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港辦理113年度淨灘活動 共同守護外婆的澎湖灣

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邀請學術交流基金會外籍師資共同參與淨灘活動。(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分公司馬公管理處秉持企業社會責任(CSR)與ESG永續發展理念,致力於保護澎湖的海洋生態與環境永續。為響應行政院「向海致敬」政策,港務公司攜手在建工程廠商及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共同舉辦「113年度澎湖港淨灘活動」,以實際行動為澎湖灣注入新活力。 提到「澎湖灣」,人們總會聯想到潘安邦經典歌曲《外婆的澎湖灣》。歌詞中的碧海藍天與白皙沙灘,正是澎湖港馬公碼頭西側至金龍頭灣區間的這片美麗沙灘所在。然而,隨著地方觀光政策推動及金龍頭灣區開發計畫的進行,港務公司秉持「開發與在地文化並重」的原則,努力確保這片沙灘所承載的歲月痕跡與歷史記憶得以延續,讓充滿在地情懷的「外婆的澎湖灣」成為世代共守的珍貴資產。 此次淨灘活動選址於金龍頭灣區沙灘,透過清除海漂垃圾如寶特瓶、保麗龍、塑膠籃、玻璃瓶及繩索等,讓這片沙灘重新展現了碧海藍天、白沙綿延的迷人風采,同時喚起更多人對於「外婆的澎湖灣」環境保護的重視,更彰顯港務公司在推動ESG永續經營與環境保護上的實際作為。 未來,港務公司將持續結合企業夥伴與在地社群的力量,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海洋生態,並以永續理念推動金龍頭灣區的發展,讓澎湖的海洋資源得以永續利用,進一步提升地方觀光價值,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三方共贏的願景。

Read More

航港局國際海運雙軸轉型論壇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交通部航港局上週(11/29)舉辦「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 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航港局葉協隆局長在開幕致詞中指出,面對全球氣候的變遷與淨零排放的浪潮,全球海運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位化與淨零轉型已成為相互驅動的力量。 葉協隆表示,面對全球氣候的變遷與淨零排放的浪潮,國際海運不僅無法置身事外,國際海事組織(IMO)近年更是明顯的加速制定全球海運減排的戰略與具體規範,全球海運產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數位化與淨零轉型已成為相互驅動的力量,國際航商紛紛透過AIoT、5G或區塊鏈等數位科技,持續優化船隊航線的布署與規劃,以及智能環保船舶的設計,以有效提升能源使用及港口物流效率。 與會出席論壇的交通部次長林國顯表示,呼應全球淨零減排之國際趨勢,如何將「數位化發展」及「環境永續性」兩者進行調和,是相當重要的,為達2050淨零排放目標,交通部結合這兩個主軸,從政策、法規面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及架設實驗場域,以提供民眾安全、高品質且友善環境的交通服務,未來並將持續導入數位技術積極因應。 為協助海運產業掌握國際趨勢,因應未來變化,航港局上週在集思交通部會議中心舉辦「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聚焦淨零永續與數位加值,邀請海運相關產官學研各界共襄盛舉,交通部林國顯次長、海洋委員會黃向文副主任委員及數位發展部胡貝蒂主任秘書均到場致詞,並由陽明海運公司蔡豐明董事長以「永續海運‧智慧前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海運產官學研各界參與踴躍,顯現海運產業界對淨零與數位轉型的重視。 航港局強調,數位轉型與海運的淨零轉型息息相關,臺灣的ICT產業實力雄厚,相信未來在促進臺灣海運的綠色轉型上,將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航港局透過這次論壇的舉辦,傾聽各界聲音,集思廣益,有利未來在政策規劃推動上,與業界、學界及相關機關密切合作,讓臺灣的航運產業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永續的發展與成長。 附圖為航港局本次「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開幕式及與業界交流合影。(李錫銘攝)

Read More

經部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初步統計 112年工廠營收20.4兆元年減8.8%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11月29日發佈工廠校正及營運調查初步統計,該部針對全國97,136家已辦理登記之工廠(含特定工廠8,370家),於113年6月1日展開年度校正調查,經校正結果,營運中工廠為92,206家,現已完成初步統計,以下茲就工廠家數、員工人數、營業收入等項目簡析如次: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加上客戶端去化庫存,以及上年比較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112年工廠營收20.4兆元,年減8.8%,惟規模仍為歷史次高,近十年平均年增1.8%。112年工廠營運家數92,206家,較上(111)年年增0.7%,員工人數292.1萬人,較111年底年減0.9%。 依行業別觀察,112年工廠營收以電子零組件業營收5兆6,712億元,占27.9%最高,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1兆8,489億元,占9.1%次之,化學材料及肥料業1兆7,134億元,占8.4%居第3位,其餘營業收入超過兆元行業依序為:金屬製品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基本金屬業、機械設備業、食品及飼品業。 與111年相比,電子零組件業營收減少6,005億元最多,主因受高利率及通膨影響,終端電子產品消費動能減緩,加上供應鏈進行庫存調整,對半導體、面板及印刷電路板等需求減少;而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終端市場需求疲弱,廠商對設備投資保守觀望,加上客戶端去化庫存,以及中國大陸石化業持續開出產能,影響市場供需,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金屬製品業、基本金屬業亦分別減少4,268億元、2,292億元、2,104億元,惟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業受惠人工智慧及雲端產業商機拓增,對伺服器需求熱絡,增加1,082億元,抵銷部分減幅。 展望113年,1-10月出口年增10.0%,可望帶動113年工廠營收重返正成長軌道。金屬製品業工廠家數最多,占營運中工廠家數之26.0%,112年金屬製品業工廠家數24,013家,占營運中工廠家數之26.0%,居各行業之冠,機械設備業14,048家,占15.2%居次,均超過1萬家,二者占41.2%,其員工人數占比分別為13.9%及9.5%,分居第2、3名,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1%、5.7%%,分居第4及第7名,顯示金屬製品業及機械設備業為我國製造業之重要基礎產業。 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半導體等業者對設備投資放緩,112年固定資產增購年減25.6%:112年固定資產增購1兆7,875億元,與111年比較,減少6,152億元,年減25.6%,其中電子零組件業因終端電子產品需求疲軟,半導體等業者對設備投資持保守態度,加以上年比較基數較高,致減少5,863億元或年減36.2%最多,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亦分別減少222億元、94億元;投資型態以未完工程及預付設備款減少6,657億元或年減51.3%較多,機械及雜項設備則增加888億元或年增12.6%。 112年投入研究發展費用續創新高:112年有進行研究發展之工廠計8,002家,占營運中工廠家數之8.7%,投入研究發展經費計8,558億元創新高,占營業收入總額之4.2%,較111年增加342億元或年增4.2%,其中用於經常支出計7,817億元,占91.3%,用於資本支出計741億元,占8.7%。

Read More

CR提前解讀國際海事組織MSC 109會議重點

比利時航商EXMAR將於2026年推出以氨貨物為燃料的遠洋中型氨氣運輸船(圖片來源:https://www.offshore-energy.biz/two-more-exmar-lpg-gas-carriers-to-feature-wartsila-ammonia-fsss/)(驗船中心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於12月2日至12月6日在英國倫敦召開海事安全委員會(MSC)第109屆會議(MSC 109),為協助航運界因應最新規定,驗船中心(CR)預先整理本次會議重點。 在船舶溫室氣體減排議題中,氨氣被視為一種具潛力的替代燃料。因此,本次會議預計採納國際船舶載運散裝液化氣體構造與設備章程(IGC Code)修正案,允許在特定條件下,可使用有毒貨品(如氨)作為燃料。這意味著,液化氣體運輸船可將其載運的氨貨物作為替代燃料使用,該修正案預計2026年7月1日生效。 此外,為提升使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船舶安全,本次亦預計採納國際船舶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安全章程(IGF Code)修正案,針對燃料艙洩壓管路及消防安全等規定進行調整,以強化2028年1月1日以後建造的LNG動力船舶的安全標準。 考慮到未來將有更多船舶採用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燃料和/或能源,例如生質燃料、風力推進、鋰離子電池等。因此,IMO計畫將持續制定船舶安全使用新的技術和替代燃料的安全監管框架,以推動淨零排放目標的實現。 CR補充,本次會議亦將討論兩個重要議題:一是強化海事網路安全,以防範日益增加的網路威脅和風險;二是研議海上自主水面船舶章程(MASS Code)草案,包含航行安全、防火、探火及滅火、搜救及緊急應變等面向。依據MASS Code工作路線圖(如圖2所示),如各項內容成功達成共識,非強制性MASS Code將於明年5月的MSC 110會議獲得採納,並預訂於2032年1月1日轉為強制性章程。 為協助我國航運界即時了解國際海事研議各項會議所採納公約新規定及其最新動態消息,CR將於會議閉幕隔日(12月7日)發布MSC 109會議重點快報,歡迎產業先進至CR官網訂閱或加入CR 官方LINE帳號 (ID:@crclass)。

Read More

陽明海運推廣電子提單2030年達成100% e-BL目標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董事長蔡豐明上週(11/29)在交通部航港局主辦的國際海運雙軸轉型前瞻論壇以﹁永續海運、智慧前瞻﹂ 專題演講中,談到該公司未來營運展望明示參與數位化貨櫃運輸協會(DCSA)共同推廣電子提單(e-BL),陽明預計2030年達成100% e-BL目標。(見圖,李錫銘攝) 蔡豐明指出該公司三大經營方針: 提升綠色競爭力強化營運韌性-擴建綠色節能船隊、實現綠色承諾,積極強化船舶效能管理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強化新聯盟Premier Alliance合作關係,靈活航線配置提高運櫃效率。 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推動海運業脫碳策略-持續參與國際組織,透過交流掌握淨零發展趨勢並共同推動及發展低碳技術。 善用AI與數位工具-參與國發會5G低軌衛星測試專案,以發展遠端通訊高速傳輸需求,參與數位化貨櫃運輸協會(DCSA)共同推廣電子提單(e-BL),預計2030年達成100% e-BL目標。 他在演講中談到海運業之所以需要淨零排放,主要因素包括因應氣候變化(海運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減少碳排放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影響)、符合國際規範(許多國家和國際組織如歐盟、IMO都設定了減排目標,海運業需要遵守這些規範,以避免面臨罰款和制裁、提升運營效率(減少碳排放通常伴隨著更高的能源效率,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提升整體經濟效益)、增強企業形象(積極參與減碳行動有助於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吸引更多具環保意識的客戶和投資者),及促進技術創新,減碳目標推動了清潔能源技術和綠色運輸方案的發展,促進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可持續性。 蔡豐明同時提出共同推動綠色航運走廊,綠色航運走廊可以快速推動碳中和燃料的採用,截至2024年二月已有逾50條綠色航運走廊措施,數位化將成為綠色走廊推動的關鍵因素,絲路聯盟(LR Silk Alliance)以綠色走廊集群的概念為中心,目標為整合供應鏈各方的利害相關者合作建立一個具有彈性的、針對特定船隊的綠色航運走廊實施計劃,陽明海運是在2022年五月加入絲路聯盟。

Read More

台灣雲協會員大會選舉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擔任新任理事長

台灣雲協年度會員大會眾星雲集,貴賓從左到右:台灣雲協會策顧問謝繼茂、日本NTT Communications執行副總本高祥一、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副總統蕭美琴、台灣雲協前任理事長李世光、台灣雲協新任理事長吳政忠、台灣雲協會策顧問徐爵民、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台灣雲協副理事長劉瑞隆。(台灣雲協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簡稱台灣雲協)11月29日舉行第八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副總統蕭美琴親臨現場致詞祝賀,與勉勵並頒發具有數位轉型奧斯卡之稱的「雲端物聯網創新獎」傑出應用獎,以及培育無數新創的「雲豹育成獎」體系創新獎冠軍。本次大會亦邀請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發表「雲端串聯AI賦能 打造台灣智慧島的無限可能」專題演講及頒獎,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署長楊志清、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也蒞臨頒獎。會中並選出新任理監事與理事長,最終由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獲選擔任台灣雲協第八屆理事長。 副總統蕭美琴於致詞中表示,非常榮幸來見證台灣雲協打造台灣AI智慧島以及產業的再進化。從台灣雲協成立以來,與政府合作無間,同時集結民間、學界、產業界大家共同的智慧及力量,不斷推動台灣ICT產業尋求雲端軟硬體解決方案,幫助台灣成為全球雲端資料中心供應鏈的關鍵合作夥伴。在全球都在經歷人工智慧(AI)大爆發時代之時,世界關注台灣的當下,我們在應用面有許多新的機會,更需要台灣雲協展現整合AI軟硬體系統與應用服務,鏈結產業放眼全球,再創產業新高峰。AI時代不只是科技大爆發,更是經歷新工業革命,過去幾十年才能完成的改變,現在短短幾年甚至未來到幾個月就會有新的發展,但相關的科技發展除了帶來進步,同時也帶來新的風險,我們要思考如何兼顧資安隱私以及便利需求等多贏的局面,就需要像台灣雲協這樣的民間平台,來集結各方最有實力的軟硬體業者以及營運服務業者,讓台灣成為資安以及雲端計算的創新基地。此外,如何縮小專家跟民間之間的「AI落差」也將是未來需要跟各位先進共同努力的課題,如何讓AI更普及到百工百業也能夠進入到AI應用的新模式,也是台灣雲協成立最重要的任務。讓台灣在世界上不可被替代,創造台灣的戰略價值。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於專題演講中則指出,在全球新一波人工智慧世代中,在雲端運算與儲存力提升、大量數據、演算法突破與硬體裝置效能進步等技術的驅動下,帶動深度學習與生成式AI的快速發展;而台灣數位經濟相關企業約65,000家,2023年數位經濟相關產業產值約9,000億新台幣,年複合增長率為11%,未來會持續結合跨部會力量堅實既有產業優勢,串連全台產業、人才、及技術之能量,打造豐富創新AI智慧生態系。 今年「雲端物聯網創新獎」共有11個單位獲獎,其中獲得「傑出應用獎」的3個單位為「臺中榮民總醫院」、「桃園市政府消防局」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臺中榮民總醫院與廣達電腦合作的「遠距醫療雲端解決方案」,運用雲端資訊服務及物聯網技術,以科技提供適時、適地、適人的醫療服務。桃園市政府消防局以「生命搶救不能等─智慧救災派遣式」獲獎,科技化、車隊化管理全局救災救護車,並跨界推動「救護一路通」計畫,縮短病患送醫時間。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提出「豬隻生產管理與疾病診斷物聯網」,推動台灣創新農業科技產業,引領農業持續創新發展。 「雲豹育成獎」邁入第12年,運用「以大帶小」共創育成機制已孕育185隊新創公司,累積募資金額已超過新台幣41億元。雲豹育成的「體系創新獎」鼓勵大企業與新創共創,以大企業資源與策略為基底,體現與新創合作的市場價值,並鏈結更多外部夥伴共同實踐創新體系,打造具市場價值的共榮創新生態!本次體系創新獎冠軍由「百林商智」與企業導師「工研院」共創獲得,百林商智結合瀏覽器技術與RPA技術的流程自動化機器人軟體,模仿人類自動執行電腦上的重複性工作。近年也特別針對海外市場佈局成立「Tech-Startup Japan Award」,自當屆雲豹育成入選團隊中遴選出具日本市場拓展潛力之新創,前往日本探討台日之間的新商機。雲豹育成透過企業的場域、國際通路與海內外各式資源為新創在市場帶路,輔導新創快速取得場域驗證、商務訂單及投資,進而踏出台灣搶佔國際商機!

Read More

長榮航空再度蟬聯體育推手獎 同時榮獲贊助類金質獎和長期贊助獎雙料殊榮

長榮航空榮獲第16屆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質獎》,長榮航空由陳耀銘發言人(右)代表領獎,並由教育部張廖萬堅政務次長(左)頒獎,表揚長榮航空多年來關注台灣體壇發展,贊助各大賽事及台灣好手,讓台灣得以在國際發光發熱。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體育推手獎」11月29日在台北美福大飯店舉行第16屆表揚典禮,長榮航空榮獲雙料肯定,除再度蟬聯教育部體育署「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質獎》,同時也榮獲《長期贊助獎》,是國內唯一獲獎的航空公司。長榮航空由陳耀銘發言人代表領獎,並由教育部張廖萬堅政務次長頒獎,表揚長榮航空多年來關注台灣體壇發展,贊助各大賽事及台灣好手,讓台灣得以在國際發光發熱。 長榮航空發言人陳耀銘表示:「很榮幸蟬聯『體育推手獎』贊助類象徵最高榮譽的《金質獎》和《長期贊助獎》,尤其是在中華隊勇奪世界棒球12強(P12)冠軍的時刻,對身為贊助企業的我們來說,更顯意義重大。長榮航空深知每位體育選手養成的艱辛,爭取國際賽事在台舉辦更屬不易,儘管現今體育環境已日益改善,但與國外相比,仍有很多的發展空間,因此長期以來長榮航空總是默默地善盡一己之力,贊助各大賽事,也提供選手商務艙,減輕其經濟負擔,讓選手可以在寬敞舒適的空間充分休息,陪伴選手征戰世界並勇奪佳績。」 今年中華隊在P12勇奪冠軍,創造無數奇蹟的熱血傳奇,不但刮起了棒球旋風,也帶動全民關注運動賽事的風潮,長榮航空早在P12預賽時就力挺中華隊,同時也贊助明年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區資格賽,擔任官方唯一指定航空公司。台灣體育的發展除了官方推動外,也需民間齊心投入,長榮航空期能拋磚引玉,帶動更多企業共同為台灣盡一份心力。 長榮航空長期贊助體育選手征戰世界,多年來亦贊助多位不同領域的台灣好手,包括「世界球后」戴資穎、「奧運銅牌」潘政琮、「羽球王子」王子維、「印帝」周庭印、「台灣蝶王」王冠閎、「小林同學」林昀儒、「舉重精靈」方莞靈等優秀選手,盧彥勳退役後,也持續支持其所創立的盧彥勳國際網球學院,共同培育更多的台灣之光。 每年10月舉辦的「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除吸引超過24,000名海、內外跑者齊聚之外,自2022年起增加「馬拉松幼苗計畫」,並於2023年加碼推動「校園深耕巡迴」,藉由專業選手的推廣及指導,讓更多偏鄉學子也有機會能學到最專業的技巧,為培育台灣馬拉松幼苗而努力。 長榮航空以行動落實企業永續的經營理念,運用航空產業的特性及優勢,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持續將資源投入體育賽事及選手的贊助,努力扮演台灣體壇的「體育推手」,期能讓世界看見台灣。

Read More

閩省深化以廈門為主福泉港為輔貨櫃一主兩輔發展格局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福建省當局發布《福建省深化港口資源整合有效降低港航物流成本實施方案》,深化以廈門港為主,福州港、泉州港為輔的貨櫃“一主兩輔”發展格局。 《福建省深化港口資源整合有效降低港航物流成本實施方案》近日正式發布,該方案聚焦港口岸線、業務、市場、行政及集疏運五個方面資源整合,提出16項重點任務,力促港口物流行業降本提質增效,提升港口競爭力,至明(2025)年底,閩省岸線利用集約高效、集中連片開發導向更加鮮明,集疏運效能明顯提升,港口經營主體內部同質化競爭現象明顯改善,口岸通關便利化水準明顯提升,廈泉口岸“組合港”初步形成。至2027年年底,岸線集約高效利用局面基本形成,新建碼頭以公共碼頭為主,福州、廈門關區一體化水準加快提升,口岸“組合港”模式進一步推廣拓展。 截至去(2023)年底,閩省沿海港口泊位數468個(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08個);全省沿海貨物吞吐量7.49億噸,其中貨櫃1818萬TEU。福建省港口集團在全省擁有各類生產性泊位143個(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3.9億噸,貨櫃量1358萬TEU。 福建省將通過深化以廈門港為主,福州港、泉州港為輔的貨櫃“一主兩輔”發展格局,鞏固湄洲灣羅嶼、福州港可門大宗散貨“兩港為主”發展態勢,強化油品化工“兩基地一專區”發展格局三個方面舉措,推進全省港口分工合理優化。通過集約高效利用港口岸線,強化公共碼頭建設,提升重點港區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準。

Read More

長榮航空彩繪機嘉年華台北松菸酷萌登場 全新粉萌機/糖果機全球正式亮相

長榮航空「Hello好久不見-長榮航空彩繪機嘉年華」活動,在台北松菸文創大街酷萌登場,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左五)、台灣三麗鷗李明勳總經理(右四)及長榮航空陳耀銘發言人(左四)、Hello Kitty(右五)、美樂蒂(右三)及酷洛米(左三)共同主持開展記者會。(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Hello好久不見-長榮航空彩繪機嘉年華」活動,11月29日在台北松菸文創大街酷萌登場,舉辦三天期間限定11/29~12/1的酷萌派對,該活動記者會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台灣三麗鷗李明勳總經理及長榮航空陳耀銘發言人共同主持,現場正式亮相兩架長榮航空全新彩繪機,分別為飛航桃園-日本仙台航線的「粉萌機」,以及飛航桃園-巴黎航線的「糖果機」,超人氣的「神秘嘉賓」Hello Kitty、酷洛米及美樂蒂驚喜現身,帶來超萌的精彩表演,並與現場觀眾熱情互動,瞬間吸引全場目光,為這場彩繪機夢幻盛宴揭開序幕! 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長榮航空與三麗鷗從2005年首度合作推出全球第一架「Hello Kitty彩繪機」至今,在國際上屢屢獲獎,包括榮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全球最佳機身彩繪設計》,以及英國每日郵報《全球八大驚艷彩繪機》等,這些年獲無數旅客創造許多歡笑與感動的瞬間,都化成旅行記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長榮航空透過深具魅力的三麗鷗明星和全球廣大的粉絲,歷經四代不同設計的彩繪機,除了為公司品牌增添獨特魅力外,也吸引許多年輕世代與親子等多元化的客群,帶動整體彩繪機的商機。此次與三麗鷗再次攜手打造全新彩繪機4.0,除了8月底首航桃園-芝加哥的「閨蜜機」外,這次也搶先亮相兩架即將上線的全新彩繪機「粉萌機」,以及「糖果機」,搭配現行的「郊遊機」、「夢想機」、「派對機」等六架彩繪機,邀請大家一同飛向長榮航空與三麗鷗的夢幻世界。」 長榮航空「Hello好久不見-長榮航空彩繪機嘉年華」活動,現場以彩繪機 4.0 的三麗鷗明星成員為主,包括 Hello Kitty、酷洛米、美樂蒂、大耳狗及布丁狗等人氣爆棚的明星,幻化成可愛的雲朵造型,陪伴所有旅客快樂出遊,為旅程留下最甜蜜的回憶。活動現場除了有多項歡樂互動體驗,在展區內完成指定闖關遊戲,還可拿到許多長榮航空與三麗鷗聯名的限定好禮。 為呈現長榮航空與三麗鷗歷年來彩繪機合作的成果,雙方共同打造了一個全方位沉浸式的酷萌派對, 活動期間於展區內完成指定任務,還能獲得抽中長榮航空彩繪機免費機票夢幻大獎的機會喔!送出三張長榮航空全新彩繪機航點的機票,包括閨蜜機的桃園-芝加哥航線、粉萌機的桃園-仙台航線,以及糖果機的桃園-巴黎航線。為回饋一直以來熱情支持的消費者,長榮航空也加碼推出限時超值優惠,長榮航空免稅品預購網「SKY SHOP」在11/29至12/31推出Hello Kitty專館享2件85折的優惠碼「EVAKT85」折扣;11/29至12/3長榮航空電商平台長榮樂e購網站/App 中,只要以現場提供的指定企業編號「P00000114」及密碼「EVAKT85」登入購物,即享全館商品單件85折(部分商品不適用)。

Read More

傳不滿台南獎金少擬遷籍北市 帕奧銀牌程銘志澄清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二0二四年巴黎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奪得男子桌球單打銀牌國手程銘志,廿九日在民代的陪同下拜會市長黃偉哲,除了黃偉哲再加碼訓練補助金給程銘志外,程銘志更表示,戶籍不會遷到外縣市。 外傳程銘志因南市獎金太少,有意將戶籍遷至北市,程銘志廿九日下午私下拜會黃偉哲,根據市府轉述,程銘志將遷戶籍,事實上是外界誤解,程銘志強調「幫助我的人都在台南,想繼續留在故鄉努力,為台灣爭光」。 市府表示,黃偉哲感謝程銘志以奮戰不懈的精神,取得男單銀牌,為故鄉台南爭光。黃偉哲也當場允諾,除了加碼獎金至廿四萬元,還另外提供「訓練補助金四十八萬元」以協助程銘志全力迎戰亞運、奧運。此外,黃偉哲為感謝教練長期的培訓與支持,特別提供教練林佳蓉十萬元獎金。 市府體育局表示,巴黎帕運奪牌獎金銀牌部分已加碼至廿四萬元,僅次於台中,如今市長黃偉哲再加碼,程銘志可獲得獎、補助金為七十二萬元。程銘志表示,將帶著眾人的支持與祝福,繼續進軍國際比賽、完成夢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