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指揮家莊東杰榮耀返臺 演出全省僅三場

台灣指揮家莊東將於九月率領德國波鴻交響樂團訪台,9月28日在竹市演藝廳盛大開演,市長高虹安歡迎莊東杰返台為家鄉樂迷呈現德國百年樂團的光榮之聲,令人期待。(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銳台灣指揮家莊東杰於二O二一年獲聘德國波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今年九月,莊東杰將率領波鴻交響樂團訪台,九月二十八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盛大開演,在全臺3場音樂會中,新竹市是唯一非六都演出的城市。市長高虹安二十六日參與演出記者會時表示、這次音樂會是台灣旅外指揮家莊東杰首次率領擔任音樂總監的國外樂團返台演出,為家鄉樂迷呈現德國百年樂團的光榮之聲,令人期待。 高虹安說、新銳指揮家莊東杰為德國波鴻交響樂團首位亞裔音樂總監,堪稱台灣之光。莊東杰這次率領樂團訪台,除了讓德國樂團感受台灣土地之美,也希望將新竹這座兼具科技與美感的城市推薦給國際樂壇。 莊東杰表示,對音樂家來說,在舞台上演出的意念以及為何演出是非常重要的,這場音樂會所有的團員們都知道是為了他的家鄉台灣演出,相信一定能產生最特別的化學作用,希望喜歡音樂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唯一一次在台灣聽德國樂團演出原汁原味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的機會。 文化局表示,「光榮之聲-莊東杰與德國波鴻交響樂團」音樂會特邀烏克蘭鋼琴家亞歷山大.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首度來到新竹,演出《德奧經典浪漫傳承》音樂會,以樂團拿手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歌頌真摯性靈、李斯特《降 E 大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揮灑浪漫自由意念,在中秋假期以饗樂迷。    歡迎各界藝文同好九月二十八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前往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共同參與這場難得的音樂饗宴,活動詳情請上新象官網(https://pse.is/54wj8k)、「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newaspect)查詢。                  

Read More

金馬經典影展 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 台中預售票開賣

2023金馬經典影展,一網打盡波蘭電影大師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執導作品。 (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2023金馬經典影展: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上週末「台北場」熱鬧展開,精彩片單吸引年輕影迷前往朝聖,專題場更是一票難求,票房再破佳績。 「台中場」將於8月2日至13日在台中大魯閣新時代威秀影城粉墨登場,超值優惠預售票於25日在金馬影展官網正式開賣,歡迎走進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的電影世界,一睹影史經典。 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林盈志執行長表示,金馬經典影展歷年主題「柏格曼百年紀念影展」、「義大利電影課」、「捷克斯洛伐克電影黃金時代」歷年在台中放映都皆大獲好評,今年登場的「奇士勞斯基導演全集」,納入波蘭電影大師奇士勞斯基橫跨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及台灣從未放映過的「電視劇場」等多達43部作品以及延伸紀錄片《記得奇士勞斯基》,為回饋台中影迷的支持,台中場預售票價只要160元,比台北場更優惠。 影展期間企劃專為青少年觀眾打造的「影迷新世代」一系列精彩而且免費的豐富課程,包括映前導讀、專場放映與映後討論,深入淺出帶領年輕同學賞析經典好片,在暑假一探奇士勞斯基的生命哲學與影像美學,「影迷新世代」7月24日開始報名。 台中場放映期間,邀請電影學者黃建業、樂評人焦元溥和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分別於映後舉辦專題講座,透過時代剖析、電影類型和音樂等不同角度切入,為影迷挖掘出更深邃的奇士勞斯基創作譜系。

Read More

雪梨雙年展參展名單出爐 宜德思‧盧信、李俊陽獲選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駐雪梨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文化組在文化部支持下,二度攜手雪梨雙年展合作台灣藝術家參展計畫於二十五日雪梨雙年展正式對外公布二0二四第二十四屆主題與第一波參展名單,其中包括宜德思‧盧信das Losin及李俊陽二名台灣藝術家獲選入列。 第二十四屆雪梨雙年展來賓合影。(文化部提供) 鑒於上一屆與雪梨雙年展合作成效顯著,文化部今年提升力度,支持二位來自台灣不同族群、不同世代的藝術家參展,期許在國際當代藝術盛會中,展現台灣深厚的文化底蘊,進一步增進澳洲民眾對台灣的認識。 雪梨雙年展執行長芭芭拉‧摩爾表示,很高興和駐雪梨辦事處在前次合作大獲成功的基礎上,延續夥伴關係,共同致力放大原住民族藝術家的聲音,推動知識分享,並促進充滿活力的社群合作與連結,深化彼此的集體認識,培育更光明的共享未來。透過藝術的轉換力量,踏上充滿無限可能的旅程,擁抱想像力蓬勃發展的世界。 第二十四屆雪梨雙年展將呈現參展的社群與藝術家們如何運用集體慶祝與喜悅、富足與慷慨作為政治手段,達成政治目標。主題「一萬個太陽」在來自各種脈絡的藝術論述,還有在當代澳洲藝術論述之間,尋求創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文化關聯時刻。 原住民族藝術家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表現出對於廣大南島語族世界的自豪、與南島語族世界團結一致,其整個創作實踐畫出了一幅象徵性的地圖,以反對殖民主義與帝國主義所想像的邊界;李俊陽獨樹一幟的藝術實踐深植於台灣各種不同的藝術傳承,體現表現方式的豐富多樣性,超越任何單一當代典型的可能性。

Read More

台北個唱落幕 歌迷送生日驚喜 陳奕迅感動

陳奕迅15日起在台北小巨蛋舉辦7場世界巡迴演唱會,23日晚間來到最終第7場,結束後在後台與媒體見面。(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香港歌王陳奕迅23日晚結束台北7場演唱會,除了Eason的爸媽、太太徐濠縈、女兒都跟著來台坐鎮應援。他笑說原以為唱7場會很辛苦但唱完覺得還有體力。他感謝台灣歌迷給了很多愛,透露接下來會推出2首國語新歌,相信給讓歌迷感到驚喜。 陳奕迅23日晚結束台北7場FEAR AND DREAM演唱會。他在台上提到希望能去高雄、台灣東部開唱,但受訪時表示,「這地方是給我很多力量、能量跟愛的地方。」他表示,不能總是演出FEAR AND DREAM的歌單,也許下次安排多一點國語歌,再換個演唱會主題來台灣開唱。 前晚的演唱會觀眾特別舉字卡排出HAPPY BIRTHDAY(生日快樂)搶先為陳奕迅慶生。他表示,「太感動了。」已經收到歌迷的祝福。 陳奕迅透露,這次演唱會除了妻子徐濠縈、女兒陳康堤都來,爸爸媽媽和哥哥也跟著到台灣,尤其是哥哥已經包了宜蘭民宿準備好好休息。被問到是否會跟著去,陳奕迅自嘲是個「宅男」,這次行程已經太高調,之後再私下去玩。 對於下張專輯,陳奕迅表示,將不會特別分成粵語專輯跟國語專輯,接下來會推出2首國語歌,相信歌迷聽到一定會相當驚喜。

Read More

紐約台灣之夜 魏如萱與粉絲互動嗨

金曲歌后魏如萱在紐約中央公園夏日舞台音樂祭第5屆「台灣之夜」登台,獻唱「你啊你啊」等名曲。(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灣音浪時隔4年再襲紐約中央公園。金曲歌后魏如萱、恐龍的皮、DJ賴皮23日(當地時間)在夏日舞台音樂祭「台灣之夜」接力登台演出,數千名歌迷擠爆現場,重現疫情前熱鬧景象。 「台灣之夜」自2019年以來首度回歸紐約中央公園夏日舞台音樂祭,演唱會地點蘭姆西運動場供歌迷席地而坐的草坪幾乎沒有走動空間,後方看台座無虛席,飲食與紀念品攤位人潮絡繹不絕。 戴恐龍頭套表演、曾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的恐龍的皮率先登台,以Neck and Neck等節奏復古、旋律朗朗上口的樂曲,把歌迷帶進這對雙人組自稱的侏羅紀流行音樂想像空間。 接力演出的DJ賴皮以「國語作業簿」品牌放送台灣人的音樂,歌迷隨蕭亞軒「愛的主打歌」、張震嶽「愛我別走」等華語金曲哼唱、搖擺身軀,徜徉在節拍與混音魅力中。DJ賴皮更播放歌迷耳熟能詳的Di Da Di,紀念7月稍早過世的歌手李玟。 壓軸的魏如萱演唱「你啊你啊」等名曲,並以「香格里拉」為3小時演唱會劃下完美句點。 魏如萱自稱是「聊天系歌手」,頻頻與粉絲互動,不僅跟歌迷借扇子,還問現場有沒有單身帥哥、是否也有女生愛她,引來陣陣尖叫。

Read More

將軍吼2天 吸引逾9萬遊客

將軍吼音樂節圓滿落幕,兩天共吸引逾九萬人次。(觀旅局提供) 記者黃文記∕將軍報導 二0二三台南夏日音樂節將軍吼接連兩天在將軍漁港熱鬧開唱,繼週六夜「將軍狂派對」,週日晚的「港口流行趴」延續前晚的熱情,再搭配將軍漁港黃昏美景,讓將軍吼越夜越美麗。兩天活動吸引逾九萬人次參與,民眾齊聚濱海High翻將軍漁港,圓滿落幕後,大家相約明年再見。 為近距離目睹偶像風采,舞台前方自上午即湧現來自各地的忠實歌迷排隊;因演唱會結束後還有一場七分鐘的煙火秀,活動前就有不少煙火攝影愛好者於周邊賞景點以腳架卡位,只為近距離、以最佳角度拍攝花火最美的瞬間。觀旅局統計活動連續兩天逾九萬人次朝聖,活動參與人次為歷年之最,各平台直播則吸引逾二十萬人觀看,市長黃偉哲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歌迷相約明年暑假見! 將軍吼音樂節在璀燦煙火施放下圓滿落幕。(觀旅局提供) 二十三日的「港口流行趴」伴隨著涼爽的海風,在傍晚五時準時登場,A級戰場冠軍男團All In 5上場,以及剛出爐的金曲新人洪佩瑜演唱剛獲得最佳作曲獎的《不在一起就不會分開》,讓現場觀眾大飽耳福。接棒演唱的好樂團、「大嘻哈2冠軍」阿跨面、靈魂系怪物女神karencici,以及引起少女粉絲尖叫聲不斷的超人氣大勢男團FEniX,加上最後登場的創作金曲歌姬蔡健雅,壓軸演唱《我要給世界最悠長的濕吻》。 今年將軍吼煙火秀連續兩天在演唱會結束後施放近七分鐘的精彩火花,繼二十二日的「閃耀之星」美翻將軍漁港,二十三日主題為「微笑台南」,美妙的音樂、璀璨煙火秀特別搭配雙重風火輪的特殊煙花效果,帶給現場民眾震撼的視覺饗宴,讓將軍漁港的夜空璀璨亮麗。

Read More

涼子離婚 前夫竟叫廣末順

日本女星廣末涼子日前坦承婚外情,昨天宣布離婚。(圖取自廣末涼子IG) 本報記者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42歲女星廣末涼子日前坦承與45歲人氣主廚鳥羽周作發生婚外情,23日透過經紀公司官網宣布離婚,小孩監護權歸她。讓網友意外的是,她在聲明中提到前夫Candle JUNE本名為「廣末順」。 日媒Sponichi Annex、每日體育報導,廣末涼子在聲明中指出,雖然是私事,但她已跟「廣末順」商量後協議離婚,並提出離婚申請書,宣告第2段婚姻正式告終。 廣末涼子2003年跟大她5歲的男模岡澤高宏結婚並育有一子,兩人在2008年離婚;2010年跟Candle JUNE(原名井筒順,婚後名為廣末順)結婚,兩人育有一子一女。 她說,有關小孩親權(監護權)的部分,「我是擁有親權者(監護人),會跟之前一樣和孩子們一起生活」。 廣末涼子說,擔心私事又再度打擾到社會,所以前段日子對要不要公開離婚一事,「坦白說我真的很煩惱」。不過,她說,希望藉由離婚報告讓此事落幕,不要再讓小孩受到更多的不安與憂慮,所以最後決定對外公布。廣末涼子也在聲明中感謝一直以來支持及鼓勵她的各方人士。 日本網友昨天對廣末涼子宣布離婚各有看法,其中有人對Candle JUNE的本名「廣末順」大感吃驚說,「原來是入贅」。

Read More

傳藝巨匠光熱齊發「藝壇儒俠―陳陽春紀念展」溫馨感人

台北市記者公會理事長郭慶璋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藝壇儒俠―陳陽春紀念展」今(23)上午在國立國父紀念館的博愛藝廊舉辦開幕式,包括門生故舊,藝術同好,多位嘉賓近300出席,溫馨感人。紀念展展期自20日起至8月6日。本次令人矚目的展覽旨在回顧並紀念陳陽春教授一生中的精彩藝術成就,同時也向他對臺灣藝術文化做出的卓越貢獻致敬;出席貴賓包括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奧委會副主席陳士魁(前僑委會委員長)、前文化部文資處處長王壽來、前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指南宮主委高超文、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處長林信耀、第一銀行副總經理暨第一銀行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蔡淑慧、臺師大美術系名譽教授蘇憲法、書法名家薛平南教授等各界貴賓。   陳陽春1946年生於雲林北港,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七歲習字十四歲習畫。其浸淫水彩創作六十餘載,累積舉辦215次個展,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30多個城市。其畫作長期陳列於總統府會客室,以此為台灣文化藝術代表,總統府頒贈「感謝狀」、外交部頒贈「外交之友紀念章」表彰陳陽春長年透過水彩藝術進行國民外交的貢獻。   陳陽春教授被譽為臺灣藝術界的傳奇,他的創作涵蓋了各種形式的藝術,包括水彩畫、速寫小品、書法和數位版畫等。本次紀念展以三大主題呈現他的藝術世界,分別為「守護台灣藝述真善美」、「窈窕女子捕捉心動瞬間」以及「菩薩指引沉浸意識界」。 藉此紀念展回顧陳陽春教授一生精彩豐富的作品,及其對藝術文化的貢獻。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表示,陳陽春畢生以水彩藝術展現臺灣之美,以藝術推動文化外交。能舉辦個展逾二百場以上,不僅代表有著旺盛的創作力,更足以顯示在國際間所受到的肯定。為推廣水彩創作,更懷抱文化傳承的心志創辦「華陽獎」,對提攜後進不遺餘力。該獎項透過水彩徵畫比賽,不僅提升國人創作水平進而與全世界水彩藝術、教育家互相交流,讓水彩畫成為具有影響力之畫種,也讓台灣成為國際間水彩藝術的重鎮,對藝術創作及美育情懷具有高度正面之影響。   策展人許忠文老師表示,這是一場融合了家人真摯的親情、學生深切的敬愛、藝術創作者的同理觀點及社會的回饋支持得特別的展。凝聚多方思維,也是陳陽春老師一生精華的縮影。

Read More

國際長笛金星馬特維‧德敏首度訪臺 與臺灣演奏家合作音樂會

新象藝術總監樊曼儂(左一)安排國際長笛金星馬特維‧德敏首度訪臺,並與臺灣長笛中生代演奏家黃貞瑛(右一)合作音樂會。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當代國際樂壇閃耀的長笛金星馬特維‧德敏,首訪臺灣,將以高超技巧演繹,一展長笛國際常勝軍鐵肺實力,並訂7月30日下午2:30在衛武營國家表演廳,與臺灣長笛中生代演奏家黃貞瑛舉辦合作音樂會,歡迎樂迷前往聆賞。 德敏在高雄演奏精選的曲目,有長笛經典,巴洛克時期音樂家泰勒曼的無伴奏長笛幻想曲;改編自小提琴的經典,帕格尼尼小提琴協奏曲中的《鐘》、柴科夫斯基《憂傷小夜曲》。亦有當代作品,管樂音樂家霍利格為長笛獨奏作品《沉默之歌》、法國當代作曲家亨利.杜提耶為長笛而作的小奏鳴曲、國內音樂家許常惠為長笛而作的作品《盲》。 這次音樂會還邀請國內知名鋼琴家徐嘉琪合奏,並邀請國內長笛中生代最出眾演奏家黃貞瑛擔任客席長笛,雙長笛與鋼琴演出19世紀法蘭茲與卡爾.多普勒兄弟作曲,歌劇《弄臣》幻想曲。 新象藝術總監-長笛教母樊曼儂慧眼識英雄,在2017年的奧魯斯管樂大賽開始關注馬特維‧德敏,德敏選擇以伊貝爾長笛協奏曲迎戰,這首協奏曲難度之高、又與樂團合作無間,琴藝高超可見一班。 樊曼儂以二、三十年以來評比奧魯斯大賽的競賽者的經驗觀察,認為馬特維.德敏無疑是這個世代最優異的長笛音樂家。於是新象隨即安排邀請德敏來臺演出。 臺灣長笛中生代最出眾演奏家黃貞瑛畢業於法國國立高等巴黎音樂院曾師事樊曼儂教授等,她曾與莫斯科愛樂管弦樂團、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加拿大蒙特婁室內樂團、等合作演出協奏曲;目前任教於國立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東吳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校。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若深杯淺談

曾進忠 撰稿人簡介:曾進忠先生,目前擔任本會監事,收藏主要為紫砂壺瓷器等。為人謙和熱心助人。 近年來若深杯風潮崛起,常常有朋友問起若深杯相關的問題,因此令筆者構思此一主題與同好分享。我們若上網搜尋若深杯,可以得到以下資訊「其為一種細瓷小杯,口沿外撇,即使杯中盛有滾燙茶水,口沿處不燙手。後人對若深杯有如下總結: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質薄如紙,以使其能起香;色白如玉,以襯托茶色。」以下筆者將從飲茶文化逐步探索若深杯。 飲茶四要--杯,壺,爐,罀 國立故宮博物院嘉義南院,曾推出飲茶專輯特展。其中展出:(1)白泥百事如,意風爐,(2)白泥側柄茶罀,(3)宜興窯朱泥思亭壺,(4)青花花卉紋茶杯一組四件,(5)青花萊菔紋茶盤。其中兩者泡飲茶器,朱泥思亭壺,青花花卉杯,是來自魏志榮先生的捐贈。(圖一) 圖一 在茶事氛圍中,沒有玉書煨茶罀,潮汕白泥爐,是無法親臨活火煮龍團,烹茶鶴避烟的體驗。沒有孟臣朱泥壺,若深珍藏杯,亦難以達到佳茗似佳人,冰心玉壺春的品茗境界。(圖二) 圖二 唐宋傳承至今--煎茶道 飲茶風尚,從唐宋的龍團鳳餅,經過碾壓研磨烹煮點茶,街坊民間蔚為日常,猶如日本的[唐化運動]把唐宋茶文化一直延續下去的(煎茶道),將研成粉末的茶粉倒入茶盞,把湯瓶的水燒開注入茶盞,快速點茶攪拌,粉末越細浮現盞沿的白沫經久越不易散。到了明朝,廢了餅茶,改為散茶,湯瓶注入茶碗的點茶方式,逐步演變沖泡方式,茶葉直接入壺,湯瓶注水的泡茶方法,從此取代了點茶法。 圖三 茶壺來自宜興 茶杯來自景德 據宜興文史資料,陶瓷專輯第十四輯,陶藝名人錄編撰,明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至嘉靖45年間,《陽羡茗壺系》記述了金沙寺僧與當地制缸瓮的陶工相處,用缸泥澄煉,捏制燒成砂壺的經過。《宜都瓷壺記》記載他從陶工那裡學會制陶加以改進,因而作成了精致的茗壺。金沙寺在宜興城東南四十公里,僧人沒有留下姓名,但《陽羡茗壺系》創始篇,把他作為宜興紫砂茶壺的創始人。 江西景德鎮自宋以來,湖田窯口就燒造精美的影青瓷,元青花創燒馳名海內外,明永樂年間,宮廷燒造青花壓手杯,成為品茗稀世珍品,清康熙年間誕生了青花「若深珍藏」工夫茶杯。(圖四) 圖四 漫談功夫茶與若深杯 歷史學者連橫在《雅堂文集‧茗談》中提到,「台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當時所喝的茶葉,幾乎都來自福建產地的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岩茶,正山小種,肉桂,水仙,大紅袍。而功夫茶的器具,就有所講究,壺必孟臣,杯必若深,無此不足以自豪,亦不足以待客。尤其孟臣朱泥小品壺,胎薄細緻,操作起來輕盈靈活,味不耽擱,香不渙散,茶葉舒展,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圖五、圖六) 圖五 圖六 杯必若深 若深杯目前發現最早始於清初,江西景德鎮窯口燒造,青花繪畫圖案豐富,山水人物花卉畫工細膩,制作精美的若深杯,繪畫畫師跟官窯瓷器的畫師如出一轍。(圖七、圖八) 圖七 圖八 若深杯跟孟臣壺緊密連結於工夫茶演練氛圍中,不離不棄,你中不能無我,我中不能無你,從清初清中清末民國以來,跟隨至今不曾間斷過。真假若深杯也跟真假孟臣壺一樣一直延續著,從康熙到現在已歷經三百多年,人生百年,能制造真正孟臣壺若深杯的年紀又有幾年?可想而知真品是鳳毛麟角矣! 若深珍藏茶盤 茶盤又稱壺承,工夫茶器具之一,落款若深珍藏的青花茶盤比較少見,在此特別介紹這個青花壺承,乃這壺承盤內題詩:夜半蹙興冠帶相,堂中迎入雪霜君。青花描繪夜半屋外來了賓客雪霜君,迎入堂中,寒夜客來茶當酒,品茗共話西窗燭。盤外沿題詩:山水琴中分逸韻,英雄庄外咱佳音。凡先人悠閒生活,焚香,掛畫,試茶,鼓琴,聽雨,候月,校書,洗硯,插花,臨帖,潄泉,看山,右皆一人獨享之。子期撫琴待知音,謝安弈棋待佳音,何嘗不是悠然自得,高瞻遠矚之境界。(圖九) 圖九 若深杯的使用可以提升品茶體驗 若深杯是一種特殊設計的茶杯,它不僅能提供更好的品茶體驗,讓品茶者能更好地欣賞茶的風味特色,還能兼具實用性與美觀,讓品茶更加愉悅和順暢。(圖十、圖十一) 圖十(左)圖十一(右)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7載,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