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行理論看《灌籃高手》角色魅力 中醫師揭示其人格特質

中醫師吳奕璇將中醫的五行理論結合漫畫解析,指出《灌籃高手》中的五位主角皆有其鮮明的個人特質,正好與五行中的五大屬性相符。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醫學的五行理論認為,木、火、土、金、水代表了不同的人格特質與性格,而不同屬性間又有相生相剋的關係。中醫師吳奕璇也曾在其個人社群《Ovi‘s 中醫日常》中分享,自己在閱讀完經典籃球漫畫《灌籃高手》後,發現其中五位核心球員不僅擁有卓越的籃球技術,更展現出鮮明的個性,這些性格特徵與中醫五行的屬性相對應,彰顯了作者在角色設計上的深刻巧思和細膩描繪。 五行理論結合漫畫解析 五大角色的人格屬性揭秘 對此,中醫師吳奕璇也結合漫畫中的人物角色,分別解析五行人格間的個性差異。首先以木行人為例,木行人通常性格溫和、意志堅毅,給予人可靠的感覺,但相對也較多慮。對應漫畫中的代表人物是隊長赤木剛憲,他不僅在場上展現出冷靜的判斷能力和卓越的領導能力,也是球隊中的精神支柱,如同大樹般給人安全感,與木行的性格特質相契合。 第二,火行人則充滿了自信爆棚、熱情洋溢和坦率直接的特質,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過於櫻木花道。他的性格急躁易怒、粗心大意,雖擁有過人體力,但做事和說話常不經大腦,卻自信心十足、豪不畏怯。經過教練的嚴厲訓練下,最終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喜愛的領域發揮所長,是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天才角色,如同火行的熱情奔放、燃燒能量。 至於土行人,中醫師吳奕璇則指出他們通常具有誠信可靠、待人寬厚的個性。三井壽作為隊中的三分射手,展現了其堅定不移的籃球技巧和穩定性,即使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仍能依靠驚人的身體協調能力完成精準的進攻,與土行的特性相符。 金行人則以精明能幹、剛義勇直、直覺性佳為主要特質。漫畫中的宮城良田作為全日本第一後衛,他充分展示了靈活的球技和優異的控球能力,克服了身高的劣勢,以穩定的心理素質與敏銳的觀察力,在恰當時機執行合適的技術動作,成為隊伍中不可或缺的戰術核心,顯示出金行人物的決斷嚴謹和剛直的特點。 最後,水行人則表現出靈活善變、嚴謹理智的性格,漫畫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即為流川楓。一心專注在籃球上的他,對目標的追求相當執著,在場上多次靠著冷靜判斷,在關鍵時刻展現出超凡的技術和決心,如同水行的變幻莫測和細膩冷靜。 中醫理論跨界結合 認識性格發揮所長 透過漫畫角色與中醫五行理論的結合,讓我們更能了解不同屬性間的個性差異與其特徵。這不僅使《灌籃高手》的粉絲們對角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顯示出中醫五行理論在現代文化中的廣泛應用。透過對於五行人格的認識,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善用自身優點,改善缺點,從而在生活中更好地發揮所長。

Read More

破解3迷思!不論年齡人工生殖必能成功求子? 醫:最晚別超過「這年齡」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而「年齡」是影響成功懷孕最重要的關鍵因素,李怡萱醫師建議民眾及早了解身體狀況,為未來的求子之旅做準備。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育,隨著年齡增長,懷孕的機率會逐漸下降,許多人因此求助於生殖醫學治療。不過,民眾對治療普遍存在3大迷思,有些人認為不論年紀只要在人工生殖技術幫助下一定能成功懷孕;有些人則是對於自身取卵數、AMH值低感到相當焦慮。 針對民眾的迷思,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李怡萱醫師提醒,「年齡」是影響成功懷孕最重要的因素,過度的期待、過度的焦慮對於治療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醫師會透過年齡及身體各種數值綜合評估,幫助患者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建議民眾若有生育計劃也可以先進入診間檢查,及早了解身體狀況,為未來的求子之旅做準備。 迷思一:AMH數值越高越好? 取卵數越多越好? 臨床上,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數值是評估女性卵巢「卵子庫存」的重要指標,許多人認為AMH值的高低就代表著懷孕成功率的高低,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李怡萱醫師表示,不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含子宮、輸卵管、男性等因素,而卵巢只是部份因素。因此AMH值低不等同於不孕,即使AMH值很高,若患者年紀已相當高齡,卵子品質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進一步影響懷孕成功機率。 而AMH值過高還須留意多囊性卵巢,在治療的過程中醫師也會評估藥物劑量的使用,降低副作用的發生。取卵數不是越多越好,李怡萱醫師強調,過多取卵數可能會導致副作用產生,而AMH值是幫助醫師理解患者身體狀況的生物指標,並不是治療評估的唯一標準。因此,臨床上會依據AMH值、年齡等,在術前和患者溝通建議合適的取卵數量,民眾也可以適時的調整心情,避免情緒焦慮影響療程進程。 迷思二:副作用與成功率有關? 一點不適都應警覺? 有些民眾在治療過程中常會相當焦慮,有一點點不舒服就會擔心是不是因施打排卵針產生的副作用?會不會影響治療成功率?李怡萱醫師分享,自己在診間也常遇到較容易緊張的患者,在施打排卵針後發現身體有部分異樣而認為是排卵針的副作用。 對此,李怡萱醫師表示,在治療過程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給予合適的劑量及藥物治療。以施打排卵針來說,因為賀爾蒙的改變會產生一些身體的不適,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腹脹。在治療前也會跟患者解釋相關副作用,若有任何的身體不適,都可以多和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治療,幫助患者在不會造成明顯副作用的情況下,取得適量且高品質的卵子。 ▲治療過程中醫師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給予合適的劑量及藥物治療,患者身體若有任何不適,也可以多和醫師討論調整藥物治療。 迷思三:生殖醫學不論年齡 治療一定會成功? 許多高齡求子的成功故事傳出,常讓民眾認為即使年紀很大,只要在人工生殖技術幫助下一樣可以成功懷孕,所以生育求子晚一點也不遲。但李怡萱醫師指出,雖然生殖醫學確實可以讓部分高齡者重獲懷孕的可能性,但還是需依照年齡、身體數值、精卵品質等評估懷孕率,並不是百分之百。 年齡仍是影響生殖醫學成功率最重要的因素,李怡萱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加、35歲以後卵子品質迅速下降,會直接影響胚胎品質,造成精卵結合的過程中胚胎異常的機率增加,使胚胎存活機率降低無法成功懷孕。尤其40歲是困難的開始,每多1歲懷孕的成功率就雪崩式下降,因此建議民眾若想求子最晚不要超過43歲。 掌握「樂孕四要點」 求子之路更順遂 醫師提醒除了年齡以外,若想要提升懷孕成功率,平時也應維持正常生活作息、適度運動等。若在治療的過程中有任何心理上的不適,也可以多和醫療單位的諮詢師溝通,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更樂孕。 最後,李怡萱醫師不藏私分享「樂孕四要點」,讓患者在生殖醫學治療的過程可以更順遂: 要點1:根據身體年齡與檢查數值,由醫師評估合適的取卵數,並維持良好生活習慣。 要點2:了解治療副作用,避免過度緊張、不安影響治療進程。 要點3:透過健檢了解身體狀況,為生育計劃盡早準備。 要點4:正確了解治療方案,擁有高品質的求子旅程。 ▲李怡萱醫師提醒掌握樂孕四要點,在生殖醫學治療的過程可以更順遂更樂孕。

Read More

神祕黑點竟是皮膚癌?醫:牢記「ABCDE口訣」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鼓勵民眾,可以自行在家檢查是否有罹患黑色素瘤的可能。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陳佳慧報導 黑色素瘤在臺灣是一種相對少見的皮膚癌,常出現在手腳掌及趾甲上,有些生長在腳掌的黑色素瘤看起來像是瘀青,很容易被忽略而延誤就醫。為了要提升民眾對於黑色素瘤的疾病意識,特別邀請了臺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醫師與臺中榮總腫瘤醫學中心楊陽生醫師,拍攝黑色素瘤疾病衛教短片,希望可以鼓勵民眾在家中幫自己與親人一同檢查皮膚健康狀況。 ▲台中榮總腫瘤醫學中心楊陽生醫師表示,黑色素瘤有快速生長、容易轉移的特性,若不及時發現治療,就會有較高的死亡風險。 早發現早治療更安心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台灣每年大約有300位病患被診斷為黑色素瘤,並有接近200位病患死於黑色素瘤。楊陽生醫師表示,若不及時發現治療,就會有較高的死亡風險。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就有治癒的可能。 廖怡華醫師提醒,平時可以多多自我檢查全身皮膚,是否有不正常的痣,尤其是手掌及腳底板。有些自己難以看到的部位,如腳底板、背部、耳背、臀部和頭皮,可以使用鏡子輔助檢查,或是請家人幫忙查看。 如何分辨黑色素瘤和良性痣? 廖怡華醫師特別在影片中,用「ABCDE口訣」教大家如何區分良性痣和黑色素瘤: A. 代表Asymmetry,也就是對稱性:若是痣有上下左右不對稱的情況,要考慮是否有惡性病變。 B. 代表Border,也就是邊緣:若痣的邊緣不規則或有凸出不圓滑,甚至呈鋸齒樣改變的斑點,可能為惡性黑色素瘤。 C. 代表Color,也就是顏色:顏色深淺不一、斑駁不均勻的痣可能為惡性。 D. 代表Diameter,也就是大小:越大的痣發生惡性變化的機會越大。若直徑大於0.6公分,建議要請皮膚科醫師檢查。 E. 代表Evolving,也就是變化:若痣看起來一直變化,像是快速隆起、長大、顏色變化,甚至出血,就需要特別留心。 ▲臺大醫院皮膚部廖怡華醫師提醒,平時可以多多自我檢查全身皮膚,是否有不正常的痣,尤其是手掌及腳底板,發現有異常應該馬上就醫檢查。 如何預防黑色素瘤? 目前正是放暑假、全家大小一同出遊的季節,醫師也提醒一般民眾別忘了注意防曬以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以降低黑色素瘤發生的機會。可以遵循以下守則: 1. 避免過度曝曬:避免在陽光強烈的時段(10:00-14:00)外出。長時間暴露於陽光下可能增加罹患黑色素瘤及其他皮膚癌的風險。 2. 注重防曬:外出應注重防曬,如撐傘、戴遮陽帽、太陽眼鏡、穿著防曬衣物及擦防曬產品等等。防曬產品應優先選擇廣效性及SPF至少30以上的產品。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和減少壓力等,有助於維持免疫力及皮膚健康。 最後,廖怡華醫師以及楊陽生醫師也共同呼籲,若皮膚出現影片中「ABCDE」的狀況,應儘快就醫,讓皮膚科醫師幫您檢查。只要早期發現黑色素瘤,搭配治療,都可以增加治癒的機會。

Read More

腸道健康也會影響情緒?古代智慧與現代醫學皆可解釋

醫師葉宗儒透過「腸-腦軸」的理論解釋,腸道內的微生物菌群與大腦內的神經遞質,會相互影響身體的身心狀態,形成複雜的作用網絡。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怡亭報導 古人常用「心腸」一詞來形容一個人的心性或情緒,這也間接說明腸道與情緒的緊密關係。一般人可能認為腸道只與消化飲食有關,但事實上,老祖宗的智慧早已體現了腸道對精神和情緒的深遠影響,而現代科學更進一步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腸道為情緒的「第二大腦」 腸與腦神經元的交錯影響 古人認為「心」有神智、思考之意,而「腸」不僅僅是消化器官,更是與情緒密切相關的「第二大腦」,這種密切的雙向關係稱之為「腸-腦軸」。醫師葉宗儒曾在其個人社群「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 帶你貼近醫學」中解釋了腸道與情緒如何相互影響。近年的科學研究發現,腸道內存在數百萬個神經元,腸道內的神經細胞與微生物共同調控身體的各種生理作用,形成了複雜的相互作用網絡。同時,腦中許多重要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麩胺酸、神經肽等,也都參與了感覺、情緒、記憶以及神經系統的發育等生理功能。 腸-腦軸理論解析情緒變化 腸道與大腦關係密不可分 當我們面臨壓力的時候,會感到焦慮、莫名憂傷等情緒變化,其實「腸-腦軸」的理論可解釋此現象。醫師葉宗儒指出,壓力會刺激大腦釋放皮質醇等激素,這些激素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腸道發炎等症狀。相反地,當腸道環境被破壞時,也會影響大腦功能,引發情緒波動或其他身心症狀,也因此許多有身心病症、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常伴隨腹脹便秘等腸道問題。此外,許多帕金森患者在確診前,也常被消化系統的問題困擾著,這些現象都印證了腸道健康與全身健康之間的密切聯繫。 古時文學揭示腸道影響甚廣 護好腸道即顧好情緒 綜上所述,可知「心腸」一詞簡單地闡明了腸道與情緒之間的關聯。藉此也可察覺自古以來,古人經常將「腸子」與個性、情緒掛鉤。例如,「古道熱腸」、「牽腸掛肚」、「鐵石心腸」等成語,反映了他們對於腸道與情緒關聯性的理解。 腸道不僅是消化器官,更是與情緒、精神密切相關的重要中樞。透過古人的智慧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我們能更好地理解並掌握腸道健康的重要性,進而從根本上改善我們的身心狀況。建議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保護好腸道健康,就等同在保護我們的「腸腦雙核心」,從而達到身心健康的雙重保障。

Read More

國道車禍未做筆錄就離開 女司機怒批流程草率

黃姓女車主在國道上與聯結車擦撞,聯結車司機肇逃,圖為遭聯結車刮傷的車體。(圖/車主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桃園一名黃姓女司機2日清晨開車要到台北上班,不料在國道3號北上62公里處與一輛聯結車發生擦撞,聯結車司機下車看過後就開車離開,女司機急忙追車並報案尋求國道警察協助。最後員警到場,沒有做筆錄也沒有檢視女車主的行車紀錄器就叫車主先去上班,導致後來行車紀錄影像整個被覆寫,丟失了重要的車禍紀錄。女司機懷疑員警急著下班就便宜行事,整個處理流程草率造成她後續求償困難。對此,國道公路警察局第六大隊表示,將會加強員警教育訓練,保障民眾自身權益。 女車主表示,當天早上從平鎮金陵路上66號要往台北內湖上班,在國道3號北上62公里處因右線縮減道路,她打方向燈切左線車道,在車子已在主線道時,因感受被碰到才發現,貨櫃車車右前方擦碰到她的車子,當下她打電話報警時有看到對方下車看他的車,但在她與警察通話時,聯結車司機卻馬上開車跑了。 女車主馬上開車追去,並線上與警察對話,警察提醒她只要拍到他車牌就別追了,叫她在59公里處等,但那時剛過58公里處,因此女車主在57公里處等待警察前來處理。女車主表示,當天在大太陽下等了很久,7:43報警,等了近40分鐘,警察才到,但因趕上班會議,警察說沒關係,妳先去上班,下班再到第六大隊龍潭分隊74公里處高原交流道報案即可。女車主拍了警員的背章號碼,不疑有他去上班,下班報案時,才發現所有的事情都不對了。 女車主表示,行車紀錄影像因為被覆寫已不存在,詢問國道警察是否有監視畫面,得到的答案也是沒有。她質疑為何處理的員警當下為何不先做筆錄,並立即檢視相關的影像,而是叫她先離開,造成行車紀錄影像的丟失。女車主指出,當天晚上去龍潭分隊報案時,確實有一位員警過來向她道歉,說當天早上到現場的員警處理流程不對,對她說「很抱歉」,之後就走了。女車主強調,如果國道警察有照正常地SOP走完整個流程,也不至於後來因為影像丟失,造成求償的困難。 女車主見肇事司機逃逸,急忙拍下聯結車照片,但事後聯繫該司機卻沒有任何回應。(圖/車主提供) 國道警察第六大隊表示,針對日前處理的交通事故,當時事故的聯結車司機已離開現場,女駕駛因趕著上班而急於離開,到場處理的員警未提醒當事人保存行車紀錄器的影像,導致該女駕駛事後查看時發現影像已被覆蓋,擔心無法提供有力證據進行民事求償。警方指出,將調閱高速公路局的CCTV影像和肇事車輛的行車影像作為佐證,並通知肇事車輛的車主及駕駛人到場說明。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將會加強對員警的教育,並向用路人宣導在國道上發生交通事故後應如何保存證據,保障自身權益。

Read More

桃園國樂節璀璨登場 南北菁英共譜夏夜樂章

桃園國樂節長期深耕國樂專業、傳承教育、創新元素,累積許多專業能量,成為桃園重要的音樂活動之一。(圖/文化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眾所期待的2024桃園國樂節於昨(4)日在中壢藝術館獻上「繁星璀璨」2024桃園國樂節開幕音樂會,匯聚台灣北至南的優秀青年音樂家閃耀國樂舞台,攜手創造盛夏的美好時光,曲曲精彩,開啟今年豐富姿態的桃園國樂節。 主辦單位桃園市文化基金會表示,桃園國樂節長期深耕國樂專業、傳承教育、創新元素,累積許多專業能量,成為桃園重要的音樂活動之一,許多愛好國樂的朋友們都遠道而來參與這場年度盛會,昨日開幕音樂會以《繁星璀璨》為主題,由桃園市國樂團精心規劃,呼應各地亮眼之星匯集到今日的閃耀舞台上,邀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安敬業指揮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嗩吶演奏家劉庭倩、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揚琴演奏家林永源、台灣戲曲學院優秀中阮演奏家高珮瑜以及桃園福豐國中國樂藝才班學生文中、日本鶴翔二胡樂團等等,不僅齊聚台灣各國樂團、學校的佼佼者,更有日本團隊相互交流演出,展現國樂豐富面貌,且充滿演奏能量與充沛活力,絕對讓現場觀眾滿載而歸。 桃園市文化基金會說明,此場演出曲目的安排充分展現國樂音色表現,精心挑選不同世代的經典曲目,更有當代新創作曲目,搭配新生代優秀演奏家的全新演繹,首先由朱踐耳創作、查太元改編的《節日序曲》與李英的《玉峯初陽》描寫台灣最高峰玉山日出時光輝燦爛之景,展現希望願景與期盼,接著由鍾耀光創作的《樓蘭女》揚琴協奏曲,展現高超琴藝,驚豔全場;「繁星璀璨」開幕音樂會同時是《台灣國樂青年音樂家繁星計畫》的演出場次,推動台灣各大國樂團及學校的優秀音樂家相互交流演出經驗,滾動國樂源源不絕的活力,攜手牽起永續國樂傳承與創新的精神。

Read More

用閩東語唱出故鄉味《生紅過夏》音樂劇傳遞馬祖記憶

此次鎖定「老酒」作為主軸,推出第六部曲《生紅過夏》。(圖/文化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由桃園市政府及連江縣政府合辦之音樂劇「馬祖心情記事」系列閩東語音樂劇第六部《生紅過夏》,將於8月15日晚間19時30分於中壢藝術館音樂廳盛大登場,以「馬祖人說馬祖故事,唱馬祖歌,演馬祖戲」為製作核心,演出馬祖人的共同記憶,讓這份對馬祖的情意繼續傳遞下去,也讓旅居桃園的馬祖鄉親回味故鄉點滴。 文化局說明,「馬祖心情記事」系列原創音樂劇為馬祖在地長期經營之品牌節目,以馬祖文化歷史作為故事主軸,以閩東語演出,自2013年陸續推出《馬祖心情記事》、《藍眼淚》、《重返前線1979》等多部作品,而此次鎖定「老酒」作為主軸,推出第六部曲《生紅過夏》。 文化局提到,「生紅過夏」原為一句以閩東語講述馬祖家釀老酒釀製發酵過程的俗諺,該劇由「老酒釀造」延伸至各生活面向婚宴、生產、信仰、迎客、捕魚、喪禮等。2019年閩東語正式列為國家語言之一,而老酒文化亦是馬祖文化的精神象徵。 文化局指出,特別的是目前旅居桃園的馬祖人超過5萬人,因此桃園市政府格外重視與馬祖之間之交流,繼《藍眼淚》、《相約十五暝》及《重返前線1979》等音樂劇後,再度與連江縣政府共同合辦《生紅過夏》閩東語音樂劇,邀請財團法人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及愛樂劇工坊製作,並特別邀請馬祖在地最具代表性的母語作者陳高志、翁玉峰、劉宏文、頡永、劉碧雲、劉玉金、劉梅玉作詞,偕同馬祖、台灣及福州的作曲家李欣芸、張聖潔、王禮俊、王筱君、肖山、賴董芳,一同攜手創作,推廣閩東語及馬祖文化。 文化局表示,「馬祖心情記事VI 《生紅過夏》」為免費線上索票入場,如於線上索票完成之觀眾,請於演出前1小時至開演前10分鐘內至中壢藝術館入場。如尚有空位,將再開放現場候位民眾入場觀賞,歡迎一同前來共襄盛舉。更多精彩演出相關資訊,請至「桃演本舖」粉絲專頁查詢。

Read More

桃園房市正在偉大的「航道」上?10年來這區域房價漲最多!

李文科強調,「鐵道經濟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選擇」,其中最大的當然是在桃園高鐵站。(圖/李春台攝)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李春台 桃園自2014年12月升格為直轄市後,引進各項公共建設進駐,也進而帶動就業人口大幅成長,市府預算從升格前的400億左右,猛爆式的提升到現在1300多億,這當然也造就了桃園的基礎建設快速的翻升。至於桃園的房價,長期經營桃園房仲市場的台灣房屋青埔店店長廖國順就指出,桃園市10區近10年的平均漲幅竟高達83%;另外,如果以加進大新竹地區的「7都」來做比較,桃園市房價的攀升也超越了台北市與新北市,漲幅達46.3%。如果10年前你有意投入桃園房市但卻錯失良機,那今天一定要看看,10年後桃園的房價哪個區域漲幅最多。 根據桃園市不動產交易e指通的資料,2015年的第一季到今年2024年的第一季房價變化,新成屋的漲幅最高的是中壢區,單價由當年的21.9萬/坪,推升至38.8萬/坪,漲幅高達77.1%;中古屋的漲幅則是由觀音區奪得,價格從當年的6.0萬/坪,漲至今年第一季的18.5萬,漲幅高達206.5%。 根據桃園市不動產交易e指通的資料,2015年的第一季到今年2024年的第一季房價變化,新成屋的漲幅最高的是中壢區,單價由當年的21.9萬/坪,推升至38.8萬/坪,漲幅高達77.1%。(圖/台灣房屋提供) 從桃園10區的房價變化來看,10年來變化的最大的莫過於擁有高鐵以及機捷雙軌道題材以及牽動未來航空城「跑道」周邊建設的「青埔特區」房價。雖然與雙北的6字頭、7字頭房價,以及大新竹地區6字頭的房價還有一段距離,但這幾年青埔特區的房價也悄悄地來到5字頭,外溢效應甚至讓周邊的大園客運園區、草漯和過嶺部分地區的房價也得到勁道十足的拉升。 廖國順指出,桃園十區內的近十年的房價,甚至於未來的房地產走向,大概都脫不了兩個主軸,第一個是「跑道」,第二個就是「軌道」。在青埔特定區裡面,這兩個效應交互影響產生的巨大效應,也充分的表現在飆升的房價上。另外一些新興區域,比如說藝文特區、小檜溪、中路特區等等的一些重劃區的一個個案,其實表現上也都非常理想,所以也都有一定的漲幅。廖國順說,如果以漲幅的概念來講,除了有議題以外,當然就是低基期上面,在漲幅的表現上面就會特別的一個明顯,包括大園、觀音,以前可能是比較市郊的區域,隨著航空城的徵收案,拆遷戶的一個挹注,所以這兩個地方的房價表現,在這一期裡面是算非常明顯的一個例子。 廖國順指出,桃園十區內的近十年的房價,甚至於未來的房地產走向,大概都脫不了兩個主軸,第一個是「跑道」,第二個就是「軌道」。(圖/李春台攝)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指出,加入大新竹的「7都」房價,近10年的房價變化,台南市從2015年第一季的13.5萬/坪,到2024年第一季的24.2萬/坪,漲幅79.2%為最高,其次是新竹縣的78.5%、新竹市的59.8%、高雄市的55.7%,桃園市則是46.3%,超越了新北市的35.6%以及台北市的15.8%。 從同樣擁有高鐵站區的新北市板橋站、桃園市桃園站和新竹市新竹站這三站周邊的房價漲幅來做比較,2015年第一季板橋站的均價為54.0萬/坪,到了2024年的第一季,均價來到63.5萬,10年漲幅17.6%;桃園市桃園站周邊房價,2015年第一季均價為29.7萬/坪,到了2024年第一季為45.8萬/坪,漲幅達54.2%;新竹市新竹站周邊的漲幅最高,2015年第一季均價為24.7萬/坪,到了2024年第一季,均價飛昇至59.2萬,漲幅高達139.7%。 大睦建設董事長,同時也是前桃園市不動產公會理事長的李文科在談到桃園市未來房價時指出,「未來房價哪裡漲得最快?」他提出一項相當有趣的比喻,他說當初以藝文園區的房價當作指標,藝文園區一坪30、35萬一坪,青埔特區才25、30萬,當時大部分的人都認為是藝文特區房價漲得快,但唯有他認為,高鐵特區的房價才會飆!李文科說,25、30要漲一倍很容易,但藝文園區的30、35要漲一倍卻極困難。 高鐵桃園市桃園站周邊房價,2015年第一季均價為29.7萬/坪,到了2024年第一季為45.8萬/坪,漲幅達54.2%。(圖/台灣房屋提供) 「鐵道經濟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唯一選擇」,李文科強調,其中最大的當然是在桃園高鐵站,從早期低檔是25到30萬,現在已經來到50到60萬,同時這也成為一種常態。李文科表示,早期在25、30萬的高鐵,藝文中心周邊當時的均價是35萬左右,但過了這麼多年,它還沒有翻倍,桃園的紅心原本在藝文中心,但是現在桃園的紅心現在轉移到高鐵去了,這就是重大軌道經濟所演繹出來的一個成果。李文科說,這代表有重大經濟建設,房價翻升速度就會相對的快。 歸納以上10年來桃園市房價的更迭起伏,看懂「跑道」和「軌道」的人,就能前往偉大的航道揚帆啟航。

Read More

煮菜忘關火屋內濃煙密布 桃消龍潭分隊:這1物救了大家

鄰居及時通報桃園市消防局龍潭分隊並關閉爐火,避免了一場悲劇發生。(圖/讀者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63巷今(2)日清晨7時許發生住宅火警,屋主於家中煮食時忘記關閉爐火,導致煮食燒焦,家中濃煙密布,所幸家中安裝的住宅用火災警報器作動,成功地吸引了鄰居的注意,及時通報桃園市消防局龍潭分隊並關閉爐火,避免了一場悲劇發生。 龍潭分隊提到,案發當下屋主人並未在屋內,忘記瓦斯爐上正在煮食便出門辦事,幸運的是,因為家中裝有住宅用火災警報器,檢測到煙霧後即刻發出強而有力的警報聲,警示到了周邊鄰居,鄰居便立刻撥打119求助消防隊。該位鄰居說,「當我聽到那強烈的警報聲時,我立即知道有事情發生了。我不敢猶豫,馬上跑出去查看,結果發現鄰居家中住宅冒著濃煙就立刻報案了。真的好險他們家有安裝火災警報器。」 龍潭分隊長莊易濃表示,這起事件再次強調了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在保護自家生命財產的不可或缺性,呼籲所有居民都必須安裝住警器,且定期檢查,確保其正常運作。也非常感謝鄰居的迅速反應,讓火勢並未擴大,得以保全生命財產。這也提醒人們在面對火災風險時,即時的預警和行動是保護生命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希望這樣的事例能夠促使更多家庭重視火災安全,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減少悲劇的發生。

Read More

桃市都發局政風室前進校園 廉潔觀念向下扎根

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政風室前往八德區瑞豐國小進行「廉潔桃園.誠信善好」校園反貪廉政活動。(圖/都發局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康彣 桃園市都市發展局政風室為推廣廉政反貪,今(2)日聯合消防局等多個政風單位一起前往八德區瑞豐國小進行「廉潔桃園.誠信善好」校園反貪廉政活動,透過系列趣味遊戲,強化學童反貪倡廉之意識,將反貪腐意識扎根小朋友自小的日常教育。 政風室主任鍾啓鳴提到,此次活動精心設計廉政主題的趣味遊戲,包括桌遊「廉仔園工程」、刺激「電流急急棒」的互動,以及「夾出廉政.夥伴加成」夾娃娃體驗等,使學童能輕鬆自在地從遊玩中學習誠信和廉潔的重要性,現場也以說故事方式與小朋友互動,講述廉潔故事,提醒學童們若遇到誠信問題該如何應對處理,傳達淺顯易懂的反貪觀念,會後有獎徵答時間,小朋友都活潑舉手搶答,爭相發表今天學習的成果。 政風室提到,將持續落實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對於反貪腐意識從小扎根教育的重視,秉持服務之立場,辦理校園反貪各類宣導活動,強化校園廉潔教育能量,推廣廉能誠信價值,以深化和普及廉潔誠信教育為目標。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