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相伴時光 兒長太快 林志玲難復出

演員林志玲現身參與第15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坦言為陪伴小孩暫不拍戲。(林志玲工作室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日前在美國紐約看秀和安海瑟薇相遇,東西方女神驚喜合照,引起熱議。林志玲日前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頒獎,被問到是否復出拍戲的話題,她坦言孩子的成長太快,目前還無法拍戲。 談起和安海瑟薇夢幻同框,志玲姐姐說,兩人私下小聊一番,林志玲形容安海瑟薇是「永遠的甜心」,也對安海瑟薇說:「我代表亞洲女孩們說,我們都好愛妳喔。」安海瑟薇笑回:「那有很多的人耶!」林志玲接著說:「是的,we all love you」。 而林志玲26日出席北京國際電影節和瑞士男星文森.培瑞茲一起頒發最佳男配角獎。再次站上電影頒獎舞台,是否會激起戲劇表演慾,林志玲表示,「演戲會要和兒子請假太久,我應該沒有辦法,孩子的成長太快了,我很珍惜陪伴他成長的時光。」 現階段林志玲除了長時間拍攝的影視作品,其他演藝計畫,她則是樂意嘗試;就算暫時不拍戲,她依然會力挺電影,「不一定是以演員身分,但會持續熱情地支持電影產業的發展!希望好的華語電影,能走入國際,發光發熱!」

Read More

BOSE 攜手陳芳語現身新竹大遠百沉浸體驗 與粉絲互動驚喜連連

  全球音響領導品牌 BOSE 二十七日於新竹大遠百一樓專櫃舉辦品牌記者會,邀請創作型實力女聲陳芳語擔任一日店長,吸引許多粉絲參與。(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全球音響領導品牌 BOSE 二十七日於新竹大遠百一樓專櫃盛大舉辦品牌記者會,吸引大量粉絲與消費者到場參與。現場邀請創作型實力女聲陳芳語(Kimberley) 擔任一日店長,親臨現場與粉絲互動、分享愛用產品,更現場獻唱多首代表作,將週末午後打造成結合音樂、科技與體驗的沉浸式品牌派對。 BOSE這次特別邀請陳芳語擔任「一日店長」,二十七日正好是陳芳語出道滿十三週年,她以「最貼近粉絲的方式」來到品牌現場,一登場即演唱全新單曲《花季》,將首發獻給BOSE,清亮嗓音搭配 BOSE 現場音響完美展現層次與穿透力,讓現場民眾大飽耳福。 活動中也進行了趣味互動遊戲「降噪實測挑戰賽」,邀請現場粉絲體驗 QC Ultra 降噪耳機的開關差異,在現場嘈雜的聲音中,由陳芳語比手畫腳挑戰猜歌名,現場笑聲與驚呼聲不斷,氣氛歡樂又具科技感。 此外,多款熱銷耳機與藍牙喇叭也同步推出活動價格,包含 QC Ultra、SoundLink Flex II、Smart Portable Speaker 等人氣產品,吸引眾多消費者駐足體驗與現場購買。 現場也開放 BOSE 系列產品試聽,包含 QuietComfort Ultra 消噪耳機、SoundLink Flex 藍牙喇叭、智慧家庭劇院組等全系列產品,耳機部分更推出亮眼新色「絳梅紫」,吸引不少民眾前往體驗,親耳感受清晰人聲與飽滿低頻的立體音效。 活動最後安排限量購買者與陳芳語的「一對一合影」環節,讓粉絲不僅能帶回夢幻音場設備,更留下與偶像難得互動的回憶。有幸成為首位購買劇院組的粉絲,除了合照,更獲得芳語親筆簽名,現場驚喜不斷。 BOSE 業務行銷經理曾名緯補充:「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盛會,更是品牌與消費者真實互動的時刻。我們希望透過每一次現場活動,讓大家認識 BOSE 在技術與設計上的細膩與創新。」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宣德爐的「線描爐式」與宣德爐的「圖版雅賞」

文:盧陽正 圖:王昭能 作者介紹 :盧陽正(正陽廬主人),曾經是媒體工作者,專職出版社編務,目前擔任台南市文物協會理事。閒時醉情於明清時期銅製文玩珍品,凡三十餘載,收藏宣德爐、佛像與文房雜項等頗具心得。 宣德爐爐譜有三種版本傳世,姑且不論其年代與編撰真偽的考證爭議,這三本官方記載的書籍,分別是《宣德彝器譜》(三卷譜)、《宣德鼎彝譜》(八卷譜)、《宣德彝器圖譜》(廿卷譜)。 《宣德彝器譜》三卷譜是最早、最簡要的版本,共分上、中、下三卷,據稱是宣德年間工部尚書呂棠等奉敕編次。 《宣德鼎彝譜》八卷譜則是明宣德年禮部尚書呂震奉皇命率人編撰,此書於清乾隆時期被收錄在《四庫全書》,書中還附有明代項元汴的《宣爐博論》。宣德爐也因為官方文獻的著錄,確立其宮廷禮器的歷史價值。 廿卷譜除了涵蓋三卷譜與八卷譜的文字內容,還增加了宣德爐式的線描圖形,有圖八十三幀,給喜愛宣爐一目瞭然的比對範樣。 本期「古董藝術專刊」特別選定坊間常見流傳,較為宣德爐朋友喜愛的爐式,藉「宣德爐」實樣圖式與爐譜文獻的「線描爐式」作密切連結與對照,給有興趣的朋友作參考。 蚰龍耳鑪「款式典雅為諸鑪之冠」 蚰龍耳鑪款式出宋代定瓷,鑪口微澆薄,圈足稍飛出分許,鑪耳彎曲如蚰蜒,概稱蚰龍耳。十二鍊精銅鑄成,明宣德皇帝以其「款式典雅,為諸鑪之冠。」置之書房如潛龍之態朝夕相伴。 蚰龍耳爐係宣德爐最具代表性的形制,好爐傳世甚多。此爐歴經歷史歲月的痕跡,表面包漿瑩潤,色古樸,香煙墨漬自然流佈,器形沉穩莊重,做工極其精緻。銅質厚重密實,持之墜手,叩之聲如洪鐘,誠佳器也。 天雞首鼓鐓爐 《 廿卷譜 》照宋東青瓷鼓墩鑪款式,八鍊精銅鑄成,本身蠟茶色(係黒帶黃白),不施金彩。 《 八卷譜 》鼓墩鑪仿「古器圖」式,深藏金紙色,供旗纛廟諸神。 《 三卷譜 》:補鑄獸面三足鼓鑪,藏經、棠梨二色,度量較大,進入內藏庫備用。 鼓鐓形制圓腹飽滿,大小比例適中,鼓鐓造型逼真。口沿平整內縮,鼓腹上下沿起弦紋,中間環飾兩排綿密小鼓釘,完全呈現鼓鐓之美。 鼓鐓兩側天雞首古樸典雅,下承三只外撇小扁足,形同鼓鐓支架,縱使鼓聲震天響,鼓身仍倍感平穩。 蜡茶皮殼包漿亮澤潤紅,雪花金隱然閃爍耀眼,呈現炫爛風釆。 冲天耳三足乳鑪 仿宋瓷,冲天耳鑪又稱朝天耳鑪、乳足鑪。位置在鼎口上面左右兩邊,半圓形稍尖,也有末端是扁方形的,寓意「敬天法祖」,此為皇帝即天子之職責,宣德皇帝以之置於乾清宮等議政殿堂,任何神佛,書齋廳堂,均適供此鑪。 此冲天耳爐滿佈雪花金,質地精純,爐沿豎著挺拔雙耳,對應爐底線條規整的三乳足,形成唯美幾何比例,美哉斯爐! 雪花金戟耳爐 金銅交融的雪花金工藝是大明宣德爐鑄作的一大特色,《三卷譜》記載:????給刑部尚書及左右侍郎「滲金戟耳爐」中全爐重方一斤十二兩,作兩雪點狀的赤金卻實用了三兩,可見當年宣德鑄滲金爐含金量之高。 滲金法必須將金屑遍灑於銅液之中,再以脫臘法製成爐身,使表面與銅骨均能呈現雪花金。 此爐大小合度,雙耳比例勻稱,耳孔呈圓形,爐底巧妙收圈足,通體滿佈雪花金。 獅首鑪 《廿卷譜》仿哥窯獅首大彝鑪款式,獅首鑪以簋式鑪為主。獅為百獸之王,獅首鑪意寓威猛,辟邪納祥。宣皇以此鑪賜予兵部尚書及大都督等武將。 《宣鑪小志》曰:銅質惟獅頭鑪最高,如得,款色俱佳,質樸光滑,較之他款,轉覺古趣可愛,式以腹邊交遞處,聯渾不見凹痕為上,或石榴足亦好。 大器獅首鑪口沿圓渾,小縮頸,鼓腹下垂承微外撇圈足。頸側兩邊飾威猛獅首耳,獅首額頭凸出,大鼻挺立,雙眼炯烱如豆,張嘴獠牙。眉宇毛鬚與獅鬃卷曲繞頸,紋理鏨刻細膩,威赫鎭懾氣勢凜人。 藏經紙色包漿加諸雪花金均匀滿佈器面,多鍊精銅全器光澤亮麗天成,霸氣十足。 索綯耳爐 分檔鬲爐是索綯耳爐的經典爐型,兩耳類似冲耳,耳身如繩索而名之,取繩索有綿延不絕、合力完成之意。 爐腹垂如水袋取古代鬲爐造型,下承三分檔摺紋瓜楞足,意寓瓜瓞綿長。 宣德皇帝將索綯耳爐置於乾清宮神御殿與御容殿,供奉祖先神主與繪像,對各郊壇和功臣寺廟也以此爐供奉。 標準索綯耳爐作工細緻優雅,包括繩索雙耳與分檔三足線條柔????,圓腹飽滿略帶紅斑更顯潤澤,兼具精彩創意與美感,頗值玩味! 環耳三足鑪 此鑪形制與《 宣德彝器圖譜 廿卷譜 》記載「補鑄連環丹鼎圖」一致;《 宣鑪????釋 》稱:連環耳,在腹間,有圓耳銜圓環如「連環」者,有五角形方耳銜圓環者,如「連環丹鼎式」。 小型鑪,侈口,縮頸,鑪腹與鑪口同寛垂收平底,下承三乳足。頸下腹間起對稱方形雙耳,方耳銜圓環。 鑪型小若琴鑪,比例合度,方耳、銜圓環、馬蹄足,猶如小圓鼎,置之書案伴讀,書香氣息瀰漫,誠文房小珍玩也。 天雞耳鑪 《宣鑪小誌》曰:「素天雞彝,敞口錦邊俱多,須得光素圓正,通身無花紋,口徑三寸以內,石榴足為上品」。「花邊天雞,鑄法極工,用充閨閣薰香之具,舊者,紋路精緻,印地光滑,存其舊可也。」 「天雞」即「火雞」也;能吞火;會意象形,故以飾鑪。 天雞亦稱鳳鳥,鑪型有天雞馬蹄鑪與花邊天雞彝。《三卷譜》稱天雞馬蹄鑪頒賜兵部尚書侍郎;《宣鑪小誌》稱花邊天雞、素天雞鑪用作閨閣薰香之具。 《廿卷譜》天雞錦邊大彝爐仿宋定瓷款式,十二鍊銅鑄,天雞耳銜環作海水紋。初鑄者棠梨色,設坤寧宮懿德殿及東西兩椒房,皇后御居也。 鋬耳壓經爐 壓經爐又稱「押經爐」為佛教禮佛敬佛、燃香誦經之用器。 廾卷譜將壓經爐分為高腳、低腳(三卷譜稱「碁腳」)二種。高腳者照宋定窯款式;低腳照元朝樞府款式,俱八鍊銅鑄,廣????釋、道二教各廟院宮觀。八卷譜:「高腳者仿定窯式;低腳者仿哥窯式。」 壓經爐形制莊重典雅,法度嚴????,因雙耳上端有翹角又稱鋬耳爐,鋬耳又有圓柱型與角柱型之分。 此爐屬角柱型鋬耳壓經爐,平口厚實微外撇,束頸溜肩,兩側置方鋬耳,線條俐落有力,環耳出角。垂腹豐腴,下漸收平底承三乳足。 爐底開框減地陽文“宣德年製”四字篆書款,筆劃細窄,字牆高築,規矩有度,展現出極佳的工藝水準。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40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書寫工業記憶,重現城市風華 高雄煉油廠 新書發表

高雄煉油廠新書發表會。左起吳連賞教授、陳正喜副執行長、李文環館長、林曉薇副教授、巨流圖書楊宏文總經理。(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為重現高雄煉油廠於臺灣石化工業發展歷程中的關鍵地位,並保存其珍貴的產業文化與在地記憶,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台灣中油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策劃出版《煉製臺灣:高雄煉油廠歷史與遺產》與《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兩冊專書,26日上午10時30分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多功能教室舉辦新書發表會。 主持人吳連賞教授、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陳正喜副執行長、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李文環館長、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副教授一同參與,見證這場工業記憶的重現與傳承。 中油煉製事業部陳正喜副執行長。(記者蔣謙正翻攝) 高雄煉油廠前身為日治時期設立的「第六海軍燃料廠」,戰後由台灣中油公司接收並重建,成為最具規模的煉油基地。長達七十年的營運歷程中,高廠不僅成為石化產業的核心,更成為臺灣經濟及工業發展穩健前行的基礎。2015年高廠正式關廠,象徵石化產業階段性任務的轉型與結束。為保留高廠珍貴的文化資產,台灣中油公司與學界攜手合作,展開詳實的歷史研究與教育推廣計畫,後續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接手推動出版工作,期盼透過書寫與圖像的多元形式,重新認識高廠的歷史價值,回應社會對城市工業遺產保存的高度關注。 此次新書發表會介紹兩部新作,分別為《煉製臺灣:高雄煉油廠歷史與遺產》與《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煉製臺灣》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文環與研究者潘逸嫻共同撰寫,從日治時期作為軍事燃料基地的背景出發,全面梳理高雄煉油廠的發展脈絡,並以宏觀的產業視野與微觀的地方觀點交織出豐富敘事,為高雄工業史留下重要文獻。另一本新書為《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副教授與林佩琪策劃,透過情境插畫與歷史照片交織,結合三位煉油廠代表性的引路人──「賓果廠長」、「王琇校長」、「李達海廠長」的敘事視角,帶領讀者走入不同時期的煉油廠日常,呈現油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現場,讓工業歷史更貼近大眾、更具情感溫度。 高雄煉油廠26日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新書發表會。(記者蔣謙正翻攝) 新書的出版不僅是對高雄煉油廠的記錄,更是對城市與產業發展歷程的深情凝視。透過嚴謹的史料整理與生動的圖文敘述,讀者得以深入理解高廠在臺灣經濟發展中的歷史角色,並重新思考產業與土地、與人之間的深刻連結。

Read More

宋智孝挑戰海女 睽違7年將訪台

韓國女星宋智孝在實境節目中挑戰自我,接受嚴格海女訓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國人氣女星宋智孝在BBC Earth亞洲實境節目《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與傳奇的海女們一同自由潛水,踏上一場意義非凡的生命旅程。並預計將睽違7年造訪台灣,5月8日出席獨家特映活動,與台灣觀眾分享拍攝幕後故事。 海女是韓國珍貴的文化守護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旅遊冒險紀實節目《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中,宋智孝必須接受極為嚴格的海女訓練。事實上,宋智孝的姨媽就是一位海女,因此,她從小就對這群女性的水中技巧與堅毅個性深感佩服。 然而,多數海女從8歲就開始學習,宋智孝必須在短短1個月內彌補30年的磨練差距,不僅要強化體能,還要克服心理上的極限挑戰。 宋智孝將睽違7年訪台。 宋智孝表示,參與這部作品,對她來說是一次非常特別且有意義的旅程,也是是非常寶貴和難忘的人生經歷。希望透過這部紀錄片,能讓韓國以及世界的觀眾更加了解海女群體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可貴的傳統。 《潛進韓國:宋智孝的海女冒險》將於5月11日起每週日晚間9點在BBC Earth頻道(有線電視18頻道,中華電信MOD 252頻道)播出,並在台灣大哥大MyVideo、HamiVideo同步上架。

Read More

阿湯哥高空爬飛機 粉絲:嚇死寶寶了

  湯姆克魯斯在新片《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中挑戰海拔8000英尺高空攀爬飛機,不靠任何特效,親自完成極限演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最新《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湯姆克魯斯繼續飾演經典角色伊森韓特,5月17日將在台搶先上映,特釋出兩支精彩花絮,帶領觀眾一探阿湯哥親自挑戰高難度特技的驚險瞬間,及挪威斯瓦巴群島拍攝的壯闊。 在第一支花絮中,阿湯哥挑戰在海拔8000英尺的高空攀爬飛機機翼,完全不靠特效,親自完成這場極限演出。他必須承受每小時140英里的強風吹襲,強風逼得他雙眼難以睜開、幾乎無法呼吸,特寫鏡頭下的臉部神情讓粉絲看得心驚膽顫、冷汗直流,真實感十足、令人屏息。 湯姆克魯斯在新片《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中繼續扮演伊森韓特。 另一支花絮則記錄劇組和演員深入風景壯麗的挪威斯瓦巴群島進行極地拍攝的過程。主要演員與導演分享:如果你想拍出壯觀的冰層,就必須在氣溫最低的時候前往。北極的低溫讓人凍到骨子裡,這種寒冷是無法假裝的,只要脫掉手套幾秒,手指立刻凍僵。這樣的環境不但增加了懸疑與戲劇張力,也讓觀眾彷彿親歷其境,帶來震撼的視覺體驗。

Read More

陳慧琳單曲MV 龔慈恩廖子妤演繹

  陳慧琳單曲MV請來龔慈恩、廖子妤演繹。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在踏入樂壇30週年之際,陳慧琳Kelly除了宣布7月紅館舉行8場演唱會外,亦特別邀請新生代音樂人林家謙及Oscar共同打造感恩單曲〈鳴謝你而不想說後悔〉,MV找來龔慈恩、廖子妤(Fish)等人演出。 這首歌名源自Kelly 2002年經典作品〈最愛演唱會〉的結尾歌詞,由MV合作導演Sheng提出創作概念。而Kelly和家謙溝通歌曲主題時,湊巧家謙剛想寫一首關於感恩,又有一個demo叫〈Gratitude〉,並推薦了填詞人Oscar給Kelly,三人一拍即合。 〈鳴謝你而不想說後悔〉MV故事圍繞歌手與歌迷間相互扶持的故事,Kelly做回陳慧琳的角色,但戲份較少,故找來龔慈恩、廖子妤(Fish)等實力派演員演出,家謙則幫忙客串一個歌手角色,已於陳慧琳YouTube Channel上線,這是伴隨7月紅館演唱會後,Kelly送給陪伴她30年的歌迷一份珍貴的禮物。

Read More

玻工館《玻慢慢》主題展 透過玻璃看見生活的光影

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主題展覽《玻慢慢》二十五日舉行開幕記者會,代理市長邱臣遠邀請市民在忙碌的日常中放慢腳步,透過玻璃藝術重新感受光影交織的生活美學。(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主題展覽《玻慢慢—在光與時間中緩步前行》二十五日舉行開幕記者會,由代理市長邱臣遠出席並揭開序幕。他說,此次展覽以「慢活」(SLOW)及「樂活」(LOHAS)為核心概念,邀請市民在忙碌的日常中放慢腳步,透過玻璃藝術重新感受光影交織的生活美學,歡迎各界踴躍觀展。 策展人黃莉翔表示,展覽的靈感源於義大利語Dolce far niente,意謂悠閒地享受無所事事的美好,藉由玻璃材質的透光性與多變的藝術表現,營造出與時間、自然的溫柔對話。透過玻璃的通透與多元表現,希望引領觀眾重新審視日常生活,慢下來體會時光流動的細膩與美好,藉此喚醒對自然與內在寧靜的深刻感知。 文化局指出,展覽分為兩大主題展室:《光影微步》與《輕吟大地》。廊道間透過「心境的自由開關」串聯,提醒觀眾生活節奏的轉換其實是溫柔而有意識的選擇。《光影微步》展室由藝術家楊禮誠與黃順樂聯手呈現,以玻璃裝置創作「記憶之森」、「彩虹森林」及「夜之精靈」等作品,讓觀者在森林般的光影空間中細細品味記憶與日常間被忽略的靈動瞬間。 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主題展覽《玻慢慢》二十五日舉行開幕記者會,代理市長邱臣遠邀請市民在忙碌的日常中放慢腳步,透過玻璃藝術重新感受光影交織的生活美學。(記者曾芳蘭攝) 文化局說明,《輕吟大地》則展現玻璃藝術與自然界詩意的共鳴。藝術家王淑梅以「雨的旋律」與「雨中恆意」細膩捕捉自然雨景的優雅與安靜。陳建志的「星星的化身」及精緻的「貓鍋」玻璃香皿及香立,與玻工館典藏作品共同組成「雨中微光」,展現出雨後濛濛的詩意間悠然漫步。藝術家黃順樂的「自然之鏡」透過玻璃折射風、水、霧等自然元素,帶來令人心曠神怡的清新體驗。 文化局表示,本展覽同時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漫活SLOHAS 臺灣工藝季」衛星展區之一,活動透過「地方創生」、「城市共榮」與「生活永續」為核心,讓臺灣工藝在慢活概念下延伸出各種樣式的可能。

Read More

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家陳香伶 畫作勾勒女性婚姻反思與期許

陳香伶在台灣美術院「維度綻放」2025年度大展作品。(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高雄報導 出生於台南的當代女性藝術家陳香伶,以細膩寫實的油畫風格見長,其藝術之路從台灣走向國際,她於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取得美術碩士學位,返台後定居台南,現任教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及成功大學建築系,並於2023年獲聘為台灣美術院院士,持續在藝術教育與創作上深耕不輟。 陳香伶自小展現非凡藝術天賦,台南女中時期即以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保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求學期間屢獲西畫類大獎,更曾兩度榮獲奇美藝術獎,為台灣唯一獲此殊榮的女性藝術家。 台灣藝術家陳香伶(左)於「Art Capital 巴黎首都藝術展」與駐法國代表處郝培芝大使(右)合影。(記者張翔翻攝) 她的藝術足跡遍布全台,曾於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藝術教育館及多地文化機構舉辦個展與聯展,近年更拓展至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泰國,甚至遠赴義大利威尼斯展出,其作品除私人藏家收藏外,亦被國父紀念館、國美館、南美館、奇美博物館以及中正紀念堂等重要藝文機構典藏。 今年2月,她隨台灣美術院赴法國巴黎大皇宮參與「Art Capital 巴黎首都藝術展」,此展由法國文化部、巴黎市政府、巴黎第八區政府與多個歷史悠久藝術沙龍共同舉辦,並獲得法國總統支持,是全球藝壇年度盛事之一。 陳香伶作品烈愛。(記者張翔翻攝) 正在國立中正紀念堂舉辦的「維度綻放-2025台灣美術院大展」中,陳香伶展出其作品《烈愛》,畫作以清朝紅色蟒袍為主題,象徵婚嫁的傳統意涵,映射出現代女性在愛與婚姻中的角色與自我定位。鮮紅的嫁衣,金紋的祝福圖案,在畫中既象徵熾熱愛情,也隱含對婚姻制度的反思與期許。 她擅長以古代女性刺繡物件進行當代詮釋,藉由細膩筆觸還原絲綢光澤與刺繡紋理,不僅描繪華麗表象,也訴說女性一生的悲喜交織。她曾表示,畫筆亦如繡針,層層疊疊的色彩與筆觸,是她作為人女、為人妻、為人母的人生階段,遭逢了生死離別及苦難,她在作品中繪出她自身經歷的昇華,只有在深沉的黑暗幽邃之中,才能盡現生命艷燦的光芒。 陳香伶在作品中描繪的不只是歷史與布料的細節,更是女性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掙扎與覺醒。其藝術創作不僅展現技藝,更承載深厚的情感與生命歷練,賦予觀者心靈上的觸動與啟發。 作為台灣當代藝術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陳香伶用畫筆書寫屬於女性的藝術語言,讓台灣女性藝術家的力量在世界藝壇持續發光發熱。

Read More

老爸秦漢、老公霍建華 搭檔2大男神 謝盈萱喊合理嗎?

劉若英首次編導電視劇,邀請霍建華飾演謝盈萱丈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Netflix原創華語影集《忘了我記得》24日曝光「超強卡司篇」幕後花絮,編導劉若英分享選角幕後趣事,大方告白:「秦漢就是我的樂爸。」也盛讚謝盈萱魅力十足,談到邀請霍建華飾演女主角的丈夫時,更讓謝盈萱也自嘲:「如果你找的兩位男生(秦漢、霍建華)都這麼帥,那女主角這樣合理嗎?」 《忘了我記得》是劉若英首次擔綱影集編導,與金馬影帝秦漢首度合作。秦漢在劇中飾演謝盈萱的父親「程光齊」,他大讚謝盈萱非常認真:「她真的很努力想把角色演好。真的,我不是拍妳馬屁啊!」引來謝盈萱笑回:「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她也回敬一記真誠誇讚:「爸爸演戲也很認真,沒有人可以讓我看到他沒幾眼,眼淚就一直掉。」兩人妙語如珠,笑聲不斷,展現戲裡戲外都像真正父女般的默契。 Netflix台劇《忘了我記得》秦漢飾演謝盈萱的父親,共譜溫暖父女情。 霍建華直呼非常榮幸受到劉若英的邀請,他在花絮中與謝盈萱對戲互動自然、歡笑滿滿,並表示:「奶茶導演一直是我們都很欣賞的,不管是演員、歌手、導演,我覺得非常榮幸,也很開心,然後又可以跟盈萱一起合作,對我來講是一個滿新的嘗試。」 《忘了我記得》將在2025年5月23日於Netflix全球獨家播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