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形式 挑戰金曲 不夠善良OST 蔡健雅:是我的小孩

  生涯已4度榮獲金曲歌后的蔡健雅這次以「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再度入圍金曲獎爭歌后,她說,能以這樣的音樂形式獲肯定,感到很驕傲。(亞神音樂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生涯4度獲得金曲歌后的蔡健雅,是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獲獎紀錄保持人,今年以「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再度入圍,挑戰第5座金曲華語歌后,力戰魏如萱、戴佩妮。蔡健雅提到,跟數字比起來更希望打破慣例、帶來啟發,這張作品「不是一般的OST,就是我的小孩 」。 蔡健雅說,她覺得大家都太注重在數量上,難能可貴的是評審讓原聲帶形式入圍,因為一般不會是一個歌手專門演唱,這次以這樣的音樂形式獲肯定,感到很驕傲。 蔡健雅說,她跟宇宙許的願就是想做配樂,自嘲在圈子內沒朋友也不太會社交的她,在結束上一張專輯後的休息期間就遇到soulmate徐譽庭,兩人一見如故。蔡健雅感性地說:「回頭看,我就覺得我就是要碰到這一部劇、就是要碰到徐譽庭。」 蔡健雅說,她跟徐譽庭在開拍前就讀劇本,都用想像力安排哪個片段要進音樂,每每問徐譽庭都得到對方肯定答覆「對!就是這裡」,「徐譽庭信任我到讓我懷疑自己。」蔡健雅也靈感爆發,坦言身為創作人,一生有一次這樣的經驗是可遇而不可求。 蔡健雅說,其實有很多年身心狀況不佳,後來領悟到是宇宙希望透過生病這件事去探尋人生課題,「謝謝這個不舒服,我把它當成我的老師」。而在她決心不想繼續在家癱著時,就發現家對面正好有新開的瑜伽教室,健身房就在旁邊,蔡健雅直言,「當你ready了,眼睛就會睜開」。 金曲36將於今(28)日晚間登場。

Read More

掌美版VOGUE37年 穿Prada惡魔本魔 卸任總編

  擔任美國《VOGUE》總編輯一職37年的溫圖爾,宣布卸任。(路透檔案照)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時尚雜誌」(Vogue)總編輯溫圖爾(Anna Wintour)昨宣布卸任,消息震撼全球時尚圈。這位傳奇人物在她為「時尚雜誌」掌舵的37年間,經常被譽為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她也是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的原型人物。 法新社報導,75歲的溫圖爾因讓「時尚雜誌」封面成為當代時尚權威及完全掌控極富魅力的雜誌內容而成名。 儘管她不再負責「時尚雜誌」的日常編輯工作,這份雜誌所屬的康泰納仕集團很快就否認她退休的說法。 溫圖爾將繼續擔任高層要職,並仍是「時尚雜誌」全球編輯總監。 在英國出生的溫圖爾因啟發了2003年暢銷小說「穿著Prada的惡魔」和2006年同名電影而為大眾所知,好萊塢女星梅莉史翠普在電影中飾演專橫的雜誌編輯普利斯特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溫圖爾在紐約的員工會議宣布,美國「時尚雜誌」將尋找新的編輯內容總監。 「紐約時報」報導,她稱這是「一次關鍵性決定」,但強調她不會搬離辦公室。 她說:「我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全球領導階層,與我們全球各地傑出的編輯團隊共同合作。」

Read More

台灣豐玉姬鱷化石 左鎮現身

左鎮化石園區「遠古爬爬走」二十八日開展,二十六日舉辦造勢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化石園區暑假重磅推出「遠古爬爬走—帶你爬進未知的左鎮」特展,將於二十八日盛大開展,最大亮點是台灣特有種「台灣豐玉姬鱷」化石與等身骨架首度曝光,長達七公尺霸氣登場。展覽規劃七大單元,集結國內外百件珍貴標本,一探神秘爬蟲家族秘密。暑假還有互動問答和三D拼圖遊戲,完成挑戰可換限量貼紙,寓教於樂,錯過就太可惜了。 左鎮化石園區是國內唯一在化石原址上成立的博物館,這次特別迎接蛇年,策劃「遠古爬爬走」特展,把台灣在地獨有、世界罕見的「台灣豐玉姬鱷」原件化石和完整骨架帶到大家面前,一次看得過癮。 二十八日正式開展至年底,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解鎖「古生物偵探」模式,還能掃描展場QRcode玩問答集點換限定貼紙,好看又好玩,保證讓孩子暑假滿載知識與驚喜。 文化局長黃雅玲指出,「遠古爬爬走」展覽不只聚焦左鎮珍藏,更串聯日本、德國、美國等世界級博物館,借展多件首次來台亮相的化石與標本,讓左鎮瞬間變身國際級古生物探索基地。特展從爬蟲類起源聊到滅絕的啟示,再從台南本地發現串聯全球視野,知識含金量超高。開幕當天下午二時還有策展人蔡政修副教授親自開講導覽,想聽古生物界的祕辛千萬別錯過。 左鎮化石園區提醒民眾,特展期間結合三D立體拼圖和問答闖關,大小朋友動手又動腦,保證收穫滿滿;參加互動還能憑積分兌換獨家限量貼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今年暑假不怕孩子喊無聊,跟著左鎮化石園區一起「爬」進古代爬蟲世界,開啟驚奇知識冒險。

Read More

蕭壠光州美館交流展 舊衣物轉化視覺藝術 韓藝術家駐村成果展

蕭壠國際藝術村與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交流展《冥心地》登場。(文化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佳里報導 蕭壠國際藝術村與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共推二0二五年交流特展,由南韓藝術家金志熺於駐村期間推出成果展《冥心地》,聚焦探討空虛、反思、以及連結,將台灣在地日常物件、二手衣物轉化為藝術作品,象徵裝載著情感和平靜的連結痕跡。 藝術家金志熺是來自韓國的視覺藝術家,曾在朝鮮大學就讀西洋繪畫,現階段的創作以裝置藝術及立體繪畫為主,運用老舊衣物、紙箱等廢棄材料,探索人類多層次的情感和關係。 在台南駐村期間,金志熺向當地店家和附近鄰居收集用過的紙箱,透過手繪和書寫,記錄下這段旅程及每日的不期而遇,並將個人的反思冥想轉化為作品,審視地域與自身的關係,其藝術創作的核心,就是凸顯與他人和地域展開連結的這段過程。 展覽《冥心地》,透過常見的材料,如紙箱,藝術家將日常生活物件,塑造出思惟菩薩沉思中的姿態。展覽即日起至八月十日於蕭壠文化園區A4-2館展出。

Read More

盧武鎮小隊 跨海問安 車學沇:被鬼壓 作品就會大紅

韓國奇幻喜劇《勞務師盧武鎮》3位主演鄭敬淏(左起)、薛仁雅、車學沇,跨海向台灣觀眾問候。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韓國奇幻喜劇《勞務師盧武鎮》即將於本週末播畢,收視可望再創新高!friDay影音26日公開了3位主演鄭敬淏、薛仁雅、車學沇跨海向台灣觀眾問候的受訪影片,3人間的互動宛如「盧武鎮小隊」真實重現。 由鄭敬淏、薛仁雅、車學沇(VIXX成員N)主演的韓劇《勞務師盧武鎮》,劇情描述一名因投資失利而破產的勞務律師,於鬼門關前走過一遭後赫然能看見幽靈,在逼不得已情況下,與古靈精怪的小姨子和追求點閱數的影音創作者聯手,開始解決鬼魂們委託的工傷職災問題之歡樂奇幻故事。 台灣在拍攝鬼神題材的影視作品,都會特別小心以免冒犯,當被問到韓國是否也會做類似拜拜的儀式,薛仁雅透露:「我們會進行類似祭祀的『告祀』,祈禱能安全結束拍攝,這也算是韓國戲劇圈的習俗、文化。」 接著鄭敬淏、車學沇被問到「有見過鬼嗎?」車學沇直言自己是很容易被鬼壓床的人,但是每次被鬼壓床,當時在拍的作品就會很順利,「這次《勞務師盧武鎮》開拍時以及拍攝中,我都有遇過鬼壓床,所以我想作品應該會大紅吧」,說完自己也笑了出來,模樣相當可愛。 提到台灣,薛仁雅、車學沇都曾因工作而到訪台灣,車學沇特別喜歡九份的夜景,「可以在晚上一邊看夜景一邊散步,所以我推薦九份」,美食派的薛仁雅則大推港都:「我去過高雄,那裡的海鮮相當有名,不管吃什麼海鮮你應該都會滿意的。」 至今尚未踏上寶島的鄭敬淏早已聽說很多,他最喜歡的同輩演員金大明真的很喜歡台灣,「他說台灣有一家相當知名的雞尾酒吧,我也想去喝喝看」,讓不喝酒的薛、車兩人只能強忍笑意配合搭話,場面相當爆笑。

Read More

見到團員險淚崩 周子翔不愛單飛 超想合體

男團Ozone成員周子翔再推單曲〈雨傘忘了帶走〉,連兩首單曲自己宣傳,讓他直呼不習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超人氣第一男團Ozone成員周子翔繼個人創作單曲〈愛你沒差〉之後,再度帶來細膩動人的全新雨季療傷情歌〈雨傘忘了帶走〉,連兩首單曲自己宣傳,讓他直呼不習慣,個人工作結束和團員合體排練,竟險些淚崩。 〈雨傘忘了帶走〉是周子翔情歌宇宙的第2篇章。這首歌的DEMO在唱片公司內部聽歌會議上一出現,索尼音樂華語部總經理許惟援就立刻希望能夠接續子翔自己的創作〈愛你沒差〉,延續他逐步展開的情歌宇宙,為他打造除了偶像男團角色,另外一個音樂身分。 接連兩首個人單曲,他一個人工作的時間增加,MBTI是I人的他大呼:「非常不習慣!我好想念我的團員!」一次結束個人宣傳活動後和團員合體排練,他說:「當下見到大家差點哭出來,很珍惜見到他們的時間!」 〈雨傘忘了帶走〉的MV也是由周子翔一人拍攝,他說:「團體拍MV可以分批化妝、分批拍攝,通常都有一些時間休息。但一個人拍攝,隨時都要準備上工,且之前的休息室都是團員吵鬧的聲音,一大早從妝髮到搭車,直到工作結束都非常安靜,當天也很想他們!」

Read More

MV找靈感 163braces挑戰凍傷妝

文青創作歌手163braces新歌〈找〉MV以黑白色調呈現,相當有味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5千萬點閱文青創作歌手163braces(朵芸),發行首張概念創作專輯《海螺記》,新歌〈找〉MV以黑白色調呈現,相當有味道。 這次特別邀來〈小船〉MV導演章哲銘操刀,兩人相識於朵芸出道前,討論起腳本更能天馬行空有默契的發揮彼此腦袋裡的古靈精怪!」 最讓粉絲驚艷的,是她大膽嘗試的「凍傷妝」,帶著紅暈與寒感的質地,在畫面中呈現一種脆弱卻堅定的生命感。 她打趣說自己在MV裡是「可憐的小東西」,笑稱妝容可以叫作「落水鳥妝」,但強調是「美美的落水鳥」。這種不掩飾的表現方式,讓〈找〉不僅僅是一支音樂作品,更像是一場「對自己誠實的練習」。 163braces將於7月26日晚上19點於高雄後台 Backstage Live舉辦全新專場《海螺記:造船計劃》。門票則將於6月28日中午12點起盛大開賣,購票請洽「遠大售票系統」。

Read More

彩墨緣結 88歲許黃彩好展畫藝

南應大美術在職碩專班八十八歲許黃彩好,在吳園藝文中心展出五十餘幅畫作,董事長黃基正(右)與校長楊正宏(左)觀賞其畫作,讚賞其「活到老、學到老」精神。(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目前在台南應大美術系在職碩士專班進修的八十八歲許黃彩好,以「彩墨緣結好畫藝」為題,在台南市吳園藝文中心展出五十餘幅畫作至廿九日止,該校董事長黃基正與校長楊正宏亦親臨觀賞其畫作,讚賞許黃彩好「活到老、學到老」精神。 台南應大長期投入銀髮教育,許黃彩好走出校園假吳園藝文中心舉辦個展,無論是古典的仕女圖、觀音畫像、精緻的花卉蝴蝶、動物、書法等畫作,每一幅的筆觸穩健、神韻細膩、表情莊嚴慈祥,色彩華麗,圖案考究,呈現其多年來的創作成果。 八十八歲的許黃彩好出身台南望族,是南寶樹脂創辦人黃圖的千金,從小就對藝術展露天賦,無師自通,繪畫風格自成一格,其作品時常成為布行販售的布花樣品;黃圖熱心公益,樂善好施,許黃彩好也有乃父之風,長期贊助各項慈善公益活動,例如捐贈救護車、復康巴士、行動沐浴車,慰問病患及弱勢族群;楠西地震,她更捐贈兩百頂帳篷,鼓勵弱勢生獎助學金和造橋鋪路,更是她的日常。 此次展出的五十五幅大作線條流暢,工筆細膩,行筆無礙,除展出其強項的水墨國畫,還有中西融合的油畫及書法,並將忠孝節義與虔誠的宗教信仰等美德融入作品、潛移默化勸人為善,歡迎喜愛藝文者前往吳園藝文中心欣賞。

Read More

《玩客瘋高雄Surprise》 最強主持群探索港都多元魅力

( 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新聞局推出全新旅遊節目《玩客瘋高雄Surprise》,將於廿八日起,每週六中午在電視台播出,歡迎觀眾一起從文化古蹟到自然生態,從各地美食到觀光量能,盡情體驗最真實、最豐富的高雄驚奇冒險。 ( 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玩客瘋高雄Surprise旅遊節目以驚奇探索為主軸,集結綜藝玩家馬力歐、何美、八弟、小林賢伍以及高雄在地台鋼雄鷹啦啦隊女神一粒、李樂、螢螢,一同帶觀眾打破行政區界線,深入高雄各地,探索高雄多元魅力。 ( 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新聞局表示,馬力歐和何美前往左營蓮潭及周邊文化景點探訪,台鋼雄鷹啦啦隊女神一粒攜手李樂與螢螢,從蓮潭滑水樂園展開一場充滿活力的夏日冒險。台日兄弟檔八弟與小林賢伍穿梭岡山百年古蹟,感受歷史風華,登上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細數近代空軍航空史。 ( 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新聞局指出,節目也深入黃埔新村、棧貳庫KW2、高雄米其林名店,結合文化、歷史與文創,展現高雄多樣風貌。茄萣興達港及濕地生態、永安鹽田彩繪村和永新漁港石斑魚基地,則將自然生態與漁村風情細膩呈現。 ( 高雄市新聞局提供)

Read More

〈中華文薈〉語言的縫隙,詩心的流光──簡政珍《當代詩話》新書發表會紀實

20250419簡政珍新書發表會。 文/應嘉惠 攝影/王以惠、高培原、陳珮菁 4月19日,著名的詩人、學者簡政珍教授的詩學新作《當代詩話》,於臺北紀州庵這座歷史與文化交織的空間裡,舉行新書發表會。這場活動並非僅是一本新書的推介登場,而是詩人對現代詩長年凝視後的回身低語,且更是一場詩心、詩觀與詩學的深層對話。發表會主持人為蘇正隆教授,會中並邀請臺大劉正忠教授(知名詩人唐捐)與臺師大梁孫傑教授,從不同的維度切入,與簡政珍教授進行對談,為讀者呈現了一次深具厚度與密度的詩學現場。 與唐捐對談。 《當代詩話》一書區為四輯,分別為〈詩話.詩學〉、〈詩話.詩學隨想〉、〈詩話.詩史.後現代〉與〈詩話.詩學問答〉,簡政珍教授在意象與思辨、語言與沈默之間,為讀者織就出一條多義且流動的詩學脈絡。其實對於當日發表會現場的與會來賓而言,《當代詩話》一書的內容應該並不陌生,它彙整了簡老師近年來在數位場域中持續釋出的詩學斷想:臉書貼文、詩學札記、專欄短論……,本書的書寫策略本身即是一種詩的實踐——以碎形之筆構築系統之思。簡老師結合了傳統詩話的精神與當代時空的特性,以一則則片語式的沉思,展現了現代詩學未竟的可能。 主持人蘇正隆教授開場時,提及自身與簡老師相識的因緣。1970年代初期簡老師以榜首的成績進入臺大外文所,當時身為小學弟的蘇正隆教授初識「簡政珍」三個字,至於兩人的熟識則有待簡老師由美國取得博士學位返臺之後,數十載的情誼至今依然親厚。 臺大中文系主任劉正忠教授也提到自己學生時期即與簡政珍教授相識的因緣,並談及自己一直以來對簡老師的詩學相關著作十分熟悉。劉正忠教授首先談及簡老師1989年出版的《語言與文學空間》一書開始,已初步建構出系統性的詩論,其後的《詩的瞬間狂喜》、《詩心與詩學》、《台灣現代詩美學》等,簡老師已構築了龐大且完整的詩學脈絡,劉教授分析簡老師詩學理論的主軸,認為其中有兩個面向很值得討論:其一為簡老師提出的專題式詩學主張,例如「長詩的美學」、「不對稱的美學」、「後現代的雙重視野」等等,一一針對當代詩壇的問題進行思維架構上的重整與回應;其二則為簡老師詩學中精準的審視,包含針對流於表層化的後現代詩觀提出「形式主義疲態」的反省,以及辯證現代詩創作中關於傳統的、舊式的「抒情困境」。 簡老師新書發表會。 劉正忠教授推崇簡老師為臺灣首屈一指的詩論家,當學院派的學者「放鬆」下來,於是就有了《當代詩話》。較之於簡老師以往嚴肅的學術論著,《當代詩話》一書具有極為獨特的隨機性與片段式,這兩個特徵令這一本書具有高度的親和力,十分易於斷續閱讀,令讀者能夠更加親近高深的詩學理論。書中每一則短文幾乎都可作為現代詩學思考的啟發點,而這些吉光片羽的論述都並非單純的理論指涉,而是簡老師數十年來對於現代詩本質一再反覆的叩問。 劉教授並且強調,簡老師的詩學理論其實是建構了一套屬於臺灣詩論的「詞庫」,此詞庫具有強大的「可共用性」,是所有研究與學習現代詩的人可共享的「概念工具」,這個概念工具立基於簡老師詩論中一個個「詩學原理」,因而得以協助讀者進入詩作語言的紋理,進一步去進行更為深層且細緻的詩學論證。簡老師所建構的這一套劉教授所謂的「詞庫」,可說是當代臺灣現代詩教學與詮釋中不可或缺的思維工具,例如「意象滲入思想,使思想有了芬芳」一語,既可作為詩行理解的鑰匙,也可作為文學教育現場的「傳遞技術」,進而形成了「詩」與「思」之間可觸可感的場域。 師大梁孫傑教授則是以簡老師學生的身分出發,其發言充滿了溫度與私密記憶。他回憶青澀的大學時代在簡老師課堂上學習現代詩的情景,當時猶如目睹一場語言的燃燒,一種知識的瞬間閃現——他笑著稱之為「瞬間的狂喜」。孫教授言及當時簡老師以幾近禪機式的言語,剖析詩與語言的流動之際,他感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精神上的一種突破與啟蒙。梁教授援引《當代詩話》,說道:「當思想滲入詩行,詩就有了哲學的厚度。」這不僅是修辭上的說明,更是一則關於語言與存在的對話,也對照出簡老師詩學中的「語言不是工具,而是主體」的立場。 梁教授接著以「慈悲凝視,於不能和不忍之間的空隙」為題,從存在主義與倫理詩學切入,來討論簡老師《當代詩話》中的「他者觀」、「責任倫理」與「慈悲美學」。梁教授認為《當代詩話》並非封閉的文本理論,而是一場對生命中所有「微弱聲音」的召喚與回應,他指出《當代詩話》所展示的是語言與詩人之間一種追逐關係:詩人並不創造語言,而是在語言逃逸的背後追趕閃亮的光芒,此種語言哲學正如簡老師《當代詩話》中提出的:「有時,處於震撼感動的瞬間,詩人突然感覺語言在前面跑,他在後面追;在追趕中,也許語言回過頭看他一眼,給他一個眼神,然後文字就出來了。」 梁教授以《當代詩話》中的一段論述,指出簡老師的語言始終對「他者」飽含哲思與憐惜:「人經由『他者』才能深切體認到真正的『自我』。人和『他者』或是外在世界互動時產生同理心,而同理心是好詩必然的基礎。」梁教授並指出《當代詩話》不僅是關於語言的書寫,更是關於「如何凝視無法回視之物」的倫理實踐。他舉卡夫卡在水族館凝視魚群之事為例,對照簡老師對動物、環境與弱勢生命體的書寫,認為簡老師的詩學體系潛藏著一條微光閃爍的倫理線——即便無聲,亦當被聽見。梁教授在發言的最後,特別朗誦了簡老師悼念愛犬的詩作〈達達的眼神〉作為結語,象徵將所有的語言歸返至堅實的沉默的一種力量。 壓軸登場的簡政珍教授,帶領現場讀者思考「語言、意象、哲思」的關係,簡老師緩緩道出其詩學理念,他首先辨析「沉默」與「語言」的內在關係,說出了其極為著名的兩句話:「沉默不是啞巴式的無言,而是語言趨於飽滿的狀態。」簡老師主張詩語言不是加法,而是減法,是故,其詩作經常被描述為「不語的語言」。簡老師的詩學信念不在於將詩變成「載具」,他的詩作不急著傳達觀念,而是在語言邊緣布置意象,讓讀者自我潛入,他曾說:「語言若只是傳遞觀念的工具,詩即無立足之地。」又說:「當作品富於深度,文學幾近哲學;當思維富於意象,哲學幾近文學。」詩與哲學自此不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交織、互滲、彼此形塑的感知結構。 簡老師曾說詩的閱讀是一場「非預設的對話」,其中「語言在前跑,詩人在後追」,而意象並非情感的代名詞,意象能使記憶復活,是一種「為思想尋找肉身」的方式,簡老師並堅持「看見與看穿」的雙重過程,才能構成真正的詩意行動。在簡老師的詩觀中,詩既不是純粹的言說,也不是語言的抵抗,而是一種「詩性在場」的存在狀態。詩人之所以成為詩人,不是因為他有什麼話要說,而是因為他知道哪些話不該輕易說出口。 在臺灣當代詩論領域中,能將意象論述與哲思辯證深度結合者,簡老師無疑為箇中翹楚。現下這個語言日益加速的年代,簡老師選擇慢說、輕語,讓詩意由縫隙中潛生,讓思想在微光中閃現,因此《當代詩話》不是一本給予答案的書,它更像是一部詩學的音叉,讓我們聽見詩與語言之間那若隱若現的共鳴,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是詩的多重視野,什麼是語言的責任,什麼是語言在失語的邊緣——而詩人仍不放棄「說」的理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