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曜威揪好友拍MV 收生日驚喜

暖男歌手古曜威拍攝新歌MV,找來好友群扮演偶像高校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暖男歌手古曜威20日拍攝2023年全新EP首播主打歌〈384公里〉,找來好友群扮演偶像高校生,結果好友們悄悄為他慶生,讓他驚喜不已。 〈384公里〉創作含義是代表著從地球到月亮的距離,以及台灣由北到南的距離,希望能透過這首歌陪伴身邊的每一個人,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而這首歌曲也獲公益團體紅心字會邀請,做為弱勢學童助學計畫的公益主題曲。 已經是連續多年擔任紅心字會公益大使的古曜威,揪來好友們:原子少年呂尊揚、陳柏諦、小優、大胃王路路、方琦、夏乙薇,化身成為韓系高校生;師長部分則由宛宛兒化身魔鬼女教官,搭配宋少卿,陪伴這群偶像高校生朝著畢業追夢目標前進。 拍MV休息時間,眾星友們忽然手捧黑森林蛋糕,齊唱生日快樂歌,讓古曜威驚喜不已;紅心字會秘書長李顯文也頒發感謝狀謝謝古曜威的愛心,讓古曜威感動地說:「我相信,這次有很多的好友都是第一次演出MV合作,這將會是我們共同美好的回憶!」

Read More

陳怡蓉偕夫扮土地公婆

女星陳怡蓉與老公扮土地公土地婆迎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女星陳怡蓉日前陪同整形醫師老公薛博仁出席集團春酒,兩人巧扮土地公土地婆迎賓,會中還被拱親親,逗樂所有與會來賓。 疫情後口罩令鬆綁,許多人開始「修修臉」勤保養,集團日前舉辦春酒,耗資近百萬元,慰勞醫師們與護理師、行政人員等,總裁薛博仁和夫人陳怡蓉,以土地公、土地婆造型在門口迎賓。 業績扶搖直上,讓「土地公」薛博仁和「土地婆」陳怡蓉齊口表示:「疫情趨緩下來準備要回歸正常生活,我們都撐過來了,希望大家接下來都能平平安安,集團可以更順利,保佑大家都可以賺錢。」 春酒宴饗中,薛博仁和陳怡蓉牽著手合唱〈你最珍貴〉,台下反應熱烈,「親一下、親一下」的尖叫聲不斷、最後兩人快速在對方唇上「啄」了一下,被虧「是婚禮還是春酒啊」。 至於員工最愛的抽獎活動,總裁伉儷除準備了現金獎,陳怡蓉還親自去多家精品店掃貨,準備了多個品牌獎品讓員工抽獎;其中最大獎「CEO獎」讓中獎員工又驚又喜、又氣又笑,因為獎品內容,竟是「與帥氣CEO共進一餐」!

Read More

高雄市國樂團近日將推出《雅歌幻影》音樂會

高雄市國樂團近日將推出《雅歌幻影》音樂會,圖為三牲獻藝電音演出。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國樂團近日將推出《雅歌幻影》音樂會,邀請音樂三金得主柯智豪擔任製作人,並邀金曲得主曹雅雯與邱誓舷指揮的高雄市國樂團共同演出,更加入「三牲獻藝」做跨領域的合作,三個不同質地且優秀的音樂組合,試圖在優美的歌聲中,讓國樂與電子音樂之間找出新的音樂型態,期望讓國樂的舊雨新知都能喜歡上獨樹風格的新創音樂會。 高市國指出,為讓三個不同領域的音樂演出,製作人柯智豪在選曲上也安排了不同的版圖框架思考,以展現各為不同主體的主場優勢:例如選擇了謝惠如老師的《印象鳶鳴》、朱雲嵩老師的《發燒e世代等,曹雅雯也將演唱最新專輯的歌曲《食菜的刀》、《十三號水門》與她炙手可熱的金獎成名曲《鹹汫》。 更加難得的是,雅雯將演唱80年代國台語流行金曲如:《那一夜你喝了酒》、《海海人生》;特別的是將台灣國寶詞人李臨秋的作品:《望春風》、《一個紅蛋》、《補破網》等獨特珍貴的曲目選收在這次音樂會裡,由雅雯以她個人獨特聲線的詮釋演唱,跟樂迷們一起回味聆賞這幾首耳熟能詳的經典台語老歌。 另,值得介紹的是加入電音團隊「三牲獻藝」帶來《獻魚》、《小法迎神》、《木吒金吒》將扮演整場平衡的編曲與視覺設計,為國樂與流行歌曲帶上一層電音與民俗的質地,盼能和大家一起摸索全新的音樂風景。 透過這場音樂會讓樂迷也認識電音流派的「三牲獻藝」團體,他們是一個落實風土採集,並將電子音樂與台灣廟宇音樂元素混種、融合的電子音樂跨界長程計劃,也是一個全新形態的電子音樂演出團體;是由柯智豪所發起,由柯智豪所創作的音樂為主軸,除了從作品與舉辦現場演出傳遞概念之外,加上另位兩位音樂圈重量級電音製作人鄭各均、黃凱宇 所組成,並搭配上視覺藝術家邱智群共同結合而成的藝術團隊。 《雅歌幻影》音樂會訂三月十八日登場,購票洽OPENTIX兩廳院售票系統。

Read More

宜蘭縣二月美術學會會員展 2/22日登場

宜蘭縣二月美術學會將於22日起在縣府文化局第二、三展覽室展出,26日舉行開幕茶會,歡迎社會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參觀指教。(美術學會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二月美術學會將於縣府文化局第二、三展覽室展出第廿八屆會員展。展期自二月廿二日起至三月十二日止。廿六日於文化局二樓舉行開幕茶會,歡迎社會各界、藝術同好蒞臨參觀指教。 文化局表示,宜蘭縣二月美術學會,創會至今已經歷了將近一甲子,會務蒸蒸日上,創作成果豐碩歷久不衰,在創會長陳忠藏老師的指導,與歷任理事長領導下,各個會員每年都有極佳的創作展現,作品多元豐富精彩。會員涵蓋教育、公務、各行各業,近年諸多青壯及高中、大學生們,不斷投入畫藝學習及切磋交流的行列,彼此相互提攜,讓畫會呈現世代交替,人才輩出的蓬勃生氣。 二月美術學會表示,該會於九十四年七月奉准立案,其前身「二月畫會」創會會長為畫壇前輩陳忠藏老師。自八十五年起,於農曆新春期間辦理會員作品聯展,展現會員與時俱進豐碩的創作成果。進一步與地方民眾交流,藉此拓展藝術之美,讓創意美學向外擴散,並擴大民眾對藝術美學的視野。 這次參展會員有五十九名,展出作品以油畫、壓克力畫、水彩媒材、書法等作品約110幅,題材內容包羅萬象,包括花容樹景,奇山秀水,古厝老街,森林田野,荒原滄海等。

Read More

郭富城掌摑梁朝偉 直呼打不下去

影帝郭富城(右)在香港犯罪電影《風再起時》首度與梁朝偉(左)正式合作,還怒甩對方巴掌。(華映娛樂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影帝郭富城在香港犯罪電影《風再起時》首度與梁朝偉合作,還得怒甩對方巴掌,力道強到眼鏡都被打飛。郭富城透露拍攝時差點演不下去,「大家都好愛梁朝偉的,我怎麼打得下手啊」。 出道數十年,郭富城和梁朝偉卻幾乎到《風再起時》才首度正式合作。2人透過片商分享,笑說是導演翁子光提醒他們,30多年前曾在電視劇《都市方程式》共演過,梁朝偉笑說:「我真的完全忘記了,直到導演傳給我1支影片,我才想起來我曾去客串1天。」 真正合作之後,郭富城也大力稱讚梁朝偉優秀,他說曾在鑽研演技時看了很多作品,觀察過優秀演員的特質,梁朝偉絕對是好榜樣,「我一直很期待和梁朝偉合作,合作之後覺得他和我想像一般出色」。 在電影中,四大探長和一群警察總是在高級飯店的套房中打牌做樂,其中一場戲,郭富城在牌局上突然爆怒,火大直接打了梁朝偉一巴掌,力氣大到對方眼鏡被打飛,但梁朝偉還要陪笑臉和解。 郭富城透露當時內心其實很抗拒打梁朝偉,他直呼:「梁朝偉是大家的最愛,每個人都很珍惜梁朝偉啊,我怎麼打得下手?」由於是一鏡到底的拍攝,如果打不成功,所有人必須重演一遍,梁朝偉也要繼續挨巴掌。 郭富城回憶,梁朝偉在現場也一直鼓勵他:「打下來吧,不用管了,大家互相信任,不用留情的。」讓郭富城一直自我催眠,做了心理調適,終於一巴掌揮過去,力道十足,打到梁朝偉的眼鏡飛出去摔壞,成功讓這場戲推向最高潮,成為讓人難忘的畫面。

Read More

臺灣石雕藝術視野交流展 23日起花蓮縣石雕館登場

葉權賢作品「想飛」。(花蓮縣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文化局二月二十三日起至四月二日將於花蓮縣石雕博物館舉辦「臺灣石雕藝術視野交流展」,邀請居住於屏東、高雄、台南、嘉義、台中、苗栗、桃園、台北、新北、花蓮共十個縣市二十七位石雕創作者共同展出,以「敲擊的迴響」為主題,以聚集交流的方式共聚石博館,推動青年世代的觀摩交流。 「敲擊的迴響」,寓意石雕創作時的聲音體驗,也寓意石雕創作過程中肌肉與身體的感受與力道。石雕創作,充滿身體感,包含著敲、擊、打、捶、鋸、磨等多重動作與震動;每一個動作所發出的聲響,均傳達創作者的意念與思想,宣告石雕創作的存在。 大廳展區以「向城市發出訊號」為子題,呈現各城市的公私有空間中,給予大眾美感經驗的公共藝術。由柳順天、林金昌、余宗杰、姜憲明、陳麗杏等五位公共藝術領域知名創作者展出作品實景影像,以及大、小尺度兼有的作品。這些公共藝術猶如融入生活場域的美感發射器,表現「順暢」、「通透」的線條與特質,建構可親、可近的美感途徑。 第一企劃室則以「未‧蟄伏」為題,邀請中青世代共二十二位石雕創作者,包括王標、吳奕璇、林立仁、陳哲瑋、馮翊迪、葉汸辰、陳文夫、趙桐、莊智堯、魏宏洋、張書瑋、詹凱復、蔡伊鈞、林廷翰、張文菀、廖家豪、葉權賢、陳駿鎔、侯連秦、段宇、林宗龍及林冠君等共二十二件作品。 策展人表示,兩大展區近三十件作品相互呼應,共同演繹石雕藝術當代的輪廓與發展,而二十七位參展藝術家的訪談及創作聲響也同時收錄於現場展出,提供民眾親近展品的另一個途徑,歡迎民眾至展覽現場聆聽石雕的聲音,體驗石雕藝術不同的魅力。

Read More

魔法森林張榕芝個展 漩渦狀色彩動物超吸睛

正修藝文處開春首檔規劃藝術新銳、更是正修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優秀校友張榕芝《魔法森林-張榕芝個展》十七日登場。(記者蔣謙正翻攝)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正修藝文處開春首檔規劃藝術新銳、更是正修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優秀校友張榕芝《魔法森林-張榕芝個展》十七日登場,二十九件精彩創作以動物為主角,詮釋想表達的意念和故事,透過鮮明色彩與運動線,呈現動態氛圍;校長龔瑞璋表示,張榕芝透過臉書發表創作,受到國際重視,更獲獎無數,堪稱國際級藝術家。 本次展出作品包括有「住校的松鼠」、「綠野香波」及「美好時光」等二十九件,張榕芝喜歡用動物當畫中主角,經常觀察動物行為,從中獲得美好的感動與領悟,將視覺分解成漩渦狀色彩片段,引領觀眾進入充滿活力的光影世界。 談到「住校的松鼠」創作,張榕芝說,有一天早晨帶小兒子上學途中,看見學校圍牆邊有一排木棉樹,開滿橘紅色木棉花,有幾隻松鼠在樹上吃木棉花,她驚呼,原來松鼠喜歡吃花啊!小兒子回稱,那有什麼好驚訝的,學校的松鼠還很喜歡吃香皂呢,洗手檯的香皂都被啃過,想著吃香皂的松鼠,不就滿肚子泡泡,一開口就不停吹泡泡,就這樣將圖像呈現在畫作上。 正修藝文處開春首檔規劃藝術新銳、更是正修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優秀校友張榕芝《魔法森林-張榕芝個展》十七日登場。(記者蔣謙正翻攝) 另「綠野香波」作品則呈現黃牛躺在木麻黃樹下乘涼,身邊伴隨一群黃頭鷺,像是相依相偎的好朋友,一起度過優閒時光,美麗而優閒的畫面,加上綠油油青草地,散發綠野香波氣息。 張榕芝從小就對藝術創作有濃厚的興趣,立定志向深耕美術,選擇進入正修科大視傳系二技進修部,以第一名優異成績畢業,目前是全職藝術創作者,每完成一件作品就會在臉書發表,與各國臉友分享她的藝術,進而吸引國外藝術圈注意。 張榕芝從二0一六年開始參與國際藝術活動展出,陸續獲得「色彩金字塔主義世界繪畫大賽」第二名、「具象繪畫」第三名及義大利的「拉斐爾和喬托國際獎」、「米開朗基羅國際獎」、「李奧納多·達芬奇國際獎」、「藝術奧林匹克獎」等國際獎項。 她說,很期待透過創作向人們分享生活的美麗和複雜,以輕鬆和諧方式詮釋,帶給人美好希望,《魔法森林-張榕芝個展》即日起展出至四月十三日止。

Read More

第十五屆萬和美展成績揭曉

西畫類第一名作品(光、祖靈的歸宿)。(記者黃志炫攝) 記者黃志炫/台中報導 萬和宮與萬和文教基金會承辦的第十五屆萬和美展成績揭曉,西畫類第一名江翊凡,攝影類第一名陳麗玲,各獲頒獎金三萬元。兩人均首次參賽即得冠。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說,本屆四十八件入選作品,三月十八日起至五月二十一日止在萬和文化大樓五樓麻芛文化館展出。 各類組前三名及優選名單如下: 西畫類:第一名江翊凡(光、祖靈的歸宿)、第二名邱巧妮(留存片刻—眼底城市III)、第三名鍾宇傑(味道)。優選四人:郭惠蘭(無塵)、何昱琦(植現)、盧來全(朝陽)、劉佩怡(平淡的幸福),每人獎金六千元。 攝影類:第一名陳麗玲(做紅龜粿)、第二名涂臻宜(童趣爆米香)、第三名鄭秀名(養鴨人家)。優選二人:何永順(曬筍乾)、林翠芳(編織)。 西畫類第一名的江翊凡,目前就讀台中教育大學,他說創作理念是紀念他外曾祖母,所畫的作品。他的外曾祖母,是身上流淌著賽德克族血統的原住民。年邁的老奶奶,坐在椅子上,夕陽西下,七色光芒就如七色彩虹投射在她身上。外曾祖母知道,那是祖靈為她鋪上的一座彩虹橋──「歸來吧,歸來吧!祖靈在彩虹橋上迎接妳的歸來」這道餘暉之光,靜靜地牽著她走向祖靈的懷抱,也靜靜地帶著她離開人間的世俗。江翊凡強調,將畫作命名為「光、祖靈的歸宿」,訴說一段原住民族對於信仰忠貞不渝的感人故事。 攝影類第一名的陳麗玲,提到她的創作理念說,紅龜粿不只好吃,更是具有很多意義:紅色的外表象徵著吉祥,粿的圓形則是團圓和氣表徵,龜甲圖形代表長壽、吉祥、富貴的涵義。除了拜拜,紅龜粿也可以用來祝福長輩長壽健康,或是在生兒育女,節慶等喜慶,分送親朋好友。 攝影類第一名作品(做紅龜粿)。(記者黃志炫攝) 隨著時代演變,工商社會的分工,這種傳統美食的製作,也逐漸退出一般家庭。記錄傳統技藝是很多攝影人的共同心願,希望透過鏡頭能將沒落的傳統行業給予新的銓釋和記憶。 第十五屆萬和美展,計有九十二件參賽,包括西畫五十四件、攝影三十八件,為歷屆之冠。經過初審及複審,有四十八件入選,各組再選前三名及優選六件,合計十二件將於三月二十六日舉行頒獎典禮。

Read More

好戲在傳藝 接班人好戲台演出國寶傳承劇目

傳藝中心今年度安排七個表演類別,即日至十一月廿六日止,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演出,圖為「伊誕創藝視界企業社」演出排灣族口、鼻笛傳統樂曲,並使用部落藝術家們的工藝作品裝飾舞臺。(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已邁入第七年的「接班人好戲台─駐園演出計畫」是傳藝中心為了協助傳統藝術人才傳承及發展,並向大眾推廣珍貴的臺灣文化所規劃辦理,邀請「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傳習計畫」的結業藝生及其所屬的演出團體,共同演繹國寶藝師傳承的經典劇目。 今年度共有七個表演類別、十四個演藝團隊、三十一名結業藝生參與,從十七日至十一月廿六日止,除每週三、四休館外,每天兩場,在宜蘭傳藝園區曲藝館,帶來396場次的演出,邀請民眾前來欣賞精采好戲。另為鼓勵國民中、小學生欣賞傳統藝術演出,特別推出「接班人好戲台」節目預約方案,每場次提供七十個名額,歡迎國中、小學校把握機會提前申請。 還有【漢陽北管劇團】演出福路派經典好戲《敲金鐘》。(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演出的七個類別為布袋戲、北管音樂、說唱、北管戲曲、滿州民謠、排灣族口、鼻笛與歌仔戲。

Read More

高雄厚澤美術研究會員聯展 多元藝術創作發現生活之美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高雄市厚澤美術研究會即日起至2月26日止在岡山文化中心一樓展覽室,以「厚澤美藝」為主題舉辦2023年會員聯展,集結南台灣一群喜愛藝術創作者,以多元藝術創作形式,傳遞的美感經驗,用「藝無止境」的藝術創作精神留下土地與歲月之美。 (記者陸瓊娟攝) 顏雍宗老師於2004年創立高雄市厚澤美術研究會,會員聯展以推廣美術教育為目的,迄今已19年頭,在歷屆理事長努力經營下,在南台灣培育出許多優秀藝術創作者。這次展出內容有油畫、水彩、粉彩、水墨、漆畫、版畫、壓克力、複合媒材、酒精油墨、蠟筆、雕塑、玻璃雕、攝影、樹脂畫等;從傳統到當代,由具象到抽象,平面到立體,藝術創作形式多元,勇於嘗試新媒材,內容豐富而創新。這是顏雍宗老師一再期勉我們要有創新思維與創意衝勁,才能讓藝術傳達美的魅力,持續運轉永不停歇。 參展藝術家計有:顏雍宗、許一男、呂錦堂、康村財、蕭啟郎、王玲琳、吳碧珠、吳英美、吳恭本、李麗娟、冼宜泉、林永興、邱數栓、翁惠娟、莊慈玲、陳炳坤、陳嬋娟、陳俊合、陳俊麟、張惠珍、楊惠安、楊新福、董純妤、葉家溱、趙彩涵、蔡秀樓、鄭秋芬、賴幸宜、謝靜垣、謝佩珊、蘇錦梅、蘇愉茜等33人,作品共70件。 高雄市厚澤美術研究會理事長冼宜泉表示,創會會長顏雍宗老師親提「藝無止境」四字鼓勵大家在藝術創作道路上要精益求精。冼宜泉進一步指出,美是藝術的泉源,藝是表現美的手段,從生活中去發現美,發展美,使藝術可以是生活一部分,正符合此次展覽「厚澤美藝」之主題立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