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風車藝術卡車 22日嘉義首演

紙風車藝術卡車火舞震撼表演,2022全國首場嘉義登場。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和財團法人RC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發起「紙風車台灣鄉村卡車藝術工程」,外觀全新改版,從企畫、設計、施工、到完成驗車,歷經8個多月的時間,所有費用由財團法人RC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全國首場由即將成真火舞團在4月22日晚上7點於嘉義縣大林鎮魔幻公園旁空地登台演出。 RC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俊凱致詞表示,卡車藝術工程是紙風車打造一個平台,讓藝術家下鄉巡演,這個概念是從嘉義發想,所以今年春藝趣全國巡迴首場就從嘉義出發。改版後的卡車,車身以唐吉軻德為主角,就像藝術卡車多年來穿梭在山間田邊,載著包羅萬象的表演。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敏宜說,藝術卡車開跑至今,深入台灣140個鄉鎮市區、累積221場精彩演出,吸引33萬雙眼睛見證觀看,12分鐘內從卡車變成舞台,演出結合卡車開台秀,2017年還前進馬來西亞表演,將台灣野台精神和台灣土地上孕育出的多元文化與生命力帶向國際。

Read More

屏東總圖奪德iF設計獎

屏東總圖榮獲德國iF設計獎,首次奪得國際設計獎殊榮。 (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iF設計獎,今年公布得獎名單,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於全球逾萬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建築設計」類別之肯定,這也是屏東總圖獲得的首座國際設計獎項。 文化處表示,屏東總圖保留過去建築的輪廓,由舊建築翻新,重新梳理既有空間秩序,在既有建物架構中,重新串起圖書館與城市、地方記憶之間的有機關係,轉化為貼近民眾生活的公共場域,受到評審青睞。 文化處指出,世界四大設計獎之一的德國iF設計獎,在國際間具有指標性與前瞻性,今年共有來自57個國家或地區、共約1萬1千件參賽作品,分為9個參賽項目,屏東總圖突破重圍榮耀獲獎。 文化處說,屏東總圖去年已陸續獲得「建築園冶獎~屏東縣公共建築景觀類」、「國家卓越建設獎~屏越獎」、「台灣光環境獎」、「台灣建築獎」、「金點設計獎」等獎項。

Read More

婚姻破碎 理科太太:價值觀不同

百萬訂閱YouTuber理科太太(圖)坦言,當年衝動與丈夫奉子成婚,婚後才意識到從未了解過彼此,但自己也因為當了媽媽後,才與母親和解。(MOMOTV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百萬訂閱YouTuber理科太太日前再度接受主持人李四端節目專訪,也是她離異後首次電視訪談。她坦言當年衝動奉子成婚,婚後才意識到從未了解過彼此,也因當媽才與母親和解。 MOMOTV今天發布新聞稿分享,理科太太(本名陳映彤)2年多前曾與前夫John攜手接受「大雲時堂」節目訪問,面對今非昔比的心境轉變,理科太太也難得提及與母親的關係。 理科太太說,過去和母親互動緊密也非常聽話,但隨著年紀漸長,母女意見開始有分歧,例如雙方就曾為出國唸書一事產生嚴重爭執,甚至與母親冷戰一個月。 由於母親也對自己的交往對象抱持反對意見,讓理科太太拒絕與母親分享感情世界,而當她衝動奉子成婚時,母親也只能默然接受。直到自己同樣為人母,再加上一路來面對的生命波折,理科太太性格才變為柔軟,更反省地笑說結論就是要「聽媽媽的話」。 至於5年婚姻為何走上離婚一途,理科太太說,主要還是彼此「價值觀」不同使然。她坦言婚後才意識從未真正了解過對方,雙方也曾以「不離婚」為前提,試圖透過婚姻諮商盡力修補。 理科太太認為諮商是雙方都要改變,而非其中一人改變,但諮商後發現分歧反而更甚以往,才下定決心離異。剛結束一段婚姻,她表示目前需要沉澱,暫時沒打算展開新戀情,且談感情不一定要以結婚為前提,期許彼此是更多的陪伴。 針對未來事業的下一步與網路頻道規劃,理科太太坦言,有感當前YouTuber以流量和業配為主導的商業模式並不適合自己,曾毅然停更一段時間。如今她回歸生技專業,並把YouTuber轉為副業,頻道內容也從以往的科普,調整成自我探索、心理諮商等議題。 本集「大雲時堂」將於18日晚上8時在同名YouTube頻道,晚上11時在MOMOTV播出。

Read More

離婚多年 趙傳為孩子不再婚

資深歌手趙傳14日在台北舉辦「人生大夢」演唱會售票記者會,宣布8月將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與歌迷相見。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歌手趙傳「人生大夢」演唱會因COVID-19疫情延至今年8月。趙傳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希望演唱會不會再次延期,近日將去補打第3劑疫苗,現場則邀請新生代歌手李芷婷當嘉賓。 雖然演唱會延期,但趙傳仍固定按照計畫訓練唱歌及體能,他透露平常都唱英文老歌發聲,「每次大概選14、15首歌,至少唱1個多小時」,同時搭配練習彈吉他,「這段期間好好練一下,彈得比以前更好」。飲食控制則是少澱粉及去油,每週固定打球2次訓練體力,也會重訓或快走1小時。 趙傳今天在記者會上除演唱新歌「人生大夢」,也重現經典「我是一隻小小鳥」,李芷婷也現身「尬聲」討教歌藝。 趙傳離婚多年,被問到感情狀態,他表示,孩子是考慮的首要重點,「要說服他們或要他們理解是個問題,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他們也要尊重我選擇的立場,但到現在10幾年了,孩子也是我無法進入另一段關係的原因。」 趙傳透露,目前已收到海外商業演出邀請,年底預計到馬來西亞演出,美國商演則還在談。 趙傳「人生大夢」演唱會將於8月27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

Read More

蔡草如前導展 妙筆神工搶先看

南美館5月展熱身 一窺早期水墨、美展作品及廟宇神話彩繪 南美館今年將推出藝術家蔡草如大展,先行推出前導展,讓民眾一睹其巧筆神工。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藝文薈萃,除有許多知名畫家,廟宇工藝也是民間重要藝術,南美館將於五月初推出「蔡草如:神話、戲台與逆光赤城」展,即日起先推出前導展,讓民眾一睹這位巧匠的妙筆神工,轉化經典神話於廟宇彩繪中。 出身台南的蔡草如相當獨特,擁有廟宇民俗畫師及藝術家雙重身分,全台近六十間廟宇,存有其以戲台人物般的舞台排場,繪製神話故事彩繪,並曾受邀至泰國私人宗祠繪製樑柱壁畫;二十多歲時至東京學習西洋繪畫,取「赤城堅一」日本名,作品常見赤嵌樓為主景,此次前導展搶先展出水墨作品〈赤崁樓晨色〉。 南美館指出,蔡草如擅長東西方媒材交融並用,著重時代背景考究與人物骨骼動勢拿捏,返台後將人體解剖學與透視概念,應用於廟宇彩繪,參與全省美展也拔得頭籌,展覽展現其藝術創作和知性、理性與感性以及創新和傳承。其美展得獎作品〈伯樂相馬〉,也在展覽中首度展現,並透過紀錄片方式,透過其長子蔡國偉視角,走訪開元寺、開基武廟、白河大仙寺、下茄苳旌忠廟等地,探訪蔡草如在一九五0至一九八0年代間的創作。 前導展中,在「廟宇地圖」、「建築彩繪對照表」中,可見同一神話故事情節,蔡草如總能在不同廟宇中,運用截然不同的構圖與畫面,即使題材與與寓意相同,筆下人物景致亦能多變且別出心裁。  

Read More

于子育穿排灣族服 返鄉尋根

  于子育偕曾寶儀到屏東縣春日鄉老家,換上排灣族服,回到部落的祖厝,展開尋根之旅。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于子育偕曾寶儀到屏東縣春日鄉老家,再次換上排灣族服,回到部落的祖厝,展開一趟尋根之旅。 為讓于子育看到媽媽出生的地方,也首次見到老家的遺址,《我們回家吧2》主持人曾寶儀與于子育深入叢林尋根。曾寶儀說,沿路都捏把冷汗,感覺車子要跌落懸崖;于子育也說,應該是該節目第一次走到這麼原始的地方。 來自春日力里部落,于子育有一半屏東排灣族血統。爸爸是外省軍人、曾是蔣家御廚,媽媽來自頭目家族,2人相差20歲。于子育笑說,媽媽曾抱怨嫁給老頭,但年紀大後覺得有這樣的爸媽好幸福,因為爸爸愛做菜、愛朋友,又會照顧自己身體,直到走的前幾年還在為家人做菜。 于子育帶曾寶儀深入叢林尋根返鄉 曾寶儀表示,會找于子育當嘉賓也是因為看到一篇報導,才了解到她的生命背景。這次節目踏進的祖厝是禁地;為了尊重祖靈,長輩還透過靈媒用儀式請示祖先。 于子育表示,她也是第一次拜祖靈,甚至不知道這輩子有機會回到老家。她笑說,自己沒在部落生活過,每年回家都像夏令營;直到有次演出原民台的戲,才是尋根的開始。  她也不諱言以前年少不懂事,小時候根本不太知道排灣族的歷史,不敢承認自己是原住民,因為當時大家對原住民大都是負面印象,後來長大回家發現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才會有點慚愧。

Read More

小百合雙喜臨門 洪榮宏現身祝賀

「小百合」周玥綺雙喜臨門,新輯與個唱同步登場,好友金曲歌王洪榮宏現身祝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小百合」周玥綺雙喜臨門,新輯與個唱同步登場,好友金曲歌王洪榮宏現身祝賀,讓小百合媒人婆身分驚喜曝光。 「小百合」周玥綺13日宣布推出新輯《青春終不悔》,個人演唱會也將於6月11日登場。被問到凍齡好身材,小百合笑說:「心境單純很重要啦。」 她說,平常沒工作喜歡當宅女,以單純的出發點看待許多事,不需要太複雜,自然會有好心情;微笑常掛嘴上,應該感覺比較青春。她也熱愛歌唱,大家想聽就會持續唱下去。 提到新專輯《青春終不悔》首度擔任製作人,小百合坦言,原本以為專輯推出應該遙遙無期,也許是緣分到了,新專輯終於誕生,而演唱會也是原本只想單純舉辦一場粉絲見面會;因為要求完美,改訂大場地而催生演唱會。睽違7年再度開唱,小百合打趣說:「我很勇敢的,決定了就開唱吧。」 洪榮宏現身祝賀說,小百合一直在歌唱路上努力,少有的美聲,讓大家更加珍惜。小百合也爆料自己媒人婆身分,笑說當年介紹學生張瀞云與洪榮宏一起晚餐,進而促成良緣,「我應該算是媒人婆吧」。 演唱會開唱倒數,小百合笑說,每天早上經常會在自家附近爬山,邊走邊唱歌,訓練肺活量,加上每天的教唱課,每天都在練唱,一定努力呈現最好的給粉絲。

Read More

〈中華文薈〉有意味的形式─多元章法的書寫創作賞析

作者/詹坤艋 壹、前言 筆者從事書法教學工作數十年,在教師任職時曾在台中市教師輔導團擔任書法輔導員數年,和老師們共同進行演示教學、檢討、切磋書法教學等;退休之後,接受僑委會外聘到海外服務僑民,足跡分布泰國、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最遠抵達瓜地馬拉擔任書法教學講座,並規劃海外僑校書法種子教師研習等;而在兩岸文化交流中,應廣東省韓山師範學院聘為書法客座教授、廣東省嶺南教育研究院擔任國中小學書法骨幹教師培訓班講座;任中華弘道書學會理事長更積極辦理台灣全省書法種子教師研習,在台中市書法學會理事長期間又極力拓展國際間的書法交流等。 由於自己是教育科班出身,專長是美術教育,所以喜愛從造形藝術教育的角度探究書法表現,尤其是把完形心理學的論述融入書法來表現,從視覺感知書法的空間、均衡、樣式等美感,並在古典書法與現代書法之間作融合的探究;透過書法教育讓抽象的書法線性美學,轉換成具象的書寫表現;希望與讀者從同一個角度感受美感的氛圍。使書法學習、教學、創作能因應時代的發展有所參酌。 書法有它特殊技巧的藝術規範;而影響藝術創作表現因素非常複雜。孫過廷書譜云:「詎知心手會歸,若同源而異派;轉用之術,猶共樹而分條者乎?」古典與現代書法創作表現也如同一棵樹的分枝,即便派別錯綜複雜,老幹新枝芽的增生是我們努力發展的方向;本文僅從視知覺、造形藝術角度把西方美學導入傳統書法;探討範圍以不悖離古典傳統書法的本質為限:即以毛筆書寫、有空間、秩序的、規律的及可辨識的文字等。實務賞析則以筆者作品為例,不涉拼貼藝術、錯視、抽象繪畫、裝置藝術、塗鴉藝術及非書寫表現等藝術。 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據李醒塵在西方美學史教程一書提到:主要代表人物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1811~1964),「意味」是審美情感,「形式」是作品構成的一個純粹關係。 抽象繪畫大師康丁斯基也在藝術與藝術家論(吳瑪俐譯)提到:在作品之前,我們應該讓形式和心靈交流,由形式而內涵(精神,內在的聲音)。這個形式是基於內在的需要! 傳統書法中,章法是書法作品的整體安排。 包括一點一畫、結字、行氣、全篇布白、落款鈐印以及裝裱。點畫,結字只是作品局部,然而一筆為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它乃要與全篇相配合。 整體上,書法美學是提供一個啟發的形式─使我們了解書法藝術的美感造形,並且依需要自己去建構學習、表現的方式;一個時代文化如果愈發達,建構的美學樣式也越多元;同理,創作上,書法美學也僅是引導發展的軌跡,從軌跡中去了解過去,發展未來。越豐富的文化,軌跡越多元。 〈圖一〉青山是山白雲是雲。 貳、一樣的書寫 不一樣的表現 〈圖一〉釋文∕青山是青山,白雲是白雲 。 書法是書寫的表現藝術,也是造形藝術。 自古以來民間社會以實用為首要目的,加上一般文人以它為文學繕寫的服務工具,忽略書法自身的藝術表現性的探索,對書法表現與研究,傾向於單軌的書寫,忽視現代多元角度的表現與研究。 本作品的書寫形式,先取紙幅的中心線,左右兩邊朝中心線對摺,以隸書書寫白雲是白雲,紙幅的中間則以淡墨印篆完成主文。 清王原祁在「雨窗漫筆」言:「設色即用筆用墨意,所以補筆墨之不足,顯筆墨之妙處。」在色不礙墨,墨不礙色,文字的封閉處設色,兩者相融相合,相得益彰。 章法結構上,據師大教授王秀雄所著美術心理學位置比所述:份量是以「形」距離中心點的位置如何而決定,即中心點為力脊(Ridge),引力向兩旁遞減,份量遞增。換句話說靠近中心點的位置重要,遠離中心點的位置其份量重。 尋常我們書寫對於「重要」的主題會以大字、置中、重墨的方式直接來表現,本作品一反常態,以左右兩側的「份量」來烘托中間淡墨的「重要」。亦即兩側較小面積以濃墨與色塊加重了「份量」,中間較大面積用淡墨減弱了「重要」的視覺刺激,均衡了「份量」與「重要」,建構整體的和諧,豐富了書法表現形式,回應藝術表現的獨特性。 參、多媒材融入書寫 〈圖二〉孤峰雲散千溪月。 1、反白書寫表現 〈圖二〉釋文∕孤峰雲散千溪月   經濟名人約翰.甘迺迪的名言:「變動是生命的法則。那些執著於過去的人,顯然會錯失未來。」書法是具生命機能,顯然應如同經濟的敏銳,不能執著於過去,布局未來時書法應變而且要變。 晚唐書家釋亞棲云: 凡書通即變,王變白雲體,歐變右軍體,柳變歐陽體,永禪師、褚遂良、顏真卿、虞世南、李邕等並得書中之法,後皆自變其體,以傳於世,具得垂名,若執法不變,縱能入石三分,亦被號為書奴,終非自立之體。 但是書通的程度如何才可變,如何變才不至淪為書奴? 董其昌評書法云: 「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薛諸名家技倆,直欲脫去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 因此,以為學習之初須與古人合,學習之後須與古人離。 南齊張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蕭道成(齊高帝)嘗對他說:「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他回答說:「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由此,便知如何與古人離,竟是如此「難」字。 書法相反表現的思維可以提供尋找書法與古人「離」的創作點子,樹立自我書寫風格具體的途徑,以因應社會文化快速變遷,豐富書法表現風格。 多媒材在現代的藝術是非常普遍的被應用,書法若不想被匡在邊緣的處所,多媒材的溶入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本件作品以日常生活沾黏紙張透明的「膠水」,適度的調水後,取代黑墨書寫主文,再以黑墨烘染留白,模糊傳統書法的墨跡,它不是雙勾描黑反白的「字殼」,若想從本作品去追索傳統墨跡筆意,得從黑、白交界的輪廓,用意象去重建,有如西洋印象派繪畫,實體被抽離,僅存對實體的感覺,迴盪在內深處…。它傳達反向的書法視覺刺激,同時營造增加另一面相的空間。   〈圖三〉亂舞。 2、多層次書寫表現 〈圖三〉下釋文∕亂舞 (背景文字: 黑白亂舞 )   早年中部有一引人注目的民間書法創作團體,取鄧石如論書名句「計白當黑」中的黑白為名,筆者也是成員之一;當時逢藝人鄭進一先生在有線頻道主持「黑白亂舞」的音樂節目,有感於其對音樂創作的執著,於是以書法「黑白亂舞」來呼應他。 傳統古典書法單一層次的白底黑字,讓觀眾一眼望穿書寫內容,展覽場非常不容易吸引讀者的腳步停留下來關注。 本作品以多層次書寫加上以膠水書寫的反白效果來凸顯作品的張力,背景黑白亂舞四個字以整體略帶傾斜的造形動勢,形式上和主文草書「亂舞」的律動,生命力交織在一起;界格則以不均等綠的色面來分割背景文字,活化畫面,既是單字的界線,同時平衡整體的視覺刺激。 肆、律動、節奏的書法 〈圖四〉王之渙 涼州詞。 1、視覺線〈visual lines〉 〈圖四〉∕王之渙 涼州詞釋文 釋文∕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在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之間的映帶關係或行與行的呼應關係,相連的筆畫流暢又有貫串的意味,不相連的筆畫則在筆斷意連的用筆技巧中,達到變化又一氣呵成的效果。這樣的映帶造成的書法空間性、順序性的墨跡視覺線,能產生某方向的力。書法術語即是映帶或行氣。 完形心理學認為視覺線是從視知覺的角度,在書寫當下對整體的環視與觀照。作品中可以感受因視覺線形塑的律動與節奏,整體上左右縱橫交錯,打破行間又不失行間的辨識,渾然一體。 〈圖五〉杜牧 江南春。 2、好的連續 映帶表現 〈圖五〉∕杜牧 江南春 釋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脈絡映帶所形成的視覺線,就視覺效果而言,它是一個好的連續,從美學的觀點,視覺線是好的連續。 那年雲南大理麗江行旅中,參觀了茶山古道劇演場景,茶山古道的之字迂迴盤繞應用到書寫的主軸,節奏、律動、外加最大的餘白,改變一般書寫章法慣性;主文的起頭,一、二、三行運用視點的爬升到最高處,再以茶山古道「之」字形的律動,由上而下、由左而右、再由右至左,彰顯視覺動勢,最後一句「多少樓臺煙雨中」,視覺的躍昇作一個變化結束;款識則依節奏的餘韻,進行虛實的補位調結 。 3、書法的現代繪畫性章法表現 〈圖六〉冰雪粒勁節。 〈圖六〉釋文∕冰雪勵勁節 風雨生信心 世界有名的現代藝術評論家赫伯.李得在他所著的「現代雕刻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Sculpture)裏說:「近代以前的雕塑是雕的,近代的雕塑是塑的,然而現代的雕塑既不雕亦不塑,而是建,是構成」。 書法繪畫性風格見諸團塊總體的動感,體積和輪廓融合為一,形態屬性流質的、變動不定的,線條界線是連結許多要素。 本作品刻意模糊文義,有意的讓虛實產生視覺反轉刺激,由作品整體來敘述,蓄意破壞行間的空間性,但又不背離書寫的可辨識性,並以「有意味的形式」建構「圖地」的關係,回應赫伯.李得「雕塑既不雕亦不塑,而是建,是構成」。書法亦如此也! 伍、結語 清石濤和尚在變化章說: 無法之法為至法;無法之法的先決條件是融通萬法。 所以尊重傳統的學習價值,發展當下書法生活,是書法人文脈絡的走向。「文化傳承」是承接經典的學習,經過融會貫通才能進行文化傳遞的發展。 鬚生遊藝個展請柬。   詹坤艋簡介 一.學歷 國立新竹師院美勞教學碩士 二.經歷 曾任中華弘道書學會理事長(第5屆) 現為榮譽理事長 曾任台中市書法學會理事長(第20屆) 現為榮譽理事長 曾任中國書法學會諮詢委員(18屆),現為理事(19屆) 曾任台中市國民教育輔導團書法輔導員(1995-1998) 僑務委員會海外書畫講座(2006-2015) 東南亞僑校國中小教師書法研習講座(2014/2015)(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 廣東省韓山師院書法客座教授(2007–迄今) 廣東省嶺南教育研究院國中小教師書法培訓班專任講座(2014.2016.2018) 中華弘道書學會台灣省書法種子教師講座(2009–迄今)  

Read More

兒保值日生林宥嘉 分享爸爸經

林宥嘉擔任家扶兒保值日生。(家扶基金會提供)(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根據家扶基金會調查,學齡前幼兒家長遇到的育兒困難,以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多。林宥嘉分享,如果常被孩子反覆放同樣的歌曲洗腦,他會即興亂唱歌,直接挑一個旋律,然後把小朋友的名字唱進去,轉移孩子注意力、更促進親子互動。 家扶調查,學齡前幼兒家長遇到的前5大困難,包含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50.4%、不了解孩子的情緒44.7%、與家人的教養觀念衝突42.1%、配偶(伴侶)照顧分工不均34.2%、無法安撫孩子的情緒33.7%。 為傳遞「挺父母、陪孩子、扶起整個家」的精神,家扶在臉書規劃「兒保值日生」單元,包括兒保代言人林宥嘉、鳳小岳、蔡昌憲及李亮瑾等解答家長育兒煩惱,並分享照顧時情緒的降溫祕方。 針對家長育兒首要困擾「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像是如果常被孩子反覆放同樣的歌曲洗腦無法控制脾氣時,林宥嘉的私房祕方是會即興亂唱歌,直接挑一個旋律,然後把小朋友的名子唱進去、跟小朋友逗,以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更促進親子互動。 至於脾氣火山爆發時該如何快速降溫?鳳小岳分享自己的消氣呼吸法,「就先從呼吸開始,把氣給吐掉、不要用嘆的、吸然後吐,反覆幾次能幫助消氣」。 家扶提倡快樂親子5步驟「不閉打小孩」降火心法,包含「不」要生氣─深呼吸10下、「閉」上眼睛─靜心10分鐘、「打」給家扶─專線求助0800078585,「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秒鐘,「孩」要大笑─與孩子大笑10聲。

Read More

野草計畫開跑 黃健瑋施名帥任評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最大規模影視提案「野草計畫」第3屆活動13日宣布開跑,評審演員黃健瑋、施名帥與「瀚草文創」董事長湯昇榮聯袂發表聲明,期待更多相關產業一起串連,更多作品可以被看到,讓更多幕前幕後的人都可以參與。 「野草計畫」對外徵求電影、電視劇及網路劇作品,徵件期間為5月1~31日,入圍名單8月31日揭曉。9月也將有提案工作坊、亞洲影視交流座談會、提案決選與頒獎典禮等活動。 為了讓多元獨特的創意節目有被看見的機會,第3屆野草計畫決定擴大徵件,首度納入「創意節目」類別,期望點燃新創節目概念的火苗,推動台綜、實境節目的創意力。 黃健瑋表示,很期待台灣有戲劇類的實境節目,可以鼓勵並提升台灣的戲劇實力。之前主持節目曾去蘇格蘭高地跟當地的職人一起生活,感受非常好,覺得實境節目也非常可以跟不同產業結合,引領大家去看各種職人的面貌。  施名帥也說,「野草計畫」前兩屆成績很好,這兩年台灣影視環境的變化很大,更顯得這個計畫重要,可以直接面對投資者、面對市場。

Read More