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111年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

叢書藝術家、紀錄片藝術家、作者群及各界貴賓合影。(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美術館策劃,藝術家出版社執行的一一一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及閣林文創公司執行的「台灣傑出藝術家紀錄片」新書.影音聯合發表記者會,六日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小白宮展演廳舉行。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國美館「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台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是總統蔡英文前瞻基礎建設「重建台灣藝術史」政策的具體成果,以文字、影音完整記錄各領域藝術家所走過的足跡,以及一生的思考、思想與風格,不僅提供其他研究者持續研究的重要參考,更能將台灣豐厚藝術史傳諸後世。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每年的「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台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是國美館的年度盛事,「國美館是以辦喜事的心情辦理本項計畫」。廖仁義強調,本項計畫的完成,首先感謝藝術家創作偉大的作品充實這個世界,其次感謝藝術家的家屬,因為他們的支持,成就藝術家創作出豐富的作品。 藝術家梁秀中提及,她在師大教書多年,默默耕耘從事繪畫及教學。在從事創作中,「最重要的是不忘初衷」,因為藝術的真善美中,「真」是最重要的。藝術家霍剛表示,我今年已經九十歲,但藝術家不能說自己老,畢卡索創作到九十幾歲,我還比他年輕。很高興看見目前台灣美術界有文化部及國美館每年出版的美術叢書及紀綠片,有很多研究資料可以參考。 國美館表示,國美館長期以台灣美術發展為推廣核心,在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計畫的支持下,自一0一年接手辦理這兩個項目的出版,留下豐碩的文獻資料。兩項出版計畫在嚴謹的學術研究基礎下,以學理兼具、平易近人的筆調,將繁複的史料轉化成生動的文字和影像,滿足學習、閱聽、推廣等需求,呈現這些開拓台灣美術視野、創作不輟的優秀美術家們的不凡人生。

Read More

佩甄、夏語心攜手開運 風水解密

佩甄、夏語心攜手主持新節目《就醬開運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佩甄、夏語心攜手主持新節目《就醬開運吧》,解密風水運勢,佩甄也開運撇步大公開,力推「吸陽氣」。 《就醬開運吧》5日開放媒體探班,佩甄透露,真的很喜歡和夏語心一起合作,「我就覺得她這個人反應很快,重點是她就很漂亮!」夏語心也提到和佩甄搭檔主持,兩人默契十足,錄影互動都很流暢。 訪問過程中,佩甄的手機鬧鐘突然響起,「吸陽氣的時間到了!」並在眾人一臉狐疑之餘,大方透露,因為有一次去住飯店,然後晚上遇到靈異狀況,後來就遇到一個老師建議,如果運勢稍差一點點的時候,就要趁機在陽光下的時候「吸陽氣」曬一下太陽很舒服,也能讓人更有正能量。  

Read More

為了胡瓜10萬元 陳美鳳跪地熱舞撩落去

民視春節特別節目《民視第一發發發》,胡瓜祭出10萬獎金拱陳美鳳來段「屁股蛋地板動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春節特別節目《民視第一發發發》,再集合百位藝人拍攝大開場單元,群星齊聚一堂,也成為除夕夜必看節目。胡瓜也祭出10萬獎金拱陳美鳳來段「屁股蛋地板動作」,沒想到天后硬是豁出去,讓胡瓜讚嘆很像「起床三動作」。 《民視第一發發發》由綜藝天王胡瓜、天后陳美鳳帶領下,邀請民視節目主持群阿翔、白家綺、籃籃、吳怡霈、賴慧如、張家瑋以及郭忠祐擔任主持群,超大陣仗、全新訂製的服裝以及高規格表演陣容,要讓觀眾在除夕夜看得過癮。 胡瓜把女藝人邀請到台前,輪番展現難得的性感一面,年度大放送給觀眾,除了「肢體僵硬」蘇晏霈難得搞笑秀「不性感舞」逗樂全場,超辣性感擔當的顏曉筠更是「辣度超高」一系列「屁股蛋地板動作」,看得全場血脈噴張。 沒想到,胡瓜不按牌理出牌,嗆聲陳美鳳「敢不敢」在過年來一段辣度爆表的舞蹈,還指定「屁股蛋地板動作」馬上給10萬獎金。敬業的陳美鳳輸人不輸陣,穿著隆重禮服的她扭腰擺臀外加翻轉,還跪地電臀舞,貴為天后的她超敬業讓全場驚呼連連,胡瓜笑說很像「起床三動作」讓陳美鳳哭笑不得。 不過,胡瓜也大讚陳美鳳「性感始祖真的激不得」讓陳美鳳也說,「這段是腳本沒有的,太臨時了,這麼長的禮服怎麼做地板動作」還說純粹為了胡瓜的10萬獎金來迎接兔年,只好豁出去了。

Read More

機智殺青 老師謝祖武笑稱別找我

《機智校園生活》,新生代演員群不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TVBS八點檔《機智校園生活》去年十月開拍至今一年多的時間,屢創收視及點閱佳績,日前劇組正式殺青,演員們紛紛落淚表示不捨,「酒令」李星鏴多次淚灑現場,「因為知道即將殺青,非常珍惜跟大家的相處,想起來就會想哭」。 因為演員群們每天朝夕相處,鍾岳軒說:「殺青後一定會很不習慣,因為突然沒有人發班表,也不再每天和大家見面。」他也喊話希望有機會拍《機智校園生活》實境秀,一定非常好玩。 謝祖武自第3季以來加入《機智校園生活》重回校園擔任老師,帶著這群學生幾個月來日久生情,期許戲裡學生們可以有新的成長,還開玩笑說:「人總有成熟時,未來有問題都能自己解決,不要找我。」  搭檔王宇婕也感性表示,這是第一次和謝祖武合作喜劇,之前都是比較情緒重的,希望未來可以再拍喜劇。她看見新生代演員群流下不捨的眼淚,心疼喊話:「不要有失落感,保持熱情,未來一定更好。」 黃柏峰與馮容潔從開拍以來與王新凱3人常常一起拍攝,兩個180cm以上男生搭配馮容潔,被笑是「媽祖3人組」,非常不捨彼此。馮容潔與黃柏峰皆認為加入《機智》後,培養自律習慣,因為一直在拍,可能4點就要起床開工,為讓自己保持好狀態,「會逼自己早睡、養成運動習慣維持體態,以及控管飲食」。

Read More

蘭陽戲劇團將來基隆演出《碧海青天》即日起開放索票

十二月十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將到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驗出《碧海青天》,即日起開放索票。(基隆市文化局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蘭陽戲劇團成立至今已三十年,戲劇團不僅傳承北管戲、本地歌仔、傳統歌仔戲,並致力於創新歌仔戲。十二月十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將到基隆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驗出《碧海青天》,即日起開放索票。 蘭陽戲劇團秉持「保存傳統、研究創新」的理念,亦同時從形式上尋找突破、從內容中契合現代潮流,呈現新時代的歌仔戲新風貌,廣泛爭取年輕觀眾族群。蘭陽戲劇團表示,期待在傳統戲曲藝術面臨轉型的台灣社會中,能再次發芽、茁壯,並於國際舞台上展現出台灣文化精緻、本土特色及親切的表演藝術風貌。 此次《碧海青天》戲中故事為邊關忠臣韓文龍握有權臣王強通敵證據,欲進京舉發,途遇埋伏落崖後續發生一連串的波折,最終上殿奏本,冤仇昭雪。相關演出內容及索票資訊可至基隆市文化局官網查詢。

Read More

馬拉赫藝術團「懷樂舞伶」 舞熠再現烏來樂舞觀光流轉與演變

烏來樂舞觀光濫觴「清流園」的當家花旦鄭美花女士以中文、英語、泰雅語演唱當時最膾炙人口的烏來原住民族樂舞。(新北市民民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烏來區馬拉赫文化藝術團昨(4)日晚上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演講廳舉行「Inlungun(泰雅語:思念)-懷樂舞伶」演出,讓許多觀眾動容、感動掉淚。整場40分鐘的演出以原住民族古調、樂器、舞蹈與歌聲,述說新北市烏來區於五、六0年代觀光業因原住民族劇場表演而興盛繁華,之後因故轉而沒落失色,以及時至今日又再度風華重生的演變歷程。 新北市原民局指出,這場演出最特別及最具意義的是,邀請到烏來樂舞觀光濫觴「清流園」的當家花旦鄭美花女士,以及其後「烏來山地文化村」知名女角林秀卿(Amuy Sulu)女士共演,帶領大家回到過往烏來觀光發展盛況的當下,重新感受熱鬧歡騰的烏來原住民族樂舞年代。尤其當鄭女士娓娓唱出「烏來追情曲」時,台下有不少觀眾跟著哼唱,更可想見這首歌在當時被傳唱的流行程度。 新北市政府原民局羅美菁局長勉勵馬拉赫文化藝術團傳承及復振文化的決心。(新北市民民局提供) 新北市原民局提到,馬拉赫文化藝術團連續三年參與新北市原住民族行政局推動的新北市原住民族演藝團隊培力暨推廣計畫,該項計畫已推動四年,今年度持續以強化演藝團隊表演專業能力為目標,俾達到保存與傳播原住民族文化藝術文化的目的。 原民局羅美菁局長表示,馬拉赫文化藝術團是歷年來培力的唯一泰雅族演藝團隊,透過演出不僅讓都會區的民眾可以感受烏來原鄉的泰雅族樂舞文化,也可以藉由展演追想烏來過往觀光的美麗與哀愁。這次的舞碼同時與現階段仍在泰雅民族博物館展出的「Mzyugi Ulay 舞熠烏來-烏來觀光歷史的流轉記憶」特展相相呼應,在樂舞編排上除了呈現過去的經典樂曲外,更邀請過去為了接待至烏來旅遊的觀光客而開業「清流園」,以及「山胞觀光股份有限公司」資深表演者與現代青年族人同台飆演,充分展現族人的向心力及對在地樂舞文化的歸屬感外,更藉由老、中、青三代合作共演的模式,引領觀眾如搭乘時光機般,一同回味、追憶與體現烏來泰雅族樂舞文化的發展歷程,並激發大眾重啟對泰雅族傳統樂舞文化傳承的重視。 團員手持傳統織布舞出傳統泰雅族女子學習織布的過程。(新北市民民局提供) 馬拉赫藝術團鄭純純團長表示,能連續三年參與培力計畫並獲得很多表演專業理念的啟發與技藝的精進,團員們都非常感謝有這個機會,對於參與培訓與展演都覺得令人振奮鼓舞,也十分驕傲可以為傳承與傳播原住民族的藝術文化盡一份心力。此外,透過這場展演的契機,馬拉赫文化藝術團也能與在地耆老、地方文化協會組織合作,共同來強化泰雅族文化傳習的量能,也可以讓更多人認識烏來泰雅族文化,推展部落人文風貌與觀光遊憩產業發展。 針對今年度新北市原住民族演藝團隊培力暨推廣計畫的順利執行,羅美菁局長也特別感謝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精心安排表演藝術專業領域的優越師資,提供演藝團隊成員在藝術團營運及演出方面的多面向專業培力課程,全方位提升表演藝術專業知能。 團員手持苧麻以樂舞方式呈現傳統泰雅族女子摘採苧麻葉製作織布素材之情形。(新北市民民局提供) 羅美菁強調,新北市原民局也將秉持侯友宜市長對原住民族藝術文化推廣的一貫初衷,扶植原住民族演藝團隊精進成長,繼續致力輔導各團隊在表演藝術產業中強化獨立營運的能力,甚至保存、傳播與傳承原住民文化與藝術的理想,更獲得穩定的發展。 原民局提醒,另外,「Mzyugi Ulay 舞熠烏來-烏來觀光歷史的流轉記憶」特展展出到本(12)月底止,歡迎全國民眾掌握最後時機,前往新北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觀展,領略與體現烏來泰雅族的人文薈萃,更是今年度的最佳旅遊據點。 馬拉赫文化藝術團團員手勾手齊唱泰雅古調「相聚歌」,展現齊心復振泰雅族傳統樂舞。(新北市民民局提供)

Read More

備賽到手抖 陸巧因廚藝銀了

TVBS頂尖事務所料理女王陸巧因,首次參加職業級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獲銀牌殊榮。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非餐飲本科出身的TVBS頂尖事務所料理女王陸巧因,今年首次參加職業級「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獲銀牌殊榮,讓她直呼感謝獲肯定,也從中學習更多。 陸巧因畢業於護理系,因熱愛料理開始自學廚藝,平時生活非常忙碌,不僅是巧食品牌主理人,還是二寶媽與藝人等身分,這次「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為全台唯一被世界廚師協會認可的競賽,評審更是業界極具公信力,甚至還有國外米其林二星主廚身在其中,讓陸巧因於比賽前兩個月決定報名參加。 陸巧因說,去年手曾經癱瘓,經住院治療約1年才康復,因這次比賽壓力與長時間練習,舊傷開始復發,手指發麻擴散,還會不自主地抖動,甚至嚴重到無法控制,後來她找時間休息放鬆,並讓手泡熱水肌肉舒緩,才終於手部狀況穩定,沒有持續惡化。 談及賽事,陸巧因形容,最難的就是45分鐘之內,要完成兩盤一模一樣的料理,其中包含煎煮炒炸低烹等多樣烹調方式,還要精準呈現近10個不同的風味,是很大的挑戰。

Read More

一人5鈴 彭湛扯上德國舞台

一人五鈴的技法,彭湛玩起來好像在吃滷肉飯,但也讓他贏得德國馬戲團耶誕節的表演合同。(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一個人要操弄三、四個鈴可能稀鬆平常,但要控制五個鈴就需要本事,更何況挑戰六個鈴。台北木柵戲曲學院的大三學生彭湛,五個扯鈴操控自如,現正嘗試六個鈴,這個本事,讓他獲得德國馬戲團的青睞,十二月七日要隨三位女隊員飛到德國杜易斯堡的馬戲團做長達一個半月的聖誕節演出。 彭湛是台灣扯鈴民俗體育界的一個奇葩。他從宜蘭國國小二年級開始練扯鈴,高中和大學都在戲曲學院專攻扯鈴,還玩出一個名堂。國內扯鈴選手挑戰五個鈴就從他開始。 彭湛表示,這種技術除了練習還是練習,一個人就兩隻手,要同時操控五個鈴確實需要苦練,也因此,他被德國馬戲團相中,在建國小學老師曾文秀帶領下飛至德國馬戲團表演扯鈴,要讓老外看得眼花撩亂。 德國兩個月表演之後,彭湛還要再飛往法國巴黎參加明日馬戲節的比賽,他將以華麗的旋轉扯鈴技法,讓老外目瞪口呆。 他將來的志向是希望能進入世界級的太陽馬戲團表演扯鈴給世界各國人觀賞,所以單人六鈴的技術還一直在加強練習中,希望能以扯鈴做國民外交,也填飽肚皮。

Read More

硯心筆情─陳炎清書法個展

硯心筆情─陳炎清書法個展,在新營文化中心登場,喜愛書法的親子前往欣賞。(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下營藝術家陳炎清,即日起至十一日在新營文化中心第一畫廊展出「硯心筆情─陳炎清書法個展」,包括楷書、隸書、行書、篆書、草書等不同書體,共展出卅二件書法作品,喜愛書法的民眾不妨前往欣賞。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來自下營藝術家陳炎清,現任臺南市新營美術學會理事,就讀嘉義師專期間,承校長耿相曾、陳丁奇之啟蒙,期間參加臺灣省國語文競賽寫字榮獲師專組第三名、聯合報第六屆書畫比賽第二名、入選第二十六屆全省美展,獲得肯定。 陳炎清返鄉下營東興國小服務,更積極參與書法研習和社團活動,用心書法研摩與創作,從唐楷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北碑蘇孝慈墓誌銘、張猛龍碑之臨寫,奠下楷書基礎。 再臨寫蘭亭序、聖教序、智永草書千字文、趙孟頫、文徵明等,使筆觸更流暢妍麗;偶爾戲筆隸書史晨、曹全,讓書法呈現多樣的風貌。 陳炎清說,書法能怡情養性具療癒的效能,這次展出,期望引起更多人的共鳴,讓欣賞者充實精神內涵,改變生活品質,歡迎藝術愛好者前往欣賞,也鼓勵更多人一起來寫書法。

Read More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衛武營開唱

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3日在衛武營戲劇院開唱。 (劉振祥攝影/衛武營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衛武營規劃多元類型的節目,吸引更多不同族群走進廳院感受現場演出的魅力,3日推出生祥樂隊《我庄三部曲》演唱會最終場,由出生於高雄的音樂人林生祥與生祥樂隊、新銳作曲家張玹、知名指揮范楷西、單簧管演奏家羅達鈞、薩克斯風演奏家謝明諺以及國家交響樂團演奏家群等音樂家聯手,重新演繹《我庄》、《圍庄》及《野蓮出庄》3張專輯歌曲,回到故鄉登上衛武營戲劇院開唱。 此外,特別來賓更邀請曾獲3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獎的桑布伊同台獻唱,目前僅剩零星票數,號召樂迷們趕緊購票搭上「我庄」列車。 多次入圍及獲得金曲、金音、電影配樂等獎項的音樂人林生祥,創作主題圍繞著家鄉美濃的土地與農民,後續成立「生祥樂隊」,林生祥身兼主唱與六弦月琴手,樂團成員包含大竹研、早川徹、福島紀明、吳政君、黃博裕以及詩人鍾永豐,至今已發表十一張作品。 從2013年到2020年,歷經7年完成的《我庄三部曲》,共有《我庄》、《圍庄》及《野蓮出庄》3張專輯,以不同的角度關注農村、城鄉關係與環境議題,帶領聽眾從土地出發,凝視一座樸實的農村在現代化過程中的變與不變。 「生祥樂隊」樂團成員包含大竹研、早川徹、福島紀明、吳政君、黃博裕以及詩人鍾永豐,至今已發表11張作品,創作題材多為關注農工、環境等議題,音樂上則以台灣傳統音樂元素為基底;這次的《我庄三部曲》演唱會,在作曲家張玹、國家交響樂團等不同音樂領域的團隊合作,古典與搖滾等多元音樂元素結合,展現獨樹一格的台灣新民謠風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