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救國團會長交接

苗縣救國團二十位長聯合交接合影。 (記者葉蒼秀攝) 記者葉蒼秀/苗栗報導 苗栗縣救國團團委會於二月二十二日上午由鍾智文主任委員率領古鎮清、林文琇兩位副主任委員及葉淑蕙、黃詠雪、邱仕堂三位指導委員陪同,帶領二十個基層組織會長交接,會長及核心幹部聯合拜會首長。 鍾智文主任委員首先感謝副縣鄧桂菊代表徐耀昌縣長及鍾東錦議長百忙中撥冗接見,也感謝余文忠議員、禹耀東議員的關心,肯定救國團的義工伙伴在十八鄉鎮市默默的公益付出,回饋鄉里。 副縣長鄧桂菊代表縣長致詞時表示,救國團的義工的伙伴不管在那個崗位上,總是秉持著『公益性』、『服務性』、『教育性』、『健康性』的精神,在這兩年擔任會長的期間,帶領著義工伙伴,以「健康城市、樂居苗栗」為主題,在苗栗縣境內,默默付出不求回報,在自己的鄉鎮市,辦理淨灘環保健行、社區美化、捐血、失智長者宣導、身心障礙者服務、偏鄉及弱勢家庭課後輔導、低收入關懷、青少年關懷、新住民關懷等公益服務,二年期間雖受疫情影響,仍然服務受益了十多萬人次。 為了感謝會長們對於公益服務的推動,代表縣長感謝大家兩年的付出,致贈感謝牌匾給每一位會長,謝謝大家的付出奉獻。 抵達縣議會受到鍾東錦議長親自接見與歡迎,在致詞時表示:期許會長即將邁開不伐,追隨前任會長的腳步,開始在苗栗縣的每個小角落,推動各項公益服務,也致贈每位新任會長恭賀牌匾勉勵,大家一起努力用自己的能量號召義工,為苗栗盡一分心力,未來需要幫忙的地方,可以聯繫合力解決苗栗的各項困難。  

Read More

慈濟基金會 為花蓮萬榮部落兩老打造安全居家

慈濟基金會為花蓮萬榮部落兩位長輩打造相依為命的安全居家環境。(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基金會昨日前往花蓮縣萬榮鄉部落為案家驗收修繕工作,老奶奶不斷的表示感謝,因為兩老相依為命的居家更安全,坐輪椅的老爺爺以後外出也不會險象環生。志工問老奶奶對施作是否滿意,奶奶直說:滿意,很好,看到就覺得很幸福。 這兩位近八十歲長輩家門前的門檻與地面落差有二十幾公分,出入非常不便。老爺爺雙腳膝蓋開過刀,常因外出、曬衣服等因素跌倒,家中子女均在外地工作,孫子在市區求學,平時仰賴老奶奶照顧,慈濟社工與志工七年前開始關懷他們,多次提出為他們修繕無障礙設施,但奶奶不願麻煩人而婉拒。 直到去年奶奶膝蓋逐漸老化、裝人工關節,社工與志工在進行獨老關懷服務個案評估時,再次向案家溝通,為了提升爺爺的社交功能延緩失能與減輕照顧者的壓力,避免再因外出跌倒,奶奶總算點頭答應。 慈濟為案家規劃無障礙坡道與扶手、防雨設施、屋外照明設備加強等修繕工作,二月中,志工也送來孫子的學費,老奶奶不斷地向社工與志工道謝,昨日社工與訪視志工前往驗收進度,問老奶奶對施作是否滿意,奶奶直說:滿意,很好,看到就覺得很幸福。 慈濟訪視志工許桂榮表示,案家一直都很客氣,寧可上山採山產打零工、自行借貸,也不願意麻煩人,直到奶奶幾次摔倒、腳受傷,漸漸無法去打零工,加上老爺爺的生活漸漸無法自理,奶奶要照顧很吃力,才正視需要協助。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社工師吳承澔指出,在地安老是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慈濟持續投入關懷長者的行列,同時在行動中奉行「希望友善」目標,也期盼為兩位長者帶來每日生活的希望與幸福感。

Read More

板郵關懷社會 i郵箱書寶愛心捐書助公益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春期間除舊佈新,為響應知識環保做公益,郵局攜手書寶二手書店共同舉辦「i郵箱書寶愛心捐書助公益」活動,讓民眾處理家中不再閱讀的書籍,省事又放心。 板橋郵局指出,透過i郵箱寄書,郵資享優惠且24小時無接觸的自助服務,讓二手書繼續傳遞知識與感動,贈與伊甸基金會、勵馨基金會、愛盲基金會、財團法人流浪動物之家基金會…等八個長期合作的社會福利團體,讓愛心適得其所。 板橋郵局表示,寄書手續簡便,捐贈者在書寶網站輸入手機號碼後產生書單,列印或手寫資料貼在箱外,然後前往i郵箱據點寄包裹,可避免潛在交叉感染風險,是民眾「防疫」最佳選擇。為便利付費,i郵箱提供郵政金融卡、電子票證(悠遊卡、愛金卡及一卡通)及LINE Pay Money等支付服務,操作簡易便利,為民眾創造智慧用郵新體驗。

Read More

助弱扶貧!聞哲基金會連3年獎勵新北小衛星家戶

聞哲基金會連三年獎勵新北小衛星家戶,包含孩子和家長。(新北市社會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以「教育創新‧助弱扶貧」為宗旨的財團法人聞哲全人教育基金會,於19日頒發獎助學金給新北市小衛星服務家戶,共有73名兒少、58名家長獲獎,總計3年來已頒發獎勵金39萬3,000元。此外,基金會還與市府社會局和教育局合作,對小衛星課後照顧單位推出增能獎勵計畫,鼓勵兒少多元學習,家長正向思考,以培育「兒少不一young、家長尚介讚!」新北市社會局長張錦麗和教育局長張明文連袂參加頒獎典禮,對於基金會的熱心公益表達感謝。 張錦麗表示,新北市運用好日子愛心大平台民間善款,成立許多小衛星,因為會來參加小衛星課後照顧的都是家庭經濟較弱勢者,感謝聞哲全人教育基金會結合相關資源來獎勵。張明文則說,基金會不僅鼓勵孩子,也鼓勵了家長。 聞哲全人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連素株表示,該基金會是她先生李怡哲於2013年所創辦,她先生熱心公益,認為教育是脫貧的基礎,只要孩子想讀書,就應該全力支持,而且不以學業為單一,包含其他品德、情緒等全人教育。 在家樂協會小樹苗班的家長王智玉說,她單親帶一個9歲的小女兒租屋於新莊,因小女兒罹患合併型過動症(ADHD),情緒容易失控,只要接到學校或安親班老師電話,就必須趕往協助處理,因此工作場合必須距離10分鐘以內的車程,經常被老闆說:「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感謝新北市成立小衛星,讓孩子有課後照顧去處,以及聞哲基金會的鼓勵。 另在好巢社區兒少福利推展協會的小恩,從小因父母離異,由祖母獨自扶養他與哥哥,兩人也都罹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小恩現就讀國三,在校常面臨學習適應不良,幸好在協會培讀班中受到照顧,目前學會電腦、繪畫等課程,這次也獲得MQ不一樣獎項的鼓勵。

Read More

國際扶輪社捐贈秀林等三處牙醫療站治療椅

國際扶輪社捐贈秀林、萬榮及卓溪等三處牙醫社區醫療站牙科治療椅,守護花蓮偏鄉民眾健康。(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中央健康保險署為提升偏遠地區醫療資源,強化牙醫偏鄉社區醫療站的設備,由國際扶輪社台灣三五0二地區捐贈三台牙科治療椅,分別予花蓮縣秀林、萬榮西林及卓溪等三處牙醫社區醫療站,昨日於秀林鄉秀林村多功能集會中心舉辦捐贈儀式。 健保署長李伯璋以預錄影片方式感謝全體願意投入偏鄉提供醫療服務的牙醫師表達敬意,也感謝國際扶輪社為提升偏鄉民眾牙齒健康所做的貢獻。該捐贈儀式由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長李名玉代表李署長致贈感謝狀。 花蓮縣由於幅員狹長,長期以來牙醫醫療資源不足的地區有壽豐鄉、豐濱鄉、萬榮鄉、秀林鄉、卓溪鄉、瑞穗鄉、新城鄉、光復鄉、富里鄉、玉里鎮(河東地區)及鳳林鎮共十一處,其中萬榮鄉、秀林鄉、卓溪鄉、瑞穗鄉等四鄉鎮已設置牙醫社區醫療站,由二十多位花蓮牙醫師輪流排班提供牙科醫療服務。 社區醫療站服務時間為秀林鄉、瑞穗鄉每周一到五(全日);萬榮鄉西林每周一到六(全日);卓溪鄉每周二、四、五(全日)。經由此次國際扶輪社協助更新牙科治療椅設備,應可提供民眾如至診所或醫院的就醫品質,若民眾有牙齒保健需求,歡迎就近前往,多加利用。  

Read More

高醫大校友邱良進伉儷捐福祉車照顧弱勢

高醫大校友邱良進及馮貞芬夫婦捐福祉車,嘉惠南高雄區域行動不便的弱勢朋友。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長照需求增加,高醫大校友邱良進及馮貞芬夫婦16日捐贈一輛「福祉車」給小港醫院,在高雄市國際蘭馨交流協會見證下,由郭昭宏院長代表受贈表示,邱良進校友實踐「取之社會用之於社會,以長照回饋社會」,嘉惠南高雄區域更多行動不便的弱勢朋友。 邱良進除了是高雄醫學大學校友,同時也是國際獅子會的總監,經營著五家診所及三家藥局的執行長,不但是成功的醫管人才,對於母校事務與照顧學弟妹更是不遺餘力,為高醫醫管資系整修電腦教室,捐贈高雄醫學大學在地關懷車及高醫醫療巡迴車、旗津醫院長照福祉車,心地善良,愛心滿溢。 邱良進表示,高醫體系近年來服務範圍不斷地擴大,南高雄有小港醫院提供優質照護,聽聞小港醫院於高雄林園區設立日間照顧中心,因此與太太及院方討論後,決定捐贈乙輛福祉車,行動不便者不需要費心地離開輪椅進入車內,只需輕鬆幾個按鈕,就可以完成一趟安全無虞的交通接駁,小港醫院可協助家屬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提供更佳長照服務品質。 小港醫院郭昭宏院長說,近年來長期照顧需求增加,本院成立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串聯從家庭、居家、社區到機構式照顧的連續性多元照護系統,並提供咀嚼照護、復能照護等,特別感謝邱良進賢伉儷捐贈福祉車讓長者們獲得更好的長照就醫服務,將愛遍及南高雄各角落。

Read More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救護背心350件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嘉義縣消防局救護背心三百五十件,由消防局長呂清海代表受贈。 (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嘉義縣消防局救護背心三百五十件,由消防局長呂清海代表受贈。 此次捐贈之多功能救護反光背心,加強了反光貼條,能調整寬度,還有多個功能性口袋與透氣設計,將配至於本縣各鄉鎮外勤消防同仁使用,讓第一線執行緊急救護勤務過程中有較佳的辨識度、安全性與舒適度,不僅保護消防同仁,也保護需要護送的傷(病)患。 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位於高雄市前鎮區,於民國一0五年由善心人士張淑儀理事長所創立,主要的贊助單位為永旭保險經紀人公司。該協會全心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於一一0年四月十六日捐贈本局阿里山分隊消防警備車一輛。     感念消防同仁救災救護辛勞,深覺消防救護過程同仁安全重要性,本次又再捐贈救護背心三百五十件予全縣各外勤消防人員,相信此多功能的救護反光背心將可大幅提升救護效能及強化執勤安全。 消防局表示,穿著整齊的救護服裝是消防救護人員專業度的象徵,亦可提升民眾信任度,此款多功能救護反光背心顏色鮮明反光效果良好,輕巧且散熱效果佳。 這次高雄市永旭希望工程慈善協會捐贈救護背心,對於救護次數不斷增加的嘉義縣,著實為一大助力,也期盼此次捐贈儀式能發揮拋磚引玉,號召更多民間企業、宗教、團體,為消防及縣民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19扶輪社辦音樂會 募款助學

東南扶輪社等十九個扶輪社二十日下午於台南文化中心舉辦慈善音樂會,款項將協助弱勢學子學習不斷電、打開生命的窗口。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東南扶輪社等十九個扶輪社二十日下午三點三十分於台南文化中心舉辦慈善音樂會,募款所得將協助七所小學、約四百名學童及慈光心智關懷協會慢飛天使,讓他們學習之路不斷電,打開生命的窗口。 承辦單位東南扶輪社社長彭韻錚表示,透過教育可以為弱勢學童培養軟實力,近年來疫情讓人心不安,透過展演,希望凝聚人心,讓音樂藝術成為溫暖人間力量。 音樂會籌募款項將協助台南市喜樹、後港、新南、大內、中洲、石門、屏東佳義等共七所小學、約四百餘名學童及慈光心智關懷協會慢飛天使的各項學習經費。 音樂會表演陣容堅強,包括亞太胡琴樂團、震聲文化藝術工作室合唱團與管弦樂團、台南二中合唱團等八個音樂團體、近三百人協力演出,台南地區國中小也有近三十位校長參與。 彭韻錚指出,音樂會內容涵蓋多元含中西音樂交融、器樂人聲層疊、學子成人同台、大師同好聯袂,希望透過音樂,洗滌所有人身心靈。 慈善音樂會由二0二一至二二年度國際扶輪3470地區台南東南扶輪社發起,東區、南區、西區、安南、鳳凰、東北、成大、赤崁、億載、夢時代、新世代、夢傳城、幸福、大員、台北金鷹、菲律賓馬尼拉聖米格爾、東南扶青、佳里扶青等十九社主辦,希望各界大手攜小手,踴躍參與這場音樂饗宴,讓愛獲得迴響,售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Read More

新春虎哩幸福 中嘉寬頻結合社區助學榮光孩童

(中嘉寬頻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農曆年節,孩童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領紅包,今年中嘉寬頻新視波有線電視特別偕同永和區里長聯誼會及永和區里長聯誼會顧問團,一起在歲末年終準備了助學紅包攜手做公益、關懷在地弱勢的孩童。期待藉由在地媒體的號召力讓這份愛擴大,讓更多地方團體能一起關心地方上需要幫助的單位,讓社會上多點溫暖。 永和區里長聯誼會會長許承煬、永和區里長聯誼會顧問團團長胡維新及中嘉寬頻新視波有線電視28日一起到榮光育幼院送幸福。準備了幸福物資,有水果、保久乳、餅乾及助學金等。許承煬表示,這次特別準備新春助學紅包給榮光育幼院中的院童,希望每個小朋友能夠在學習上更進上一層樓,讓這新春助學紅包給院童們一個暖心的幸福感,同時也提供院方新春年菜加菜金,讓院童如果因為疫情的關係無法回去和家人團聚,農曆年節在院中也可以享用到團圓菜過個好年。 (中嘉寬頻提供) 榮光育幼院董事長陳麗珍與院長許華慧也特別感謝中嘉寬頻新視波有線電視、永和區里長聯誼會及永和區里長聯誼會,在農曆年前給予院方的愛心關懷,學童收到助學紅包都很開心,另表示社會愛心捐款部分現在也可以透過榮光育幼院官網(www.gloryhome.org.tw/)直接線上捐款。 (中嘉寬頻提供) 中嘉寬頻新視波有線電視總經理徐雪玲表示,中嘉寬頻長期關懷在地弱勢族群,除了每年都有提供中、永和區低收入用戶免費收看有線電視的優惠外,針對經營區內弱勢孩童,今年也特別邀請永和區里長聯誼會及永和區里長聯誼會顧問團一起加入這次關懷弱勢學童的行列,感謝社團加入我們的愛心公益,活動募集到超過十萬的物資投入歲末年終送暖的活動,真的很開心以在地媒體的力量將這份愛擴大,藉由這次公益活動來點燃大眾對於地方上弱勢學童的關懷,給地方上弱勢學童多一點點關心和照護,讓這群未來的國家幼苗能夠有更好的發展。

Read More

籌措助學金 北家扶郵局擺攤

北家扶廿四與廿五日連續兩天在新營郵局義賣助學。(北家扶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近日疫情再度爆發,北台南家扶助學金告急,社工相當擔心家扶能否續發助學金?為籌措助學金,北家扶廿四與廿五日連續兩天與台南郵政總局合作推出「集小愛成大愛」助學義賣。新營郵局經理但火貴除發動員工購買外,也籲請民眾支持家扶的義賣活動,協助兒少安心向學。 北台南家扶主任莊淑惠表示,十分感謝郵局對公益行動的相挺,除提供場地,並熱烈捐助義賣品。今年郵局並推出以i郵箱邀請民眾一起捐物資,送南北家扶義賣,但南熱北冷,幸有PG美人網捐贈淑女包一千個、聯鴻興業捐贈睡墊、便攜式坐墊、瑜珈柱,後壁殷老闆捐五十組良耜米及民眾陸續捐贈的小家電、文具、生活物資等,期能帶動現場買氣。 受惠於助學希望工程的家扶陳姓學子,現就讀成大外文系四年級。她父親去年剛過世,家計全賴越南籍的母親扛著,生活清苦,每逢新學期註冊也是母親最頭痛的時刻,陳同學十分感謝助學人的相助,才讓她能有就學的機會,她也一直保持著優異的成績,培養著自己的軟實力,即將完成學業的她,期待畢業後能減輕媽媽的負擔,也盼著日後有更大能力時能回饋社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