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緯探班白冰冰 被徵婚催生

  楊宗緯傷後首露面,探班白冰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楊宗緯2日驚喜探班白冰冰,這也是他傷後首度露面,曝傷勢恢復狀況很好,「只是現在還不能躺著睡。」 楊宗緯8月23日在演唱會上不慎從2公尺舞台上跌落,造成右手骨裂、6根肋骨斷裂,第一時間白冰冰就打電話關心他。2日正逢民視《超級冰冰Show》錄影,楊宗緯特別到棚裡探班,白冰冰也關心他的傷勢,楊宗緯透露恢復狀況很好:「我在9月20日已經復工。」 楊宗緯摔下舞台時,是右手著地,因此右手撐地板的地方骨裂,肋骨斷了6根,前面4根、後面2根,因此他現在還不能躺著睡覺,現在只能側睡。 白冰冰提及與楊宗緣的緣份,是他剛出道時曾經短暫帶過他,「他剛出道時是一個人闖盪,那時候我不是他的經紀人,就像媽媽一樣,給他一些建議。沒想到他這個孩子就記住,現在他是我的鄰居」楊宗緯受傷時,白冰冰也第一時間打電話關心他的傷勢。 楊宗緯特別帶著限量版的哭娃玩偶花束送給白冰冰,在大家盛情邀約下,他還開口唱了白冰冰的〈阿娜答〉和陽帆的〈愛情列車長〉,讓白冰冰和陽帆受寵若驚,笑得很開心。 白冰冰看到楊宗緯很開心,身為乾媽的她也忍不住幫乾兒子徵婚,「我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我希望他趕快生一個小楊宗緯,相信楊媽媽也很關心這件事。」

Read More

陳佩賢揭大馬中秋習俗「提燈籠」

大馬女神陳佩賢揭異國中秋驚喜習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大馬女神陳佩賢揭密「異國中秋」驚喜習俗,2日攜手「福茂新聲」童雲晞、康庭瑋化身紅心字會公益大使,與長者提燈彩柚共享暖心時刻。 陳佩賢Jesslyn與童雲晞、康庭瑋於中秋節前夕,前往台北市信義老人服務中心暨廣慈、達仁日間照顧中心,陪伴長者們一起彩繪柚子、提燈籠,歡度「中秋佳節」為長者們帶來節慶的歡樂與溫暖關懷。 童雲晞、康庭瑋也啟動「2025福茂新聲報到快閃之旅」限定小隊公益計劃,透過快閃演出,為紅心字會的獨居長者募集營養餐食費用。 活動現場,讓長輩最驚喜的是,來自大馬的陳佩賢Jesslyn竟把馬來西亞中秋過節的傳統習俗「提燈籠」分享給長輩,長輩一時還以為是要過元宵節了,充滿笑聲不斷,透過這場公益交流,大家也學習到不同地域的節慶風情,氣氛溫馨熱鬧。 陳佩賢表示,馬來西亞的孩子小時候過中秋節會提燈籠,在家外面散步去鄰居或親戚家一起吃月餅;小時候在學校也會用不要用的紙箱或瓶瓶罐罐親手做燈籠,至今還是覺得印象很深刻。今年的中秋應該會跟音樂一起度過,最近在忙著錄新歌,所以可能會錄完新歌,就去吃烤肉。

Read More

胡瓜、陳亞蘭、歐漢聲主持新綜藝《週末最強大》

胡瓜、陳亞蘭、歐漢聲主持新綜藝《週末最強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胡瓜週末節目曝光,2日偕陳亞蘭、歐漢聲出席華視、緯來新綜藝節目《週末最強大》記者會,胡瓜強調,他主要目的是想透過節目把觀眾找回來看電視,而不是和其他節目搶收視率,更預告,除夕特別節目確定在華視主持。 《週末最強大》從胡瓜主持華視除夕節目後,受到華視總經理邀請後開始規劃,7月確定主持新節目,每集製作費破百萬,一集內容耗時2、3天錄製,內容多元,涵蓋歌中劇、外景等。 胡瓜感嘆,近幾年都是實境節目,很多觀眾反應看不到過去的綜藝節目。所以要恢復過去的綜藝節目,節目一定會耳目一新,「把觀眾找回來,喜歡我們特色的人,希望年輕人也可以回來。」 陳亞蘭也表示,胡瓜想開新節目一定是經過慎重地考慮,感覺到他是很要求的人,每一步都很謹慎,更誇讚胡瓜想法多、體力好,每週8小時的開會、學才藝時,都沒聽過胡瓜喊累。

Read More

宜蘭潮流文化藝術祭《潮嶼新生》 10/10盛大舉行

宜蘭潮流文化藝術祭-潮嶼新生將於十月十、十一日在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盛大舉行。(宜蘭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由宜蘭縣文化局主辦的「二0二五宜蘭潮流文化藝術祭-潮嶼新生」,將於十月十、十一日在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盛大舉行。今年以「跨世代潮流能量」為核心,融合音樂、舞蹈、塗鴉、滑板、扯鈴、市集與展覽,全面展現宜蘭推動潮流文化與國際交流的成果。 本屆潮流文化藝術祭以「邁向國際」為願景,期盼透過多元賽事與展演,不僅為全國創作者打造展演舞台,更吸引海外團隊與觀眾參與,促進文化觀光發展,並推動城市品牌升級,讓宜蘭成為引領台灣潮流文化走向國際的重要基地,在全球藝術地圖上發出屬於蘭陽的年輕聲音。 本屆活動亮─四大國際級賽事:國際街舞邀請賽、Wall Lords 國際塗鴉大賽、War Of Diabolo 扯鈴比賽、Street Clash 滑板比賽,街頭潮流全面開戰。 舞台展演與派對:饒舌演唱會、校際聯合舞展、AF2 Coffee Party,融合街頭節奏與青春能量。 潮流風格市集:潮牌選物、創意手作、風格美食,展現年輕世代生活態度。 藝術展覽與劇場:潮流文化藝術展覽《異象潛行》與實驗劇場共創展演《錯位匯流:身體城市夢》突破傳統藝術框架。

Read More

楊麗花特展 傳藝園區戲曲工藝與市集接力登場

十月的宜蘭傳藝園區,將以戲曲、工藝與市集交織出最迷人的秋日風景,二十三日重量級展覽《世紀初戀.楊麗花歌仔戲特展》華麗揭幕。(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十月的宜蘭傳藝園區,將以戲曲、工藝與市集交織出最迷人的秋日風景!十月二十三日重量級展覽《世紀初戀.楊麗花歌仔戲特展》華麗揭幕,展出珍貴影音檔案與戲服;搭配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登場的「光復市集」,以古早味美食與手作攤位,讓您感受人情溫度。而即日起,悟遠劇坊《點秋香》浪漫上演,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再現舞台。 緊接著,悟遠劇坊將經典折子戲《點秋香》搬上傳藝園區廟埕廣場,唐伯虎與秋香的愛情故事再度鮮活上演。(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二十三日起,宜蘭傳藝園區推出年度重量級展覽《世紀初戀.楊麗花歌仔戲特展》,完整呈現這位跨足電視、電影、唱片的歌仔戲巨星傳奇。現場不僅展出珍貴影音、舞台戲服、電視道具與經典布景,更結合AI互動技術,觀眾可圓夢與楊麗花「同台共演」。 十月秋意漸濃,悟遠劇坊將經典折子戲《點秋香》搬上傳藝園區廟埕廣場,唐伯虎與秋香的愛情故事再度鮮活上演。才子唐伯虎化名華安入府選妻,面對春、夏、冬三香示好,他卻一心繫念秋香,過程中笑料與誤會不斷,直到他放下功名、真情告白,最終以真情打動秋香,留下千古佳話。全劇唱腔婉轉悠揚、身段細膩優雅,展現歌仔戲美學風韻,結合詼諧趣味添觀賞樂趣。現場更準備「發喜糖」小互動,讓觀眾把喜氣帶回家。 整個十月每日於廟埕廣場登場,平日十三時開演,週末十五時三十分加演,十月六日中秋佳節更有限定加場。

Read More

〈中華文薈〉尋找被湮滅的台灣的理想主義

《幌馬車之歌》 ■藍博洲 1960年,我出生在山鎮苗栗一個客籍工人的家庭。當我就讀小學時,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正在風風火火展開文化大革命運動。相應地,作為蔣介石流亡政權反共基地的台灣,我們這一代人所受的國民教育當然也是近乎歇斯底里的反共教育。 1975年,因為貪玩任性而失學在家的我陸續做過綁鐵條的建築鐵工、聖誕燈飾工廠工人、送報生等等,更多的時間則和幾個準備重考高中的國中同學,整日在街頭或彈子房浪蕩。就在感到自己隨時就要掉入社會的陰暗底層時,我偶然接觸到文學。彷彿突然開竅一般,文學,讓從來不思不想卻在求學的路上初嘗人生挫敗經驗的我開始去想:人為什麼而活?人的一生要怎麼活才有意義的問題。於是我逐漸遠離了浪蕩街頭的生活,窩在圖書館,一本接一本地讀著館藏的各類文、史、哲書籍。與此同時,我決定以文學寫作作為自己一生努力的志業。 大學期間,擔任文學社社長的我,有系統地組織邀請楊逵、陳映真等日據以來的鄉土文學作家蒞校講演,為空洞無力的校園注入一股思想的活水。我自己也通過這兩位不同世代政治犯作家的人和作品,初步探觸到因為長久以來的政治禁忌而籠罩在重重迷霧當中的台灣近現代歷史。為了撥開歷史的迷霧,我開始系統地閱讀能夠找到的有關台灣近現代史的著作。然而,霧,實在太濃太重了。一時之間,我還是無力撥開迷霧,進而找到自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所站的位置。我因此不免於經常陷入思想的苦悶當中。 《藤纏樹》 1982年的某個冬夜,在思想沒有出路的極度苦悶當中,我在蟄居的狹小的斗室,就著一盞昏黃的檯燈,寫了第一篇小說,展開短暫的習作生涯。入伍服役期間,我又先後寫了一本中長篇小說和一個獲得時報文學獎小說獎的短篇小說。 1986年6月,我從軍中退役。基於對台灣學運將起的判斷,我隨即投入推動台灣學生運動的《南方》雜誌的創刊工作。其後,我又下到中南部,為當時的黨外立委候選人助選。即便我先後助選的候選人都以第一高票當選該選區立委,可現實的政治認識使得我並沒有因此加入新成立的,看不到其標榜的「民主進步」的黨。 1987年春節過後,我加入了小說家陳映真領導的《人間》雜誌報告文學的隊伍,第一件差事即是有關228事件的田野調查與寫作。那時候,解嚴前夕的台灣,有關228的話題仍然充滿著禁忌;書市上也看不到什麼公開擺設的、有關228的著作。我既不認識任何一個親歷事件的歷史見證者,也就無從進入這段迷霧般的歷史核心進行採訪。雖然從台北大稻埕的事件現場出發,一路循線南下,進行了一個多月的田野尋訪,據此寫了稿子,還是被退了回來。其後,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印行的《「二二八」真相》讓我偶然找到進入那迷霧一般的歷史現場的線索,進而通過坐了34年又7個月的牢,幾年前才從火燒島歸來的林書揚先生的指點,我聽到了光復初期台灣四大才子:郭琇琮、許強、吳思漢與呂赫若的名字與事蹟,從而知道了歷經228潰敗的絕望、幻滅與苦悶之後,郭琇琮一代人在全面內戰的中國的激越的歷史中重新找到的新的民族身分認同,從而投入新民主主義革命,卻在1950年韓戰爆發以後,隨著台灣被納入以美國為首的反共資本主義陣營,而在台北馬場町刑場折斷的激越的青春與理想主義。 未滿三十歲的我而言,忽然認識到長埋地下,任歲月不斷沖刷、湮滅的台灣歷史時,我的思想起到無以名狀的震撼的反應。尤其是郭琇琮的遺言:「把我的屍身用火燒了,灑在我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也許可以對人們種空心菜有些幫助呢!」立刻抓住了我那已經對台灣社會的未來感到悲觀失望的受挫的心,激起我探尋挖掘228及50年代白色恐怖歷史真相的熱情。 1987年8月15日宣布解嚴之前,我以〈美好的世紀〉為題,在《人間》雜誌發表了關於郭琇琮生命史的報告文學,在知識文化界引起出乎意料的轟動。我也辭去《人間》雜誌的專職,以自由寫作者的身分展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採訪與寫作。 《幌馬車の歌》 我寫的第二篇人物報導就是1950年10月14日被槍決的省立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也就是鄉土作家鍾理和的同年兄弟鍾和鳴的故事。歷經一年多的調查採訪,1988年9月,以《幌馬車之歌》為題,在《人間》雜誌發表,贏得了更大的轟動與反響,也促成了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的電影創作。 據保守估計,在長達五年(1949至1954)的恐怖期間,至少有三千名以上不分族群、省籍與性別的共產黨人、愛國主義知識分子、文化人、工人和農民遇害,並有八千人以上的民眾被投入十年以上到無期徒刑的牢獄之中。我一直自覺地承擔讓被湮滅的歷史重新出土的社會責任。迄今為止,為了尋訪被湮滅的歷史,我幾乎走遍台灣的城鎮與山村,甚至遠赴大陸各地、香港和日本,採集倖存者的歷史證言。 從世界史的宏觀來看,台灣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是國共內戰與國際冷戰的雙戰結構下誕生的歷史悲劇。對這些50年代的政治受難者來說,由於這場恐怖的政治風暴所具有的「雙戰構造」的性質,因此也就飽嘗了民族的和階級的雙重悲劇所帶來的無比痛苦和悲哀。對犧牲者及其遺族的最大傷害,莫過於通過整體社會長期反共的恐怖政治,讓犧牲者的下一代與加害者站在一起,自動地逼使已經犧牲的父兄的政治信仰「轉向」,進而否定他們犧牲的意義並取消他們的歷史。更為悲哀的是,有些犧牲者的下一代並不僅僅止於否定與取消而已,他們甚至在思想上走到他們父兄的對立面。這樣,當年為了理想的堅持,寧可犧牲肉體的生命也不背棄自己的思想的受難者們的犧牲,豈不失去了他的意義了呢? 從這個觀點來看,台灣的1950年代白色恐怖就不只是殺了多少具有理想主義信念的知識菁英與民眾而已。它更把日據以來台灣進步思想的傳統,不管是哲學的、文學的、藝術的、乃至運動的理念都徹底消滅了。也因此它把台灣社會的良知與正義都徹底消滅了。以至於整個社會的思想意識長期陷入喪失民族主體性的可悲的虛脫狀態。也因此連一些受害者的下一代也自覺不自覺地成為妨礙台灣歷史前進的「白色恐怖」的共犯結構。1950年代白色恐怖帶給受難者家族及全體民眾的悲哀沒有比這個更悲哀的了。 二戰後的國際冷戰與國家內戰的雙戰結構,帶給兩岸人民的是民族分裂的歷史悲劇。一個不懂得尊重歷史悲劇的民族,最終還要受到歷史老人的再度懲罰的。歷史的真相雖然不一定能完全還原,但也不能任其失落,因此我們就得要時時去拾回,並且通過寫作,把被淹沒的歷史挖掘出來,把被扭曲顛倒的倒正過來,共同克服民族分裂的悲劇帶給人們的痛苦。 長期以來,一直有人問我:「究竟是什麼力量可以讓你堅持下來,一直做下去?」我想,就是為了找回失落的台灣理想主義的認知,讓我就這樣在「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的寂寞路上,一路孤單地走了下來。    藍博洲簡介     1960年生於臺灣苗栗。1983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最早揭露與研究臺灣白色恐怖歷史的作家。曾任日本警察沿革志《臺灣社會運動史》主編,時報出版公司「臺灣民眾史」叢書特約主編,TVBS《臺灣思想起》電視節目製作人,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東華大學駐校作家,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北大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上海華東師大傳播學院駐校記者、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駐校作家,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資深訪問學者。現任辜金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人間出版社發行人。出版著作:《旅行者》、《沉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白色恐怖》、《尋訪被湮滅的臺灣史與臺灣人》、《共產青年李登輝》、《天未亮──追憶1949四六事件(師院部分)》、《麥浪歌詠隊──追憶1949四六事件(台大部分)》、《臺灣好女人》、《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藤纏樹》、《紅色客家人》、《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紅色客家庄》、《消失的臺灣醫界良心》《台共黨人的悲歌》、《消逝在228迷霧中的王添灯》、《戰風車──一個作家的選戰日記》、《老紅帽》、《尋找祖國三千里》《你是什麼派》、《台北戀人》、《臺灣學運報告(1945-1949)》、《幌馬車之歌續曲》、《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尋魂》、《尋找228失蹤的宋斐如》、《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壁——尋找臺灣新劇運動的旗手簡國賢與宋非我》等。

Read More

金馬62 大濛橫掃11項提名 大贏家

第62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由本屆星光大道主持人楊千霈(中)、徐鈞浩(左)、彭千祐(右)共同揭曉各獎項角逐者。(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第62屆金馬獎公布入圍名單。演員林依晨相隔22年再度入圍,將和許久沒有作品的范冰冰爭奪金馬影后殊榮;影帝則由張孝全對決張震;而電影「大濛」獲11項提名是最大贏家。 第62屆金馬獎今年報名影片共計593部,包括劇情片80部、動畫片3部、紀錄片64部、劇情短片310部、紀錄短片79部、動畫短片57部,稍早入圍名單由本屆星光大道主持楊千霈、徐鈞浩、彭千祐共同揭曉。 其中最受矚目的影帝、影后競爭激烈,最佳男主角入圍的有「深度安靜」張孝全、「幸福之路」張震、「我家的事」藍葦華、「大濛」柯煒林、「好孩子」許瑞奇。 最佳女主角入圍的有「大濛」方郁婷、「我們意外的勇氣」劉若英、「深度安靜」林依晨、「我家的事」高伊玲、「地母」范冰冰。 值得一提的是,林依晨是相隔22年再度入圍金馬影后,而范冰冰則是自2018年捲入逃稅風波後,演藝事業一度停擺,如今以電影「地母」入圍金馬影后強勢回歸。 電影「大濛」入圍11項是本屆金馬獎的大贏家;「左撇子女孩」則入圍9項居次,「地母」和「我家的事」皆入圍8項。 本屆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得主為燈光師鍾瓊婷,她參與過的作品跨越不同世代與類型。今年她以「大濛」遼闊蒼茫的氛圍,與「我們意外的勇氣」細膩而溫暖的光線,展現獨到的手筆。本屆評審團希望藉由這個獎項肯定她今年在電影燈光的專業與貢獻。 所有入圍影片皆會在6日展開的金馬影展放映,影展自26日開始售票。「金馬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活動也將於11月8、9日同時在花蓮鐵道電影院、新竹大遠百威秀影城、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舉辦。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月22日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觀眾可鎖定台視頻道同步收看直播,網路直播則由MyVideo影音獨家播出,LINE TODAY共同轉播,海外除了新加坡(StarHub)、馬來西亞(Astro)各有當地電視台直播外,其餘地區皆可透過金馬與台視YouTube同步觀賞。

Read More

周杰倫周遊記3上架 新輯再等等

周杰倫旅遊實境節目《周遊記3》將在10月3日上架。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周杰倫除了新專輯在籌備之中,旅遊實境節目《周遊記3》也將在10月3日起,晚間18時於周杰倫官方YouTube頻道上架,周杰倫說:「在新專輯還沒推出之前,大家一起跟著周遊記旅行吧!」 《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即將在10月11日於上海圓滿落幕!周杰倫將有較多時間投入新專輯的錄音及製作,希望今年可以推出,交出一個很棒的成績單,慶祝自己出道25週年。 動力滿滿的周杰倫,這一季的《周遊記》與劉畊宏、阿Ken(林暐恆)、杜國璋、蔡威澤、陳冠霖、方建德、陳冠廷組成周遊團,走訪了希臘雅典、聖托里尼、長沙、芬蘭、倫敦、澳大利亞,在倫敦,周杰倫重返了他婚禮舉辦的地點。 此外,還深入法國、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帶回精彩內容。正如周杰倫所說:「從歐洲的古城到現代的都市,每一站都有不同的節奏,就像每一首歌的旋律不一樣,都有不同的風味。」 周杰倫常在旅途中靈感爆發、即時寫歌!首集造訪希臘首都雅典時,他隨意走進雅典街邊的一家樂器店,在老闆的介紹下了解了希臘傳統樂器,他也買下一把黑色吉他,甚至用它即興創作了一首歌曲,觀眾在《周遊記》中,將更貼近周杰倫的音樂創作魅力! 這一季節目裡,除了看到林俊傑、王俊凱驚喜現身,樂壇天后江蕙也親臨周杰倫《嘉年華》台北大巨蛋演唱會彩排的現場,粉絲將可一窺周杰倫彩排時專注的模樣,還有與二姐江蕙的精彩互動。 《周遊記3》將在10月3日、4日起,每週五、六晚間18時於周杰倫官方YouTube頻道播出。

Read More

「在愛中香遇看見光/ 洪國華、李童顏雙人展」展覽

  「在愛中香遇看見光/ 洪國華、李童顏雙人展」於吳園藝文中心登場。(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一場橫跨東西方文化語境、融合視覺與嗅覺的五感藝術展「在愛中香遇看見光/ 洪國華、李童顏雙人展」於吳園藝文中心登場,透過視覺、嗅覺和多媒材創作,每一幅畫、每一盞燈、每一道香氣、每一朵陶上的花,都是一次與愛香「癒」的邀請,呈現一場心靈共舞的心靈饗宴。 視覺人文藝術工作者洪國華專職書畫修復、框藝精裱和人文藝術創作,其懷墨齋藝坊三十餘年來,與同道交流書畫,茶道,花藝和人文空間設計心得,滋養他人文藝術和茶禪生活創作靈感,讓他將古件重新創作重生,甚至和多媒體結合,展現融入生活的人文拾趣,如他拆除三個收藏多年的老木箱,以「箱(相)遇」為主題,和「香遇」對話,箱子成為檯燈創作、壁掛花器、茶詩掛畫、壁掛燈箱,搭配古建築、老物件材料,讓它們重現絕代風華。 展覽最大亮點為氣味和藝術結合,十二幅作品都搭配一瓶量身設計的香氛氣味。「嗅覺是靈魂的開關,色彩是心的語言」,嗅覺藝術家李童顏是靈韻美學創始人,擅長光影與色彩構築出療癒心靈畫面,每幅作品均搭配其獨創靈性香氛,邀觀眾透過嗅覺進入畫中,感受其情感與氛圍,呈現靈韻美學獨特創見。強調她創作的不只是畫,每一筆色彩,每一滴香氣,透過看畫,香氣和記憶連結,成為一場穿越感官的愛與光之旅。展期至十月十二日。

Read More

楊謹華、林思廷、詹子萱同台飆戲

楊謹華、林思廷、詹子萱同台飆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看看你有多愛我》30日首曝超前導預告,楊謹華、林思廷、詹子萱同台飆戲,揭開網紅家庭背後暗流。 《看看你有多愛我》劇情描繪現代親子議題與網紅文化背後的情感代價。官方釋出超前導預告與主視覺海報,正式宣布影集將於11月2日全台首播。 預告一開場,楊謹華飾演的單親媽媽蜷縮在浴缸裡,彷彿在夢境中呢喃傾訴對「理想家庭」的渴望。影像交錯呈現母女三人共處的溫馨日常,乍看幸福美滿,卻暗藏壓抑與裂痕。 預告尾聲氣氛急轉直下,林思廷飾演的大女兒情緒崩潰、直視鏡頭怒吼:「妳說謊!」為劇情埋下懸疑伏筆,讓觀眾好奇這個家庭究竟隱藏了什麼不可告人的祕密。 楊謹華在《看看你有多愛我》中飾演兼具網紅光環與單親母職壓力的「陳怡安」,「希望觀眾在看劇時不會看到楊謹華,而是能夠完全走進陳怡安這個角色裡,感受到她作為母親、也是女兒的掙扎與矛盾。」 飾演異卵雙胞胎姊妹的林思廷與詹子萱,也分別挑戰與自身個性截然不同的角色設定,讓她們直呼過癮也充滿壓力。 《看看你有多愛我》11月2日起,每週日晚間8點在八大戲劇台、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獨家首播,每週連播2集,全劇共6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