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馥甄恆春野地巡演 心情像度假

田馥甄「田調」Live in Life野地小巡演來到屏東恆春聯福磚窯開唱。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樂壇天后田馥甄「田調」Live in Life野地小巡演來到屏東恆春聯福磚窯續唱!古城旁、磚窯遺址搭配直豎大煙囪,顯現在地文化的建築美學,讓田馥甄置身其中,直呼:好像動漫片場景,太夢幻了! 來到恆春,心情、生活節奏都格外不同,田馥甄形容,「一路從北到南,風景從嘉南稻田、再開車到屏東看見海,路越來越寬、心也打開了。這裡風吹起來、雲跟天空都非常不一樣,30度氣溫跟城市不一樣,特別舒服,太陽漸漸下山、晚風吹起來,何其幸福可以在這樣的環境唱歌,還有彎彎細細的月亮。我們之間也太浪漫了吧。」 她趁空檔去海邊踏浪,曬太陽享受片刻時光,更對粉絲們打趣說:「我現在是度假,沒有在上班,是度假模式,邊玩邊工作,一起享受。」 選曲上特別Cover蔡健雅〈出走〉作為恆春限定,感謝粉絲們踏出步伐一起身歷其境;翻唱方大同〈才二十三〉,她說出對這作品的喜愛:「這首歌是我心目中的最佳年度歌曲,歌曲字裡行間唱出對時光無法復返的省思、感嘆,提醒大家珍惜當下、還有生命的每一刻。」 有趣的是,還問起台下,自己當年23歲是在唱哪一首歌?有粉絲大喊〈紫藤花〉,聽聞後當場清唱一段副歌作為彩蛋,冷不防的回憶殺引起全場鼓舞尖叫! 田馥甄用演唱會來帶領大家走出戶外,希望用歌聲讓我你輕輕放下那些沈重事情,恆春場完美落幕後,下週將移師南投埔里暨南大學(科院大草坪)壓軸場演出。

Read More

李竺芯法式台語 靈感來自許效舜

歌手李竺芯(左)一舉拿下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與年度專輯獎,恩師黃韻玲(右)特別出席慶功宴,與李竺芯開心合影。 (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歌手李竺芯抱回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台語專輯、年度專輯獎,一口氣拿下3大獎,「法式台語」的咬字魔性又迷人,令人驚豔,她坦言媽媽是「金主」,從小送她學唱歌,感謝媽媽陪闖蕩。金曲獎評審認為李竺芯發揮台語影響力。 李竺芯這一路走來不容易,她表示,沒有媽媽的金援和照顧,沒有辦法走到今天。李竺芯的媽媽愛唱歌,從小送她去學唱歌,而且是學唱日本演歌,媽媽知道她一定可以當歌星。 李竺芯曾在節目上分享小時候愛看許效舜、澎恰恰主持的〈鐵獅玉玲瓏〉,舜哥搞笑將台語與法語連結,啟蒙了她對台語的想像,進而在製作這張專輯時,特別費工學了「法語發音」,道地台語加上法式喉音的創新結合,讓聽過的人都大讚「原來台語歌曲可以被唱得這麼像法國香頌!」 李竺芯實幾年前發行過國語專輯,但是成績普通,也曾遇到唱片公司倒閉,一路走來,相當不簡單。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荔影芳蹤:玉器中的荔枝與錦荔枝意象

劉振漢 作者介紹:劉振漢先生現擔任台南文物協會副理事長,並於台南藝術大學攻讀「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班」,收藏方向主要為古玉器範疇。 玉器之於中華文化,不僅是裝飾之物,更是寄寓情思、承載象徵的載體。歷代玉匠,擷取自然萬象入紋飾與造形之中,並將情感、吉祥皆融於其內。於諸多玉雕題材之中,荔枝與錦荔枝除名相似還有其它聯繫否﹖本文試圖從歷史典故、植物形態、文化象徵三方面,探析荔枝與錦荔枝如何由自然之實轉化為玉雕之意象。 一、 荔枝傳情—從唐明皇與楊貴妃談起 對身處台灣的人來說,對荔枝這種水果絕不陌生。每到五、六月產季,市場裡總能見到玉荷包、黑葉等品種,鮮甜多汁,讓人忍不住嚐上一口。只是荔枝雖好吃,卻不耐久放,也因此總讓人倍感珍惜。說到荔枝的歷史故事,就很難不聯想到唐代那段膾炙人口的傳說—唐明皇與楊貴妃。 根據史書記載,唐明皇為了博得楊貴妃一笑,曾特地派驛馬從遙遠的嶺南日夜奔馳,將新鮮荔枝送往長安。沿途驛站備妥冰塊,不斷更換快馬,力求荔枝在最短時間內抵達,保持最新鮮的風味。正如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中所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短短一句詩,道盡了君王千里奔波、只為博紅顏一笑的深情。 也因荔枝甜美卻不易久放,古人對它的珍惜不言而喻,皇室中人更將其視為難得的美味與寵愛的象徵。久而久之,荔枝的形象便超越了水果本身,成為富貴、恩寵與柔情的意象,逐漸融入文學與藝術之中。畫作裡也常見它的身影,圖一為故宮博物院所藏宋徽宗的〈荔枝圖〉,筆觸細膩,情意盎然,展現了文人皇帝筆下對荔枝深厚的喜愛。 圖1 荔枝圖(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宋徽宗荔枝圖 軸〉,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14164?dep=P) 二、錦荔枝之名:典故與文化意涵 荔枝於文學、藝術展現多樣風貌,其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名稱中雖有「荔枝」二字,實則另有所指者亦有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錦荔枝」。 初聞「錦荔枝」,常令人因名生義,誤以為真與荔枝有關。實則此物並非果中佳珍,而是苦瓜之一種別稱。其蔓藤纏繞,葉形如葡萄,果實由青轉紅,形如小燈籠,懸掛枝頭,頗為可喜。在台灣,苦瓜常入菜肴,錦荔枝之形貌,對吾人亦不陌生。 「錦」者,華美之織也;「荔枝」者,珍貴之果也。將「錦」與「荔枝」並稱,不僅形容其色澤斑斕,更蘊寓吉祥喜氣。古人命名,常憑觀感與聯想而生,錦荔枝枝葉濃綠,紅實點點,恰如繡羅綢緞,故得此名,令人過目難忘。其雖不以滋味取勝,卻以姿態見長,宜入詩、入畫,乃至入玉雕之雅物。 明代張寧即有詩《錦荔枝》讚之曰: 柔枝弱蔓不勝春,竹裏薰風錦樣新。 滋味雖然異南國,免教長路起紅塵。 詩中既寫其形之華美,亦點出其與嶺南荔枝不同,無需千里奔波而得,別有一番自然閒適之趣。 圖二錦荔枝,苦瓜之一種別稱(圖板來源: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8B%A6%E7%93%9C) 三、荔非荔:荔枝與錦荔枝的實質差異 雖名皆帶「荔枝」,然兩者其實毫無血緣。荔枝屬無患子科,果實圓潤飽滿,夏季成熟;而錦荔枝,即苦瓜,則屬葫蘆科,果實瘦長或圓短,成熟轉紅,內含紅種,形如珠珀,觀賞性高。若論食用價值,荔枝香甜可口,為果中珍品;而苦瓜雖苦,卻為養生良藥,其紅熟之果形態可賞。觀賞意趣上,錦荔枝可謂別具一格,尤其成熟果實張裂後露紅種,極具裝飾美感。 其名稱之混淆,或出於古人以貌取名之習,亦可能因地方習俗將「荔枝」泛稱於多種紅果植物。惟於玉雕中,此名異實異之植物,竟同時成為創作題材,令人玩味。 四、玉中荔影:荔枝與錦荔枝在玉器上的運用 玉器歷來為華夏文化之重寶,而玉雕之題材,更展現當代之審美與信仰。荔枝入玉,其果實紋理分明,枝葉舒展,自清代以來常見於香盒、插屏、把件之中。荔枝多子,象徵子孫綿延;果實肥碩,寓富貴盈門,與福祿壽等紋樣並列,尤見喜氣。 從故宮博物院所藏玉雕件來看,以圖三所示為例,這件滿手抓的圓雕作品,雕有兩顆荔枝,枝葉相連。匠人巧妙地運用方格人字紋與菱格米字紋,細緻地刻劃荔枝外皮的質感,玉質溫潤油亮,討人喜愛。 圖三 圓雕荔枝(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玉荔枝,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49564?dep=U) 圖四則是一件造型別緻的荔枝盒,以兩顆相連的荔枝與枝葉構成盒蓋與盒身的整體設計,構思新穎,玉質同樣細膩討喜。 圖四 玉荔枝盒(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玉荔枝盒,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49131?dep=U) 圖五所見為一件以單顆帶蒂荔枝為造型的鼻煙壺,通體以青白玉雕成,外形渾圓飽滿,既寫實又富趣味。 圖五 荔枝鼻煙壺(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玉荔枝鼻煙壺,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55672?dep=U) 至於圖六,所見為一件長方形玉插屏,通體以浮雕技法精琢荔枝與桃子之紋樣,荔實繁茂,桃果飽滿,寓意「多子多壽」,意涵深遠,觀之倍覺溫潤可親。 圖六 荔枝與桃玉插屏(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玉插屏,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51478?dep=U) 這幾件作品皆為清代玉雕,從實用器到裝飾品,不難看出古人對荔枝題材的喜愛與巧思,亦反映了荔枝在文化心象中所承載的豐富意涵與美好祝願。 玉雕錦荔枝雖未如玉荔枝般多見,然其造型取法自然,枝葉舒展,果實點綴,尤見匠人巧思。所用玉材多為白玉或青白玉,色澤溫潤,如脂似雪,予人清雅脫俗之感。雕工方面,則注重寫實與裝飾兼備,尤其於果實成熟、瓜皮凹凸起伏之處,細致入微,幾可亂真。 圖七所示為一件「錦荔枝」玉擺件,採白玉雕成,玉質潔白細膩,色澤溫潤如脂。器形呈三顆連蒂苦瓜,瓜皮凹凸起伏,質感逼真,刻工細緻生動,幾可亂真。原藏於紫禁城乾清宮,乾清宮為皇帝日常起居之所,凡能置於其左右、視線所及之處之物,無不經精選考量。「白玉錦荔枝」既得其所,亦可見其工藝之精、寓意之深,足稱佳品。器物並配以木座,供陳設賞玩之用,不僅展現匠師高超技藝,更展現古人對自然形貌與日常事物的細膩觀察。 圖七 白玉錦荔枝(圖板來源:故宮典藏檢索,玉插屏,https://digitalarchive.npm.gov.tw/Collection/Detail/56007?dep=U) 圖八所見,則為筆者所藏之一件錦荔枝造型鼻煙壺。此壺以白玉為材,帶有自然形成之糖色沁斑,巧妙運用原石色澤,於瓜蒂與葉脈處渲染出漸層之紅褐,與壺身之青白色形成柔和對比,增添視覺層次。器形飽滿渾圓,整體如小瓜初熟,圓潤可掬。表面以淺浮雕技法刻劃瓜皮與葉脈紋理,細節生動,刀法流暢,質感傳神。 圖八 錦荔枝鼻煙壺(圖板來源:筆者自攝) 五、結語:玉映華實,名象之間的文化遐思 從唐明皇運荔之事談起,荔枝即由一果而化為情感的載體;錦荔枝雖非荔枝,卻以其名與形寓吉納福,並登上玉器藝術之殿堂。二者在工藝之中交錯共存,既顯示語言的趣味,亦展現傳統文化對自然與物象的深刻理解與寄託。 玉雕非止於工藝,更是文化的凝結。每一枚荔枝或錦荔枝紋飾,都是古人對生活美感與吉祥祝願的體現。荔影重重,錦意融融,皆藏於方寸之間,留予後人細細品味。

Read More

金曲36 歌王呂士軒 歌后魏如萱

呂士軒奪最佳華語男歌手。(中央社) 魏如萱奪最佳華語女歌手。(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第三十六屆金曲獎頒獎典禮二十八日晚間在台北小巨蛋舉行,今年沒有固定主持人,由六組音樂人擔任「六角引言人」,典禮表演包含睽違七年來台的日本歌手MISIA、雙語歌后彭佳慧的華語客語組曲。最佳華語男女歌手分別由呂士軒、魏如萱拿下,最佳台語男女歌手陳以恆、李竺芯,最佳新人則為someshiit山姆。 今年金曲獎頒獎典禮由男團Energy、樂團Trash、原民歌手桑布伊、台語歌手許富凱、華語歌手蔡健雅及客語歌手羅文裕擔任「六角引言人」。曾獲最佳客語歌手獎與最佳華語女歌手獎的彭佳慧帶來融合華語與客語的演出;楊乃文首度以表演嘉賓出場,與樂團告五人合唱〈愛人錯過〉、〈思緒的盡頭〉、〈愛情研究院〉等歌曲。之前要來台開唱、但因地震取消的日本歌后MISIA睽違七年再度登台開唱。 最佳台語男歌手由陳以恆以專輯《罐頭塔》封王;李竺芯以《Sui 水》獲得最佳台語女歌手與最佳台語專輯。黃子軒以《牛騷New Soul》連續抱回最佳客語歌手跟客語專輯獎。姑慕巴紹則以《格拉孫Qrasun》抱回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由戴曉君以《尋走VAIVAIK》獲得。 最佳台語男、女歌手陳以恆(右)、李竺芯(左)。(中央社) someshiit山姆以專輯《愚公》拿下新人獎。他表示,自己一直覺得最需要音樂的人是某方面一無所有的人,他把一無所有都寫進了音樂,感謝評審看見這樣的他。 someshiit山姆奪最佳新人獎。(中央社) 「動力火車」尤秋興、顏志琳以《結伴》抱回第二座最佳演唱組合;尤秋興除感謝唱片公司夥伴,也感謝動力火車的兩名太太,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追音樂夢,而歌迷就是他們努力的動力。TRASH今年以《幸福的末班車》第四次問鼎最佳樂團,終於獲獎。 動力火車奪最佳演唱組合。(中央社) 最佳華語男歌手由呂士軒以《好聲豪氣》獲得;最佳華語女歌手魏如萱《珍珠刑》。 Energy以〈星期五晚上〉抱回年度歌曲。成員坤達提早結束海外工作,緊急更改機票在典禮開始時趕到現場,與阿弟、牛奶、書偉、Toro合體,共享出道二十三年首度摘金榮耀。 Energy以〈星期五晚上〉抱回年度歌曲。(中央社) 今年猝逝的香港歌手方大同,以《夢想家》獲得今年評審團獎,並以〈才二十三〉拿下最佳作曲人。特別貢獻獎為馬兆駿、翁孝良。  

Read More

金曲36 睽違21年 Energy帥氣走紅毯

Energy。 本報綜合報導 第36屆金曲獎28日晚間在台北小巨蛋頒獎,Energy帥氣走紅毯,表示睽違21年參加金曲獎很感動,盼入圍的獎都可以拿下;詹雅雯分享唱歌時得停藥才能順利錄音,感謝大家鼓勵讓她撐下去。 金曲獎紅毯由陳明珠與黃偉晉3度攜手主持,陳明珠穿上白色禮服十分優雅,清晰的口條清楚介紹每名走上紅毯的入圍者。稍早Energy成員阿弟、牛奶、書偉、Toro帥氣走上紅毯,坤達則有別的工作無法參與,4人走上紅毯難掩興奮,表示相隔21年還可以參加金曲獎,很感動也很緊張。 詹雅雯(右)與妹妹詹雅云(左)。 Energy相隔多年回歸歌壇,以〈星期五晚上〉成功翻紅,更相隔多年入圍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將與動力火車、珂拉琪、恐龍的皮等勁敵一同爭取獎項。阿弟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入圍的獎項都可以拿下。 JUD陳泳希穿上大地色系馬甲禮服,前凸後翹的好身材讓人驚豔。這次她以專輯《當我不敢說》入圍「最佳新人」、「最佳作曲人」等2大獎項。 陳泳希。 Karencici則以一頭帥氣橘髮搭配黑色禮服亮相,禮服藏著不規則形象的小巧思,凸顯出Karencici的獨特風格,這次她要挑戰華語歌后寶座。 Karencici。 詹雅雯這次將角逐第2座台語歌后寶座,她開心和妹妹走上紅毯,說起做音樂的歷程,詹雅雯表示生病關係吃藥治療會大舌頭,唱歌很困難,要停藥才可以好好錄音,「我問過自己還要再唱嗎?真的感謝大家鼓勵,有沒有得獎沒關係,這次來認識新音樂人我就很開心了」。 蔡秋鳳以專輯《戲台》爭取台語歌后寶座。她表示,心情很期待,「這次是我為自己圓夢的專輯,歷經許多的曲折與辛苦,現在都值得了,入圍即是肯定,我內心充滿著感謝」。

Read More

蔡健雅黑色洋裝壓軸現身

蔡健雅。 本報綜合報導 華語歌后紀錄保持人蔡健雅拚5度金曲封后,壓軸登上紅毯;擔任頒獎人的歌后孫盛希以亮黃色低胸禮服現身,願參與者都有美好夜晚。 蔡秋鳳。 蔡健雅曾4度抱回華語歌后,今年再以《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角逐最佳華語女歌手獎,若抱回獎項將打破華語歌后的摘獎紀錄,她換上黑色洋裝壓軸現身。 孫盛希。 孫盛希則換上亮黃色低胸洋裝亮麗現身,將擔任最佳華語女歌手頒獎人,被紅毯主持人稱讚是「紅毯第一美」。孫盛希笑說,眼影、指甲、禮服都選擇金黃色,就像「一座金曲獎」,希望每個參與者都有美好的一晚。 動力火車。 4座金曲獎台語歌王蕭煌奇今年再以《沒事的》角逐華語歌王,並擔任特別貢獻獎得主翁孝良的獻唱人。他穿上黑色綴有閃片的西裝閃亮登場。 蕭煌奇。(中央社) 動力火車每次推出新專輯都能入圍金曲獎,也曾以《就是紅光輝全紀錄》抱回首座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今年以《結伴》再度角逐最佳演唱組合獎,合作的音樂人包含告五人、麋先生等,金金加持,呼聲相當高,兩人以一藍一紅的搭配走上紅毯。

Read More

身障藝術家呂淯銨個展「日常‧旁白」光之藝廊登場

陳志聲理事長(右一)與展出藝術家呂淯銨(左二)及其父母。(記者楊文琳攝)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由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主辦的「日常‧旁白:呂淯銨個展」即日起至7月26日於光之藝廊展出,精選藝術家呂淯銨自2018年以來的二十餘件創作,展現其多年來的心境轉折與藝術探索。展覽於28日舉辦展覽茶會,由藝術家親自帶領大眾深入了解其創作脈絡與背後故事。 本次展覽以「日常‧旁白」為題,意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被察覺的情感與觀察,透過畫筆靜靜地被訴說。藝術家呂淯銨自小展現對色彩的高度敏感,創作時不事先構圖,卻能自然調和形象與色彩之間的關係。他的創作如同拼圖一般,將內心感受、記憶片段與喜愛事物以色塊拼貼,形成一幅幅真摯動人的視覺詩篇。展出的作品涵蓋他對生活細節的觀察,包括熟悉的風景、偶然一瞥的旅行回憶、可愛的動物、喜愛的畫家等元素,都在他筆下獲得重生。 榮譽理事長張麗莉(右二)帶領大家一起做出愛無終止(中指)的手勢。(記者楊文琳攝) 協會表示,本次展覽不僅是藝術家個人成長歷程的回顧,也是向大眾傳遞「藝術來自生活,每個人皆可創作」理念的重要實踐。呂淯銨透過創作找到自我表達的語言,也邀請觀者一同在他所建構的色彩世界中,尋回自己的「日常旁白」。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張麗莉自從協會2009年創辦以來,一直看著淯銨的成長與改變,她表示,協會16年來舉辦了九屆的光之藝廊創作獎徵件比賽,發掘許多像淯銨一樣有潛力的身心特殊藝術創作者,也希望更多人來觀看展覽,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實質且重要的鼓勵。台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志聲表示,淯銨的作品誠實地反映他對世界的感知,也讓我們看見更多元而深刻的視角。誠摯邀請各界朋友前來欣賞,一起在這片色彩織就的畫布上,感受來自日常的柔和光芒。

Read More

另類形式 挑戰金曲 不夠善良OST 蔡健雅:是我的小孩

  生涯已4度榮獲金曲歌后的蔡健雅這次以「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再度入圍金曲獎爭歌后,她說,能以這樣的音樂形式獲肯定,感到很驕傲。(亞神音樂提供/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 生涯4度獲得金曲歌后的蔡健雅,是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獲獎紀錄保持人,今年以「不夠善良的我們:戲劇音樂設計專輯」再度入圍,挑戰第5座金曲華語歌后,力戰魏如萱、戴佩妮。蔡健雅提到,跟數字比起來更希望打破慣例、帶來啟發,這張作品「不是一般的OST,就是我的小孩 」。 蔡健雅說,她覺得大家都太注重在數量上,難能可貴的是評審讓原聲帶形式入圍,因為一般不會是一個歌手專門演唱,這次以這樣的音樂形式獲肯定,感到很驕傲。 蔡健雅說,她跟宇宙許的願就是想做配樂,自嘲在圈子內沒朋友也不太會社交的她,在結束上一張專輯後的休息期間就遇到soulmate徐譽庭,兩人一見如故。蔡健雅感性地說:「回頭看,我就覺得我就是要碰到這一部劇、就是要碰到徐譽庭。」 蔡健雅說,她跟徐譽庭在開拍前就讀劇本,都用想像力安排哪個片段要進音樂,每每問徐譽庭都得到對方肯定答覆「對!就是這裡」,「徐譽庭信任我到讓我懷疑自己。」蔡健雅也靈感爆發,坦言身為創作人,一生有一次這樣的經驗是可遇而不可求。 蔡健雅說,其實有很多年身心狀況不佳,後來領悟到是宇宙希望透過生病這件事去探尋人生課題,「謝謝這個不舒服,我把它當成我的老師」。而在她決心不想繼續在家癱著時,就發現家對面正好有新開的瑜伽教室,健身房就在旁邊,蔡健雅直言,「當你ready了,眼睛就會睜開」。 金曲36將於今(28)日晚間登場。

Read More

掌美版VOGUE37年 穿Prada惡魔本魔 卸任總編

  擔任美國《VOGUE》總編輯一職37年的溫圖爾,宣布卸任。(路透檔案照)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時尚雜誌」(Vogue)總編輯溫圖爾(Anna Wintour)昨宣布卸任,消息震撼全球時尚圈。這位傳奇人物在她為「時尚雜誌」掌舵的37年間,經常被譽為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她也是電影「穿著Prada的惡魔」的原型人物。 法新社報導,75歲的溫圖爾因讓「時尚雜誌」封面成為當代時尚權威及完全掌控極富魅力的雜誌內容而成名。 儘管她不再負責「時尚雜誌」的日常編輯工作,這份雜誌所屬的康泰納仕集團很快就否認她退休的說法。 溫圖爾將繼續擔任高層要職,並仍是「時尚雜誌」全球編輯總監。 在英國出生的溫圖爾因啟發了2003年暢銷小說「穿著Prada的惡魔」和2006年同名電影而為大眾所知,好萊塢女星梅莉史翠普在電影中飾演專橫的雜誌編輯普利斯特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溫圖爾在紐約的員工會議宣布,美國「時尚雜誌」將尋找新的編輯內容總監。 「紐約時報」報導,她稱這是「一次關鍵性決定」,但強調她不會搬離辦公室。 她說:「我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全球領導階層,與我們全球各地傑出的編輯團隊共同合作。」

Read More

台灣豐玉姬鱷化石 左鎮現身

左鎮化石園區「遠古爬爬走」二十八日開展,二十六日舉辦造勢活動。(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左鎮報導 左鎮化石園區暑假重磅推出「遠古爬爬走—帶你爬進未知的左鎮」特展,將於二十八日盛大開展,最大亮點是台灣特有種「台灣豐玉姬鱷」化石與等身骨架首度曝光,長達七公尺霸氣登場。展覽規劃七大單元,集結國內外百件珍貴標本,一探神秘爬蟲家族秘密。暑假還有互動問答和三D拼圖遊戲,完成挑戰可換限量貼紙,寓教於樂,錯過就太可惜了。 左鎮化石園區是國內唯一在化石原址上成立的博物館,這次特別迎接蛇年,策劃「遠古爬爬走」特展,把台灣在地獨有、世界罕見的「台灣豐玉姬鱷」原件化石和完整骨架帶到大家面前,一次看得過癮。 二十八日正式開展至年底,歡迎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解鎖「古生物偵探」模式,還能掃描展場QRcode玩問答集點換限定貼紙,好看又好玩,保證讓孩子暑假滿載知識與驚喜。 文化局長黃雅玲指出,「遠古爬爬走」展覽不只聚焦左鎮珍藏,更串聯日本、德國、美國等世界級博物館,借展多件首次來台亮相的化石與標本,讓左鎮瞬間變身國際級古生物探索基地。特展從爬蟲類起源聊到滅絕的啟示,再從台南本地發現串聯全球視野,知識含金量超高。開幕當天下午二時還有策展人蔡政修副教授親自開講導覽,想聽古生物界的祕辛千萬別錯過。 左鎮化石園區提醒民眾,特展期間結合三D立體拼圖和問答闖關,大小朋友動手又動腦,保證收穫滿滿;參加互動還能憑積分兌換獨家限量貼紙,數量有限,送完為止!今年暑假不怕孩子喊無聊,跟著左鎮化石園區一起「爬」進古代爬蟲世界,開啟驚奇知識冒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