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書局【故土容顏】陶作職人展 蔡榮祐展現陶藝的生命與包容

故土容顏陶作職人展和主題選書,展出蔡榮佑包容系列作品等。(中央書局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中台灣文化地標「中央書局」致力於傳承本土文化,2023秋季生活展,以從故鄉土地出發的陶藝情感爲題,策畫「故土容顏 陶作職人展」,邀請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台中霧峰在地國寶級陶藝名家蔡榮祐與其家族三代成員聯手展出,以圓滿、憨厚、捨得、親情、包容、耿直、柴燒等十三項系列作品,透過陶藝提醒大眾回歸自己的生命質地,煥發溫潤的自然光輝。 「包容」系列是蔡榮祐代表之作,以現代設計的概念,呈現傳藝陶藝剛柔交融自然流淌的意象,是經過六年研究才試驗成功的嘔心瀝血之作。 蔡榮佑女兒蔡依儒作品及選書《器與美》。(中央書局提供) 蔡榮祐投入陶藝創作47載,是台灣現代陶藝發展的巨擘與推手,也是唯一同時獲頒文化部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國家工藝成就獎」及新北市陶藝獎「陶藝成就獎」的陶藝家;前者是對他「工藝成就」的肯定,後者是推崇他「現代創作」成就。蔡老師陶藝成就斐然,獲得台灣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資格;連續兩屆入選法國華樂利市國際現代陶藝展,以及台灣多項獎項肯定。學藝過程被喻為作家勵志教材,早年當過美術印刷學徒、畫家,因環境和生活因素,放棄鍾愛的繪畫創作,轉任職各種行業,經歷許多失敗與不如意,直到33歲待業家中時,認識製作陶器的啟蒙老師楊連科,後到台北拜入邱煥堂與林葆家兩位教授門下,自此與陶藝結下不解之緣,一路成為陶藝大家。 蔡榮祐包容作品及主題選書。(中央書局提供) 對蔡榮祐來說,陶藝是生活態度與生命理念的展現,「圓滿」系列提醒我們待人處事要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堅持己見,「捨得」系列提醒眾生有捨才有得,需要真正的付出過才能體會這樣的心境。他認為,藝術是生活的一種展現,如果離開生活太遠,一般大眾無法感受,就不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蔡榮祐從傳統工藝出發到現代陶藝的呈現,把傳統與現代做完美的結合。就像他保存了傳統加入創意,將釉料運用像油畫一樣揮灑,不受傳統單一顏色的侷限,便是他以流行元素詮釋傳統工藝的寫照。 蔡榮祐包容作品及主題選書。(中央書局提供) 蔡榮祐說,他是到六十歲才學會包容的。「要如何將不同熔點的 陶土相互包容,確實是一大挑戰,因為成功率相當低。」他又是怎樣克服這個挑戰的呢?「包容要做到上層的陶土熔了、流動並與下層陶土完美成形,產生聚流的效果,才能成為獨特的作品,分裂通常都在結合點上,通常因兩種土的膨脹係數不同,高溫時沒事,冷卻過程中卻經常崩裂,造成的失敗率不計其數…」不斷試驗卻始終缺乏竅門,便是「包容」系列試驗了六年的最大的原因。 蔡榮祐包容作品及主題選書。(中央書局提供) 「故土容顏 陶作職人展」展期即日起至10月2日,展出蔡榮祐先生與兒子蔡家閎、女兒蔡依儒等家族三代成員的生活陶作聯展,還有蔡榮祐個人攝影及近期《觀 • 生活》創作專輯,蔡榮祐是戰後台灣美術史上不容輕忽一位重要藝術家。展出期間,將在9月10日舉辦「陶之原始與傳奇—蔡榮祐的藝術生命」講座,邀請台灣知名美術史學者、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蕭瓊瑞與陶藝大師蔡榮祐對談,談論蔡榮祐在藝術創作的生命歷程與力量。

Read More

暌違14年再登台 柏原收史徵友

柏原收史為鶯谷愛樂樂團來台宣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柏原收史與哥哥柏原崇20年前曾以「No’where樂團」身分來到台灣,4日暌違14年再度來台,為鶯谷愛樂樂團來台宣傳,歌曲內容挑戰18禁,希望找到中文歌翻唱新哏。 時隔14年再訪寶島,44歲依舊單身的柏原收史分享,23年前和哥哥一起來台灣時就很喜歡這裡,此行也代替哥哥向眾媒體問好,並表示兄弟倆雖工作上沒有合作,但感情還是一樣好,他更在受訪時大方徵友,「我喜歡台灣女生,理想型是活潑健康的女生」、「希望徵集一個和我一起生活的人」。 柏原收史這次來台,雖湊巧遇到颱風,但他一抵台就先吃了石頭火鍋,直呼:「非常好吃」也笑說這回來台都點名要喝台啤,坦承「每晚都要喝一杯的人,酒量大概900ml的啤酒」倒是哥哥現在滴酒不沾,某次慶功宴被灌了點酒精就醉倒。 鶯谷愛樂樂團由主唱知名喜劇演員德井義實、吉他手柏原收史被封為顏值擔當(樂團最帥者意思)、貝斯手ISAKICK、鼓手西部好範所組成的樂團。這支樂團被形容為音樂界的一股新勢力,因為作品內容挑戰18禁,每每現場演出都獲得多數死忠粉絲支持,音樂作品話題性十足。

Read More

林逸欣為昏迷閨蜜寫歌 奇蹟喚醒

林逸欣推全新創作專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音樂精靈」林逸欣(Shara)全新創作專輯《墜FALLING》,坦承是所有創作中最誠實的一張作品,首波歌曲《出去走走》是她為當時昏迷的閨蜜所寫,閨蜜在昏迷病榻10多天終於醒來。 林逸欣專輯《墜FALLING》10首歌圍繞著這兩年身邊人事物的變遷與傷逝,首波歌曲《出去走走》是她為當時昏迷的閨蜜所寫,「希望她快快醒來,跟愛她的我們一起出去走走!」 果然,閨蜜在昏迷病榻10多天終於醒來,但戲劇性地是,閨蜜的記憶只走到了12歲,還停留在小學六年級,醒來後看到大家訝異為何大家的容貌和樣態都已經是「大人」,還惦記著是否快要期末考和鋼琴檢定,催促大家要一起練琴,讓林逸欣非常心疼。  尤其也因為閨蜜的意識只「回」到了學童時期,沒有丈夫及小孩的記憶,當下的衝擊非常大,但理智要她試著去填補、喚醒空白的記憶、去接受這一切。林逸欣也盛讚閨蜜的先生對另一半溫柔備至的照料和護理,看到閨蜜日有成長的記憶,是林逸欣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也提醒了她更珍惜每個平凡的時刻。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台日藝術家揮灑 玉虫色的盛夏

弎畫廊推出「玉虫色的盛夏」聯展,展出六位來自日、台藝術家作品,藝術家揮灑,展現繽紛。(記者林雪娟攝) 弎畫廊推出「玉虫色的盛夏」聯展,展出六位來自日、台藝術家作品,藝術家揮灑,展現繽紛。(記者林雪娟攝) 弎畫廊推出「玉虫色的盛夏」聯展,展出六位來自日、台藝術家作品,每個人盡情揮灑,展現盛夏的繽紛。 六位藝術家包括Akaidzukan、楊寓寧、花季琳、飯田穗野香、新家未來及胡晴雯等人。Akaidzukan以高明度和高飽和度的同色系鮮豔色調,描繪介於夢境與現實間的模糊地帶中的神祕事物,作品名稱「norinori」,取車子和節奏雙關意涵,讓人聯想到配合音樂節拍駕駛汽車的愉快經驗;楊寓寧運用寬幅的連筆、 排筆,與色階分明的宿墨,在生的皮料紙上,創造出筆痕歷歷、墨跡淋漓的畫面。 花季琳長年以人與人之間難以言喻的幽微情感為主題,並嘗試以古典詩詞或流行音樂歌詞在畫面上題箋,並藉由人物眉眼、手勢、身姿及服飾、場所、物件,營造幽微情感得以現身的背景情境。飯田穗野香喜好描繪遠離塵囂的自然風景,畫作描繪如拼布般的田園風光,從近處的金黃穀浪、低矮農舍,遠眺丘陵、森林,視線逐漸被帶往位於畫面高處的青色遠山與藍天,營造出遞進的崇高感。 新家未來畫作,多以女性人物或貓為主題,人物以纖細、緻密、流暢且帶有彈性線條,勾勒精確素描輪廓,如彩妝般的輕柔染法,又營造濕潤光澤感。胡晴雯常被日常場景中稍縱即逝的光影變化吸引,起初使用數位工具拍攝、紀錄,隨後如投影作畫般,直接以筆勾摹投射在紙面上,隨著日光與風忽明忽滅、流動不定的光影輪廓。 「玉虫色」為彩虹吉丁蟲甲殼上顏色,會隨光線照射角度不同,呈現忽綠忽紫的鮮豔金屬光澤,屬於虹彩色一種,也延伸出隨不同立場,產生不同觀點之意,以此為主題,希望透過不同創作取徑,展現東亞傳統繪畫媒材在當代的多變面貌。展期至九月十六日。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汪東城慶生趴 出動兩個媽

汪東城慶生趴,汪媽媽、藍心湄(右2)及陳美鳳(右1)都來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汪東城(大東)日前歡度生日,生命中的兩個媽媽齊現身為他慶祝生日,一位是汪媽媽、另一位則是在《終極一家》飾演他母親的藍心湄,開心直呼:「謝謝媽媽,我好幸福啊!」 汪東城8月24日長尾巴,人緣好的他,在朋友的驚喜安排下,過了好幾次生日,有天《終極一家》製作人胖哥約他開會,聊聊未來的合作,沒想到劇中的媽藍心湄準備蛋糕現身,開會意外變生日趴,讓他暖心又感動。 慶生趴席間陳美鳳、黃小柔、金寶三、蔡芷紜都在,全程為大東慶生,最有趣地是,藍心湄說生日要有儀式感,特別準備了兩個生日蛋糕,一個是正式的生日蛋糕、另一顆是個大壽桃,大家齊要汪東城趴開壽桃,他遲疑一下,不知如何下手。 後來靈機一動唱起「心湄媽」的《我的溫柔只有你看得見》,然後身手矯健掰開壽桃,眾人哇的一聲齊呼:「卡哇伊~」原來裡頭還藏著6顆小壽桃,大東也驚喜說:「生小壽桃了!」讓藍心湄鼓掌說:「將來要生6個囉!」讓一旁端坐的汪媽媽笑得合不攏嘴直點頭,彷彿是藍心湄代替她說出了媽媽的心願。

Read More

挖礦慘賠 草爺變身Bitget英雄

投資失利的草爺(左)重新逆轉人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草爺歷經投資失利,挖礦狂賠4千萬,存款歸零,終逆轉人生,領取到Bitget表彰區塊鏈業界的傑出貢獻者的「Bitget英雄獎」。 草爺日前出席由全球領先的區塊鏈交易平台Bitget所主辦的5週年星光晚會,領取到Bitget表彰區塊鏈業界的傑出貢獻者的「Bitget英雄獎」。 草爺在台上感性地說:「很難想像,1年前的我,在挖礦上跌倒重摔,狂賠4千萬的人,能夠再次站立起來。」草爺說,當初是聽信一個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投入挖礦這個產業中,最後斥資千萬元打造礦場、開放外界並提供託管服務,全盛時期全台共擁有4間礦場,近千台礦機,相當風光。後來,礦災慘賠前,「這個好朋友,自己先安全落跑,然後我扛下了所有的失敗。」 回想起人生低潮期,草爺也感嘆,那陣子生活上有很多事情都改變了,酸言酸語變多了,但唯一不變的是,草爺私底下仍然持續替紅心字會的弱勢家庭募款,「我沒錢捐,就拜託朋友們捐,上個月還有朋友用我的名義捐了10萬,我聽到時真的好感動。」 不認為自己是跌到人生谷底,草爺表示,感恩能獲得獎項,「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安慰獎,而是一個讓我重生能上戰場殺敵的寶劍。」 草爺也在專業的團隊及講師帶領下,打造「草幣狀元」孵化中心教學平台,培育對虛擬貨幣有興趣的新手,更強調,投資前,一定要事先理解遊戲規則,養成閱讀、學習相關知識的習慣,學習專業人士的觀念,一步一步增進自己的投資觀念。

Read More

江坤俊、韋汝邀名家傳授壯世代「護心降脂」之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30週年慶「連接世界 奮起台灣」互動特展持續展出,健康節目《健康2.0》3日也於特展中由江坤俊、韋汝走出攝影棚,邀名家傳授壯世代「護心降脂」之道。 健康講堂由主持人江坤俊、韋汝走出攝影棚,邀請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氣功名師彥寬、吳明珠中醫師以及廣場舞天王麥克斯等來賓,和高達一百位的《健康2.0》觀眾粉絲近距離互動。 康志森、陳欣湄,吳明珠等專業名醫群,各別以護心、飲食及中醫不同面向,回答壯世代族群各種疑難雜症。 康志森表示,護心需掌握按時服藥、健檢以及運動等八大黃金密碼;陳欣湄則分享六大護心營養素有Q10、鎂、益生菌、葉酸、維生素B群以及Omega 3等。彥寬老師現場教授氣功「一伸式」,並有粉絲到場支持,以及麥克斯帶來新歌首唱《別搶我的麥》,音樂一下便馬上感染現場觀眾,興奮跟著台上老師一起帶動跳,畫面十分動感熱鬧。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談展覽審查會  

黃榮興 作者介紹:黃榮興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監事亦為臉書「中華古玩論壇」管理員,平日熱心協助社員解答古玩相關疑問,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本會(台南市文物協會)於8月13日假東區崇德18街「????依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參展文物審查會。今年十一月有兩場古玩大展,一場是本會的年度展覽(註一),這次展場從台南東區的文化中心移師到歸仁區文化中心。 另一場是「玉翫雅集」玉協會繼2017年台北中正紀念堂轟動古玉界的「唐宋遼金元玉器展」之後,再一次籌辦的大型玉器展「大明王朝暨歷代玉器展」(註二),本會是協辦單位。 前言 本會參加這兩場展覽的展品審查會合併舉行進行,事前由副會長統籌審查事宜,分成四個審查小組,分別是瓷器、茶道具、玉器、銅器及雜項。各小組任命一位召集人,每組三至四位審查委員。玉器項目還須審查台北玉器大展的參展品,所以有七位審查委員。審查委員對送審文物無爭議時直接通過,有爭議物件由審查委員一件一件投票,採多數決。審查桌上的撲克牌就是用來投票用,黑色代表否決,紅色表示通過。 由於參展踴躍,送審者絡繹不絕,特別是玉器審查,一直忙到超過預定結束時間下午五點,接近六點才審完。 當初受邀請擔任玉器小組審查委員時,個人就已認知:「你在檢視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檢視你!」 古玩市場說深奧很深奧,其實也沒那麼複雜。有時考驗的不是知識,而是常識!陷阱不是出於專業的盲點,而是基於人性的弱點! 審查期間我還抽空關注其他三個審查會的情形,順便學習這些古玩知識。 茶道具 茶道具方面,我看到有人拿一把刻毛語錄詞句的紫砂壺送審。我不敢說對茶壺很有研究,不評論這把茶壺是否符合壺身刻字落款的時間。但對歷史有了解的都知道毛語錄是中國大陸文革時期出版,文革時間是1966~1976年,可說目前古玩市場一半玩家不是在文革前就是在文革時期出生。我們這些人都還沒成為古人,文革時期的製品當然還稱不上古董,所以這把茶壺審查沒通過。關於「古玩的定義」可參考本報於2022年5月4日的專刊文章。 瓷器 瓷器方面,協會以往展覽的瓷器以明清件為主,由於這幾年市場流行中古瓷(唐宋遼金元時期的瓷器),送審的中古瓷也變多了!四位瓷器審查委員裡有協會顧問以及三位榮譽理事長,這四位都是資深瓷器藏家,也是各大拍賣公司常客,在婉拒「元青花」這類市場仿瓷大宗參展,可說非常辛苦。特別是張顧問還會耐心解說仿品破綻,至於送審者能不能聽進去,真的只能隨緣隨福。 銅器及雜項 「銅器及雜項」這個區塊太廣泛,審查上頗有難度,光是銅器這部分,明清銅爐和高古青銅器的材質、工藝、形制可說兩個不同領域,只是審查上有些物件的判斷其實沒那麼難。例如商周青銅器,位於台北南港的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有展出大批出土的商周銅器,除了許多完整件外,還有一些銅器破片,比故宮銅器更適合參觀學習,相信多看幾次就會感受到古代青銅材質的不同。因此有人送審高古銅器沒通過,我在旁邊忍不住插話,建議送審者可以先從銅質檢測開始。 目前科技可以做到無損檢測(部分珠寶鑑定公司就有這項服務),透過儀器驗出金屬成分。現做銅質檢測,符不符合器型年代所使用的銅器材質,只這是第一步,第一步對了再來做進一步的判斷。我還特別提醒,只是檢驗材料,不是檢驗年代。如果有人說儀器可以檢驗古董年代的,都要先質疑。 玉器 玉器是中華古玩的大宗,玩家人口最多,協會歷年送審、展出數量也最多。以前協會甚少展出高古玉,因為高古玉玩家比較少。特別是1995年左右,中古玉器興起,和明清玉器各佔半邊天,只有少數玩家持續收藏高古玉。 這情形直到在2016年香港大拍,高古玉器成交價一飛沖天,引發市場收藏熱潮,同樣的仿品也層出不窮。有些走上誤區的愛好者,手上沒個一二十隻紅山文化豬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有收藏,卻始終不曾質疑至今超過五千年的玉器真品怎會多到如此氾濫? 市場開始追逐高古玉,協會會員自然不吝拿出自己的收藏參展,一些新成員也是如此。只是很多人開始收藏高古玉的時間是在2016年之後,以前高古玉縱使不是古玉市場主流,除了文革時期秩序破壞,古玩市場停滯導致文物價格全面跌落之外,高古玉從來沒便宜過。可以做個比喻,如果是受歡迎的品相,三十年前拿一年的薪水買一件高古玉,現在可能要花十年的薪水才能買到。不是十倍而已,三十年前後的薪水也不同,基本工資都漲超過一倍。現在拍賣市場成交價是十年薪水的高古玉,卻在市場上以三十年前一個月的薪水買到,一定要非常小心。不否認有些人就是運氣好,只是如果買彩券都沒常中獎,那麼千萬不要老是覺得自己福緣深厚。 這次玉器審查,較少明清普品仿件(是的,連普品都有仿件),這可能是因為台北展覽要求玉器年代須在明以上的緣故,因此送審的高古玉器頗多,同時也成為審查災區。 審查會上還是有人對一些破綻很明顯的玉器審核沒通過提出質疑,我能回答的都盡量解釋,例如水凳(砣機)的砣痕問題。觀察陰刻線的邊緣有沒有崩,已不能做為判斷電動工具的標準。玉雕業開始使用電動工具是1958年前後,中國玉雕業全面進入電動工具時代已是經濟改革開放後的事。約三十幾年前的玉雕因為馬達轉速快與雕刻技術的問題,刻玉時陰線溝槽兩邊容易出現崩口。但這種情形隨著可調速馬達及玉匠技巧熟練,縱使一些粗仿品也未必出現這種崩的痕跡。 這點只要看目前市場熱絡的現代玉雕,就會發現現代玉雕也甚少這種情形,更別說還有一些先進的電腦玉石雕刻機,連機器刻痕都不明顯。那麼仿古玉的製作當然也如此,所以在觀察玉雕陰線是否是電動工具刻製,不能只用邊緣有沒有崩口來做依據。 結語 縱使協會盡力將公開審查會做到公平公正,還是沒辦法如所有人的願。個人不敢說展品審查沒有疏漏,縱使有遺珠之憾,但是如果送審的都沒通過,那麼該檢討的不是審查制度,而是要省思自己的收藏是否走入誤區? 協會立場不存在所謂忌妒或排擠,對於入會與參展一直抱著開放的態度。只有展品越多越好,展覽才會越成功。如果協會有私心的話,就是希望會員願意提供更高檔更精采的藏品參展。同時我們也歡迎各地喜愛文物的同好加入協會,一起探索文物世界。 註一:會員年度典藏特展 展期:112年11月17日至12月10日    (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周一、二休館) 地點:台南市歸仁文化中心 註二:大明王朝暨歷代玉器展 展期:112年11月19日至12月13日    (上午九點至下午六點)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第三展廳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7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工藤靜香登台開唱 經典重現

日本女星工藤靜香2日晚間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演唱會,她特別為台北場重新安排曲目及內容,盼讓歌迷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日本女星工藤靜香2日晚間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演唱會,帶來多首經典歌曲,演出內容不同於日本巡迴演唱會,特別為台北場重新安排曲目及內容,盼讓歌迷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工藤靜香睽違30年在台灣開唱,2日晚間登上台北國父紀念館舞台與粉絲相見歡,她更以中文說出「大家好,我是工藤靜香」,向粉絲打招呼。她日前到台灣宣傳時表示,跟台灣粉絲特別有緣;頻頻在社群平台透露期待心情,並以中文表達非常期待見到歌迷。 工藤靜香7月初訪台宣傳時說,曾在其他國家遊玩時遇到台灣粉絲,最難忘以前有台灣粉絲送牛軋糖;她當時多次在社群平台貼出跟台灣相關內容,且太喜歡糖醋排骨,回日本後甚至下廚製作。 工藤靜香表示,台北演唱會內容將不同於日本演唱會,曲目及內容重新特別安排。她日前更在社群平台上傳演唱經典歌Blue Rose,並以中文表示:「真的非常期待見到大家,九月二號,我在國父紀念館等你們。」

Read More

新北客家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 首演滿座大獲好評

《紅顏火帥-楊排風》演員精彩的身段。(新北市客家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支持客家戲曲藝術文化推廣,今年規劃演出兩場大型客家文藝展演活動-客家大戲,首場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二日在三峽新北客家文化園區演藝廳演出,吸引了廣大的客家鄉親及對客家戲曲有興趣的民眾,即使颱風天依然不畏風雨,演藝廳仍然滿座熱情觀賞演出,該劇融合現代舞台科技及傳統戲曲特色,重新詮釋多元且精緻的客家戲曲風貌。 客家局林素琴表示,市長侯友宜非常重視客家文化的傳承及居住在新北市的客家鄉親,這次演出的客家大戲紅顏火帥楊排風,為榮興劇團全新劇目,演出前採劃位索票方式入場,開放索票一周內票即告罄,顯示出客家戲曲及榮興劇團的號召力,活動同樣一本傳承客家之初衷,讓生活在都會區鮮少有機會觀看客家戲曲的客家鄉親及市民朋友,共同欣賞客家戲曲之美,展現新北都會客家新風貌。 客家局說,活動現場讓市民朋友感受到全方位的客家文化,除了在視覺上欣賞精湛的戲劇演出、聽覺上享受渾圓的唱腔及優美的客家八音之外,客家局更提供古早味客家仙草供品嘗,讓舌尖上的客家美食刺激味覺,在唇齒間激發出獨特的好滋味,演出結束後,參與民眾於三峽園區進行各項手作DIY及童玩體驗、並觀賞客家青年智庫團主客觀藝術展及到客家文創店挑選喜歡的商品,讓平凡的午後時光華麗變身為一場客家文化大饗宴。 榮興劇團年度第二場大戲《碧波塵緣》十月十五日下午二時於義民爺文化祭活動中,在新北市政府三樓多功能集會堂演出,屆時將開放於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局及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同步索票,也歡迎市民前往觀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