片在AI 手機、AI PC和邊緣式AI硬體、車用電子與伺服器等終端領域的應用,促進IC設計產業產值提升,而先進製程與封裝技術創新成為產業高速成長新驅動引擎。在AI、車用電子及衛星通訊的持續發展下,帶動PCB、被動元件、感測元件等電子零組件產品規格升級,使我國電子零組件產業附加價值提升、產值亦提高,預估2025年資訊電子業產值仍將成長10.33%。 化學工業:中國新增產能的市場競爭、地緣政治導致貿易障礙的情勢下,石油價格持續走低,無法支撐石化產品價格,業者現多以策略性調降產能因應。然在低基期因素,國際需求回溫,帶動2024年化學工業產值重返成長。展望2025年,在國際需求持續溫和擴張下,預估2025年化學工業產值將成長2.42%。然而全球碳定價國家持續增加,我國亦已擬定碳費徵收費率與時程,循環減塑、淨零減碳的議題將成為化學工業業者的重要轉型挑戰。 民生工業:全球服飾品牌廠庫存進入安全水位、採購活動回歸常軌,在低基期因素下,紡織業動能回升。展望未來,輔以通膨趨緩、央行降息,國際消費回暖,有利紡織業明年營運動能持續。高基期因素下,國內零售及餐飲銷售仍表現穩健,輔以調薪趨勢延續,表演藝術與運動賽事等熱潮不減,民眾消費支出意願仍強,支撐民生工業成長延續。預估2025年民生工業產值將成長3.53%。 工研院觀察,現國際間有三大趨勢已然成形,成為2025年影響臺灣製造業發展的關鍵: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產業AI化需求及永續供應重要性升溫。第一,地緣政治風險加劇。2024年為全球選舉年,隨著各國選舉陸續結束,政權交替,各國貿易、匯率及關稅政策預料將會重塑。在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各國新政府政策將深刻影響全球經濟貿易、安全和科技格局。第二,產業AI化需求。AI被認為可為經濟帶來革命性影響,然其效果其實取決於產業化與採用程度。如何有效地導入、擴大AI產業應用,帶動百工百業創新發展,協助我國產業突破式創新,為產業發展重要議題。第三,永續供應重要性升溫。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加以我國碳費將陸續正式實施,對業者生產製造布局勢將帶來衝擊。 工研院建議,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方面,面對區域衝突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際,建議業者可藉由推動產業於特色領域之發展、調整產業全球生產布局策略,並透過擴大與國際業者合作,強化臺灣產業韌性與競爭力。 在產業AI化需求方面,建議政府借鏡國際AI領先國家,預先為AI技術開發與應用提供明確治理規則,有利於臺灣未來AI創新解決方案輸出。此外,借鏡既有之半導體發展經驗及路徑,建立各產業AI化中心及AI核心技術開發平台,協助新興業者、中小企業降低發展AI應用之門檻。

Read More

海巡九百浬搶救中國籍漁工

海巡九百浬搶救中國籍漁工。(記者陸瓊娟翻攝)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籍「光利」漁船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約一時許在距南沙約一百九十六浬處作業時,船上一名大陸漁工疑似中風,為避免病情加劇,向海巡署求援,高雄海巡隊南沙分隊獲報立即出動二艇在近岸海域引導「光利」船進南沙太平島碼頭泊靠,讓「光利」船先駛往南沙島上南沙醫院就近治療,十二月四日後送高雄國軍總醫院。 高雄籍「光利」漁船十一月二十七日下午約一時許在高雄西南八百二十三浬距南沙約一百九十六浬處作業時,船上一名大陸漁工疑似中風,海巡署獲報,讓「光利」船先駛往南沙島上南沙醫院就近治療,高雄海巡隊南沙分隊立即出動CP-1037、1039艇在近岸海域引導「光利」船進南沙太平島碼頭泊靠,「光利」船於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時許停靠南沙碼頭後,南沙分隊人員隨即將病患送往南沙醫院進行診療,所幸該名漁工屬輕微中風,由海巡署高雄艦協助後送即可,主任醫師即給予病患服用藥物緩解病情,並安置於高雄艦病房後送返台就醫,於十二月四日上午近七時許抵達高雄港,於移民署人員查驗身分後,即交由救護車送往高雄國軍總醫院做進一步詳細檢查,順利完成海上九百浬人道救援後送任務。 海巡署表示,此為南沙太平島首次針對遠洋作業漁工啟動遠距醫療及巡防艦後送醫療救援,圓滿達成任務,落實「太平島成為人道救援、科學研究及運補基地」之政策,並向國際社會證明我國在南沙群島人道救援不可或缺之地位。南沙醫院前身為南沙醫務所,現由海巡署醫官、國軍高雄總醫院資深主治醫師及麻醉護理師等人員編配駐診,備有手術室、X光室及病房等醫療設施,可透過遠距醫療系統與國軍高雄總醫院視訊會診,確保島上駐島人員健康安全。

Read More

微電車違規外勞多 警製多國語言宣導「微電車掛牌上路」

外籍移工騎乘微電車肇事比例高,警方製作泰國、越南等多國語言宣導單,到台南火車站周邊移工聚集的飲食店宣導交安。(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微型電動二輪車掛牌已經正式納管執法,市警五分局取締違規發現由於微電車不須考照好入手,是外籍移工喜愛的代步工具,外籍移工騎乘微電車肇事比例偏高,分局交通組特地製作泰文、越南等多國語言宣導單,到台南火車站、台南公園周邊外籍移工聚集的飲食店等分送,針對「微電車掛牌上路」加強宣導。 五分局說,今年十一月三十日起取締微電車未掛牌上路,至十二月三日,連續四天在北區取締二十二件未依規定領用牌照;微電車掛牌投保強制上路,除了車子要審驗合格,騎乘者也需年滿十四歲並配戴合格安全帽。不過,微電車車速最高二十五公里,不少外籍移工為了提升速度,改裝車子,也出現安全上的隱憂;先前有不少案例,微電車停於道路旁,突然起火燃燒,都是因為經過改裝而造成負荷過大。

Read More

周末日台南市區活動多 提早改道免塞車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七日、八日市區將有踩街及聖誕燈節多場活動舉行,預計將有大量車潮、人潮,市政府交通局嚴密監控交通情形,並提醒提早規劃替代路線,避開可能擁擠路段,節省旅行時間。 本周末、日分別有多項活動舉行,中西區有「林百貨二0二四府城摩登大遊行」、「鄭成功祖廟公益市集」,將管制忠義路(民生路至友愛街)路段,七日下午一點三十分開始大遊行,將從中正路河樂廣場出發,沿中正路到達林百貨,屆時中正路(康樂街-永福路)進行東向車道管制,中正路(永福路-忠義路)雙向管制進行東向車道管制。八日則有「二0二四台南踩街藝術嘉年華」、「二0二四台南聖誕燈節晚會暨市集系列活動」,河樂廣場周邊的中正路(環河街至海安路)、環河街康樂街等將進行車輛管制。來往民眾請改道中華西路、西門路、府前路、民生路,行經活動周邊道路並請降低車速,注意行駛。 七日永康區七、八日也有「二0二四臺南Tainan聖誕音樂城」,封閉東橋九路、東橋六街、八街、康橋大道等路段,南區八日萬皇宮送王船活動,是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台十七線與喜樹路三四0巷口將進行交通管制。請行經該地區車輛預先規劃替代路線,避開管制路段。 交通局局長王銘德表示,因應觀光人潮及車潮出現,交通局持續於大台南智慧交通中心全程監看本市重要路段交通狀況,即時因應車流狀況啟動區域協控、市區往返交流道導引與路網動態號誌,並與警察局、交通大隊保持密切聯繫,視各道路車流狀況調整號誌控制策略,以疏解車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