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經典劇目《甘國寶過臺灣》精彩演出 兼具傳統藝術、當代劇場風格

《甘國寶過臺灣》劇組祈求演出圓滿順利平安。(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百年劇作《甘國寶過臺灣》重現臺灣特有的歌仔戲表演藝術精華,由人間國寶藝師-王金櫻老師與小咪老師親自傳承技藝,教授台語文押韻四句聯和傳統歌仔戲唱腔技巧,使得經典劇目《甘國寶過臺灣》演繹更加精彩傳神,獲得現場觀眾滿堂喝采。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2023湖光山色藝術季秋季公演】-歌仔戲《甘國寶過臺灣》,於18及19正式公演,由歌仔戲學系、戲曲音樂學系聯合演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李揚校長在表演前,率同王金櫻老師與小咪老師與全體劇組舉行隆重的祭台儀式,恭請四方神靈庇佑,由於祖師爺是歌仔戲學系學生精神信仰的依歸,學生更迎請祖師爺副駕駐駕演藝中心側台,祈祝演出圓滿順利、一切平安。 『甘國寶過台灣』劇照。(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此齣劇目由王金櫻老師負責劇本改編、小咪老師擔任總導演,歷時一年多的籌備時間,王金櫻老師表示,《甘國寶過臺灣》這齣戲的劇本編排是大工程,最困難的部分是採用四句聯的方式,將原本十天的演出戲劇內容,濃縮成兩小時劇情緊湊的歌仔戲,但仍須保留最經典的劇情,例如劇中角色王蓮蓮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頭插清香,向甘國寶請求諒解的橋段最為重要,雖然劇本改編很辛苦,但能傳承給下一代就很有價值。 此次兩位傳承藝師教授學生台語正確的唸法、台語文押韻四句聯和傳統歌仔戲唱腔,以及舞台上唱念的抑揚頓挫等技巧,王金櫻老師提及起初在傳授學生聲調語音時,常發現學生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嘴形不正確,無法將台語發音的唇音、喉音、舌尖音發得準確,經歷一年來的練習才能說得字正腔圓。 『甘國寶過台灣』劇照。(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負責編排演員身段的小咪老師表示,由於《甘國寶過臺灣》這齣戲中,有描述清朝時代的劇情,因此無法加入水袖表演,要靠手勢比法、面部表情及走位來呈現,結合舞蹈的身段來表演,連貫出精彩無冷場的整齣戲。 歌仔戲學系主任陳孟亮表示,《甘國寶過臺灣》唱腔主要以傳統歌仔戲七字調、都馬調、雜唸調、江湖調、地方小調為主,並以傳統串曲及編創合於劇情鋪陳的襯樂;舞台設計以中間主平台為主,運用其他小平台的鋪設轉化,跳脫傳統戲演員上下場的動線,燈光設計、影像設計都考察故事年代的歷史背景及特徵,例如平埔族的傳統紋飾、甘國寶的畫虎及當時的街圖...等,舞台呈現非常精采。 『甘國寶過台灣』劇照。(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李揚校長表示,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中心登場的《甘國寶過臺灣》,展現臺灣本土劇種特色,由王金櫻老師與小咪老師親授傳承,既傳統又現代、雋永豐富,讓傳統在現代能有更豐富的面貌,藝術得以流傳保存。

Read More

幼年喪父不懂照顧小孩 李連杰認失職 向女兒致歉

武打巨星李連杰(左)「超越生死」新書分享會19日在台北舉行,他向在場的大女兒Jane(前右)致歉。(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60歲武打巨星李連杰昨天在台北舉辦「超越生死」新書分享會,大女兒Jane陪伴到場,讓他藉機現場致歉,過去忙於公益卻忽略關心女兒,坦言2歲喪父讓他不懂照顧方法。 李連杰開場笑說,來台灣總感覺特別親切、像回家,過去他長期在香港工作都得說廣東話,「結果到台北,大家都說國語,很親切,非常感恩」。 李連杰昨天也向在場的大女兒Jane致歉。Jane太乖太好,很懂事,但這兩天來台灣,有機會與女兒促膝深談時,李連杰才驚覺過去忙公益慈善、對社會付出,卻忽略了身邊的女兒,不知道Jane喜歡的顏色、衣服、學校年級。 李連杰坦言,「可能因為我2歲就沒有父親,沒有概念要怎麼照顧,以為有錢就可以,但孩子們的成長不只需要硬件,還要軟件」。他認為父母得與孩子當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

Read More

淨耀法師《佛緣墨緣.福壽圓滿》書畫聯展開幕

淨耀法師《佛緣墨緣.福壽圓滿》書畫聯展開幕,張善政市長祈求藥師佛庇佑台灣。(新聞處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十九日上午前往新北市,出席《佛緣墨緣.福壽圓滿》淨耀大和尚七秩華誕書畫聯展開幕茶會。張善政市長表示,近幾年,國人飽受新冠疫情磨難,雖目前稍有趨緩,但流感、登革熱、腸病毒仍需要民眾提高警覺。本次展覽是以「弘揚藥師佛法門」為創作主軸,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與各界信眾齊心祈求藥師佛持續庇佑台灣,讓台灣能順利平安渡過各種疫情。 淨耀法師《佛緣墨緣.福壽圓滿》書畫聯展開幕,張善政市長祈求藥師佛庇佑台灣。(新聞處提供) 張善政市長指出,佛教的教義很深奧,但在諸位法師的開示之下,大家都能越來越瞭解。而佛教善長以藝術方式弘傳佛法更不在話下,名聞世界的敦煌石窟就是佛法與藝術完美結合的例子。星雲法師的「一筆字」,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雖然淨耀法師過去未曾拜師學習書法,但就是受到星雲法師「一筆字」的啟發,讓其在書畫方面的造詣越來越好,如今在七十歲的時候熱鬧開展,讓大家一覽優美的書畫作品外,也感受法師在作品中所傳達的正能量。 慈法禪寺住持淨耀法師表示,張善政市長之前擔任行政院長時就有很大的貢獻,後來在福德因緣的安排下選上桃園市長。張市長希望台灣能平安渡過各種疫情,而藥師佛消災延壽法門,就是為了幫助眾生消災免難、增福延壽,大家如果認真修持,對世界的和平也有絕對的作用。在這個目標上,宗教界全力挺政府安定民心,也挺張市長在桃園越做越好。 今日張善政市長在淨耀法師的帶領下,參觀書法及畫展,隨後參加祈福祝願法會,與眾法師一同在佛前獻花獻燈,祈求桃園市民平安健康。

Read More

睽違8年再攻蛋 姜育恆開金嗓 合體李翊君、吳奇隆全場嗨

姜育恆18日晚間台北小巨蛋開唱,準備了出道近40年所累積的經典金曲灌醉全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睽違8年,姜育恆18日晚間重返台北小巨蛋開唱,演唱會主題為「人生的路」,姜育恆準備了出道近40年所累積的經典金曲灌醉全場。 《姜育恆「人生的路」演唱會》吸引滿場萬名歌迷支持,姜育恆以其深情充滿磁性的嗓音和獨特的音樂風格,演繹了眾多經典曲目,演唱會一開場,姜育恆穿著黑色西裝從舞台中央登場,用音樂及螢幕上一張張照片引領觀眾穿越時光。 回到自己剛出道的那一刻,演唱《曾經年輕》、《被遺忘的季節》、《愛我》三首歌的組曲揭開序幕,這三首歌曲都對姜育恆有著特別意義,招牌的磁性嗓音馬上帶領全場沉醉於動人的音樂之中。 演唱會主題為「人生的路」,姜育恆準備了出道近40年所累積的經典作品,《人生的路》、《最後的溫柔》等作品,嘉賓李翊君更驚喜現身合唱。 演唱會除了有李翊君擔任嘉賓,姜育恆也邀請到同門師弟吳奇隆擔任嘉賓,兩人一同合唱新曲《心向你飛》,許久未參與公開演出的吳奇隆一出場全場熱烈歡呼,自己也非常開心能有機會和姜育恆一起合作。 隨後姜育恆邀請久違的開麗家族藝人難得齊聚,包含:李之勤、姚黛瑋、憂歡派對-憂憂、紅孩兒-馬國賢、湯俊霈、張洛君、張克帆、王海輪、沈依智,少女隊-王思涵、吳珮瑜、帥哥綜藝團-劉爾金、宋少卿等13位,大家一同合唱開麗時期的經典代表組曲,《搖擺女郎》、《叫你一聲my love》與《新年快樂》,而後姜育恆、吳奇隆及開麗群星們也一起合唱小虎隊的代表作品《紅蜻蜓》,音樂一下再掀全場熱情尖叫,熟悉的旋律也讓全場一起大合唱。超難得的嘉賓聚首,讓歌迷們一同回憶起90年代的音樂時光,也讓整個演唱會更添溫馨歡樂與感動。 到了演唱會的尾聲,姜育恆帶來《往事只能回味》、《別讓我一個人醉》,更走下舞台走入觀眾席,更貼近觀眾演唱,感謝大家到場支持,觀眾們也把握跟偶像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熱情回應。最後全場歌迷一同唱和著姜育恆的經典代表作品《跟往事乾杯》、《再回首》,所有美好的回憶一一呈現在音樂中,也為演唱會畫下美好的句點。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古意盎然匠心獨具–台南市文物協會會員收藏展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近40年,循往例每年於台南市文化中心舉辦會員展,透過文物的展示與對話帶領民眾認識中華文化和工藝技術。此次市府在2024年歡慶台南建城400週年擴大舉辦,配合於歸仁文化中心舉辦2023年度會員展。(圖一)。 展覽名稱》古意盎然匠心獨具--台南市文物協會會員收藏展 展覽日期》11/17(五)-12/10(日) 展覽地點》歸仁文化中心第一畫廊 圖一 古意盎然匠心獨具-海報 展覽意向 一、以古為鑑:可從古文物所提供的訊息作為歷史文化的開展與理解,例如參展的明朝帶板可連結藏於鄭成功文物館,經公告為台灣文化資產「一般古物」的「鄭成功畫像(那須豐慶摹本)」中的玉帶板,正是明代官員制式的服飾配件之一,配合展覽中的文物展示與說明,可與史實做連結,提供參觀民眾對在地文化的興趣與了解,此類的文物連結,正可訴說府城400年的文化點滴,充滿歷史性及故事性。 二、將古今藝術對照呼應:黃福壽先生為本會榮譽顧問,亦為現任「人間國寶」玉雕大師,透過展場中黃老師的現代創作可與古代玉雕藝術做一呼應。黃老師熟知玉雕知識及操作工具之技巧,其創作多取材自鄉間田野的花鳥草蟲,尤精於刻劃四時花葉的莖脈肌理,以及蝗蟻蜓蝶的羽翼、肢足和觸鬚等微小細節,作品從傳統中汲取養分又能跳脫傳統的窠臼。 精選展品介紹 此次展場共分成五區,包括瓷器、玉器、銅器、紫砂器、黃福壽「人間國寶」玉雕大師專區等,共展出文物數百餘件,以下先期介紹十一件展覽文物,並期盼讀者能抽空前往觀展。 1、清康熙  鯉化龍紋青花釉裏紅觀音尊 釉裏紅於康熙時期恢復製作,此件造形規整,器腹飾鯉魚於海水中,緊臨剛躍出水面之龍,正中為四爪龍躍於海水江波之上,神態生動有力。意寓"鯉化龍"望子成龍,家事、國事、天下事俱興。 圖二 2、宋~元 龍泉窯守業童子 童子體能悠雅自在側躺於葉上,表面受浸露胎亦不失神韻之美。 圖三 3、宋~元龍泉窯 青瓷魚耳紙槌瓶 紙槌瓶是宋代常見的造形,年代可晚至明中葉。瓶色粉青勻潤,長頸两側魚形肥厚,首、眼、鱗片均清晰可見,圈足修飾整齊,是件難得佳作。 圖四 4、明代 鎏金佛 此尊觀音菩薩,結跏跌、手執日月、坐於蓮座上,身著束腰華服,軀幹飾珠寶、頭戴寶冠,面容莊嚴沉靜。 圖五 5、蚰龍耳鑪 款識:宣德年製 蚰龍耳鑪是明清時期深具代表性的宣德鑪造型,款式沿自宋代定窯,以鑪耳龍身彎曲如蚰蜒,概稱蚰龍耳。明宣德皇帝以其「款式典雅,為諸爐之冠」,置之書房如潛龍之態朝夕相伴。 此鑪造型四平八穩,線條簡約流????,皮殼包漿完整,大器爐型搭配如意紋圓盤底座,應該是官宦世家大堂備置之鑪器。 圖六 6、明 青白玉福祿萬代活環洗 整器由青白玉雕琢,外型為一剖半之葫蘆造型,柄下有一活環,主體上有浮雕構成的葫蘆及花葉藤蔓。中華文化中對於福祿的追求常體現於各種生活之中,此件葫蘆諧音為「福祿」、花葉藤蔓綿延不絕則具有悠長綿延的含意,整體造型與紋飾呈現出「福祿壽綿綿不斷」的意象。將其置於文房案上實為陳設佳器。 圖七 7、清 玉螭龍鎮尺 鎮尺又叫紙鎮或鎮紙。顧名思義即指寫字作畫時用以壓紙之物,鎮紙除了有實際作用更是案頭上把玩欣賞的物件。整器由白玉所雕琢,螭龍生動活潑,身軀張力與流動感十足,著重細節處理,在轉折處去料精準不拖泥帶水,整體打磨精緻,堪稱文房擺設佳器。 圖八 8、清 碧玉鳳凰獻壽花插 整器由細潤碧玉所雕琢,花插主體為桃樹造型,其上壽桃豐碩誘人,與右下的芝草相映成欣欣向榮之態,鳳凰銜靈芝回首而立,雙翅收攏、尾羽舒展體態優美。整器使用立體圓雕、高浮雕、鏤空、鑽孔、陰刻線等工藝,刻劃精細一絲不苟著重細節有清中期風格,整體呈現莊重典雅、雕琢精緻、寓意吉祥,適合文房陳設。 圖九 9、矮八方壺 作者:顧景舟 此器為壺藝泰斗早期自製自寫自刻的作品。潘持平說此壺為難得一見之孤品,見證先生技與藝。顧景舟一九四二上海回來後就有雄心想辦一場個人精品展覽。此壺為展品之一、以八方為基形,方中寓圓,線條挺括平整,輪廓分明,壺身分別題刻詩、畫,展現大師多才多藝的一面。 圖十 10、絞竹提樑壺 款識:榮卿(乾隆二十年製) 此壺竹節式、身桶由兩段竹節組成、中腹折出、竹形灣流上翹、夾竹雙相繞做提樑、嵌蓋曲竹作鈕、全器較一般竹節提樑壺更為簡素、僅在壺嘴與壺鈕你較為寫實的揑塑。 (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台北展.黃正雄先生珍藏)頁79 圖十一 11、大清乾隆年製  花開富貴漆繪描金紫砂掇球壺 此壺為宜興紫砂內胎,外罩黑髹漆,上繪全彩菊花蜂蝶,三多瓜果,寓意「花開富貴」,紋飾微凸富有立體感,底有漆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印章款。此種漆繪紫砂胎茶壺為宮中特別訂製,始於雍正至乾隆時工藝完全成熟。製程繁複盡顯雍容華貴的宮廷氣韻。 圖十二 專題演講 第一場 從收藏看品味與顛覆歷史觀 主講人:戴忠仁/「國寶檔案」知名主持人 時 間:11/25(六)14:30 地 點: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 第二場 台灣玉—台灣的寶 漫談閃玉的雕刻工藝與現代玉雕藝術的創作思維 主講人:黄福壽/「人間國寶」玉雕大師 時 間:11/26(日)10:00 地 點:歸仁文化中心第一畫廊 第三場 紫玉飄香—漫談紫砂壺 主講人:侯隆興/台南文物協會理事長 時 間:12/02(六)10:00 地 點:歸仁文化中心第一畫廊 第四場 漫談玉器鑑賞—從一件明代帶板談起 主講人:劉振漢/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 時 間:12/03(日)10:00 地 點:歸仁文化中心第一畫廊 對以上演講有興趣的讀者也歡迎與本協會總幹事吳福盛先生(0931938893)聯絡訂位事宜。 結語 文化自有傳承與過程,古文物乘載著過去的歷史及當時的審美觀,而現代的藝術則從傳承中帶著創新,不囿於傳統而能從其中汲取創意的養分,正象徵台灣不斷向前的精神。 台南市文物協會於民國74年成立至今已歷38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入會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派對咖孔明台味配音 網友按讚

《派對咖孔明》台語配音版第一集預告上架2天,就衝上YouTube發燒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公視台語台日前釋出超夯動畫《派對咖孔明》台語配音版第一集預告,上架2天就衝上YouTube發燒榜,累計至今已破30萬點閱,預告中超神台味配音更引發熱議「比日文版更吸引人」、「終於有我阿嬤能看的動漫了」,並紛紛敲碗台配名單,想在正式播出前一睹為快! 為滿足網友的期待,台語台今公布《派對咖孔明》幕後配音名單,包含王希華、穆宣名、江志倫、葉又菁、何吳雄、陳余寬、葉于嘉、鍾少庭、郭雅瑂、張毓棬等眾多配音員參與演出。 男主角孔明由資深配音員王希華老師配音,王希華從業三十多年以來作品無數,更是國台語雙聲道,擁有儒雅聲線的他近期還配過「霹靂一哥」素還真,這次為孔明配音可說是信手拈來,連文言文的台詞也難不倒他,聲音一出彷彿諸葛孔明真的穿越時空,超高完成度讓網友期待不已。 女主角月見英子的配音員是穆宣名老師,現年33歲的她已有超過10年的配音資歷,這次在《派對咖孔明》中為女主角英子配音果然可愛爆表,短短60秒預告就獲得網友一致好評,直呼迫不及待想看到正片。 《派對咖孔明》台語配音版將於11月25日起每週六晚上8點首播、隔天上午11點重播,敬請鎖定公視台語台14頻道(電視限定無網路版權)。

Read More

柯叔元見紅方馨掛彩 祈新戲大發

方馨、柯叔元主演8點檔大戲《追分成功》舉行首映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視最新8點檔大戲《追分成功》17日舉行首映會,柯叔元笑稱手指見紅、方馨也因仆街臉掛彩,都盼收視紅紅火火。 《追分成功》首映會上,主要演員方馨、柯叔元、米可白、蕭景鴻、林玉書、亮曦等皆盛裝出席。 首映會釋出的片花中,柯叔元親自飛車的畫面曝光,他透露,當時在山道間跟其他車手演出追逐畫面,原本只要時速30公里,沒想到,最後竟開到開到時速7、80公里,還因此擦撞,幸好只是車殼微微碰到,有驚無險。 柯叔元也透露,早上出門時手不慎劃傷見紅,方馨、林玉書也分別無來由仆街摔倒擦傷和昏倒,讓柯叔元笑說,希望收視也可以紅紅火火。 方馨這次戲路大開,丟掉偶包挑戰俏皮角色「周秀敏」勇敢追愛,不過前兩週不慎仆街跌倒,左臉顴骨上有塊大的擦傷痕跡,原本貼人工皮上陣,但影響妝容所以直接上妝,結果傷口變嚴重,只好跟劇組告假3天,「不擔心留疤,只拍耽誤到劇組,現在靠化妝遮掉」。 台視最新8點檔大戲《追分成功》於11月20日起每週一至週五晚間在台視播出。

Read More

最萌旅行團香港行 童遊迪士尼

粿粿、范姜及晏柔中、楊孟霖兩對年輕夫妻,加上可愛的兩個寶貝赴香港旅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節目相識,培養出超好感情的粿粿、范姜及晏柔中、楊孟霖兩對高顏值年輕夫妻,加上可愛的兩個寶貝,日前組「最萌旅行團」赴香港,率先開箱迪士尼樂園,滿足童心。 粿粿、范姜及晏柔中、楊孟霖近兩年好孕接力,晉升新手爸媽,在晏柔中兒子小楊桃8月出生後,更是親密直稱彼此親家,希望兩個寶寶能從小培養好感情。 誕下兒子的晏柔中和老公楊孟霖帶上小楊桃,邀請粿粿、范姜、小粿醬一家組成「最萌旅行團」飛香港,展開兩個小家庭的首次海外旅遊。 一行人率先赴迪士尼樂園,還搶先入園體驗原本於11月20日正式開幕的全新主題園區「魔雪奇緣世界」的照片。 粿粿與晏柔中17日在社群分享與小粿醬、小楊桃置身在真實還原《冰雪奇緣》系列電影經典場景,讓原本就深愛迪士尼的粿粿和晏柔中難掩少女心,直呼:「這一切真是太夢幻了!不如我們兩對夫妻跟小粿醬、小楊桃三組一起來辦個迪士尼婚禮好了。」

Read More

減重調養 43歲羅美玲意外懷第3胎

43歲歌手羅美玲宣布再懷第3胎,幫她調養的中醫生特送花祝賀。(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3歲歌手羅美玲16日陪媽媽出席中醫調養新書發表會,原本要分享減重經驗,卻突然在台上泛淚宣布再懷第3胎,幫她調養的中醫生特送花祝賀。 羅美玲與小3歲的Terry(江振愷)結婚8年,育有2子小吉羊、小紅豆,和媽媽一同出席新書《中醫五型減重》發表會活動,原本是為媽媽成功減重見證,沒想到,跟著調理身體的她,竟驚喜宣布,「可愛的3寶在我肚子,最傻眼的是我老公」。 羅美玲表示,現在懷孕4個月,因高齡懷胎,前幾天剛做完各項檢查,下週產檢才會知道寶寶的性別,認為男寶或女寶都好,覺得寶寶找上她就是緣分,很開心家中再添新成員。 羅美玲說,最初真的就是以健康為出發點來減重,結果調理健康調理得太好,竟然就懷孕了。

Read More

萬芳 楊乃文台東跨年演唱

萬芳 楊乃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024台東跨年晚會再添2金王牌,金曲歌后楊乃文、金鐘影后萬芳獨家獻唱,萬芳邀當地音樂人才合作,楊乃文盼現場與電視機觀眾一起唱。 台東縣政府與TVBS攜手打造跨年晚會MVP等級高規品牌,「2024台東跨年晚會」12月31日晚間7點於台東市海濱公園登場,繼頑童MJ116三成員將以個人之姿輪番上陣,以及張震嶽、告五人、魏如萱等卡司後,主辦單位16日再公布,金曲歌后楊乃文、金鐘影后萬芳都將今年的跨年演出,獨家獻給台東! 萬芳對台東有一份特別的感情,因為去年夏天,她在台東「駐地」兩個多月,目的只有「生活」,那段期間她接觸到許多藝術工作者,「感受每一個不同生命的追尋,我將自己進入一種空白的狀態,那是一趟深層相遇的旅程,至今都還在發酵著。」萬芳說:「這次到台東跨年,我特別邀請當地的音樂人與音響師一起合作,台東有很多人都有很棒的才華,希望接下來可以跟他們有更多的合作。」 去年在北流舉行「MUSE繆斯」演唱會的楊乃文,這一年她參與了各地多場大型音樂活動,觀眾的熱情每每讓她更加投入於舞台live演出,楊乃文表示,跨年一定會唱新專輯的歌給大家聽,也少不了過去的經典歌曲,希望現場還有電視機螢幕前的觀眾都可以一起大合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