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子弟戲文化節傳統戲曲展演 跨區北管軒社繞境拜廟

新北市「2024林口子弟戲文化節」記者會宣布將在11月23日於林口竹林山觀音寺殿前廣場隆重登場。 (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南北管戲曲傳承最重要的展演「二0二四林口子弟戲文化節」將於十一月廿三日在林口竹林山觀音寺殿前廣場隆重登場,當天將由軒社陣頭分二路線遶境,把節慶熱鬧氛圍帶進街頭巷尾,現場還有百支嗩吶齊鳴,氣勢磅薄。十一日記者會中並安排林口樂林園演出「探五陽」,展現林口薪傳文化的特色。 林口區長廖武輝表示,南北管戲曲傳承日漸稀少,林口仍堅持保有並默默耕耘,希望透過一年一度的子弟戲文化節活動,持續傳遞呈現在觀眾眼前,廿三日活動當天除區域遶境外,還有舞台展演、親子趣手作觀世音創意彩繪、捏麵人及祥龍包等市集攤位體驗,還結合在地商家、青農文化行銷推廣,邀請大小朋友造訪林口。 新北市「2024林口子弟戲文化節」昨日開鑼宣布將在11月23日登場。 (記者吳瀛洲攝) 林口子弟戲文化節自民國九十八年舉辦至今邁入十五個年頭,今年特別邀請淡水南北軒、板橋潮和社、新莊新樂園參加,與林口在地樂林園、洪福社、復興社、福樂社、悅樂軒等兵分二路繞境;並由在地嘉寶國小學童登台演出戲曲「誰是大王」外,更有傳承近百年的林口樂林園演出「探五陽」。 新北市「2024林口子弟戲文化節」將在11月23日登場,在地軒社樂林園將演出「探五陽」展現林口薪傳文化特色。 (記者吳瀛洲攝) 竹林山觀音寺董事長蔡煌明表示,竹林山觀音寺長年投注資源與經費積極推動在地的藝文推廣,一0七年「竹林山觀音寺巡迴觀音媽過頭」獲列為新北市定民俗、一0八年樂林園列為新北市北管戲曲保存文資團體,希望將子弟戲延續下去,讓更多年輕人認識傳統文化。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明清玉器官器之分享

張兆勳 作者介紹:張兆勳先生現為玉翫雅集玉協會常務監事;玉翫雅集與本會為姐妹會,繼前次介紹其收藏的過程,此次再與讀者分享玉器的收藏。 現任: 1、兆禾堂堂主。 2、玉翫雅集玉協會常務監事暨玉器審查委員。 自行出版: 兆禾堂玉器專輯。 協助出版及展覽: 1、唐宋遼金元玉器專輯。 2、明代玉器專輯。 3、台南市文物協會歷年定期展覽。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從小耳濡目染,也傳承長輩佩戴著玉器的習慣。身上佩玉,舉手投足間含蓄沉穩,溫潤內斂,散發出一種魅力無窮的氣息。 明清時期短短的540多年,玉器的品項繁複,不論是仿古或是新創,都可以看到諸多製作精美的作品。於是思慮許久,個人從市場流通的明清官器著手,即明代的帶板及清代的翎管。 明代帶板之認識及挑選 目前所見最早完整的玉帶板,應該是北周時期,驃騎大將軍若乾雲墓一套八環玉帶,是修建陝西咸陽機場所發掘的。其後唐宋時期玉帶開始盛行,唐代將玉帶定為官服專用,帝王御用約在13枚,臣子是12枚以下⋯⋯宋代承襲這樣的制度,一直到明代才定制為20枚。 明代帶版的製作工藝,可以分為寶帶、包金的玉帶(也就是包含鎏金銅托的玉帶)、雕花式玉帶(鏤空)、還有素面玉帶四種。明宮史中記載,冬則光素,夏則玲瓏,所謂的光素,就是素的帶板;玲瓏,推斷應該是指透雕的圖案。此外,文武官員朝服革帶,因為階級不同而有所差別,一品玉、二品犀、三品四品金、五品銀鈒花、六品七品銀、八品九品鳥角。 明代帶板相當多樣性,大致可以分為: 1、瑞獸,比如說龍、飛龍、麒麟、斗牛、魚龍⋯ (圖一及二)。 圖一:兆禾堂藏龍紋桃形帶板。 圖二:兆禾堂藏魚化龍紋桃形帶板。   2、動物,比如說獅子、鹿、綬帶鳥、仙鶴、蝙蝠、魚、昆蟲⋯⋯ (圖三)。 圖三:兆禾堂藏雲鶴紋帶板。   3、人物,比如說仙人、神祇或是童子⋯⋯ (圖四)。 圖四:兆禾堂藏胡人戲獅紋帶板。   4、植物,比如竹子、牡丹花、蓮花、蘆草等的圖案(圖五)。 圖五:兆禾堂藏卍字花卉紋帶板。   5、文字,比如說喜、壽、萬字紋等⋯⋯ (圖六)。 圖六:兆禾堂藏卷雲紋五喜帶板。   6、複合型,有動物、人物、五毒、八寶或是植物、文字等,同時出現在一個平面的圖案上(圖七)。 圖七:兆禾堂藏雲龍紋鉈尾。   以下介紹個人收藏的嬰戲鬥雞紋帶板(圖八及九)。鏤雕著三層工藝,典型嬰童,面貌寬額,半目形眼,直鼻細口,心形髮髻,長衣肥袖,童子的頭形較圓且與身體的比例較大。 圖八:兆禾堂藏嬰戲鬥雞紋帶板。 圖九:嬰戲鬥雞紋帶板拓片。   七嬰分為二層,上層三位或放著風箏、或騎著木馬、或玩著雜耍,下層四嬰則是戲舞著鬥 雞,兩嬰督促雙方的鬥雞攻擊對方,一嬰似拿著飼料,一嬰逗弄著自己的鬥雞,整體畫面呈現了明代的民間生活風格。背面童子皆有打窪,展現較為精美的製作。 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馴養鬥雞最古老的國家之一,鬥雞的文字記載始見於春秋時代的左傳。兩漢以前,鬥雞主要是皇室貴族的玩物,到了唐代才盛行於一般平民百姓。宋元時期此風仍盛,直到明代因為鬥蟋蟀開始風行,鬥雞的風潮才開始逐漸轉弱。而據傳無論是鬥雞或是玉器上常見的蹴鞠活動,其實都跟賭博有關。 鬥雞的圖像多出現於古書畫或瓷器的表現中,在玉器上較為稀少。此件嬰戲帶板充分呈 現了中國明代生活氣息,應是一件研究明代時代風格很好的作品。 清朝翎管之認識及收藏 小型玉雕能展示工匠的鬼斧神工,他們為一顆細小的玉石賦予無限細節及生命力,翎管即是如此。形制長約二寸,為中空管狀圓柱體,頂端有個扁平的小鈕,便於縫綴於帽頂,羽翎插入管中,飄於腦後。翎管是清王朝特有的產物,隨著冠制的改革而誕生。清朝一開始便徹底改變了從宋、元、明一直傳襲的高冠制度,而以禮帽來替代。 清王朝等級森嚴,講究「辨穿戴,昭品位」,強調官員要從穿戴服飾上就能辨別出品級大小。官帽上的翎管材質多樣,大多用白玉、翡翠、碧璽、琥珀、象牙、水晶、琉璃、瓷、銅等材料製成。 圖十:兆禾堂藏白玉喜字翎管。   個人較喜歡制式規矩的,型狀端正飽滿,橋鈕立體,尾端的孔徑大。若有皮色,得自然優美。若有雕刻,字體端正減地陽刻,且符合時代風格(圖十~十一)。 圖十一:兆禾堂藏蝙蝠如意紋鈕翎管。   以前聽到翎管的故事,幾乎都是嘉慶朝和珅被抄家時,所抄出來的八百多個玉翎管,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今天就來聽聽另一個,年羹堯向雍正皇帝「撒嬌」的故事。 大致是說雍正繼位年羹堯得寵,皇帝賞賜了數個琺瑯質地翎管(圖十二)。估計那時候,翡翠與白玉翎管尚未是什麼稀罕物件,反倒是燒製的宮廷琺瑯翎管較為稀罕。   圖十二: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粉彩瓷翎管。   雍正二年二月年羹堯謝皇帝賞賜的奏摺中寫道:「臣伏覩賭琺瑯翎管,製作精緻,顏色嬌麗,不勝愛羨,謹繕摺恭謝天恩,更懇聖慈,如有新制琺瑯物件,賞賜一二,以滿臣之貪念。」絕就絕在這個「臣之貪念」上。 後來雍正御筆在「貪」字旁邊畫了紅圈,並且硃批道:「琺瑯之物尚無暇精緻,將來必造可觀。今將現有數件賜你,但你若不用此一『貪』字,一件也不給你,得此數物,皆此一字之力也。」面對年羹堯的「撒嬌」,雍正一字點破,可見當時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已經到了無可附加的地步。 只可惜年大將軍得意忘形,沒過多久便領了九十二條大罪,在獄中自裁了。聽故事歸聽故事,琺瑯系列的宮廷器一件難求,和珅的頂級翠玉也不知去向,倒是玩玩還不難擁有的和闐白玉,滿足一個小小的「貪」念。 以下繼續分享自己的收藏故事,清代佛像如意翎管 圖十三:兆禾堂藏佛像如意翎管。   (圖十三及十四)。頂上橋首兩側有如意紋飾,在如意下、祥雲之上,雕刻一尊法相尊嚴的釋迦牟尼佛。佛教中諸多神佛菩薩主要乃以姿態、髮髻或是配飾及手印來判別,此尊佛像的特徵即在於盤坐、肉髻、螺髮及手印。依據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記載:「肉髻相,乃佛三十二相之一。」指佛頭頂上骨肉隆起,其形如髻,為尊貴之相。後世多以此為依據或為畫像或雕像,稱為肉髻相。 圖十四:佛像如意翎管拓片。 在記載的釋迦牟尼佛有五種手印,分別為禪定印、觸地印、轉法輪印、與願印及施無謂印。此翎管上所刻紋飾則為廣泛使用之禪定印,以雙手平伸,手心向上,通常右手在上,兩拇指指端相拄(ㄓㄨˇ)交互疊放於兩腿間。禪定印是端坐在殿堂之上的佛陀最常結的手印,它代表著冥想和入定的狀態。 而在翎管上端刻有寶蓋。寶蓋在佛法上,象徵佛法張弛自如,遍覆眾生,使眾生免於苦惱、染垢,遠離一切魔障。《大寶積經》曾描述信眾以寶蓋供養,表達誠敬皈命之意。另在道教上我們也可以常看到三寶佛,在中間者即娑婆世界之教主釋迦牟尼佛坐像,與此翎管上的佛像相同。將之佩掛於胸口前,深感氣定神閒佛力無邊! 回顧收藏的歷程,及欣賞撫摸它們時的悸動,實乃人生的一大享受啊⋯⋯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39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浩南哥攻雄蛋 組限定版五堅情

港星鄭伊健(中)23日將在高雄巨蛋開唱,找來男團「五堅情」擔任嘉賓,成員賴晏駒(左)、陳零九(左2)、黃偉晉(右)、婁峻碩(右2)相當期待,直呼人生成就解鎖。(八大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港星鄭伊健將於23日在高雄巨蛋開唱,將和婁峻碩、陳零九、黃偉晉、賴晏駒組港台限定版「五堅情」,4人期待與鄭伊健同台,直呼人生成就解鎖,也許願可以一起合唱「極速」。 鄭伊健將到高雄巨蛋舉辦首場個唱「HERE&NOW鄭伊健演唱會2024高雄站」,他先前來台宣傳時,就曾和婁峻碩、陳零九、黃偉晉、賴晏駒一起錄製節目,再加上跟婁峻碩因為一起合拍戲劇而成為好友。惜緣的鄭伊健決定趁這次來台開唱「再續前緣」,並給歌迷們一個驚喜,也促成台港音樂圈合作。 而原本的「五堅情」因為邱鋒澤個人巡演撞期不克前來,造成「5缺1」局面,讓鄭伊健開玩笑說:「我是暫時的新團員,請多多指教。」屆時5人將在高雄巨蛋合組港台限定版「五堅情」,邱鋒澤也表示「心與大哥及夥伴們同在!」 對於能擔任鄭伊健高雄巨蛋演唱會嘉賓,婁峻碩、陳零九、黃偉晉、賴晏駒直呼是解鎖人生成就。婁峻碩開心表示,「本來要買票去聽演唱會,結果做夢也沒想到大哥(鄭伊健)竟然會邀請我們去當嘉賓,對我們來說太驚喜、太感動」。婁峻碩還透露上次鄭伊健來台宣傳上節目時,其他三人有跟鄭伊健合唱粵語歌〈友情歲月〉,唯獨自己沒跟他唱到歌,也因此特別期待這次同台,「如果有機會的話,很希望可以跟大哥一起合唱經典〈極速〉!這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之一,許願能夠圓夢!」 為準備台灣首場個人演唱會,人在香港的鄭伊健已閉關投入彩排練唱,希望以最好的狀態在高雄巨蛋演唱會與歌迷相見。

Read More

凍齡熱舞 姐姐台東放火 大秀腿功

「嗨!出發吧來台東」演唱會9日在台東海濱公園登場,謝金燕壓軸演出,嗨到最高點。(東縣府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嗨!出發吧來台東」演唱會9日起一連兩天熱力開唱,歌手謝金燕、盧廣仲、彭佳慧等人打頭陣登台,成為振興東部秋冬觀光第1棒,寵粉的謝金燕除了勁歌熱舞外,還特地準備限定禮物送給在場觀眾。 「嗨!出發吧來台東」演唱會9日在台東海濱公園正式開唱,吸引數萬名樂迷們到場聽歌,9、10日2晚共邀請13組超強卡司,10日第2晚演唱會,則由林宥嘉、babyMINT、萬芳、吳克群、動力火車、羅志祥及Energy接力登場。 電音天后謝金燕首日壓軸演出,凍齡有術的她熱舞展現完美體態,更對台東粉絲熱情喊話:「come on!台東!」,氣氛嗨到最高點。 謝金燕笑問:「看到姐姐開不開心?」逗得台下觀眾回以熱情尖叫聲,演唱會中她特別把抒情歌「月彎彎」改編成EDM版本,接著演唱「含淚跳恰恰」、「練舞功」等歌曲。除了演出,謝金燕也把握這次到台東的時光,趁機品嘗許多道地美食。 金曲歌后彭佳慧則一連飆唱「相見恨晚」、「大齡女子」、「舊夢」,讓現場樂迷們跟著大聲唱和。她親切地與台下話家常,也呼籲大家在台東好好旅行放鬆一下。

Read More

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臺灣巡展邁進高雄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看見「一起」的純真

送給大興安嶺的禮物-喻子衡-11歲-遼寧鐵嶺。(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繼新北、花蓮之後,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少兒美術大展臺灣巡展季高雄正式開展!高雄展在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展覽自9日起至15日止,與正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展出的北京巡展兩岸呼應聯動,以多彩童畫為初冬時節帶來加倍溫馨。 我的全家福-陳雯兮-5歲-湖北宜昌。(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大展舉辦十五年,累計徵集近30萬件來自大陸31個省區市和臺港澳地區的青少年作品,往返兩岸16座城市、舉辦80餘場巡展、參觀人次超百萬,已成為連接海峽兩岸成千上萬青少年一起成長、互相交流的重要平臺。 我和龍-張允諾-7歲-北京。(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本次展覽以「一起」為主題,臺灣孩子們邀大家一起參加原住民活動、慶豐年、玩扯鈴;大陸孩子邀您去新疆摘葡萄、去福建暢遊兩岸燈會、去四川探尋古蜀文化,展出百餘幅畫作,不僅呈現了海峽兩岸及港澳、馬來西亞等地華人地區青少年不同的心聲與願望,更為民眾帶來豐富多元的藝術體驗,打造以藝術聯通兩岸的「童畫天地」。 兩岸燈會-陳芊語-9歲-福建廈門。(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本次展覽得到中華文創發展協會、高雄市兒童美術教育學會、臺灣中華日報的大力支持。高雄展後,大展將繼續舉辦香港巡展,敬請期待。 讓我們一起慶豐年-李芷柔-11歲-台灣高雄。(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新一屆大展以「生命」為核心詞,作品徵集正在進行中,歡迎兩岸青少年踴躍投稿,詳情請上活動網站(http://www.chinaart.net/)或洽中華日報。 一起摘葡萄-高籽沐-9歲-新疆烏魯木齊。(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一起祈福-張齡心-10歲-馬來西亞。(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難忘的原住民活動-陳品橋-10歲-台灣台北。(廈門雲揚天際文化機構提供)

Read More

一村喜事之回娘嘉 重溫70年代氛圍

王偉忠領軍沉浸式舞台劇《一村喜事》「回娘嘉」演出。(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文化局8日起一連2天邀請王偉忠監製的「《一村喜事》之回娘嘉」,由湯志偉及羅美玲演出眷村主題沉浸式舞台劇。劇中以民國68年為時代背景,運用嘉義舊監獄宿舍群戶外廣場實景,舉行一場有笑有淚的露天婚禮,所有觀眾都是新人邀請來的嘉賓,在愛國歌曲、西洋音樂,以及劉文正、鄧麗君的歌聲中,帶著觀眾重回70年代氛圍,體驗1970年代眷村嫁女兒的喜悅與不捨。市長黃敏惠邀請市民觀賞精彩演出,體驗舞蹈、特技、相聲與戲劇,還有特別的沉浸式互動橋段。 「《一村喜事》之回娘嘉」由嘉義市眷村第二代王偉忠監製,他同時也是嘉義市優秀且具代表性的知名人物,此次他所帶領的金星文創製作有限公司將眷村喜事搬回「娘嘉」盛大舉辦,帶領觀眾搭乘時光機快樂回到1970年,現場也看到很多昔日眷村的村民帶著祝福入場欣賞演出。

Read More

2024湖光山色藝術季獻演歌仔戲《青白蛇 ‧ 緣》 刻劃人與妖細膩情感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年度藝術饗宴《2024湖光山色藝術季-秋季公演》11月9及10日一連兩天由歌仔戲學系學生演出《青白蛇 ‧ 緣》。有別於傳統《白蛇傳》劇情,這齣熱鬧的文武戲特別跳脫框架,融入現代性別議題,深入探究人與妖情感心理,相當耐人尋味也極具啟發性。 《青白蛇 ‧ 緣》編劇為擅長創意新編的邱佳玉,導演為獲獎無數,騎金馬敲金鐘的歌仔戲全方位編導演員趙美齡老師,音樂設計則為傳藝金曲獎及廣播金鐘獎得主陳歆翰,以及周煌翔老師,主創陣容堅強。 歌仔戲學系主任陳孟亮指出,從遊湖借傘、端陽驚變、水漫金山到斷橋,《青白蛇 ‧ 緣》是一齣跨四季的愛情故事,更是一齣著重歌仔戲傳統唱念做打的文武戲,相當考驗演員深厚的功底,不僅強調角色心理層面,刻劃性別議題及人妖情感考驗也是跳脫傳統框架的創意。 劇中的白蛇白素貞千年來長情仰慕身在塵世的救命恩人許仙,而在峨嵋同修的男青蛇,在修得人形後向白蛇告白,心各有所屬的雙方只能比武化解,而輸了的青蛇仍仗義化身丫環,護持白素貞下凡尋找許仙,本劇的特色就在於青蛇以生旦行當分別展現妖性及人性的考驗。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歌仔戲學系四年級黃柔薰自小於永樂國小學習歌仔戲,目前已參與蘭陽戲劇團的演出,主演劇中武白蛇;文白蛇由江伂琁飾演,陳柏臻及劉家熒則分飾男女青蛇,三人目前都是唐美雲歌仔戲團的習藝生,許仙由陳琳雅飾演,戲感十足的丑角鄭詩柔扮演隨從許瓜,繡花園劇團子弟兵陳書宴則與蔡宇倫分飾不同時空的法海。 飾演文戲白蛇的江伂琁說,首次嘗試穩重型的旦角是具有挑戰的角色,在情緒、身段上每個細節都有許多要琢磨之處,除了感情戲,也在長水袖功方面突破自己。飾演男小青的陳柏臻也在演出中,感受到青蛇對於愛情的執著,一步步見證自己所詮釋角色的內心世界。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這次舞台設計展現極簡現代古典美感,主責的藝文中心主任舒應雄說,舞台設計融入現代科技,像是遊湖船應用「萬向輪自走車」,輕盈遊移,展現唯美氛圍,並透過舞台佈景變換營造空間層次。燈光設計手法效果上利用影像投影至觀眾席牆面,打破劇場第四面牆,增加觀賞情境,讓觀眾有劇情的共鳴,有新鮮感卻不搶戲,是集結巧思的創意突破。 湖光山色藝術季緊接在11月23日及24日將由六系聯演改編自白雪公主的《森林七矮人》,讓觀眾新鮮體驗AI入戲的創意,劇中演員除了運用國語、台語和客語同台飆戲外,更有魔幻精靈的特技演出,是一齣創意滿滿的兒童戲曲。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客家戲學系將在11月30日壓軸演出唱功與做功兼備的《明妃》,由京劇國寶藝師曹復永老師與黃俊琅老師擔任導演、主排,為大四學生演員量身打造,展現出客家戲曲的傳承與活力,好戲不容錯過。

Read More

徐若瑄罹癌後「比以前還會唱」

徐若瑄傳罹癌消息後首次露面,出席代言活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藝人徐若瑄日前被爆出罹患甲狀腺癌,經手術治療、復健,如今已恢復正常生活與工作。8日是她傳罹癌消息後首次露面,她身穿寶藍色套裝,出席代言的按摩椅品牌活動,透露現在聲音都很OK,甚至比以前還會唱歌,沒有因為剛康復就因此減少工作量。 徐若瑄透露第一時間知道罹癌,因為醫學常識不足,坦言會擔心影響演藝工作,「但和醫生聊過後就安心了,開始找唱歌老師啊,復健呀,努力一段日子就完全OK了!」她表示,接受的是微創手術,沒有留疤的問題,但因肌肉纖維化的關係,發聲位置有變化,手術後首場演唱會是澳門,坦言在彩排的時候一度沒辦法好好的唱,找不到舒服的發聲位置,但正式來時就好了,笑說「覺得比以前還會唱!」 徐若瑄說,她並未因為罹病而減少工作,「因為是家族基因遺傳,早就有心理準備」,認為生活一樣要往前走,工作一樣得做,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放空、放鬆。 徐若瑄為品牌特別設置將頂級按摩椅結合精品咖啡高級創新休憩模式的「放空站」站台,笑說自己剛剛搶先逛完後,就想即刻包場帶公司團隊一起來全體放空。 近期正忙於宣傳最新電影作品《乒乓男孩》,再度發揮才女功力,為了電影創作並演唱主題曲〈接住我〉,透露自己「家庭生活一樣兩邊飛,忙碌但很充實快樂,喜歡維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徐若瑄認為,現代人壓力大,所以一定要有時間放空,平常就會送給許多藝人朋友按摩椅,哈林(庾澄慶)、魏如萱(娃娃)、柯震東、蕭敬騰、彭佳慧都收過她送的按摩椅。

Read More

A-Lin明年1月重返小巨蛋 嗨唱2場

《A-LINK WITH PASSENGERS–最終站》於明年1月17、18日一連兩天再返場台北小巨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曲歌后A-Lin8日宣布將以A-Lin 2025演唱會《A-LINK WITH PASSENGERS–最終站》於明年1月17、18日一連兩天再返場台北小巨蛋,與小怪獸們一起迎接小龍新年。 歷時5年的《A-LINK WITH PASSENGERS 》,陪伴大家走過疫情,遊歷亞、美、澳洲近50座城市,如今即將迎來盛大的畢業典禮,讓A-Lin也覺得既欣慰、又淡淡不捨,「希望大家以旅客身分再進一次小巨蛋,重溫我們精彩絕倫的旅課,畢業旅行囉~」 A-Lin隨演唱會南征北討,期間去了新、馬、澳、紐和美國,上月更挺進內蒙古,近期則將舉辦長沙站、天津站和紹興站,就將全心備戰台北小巨蛋,她神秘笑說,二度返場的最終站,除了有全新的舞台呈現,內容、曲目上更會有大幅更新,「做我的VIP旅伴,期待與你們相約台北小巨蛋,一個都不能少,不見不散!」 此外,最近A-Lin迷上泰拳課程,只要一有空檔就直奔拳擊教室,她憶及當時「只是想要動一動身體」,加上看到好友Matzka夫婦的po文「特別心動,就跟他們一起上了。」目前拳齡近兩個月,自認很認真,「只要一直有進步就好」她打上癮,還會找三五好友一起上課順便聯誼,「公主」戴愛玲是陪打第一名,「愛玲也是在我熱情邀約下,開始打拳。」 A-Lin 2025演唱會《A-LINK WITH PASSENGERS–最終站》將於2025年1月17和18日晚間7點半在台北小巨蛋盛大演出,門票訂於11月14日下午6-9點,A-Lin官網會員優先購票,11月17日上11點全面開賣,購票請洽「ibon官網」。

Read More

馮偉傑遇車禍心有餘悸 練唱當紓壓

      「辦桌二人」主唱馮偉傑1個月前才歷經連環車禍,日前為公益演唱會彩排練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挺過車關,演唱會重生!「辦桌二人」主唱馮偉傑1個月前才歷經連環車禍,日前為公益演唱會彩排練唱,首度露面,坦言至今仍坐車仍會緊張的隨時看著車窗外的道路動態! 馮偉傑即將在12月7日在台中市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行「永續愛相馮FOREVER公益演唱會」,這場為慶賀出道22週年的第9場個唱,正式進入倒數。日前剛自海外獲頒世界閩南語十大金曲獎殊榮,馮偉傑剛返台就為演唱會進行彩排練唱。 才經歷高速公路5車連環撞車禍,鬼門關前走一遭,首度露面,馮偉傑打起精神彩排演唱會曲目,由成名曲《今仔日》到破億點閱華語神曲《在心裡從此永遠有個你》,馮偉傑並開心搶先透露,演唱會將會演唱最新的華語新歌,請大家拭目以待! 除了專注投入練唱,特調製的護嗓神飲不離身,被問到目前最擔心的事,馮偉傑笑說:「最怕忘詞啦,其實我經常在舞台上忘詞,只是我都會巧妙急中生智的現場自創歌詞,之前都順利過關,但此次感覺特別緊張,可能前陣子遇到車關吧,至今仍無法平撫心情。」 此外,演唱會倒數,失眠來亂,每天只睡兩小時,頭皮猛冒紅疹,讓馮偉傑苦笑說,開唱在即已無退路,只能樂觀的每天把練唱當作紓壓來療癒自己。 「永續愛相馮FOREVER公益演唱會」門票於年代售票系統與四大超商同步搶購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