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愛地球 潘君侖負傷疾呼

潘君侖17日出席《給孩子們 好行的地球》公益記者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潘君侖近期打籃球腳掛彩,造成韌帶撕裂傷,17日不畏腳傷出席《給孩子們 好行的地球》公益記者會,呼籲節能減碳不遺餘力。 潘君侖表示自己平常都會帶水壺出門,很少會買寶特瓶飲料,且不喝咖啡、不喝手搖飲,幾乎都選擇喝水以補充水分,呼應他師大體育系出身和《全明星運動會》MVP經歷,可說是正港運動家本色。 潘君侖近期才從實境節目《九條好漢在一班》「退伍」,人曬得比較黝黑,節目預計7月上檔,緊接5月他又將進入另外一檔運動類實境節目,因此即使腳傷,也很積極參與所需的強度健身,為進組暖身做好準備。 潘君侖表示,目前找了專為國手服務的醫生作專業復健,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韌帶修復,並減少沾黏與疤痕組織,恢復原有彈性與張力後,可減少再扭傷機率。他一心期待盡快康復,「一定要恢復100趴,來面對新節目的挑戰!」

Read More

河智媛來台拍廣告 舞力全開

韓國啦啦隊女神河智媛來台拍廣告,首次挑戰中文和台語台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23歲的韓國啦啦隊女神河智媛跨海來台,熱舞力挺台灣手機遊戲,與偶像們展開一場探索之旅。 台灣So-net 17日宣布,地圖探索x偶像音樂養成手機遊戲《TP12》即將推出全新版本,官方更釋出全新廣告PV,邀請河智媛跨海來台拍攝廣告PV。 河智媛上個月曾與溫妮被媒體目擊在西門町街頭拍廣告,其實拍攝的就是全新版本的《TP12》,拍攝廣告當天她就展現高度敬業精神,從西門町一路取景至新莊,不僅學舞速度驚人,還首次挑戰中文和台語台詞,雖然發音略帶口音,卻反覆練習不怯場,讓工作人員大讚可愛又專業。 遊戲官方也表示,從4月18日起,在台北市戶外、捷運以及超商電子看板,都有機會可以捕捉到智媛的活力動態身影,希望喜歡河智媛的粉絲不要錯過。

Read More

青春經典再現 趙傳辛曉琪萬芳屏東接力開唱

趙傳、辛曉琪、萬芳將在5月於屏東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趙傳與辛曉琪、萬芳等將分別在5月2日、3日與17日於屏東演藝廳舉行講唱會,而擁有無數經典金曲的一王二后,也將在各自的舞台上獻唱與分享回憶,帶領著粉絲重返青春時光。 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從你的青春經過-黑膠時代曲》講唱會,以黑膠時代曲為主題,橫跨1980到2000年,經典金曲重現,特以講唱會形式呈現,歌手演唱經典金曲,並與台下粉絲分享歌曲幕後故事。 趙傳表示,很開心受邀講唱會的第1場演出,要把大家想聽的歌,通通唱一遍,希望粉絲們開心享受,盡興而歸。 辛曉琪表示,很久沒到南部演出,覺得非常的難得。想到要跟台下的粉絲們,多聊聊一些歌曲幕後的故事,演唱的曲目就更改了4次,才定了下來,因為很難得的分享,所以對於選曲,花了許多心思,希望與粉絲共鳴。 壓軸登場的萬芳也說,一直很鍾愛近距離的演出,可以分享歌曲的故事、生活的感受,讓情感交流更靠近,很開心屏東的黑膠時代曲系列講唱會也有相同的想法,真是太好了。因此,萬芳也透露,準備一首跟屏東有關的歌,請大家期待驚喜。 「從你的青春經過-黑膠時代曲」講唱會購票請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查詢!

Read More

〈中華文薈〉穿越罅隙之光

■張國治 24節氣之8–秋分。 人類困在自己的牢籠裡。 一、遮蔽或間隙滲透 我經常睡眠睡得很少,從小即是,16歲之前金門傳統民居的住家沒有裝過窗簾,更也沒有窗簾遮蔽的概念,總之在金門,除了身處在少窗櫺或屬高懸狹長窗子傳統空間外,鄉民也大都習於室內陰暗起居生活,但應該也有為數不少如我經常渴盼光線入內之人吧。新冠疫情爆發擴散近3年間,我常自困於板橋區江子翠於七樓的工作室內繪圖,簡單的臥室內兩片窗簾拉下後,室外強光從兩大片長條形緹花窗簾布間隙滲透入內,形成微細的強光線條,有時外面黯淡了,天之夕暮餘光卻讓線條頓時顯得微弱更具有暈散效果,我個人於眾多攝影主題拍攝中,除喜愛拍攝一般光隙效果,還酷愛拍室內隔屏、或由舞台簾幕落下形成曲弧線的光,我對光形成的塊面、線條之轉移變幻著迷不已。 二、「馬賽克」與「碎器」 國中時二姊就讀金門高職商科,我在家裡經常看著她在畫廣告畫作業,用「王樣」牌子的廣告顏料調勻一塊塊不同或近似色彩,填在鉛筆勾勒好草圖的西卡紙上,那效果如羅馬磁磚一樣的鑲嵌畫,色塊與色塊之間留白或最後填上黑底,更像水彩畫縫合法預先留下的白間隙,為了防堵色塊之間相互滲透浸染而故意留一道縫隙。中年後,我一頭栽入古文物的收藏,所見瓷器的開片,十分吸引我的觀賞,臺大藝術史研究所中國陶瓷史專家謝明良教授認為宋瓷以開裂紋理、「碎器」作為特色,「造型簡約、釉色溫潤,色澤宛若玉器的宋瓷,其如冰裂的紋路,不只深受日本推崇,在和服等手工藝製品都能看到「冰菊」或「冰楓」紋飾,甚至引發歐洲人對「馬賽克」的想像。 這也讓我想到日本文化中侘寂美學概念下的跼補或金繕、銀繕,像極了詩語言中的歧義,或人生的一些段點、節點,如果是透明物質則光從背後折射近來,往往如靈光般召喚我的視覺進入心靈。 靜謐。 朝聖之旅。 三、創作的隱喻或寓言 今年六月最後一天,我於暗中幾近天亮凌晨跌倒後,並沒有立即赴醫院急診,而是諱疾忌醫試圖躲避人際之間,最終不敵手腕瘀青變形疼痛,隔天七月一日進醫院門診照射X光被診斷為粉碎性骨折,橈骨斷開之處須以鋼釘牢固,第一次進入手術室全身麻醉開刀治療,留下隱約開刀線條痕跡,朋友笑稱我自己先用作品預言了人生經歷,他說我的畫是畫斷裂骨折,這讓我暗自苦澀,是的,這樣的巧合好似一則寓言,我所作的主題似乎經常預言到社會某些事情即將發生,例如2002年我開始進行《紅色的力量》之主題拍攝計畫,2005年我在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舉行了以紅為名的影像觀念裝置藝術展,隔年紅衫軍街頭浪潮大起,包括我的實物投影的負像成像,也經常是某種社會或個人之間的隱喻或寓言。 但此次展覽與人生際遇所發生之事件,純屬巧合,絕非預言也。2022年新創作的《穿越罅隙之光》系列,曾以攝影面目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參與由姜麗華、呂曉渝兩位博士聯合策展的《追光逐影-比喻、隱喻及它義》以影像輸出在透明膠片成360x90cm燈箱裝置成一座長達506.5公分寬111.5公分、外牆高249公分的長條形甬道於中心305室展出。 利用採光原理中的逆光概念(輪廓光),並以純粹幾何造形(寓意密集城市雜處)構成,象徵罅隙在逆光黑暗甬道中帶來了希望。在後疫情時期,人們穿梭於密集都市叢林中,憑藉縫隙之光召喚走出幽暗之谷。以燈箱方式從甬道頂上投影在強化玻璃鏡面之地板,亦透過地板鏡射及左右兩面鏡子向左右無限延伸,我拍攝的光罅隙圖形在多面鏡像下反射,連結成巨大視覺效果,走在其上,實有異境及意境之感受。 四、探討罅隙之本質 《穿越罅隙之光》長達半年以上的展出,它以影像輸出呈現,實則我同步於畫架上以畫布進行,我雖也學設計但當然繪畫是本行,我回想上個世紀20、30年代那個戰爭紛亂的年代隔了百年後似乎又重新再現,且更形紛亂,我也許想到達達主義(Dada)、立體主義(Cubism)、未來主義(Futurism)、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人們在光影、速度下追逐下惶惶然不可終日,但世界有更美好嗎?是的,世代間隙一直存在著,不曾消失,人與人,物與物,世界中的國與國。 探討間隙與罅隙變得十分有意義。罅隙一詞本指瓦器的裂縫如缸罅或物的坼裂如牆罅,再者指事的間隙,如罅漏,一般人對此詞彙應覺得格外陌生,但英譯(Crack)為常用語,容易理解多了,罅隙喻事物有裂縫,侘寂美學導引下器物中的鋦瓷工藝(Juci),是用鋦釘、鋦子在已破碎或出現璺痕陶瓷器結合起來的技術。而金繼(也稱為金繕。作為一種哲學,是將破損和修補視為物件歷史的一部分,而非掩飾。)緣此,探討畫面的罅隙有其文化哲學上的深意,與光連結在攝影或繪畫上探討及視覺實踐具有其深刻意旨。 四、萬物皆有裂縫 罅隙之光可以是逆光、水彩縫合法之留白、亦可以是燈箱中映照物體斷裂之處穿越邊緣之光。但《穿越罅隙之光》深沉意涵卻是我在疫情期間自我幽閉於黑暗之中,渴望光明與身心自由最大的映照。上個世紀60年代迷人且神秘的加拿大創作歌手、音樂人、詩人以及小說家李歐納·諾曼·柯恩(Leonard Norman Cohen,1934-2016)在1992年《The Future》專輯裡的歌曲〈Anthem〉有句:「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契機)十分切合我創作的心情。期望此系列作品無論攝影或繪畫亦能療癒新冠疫後當下,撫慰人的心靈,雖則人們在當下逐漸走出病毒的陰霾,恢復秩序與生活。 五、以斷裂手腕完成創作 我曾把年少成長於金門穿越坑道防空洞經驗之發想,注入於攝影裝置之作,亦在架上繪畫以鋼製鈦金屬鎖住斷裂手腕,一筆一筆繪製這一批37張或大或小的罅隙之光、形與色作品,除了是在新冠疫情期間對光和自由的渴盼,經由長時間於黑暗吟詠光之代表作品,我以之用來紀念人類所經歷的疾病浩劫、無盡的柵欄、圍籬和間隙隔離。有許多的關鍵詞:封控、負壓式隔離病房、自我恐懼自我封閉;人們渴望淨水、聖杯、聖光、聖地、聖殿。但還有無數的碑謁、無數的鋼架叢林如影隨形;各種光焰和各色不同色溫的光:火光、磷光、昏黃的光、熾白的光、混雜的光源最後沒入黑暗中,疫情迸發時刻,無名的人們、空洞擁擠的櫥窗、斷崖式的山水抒情、如斷垣殘壁的邊界、被抗議吶喊砸碎的玻璃等等,但遠方還有戰爭。 六、藝術是無中生有,精神的寄託 我們無法完全阻絕光絲的完全進入,即使我用窗簾布遮擋,它總會透露出線狀的光隙,黑暗中成片的黑,由於了光隙地呈現而幻化成了希望,成了指引四季之歌,二十四節氣,每天透過心緒變化起伏,在畫上洩漏小小心機,與乎生之渴盼的有機,我不勾畫黑線條,我塗抹暗色的面,留下一道道白色的鴻溝間隙,無數的間隙,是留白留給藝術、留給人生的。 我冷冽意識到,地球以外的黑洞與無名宇宙的遙遠深邃,人的渺小實不足以道之。所謂的感喟,也只是無聲的輕嘆。人類時光轉瞬即逝,我更只能通過歷史、文學背景、文藝內蘊、創作想像力的開拓或閱讀旅行不斷進行我創作歷程。於我藝術是無中生有,精神的寄託,而不是在市場。 原諒我,從小開始繪畫、年少習攝影至今,身處在這樣多變的世界中,我實在無法畫出艷麗的色彩,完美的弧線,偶有意外,我從不畫甜美流氣的畫,亦不曾順應市場所需,我只追求精神性核心的畫,我承認我追求的往往屬陰翳的美學,不間斷探索殘缺、間隙,我心緒時而晦澀陰暗,但我卻常常在這樣跌宕起伏的情緒中遇見力量、撞見光。歡迎更多鄉親好友於展覽期間與我一起來穿越世紀罅隙之光。 靈感倏忽來臨,試寫了一首小詩,從瘂弦〈如歌的行板〉擬仿戲謔而來: 君非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追隨者 一點悖離,一點間隙之必要 君非威廉·透納透明水彩之重疊必要 一點點浪漫主義色彩 一點點縫合之留白之必要 那是情感線索,希望之處 君非《上邪》情歌自誓忠貞磐石般 火焰般熾熱立下山盟海誓,海枯石爛 一些謊言、間隙夾層之存在必要 君非藝術典範,穿過市場條碼 一點點轉移、顛覆之必要 君非天選之人,穿過病毒四處瀰漫 銅牆鐵壁城市層層疊影 隔離、快篩劑、安全封控之必要 註: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1775—1851) 部分文字引自張國治〈幽閉暗中甬道吟詠光〉   張國治肖像。 (厲視登攝影) 張國治簡歷 美術學專業文學博士。執教臺灣藝術大學35年,2024年2月1日專任職退休,現為臺藝大視覺傳達設計學系、師大美術學系兼任教授。 繪畫、攝影暨影像創作、現代詩、散文以及藝術文學評論等書寫。著作有詩集、散文集、藝術文學評論集、畫冊20餘冊。 曾任臺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主任所長。台灣攝影博物館學會永久名譽理事長。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高校聯盟發起人兼副理事長。 個人學術專長為設計史、攝影影像史、美術史、藝術評論、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歷年來發表學術論文計50餘篇。數度參與演講及學術研討會、擔任主持人、引言人或評論人。本身亦為藝術展覽、文學活動策展人,曾主辦過多項國 際學術研討會暨設計、攝影等策展,以及主編詩刊文學選集。藝術、文學創作專長。 從事視覺傳達設計、繪畫、攝影暨影像創作。參加過百餘次 藝術創作聯展,舉辦二十餘次繪畫及攝影個展。 讀師大時期曾獲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展自民國74年9至民國77年5月多次獲佳作獎,畢業美展水彩第二名(民國77年6月)等。曾為顧炳星教授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開幕策畫詩歌朗誦活動,多次撰寫畫冊序文或評論。

Read More

白冰冰經歷喪女之痛 願伴S媽走出來

白冰冰帶大家走在風光明媚的峨眉湖畔,賞黃花風鈴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白冰冰2年前落腳新竹縣峨眉鄉long stay,趁當地風鈴木盛開時出外踏青,吸引不少粉絲圍觀拍照,她唱起新歌〈歌聲永遠陪伴你〉,憶起女兒白曉燕,忍不住有點感傷哽咽。 白冰冰在Youtube節目《誠懇逗陣》帶大家走在風光明媚的峨眉湖畔,賞著黃花風鈴木,笑說:「我家都成了打卡景點」,鄰居種菜的送菜,養雞的送雞,很受鄰長、村長的照顧,「這裡是很適合養老的地方。」 白冰冰也不忘回饋鄉里,在節目中特別感謝當地善心人士林龍誠,無私捐出上千坪的土地,讓政府興建遊憩平台和無障礙步道,更計畫將土地連接環湖步道,讓遊客能更輕鬆地欣賞峨眉湖的湖光山色。 離開都市的喧囂,讓白冰冰唱起即將發行的新歌〈歌聲永遠陪伴你〉,不過還是讓經歷喪女之痛的白冰冰感觸良多,忍不住哽咽,感謝老天爺在她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後,交到很多真誠的朋友,並擁有自己熱愛的工作。 母親節將至,白冰冰和S媽同樣經過喪女之痛,白冰冰透露,日前才跟S媽媽聊天,S媽提到具俊曄和小S的心情都走不出來,「她問我要如何才能走出來?我說這需要時間,我自己都哭20年了,如果你不能自已的時候,隨時可以找我。」希望可以幫S媽走出來。

Read More

陳乃榮隔12年出輯雙首播

影視歌三棲藝人陳乃榮相隔12年推全新創作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陳乃榮升格全方位音樂人,相隔12年推全新創作輯《Whisper》,一出手雙首播〈一起散步吧〉、〈擁抱寂寞〉。 睽違12年,陳乃榮將推出全新創作專輯《Whisper》,16日專輯主視覺曝光,搖身一變為「夜的詩人」,且不發則已一發驚人,一出手就是雙首播,〈一起散步吧〉將在HitFm、〈擁抱寂寞〉於好事聯播網,自4月21至23日一連三天盛大首播! 陳乃榮演藝出色,發行專輯、演出戲劇不計其數,是少見的影視歌三棲小生,曾於海內外演出《搭錯車》音樂劇,並貢獻詞曲作品,後因疫情並沒有停下腳步,推出《跳舞的人不要散去-Live》專輯,創作不懈。 陳乃榮說,這張《Whisper》專輯是個人這12年來的人生縮影,「也是到了這個年紀,種種情感的捨離。」,而發表則是期望在浩瀚的宇宙時空中,尋得有緣人的理解和認同。

Read More

黃淑卿2025創作展《黑白之外》關注生態 原民議題

黃淑卿。(兩岸影像提供)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知名藝術家黃淑卿的個人創作展《黑白之外》日前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盛大展出,順利完展。此次展覽以潑墨彩繪的〈瑯嶠鷹祭〉系列和〈河口的春天〉系列為主,見證了台灣生態的奇景,候鳥每年如期而至,成為黃淑卿筆下的生態圖騰,訴說著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黃淑卿與故宮蕭宗煌院長。(兩岸影像提供) 黃淑卿作品中,〈土坂五年祭意象〉和〈共舞系列〉展示了原漢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而〈心龍鳳系列〉和〈島嶼傳說〉則描繪了海洋的壯闊,表現了生命的力量。黃淑卿細膩的筆觸將台灣各地的特殊美景如〈七彩岩壁〉、〈幽山靜水〉以及府城的古樸風情如〈府城意象〉和〈石碇老街〉一一呈現。 作品浯島三韻。(兩岸影像提供) 此外,參展作品也包括了描繪異國文化的作品,如《夜鴞鴞》和《在旅行中發現文化》,以及金門的傳統住居和戰地歷史的〈浯島三韻〉,展現了藝術家對於文化多樣性的深刻理解。 本次展覽的主題「黑白之外」寓意著藝術的多元性,強調水墨畫不僅限於黑白的表現,還包含了許多色彩與人生課題。參與盛會的嘉賓包括故宮博物院蕭宗煌院長、台灣版畫權威廖修平、台東都蘭山畫院院長林永發、藝評家邱琳婷、林章湖、陳俊卿、莊坤良教授等知名藝術家。 黃淑卿北科大的學生們。(兩岸影像提供) 台東畫院院長林永發表示,欣賞黃淑卿的作品時,感受到一種「陌生感」,她的創作突破了傳統水墨的表現方式,將自然元素重新組合,為觀眾提供更大的想像空間。 版畫權威廖修平也對黃淑卿的創作讚譽有加,指出她在創作過程中深入部落,尋找靈感,並運用了多種技術來呈現水墨畫的獨特魅力。這次展覽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是情感與思想的深度探索,期待觀眾能在展覽中獲得啟發與共鳴。

Read More

陶喆新輯翻唱鄧麗君千言萬語

陶喆睽違12年推出新專輯,翻唱鄧麗君經典歌曲〈千言萬語〉。 (偉大文化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金曲歌王陶喆睽違12年推出新專輯《STUPID POP SONGS》,並翻唱鄧麗君的〈千言萬語〉。他表示,要在保留原作感情跟精神下,加入新元素很難,近半年才完成這首歌。 陶喆表示,在音樂產業逾25年,也會思考自己是否還有價值,尋找自我存在的意義、保持新鮮感也成為追求目標。新專輯就是思考結晶,想透過歌曲傳遞情感跟線索,也許某刻會觸動某些人。 陶喆此次翻唱鄧麗君的〈千言萬語〉。他表示,「每次決定是否要翻唱一首歌,我的目標都是,能不能為這首歌帶來新的生命、新的面貌。其實現在大家聽到的這個版本,是我這半年才完成的」。 他並提到,最難的部分是要加入哪些新元素,把情感表現得更突出,但也要顧慮原作精神,不能過度扭曲,「至於我有沒有做到,就交給你們來評斷了」。

Read More

王心凌獲獎、代言 雙喜臨門

王心凌雙喜臨門,再次展現橫跨音樂與娛樂領域的超強吸引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王心凌雙喜臨門,不僅《SUGAR HIGH 2.0世界巡迴演唱會》創下佳績、橫掃國際設計獎項;同時也宣布成為經典MMORPG《魔力寶貝:復興》全新代言人,再次展現橫跨音樂與娛樂領域的超強吸引力。 自2023年9月起,王心凌以《王心凌Sugar High世界巡迴演唱會》之名開啟甜蜜征途,首站於台北小巨蛋吸引超過2.2萬人參與,門票開賣即秒殺,成為近年演唱會翹楚,也屢次成為網路聲量最想看的演唱會前3強。 去年起演唱會全面進化為《王心凌SUGAR HIGH 2.0世界巡迴演唱會》,舞台設計升級為360度旋轉LED高牆,搭配炫目的燈光、造型百變的時尚服裝與經典金曲編排,打造出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饗宴,不僅讓樂迷驚豔;並在今年MUSE設計獎中,《王心凌SUGAR HIGH 2.0世界巡迴演唱會》一舉拿下包括最高榮譽「年度最佳設計大獎」,以及鉑金獎、金獎與銀獎4項大獎。 另外,王心凌也在品牌代言迎來全新亮點。近日宣布出任經典遊戲IP《魔力寶貝:復興》的台港澳代言人,這也是她在音樂以外,最具代表性的一次跨界合作。

Read More

上村謙信涉猥褻開庭 痛哭不認罪

  日本藝人上村謙信涉嫌猥褻女翻譯,15日在香港首次開庭。(翻攝自IG) 本報綜合報導 25歲日本前偶像團體成員上村謙信上個月在香港出席活動後的慶功宴上,涉嫌猥褻女翻譯被捕,15日在香港首次開庭。他當場崩潰痛哭,以日語表示「我不認罪」。法官表示,下次庭審於7月30日舉行,在此之前允許上村繼續保釋。 另外,44歲日本女星廣末涼子8日涉嫌踢傷女護理師,遭警方以傷害罪現行犯逮捕。警方採驗的藥物鑑定結果15日出爐,顯示她體內沒有非法藥物或安眠藥。廣末涼子與護理師正朝和解展開協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