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瑜等7年才出道 向蔡依林致敬

  歌壇新人陳涵瑜,歷經7年才發行出道單曲,上週舉辦首場粉絲音樂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曾為韓團EXID師妹的歌壇新人陳涵瑜(球球),歷經7年等待才發行出道單曲〈Boom!〉,上週舉辦首場粉絲音樂會,挑戰蔡依林〈馬德里不思議〉和〈日不落〉兩首金曲向偶像致敬,原本限量150席座位擠進逾200鐵粉支持,讓開演前擔心可能受大雨影響而沒人的球球開心地說「很有成就感也很感動!」 首場粉絲音樂會陳涵瑜(球球)還挑戰蔡依林〈馬德里不思議〉和〈日不落〉兩首金曲向偶像致敬,她表示從國一開始就喜歡蔡依林,「看到她的努力也激勵自己要向她看齊」。 受訪時,坦言自己的舞藝也是像蔡依林一樣,後天下苦功鑽研練習,並虛心地說「要邁向新世代舞孃境界,其實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更加努力,唱歌、跳舞,甚至對談各方面都要再多精進。」 完成粉絲音樂會後,陳涵瑜(球球)接下來胸有成竹地說:「宣傳期結束,想先給自己放個小假,沉澱一下,再跟公司討論規劃新的作品。」陳涵瑜有計畫性地朝夢想努力,也讓人更加期待陳涵瑜未來更多的精彩演出。

Read More

五月天預告「Just Love It !」下一站 花蓮見

睽違十一年,五月天驚喜宣布「Just Love It !」公益演唱會將登陸花蓮送暖。(花蓮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知名天團五月天及其所屬經紀公司相信音樂日前預告公益演唱會「Just Love It !」下一站將來到花蓮,讓近期受到地震影響的花蓮民眾,尤其是縣內觀光相關產業大感振奮!縣長徐榛蔚在第一時間即留言感謝五月天將來到花蓮演出,花蓮各界人士及民眾也湧入留言表達期待與感謝之意。縣府已經與五月天所屬的相信音樂團隊取得聯繫,除表示誠摯歡迎並期待五月天的到來,更將尊重團隊的安排,以及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同心協力一起推動0四0三震災後復興。 花蓮縣政府表示,五月天計畫到花蓮演出的消息公布後,為最近處在低潮的花蓮觀光產業帶來強心針;這也將是五月天繼二0一0、二0一二、二0一三年在花蓮參加「夏戀嘉年華」演唱會及「太平洋觀光節」跨年演唱會以來,睽違十一年再次來到花蓮演出。縣府非常感謝五月天與所屬的相信音樂在花蓮遭遇強震後,立即捐出五百萬元協助受震災影響的校園修建。 四月二十八日五月天驚喜宣布「Just Love It !」公益演唱會將登陸花蓮送暖後,縣府積極與目前正在香港準備五月天二十五周年巡迴演唱會的相信音樂團隊取得初步聯繫,除了表示誠摯歡迎,並尊重團隊對於演唱會時間、地點等安排,縣府也將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讓五月天順利再度登陸花蓮,為震後的花蓮加油打氣,更為震災帶來的傷痛帶來重新出發的勇氣。 此外,縣府也預定將在七月三日至七日舉辦「花蓮夏戀嘉年華」演唱會,邀請知名藝人登台演出,以大型觀光活動象徵震災後花蓮再出發。

Read More

賴冠源VR導演特展 全台獨家五月駁二登場

賴冠源VR導演特展,全台獨家五月駁二登場,圖為哈瑪星列車劇照。(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電影館「VR體感劇院」訂一日推出全台獨家VR導演專題特展:「在三百六十度裏看見 賴冠源的VR召喚術」,透過裝置、手稿、道具、展覽,結合VR影片放映,呈現台灣第一代VR創作者賴冠源,從「VR元年」的土法煉鋼拍VR,至今跨足實拍、動畫、掃描等虛擬實境創作的心血結晶;展期至六月二十四日,於駁二VR體感劇院展出,觀眾可免費入館參觀展覽,並可購買VR體驗票,一票體驗賴冠源參與創作的五部VR虛擬實境作品。 二0一七年被譽為台灣VR創作元年,當年蔡明亮導演《家在蘭若寺》與黃心健《沙中房間》入選威尼斯影展首屆「沉浸式單元」;高雄市電影館也在五月推出「高雄VR FILM LAB」創作計畫,支持賴冠源、徐漢強、廖克發、邱立偉和許紘源五位導演投入VR創作。 其中賴冠源自二0一七年的《哈瑪星列車》迄今,已完成五部VR作品,並參與《大師狂想曲:蔡明亮》、《朵拉》等VR製作。他與國際VR大師黃心健同樣創作量驚人,是台灣VR創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並具有台灣本土文化、集體創作、獨立精神等特質,猶如引領VR領域的「新電影運動」。 「賴冠源的VR召喚術」展將映演賴冠源的《哈瑪星列車》、《肺臟機動隊》等五部VR作品,本次特展憑一票便可體驗上述五部VR,一窺台式VR從手工製造到科技整合的探索之路。

Read More

一家人攜手共創葫蘆藝術 為您戴來「幸葫」美學聯展

賴素育與孩子戴安瑞和戴余珊攜手在大甲三寶文化館中聯展,三十三件葫蘆藝術作品充滿熱情,傳遞幸福與感動。(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一直在葫蘆藝術領域中深耕多年的賴素育攜手戴安瑞、戴余珊等三位創作者透過結合傳統與現代技法,創作出色彩豐富、風格多樣的葫蘆藝術作品。即日起至六月十日在大甲三寶文化館中展出三十三件作品,向觀眾傳遞幸福與感動。 賴素育在新娘祕書服務和教學方面擁有二十年的豐富經驗,而在葫蘆藝術界也耕耘了十五年並成功舉辦多場個人展覽,其作品充滿浪漫的藝術美感。她的兩個孩子戴安瑞和戴余珊,同樣對葫蘆藝術充滿熱情,並在母親的引領下展開了各自的創作之路。 戴安瑞擁有國際企業系的學歷背景,並在北京清華大學接受過企業家極速鍛造研修班的培訓,他在葫蘆藝術創作方面已有十三年的經驗,運用多元異材結合葫蘆來展現傳統避邪招福的美學,呈現出獨特的葫蘆藝術風貌。 戴余珊老師不僅擁有食品應用科技發展系的學位,在葫蘆藝術創作上也累積了九年的經驗,透過繽紛色彩與葫蘆的結合,亦將天馬行空的靈感注入作品中,希望觀眾們能從中感受到無限的創意與幸福的氛圍。 三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以自家種植的瓢瓜和葫蘆素胚為創作基礎,運用傳統避邪招福的技法與現代蝶古巴特工藝,將葫蘆的自然形態與藝術創意相融合,創造出具有獨特魅力的作品。在展覽中,觀眾可以欣賞到彩繪、掐絲、雕塑、切割和金屬融合等多樣形式,體驗藝術家對自然的感激與對創作的執著。

Read More

分合20載 Energy揭復出內幕

睽違20年,男團Energy29日宣布復出推出新專輯,並將在7月攻蛋舉辦《一觸即發》演唱會。(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睽違20年,男團Energy重返歌壇,再度掀起旋風,《一觸即發》台北小巨蛋演唱會開賣後秒殺,29日合體舉辦復出後首次記者會,坦言當年「分合」都說開了,期待攻蛋能留下難忘的作品。 Energy再度合體,坤達還在台上示範新歌〈星期五晚上〉MV中的16蹲,唱跳實力絲毫不減。牛奶說,拆夥後換了電話,團員間失聯許久,前幾年看了Toro的自白影片後頗有感觸,就聯繫了坤達,感謝五月天邀請擔任演唱會嘉賓,終於促成再度合體演出。坤達也說,正式復出感覺真的太多了,「很幸運,老天給了我們第2次機會」。 回想20年前,沒有小巨蛋,也沒有《超級巨星紅白藝能大賞》,團員們坦言有些遺憾,所以剛復出的幾場演出,都覺得很感動,公認「哭包」的阿弟也說:「好多過去的遺憾都被圓滿了」更不諱言,在拍攝〈分合〉MV時更落下男兒淚。 倒是在五月天演唱會的演出後,阿弟笑說,很酷的女兒居然主動勾手邀爸爸自拍,另外提到生活中的改變,阿弟也透露在家中地位提升,讓他喜出望外。 不過,以前Energy被稱作「最殺唱跳男團」,但牛奶也透露,因為頸椎壓到神經,一度痛到連1公斤的東西都拿不起來,努力復健後雖然漸漸康復,但也不敢再頭轉,「現在要以家庭為重。」但仍會盡力做到最好。 Energy也預告,5月5日下午4點,將在台北信義香堤廣唱舉辦唯一限定簽唱會,也承諾不管專輯還是演唱會的票,絕對簽到完為止。

Read More

愛的榮耀雙CP婚禮 王瞳長輩帶出場

民視《愛的榮耀》首次出現2組CP同場結婚,伴娘王瞳也美美入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八點檔《愛的榮耀》首次出現2組CP同場結婚,出動近20位演員、數十位臨演。劇中演員賴芊合飾演的權貴醫院董事長杜清玉,為了當好婆婆,行頭都出動戴上身,「氣勢要拿出來,不能輸!」 這場婚禮戲,是賴芊合劇中的兒子傅子純跟養子許仁杰,同一天舉行婚禮,吳婉君跟謝京穎穿J2wedding提供的婚紗,2套造型走截然不同的風格吳婉君拍婚紗宮廷大器的禮服、還有婚禮上高雅氣質的白紗,以及謝京穎俐落的時尚魚尾服,都讓旁人驚嘆連連。 身為兩對新人的伴娘王瞳則笑說,沒想到伴娘服也是要把「長輩」帶出場,而且這也是第一次拍婚禮戲當伴娘是在教堂舉行,覺得十分新鮮,也很謝謝吳婉君教她如何把胸型挺出來。 吳婉君表示,這一場婚禮拍攝是歡笑聲不斷,那天大家討論婚禮很多人選徐若瑄的歌,結果王瞳就開始接歌比賽,把感動人的歌曲唱成金包銀,還有許仁杰叫錯名字大爆雷,因為正式錄影,他居然對著安琪說「萱萱」,全場安靜了2秒後,大家直接噴笑出來。 劇中利用假身分要加入杜家的謝京穎,表示這是她第一次覺得是一場驚心膽顫的婚禮,因為都要很怕有人來婚禮鬧場,所以一整個心都浮浮的,表情控管還要很好。

Read More

Ella忙到想人生快轉 渴望早點停經

Ella陳嘉樺穿著一襲寶藍色禮服,亮麗出席掃地機產品上市記者會,坦言忙著排練5月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消瘦不少。(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Ella陳嘉樺29日亮麗現身掃地機代言記者會,坦言因忙著排練5月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消瘦不少,還爆料想把人生快轉,希望早一點停經,還好中醫師勸阻,調理後果然好很多。 Ella陳嘉樺表示,自己是容易緊張和焦慮的人,提起2020年在北流舉辦《艾拉秀》時,因獨扛舞台壓力,一下台就暴哭,至今沒人知道。但她就是想到、看到什麼就會馬上去做,但往往手上前一件事還沒做好,所以內心常常有聲音糾結拉扯,「到底在急什麼,能不能放輕鬆一點?!」 雖然自己也知道這不是人生的態度,但應該是自己天生內建的性格,壓力和焦慮時也難免偶而會遷怒小孩,「小勁寶就很像我,所以也沒辦法怪兒子。」 因為自己真的很龜毛,Ella表示,有時候很佩服老公的「鬆」,可以慢慢地有一些細節都打理好,正好自己也正在努力學習放鬆,例如一個人去旅行,沒有被任何人事物牽絆。 年初,Ella就留了一個假期,自己去日本京都旅行,透露當下一度搞錯訂飯店的日期,手機網路又開錯時間,所以落地後到前往京都的車上,都無法立即查到這些重要資訊,她原以為會因此焦慮緊張,沒想到卻因意外擺脫手機制約,「一路上看書休息,可以這樣放鬆真好~」當下讓她體會到難得全然放空的感覺。 42歲的Ella因嫌月事麻煩,還自爆想早一點停經,前陣子月經一直「跳恰恰」,睡覺還盜汗,讓她還竊喜「快停了」倒是中醫師卻很緊張,當場衛教一番,拚全力幫她調理身體,讓她就一起努力,果然最近月事就順多了。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探訪台南精神—參觀台南市立博物館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台南市立博物館於2023年12月22日正式開館,前身是延平郡王祠的鄭成功文物館,經過數載的整修及規劃,成為一個負載台南城市精神內涵的所在。 臺南市立博物館(下稱南市博)為臺南市文化局轄下二級機關,包含「本館」、「臺南左鎮化石園區」、「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與「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等,館內典藏源自1930年代石暘睢等在地社群之文史調查,典藏明清至戰後5,500餘件史料、文物,體現臺南市文史調查之始、臺南博物館發展源頭以及在地社群的貢獻與互動關係,代表了臺南歷史文化與常民的生活樣貌。註1 前言 記得國小時父母就曾帶我來延平郡王祠,當時教科書也常提及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事,而其與台南府城的連結更是緊密,所以延平郡王祠可說是不少台南人成長記憶的一部分,因此將台南市博設在此地,格外的有意義。 訪問臺南市立博物館不僅是一次普通的博物館之旅,更是一場穿越時光的冒險,如果是身為資深的台南人,則是將自身記憶與之融合的過程,亦體現了臺南一城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多樣性。 進入博物館,整體佈局和導覽設計為來訪者提供了流暢舒適的觀展路徑,每一個展區都以其獨特的方式講述著臺南的故事。要了解台南400年的歷史從參觀常設展《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開始就對了。 常設展《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淺析 這個展覽是對臺南市豐富歷史的一次深入探索,展示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各種文物和敘述。展覽分為數個部分,每一部分都針對臺南的特定時期或重要事件,配合大量的視覺資料和實物展品,讓歷史敘述生動而具體。共分為九個展區,分別為第一區台南DNA、第二區機遇之海、第三區東都明京、第四區府城格局、第五區豐饒之城、第六區川流人群、第七區守府聚新、第八區南方摩登及第九區共築南都。若我們用時間軸展開大概可以歸納成下方的五大項。 原住民時期和荷蘭統治時期: 這一部分展出了許多原住民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觀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裡面有更深入的介紹)以及荷蘭統治時期的文獻和藝術作品,展示了臺南早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交流。 明鄭時期:明鄭時期是臺南歷史上的重要篇章,展區通過展示鄭成功及其後代的相關文獻,重現了當時抗擊荷蘭統治並建立漢人政權的歷史情景。 清朝時期:敘述1683年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後,台南人的生活情境及面相,特別描述當時的台南城市空間是由官、紳共同參與打造,府城內外的公共建設大部分在地方紳商的捐獻下完成,因此官員與仕紳常有往來。 日治時期:這部分主要是介紹了臺南在日本統治下的變化,包括城市規劃、教育制度的引進以及當地文化的影響。展品包括日治時期的日常用品、照片和官方文件。除此之外還有短暫的台灣民主國時期的相關說明。 現代發展:展示了臺南從戰後至今的發展,強調教育和文化如何在現代化進度中相互作用,形成今天的臺南。 整個常設展不僅是對臺南歷史的追溯,也是對臺南市民身份和文化自豪的一次肯定。透過考古文物及傳世文物的呈現,使得歷史的每一個時期都得以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玉板(傳「寧靖王的玉笏」) 註2 在整個展覽中有各式各樣的文物,但我對這件玉笏特別的有興趣,除了因為我是玉器的愛好者外,也因為這件玉器與寧靖王有所連結。為了能更深入地瞭解此文物,筆者查閱了相關的資料註3,並將其整理如後,提供給讀者們參考,相信讀者下次去南市博參觀,看見此文物時當能更有所感觸。 此件玉板具有「一般古物」的文資身分,外觀呈黑褐色尺狀外形,長53.8公分、寬6.5公分、厚1.4公分、重1606克,歷來均被認為是「寧靖王玉笏」的傳世古物,具文獻顯示其發現於清代晚期的道光年間,由竹滬(今高雄市路竹區竹滬里)農夫掘地得之,後有臺南法華寺僧人得知此事,以穀易之而得保存於法華寺中。十九世紀末戰亂,本件玉器曾一度遺失,輾轉歸於臺南商人公會「三郊組合」代為保管。戰後,此件被稱之為「寧靖王玉笏」的玉板,最終在民國三十九年由臺南市政府收歸保存。 註4 經台南藝術大學盧泰康教授考證此件「玉板」,就明代玉圭特徵與形制、臺灣考古出土相關史前玉器,以及中國大陸出土相關史前玉器等三個面向探討,本件玉板可能在明清時期經漢人移民,因古玉收藏之風,將此件玉板攜入臺灣。綜上分析可知「玉板」雖屬古玉無疑,但絕非明代皇室玉圭,因此也不可能是明鄭時期寧靖王之物。本件玉板的體型碩大、器形完整,雖無法定為明鄭時期文物,但仍屬重要的台灣出土古代玉器。從社會及文化層面來思考,此件玉器反映出自晚清以來百餘年間,臺灣人民對於明鄭治臺二十餘年的追思與崇敬。 而文物之所以從單純的物質昇華為社會文化的載體,也可從本件「玉板」被視為「寧靖王玉笏」的流傳過程,展現此一文物逐漸疊加的歷史情感與文化價值。 結語 參觀臺南市立博物館的《自造臺南:我們的歷史》常設展,不僅能夠讓人對臺南的過去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時也能激發對這片土地深層文化和歷史的敬意。這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也是對臺南這座城市精神和文化基石的一次深刻體驗。無論是歷史學者、學生,還是普通訪客,都能在這裡找到值得珍視的知識和靈感。 註解說明 註1:參考文化部相關網頁說明https://museums.moc.gov.tw/MusData/Detail?museumsId=24e1fa25-4ecd-46a7-90f6-e652c7bea021 訪問日期2024.04.14 註2:圖片來自,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台南瑰寶大揭密/盧泰康著。 註3:參考資料同上 註4:資料來自「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ntiquity/20070305000001訪問日期2024.04.14 臺南市立博物館資訊https://tcm.tainan.gov.tw/info 開放時間:週四至週二,09:00~17:00. 休館時間:每逢週三全天及初一、除夕休館. 地址:700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即日起至113年6月30日免收門票。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39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天津演出取消 Hebe媽:甄沒問題

田馥甄在大陸音樂節演出遭到取消。(圖取自田馥甄 Hebe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 田馥甄(Hebe)原受邀參與5月2日天津「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卻遭大陸網友討論舉報,主辦單位27日晚間宣布因「活動籌備」原因,她的演出確定取消,田馥甄的經紀公司表示,對於演出取消深感遺憾,相信後會有期。 2022年8月初,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田馥甄被中國大陸網友指控未在中國社群平台轉發支持「一個中國」;她在IG貼出義大利麵照被解讀為酸中國、挺台獨,她的作品之後遭部分音樂平台下架,1年多來未受邀至對岸演出。 中國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於22日宣布田馥甄將登台演出,但消息公開後再度引起「小粉紅」討論,並要求主辦單位取消。 對此田馥甄所屬經紀公司樂來樂好表示,「音樂節主辦單位鑑於安全考量,決定取消此次音樂節的演出,馥甄得知消息後深感遺憾,抱歉未能依約跟歌迷在舞台相見,但相信後會有期,期待以歌相會在那最美好的時辰。」 不少歌迷擔心田馥甄的心情,對此,Hebe的母親在社群留言回應:「感謝大家關心,甄沒問題,順其自然就好。」

Read More

《讀者》雜誌5月號出刊 時間可以買賣發人深省

《讀者》雜誌5月號出版了。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讀者》雜誌5月號新聞焦點:「時間就是金錢」,作者用一個虛擬的時光機器公司,買賣時間,人們可以花錢來買額外的時間,也可以賣出自己的時間來獲得金錢。故事圍繞在兩個主角一個買、一個賣,終老時來檢視他們對時間的運用和結果。故事有創意也格外發人深省。 「家人馬大貴」是北京著名文物收藏家馬未都與他的毛小孩「馬大貴」的相處經過。馬未都在「馬大貴」過世後有感而發的寫道,在和大貴生活的日子裡,牠教會我們許多,守則而自律,獨立而自尊,友善而忍耐,懂愛而溫柔,牠有如此多的優點。終其一生,寵辱不驚,貧賤不移,展現自己的修養。 「特工 007與鳥類學家」說的是著名的007系列電影主角詹姆士.龐德,這個特工英雄的名字原是一名大名鼎鼎的鳥類學家,是007小說作家故意選了這名鳥類學家之名的,結果讓鳥類學家一生環繞在趣聞當中,鳥類學家出國過海關時,海關官員會問他「你把槍藏在哪裡?」 行銷世界的《讀者》摘文來自海內外的知名作家和媒體,具兼容並蓄的多元題材和國際視野,頗獲好評、典藏與推薦。每本80元,在大型書店和網路書店販售,慶祝在台發行14周年,訂閱一年12期960元加贈一期,函附20元回郵,免費試閱《讀者》精選期刊一本,《讀者》2023年合訂本全套12期900元優惠預購中,贈送精美「鑰匙環」。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2段27號3樓之5,諮詢電話:02-2754009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