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演唱會 舉辦粉專按讚並留言活動

「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演唱會超強卡司,圖為藝人王彩樺。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去年一票難求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演唱會,今年重磅復刻訂5月13、14日母親節檔期連唱兩場;高流為鼓勵民眾在母親節前大聲說出對媽媽及家人的愛,6日起特別舉辦粉專按讚並留言活動,即有機會抽中藍寶石門票及海報,只要留言就有機會抽到每張價值2020元的門票一組共2張,歡迎民眾踴躍上網留言談情說愛,幸運抽到門票陪媽媽來高流看秀,將是最難忘的母親節禮物。 高流執行長丁度嵐表示,高流去年首度復刻演出廣邀當年登台的歌王歌后與不朽巨星,豐富舞台秀場經驗搭配華麗且充滿科技感的燈光及舞台效果,滿是當年回憶,更引發歌迷熱烈迴響。 今年藍寶石大歌廳演唱會卡司精彩,兩場次分別由白冰冰帶領蔡秋鳳、康弘、黃西田、羅時豐、林淑容,還有特邀嘉賓余天、李亞萍,以及葉璦菱帶領張秀卿、西卿、黃妃、羅時豐、林淑容、康弘、黃西田、澎澎,加上兩場次共同主持人邵大倫、王彩樺的功力也備受肯定,今年場次開賣後,最靠近舞臺、位置最佳的高價票已吸引熱情歌迷踴躍搶購。 「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演唱會超強卡司,圖為藝人黃西田。 (記者王正平翻攝) 針對今年安排於母親節檔期演出,高流除推出比去年更優惠的「我愛你、520元」票價以饗歌迷,也特別舉辦按讚及留言抽門票活動。今日晚間8時起至4月20日晚間8時,只要於高流臉書粉專及活動貼文下方按讚,並留一段話表達對媽媽或是家人的感謝,預計4月21日晚間8時透過臉書抽獎,將從留言者中抽出兩場各一名得獎者,每名贈送每張售價2020元的門票一組兩張。

Read More

〈中華文薈〉翡翠青瓷 千年神色特展

透澈多色的冰裂開片 我只是翡翠青瓷的僕人, 盡可能地傾聽祂給我的聲音, 一如微妙地創造出神所恩賜的作品。                ——藝術家 何志隆 盤口獅紋雙耳球瓶 雙耳棒槌瓶 展期–2023.04.01 - 2023.04.27 開幕–2023.04.08 (六) 3:00 p.m. 沙龍–2023.04.22(六) 2:00-4:00 p.m.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豐肩古韻梅瓶

Read More

〈中華文薈〉妙得天趣

黃光男 教授 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近20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   多年前,賞析過何志隆先生的陶藝作品,在充滿新奇與創新的品質中,可以感佩到作為藝術家的信心與表現,令人欽佩的是-他從實驗中成長,亦步上高層次的當代藝術創作行列,且作為國際間承先啟後的藝術家,顯得卓越優秀。 再者研習他在陶藝創作中,雖然他標榜是自然屬性的美學觀,並以自六朝以來,再次發展「青瓷」創作的技法,無寧說他在創作過程中發現了柴燒技法中的「柴窯」,以素胎不施釉燒陶的方法,並視為「自然」柴燒灰落的成品,有著還原古人的「青瓷」或說「越窯」的品項,超越時空千年萬里,並得到中外名家的讚賞與欽佩。 這是很了不起的創作起手式,也開展他的陶藝家生涯。最要再三強調的實驗科技法的製作,還原了古人在陶瓷進階過程,不僅是胎質由「粗鬆而淘製堅細」,或是「由胎釉的堅緻」產生更為細密的成品,他深知傳承千年來的中國名瓷產生的原貌,尤其不厭其煩的實驗,包括釉上彩的應用,或是由陶土加敷鉛釉的反應,均作為他在「原瓷」的參考資源。 當然,此陶藝通稱的創作者,必然乙份常人不曾發現或獨特的理解,好比六朝時期的「越窯」或是「越泥似玉之甌」的種種文獻與出土的成品,何志隆必須一一印證與理解,使其在創作與實驗的過程,理解到泥灰(陶土)、白瓷土、釉料等等的熟練,其中陶與瓷的燒製(火侯),或上釉與稻灰、柴灰的自然結合於製作過程,均得到前有未見,或發覺古人所謂的越窯與青瓷特質的價值。其在古代發掘的各類瓷器,包括了「秘色窯」、「柴窯」、或是宋瓷中的「汝窯」、「官窯」,乃至當下流行的、「龍泉窯」、或「哥、弟窯」等等的品類.何志隆先生是暸若指掌的,也發掘更為自然原質的「青瓷」,其本質的柴燒自然落灰的彩色有如雨後晴空,曙色開霽的清朗。 這一個發現與具體成果,何志隆的「自然落灰上釉」技法,以及湧上的當代新穎的美學觀躍然世上。不論是陶瓷專家,或是學者均在他的作品仔細品賞與分析,這一個古今通情的製作瓷品的獨門功夫,竟然發展在新世紀新時代的何志隆作品上,其中有喻為「青瓷新品種」,或形容他是「大地呈秀色,人間亦得情,歸來屬青鳥,天空氣象新。若有名上品,翡翠青瓷靈,何計有千在,本質即精英」的美譽。 這裡要特別強調的是何志隆的「翡翠青瓷」,儼然是當代瓷品創作的新風貌,也是少數能以自然心性與社會關懷為美感價值的省思者與創作者。不論他在實體上的創作,包括作品的形質,上釉(自然落灰),或是色澤、品相,甚至是光影,或人生的寄寓,都顯現他不屈不撓的信心與毅力,也是作為時代性、環境性的詮釋者,更為了中國文化的「瓷性美學」展開一連串的實體創作,光憑這一心志,即為藝術家的高尚行動。 若他說的精品難覓,原屬於自然匯成的妙趣,又說是天人合一,亦是人為可知的社會觀點,具備了物我和一的生活情操,或也是宗教性的信仰與藝術創作本質的結合。此項觀賞何志隆的藝術品創作是項超然一般情思的傑出貢獻。 我如是觀,祝福成功!

Read More

〈中華文薈〉一窯懸命–將古代工法發揚光大

張譽騰 博士 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博士、曾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文博學院院長、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   「林裡分叉兩條路,我選擇了人跡較少的一條,使得之後的一切如此截然不同。」 –美國詩人佛洛斯特 由於前高雄科技大學吳建國校長推薦,認識了何志隆伉儷,見識翡翠青瓷之美,一次機緣之下與友人一行前往志窯一探究竟,了解其特殊結構與燒製現況,在何老師鼓勵下友人們將漂流木塊投入超過千度的熊熊火爐中,體驗柴燒窯的甘苦。在《千年青瓷風華文化再現》鑑賞會,由作家蘇進強主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何志隆翡翠青瓷》新書發表,現場高朋滿座。何老師致辭時眼眶含淚,哽咽道出因為許多貴人相助,特別是賣掉房子、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妻子方桂陳,有幸能夠燒製出斷代千年的自然落灰青瓷,是天意也是使命。  何志隆傳承了消失已久的自然落灰釉工法,堅持「裸坯入窯,滿釉出窯」原則,以不上釉土坯入窯,之後滿釉出窯,同時為了追求滿釉,他屢次將窯場拆掉重建,每次燒窯都要燒掉大量漂流木,燒製期間還需要精準數據估算和嫻熟冷溫調控,才能催生清澈、色感豐富的翡翠青瓷。他的這個工法刻意捨易求難,不僅是歷史傳承也多有技法創新和突破的積極意義。  何志隆看似選對了一條成功的路,但是這一條路並非坦途,在燒製途中上仍然有許多不可控因素,而且燒製成本昂貴,即使積累一定經驗,翡翠青瓷成品率也僅在3%左右。一窯懸命,翡翠青瓷可以說是何志隆用身家性命燒製出來的藝術。  藝術是快樂、希望也是痛苦和慰藉之源。何志隆對藝術的追求,仍然還在路上,這也正是翡翠青瓷的藝術魅力所在。

Read More

〈中華文薈〉天機乍現—翡翠青瓷的誕生

馬毓鴻 博士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博士、台灣大學法學士、2021年台北世界年會主席企業人士及收藏愛好者國際中國鼻煙壺理事及籌備 藝術相關著述: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傳統水墨畫傳承者—馬壽華》、紫禁城出版社《盈握神奇》、台灣歷史博物館《神壺奇技—鴻遠閣收藏索振海內畫鼻煙壺特展》、中國化工出版社《鼻煙壺收藏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月刊《民國文人畫傳承者的回顧—史博館一甲子,憶故人馬壽華》、紫禁城月刊《文人畫傳承者—馬壽華》、書道雜誌《馬壽華的書畫世界:一個傳承的歷程》、中華文物學會年刊《藏家有點陌生的皇家寶貝》等。 青瓷從夏商嶄露頭角,到漢朝已經開始嘗試探索人們對瓷器之美的想像空間,在陶質表面,燒出中國陶瓷的一抹綠,揭開中國青瓷發展的序幕,素色青瓷始終為人們所愛,時時挑戰著瓷美標準的最巔峰。絕大多數的青瓷愛好者都會同意,北宋汝窯瓷是青瓷美的極致體現,那是宋徽宗夢醒記憶中的絕美天青色,靖康兵亂帶走的不只是北宋最後一位皇帝,也終結了燒製汝瓷的手藝,成為瓷史永遠的痛,留給世人的只有近百件珍貴的汝窯瓷,之後,青瓷好像沈寂了好幾個世紀。 等了許久,才等到青瓷的另一個高峰。翡翠青瓷的誕生或許是瓷器史的一個偶然。 原始青釉柴燒自然落灰上釉,始終是一個無定論的謎,沒有人真正知道那釉是如何燒成,只有過千年的古青瓷上斑駁流動的釉痕,似乎提供了線索。所以當完美無瑕素雅滿釉的翡翠青瓷橫空出世之時,沒有人相信失傳已久的古法能再現光華,甚至比以往的青瓷精品更璨爛奪目,一出場就帶著有如秘色瓷的神秘面紗,卻又同時承載著汝窯瓷的傳世價值,註定其與生俱來應有的不凡身價。 但是,美好的事物總是得來不易。何大師數十年來的耐心和膽識,加上過去闖蕩江湖磨鍊出的韌性和不服輸的幹勁,竟是為了承受這一窯一窯的失敗作準備,當初嘗試摸索和追求「裸胎進,滿釉出」,改造柴窯的鉅大開銷和努力,燒光了所有的家當,其夫人方桂陳也把她在大陸的房產變賣,只為了能讓那把火繼續燒下去。而這把窯火並非盲目地燒,何大師過去一點一滴攢下的窯燒經驗,都成了有用的基礎知識。從翡翠青瓷的催生到呵護它的成長茁壯,為了找回失傳千餘年的柴燒秘密,也為了解開自然落灰滿釉的天機,更為了完成一件件完美的翡翠青瓷。 翡翠青瓷的珍貴,無以言喻。 大陸國寶級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稱“「翡翠青瓷」是「植物灰釉的新品種」,開啟了中國青瓷製作的新里程。”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女士、台北歷史博物館前館長張譽騰先生、前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林天人先生、福建博物院前院長楊琮先生等文史博界領袖皆為文稱許「翡翠青瓷」的歷史地位及藝術價值。 值得的藏品不等人。台灣頂級藏家集會「清翫雅集」前會長洪三雄先生,曾擔任文物界深具影響力的中華文物學會會長,早早成為翡翠青瓷的收藏者。進入其藏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私人博物館「雙清館」,不經意地發現貴賓招待室裡擺放圓明園銅猴首的位置,已經換上翡翠青瓷的孔雀尊,何大師談及此,掩不住心中的驕傲和被肯定的感激。 天機乍現——上天這次指點的不是別的——「翡翠青瓷」註定將成為何家永不悔的志業。

Read More

〈中華文薈〉傾城翡翠 擁抱青瓷

藝術家 何志隆 1959出生於台北,高職畢業後進入神學院修習三年,而後陶瓷創作近30年。 多年前接觸傳統柴燒時,被色呈黝黑、金屬泛光、陰陽不定的陶面表層釉色之多元所吸引,隨著時間增加竟也漸生疑惑,既有翠玉窯汗為何不能佈滿瓶身,最終進入探索柴燒陶瓷領域。2009年,何志隆在台東山區創建了極為特殊以柴燒為名的「志窯」,用「當地漂流木」作為燃料,與妻子共同展開柴燒青瓷探索之旅。   陶瓷藝術是我們傳統文化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不但代表了一種傳承,尤其是在柴燒的研究發展,更代表了在陶瓷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志隆因喜愛陶到玩陶,屈指一數也有二十多年光陰,最終進入探索陶瓷柴燒的領域,在實踐過程中,深切體驗到其間的錯綜複雜,讓人百感交集,就像人生所有的起伏節奏一樣,精彩萬分,從中我深深體悟到其過程在我生命中所代表的意義。 要形成具有光、色出眾的絕妙作品,跟胚體、溫控、氣候、木材、還原、累積的經驗數值等因素息息相關,每一個翡翠青瓷的生命形成,步伐緩慢,都是上天在千百個胚體中選出的精英,為數寥寥無幾,因為它們都需要在長時間高溫熏燒的過程中,千錘百鍊、出類拔萃的佼佼者。 因此它代表著—種生命的凝鑄、性靈與力量,志隆稱之為具有靈性的「綠色精靈」。成功的無燒賈駖需耍歷絕無敗次體駿,才會有一丁點的向前,許多時候常出現整窯無一成功、成功率極低的狀況。 翡翠青瓷的誕生,是藝術實踐的重要里程碑,志隆何其榮幸,在這些過程中能夠獲得上天垂愛,以及許多親朋好友的關懷與支持,由於他們的出現與相件,護我的創作生命不再孤獨。          

Read More

睽違2年 邁可森巡演倒數抵台

鋼琴家邁可森台灣音樂會倒數半個月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知名鋼琴家邁可森曾以一首《大黃蜂的飛行》鋼琴曲席捲全球熱度,繼歐洲巡演完美落幕,台灣音樂會倒數半個月。 邁可森歷經英國、法國、大馬各站演奏會後,將於4月16日抵達台北,即將於4月18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4月22日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以及4月23日在台中中興大學惠蓀堂舉辦全台巡迴音樂會,正式在近日進入倒數半個月的時間。 睽違台灣兩年,當時他不畏疫情堅持將音樂帶來寶島,令人感佩、記憶猶新,提到新冠疫情,他語重心長表示:「當時全世界都停擺了,隔離期間練了很多琴,我很感謝台灣粉絲可以給我一個演奏的機會,在全世界疫情嚴峻情勢下,依然可以在台灣演奏自己的成名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邁可森心心念念台灣的小火鍋,表示是人間美味,但不敢吃的食物是動物的肝臟。他也表示疫情已漸消退,此次來台將把握時光,多留一兩天,想到台灣東部走走、爬爬山,「希望多接近自然風光來放鬆靈魂!」在結束台灣演出後,5月將前往北美進行美加巡演,會去到溫哥華、多倫多、紐約、芝加哥、西雅圖等城市。

Read More

《朝鮮律師》金知妍扮公主 PO照揪粉絲看劇

韓劇《朝鮮律師》,金知妍飾演公主「李妍珠」。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南韓女星金知妍近期強勢回歸小螢幕,在律政復仇輕喜劇《朝鮮律師》,飾演富有正義感且為民著想的公主「李妍珠」,在IG曬出8張古裝扮相的工作照揪粉絲一起看劇,火速引來十幾萬人點讚留言,直誇「太美了」、「公主好可愛」。 去年以韓劇《二十五,二十一》「高宥琳」一角大開知名度的南韓女星金知妍,攜手禹棹奐合作演出律政復仇輕喜劇《朝鮮律師》,在首播後獲得好評,尤其禹棹奐飾演的律師「姜翰秀」在劇中為了訴訟大講中文台詞、被倒吊在繩子上演戲,還在沐浴戲中秀出漂亮的6塊腹肌,足見為戲用心。 《朝鮮律師》LINE TV每週六、日中午12點更新,現正熱播中。最新劇情當中,由於禹棹奐的委託人做起賣酒生意,導致當地惡勢力「張氏商團」利潤遭到瓜分而惹禍上身,不僅被砸店面、還被痛毆、威脅,委託人窮途末路之下只能走上訴訟一途,最終成功打贏官司。 《朝鮮律師》在開播前,就與另一部韓劇《朝鮮精神科醫師劉世豐2》夢幻聯動,禹棹奐出現在最後一集,飾演因為手抖個不停而無法行針的醫者,當時男主角金旻載還詢問他:「因為你的手,讓你無法繼續行醫嗎?」禹棹奐回覆:「反正我也打算辭去醫員一職,改行當外知部(律師)。」巧妙為《朝鮮律師》做開播暖身。

Read More

《愛情而已》吳磊拍親密戲噴鼻血 周雨彤嗨

《愛情而已》吳磊與周雨彤拍親密戲竟噴鼻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由吳磊、周雨彤主演的都市愛情劇《愛情而已》正在愛奇藝國際版熱播,兩人近期分享了拍攝趣事,某日拍攝一場親密戲,吳磊深情款款地對周雨彤說曖昧台詞,卻意外噴鼻血,周雨彤大呼虛榮心被滿足。 《愛情而已》跳脫過往姊弟戀一成不變的公式,融合體育與職場女性的自我成長,自開播以來好評不斷,生活化的戀愛節奏和甜而不膩的互動,更是引人入勝。 提及拍攝趣事,因拍攝時正值夏天加上體能訓練強度高,導致吳磊經常會流鼻血,某日拍攝一場親密戲,當吳磊深情款款地對周雨彤說曖昧台詞,兩管鼻血卻煞風景地從吳磊鼻孔流出,逗得周雨彤瞬間崩潰大笑說:「我欸!這輩子第一次有男的看著我流鼻血。」 吳磊也跟著狂笑不止:「看她整個虛榮心爆棚啦!」而劇中撩姊技讓許多粉絲直呼受不了的吳磊,戲外回歸調皮本性,不時模仿周雨彤口頭禪「我欸!周雨彤欸!」唯妙唯肖的模樣,逗得周雨彤樂不可支,兩人之間的自然互動也讓網友大讚「這對姐狗CP真的太可愛了!」 在演藝圈以自律出名的吳磊這次也為戲下足功夫,為求符合運動員的角色設定,在開拍前3個月就投入羽球與網球特訓,並勤於鍛鍊身材,在劇中展現精準的揮拍姿勢,也不吝展示精壯手臂、傲人胸肌與冰塊腹肌,成為劇中一大看點。  

Read More

潛行的靈光點亮台東美術館 延續台北燈會藝術之美

「潛行的靈光」在台東美術館的草原灌木叢中,展現似魚非魚的古代生物造型線條。(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延續二0二三台北燈會原住民族主題燈會作品「潛行的靈光」藝術之美,即日起移至台東美術館戶外展出,點亮台東的夜,台東縣府歡迎縣民眾及遊客前往欣賞與體會作者的創作思維。 縣府表示,在縣府文化處與台東美術館、台北市政府及光織屋工作團隊的協調與合作,讓「潛行的靈光」卸下台北燈會任務後直接返回台東,讓作品在台東美術館的草原中,點綴出似魚非魚般的質樸線條;在夜晚美術館的路燈叢中,如同深海洄游的潛行魚群們,重新匯聚航向太平洋。 文化處指出,由藝術家陳淑燕和杜瓦克.都耀創作的「潛行的靈光」,概念來自部落耆老在火堆旁講述的遠古奇幻故事,透過來自海洋神祕深邃的光與線條,似魚非魚的古代生物造型燈具,傳承在自然中生命搏鬥的智慧,以及對山林與海洋的愛,頗有爆紅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的既視感。 兩位藝術家是生活在東海岸的纖維創作者,在豐濱新社部落深耕多年,有感於台灣在地植物纖維材料的獨特性及工藝文化的岌岌可危,因此積極投入自然材料採集的技術、智慧和工藝特質發掘,使用在地原始素材和古老的技術,找回這個時代人類逐漸遺失的和自然、和土地的親密關係,發展出許多空間燈藝和藝術裝置,編造簡樸而溫暖的當代美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